當前位置:文範網 >

教學資源 >教育教學方案 >

高一語文精品教案範例多篇

高一語文精品教案範例多篇

高一語文精品教案範例多篇

高一語文優秀教案範例 篇一

教學目標:

(1)學習詩歌,感受詩人海子的博愛之心。

(2)分析詩歌,理解詩人如何有層次地表達情感。

(3)訓練學生運用比較的方法學習詩歌。

教學重點:分析詩歌,理解詩人如何有層次地表達情感。

教學難點:通過閲讀海子的詩作,初步瞭解海子的思想。

教學手段: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大屏幕顯示海子遺照)

這裏站着一個相貌平平的中國人,普通而沒有特點的面孔並不會給人留下什麼記憶。然而他是才華卓越的詩人,是被當代學院派推崇的重量級詩人,他就是海子。

二、關於海子:

1.評價:

“他的一生似乎只為了發光。他把非常有限的生命濃縮了,讓它在一個短暫的過程裏,顯示生命的全部輝煌。”(謝冕)

“詩人海子的死將成為我們這個時代的神話之一”(西川)

“他不僅對現在、將來,而且對過去都將產生重大影響。”(陳東東)

2、生平:海子(1964——1989),原名查海生,安徽懷寧人,當代詩人。作品有長詩《土地》和短詩選集《海子、駱一禾作品集》等。

3.教師提供海子詩作《亞洲銅》等,學生也提供自己喜歡的海子的詩。大家朗讀欣賞,淺層次地瞭解海子。

三、小組協作,學習《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步驟:

1.教師提供自讀思考題。

2.學生在小組中討論學習。

3.集體交流學習收穫。

自讀思考題及參考答案:

(1)詩人在本詩中擬想了幸福的生活畫面,它包括什麼?你如何理解詩人的幸福?

明確:幸福生活的圖景由三個內容組成:“餵馬、劈柴、周遊世界”、“關心糧食和蔬菜”、“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這個圖景不離細碎平常的凡俗生活,卻又遠離喧囂地獨立在大海邊。這是一個明亮温暖的畫面,是詩人真誠擬想的情景。但很明顯,第三個內容與前兩者似乎不大相容,這幸福中有矛盾存在。

(2)詩人為什麼要把自己的幸福告訴別人,又不斷祝福陌生人?

明確:詩人在自己擬想的幸福圖景中喜悦着,這種喜悦不斷地膨脹,使詩人抑制不住地把自己的幸福告訴別人,又不斷祝福陌生人。但究其根本,還是詩人有一顆博大而善良的心,他愛這個世界的一切。

(3)本詩的核心意象是什麼?為何以“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為題目?

明確:本詩的核心意象是“大海”。詩人以《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為題,因為這個內容是他擬想的幸福生活圖景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最亮麗的部分。當然也是與其它內容難以協調的一部分,但恰是這種不協調錶達了詩人的真胸臆,也是這首詩的表達的重點所在。

四、小結

五、作業:尋找海子的其它詩作,讀其詩,悟其詩。

六、板書設計:

《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海子

餵馬、劈柴、周遊世界告訴親人每一個人

幸福關心糧食和蔬菜給山、河取名

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祝福陌生人

高一語文教案 篇二

一、教材分析

《西地平線上》安排在專題“像山那樣思考”的第一板塊“諦聽天籟”中,選自散文集《西地平線》。整個專題的內涵是體現人與自然的關係,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文本審美韻味的把握中欣賞自然,感悟自然,思考人與大自然的關係。本專題所選課文另有一個顯著特點是它的“唯美”特性。這種“唯美”使得“人文”目標得到完美的體現。高中教學重點應該實現由“感性認識”到“理性思考”的轉變,我們在教學過程中,便應該把對學生細膩的情感和審美體驗的表達的培養作為重點。《西地平線上》因為“日落”所引出的許多歷史人文內容的表現以及“大西北”本身所承載的早已沉澱在人們心中的特殊美感,更為我們的審美活動提供了一份優美的依託。

另外,文本中多次用典,不應該單純地認為只是增加了“日落”的人文、歷史內涵(這樣認為,“日落”仍是重點),實際情況應該是,作者以“日落”的描寫為載體,主要要表達的是對“大西北”積蓄的人文歷史的思考,這才是作者幾番強調的“世間有大美!”要實現對“大美”的理解由自然風光到人文內涵的轉變,自然應該把對典故的分析當做教學的重點。各典故本身的美感、外延的擴展和寓意的提升是理解本文思想的契機所在。

二、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學習散文的結構特點,理解文中典故及引典的作用

(二)能力目標

學習作者從不同角度抒寫同一對象的寫作方法

(三)情感目標

通過文本研習,培養學生熱愛自然,提升審美品位,加強生態保護意識

三、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理解文中典故及引典的作用

難點:學習作者從不同角度抒寫同一對象的寫作方法

四、學情分析

要學生重視預習:由於本篇文章脈絡較為清晰,但內容和深層挖掘的東西較多,所以一定要讓學生做好較充分的預習工作,並給他們提出具體的預習內容,這樣,上課時就可細可深,上出語文味。

五、教學方法

1、學案導學:見預習學案

2、新授課教學基本環節:預習檢查、總結疑惑→情境導入、展示目標→合作探究、精講點撥→反思總結、當堂檢測→發導學案、佈置預習

六、課前準備

1、學生的學習準備:預習學案,通讀課文

2、教師的教學準備:課前預習學案,課內探究學案,課後延伸拓展學案。

3教學環境的設計與佈置:分小組,合作討論和探究

七、課時安排1課時

八、教學過程

作者介紹:

高建羣,創作多以西部生活為題材,是新時期重要的西部小説家。代表作有《最後一個匈奴》、《西地平線上》、《胡馬北風大漠傳》等。其中,長篇小説《最後一個匈奴》,被稱為陝北史詩,是新時期長篇小説創作的重要收穫。批評家認為,高建羣的創作,具有古典精神和史詩風格,是中國文壇罕見的一位具有崇高感和理想主義色彩的作家。

高一語文優秀教案 篇三

【知識與技能】

1、積累文言詞語,理解課文大意。

2、認識山市的形成及山市的“變”“奇”“美”。

3、探究山市形成的科學原理,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及口頭表達能力。

【過程與方法】

1、順暢誦讀,培養文言語感。

2、熟悉文中的描寫用語,培養學生的再造想象能力。

3、反覆誦讀,用簡練的語句概括寫景的內容和層次。

4、學習本文按時間順序寫景的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激發並培養對科學的探究精神。

教學重點

發揮想象,體會山市這一自然現象的神奇並再現山市。

教學難點

培養學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及想象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教學方法

誦讀法(採用多種方式朗讀)

討論法

情境設置法(充分利用課件創設情境。播放海市蜃樓的圖片激起學生的好奇心與求知慾;進行字﹑詞﹑句解釋大比賽;以採訪的形式體味山市之奇。)

高一語文教案 篇四

【教學目標】

1、知識和能力:

⑴強化誦讀,加強積累,背誦精彩章節。

⑵理解鋪陳、排比、起興手法及其藝術性。

⑶欣賞矛盾衝突和曲折情節,欣賞人物對話和人物形象。

2、過程和方法:

誦讀、感悟,理解、鑑賞,熟讀成誦。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通過詩作體察漢代貴族家庭生活,以及封建禮教毀滅恩愛夫妻的婚姻乃至生命的現實,感受焦劉二人忠貞不渝的愛情。

【重點、難點】

理解字詞,疏通詩句,理清本詩的矛盾衝突和曲折情節,把握詩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徵及其典型意義。

【解決辦法】

1、誦讀理解,疏通詩句。

2、理清情節發展的線索。

3、通過分析主要人物形象把握本詩的主旨。

4、按要求背誦7節詩。

【學生活動】

1、第一課時,讓學生誦讀理解,疏通詩句,把握情節發展的線索。

2、第二課時,設置討論題,分析詩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徵及其典型意義,把握詩的主旨。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導入

有一首與《木蘭詩》並稱樂府雙璧的詩歌,題目叫《孔雀東南飛》。

《孔雀東南飛》是我國古代文學史上最早的一首長篇敍事詩,也是我國古代最優秀的民間敍事詩。選自南朝徐陵所編《玉台新詠》。全詩357句,1785字,沈歸愚稱為“古今第一首長詩”。

開頭小序,交代了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以及成詩的經過。故事發生在漢末建安年間,是以真人真事為基礎創作的。

