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教學資源 >教育教學方案 >

高中語文精品教案範例多篇

高中語文精品教案範例多篇

高中語文精品教案範例多篇

高中語文教案1

【教學目標】

1.瞭解鴻門宴的情節,主要人物形象及其表現手法。

2.正確評價歷史人物,個性化解讀。

3.落實文言知識考點,史記語言魅力。

【教學重點】

項羽、劉邦二人,對話描寫

【教學課時】

四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七律人民解放軍佔領南京1949.04

鐘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

虎踞龍盤今勝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將勝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

由毛澤東的詩導入,為什麼寫“不可學霸王”,霸王指項羽,偉大的軍事家。毛澤東從他身上學到了什麼呢?這是歷史告訴我們的智慧。今天我們就來學項羽劉邦的故事,司馬遷的《史記·鴻門宴》。

二、解題

鴻門宴:劉邦赴項羽的宴會,暗藏殺機,驚心動魄的飯局。後人常用“鴻門宴”指不懷好意的宴會。

鴻門:新豐鴻門,今陝西西安市臨潼區新豐鎮鴻門堡村。

時間:BC206,陳勝吳廣起義的第三年。

背景:鉅鹿之戰後,項羽消滅秦軍主力,攻破函谷關,駐紮鴻門。劉邦取道攻佔咸陽後,駐軍霸上。

三、讀文

師生齊讀全文,解決一些字的正確讀法。

譬如:王(四聲)、饗、尹、語(四聲)、鯫、內(納)、長、卮、彘、騎、不、樊噲、眥、跽、俎、靳、彊(強)、桮(杯)

有些學生,就是不願開後朗讀,也沒啥。我不能-學生做,好的老師能引導他們去做。

文章共才4段。讓學生明確,第三段在描寫鴻門宴的驚心場面,重點段。

四、析文

(一)、第一段,站起來叫學生讀一讀。思考,這一段,我們可以解讀哪些信息?哪些歷史人物出場?時間和地點,在全文中起到什麼作用?

明確:

劉邦——霸上,十萬兵

項羽——鴻門,四十萬

曹無傷告密,沛公想稱王關中,降秦王子嬰,為之相。項羽想攻打劉邦,謀士范增力勸項羽殺了劉邦,並言劉邦具有天子氣,勿失機會,趁機消滅。交代了鴻門宴的緣由。

知識考點:

實詞:軍、霸、王、饗、山東、小、採

虛詞:為、之、為、於、為

句式:沛公左司馬曹無傷使人言於項羽曰、為擊破沛公軍、貪於財貨、

財物無所取、婦女無所幸、此天子氣也、急擊勿失、

(二)、第二段,叫三個學生對話讀,一人演項伯、一人演張良、一人演劉邦。老師讀其他文字。活躍一下課堂,語文課,玩點味。思考,這一段寫了什麼,文章開頭寫了項羽人勇兵強馬壯,這時,鴻門宴會前,一個很重要的人物出場,改變了故事情節,勝利的天平傾向劉邦。你是如何評價這個人?他的出場,為鴻門宴會作了什麼樣的鋪墊?

明確:項伯夜訪張良,勸其亡之。張良獻計劉邦,劉邦用婚姻關係,收買項伯。項伯歸來告訴項羽,劉邦不敢背叛大王。這為第二天,鴻門宴會中,項莊舞劍意在沛公,項伯身翼護之,買下濃重的伏筆。項羽對付劉邦,有了轉機,天助劉邦。

知識考點:

實詞:是、夜、具、亡、語、距、內、王、當、固、背、安、故、活、幸、兄、事、要、壽、婚姻、豪、近、籍、非常、日夜、備、蚤、夜

虛詞:乃、之、為、為、之、為、為、以、且、為、為、而、之、之、以、因、而、因、之、因

句式:楚左尹項伯者,項羽季父也、具告以事、欲呼張良與俱去、長於臣、沛公奉卮酒為壽、所以遣將守關者,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今人有大功而擊之,不義也

(三)、第三段,本人最精彩的文字。鴻門宴,綿裏藏針,驚心動魄,學生該讀二遍。全段朗讀後,請學生説説,這一段裏,留給你們深刻印象有什麼?你們喜歡哪個人物?樊噲語言動作的描寫入神(文學色彩),尤其生動形象。