二、誦讀感知

誦讀:五言詩一般是三個節拍,二二一或二一二,其節奏按意羣劃分。如: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

三、疏通、理解

藉助註釋、字典等疏通詩句。

必須掌握的實詞及其在現代漢語中的運用:

1、堪:承受得了。(不堪一擊)

2、徒:白白地,空地。(徒有虛名)

3、可憐:可愛。(楚楚可憐)

4、紛紜:凌亂。(頭緒紛紜,眾説紛紜)

5、葳蕤(wēi ruí):繁盛的樣子。(樹木葳蕤)

6、纖纖(xiān):形容細長。(十指纖纖)

7、念:記掛。(念念不忘)

8、卻:退出來。(望而卻步)

9、區區:愚拙(何乃太區區);真情摯意(感君區區懷)。現在多指數量少或人事的重要。(區區小事,何足掛齒)

10、依依:戀戀不捨。(依依惜別)

11、窈窕(yǎo tiǎo):美好。(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12、令:美好;敬辭。(令名、令德;令尊、令兄)

13、謝:A辭別;B告訴;C道歉;D感謝;E推辭,F衰亡,凋落(阿母謝媒人,多謝後世人,謝家事夫婿)

14、相(xiāng):A互相;B表示一方對一方有所動作。(及時相遣歸,枝枝相覆蓋,葉葉相交通)

15、見:A看見,會見,拜見;B同“現”;C表示被動,被,受;D副詞,放在動詞前指動作對象。(相見常日稀,君既若見錄,不久望君來,府吏見叮嚀)。

16、悵( chàng)然:失意,不如意。(悵然若失,悵然而返)

17、否(pǐ )泰:壞運氣,好運氣。(否極泰來)

18、要(yāo):邀。(要功,要買)

19、絡繹:接連不斷。(絡繹不絕)

20、齎(jī):贈送。(齎賞)

21、躑躅(zhí zhú):緩緩地走或徘徊。(躑躅歧路)

22、迎:A迎接;B迎娶;C逢迎(迎合別人的心意)。(還必相迎取。明日來迎汝。不足迎後人)

23、零:落下,凋落。(零淚應聲落,泣涕零如雨)(枯葉凋零)

訂正文中註釋:

“便言多令才”中的“便”應讀(pián),不讀(biàn)。

四、把握情節發展與結構

全詩除“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起興外,按情節發展,可分為5個部分:

1、開端(從“十三能織素”到“及時相遣歸”),是蘭芝對仲卿的訴述,一開始就提出了問題,展開了矛盾。蘭芝和仲卿愛情深厚,本應白頭偕老,但婆婆不容,一定逼他們離異。

2、發展(從“府吏得聞之”到“二情同依依”),寫蘭芝被遣回家,仲卿與蘭芝告別,發誓要再接蘭芝回來。這部分寫三項內容。

⑴從“府吏得聞之”到“慎勿違吾語”,寫仲卿向母親求情,遭到訓斥,只好説服蘭芝回孃家,還抱着重新團聚的幻想。

⑵從“新婦謂府吏”到“涕落百餘行”,寫蘭芝的個性、神態和動作,顯出她堅決、鎮靜,忍住內心的痛苦同婆婆、小姑告別。

⑶從“府吏馬在前”到“二情同依依”,寫蘭芝與仲卿的離情別緒,二人分手之際,依依不捨。

3、發展(從“入門上家堂”到“鬱郁登郡門”),寫蘭芝回家後的遭遇。這部分情節比較複雜,寫三項內容。

⑴母親開始不諒解女兒,經過女兒敍述,終於體諒女兒的處境。

⑴但是,哥哥堅決不答應。他完全以勢利眼光看問題,毫無兄妹之情,一定要逼妹妹改嫁。

⑴寫府君家為婚事的鋪張。

4、高潮(從“阿母謂阿女”到“自掛東南枝”),寫蘭芝、仲卿雙雙殉情,為全詩的高潮。

5、結尾(從“兩家求合葬”到結尾),表達了詩人強烈的願望。

本詩以時間為順序,以劉蘭芝、焦仲卿的愛情和封建家長制的迫害為矛盾衝突的線索,也可以説按劉蘭芝和焦仲卿的別離、抗婚、殉情的悲劇發展線索來敍述,揭露了封建禮教破壞青年男女幸福生活的罪惡,歌頌了劉蘭芝、焦仲卿的忠貞愛情和反抗精神。

五、總結、擴展

《孔雀東南飛》與《木蘭辭》並稱“樂府雙璧”,可見它又是古樂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樂府詩起於漢武帝時,屬古體詩的一種,除要求配樂歌唱外,其形式和古體詩沒有區別。後世將魏晉至唐可以人樂的詩歌和後人襲用樂府題名仿作的不合樂的作品,統稱樂府。如白居易的《賣炭翁》。

由於樂府詩是來源於各地的歌謠,而這些歌謠又都是“感於哀樂,緣事而發”,所以,內容的社會性和形式的敍事性就成了樂府詩的顯著特點。如《孔雀東南飛》就提出了一個重要的社會問題:父母不應干涉兒女的婚事。又如《陌上桑》寫羅敷嚴辭拒絕太守的調戲,就反映了官佔民女為妾的事實。可見,漢樂府反映了廣大人民的生活和愛情,是從民間產生或受民間文學影響而產生的藝術碩果,它繼承和發展了《詩經》的現實主義傳統,也繼承和發展了《楚辭》的浪漫主義精神。如本詩取自真人真事,敍述描寫具體生動,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符合現實主義表現手法,而詩尾以鴛鴦雙飛作結,通過美麗的幻想形式,表現了仲卿夫婦爭取婚姻自由的不可戰勝的意志,又充滿了浪漫主義的情感。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鑑賞個性化的語言,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徵及其典型意義。

2、賞析鋪陳排比手法的運用。

〖教學內容〗

一、導入

《孔雀東南飛》以現實主義的表現手法,成功地塑造了劉蘭芝和焦仲卿的藝術形象。就是反面形象如焦母和劉兄的塑造也各有特色,人物形象呼之欲出。這得力於人物對話的個性化。

二、分析人物形象

結合人物語言(主要是對話),分析人物性格──

劉蘭芝堅強、持重,不為威迫所屈,也不為榮華所動。她明白婆婆要驅逐她,就主動要求“遣歸”,對仲卿説“三日斷五匹,大人故嫌遲。非為織作遲,君家婦難為”,對婆婆説“受母錢帛多,不堪母驅使”,不亢不卑,很有教養。阿兄逼婚,她説“處分適兄意,那得自任專”,外柔內剛,自有主意。劉蘭芝還是個善良温順的婦女。她對仲卿體貼諒解,一方面忠於愛情,“君當作磐石,妾當作蒲葦,蒲葦紉如絲,磐石無轉移”,一方面設身處地,“同是被逼迫,君爾妾亦然”。

焦仲卿個性也非常鮮明,他忠於愛情,而不敢直接抗爭,只能消極反抗,忍辱負重。他深愛蘭芝,揚言“今若遣此婦,終老不復取”。無怪乎“阿母得聞之”,要“槌牀便大怒”了。後來,不得已與蘭芝暫別,他又鄭重聲明:“誓不相隔卿”“誓天不相負”。他還説“我自不驅卿,逼迫有阿母”,直言不諱,態度明朗。而從回家辭母的那段話裏,可以看到仲卿的反抗性格:“今日大風寒,寒風摧樹木,嚴霜結庭蘭。兒今日冥冥,令母在後單。故作不良計,勿復怨鬼神!”這番話,無異晴天霹靂,可是封建家長焦母,並不回心轉意,收回成命,最後仲卿不顧焦母的勸告,自縊於庭樹。顯而易見,這位忠於愛情的人物,跟蘭芝一樣,是充滿叛逆精神的。

焦母是一個突出的反面形象。她是一個極端蠻橫無理的女性,對於蘭芝的美德,仲卿夫婦的愛情,毫無認識和同情,一意獨斷專行。對仲卿,她一會兒惡語威脅:“吾意久懷忿,汝豈得自由!”“小子無所畏,何敢助婦語!”一會兒又是好言誘哄:“東家有賢女,自名秦羅敷,可憐體無比,阿母為汝求。”軟硬兼施,目的是要仲卿速遣蘭芝,除去眼中釘,以維護她的家長權威。這充分暴露了封建家長制摧殘青年的醜惡本質。

對於另一反面形象劉兄着墨不多,但他的性行暴戾,趨炎附勢,醜態畢露。他對蘭芝説:“作計何不量!先嫁得府吏,後嫁得郎君,否泰如天地,足以榮汝身。不嫁義郎體,其往欲何雲?”’作計何不量!”粗暴訓斥,盛氣凌人。“先嫁得府吏……足以榮汝身。”趨炎附勢,見利忘義。沈德潛對這幾句詩的評語説:“小人但慕富貴,不顧禮義,實有此口吻。”“不嫁義郎體,其往欲何雲?”弦外之音是:“難道要我養你一輩子嗎?”下逐客令,可見其尖酸刻薄、冷酷無情,是一副典型的市儈面孔。

三、欣賞鋪陳排比的藝術手法

詩的開頭,“十三能織素,十四學裁衣,十五彈箜篌,十六誦詩書。十七為君婦,心中常苦悲”,這是縱的鋪陳,按時間順序,突出劉蘭芝多才多藝、有教養的特點。羅列數字,應作為互文看,交叉表述。橫的鋪陳如寫蘭芝離家的打扮,由足至頭、至腰、至耳、至指、至口、至步,一連串誇張性的鋪陳,旨在描寫她的美,更表現她的從容鎮定;寫太守辦喜事豪華排場,顯示蘭芝不為富貴所動的節操,也形成太守家的喜和蘭芝、仲卿的悲之對照,強化了悲劇性。本詩的鋪陳排比有利於塑造人物形象,也為詩歌帶來了聲律和色彩之美。

可引導學生比較《孔雀東南飛》和《木蘭辭》的鋪陳排比手法。“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爺孃聞女來,出郭相扶將。阿姊聞妹來,當户理紅粧。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

四、欣賞起興和尾聲

以孔雀失偶起興,以鴛鴦雙飛作結,這種由禽鳥戀偶聯想到夫妻分離的藝術手法,是民歌的特點。

詩歌開頭用“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起興,給全詩籠罩上悲劇氣氛,用具體的形象來渲染氣氛,激發讀者想像。構思上,也有統攝全詩、引起故事的作用。結尾處合葬化鳥,“仰頭相向鳴,夜夜達五更”,生不能相守,死卻能“相向鳴”,而且“夜夜達五更”。寄託人們追求自由戀愛、幸福生活的強烈願望。詩最後説“多謝後世人,戒之慎勿忘”,更表達了激憤之情和美好心願。

五、背誦精彩詩段,並鑑賞詩作內容

“雞鳴外慾曙……二情同依依。”

這一段始寫蘭芝的美麗,“要若流紈素”,“口如含朱丹”,“纖纖作細步,精妙世無雙”;中敍告別阿母、小姑,又那樣謙遜,通情達理;終寫夫妻的戀情和誓言,語深情切。夫妻恩愛。品格高尚,卻被粗暴拆散,令人同情、憤慨。

“府吏聞此變……千萬不復全。”

府吏聞變,夫妻重逢,只能“嗟歎使心傷”。仲卿埋怨,誓“向黃泉”。蘭芝深知“同是被逼迫,君爾妾亦然”,只得相約“黃泉下相見,勿違今日言’’!一對恩愛夫妻在高壓下無法反抗,戀情濃烈,又異常冷靜,決然相約“黃泉下相見”,表現了相知的忠貞和無奈的抗爭,實是令人血氣俱動的人生悲劇。

六、總結、擴展

本詩是敍事詩,不但有人物,作者還以白描手法極其生動地刻畫了人物內性格。從現在的內容看來,這首長詩在它出世以後似乎經過一個時期的傳唱,人物的性格正是在傳唱中逐漸地豐富起來的,因而每一個人物身上都滲透着勞動人民的感情。這種感情不僅表現為愛憎分明,而且顯示了銖兩悉際。作者否定了一切該否定的東西,也肯定了一切應該肯定的東西,然後無淪是否定或者肯定,都不是遵循一個簡單的公式,而是通過複雜和具體的描寫,暗示人物的社會地位和個性特點,給予他們以恰如其分的評價。從作者聽把握的生活深度而論,不能不説,這是現實主義藝術創造在我國古典文學中一個傑出的範例。

課後閲讀樂府民歌《上邪》、《江南》、《陌上桑》、《木蘭辭》,比較體會鋪陳排比手法的運用。

高一語文必修一教案 篇五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1、積累文中的文言詞句並進行歸類整理。

2、正確分析鑑賞荊軻這個人物形象。

二、過程和方法

1、課前認真預習,反覆誦讀課文;

2、查找資料,研究分析古人對荊軻的各種評價;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學習荊軻不畏強權,勇敢堅忍的精神

2、用正確的歷史觀、價值觀評價荊軻刺秦的歷史

【教學重點】

1、積累文言詞語

2、學習本文在矛盾衝突中表現人物性格的寫法

【教學難點】用正確的歷史觀、價值觀評價荊軻刺秦的歷史

【教學方法】朗讀法、合作探究法、串講法

【課文分析】

《荊軻刺秦王》是篇文言課文,記敍的是荊軻刺秦王的歷史故事,人物形象刻畫非常成功。司馬遷撰寫《史記 刺客列傳》時,幾乎照錄全文。文章記敍了荊軻刺秦王的故事,刻畫了一個為了捍衞自己的國家安全,不惜犧牲自己性命的英雄——荊軻的形象。文章對荊軻行刺前的精心準備做了較詳細的敍述,對行刺的過程作了栩栩如生的描繪,讀來驚心動魄,蕩氣迴腸。

【教學設想】

1、本文記敍荊軻刺秦王的歷史故事,人物形象刻畫非常成功。擬從人物形象分析的角度確定教學思路,設計導讀提問,同時對文章剪裁、記敍與描寫的綜合運用作適當提示。

2、在疏通詞句和講讀的基礎上,開展評述或辯論。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出示駱賓王的《易水送別》詩:

此地別燕丹,壯士發衝冠。

昔時人已沒,今日水猶寒。

問:詩中的壯士是指誰?分析詩的意思,引出本文故事——荊軻刺秦王。(板書課題)

簡介荊卿

荊軻,春秋戰國時代有名的四大刺客之一。祖先是齊國人,後遷居衞國,原叫莊坷,到了燕國以後,才叫荊軻,他喜歡讀書擊劍,結交名人勇士。課文中提到的擊築的高漸離,就是朋友之一。燕太子為了刺秦王,先找智勇雙全的燕國處土田光。田光覺得自己老了,無法完成太子丹的重託,便向太子丹推薦了荊軻。田光為了激勵荊軻,便自殺了。荊軻接受了任務,太子丹高興萬分,馬上封荊軻為上卿,精心奉侍……以後,就是課文記敍的情況。

二、解題:

1、關於《戰國策》

《戰國策》是西漢學者劉向所整理、校訂的一部戰國時期的史料彙編,是一部國別體的史書。該書記載了戰國時期二百三四十年間各國政治、軍事、外交等方面的一些活動,着重記錄了謀臣的策略和言論,語言流暢,記人、記事形象生動。全書共三十三篇,十二策。

《戰國策》的內容,主要記載戰國時期各國謀臣策士遊説諸侯或進行謀議論辯時的政治主張和縱橫捭闔、爾虞我詐的故事,也記述了一些義士豪俠不畏強權、勇於鬥爭的行為。

《戰國策》的作者在記敍歷史事件時,過分誇張渲染謀臣策士的作用,有時為了突出縱橫遊説之士在歷史事件中的決定作用,甚至編造一些情節,不免違背歷史的真實。

《戰國策》長於議論和敍事,文筆流暢,生動活潑,在我國散文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2、簡介課文故事發生的背景:

故事發生在戰國末期的公元前227年,即秦統一全國的大勢已定,弱小的燕國也危在旦夕。(出示戰國形勢圖)燕太子丹為了抵抗強秦的大舉進攻,同時也為了報自己在秦國做人質的“見陵”之仇,就想派勇士去劫持秦王,“使悉反諸侯之地”;如不成,則刺殺秦王嬴政,使其國內大亂,然後聯合諸侯共同破秦。荊軻刺秦王的故事,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發生的。事敗後,秦大舉攻燕,於公元前222年滅燕。燕國被滅了,然而,荊軻刺秦王的故事由於其悲壯動人而傳誦千古。

三、整體感知:

1、放配樂朗誦,疏通字詞、句讀方面的問題。

淬(cuì)憐(wǔ)徵(zhǐ)陛(bì)卒(cù)提(dǐ)創(chuāng)揕搭(zhèn)拊(fǔ)樊於(wū)期 夏無且(jū)

2、學生複述文章的故事情節。

提示:按文章結構來複述。學生在聽讀之後把握文章的基本敍述思路,根據文章的主要情節,為文章 劃分大致的結構。

3、《荊軻刺秦王》的結構

第一部分——開端(從“秦將王翦破趙”到“願足下更慮之”):行刺的緣起

第二部分——發展(從“荊軻知太子不忍”到“終已不顧”):行刺的準備

第三部分——高潮(從“既至秦”到“必得契約以報太子”):廷刺秦王

第四部分——結局(最後一段):荊軻被斬

4、學生根據課文下的註解,仔細閲讀課文,瞭解課文詳細內容。

四、課後思考:

1、荊軻和太子丹是什麼樣的人物形象?