明確:沛公拜謝項王,項王留飲沛公。范增玉玦示目,項莊舞劍擊殺,項伯翼蔽劉邦,張良見樊噲,樊噲勇闖軍門解圍,指責項羽,最後沛公如廁而出。

項羽:為人不忍,英勇重義,英雄重英雄

樊噲:忠勇、威壯、辯才、有謀

范增:老謀深算,

張良:足智多謀,

項莊——項伯

學生可能會喜歡的人物——樊噲,帶劍擁盾,側其盾以撞,瞋目,髮指,目眥,覆其盾,加彘在肩,拔劍切而啗。文學性語言,歷史人物躍然紙上,無韻離-之文。

勇闖軍門,盡職盡忠,善辨多謀。

知識考點:

實詞:從、騎、謝、郤、前、壽、坐、不、翼蔽、止、內、披、瞋、上、眥、

跽、啗、安、舉、刑、勝、王、迫、豪、近、軍、細説、如

虛詞:而、因、目、以、之、若、為、以、因、無以、以、而、而、之、且、如、以、而、而、耳、為、以、因

句式:將軍戰河北,臣戰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關破秦、得復見將軍於此、籍何以知此、項王即日因留沛公與飲、亞父者,范增也、若上前為之壽、若屬皆且為所虜、客何為者、沛公之參乘樊噲者也、加彘肩上、還軍霸上、竊為大王不取也、

(四)、第四段,鴻門宴的收場。讀一讀,真得有必要,課堂裏,學生不願意讀,這是很失敗的。劉邦如廁抽身,如何脱身回營,計劃精密,狡猾至極。

明確:沛公脱身,張良獻璧玉,項羽受璧(正),范增破鬥(反),誅殺無傷。

鴻門宴以劉邦成功脱身而收場,從而拉開了楚漢戰爭的序幕。劉邦聰明狡猾,善於聽取屬下的意見。

知識考點:

實詞:細謹、讓、會、軍、去、置、道、間、度、間、桮杓、拜、過、坐、破

虛詞:為、為、乃、為、乃、之、而

句式:大王來何操、沛公安在、豎子不足與謀、奪項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屬今為之虜矣

五、賞人

陣營

主帥

謀士

武士

內-

項營

項羽

范增

項莊

項伯

劉營

劉邦

張良

樊噲

曹無傷

劉邦:圓滑-詐,巧舌如簧,能屈能伸,善於用人,善於應變。

張良:老練多謀,眼光鋭利,善於用人,善於分析,忠心耿耿,剖析利害,有情有義,膽識過人,幹練透闢

樊噲:忠勇豪爽,有勇有謀,粗中有細。

項羽:光明磊落,坦率粗豪,重情重義,用兵如神,有勇無謀,剛愎自用,高傲自大,易衝動,驕傲。

范增:老謀深算。

【教學板書】

故事情節:

始————無傷高密,項王急擊

發展———項伯夜訪,劉邦拉攏

-———項莊舞劍,樊噲勇闖

尾————劉邦脱身,誅殺無傷

人物形象:

劉邦:好領導

項羽:為人不忍

張良===范增:好軍師

樊噲:忠勇智

項伯:義氣,

【課文成語】

鴻門宴

項莊舞劍意在沛公

人為刀俎(zǔ),我為魚肉

秋毫無犯

勞苦功高

高中語文教案2

一、説教材

《蜀道難》是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必修三第二單元的第一篇課文,這一單元幾篇文章都是唐朝詩歌。《蜀道難》寫出了蜀地山川的高峻奇險的特點,同時也融入了詩人對當時社會現狀的擔憂,從藝術特點上看,詩歌想象奇特,筆法誇張,充分體現了李白的浪漫主義詩風。學習本詩對學生認識唐詩,鑑賞詩歌,培養熱愛祖國傳統文化的情感都有重大作用。

二、説學情

學生對古典詩歌並不陌生,但他們的認識和理解只停留在表層,還沒用真正掌握鑑賞詩歌的技巧。因此在教學中應激發學生的興趣,給學生以足夠的時間去品味、感悟,幫助他們進入詩歌的情景,增強詩歌的鑑賞能力。

三、説目標

根據教材、學情及課標要求,我確定以下的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1、瞭解作家及背景2、培養學生鑑賞詩歌作品的能力和方法,鑑賞本詩的藝術特色。

過程與方法:通過誦讀、自主學習、合作學習,解讀詩中意象,品味意境,感受詩人情感,體會李白詩歌的浪漫主義風格。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感受詩的意境美、聲韻美,激發他們對於中國古典文化的熱愛。