2、荊軻刺秦王為什麼失敗了?

3、你是如何認識荊軻刺秦王這件事情的?

第二課時

一、複習鞏固、導入新課

二、文言知識梳理(小組分工展示整理結果)

1、通假字。

秦王必説見臣 説,通“悦”,yuè,高興。

使工以藥淬火 淬,通“焠”,cuì,淬火,燒刃使紅,漬於水中。

日以盡矣 以,通“已”,已經。

而燕國見陵之恥除矣 陵,通“凌”。

今日往而不反者 反,通“返”。

請辭決矣 決,通“訣”,訣別。

燕王誠振怖大王之威 振,通“震”,震懾。

設九賓 賓,通“儐”,儐相 (bīnxiàng),迎賓贊禮的人。

儐,舊讀bìn。

圖窮而匕首見 見,通“現”。

秦王還柱而走 還,通“環”,繞。

荊軻奉樊於期頭函 奉,通“捧”。

卒起不意 卒,通“猝”, cù,倉促,突然。

2、一詞多義

【之】

①第三人稱代詞,“他(們)”/“它(們)” 使工以藥淬之/願大王少假借之

②結構助詞,“的”/不譯 於是太子預求天下之利匕首,得趙人徐夫人之匕首

③助詞,主謂間取消句子獨立性,不譯 秦之遇將軍,可謂深矣

【而】

①連詞,錶轉折 今行而無信,則秦未可親也

②連詞,表並列 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國之患,而報將軍之仇者,何如

③連詞,表修飾 伏屍而哭/荊軻和而歌/自引而起/秦王還柱而走/倚柱而笑

④連詞,表承接 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於是荊軻遂就車而去/圖窮而匕首見

⑤連詞,表遞進 然則將軍之仇報,而燕國見陵之恥除矣

【以】 ①介詞,因 樊將軍以窮困來歸丹,丹不忍以己之私/以故荊軻逐秦王,而卒惶急無以擊軻

②介詞,用 使工以藥淬之/而乃以手共搏之/侍醫夏無且以其所奉藥囊提軻

③介詞,按照 以次進

④已經 日以盡矣

⑤連詞,表目的,“來”/不譯 皆白衣冠以送之/不敢興兵以拒大王/遂拔以擊荊軻

⑥連詞,表修飾 箕踞以罵曰

【為】

①動詞,做,整治 乃為裝遣荊軻

②介詞,被 父母宗族,皆為戮沒

③介詞,替 嘉為(之)先言於秦王曰

【其】

①第三人稱代詞,他(們)(的),它(們)(的) 盡收其地/疑其有改悔/劍長, 操其室

②指示代詞,那 其人居遠未來

3、古今異義現象:

仰天太息流涕 古義:眼淚。今義:鼻涕。

樊將軍以窮困來歸丹 古義:走投無路? ?縈誒Ь場

高一語文教案 篇六

18、記承天寺夜遊蘇軾

《記承天寺夜遊》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朝代)文學家。

一、解釋加橫線詞的含義

1、念無與為樂者2、相與步於中庭5、庭下如積水空明

3、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者耳4、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二、翻譯句子

1、念無與為樂者。

2、相與步於中庭。

3、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者耳。

4、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三、回答以下問題

1、貫穿全文的線索是什麼?

2、描寫月夜庭中景色的句子是哪一句?

3、全文分幾層,請用“/”劃分,並寫出層意全文分三層:

4、全文表達了作者怎樣的心境?

5、中心思想是什麼?

7、作者稱自己是“閒人”,有什麼深意?你能體會到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8、“何夜無月?何處無松柏?”一句表達作者怎樣的胸懷?

9、文章結尾句流露出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10、古人愛把竹柏比作君子,比作好友,作者寫竹柏的用意是什麼?

11、此文為作者遭貶之後所作,作者此時心情應抑鬱才對,可作者卻“欣然起行”,不但措繪了月景,還自詡“閒人”。對於作者這種做法,你怎樣看待?結合實際談談。

12、在我國文學史上,有很多詩人對月有獨特的感受,借月抒發自己的感情,請舉出兩個這樣的例子,註明出處和作者。

四、古詩鑑賞

(一)《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1、體現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2、賞析“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

3、對這首詩的有關語句的表達方式判斷不正確的一項是()

A、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議論)

B、公然抱茅入竹去,脣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杖自歎息。(敍事)

C、俄頃風定雲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寫景)

D、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抒情)

4、杜甫一向關心人民疾苦他的詩素有“詩史”之稱,但為什麼他卻反常態只寫了自己的個人遭遇?請談談你的理解。

答案:

18、記承天寺夜遊蘇軾

《記承天寺夜遊》的作者是蘇軾,北宋朝文學家(稱謂)。

一、解釋加橫線詞的含義

1、念:考慮、想到。 2、相與:共同,一起3、但:只是閒人:清閒的人

4、交橫:交錯,縱橫。蓋:原來是5、庭下如積水空明形容水的澄澈

二、翻譯句子

1、念無與為樂者。譯文:想到沒有可以交談取樂的人。2、相與步於中庭。譯文:一起在院裏散步。

3、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者耳。譯文:只是缺少像我們兩個這樣清閒的人。4、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三、回答以下問題

1、貫穿全文的線索是什麼?答:月光(月色)

2、描寫月夜庭中景色的句子是哪一句?答:“庭下如積水空明……影也”

3、全文分幾層,請用“/”劃分,並寫出層意全文分三層:

答:第一層記事,交代了賞月散步的時間,原因。第二層寫景,寫了月下庭中景物。第三層抒情,抒發了對月光,竹柏蔬影的感觸。

4、全文表達了作者怎樣的心境?答:表達了作者曠達的心境。

5、中心思想是什麼?答:本文表現了作者曠達的胸襟和積極樂觀的情懷。

7、作者稱自己是“閒人”,有什麼深意?

答:“閒人”可指閒來無事可做的人,依此解可看出蘇軾被貶後失意落寞之情;“閒人”又可指有閒情逸致的人,自此我們又可看出蘇軾不以被貶為意,仍舊有積極樂觀曠達的人生情懷。

8、“何夜無月?何處無松柏?”一句表達作者怎樣的胸懷?

答:體現了蘇軾樂觀曠達的闊大胸襟。

9、文章結尾句流露出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答:被貶的悲涼,人生的感慨,賞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閒——種種微妙複雜的感情盡在其中。

10、古人愛把竹柏比作君子,比作好友,作者寫竹柏的用意是什麼?

答:借景抒情,表達和張懷民的深厚友情。

11、此文為作者遭貶之後所作,作者此時心情應抑鬱才對,可作者卻“欣然起行”,不但措繪了月景,還自詡“閒人”。對於作者這種做法,你怎樣看待?結合實際談談。

答:作者此時心情雖抑鬱,但作者的“欣然起行”“賞月”和自詡閒人,都是苦中作樂,用娛情於景來排遣抑鬱。這種做法是值得稱讚的,因為人不論遇到什麼困難,多麼抑鬱,都應學會苦中作樂,找到生活的希望和樂趣,儘可能給自己一個快樂的心情。因為即使痛苦也是於事無補的。

12、在我國文學史上,有很多詩人對月有獨特的感受,借月抒發自己的感情,請舉出兩個這樣的例子,註明出處和作者。

答: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王維《山居秋瞑》)

牀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李白《靜夜思》)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辛棄疾《西江月》)

四、古詩鑑賞

(一)《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1、體現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心懷天下,推已及人,憂國憂民

2、賞析“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

三句直抒胸臆,表現詩人關心民生疾苦,同情勞動人民,即使身處逆境仍樂觀向上,表達了作者美好的願望和高尚的情操。

3、對這首詩的有關語句的表達方式判斷不正確的一項是(A)

A、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議論)

B、公然抱茅入竹去,脣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杖自歎息。(敍事)

C、俄頃風定雲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寫景)

D、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抒情)

4、杜甫一向關心人民疾苦他的詩素有“詩史”之稱,但為什麼他卻反常態只寫了自己的個人遭遇?請談談你的理解。

答:以小見大,推己及人,表現了詩人憂國憂民的濟世情懷。

高一語文教案 篇七

教學目標

1、認識龔自珍反對束縛人才,追求個性解放的積極意義及其侷限性。

2、體會託物言志的寫作手法。

3、掌握活用實詞及積累相應的實詞、虛詞。

教學重點和難點

1、理解本文象徵手法的運用。

2、體會作者的寫作意圖,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表達的感情。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國中時我們學過“九州生氣恃風雷”一詩,詩作想象奇異,奔放豪邁,富有浪漫主義色彩,熱切盼望新興社會力量出現,一掃死氣沉沉的政治局面,這首詩的作者就是近代傑出的思想家,文學家龔自珍。今天,我們來學習龔自珍的一篇小品文《病梅館記》

二、作家作品

三、解題

從題目字面上看,本文寫作對象是“梅”,落筆重點在“病”字上,引起讀者深思。作者採用象徵手法,託物言志,以梅議政,含意雋象。

四、整體感知

1、教師範讀正音

欹(qī)蟠(pán)詔(zhào)

鬻(yù)詬(gòu)遏(è)暇(xiá)

2、學生對照原文書下注釋,疏通文意。

第1段:剖析產生病梅原因。

第2段:表明自己病梅的行動和決心。

第3段:抒寫自己闢館病梅的苦心。

3、學生齊讀課文,深入體會。

4、找出文中所用比喻,進行分析。

梅花:人才。

斫其正:對正直人才進行摧殘。

刪其密:大批人才遭到壓抑。

夭其稚枝:新生力量被扼殺。

鋤其直:忠負之士受扼殺,迫害。

五、佈置作業

1、課後練習二、三。

第二課時

一、導入

上節課我們已經疏通了文章大意,這節課我們就一些重點語句、段落進行討論。

二、討論學習

1、為什麼文章開頭起筆先寫梅的產地?

明確:產梅之地多,喻天下人才多,“皆”字隱示產梅之盛。

2、將梅的“曲和直”,“疏和密”,“欹和正”對照着寫有什麼作用?

明確:這幾句話道出了病態社會的病態的評梅標準,實則是統治階級選擇人才的標準。為了維護封建專制統治,當局者忌恨和扼殺那些正直的,有骨氣的,生氣勃勃的人才,而要人們變為委曲,邪侫,毫無生氣的庸才和奴才。

3、“文人畫士”“心知其意”卻不敢明詔大號以繩天下之梅的原因是什麼?

明確:他們心中雖默許這一標準,卻不敢出開用這一標準雲衡量“天下之梅”,實際是不敢把自己的政治目的直接暴露出來。

4、那些封建統治者的幫兇的具體做了什麼?

(用原文回答)

“斫其正,養其旁條,刪其密,夭其稚枝,鋤其直,遏其生氣”。

5、目睹梅的病態,作者發出了“誓療”的決心,具體是怎樣療梅的呢?

明確:“縱之順之,毀其盆,悉埋於地,解其棕縛;以五年為期,必復之全之。”

這裏的“必”與上文的“誓”呼應,表達了作者療梅必見成效才罷休的決心。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這種精神是難能可貴的,無不表現作者追求個性解放,要“不拘一格降人才”的迫切心情,這也正是他民主主義思想的集中體現。

6、文章結尾用一長句有力結束全文,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明確:在黑暗現實中,面對強大的反動勢力,作者有“療梅”的決心卻自責能力渺小,以感歎領起,抒發了自己的有餘而力不足的感慨。作者意變革現實,提倡個性解放,主張愛惜人才、培養人才,這幾點是有積極意義的,龔自珍在《已亥雜詩》中寫道:“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正是這種抱負的寫照,表達了作者堅持戰鬥,為改造社會奮鬥不息的決心。

三、總結歸納

1、關於“託物言志”

①什麼是“託物言志”?

“託物言志”指用常見的、具體的、淺顯的事物來講抽象的、深刻的道理,“志”在“物”中,寫的是“物”實則讀“志”。

②為什麼用“託物言志”?

結合當時的時代背景分析,在當時“文字獄”恐怖氣氛籠罩之下,作者不能直接批判清朝統治者壓抑人才、摧殘人才的社會主題,只能用這種的託物言志的曲筆來揭露時弊,大聲吶喊,託梅議政,拯救人才。

四、背誦全文

五、佈置作業

1、背誦全文。

2、體會作者“託物言志”的寫作手法,採用“託物言志”的手法寫一篇小文,講清一個道理。

高一語文教案範例:病梅館記就分享到這裏了,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高一語文教案 篇八

教學目標

1.瞭解韓愈關於尊師重道的論述和本文的思想意義。

2.學習借鑑本文正反對比的論證方法。

3.積累文言知識,掌握實詞“傳、師、從”,虛詞“以、也、則、於、乎、所以”等詞語的意義和用法,區別古今異義詞語。

4.樹立尊師重教的思想,培養謙虛好學的風氣。

教學重點和難點

1.瞭解文章的整體思路。

2.學習本文正反對比論證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並解題]

1、同學們,你們每節課都要喊“老師好”,用此表示心中對老師的尊重。古人也曾用“天、地、君、親、師”來表達對老師的尊重。“天”和“地”都是虛的,教 師是排在國君和父母一之後的,實際上名列第三位,可見其重要性*。教師是傳播人類文明的使者,沒有教師,人類的文明之火就無法傳遞下去。那麼,老師的作用是什 麼?為什麼要從師學習?擇師的標準又是什麼呢?讓我們走進韓愈的《師説》來探個究竟吧!

2、關於“説”

“説”,古代議論、説明一類的文章的總稱,是古代散文中的一種文體。它與“論”無大異,所以後來統稱説理辨析之文為論説文。《文章辨體序説》指出:“説 者,釋也,解釋義理而以己之意述之也。”可見,“説”屬於議論文的範疇。可以先敍後議,也可以夾敍夾議,一般為陳述自己對某種事物的見解。“説”與“論” 相比要隨便些。像《捕蛇者説》《馬説》《愛蓮説》都屬“説”一類文章。“説”,古義為陳述和解説,因而對這類文體都可以按“解説……的道理”來理解。《師 説》意思是解説關於“從師”的道理。中學階段出現的這種體裁的文章有:《愛蓮説》、《馬説》等。

3 、古文運動

古文運動,實際是以復古為名的文風改革運動,韓愈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載道”、“文道結合”的觀點,主張學習先秦、兩漢“言之有物”、“言貴創新”的優 秀散文,堅決摒棄只講形式不重內容華而不實的文風。本文第4段他讚揚李蟠“好古文”,就是指愛好他們倡導的那種古文。韓愈用他傑出的散文影響文壇,還熱情 地鼓勵和指導後進寫作古文。經過他和柳宗元等人努力,終於把文體從六朝以來浮豔的駢文中解放出來,奠定了唐宋實用散文的基礎。

二、[走進作者] 韓愈(768——824),字退之,河陽(今河南孟縣)人。祖籍昌黎,因為昌黎韓氏是望族,所以後人又稱他為“韓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故又稱“韓吏 部”。死後諡“文”,也稱“韓文公”。他幼年貧窮,刻苦自學,25歲中進士,29歲以後任宣武節度使屬官、後來任國子監祭酒、吏部侍郎等職,中間曾幾度被 貶,他的整個中年時代是不得志的。 韓愈是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他反對六朝以來浮華豔麗的文風,竭力主張“文以載道”,提出了“惟陳言之務去”、“辭必己出”的口號,對當時和後世的影響極其深遠。

韓愈不僅是唐代古文運動的領袖,而且也是傑出的散文作家。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許多為人們所傳誦的優秀散文。他的散文,題材廣泛,內容深 刻,形式多樣,語言質樸,風格剛健,氣勢雄壯,因此蘇軾稱他“文起八代之衰”,後世尊他為唐宋八大家(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曾鞏、王 安石)之首。