四、説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解讀詩中意象,品味意境,感受詩人情感,體會李白詩歌的浪漫主義風格。

難點:評析詩歌的雄奇瑰麗、富於浪漫色彩的藝術特色,體會作者寫作詩歌時的情感。

五.説教法和學法

教法:1、誦讀法;2、問題引導法;3、交流討論法;4、點撥法。

學法:1、自主學習法——蒐集資料、自主思考、主動探究、解決問題。

2、勾畫圈點法——勾出文中的重點句,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良好閲讀習慣。

3、合作探究法——交流討論,共同研讀。

六、説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文

在大唐多若繁星的詩人中,李白是被人們譽為既有俠肝義膽,又有仙風道骨的浪漫主義詩人。李白傳奇的一生,豪放飄逸的詩風,確實給人們留下極為深刻的印象。今天我們來學習《蜀道難》,再次感受李白詩歌的風格。(板書)。

(二)作者簡介[學生演説]

(三)誦讀感知

1、第一遍,個別學生堂上朗讀,讀後師生議論不足之處。

2、第二遍,聽錄音或老師範讀,學生圈點矯正。

3、第三遍,全體學生齊讀。

4、第四遍,學生結合註釋默讀,疏通詩意,圈出難點,合作交流。

(四)問題探究:

1、《蜀道難》中貫穿全詩的是哪一句?它在全詩起到什麼作用?

明確:(1)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2)全詩的主旨句。貫穿全詩始終,有一唱三歎之效!

2、蜀道“難”在哪裏?

三難:第一段從歷史角度説開闢之難

第二段從山勢高危的角度説攀越之難

第三段從現實角度説安居之難

3、詩人怎樣來表現蜀道的雄奇險峻?

明確:神話傳説:五丁開山、六龍回日—寫出歷的不可逾越之險阻。

虛寫映襯:黃鶴不得飛渡、猿猱愁於攀緣—映襯人行走難上加難。

摹寫神情、動作:手捫星辰、呼吸緊張、撫胸長歎、步履艱難、神情惶悚--困危之狀如在眼前。

借景抒情:古木荒涼、鳥聲悲悽(悲鳥號古木,子規啼夜月)--使人聞聲失色,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蒼涼的環境氛圍,有力地烘托了蜀道之難。

運用誇張:“連峯去天不盈尺”、“枯鬆倒掛倚絕壁”—誇飾山峯之高,絕壁之險,渲染驚險的氣氛。

(五)延伸拓展:本文主旨歷來爭議不定,你是怎麼看?

主旨探討之一:送別友人

主旨探討之二:抒寫心志

主旨探討之三:諷喻時政

主旨探討之四:倦於仕途

(六)堂上總結

這首詩想象奇特、豐富,氣勢宏偉、豪邁,充分顯示了詩人的浪漫氣質和熱愛祖國山河的感情。下面讓我們再一次深情地朗誦這千古名篇。

(七)説作業:背誦該詩。

(八)板書設計:板書方面,我力爭簡潔明瞭,採用語詞式板書,既點名本課的教學要點,又方便學生理解、識記,達到畫龍點睛的作用,讓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有機的結合起來。

蜀道難(李白)

開闢之難攀越之難安居之難

總之,在教學中,我會堅持“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原則,力求將語言文字和情感教育結合起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讓每一個學生在每節課上都有所進步、有所收穫。

我的説課結束,不足之處,請各位老師指正,謝謝!

高中語文教案3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瞭解作品涉及的有關背景材料用於分析和理解作品;

2.學習鑑賞詩歌的方法,積累鑑賞的經驗;

【過程與方法】

在反覆朗讀中品味語言美,體會藝術表現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感受形象,品味語言,深刻領悟李清照的悲懷愁緒;

二、教學重難點

【教育重點】

鑑賞詞的意境美,感悟詞中藴含的細膩情感,培養自己的情感體驗。

【教學難點】

學習鑑賞詩歌的方法,積累鑑賞的經驗,掌握藝術手法。

三、教學方法

朗讀法、情景設置法、

四、教學手段

PPT展示

五、教學過程

(一)温故知新,新課導入

導入語:大文豪蘇軾的詞風同學們應該並不陌生,一首《念奴嬌·赤壁懷古》“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便把詞人豪放的秉性展露出來,蘇軾可以説是豪放派詞人的集大成者。今天,我們要接觸到的是另外一種詞風,與豪放詞的特點截然相反。沒錯,就是有些同學已經説出來的婉約詞。

介紹:李清照是婉約派的代表以及婉約詞的主要特點。

(二)朗讀詞作,初步感知

1.作家作品簡介:

時代背景,突出“國破家亡夫死”這一悲慘命運;

2.學生朗讀,疏通詞意,初步感知詞作的感情基調;

(1)提問:詞中直接抒寫“愁”的句子有哪些?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

“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2)引導學生感悟“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的意藴,和鋪墊的感情基調:

PPT展示:

尋尋覓覓————→動作——→若有所失

冷冷清清————→環境——→寂寞冷清

悽悽慘慘慼戚——→心理——→淒涼慘淡

感情基調:哀婉、淒涼、愁苦

(3)追問:聯繫所學詩文,説説疊字(詞)有何修辭作用?

(範例引導)師總結:韻律美;增強情感。

(4)結合詩作背景,説一説“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包含了詞人哪些情感?

學生討論回答,教師總結(愁之一:山河淪陷悲故園荒廢難回;愁之二:-永別悲美滿姻緣難全;愁之三:形影相弔悲漫漫餘生難度)

(5)間接抒寫“愁”的句子有哪些?

“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

“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

“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

過渡語:同學們找的都很對。我相信,同學們一定是結合過我們之前學習詩詞的方法,通過尋找詞句當中的關鍵詞或者是意象,品讀出詞人的愁緒的。接下來,我們一起結合詞句,聯繫過去所學詩文,再次解讀一下這些典型的意象,感受詞人是如何藉助意象來抒發心中的哀愁的?

(三)結合意象,體味情感

1.隨同學口述,PPT展示

“酒風雁黃花梧桐雨”

師總結,補充並板書:酒風雁黃花梧桐雨)

2.意象分析

引導學生結合所學詩句體會詞中意象所藴含的情感

(1)“酒”

ppt出示詩句:“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曹操《短歌行》“艱難苦恨煩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杜甫《登高》

師總結:酒是“愁”的象徵。

延伸:為何説是“淡酒”?

引導:並非酒淡,而是愁濃

(2)“風”

ppt出示詩句詩句:“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杜甫《登高》“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馬致遠《天淨沙·秋思》

師總結:以秋風渲染愁情。

(3)“雁”

ppt出示詩句:“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范仲淹《漁家傲》“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李清照《一剪梅》

師總結:過雁象徵離愁。

延伸:為什麼作者看到過雁會“正傷心”?

引導:“雁”是“舊時相識”,也是從北方來到南方。再者,“雁”是傳遞信息的使者,作者正愁苦時看到曾為她和丈夫傳遞相思的大雁,如今大雁依舊在,而收信的丈夫卻離別人世,所以看到大雁睹物思人,不禁傷心。

(4)“黃花”

引導:黃花喻憔悴的容顏,孤苦伶仃的晚境。

延伸:結合詞句“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理解“窗兒”?

引導:白日如夜,那長夜就更難熬。這就傳遞出詞人的孤寂愁苦之情。

(5)“梧桐、細雨”的象徵意義?

引導:梧桐、細雨是淒涼哀傷的象徵。

(四)再讀全詞,把握情思

小結:體會“亡國之恨,喪夫之哀,孀居之苦”,集聚心頭,無法排遣,是和着血與淚寫下的千古絕唱

(五)作業

1.依據賞析《聲聲慢》的步驟,賞析辛棄疾的《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2.(拓展延伸)舉例比較分析“婉約派”和“豪放派”詞的不同特點。

六、板書設計

七、教學反思

高中語文教案4

一.教材分析和處理:

《蜀道難》是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必修3第二單元的第一首詩歌。第二單元是唐代詩歌單元,單元目標重在理解詩意的基礎上,進入詩歌的意境,感受古代社會生活與古人的情感世界,領略古人的獨特的審美情趣,解讀不同時期、不同創作背景的不同風格,在朗讀中提高對詩歌思想內容和藝術旨趣的感悟能力。

高中語文新課標對詩歌閲讀的要求是:加強誦讀涵泳,在誦讀涵泳中感受其思想、藝術魅力,獲得情感的體驗、心靈的共鳴和精神的陶冶。在整體感知的基礎上,學習從內容、表現技巧等方面對作品進行賞析,感悟作品的藝術魅力,獲得豐富的審美感受。本單元的設置意圖是在必修2古代詩歌學習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詩歌鑑賞能力。