《師説》是韓愈的代表作之一,是他35歲時在長安任國子博士時寫的。柳宗元很推崇這篇文章,在《答韋中立論師道書》中曾説:“今之世不聞有師;有,輒 笑之,以為狂人。獨韓愈奮不顧流俗,犯笑侮,收召後學(晚輩),作《師説》,因抗顏而為師(抗顏,端正容顏。抗顏而為師,正正經經地做起老師來了),世果 羣怪聚罵,指目(手指而目視)牽引(拉拉扯扯),而增與為言辭(增添一些言辭來毀謗韓愈)。愈以是得狂名。”文章針對當時士大夫恥於從師的惡劣社會風氣, 闡述了師的作用和標準,從師學習的重要性*和從師應持的態度,提倡能者為師、不恥下問、教學相長。這些精闢的見解還突破了孔子學説的框框,因有進步的一面, 在當時是具有移風易俗影響的

三 [探尋背景] 這是韓愈散文中一篇重要的論説文。文章論述了從師表學習的必要性*和原則,批判了當時社會上“恥學於師”的陋習,表現出非凡的勇氣和鬥爭精神。

中國古代的學校教育十分發達,從中央到地方都有官學。韓愈寫這篇文章時35歲,正在國子監任教。那麼,韓愈為什麼説“古之學者必有師”,“師道之不傳也久 矣”?原來他聽説的“師”,有其獨特含義。既不是指各級官府的學校老師,也不是指“授之書而習其句讀”的啟蒙教師,而是指社會上學有所成,能夠“傳道受業 解惑”的人。韓愈既以這樣的人自我標榜,也以好為人師而著稱。《新唐書》本傳説他“成就後進士,往往知名。經愈指授,皆稱韓門弟子”。

唐代,魏晉以來的門閥制度仍有沿襲。貴族子弟都入弘文館、崇文館和國子學。他們無論學業如何,都有官可做。韓愈寫《師説》的社會背景,可以從柳示元《答韋 中立論師道書》中的一段話裏看出。柳宗元説:“由魏晉氏以下,人益不事師。今之世不聞有師, 有,輒譁笑之,以為狂人、獨韓愈奮不顧流俗,犯笑侮,收召後 學,作《師説》,因抗顏而為師。世果羣怪聚罵,指目牽引,而增與為言辭。愈以是得狂名。居長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東,如是者數矣。”由此可見,韓愈作 《師説》,大張旗鼓地宣揚自己的觀點,是難能可貴的。

實際上,可以把《師説》看作韓愈提倡“古文”的一個莊嚴宣言。六朝以來,駢文盛行,寫文章不重視思想內容,講求對偶聲韻和詞句華麗,儘管也產生了一些藝術 成就很高的作品,卻導致了文學創作中浮一靡一之風的泛濫。這種風氣,直到中唐仍流行不衰。在唐代,韓愈不是第一個提倡“古文”的人,卻是一個集大成者。他無論 在文學理論還是在創作實踐上,都有力地促成了“古文運動”的興起、發展,並身體力行,培養了大批有志於古文創作的年輕人。

四.[ 語篇脈絡梳理 ] 語篇品讀

“ 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生乎 吾後,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從而師之。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古代求學的人一定有老師。老師,(是)靠(他)來傳授真理、講習學業、解釋疑難的。人不是生下來就懂得知識和道理的,誰能沒有疑難呢?有了疑難而www本站uawen.本站cn不向老師 求教,那些疑難就始終無法解決了。生在我前頭的人,他懂得真理和知識本來就比我早,我應該向他學習;生在我後面的人,如果他懂得真理和知識比我早,我也應 該向他學習。我(向他們)學習的是真理和知識,哪管他們的年齡比我大還是比我小呢?因此不管地位貴賤,不管年紀大小,真理和知識在哪裏,老師也就在哪裏。

【品味】“古之學者必有師。”“古”,古時候,指兩漢以前。“之”,結構助詞,相當於現代漢語的“的”。“者”,附在動詞“學”的後面,結合成一個名詞性* 的結構,叫“者”字結構,相當於現代漢語裏的“的”字結構“……的(人)”“學者”是學習的人,不同於今天所説的有學問的人。三字“必有師”,鮮明地針對 時弊提出問題,突出地強調了論點,是全文論述的總綱。第二句“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所以”,用他。這裏的“者”是個語氣助詞,用在句子裏表示略 作停頓。“……者,……也”是古漢語中判斷句的格式。以上從正面説。“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知”,懂得、明白;“之”,代詞,代“知”的對象, 指知識和道理。“惑而不從師”,有了疑難問題而不去跟隨老師學習,“其為惑也,終不解矣。”那些成為疑難問題的,最後也得不到解決了。“夫庸知其年之先後 生於吾乎?”是一個難句。“夫”,音義同“彼”。“庸”是疑問語氣助詞,可譯成“怎麼”。動詞“知”後面的結構複雜。“其年之先後生於吾”,“先生於吾” 是“大”,“後生於吾”是“小”。這句意思是:那怎麼去管他們的年齡是比我大還是比我小呢?”“道之所存,師之存也”,有不恥下問、能者為師的觀點。

【體會】第一段,提出全文的中心論點。

本文的中心論點在開篇的第一句話中就帶出,“學者必有師”。託古言事,更增加了立論的力度。接着,對“師”的職責提出了獨到的見解:“師者,所以傳道受業 解惑也。”這簡短的概括,包含了豐富而深刻的內涵。在傳道、受業、解惑三者當中,傳道是核心。所謂“道”,就是儒家的思想。在佛、老盛行的唐代,韓愈倡導 “古文運動”,主張“文以明道”,表現出反映社會現實的積極進取精神。如果説“傳道”是目的,那麼“受業”就是手段。“業”是指儒家的經典,是“道”的載 體。在“受業”過程中,學生不可避免地會產生疑問,所以老師具體的任務就是“解惑”,而韓愈也正是從這方面申述了從師學習的必要性*:“惑而不從師,其為惑 也,終不解矣。”這一有力的論辯,解決了“從師”的問題,已不容置疑。然後,將討論的焦點引到擇師的態度和標準上來,推出了“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 存,師之所存”的結論。這一觀點直接指向了士大夫階層的門第觀念,具有在學問面前人人平等的民主精神和辯證思想。

“嗟乎!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古之聖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今之眾人,其下聖人也亦遠矣,而恥學於師。,是故聖益聖,愚益 愚。聖人之所以為聖,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於此乎?愛其子,擇師而教之;於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非吾所謂傳其道解 其惑者也。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國小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士大夫之族,曰師曰弟子云者,則羣聚而笑之。 問之,則曰:“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嗚呼!師道之不復,可知矣。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 也歟!”

唉!從師學習的風尚失傳已經很久了!想要人們沒有疑難問題也就難了!古時候的聖人,他們(的才智)超過一般人遠得很哪,尚且從師而求教;現在的一般人,他 們(的才智)低於聖人也很遠,卻以從師求學為恥。因此聖人就更加聖明,愚人就更加愚昧。聖人之所以成為聖人,愚人之所以成為愚人,其原因不都是出在這裏 嗎!(人們)疼愛自己的孩子,就選擇老師教育他;但對於自己,就以拜師學習為恥。真是糊塗啊!那些孩子們的老師,是教孩子們唸書,告訴他們學習斷句的,不 是我所説的傳授道理、解答疑難的老師。讀書不會斷句,有疑難問題不能解決,(在這兩事中,)前者去請教老師,後者卻不去,學了小的,丟一了大的,我看不出 (這種人)是高明的。巫師、醫生、樂師和各種工匠,他們不以互相學習為恥。士大夫這一類人,一説到“老師”“弟子”這樣的話,就聚在一起譏笑人家。問他們 (為什麼笑),他們就説:“那個人與那個人年齡差不多,道德學問也不相上下,以地位低的人為師,就感到十分羞恥,以地位高的人為師,就近似於奉承巴結。” 唉!從師而學的風尚之不能恢復就可想而知了。巫師、醫生、樂師和各種工匠,是士大夫們看不起的,如今士大夫的智慧反而比不上(這些人),這不真是奇怪的事 情麼!

【品味】“聖人之所以為聖,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於此乎?”“其”,音義同“豈”,表推測語氣,“大概”的意思。“此”,代詞,指從師與否。這一句中的 兩個“所以”,與文章開頭“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中的“所以”是不同的,這一句中的兩個“所以”,由“憑藉它”的意思引伸為“……的原因”;文章開 頭句中的“所以”則是“用他來”或“靠他來”的意思。都跟現代漢語中表因果關係的連詞“所以”不同。“句讀之不知……明也”,也是一個難句,要理解為: “句讀之不知,或師焉;惑之不解,或否焉,國小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國小”指“句讀之不知,或師焉”;“大遺”指“惑之不解,或否焉。”“官盛則近諛”的“諛”後面的引號應當移到上文“道相似也”的“也”後面,因為“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是韓愈對“恥學於師”者的批評,不是“士大夫之族”講的。 這段末一句“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句中前一“其”,指代“君子”,“智”可作“見識”講;後一“其”,音義同 “豈”,表反問語氣

【體會】批判“士大夫之族”的“恥學於師”。

如前所述,本文有複雜的寫作背景,並不是一時的即興之作。經過前面一段的理性*陳述,湧動在作者心中的“不平之氣”終於一吐為快。第二段以感歎發端,攜着批 判的鋒芒,如暴風聚雨,滌盪乾坤,令人耳目一新。“師道”唯其失傳“久矣”,則今日扭轉世風更難。作者運用了三組對比,將論述的重點轉移到批判現實中來。 先以“古之聖人”比照“今之眾人”,得出了“聖益聖,愚益愚”的結論;再以擇師教子和自身“恥師焉”作對比,得出了“國小而大遺”的結論;最後將“巫醫樂 師百工之人”和“士大夫之族”的學習態度進行對比,揭示了尊卑貴賤和智力高下成反比的奇怪現象,發人深思。

“ 聖人無常師。孔子師郯子、萇弘、師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則必有我師。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 ”

聖人沒有固定的老師。孔子曾向郯子、萇弘、師襄、老聃學習。而郯子這些人,他們不如孔子賢能。孔子説:三人同行。其中必有可以當我的老師的。因此學生不一定不如老師,老師不一定比學生有才智,(只不過)懂得道理有先有後,學術技能各有專長罷了。

【品味】“郯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其賢”的賢,是指德和才。下文“師不必賢於弟子”中的賢,則可作高明講。“術業有專攻”,術,本義是道路;術業, “不是技術才能和學業”,而是所從事的學業。“術”的相同用法如《隆中對》有“智術淺短”,智術是“智慧和所採取的建國路線”。“三人行”的“三”不是隻 表多數,很多人在一起走路,當然會有老師,這就失去這一格言的警闢性*。“三”是“少中見多”,即最起碼的多數的人在一起行走,就必然有我的老師。

【體會】援引聖人從師的態度,進一步闡述師道、師生關係。

第三段的開頭語氣又歸於和緩、理智、在平易中道出“聖人無常師”的事實。雖然論述文字很少,但十分有力。無論是舉實事,還是引言談,都能令人心服。最後, 作者以“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聞道有先後,專業有專攻”作結,既是對前面有關從師學習態度的申述,也是對師生關係、師道關係的新的概括。這一 思想表現了一種動一態觀,用相對的、發展的眼光看待師生關係,將老師和學生之間那條人為的固定的界限取消了,並對自古以來“師道尊嚴”的傳統提出了挑戰。這 種閃光的思想,被後世許多教育家引申發揮,對教育理論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可是在當時,卻遭到士大夫階層的鄙視和痛恨,也不為一般人所理解。

“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藝經傳皆通習之,不拘於時,學於餘。餘嘉其能行古道,作《師説》以貽之。 ”

李家的孩子名蟠的,十七歲了,喜歡古文,六經和它的傳文,全都學習過。他不受時俗風氣的限制,向我來學習。我讚許他能實行古人求師的正道,就作這篇《師説》贈給他。

【品味】“好(h&agra一ve;o)古文”,“不拘於時”,“能行古道”,為的慨歎“師道之不傳”,古今對照,虛實並舉,突出了中心,增強了文章的説服力。

【體會】説明寫作緣起。

從表面上看,《師説》是為了鼓勵一個十七歲的孩子學“古文”而作的,也許還包含了一點自鳴得意的意思(因為李蟠“不拘於時,學於餘”),實際上這只不 過是觸一動韓愈發表議論的一個契機,或者乾脆説是一個藉口。全文論證嚴密,説理透闢,是一篇深思熟慮的作品,它的意義遠遠超出了一對師生之間的往來贈答,產 生了深遠的影響。

內容結構:內容論證法

第一段:正面闡述①老師的作用傳道受業解惑 下定義

②從師的必要孰能無惑

③擇師的標準道之所存師之所存 作結論

第二段:批判士大夫階層恥學於師的不一良風氣

第二段分論點 士大夫之族恥師之風是錯誤的

論據

(三個對比) 對 比 作者議論抒情

正確態度 錯誤態度

論 據(1)

(縱比) 古之聖人……

猶且從師而問 今之眾人……

而恥學於師 是故聖益聖愚益愚其皆出於此乎

論 據(2)

(自相矛盾) 愛其子,擇師而教之 與其身也,則恥師焉 惑矣,國小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

論 據(3)

(橫 比) 巫醫樂師百工

不恥相師 士大夫之族

恥相師 嗚呼,智不能及其可怪也歟

分論點與總論點關係 批判中闡明總論點

第三段:以聖人孔子從師的例子,再論從師的必要性*。

師生關係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例證法 引證法

師道關係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

第四段;寫作緣起 好古文不拘於時

五、寫作特點賞析(一)論證方法

1.下定義、作結論 :文章一開頭就斷言,“古之學者必有師”,並下定義説“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接着從這個定義出發,由“解惑”説到“從師”。經過一番推論,又得出“道之所存,師之所存”的結論。這其間層層銜接,一氣貫通,毫無宂餘之處,具有強大的説服力。

2.對比論證 :本文第二段寫得最為精彩,這和恰當地運用了對比的論證方法有直接的關係。這段所用的三組對比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經過雙方的對比,造成了一種強烈的 反差效果,都可以用“反而”承接上文,在語意上形成了一個逆接序列。如,“古之聖人”才智高,尚且從師學習;“今之眾人”才智低,反而“恥學於師”。通過 對比,揭示了“士大夫之族”不從師學習的違背常理,則作者主張從師學習的觀點不言自明。

3.引用論證 :本文第三段,作者引述了孔子的言行來進一步闡明自己的觀點,這就比前文籠統地説“古之聖人”更加切實可信。有了孔子這樣一個強大的支持者,更增強了説服力。而在短短的幾行字中,述事引言簡潔明快,表現出作者非凡的語言功力。

(二) 語言特色* 1.排比、對偶等修辭手法的運用:韓愈的散文以氣勢充沛、筆力雄放著稱,這體現在多用排比和對偶句式上。他的這種風格,在本文中,也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如 “生乎吾前……”,“生乎吾後……”;“古之聖人……”,“今之眾人……”。這種句式的運用,形式整齊,氣勢飛動,增強了表現力。

2.頂真修辭手法的運用:頂真,又稱連珠,頂珠、蟬聯,民間俗稱為“咬字”,用上一句的結尾的詞語做下一句的起頭,使前後句子的頭尾蟬聯,上遞下接。“歷 歷如貫珠”。本文這樣的句式很多,如開頭的幾句:“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這種句式的運 用,加強了句子之間的連接,使論述環環相扣,嚴密緊湊。

3.豐富的語氣表達: 豐富的語氣表達,可以增強文章的生動性*,本文在這方面是相當成功的。如用“嗟乎”“嗚呼”這樣的語氣詞語加強感歎,用“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這樣的 摹狀語句有聲有色*地描繪“士大夫之族”的神態,用“如是而已”這樣的限止語句表示結論的無可置疑。文章的第二段,一連用了三組對比揭示“恥學於師”的不明 智,得出的結論是一樣的,但語氣卻各不相同。“聖人之所以為聖,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於此乎”,是疑問語氣;“國小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是判斷語 氣;“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是感歎語氣。這種錯綜變化的語句,使議論更生動,説理更深刻。

附:◎韓愈名字的傳説 韓文公名愈字退之,説起這名和字,倒有一段佳話。

韓愈父母早亡,從小就由哥嫂撫養。轉眼到了入學的齡,嫂嫂鄭氏一心想給弟弟起個又美又雅的學名,這天,鄭氏 翻開書年,左挑一個字嫌不好,右揀一個字嫌太俗,挑來揀去,過了半個時辰,還沒有給弟弟選定一個合意的學名。韓愈站在一旁觀看,見嫂嫂為他起名作難,便 問:“嫂嫂,你要給我起個什麼名呢?”鄭氏道:你大哥名會,二弟名介,會、介都是人字作頭,象徵他們都要做人去羣之首,會乃聚集,介乃耿直,其含義都很不 錯,三弟的學名,也須找個人字作頭,含義更要講究的才好,韓愈聽後,立即説到:“嫂嫂,你不必在翻字書了,這人字作頭的‘愈’字最佳了,我就叫韓愈好 了。”鄭氏一聽,忙將字書合上,問弟弟道:“愈字有何佳意?”韓愈道“愈,超越也。我長大以後,一定要做一番大事,前超古人,後無來者,決不當平庸之 輩。”嫂嫂聽後,拍手叫絕:“好!好!你真會起名,好一個‘愈’字吆!”