大學聯考對詩歌鑑賞的考查大致有這樣幾個方面:鑑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評價文學作品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

依據以上內容,我將本課的教學目標定製如下:

知識與技能方面要求學生了解作者,整體感知詩意,能夠知人論“詩”;把握全詩的行文脈絡。反覆誦讀,鑑賞詩的意境美和聲韻美,品位其飄逸豪放、流轉自然的語言,感受本詩的宏大氣勢和奔放的感情,品味詩歌的浪漫主義風格。培養學生鑑賞詩歌作品的能力和方法,鑑賞本詩的藝術特色。

我們知道誦讀是詩歌鑑賞的重要環節,是對語言的最直接的感知,是品味語言的手段,它所獲得的不僅僅是語言表層的東西,所以鑑賞一首詩歌首先要做的就是誦讀。而要想透過語言表面讀懂文字背後深層的意思,那就少不了問題探究,要想讓學生真正學會鑑賞詩歌,就要給他們自主鑑賞的機會,給他們搭建展示自己文思的平台,因此,我將本課的

過程與方法目標定為:

1.本詩教學按“初步感知----合作探究----互動交流----擴展昇華”的過程進行。

2.學生自主學習,自主質疑、解疑及自我感悟。

採用誦讀法、問題探究法、自主賞析法。

(1)誦讀法掃除文字障礙,初步品味字、詞、語的妙用;

(2)探究法、點撥法師生共同探究,尋求文字背後的知識,品味李白語言的獨特魅力;

(3)賞析法進一步感受作品,培養學生初步的鑑賞能力,感悟作者雄奇的想象,大膽的雕琢,從而找到自己的賞析點,從李白的作品中讀出自己的李白來。

誦讀詩歌,可以讓我們從中獲得審美感受,從而陶冶我們的情操,基於此,我將本課的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定為:

瞭解李白的放達,感受本詩的宏大氣勢和奔放的感情,品味詩歌的浪漫主義風格。通過誦讀,培養學生對詩的感悟力和理解力,培養良好的審美情趣。培養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這首詩之所以詩情勃發雄放,極具感染力,和它的藝術手法是分不開的,而且只有把握了藝術手法,才能進行深層次的探討與拓展,所以我把教學重點確立為:

感受本詩的宏大氣勢和奔放的感情,品味詩歌的浪漫主義風格,學習本詩的藝術手法。

古代詩歌距離我們年代久遠,感受古人的情感世界、領略古人獨特的審美情趣對我們的學生來説是件不容易的事,所以我把教學難點確立為:

體悟詩情,獲得情感體驗,得到審美享受,感受詩歌的藝術性。

怎樣突破重點、難點,有效完成本課的教學任務呢?我決定從學情出發,我以情感自我體驗,喚起學生誦讀興趣,使他們愛學。開放自主協作,激發學生探討鑽研,使他們會學。聯想探索實踐,激活學生思維,使他們善於學習。依據教學媒體優化組合原則、直觀性與抽象性原則、啟發性原則、循序漸進原則,我採取如下教學方法和手段:

誦讀法,討論法,啟發、點撥法,藉助多媒體輔助教學。

第一,誦讀法。,詩歌的語言是獨物的、精練的,誦讀有助於品味詩歌的語言美,體會詩歌的美學價值,通過誦讀容易將學生帶人詩境,用心體會詩歌的情感,可以增強學生的自我體驗,喚醒他們沉寂的真情,從而引起強烈的共鳴。

第二、討論法。只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才能激發學生的參與意思,甚至能夠生髮出自己的個性見解。

第三、啟發、點撥法。當學生陷入迷途時,教師的主導作用就該發揮了,教師的適時的啟發、點撥,就會點鐵成金。

第四、藉助多媒體輔助教學。課堂上力求通過課件的介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運用多媒體將課文內容形象化、具體化,增強學生對詩歌的主體感悟。

教學設想:一課時完成.