韓愈怎麼會給自己起出一個這樣又美又雅的名呢?原來他自幼聰慧,飽讀經書,從三歲起就開始識文,每日可記數千言,不到七歲,就讀完了諸子之著。那超凡的天 賦和文化素養,使他早早就抱定了遠大志向,這個“愈”字,正是他少年胸懷錶露。 他長到十九歲時,已經是一位才華橫溢的勃勃少年。這年恰逢皇科開選,鄭氏為他打點行裝,送他進京去應試。到京城後,他自持才高,以為入場便可得中,從未把 同伴擱在眼裏。結果別人考中了,他卻名落孫山。後來,他在京中一連住了幾年,連續考了四次,最後才算中了第十三名。之後,又一連經過三次殿試,也沒得到一 官半職。由於銀錢早已花盡,他由京都移居洛陽去找友人求助。在洛陽,友人穿針引線,他與才貌雙全的盧氏小一姐訂了婚。盧小一姐的父親是河南府法曹參軍,甚有尊 望,韓愈就住在他家,準備擇定吉日與盧小一姐完婚。盧小一姐天性*活潑,為人坦率,一方面敬慕韓郎的才華,一方面又對韓郎那自傲之情有所擔憂,她曾多次思忖,要 使郎君日後有所做為,現在就應當規勸他一下,可是如何規勸他呢?這天晚飯後,花前月下,二人閒聊詩文。暢談中,韓愈提起這幾年在求官途中的失意之事,盧小 姐和顏悦色*地説道:“相公不必再為此事歎憂,科場失意乃長有之事。家父對我總是誇你學識淵博,為人誠摯。我想你將來一定會有作為的,只是這科場屢挫,必有 自己的不足之處,眼下當找出這個緣由才是。”韓愈聽後,頻頻點頭,心中暗道:盧小一姐果有見她,接着説道:“小一姐講的甚是有理,俗話説自已瞧不見自已臉上的 黑,請小一姐賜教。”盧小一姐一聽,“嗤”地笑出聲來,説道:“你真是個聰明人啊!”隨即展紙揮筆,寫道: “ 人求言實,火求心虛, 欲成大器,必先退之”

韓愈捧贈言,一陣沉思:此乃小一姐骯腑之語啊!自古道驕兵必敗,自已身上缺少的正是謙虛之情,這個“愈”字便是證據。於是,他立即選用盧小一姐贈言中的最後兩個字“退之”給自已起了人個新名字。

高一語文教學案例設計 篇九

一、導入

二、體味母親的“苦”

1、請大家找出並輕讀母親的心理活動。(檢查預習)

2、為什麼作者要説“這樣一個母親,註定是活得最苦的母親。”?

她理解兒子,知道在這種時候應該讓他自己出去走走,老呆在家裏反而不好;她也知道有些事理兒子需要自己去想,去斟酌,她不想驚擾兒子。但是出於一個母親對孩子本能的、刻骨銘心的愛,她又無法不為兒子的生命擔憂,她幾乎是整日整夜處在痛苦、驚恐當中。只要兒子不在家,她就心神不寧坐卧難安;當兒子回家後,她想問兒子內心的想法到底怎樣,有什麼打算,卻又害怕增加兒子的壓力而終於不敢問。同時,她還希望兒子能夠找到一條實現個人價值的路,走向他自己的幸福。但這其中又有多少成功的可能呢?她的內心一直被這種矛盾反覆糾纏而痛苦萬分。

“我”所承受的,是我自己的不幸;母親不但要承受“我”的痛苦,還要承受不能將這種痛苦現於形色的痛苦。她不但要隨時準備接受兒子自殺的噩耗,還要想兒子今後的人生道路該怎樣走。因此,作者説“這樣一個母親,註定是活得最苦的母親。”

三、體會“我”的懂得與後悔。

1、早先的時候,我對母親的愛是什麼態度?找出文中相應的語句。

⑴“那時她的兒子,還太年輕,還來不及為母親想,他被命運擊昏了頭,一心以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個,不知道兒子的不幸在母親那兒總是要加倍的。”兒子沉浸在自己的痛苦中,來不及為母親想,甚至來不及體會到母親的痛苦。此處用“她的兒子”而不用“我”,第三人稱替換了第一人稱,採用了一種遠觀的態度,表現了對自己的否定。

⑵“曾有過好多回,我在這園子裏呆得太久了,母親就來找我。她來找我又不想讓我發覺,只要見我還好好地在這園子裏,她就悄悄轉身回去,我看見過幾次她的背影。我也看見過幾回她四處張望的情景,她沒看見我時我已經看見她了,待我看見她也看見我了我就不去看她,過一會我再抬頭看她就又看見她緩緩離去的背影。我單是無法知道有多少回她沒有找到我。有一回我坐在矮樹叢中,樹叢很密,我看見她沒有找到我;她一個人在園子裏走,走過我的身旁,走過我經常呆的一些地方,步履茫然又急迫。我不知道她已經找了多久還要找多久,我不知道為什麼我決意不喊她——但這絕不是小時候的捉迷藏,這也許是出於長大了的男孩子的倔強或羞澀?”

母親很為我擔心,但她又不想驚擾兒子,所以她在兒子面前從來不表現出自己的擔憂。當她在家遲遲等不到兒子,就來園子裏找。找不到兒子時,她焦灼、茫然不知所措;一旦看到了兒子,她又剋制住自己內心想讓兒子回家的衝動,悄悄地離開。而“我”,出於倔強、羞澀等複雜的原因,躲着母親,拒絕與母親的交流。母親懂得兒子的心理,兒子卻不能體諒、迴應母親的心,等到自己能懂得母親的時候,卻已經來不及了。(輕聲齊讀劃線部分)

2、我從事寫作與母親有什麼關係?

為了讓母親驕傲,想讓母親能夠分享自己的快樂,是母親能因我而感到幸福。這是“我”感受到了母親生命的沉重與痛苦,希望能夠給她帶來一點亮色作為微薄的回報。而母親則是希望我能夠找到一條通向自己幸福的道路,無論是寫作或者幹別的什麼,都應該踏實而不張揚,以堅忍的意志面對艱難的命運。

3、文中記錄了母親離去後,我搖着輪椅在園中度過的一天,作者為什麼要這麼寫?

從清晨到白晝,從午後到傍晚,從日沒到月升,“我”走遍了這院子的每一個角落,一切都像往常一樣,但是母親卻已經離開了“我”,一切都不曾改變,但母親卻永遠不會再來找“我”了。“我”的內心充滿了失落與惆悵,正如當初母親尋找“我”時的焦灼與茫然。到此時“我”已經真正懂得母親那份真摯、深沉、毫不張揚的愛對“我”來説有多麼重要。但是,已經來不及了。

四、輕讀這部分的最後一段,仔細品味最後一句話的深情。

這句形象地表現了母親在“我”生命中的重要性——在“我”的每一寸進步中都凝聚着母親的心血,孩子不管走到哪裏,都走不出母親的心。母親的關愛像一顆會發芽的種子,不知不覺它就埋下了土地,然後潛滋暗長。直到有一天,成熟了的心靈才突然發現,母親的愛原來已經長成了一棵蒼翠的松柏,一直為“我”遮風擋雨。“我”在此時的頓悟與這一部分的首段“現在我才想到,當年我總是獨自跑到地壇去,曾經給母親出了一個怎樣的難題。”遙相呼應,完成了作者對母愛的詮釋。

五、作業

1、閲讀《課外讀本》中《我與地壇》的其餘部分,並且抄寫第三部分。

2、讀完《我與地壇》全文後試回答:經常來地壇的都有哪些人,他們為什麼來地壇?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jiaoxueziyuan/jiaoyufangan/k33go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