一、教學過程:

我本着新課程倡導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按照“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維度的目標,依據認知規律安排瞭如下教學步驟: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幻燈片主頁面展示蜀地山勢巍峨峭撥的圖片,加上清幽的音樂,學生馬上有了追求壯美的感覺,學習興趣也被激發了出來。讓學生從視覺上對課文有一定的感知,幫助理解詩人豪放飄逸的風格。

(二)解題(設計目的在於:讓學生了解《蜀道難》是樂府舊題,瞭解這種題目的一般內容,為把握本詩的內容和思想作鋪墊)

(三)教師範讀課文(設計目的在於:1、正音;2、讓學生初步感受詩歌的聲韻美和意境美)

(四)學生初讀課文

我要求大家拿起筆來,在結合書-釋思考之後,還覺得有困惑的地方的,就把他勾劃出來,爭取做到不動筆墨不讀書。學生自讀,圈點勾劃,教師巡視輔導。(這種設計目的在於: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學生問學生答,,激發學生的閲讀興趣。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思考)

(五)探討初讀疑惑

學生互相交流初讀過程中發現的問題,教師適時點撥。(設計目的在於:解決初讀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以便進一步鑑賞詩歌)

(六)吟誦詩文

誦讀是詩歌鑑賞的重要環節,是對語言的最直接的感知,是品味語言的手段,它所獲得的不僅僅是語言表層的東西。

找學生吟誦詩文,並對學生提出三點誦讀要求:第一,在誦讀的時候要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到詩歌當中;第二,讀出詩歌的抑揚起伏,注意古典詩歌的節奏;第三,讀出與現代文的區別來,也就是要讀出詩歌的韻味來。(設計目的在於:整體感受詩歌之美,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和審美情趣)

(七)精讀課文,自主鑑賞詩歌

1、要求學生在精讀的過程中,選擇自己喜歡的句子作鑑賞,然後與同學們交流。

2、對自己喜歡的部分,藉助李白的詩句做一下自己的想象,在你的想象中,這樣的場景應該是什麼樣的?然後互相交流。

3、有感情地朗讀自己喜歡的部分。

給幾分鐘,學生思考,勾畫自己喜歡的句子,自主賞析,然後拿出來交流,教師適時點撥,作補充。(設計目的在於:培養學生自主鑑賞詩歌的能力,激發學生對詩歌鑑賞的興趣,激活他們的思維,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朗讀能力)

(八)教師小結

同學們看看在這篇詩文當中有那藝術手法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鑑?

(學生回答,並一一舉例,談談自己的感受,對我們寫作有什麼幫助)

1、總結本詩的藝術技巧。

(1)善用反覆:

“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主旨句三現,形成行文線索,貫穿始終,使內容層層深入。

(2)豐富而神奇的想象:

文中所想象的蜀地與其山巒、山路的情形使人覺得怵目驚心,毛骨悚然,大有見蜀山而回轉之意。

(3)誇張到極致的技巧:

(學生尋找出詩歌中的誇張語句,談出感受)

(4)多樣的詩歌意境:

為了表達主觀感受與目的的需要,詩歌中構織不同的意境:高峻、宏偉、神奇、悽清、恐怖等各種意境均有描繪,而這些意境又統統表現一個“難”字。

(5)神祕的傳説:

“五丁開山”“太陽神回車”“子規哀啼”等傳説的出現,使全詩籠罩一種神祕氣氛,也從另一個角度表現出了一個“難”字。

2、明確詩歌的主旨和情感。

這首詩以詠歎為基調,一歎蜀道之高,二歎蜀道之險,三歎蜀中戰禍之烈,而戰禍之烈是由於蜀道高險給割據者創造了良好條件的緣故。因此,對軍事叛亂的警惕正是詩人的主旨所在。“蜀地不可去,不可居”是其表達的要義。(設計目的在於:1、全面把握詩歌的藝術特色,以便學生寫作借鑑,掌握作文的技巧。2、把握詩歌主旨,更深刻理解詩人的情感)

(九)學生齊讀

學生齊讀課文,再次感受詩歌的聲韻美和意境美。體悟浪漫主義詩歌的放達。(設計目的是:再次感受詩人的浪漫主義情懷,培養學生對中華古典詩文的熱愛之情。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十)課堂練習

判斷下列詩句所用的藝術手法

1、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2、故鄉今夜思千里,霜鬢明朝又一年。

3、遲日園林悲昔遊,今春花鳥作邊愁。

4、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5、桑條無葉土生煙,簫管迎龍水廟前。

朱門幾處看歌舞,猶恐春陰咽管絃。

(學生回答,教師明確。設計目的是:理論聯繫實際,學以致用,檢驗學生理解的程度,測試教學效果。當發現學生對某個藝術手法掌握不好時,則及時地強化)

(十一)佈置作業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jiaoxueziyuan/jiaoyufangan/59jkk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