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教學資源 >教育教學方案 >

五年級下冊數學教案

五年級下冊數學教案

目錄

五年級下冊數學教案
第一篇:國小五年級下冊數學教案第二篇:人教版五年級下冊數學教案第三篇:確定位置(一)-蘇教版五年級下冊數學教案第四篇:人教版五年級下冊數學教案——約分第五篇:五年級下冊數學教案第八單元更多相關範文

正文

第一篇:國小五年級下冊數學教案

國小五年級下冊數學教案

第二單元因數和倍數

課題:因數和倍數

教學目標:

1、學生掌握找一個數的因數,倍數的方法;

2、學生能瞭解一個數的因數是有限的,倍數是無限的;

3、能熟練地找一個數的因數和倍數;

4、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教學重點:掌握找一個數的因數和倍數的方法。

教學難點:能熟練地找一個數的因數和倍數。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1、出示主題圖,讓學生各列一道乘法算式。

2、師:看你能不能讀懂下面的算式?

出示:因為2×6=12

所以2是12的因數,6也是12的因數;

12是2的倍數,12也是6的倍數。

3、師:你能不能用同樣的方法説説另一道算式?

(指名生説一説)

師:你有沒有明白因數和倍數的關係了?

那你還能找出12的其他因數嗎?

4、你能不能寫一個算式來考考同桌?學生寫算式。

師:誰來出一個算式考考全班同學?

5、師: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因數和倍數。(出示課題:因數倍數)

齊讀p12的注意。

二、新授:

(一)找因數:

1、出示例1:18的因數有哪幾個?

從12的因數可以看得出,一個數的因數還不止一個,那我們一起找找看18的因數有哪些? 學生嘗試完成:彙報

(18的因數有: 1,2,3,6,9,18)

師:説説看你是怎麼找的?(生:用整除的方法,18÷1=18,18÷2=9,18÷3=6,18÷4=?;用乘法一對一對找,如1×18=18,2×9=18?)

師:18的因數中,最小的是幾?最大的是幾?我們在寫的時候一般都是從小到大排列的。

2、用這樣的方法,請你再找一找36的因數有那些?

彙報36的因數有: 1,2,3,4,6,9,12,18,36

師:你是怎麼找的?

舉錯例(1,2,3,4,6,6,9,12,18,36)

師:這樣寫可以嗎?為什麼?(不可以,因為重複的因數只要寫一個就可以了,所以不需要寫兩個6)

仔細看看,36的因數中,最小的是幾,最大的是幾?

看來,任何一個數的因數,最小的一定是(),而最大的一定是()。

3、你還想找哪個數的因數?(18、5、42??)請你選擇其中的一個在自練本上寫一寫,然

後彙報。

4、其實寫一個數的因數除了這樣寫以外,還可以用集合表示:如

18的因數

小結:我們找了這麼多數的因數,你覺得怎樣找才不容易漏掉?

從最小的自然數1找起,也就是從最小的因數找起,一直找到它的本身,找的過程中一對一對找,寫的時候從小到大寫。

(二)找倍數:

1、我們一(本站推薦:)起找到了18的因數,那2的倍數你能找出來嗎?

彙報:2、4、6、8、10、16、??

師:為什麼找不完?

你是怎麼找到這些倍數的?(生:只要用2去乘1、乘2、乘3、乘4、?)

那麼2的倍數最小是幾?最大的你能找到嗎?

2、讓學生完成做一做1、2小題:找3和5的倍數。

彙報3的倍數有:3,6,9,12

師:這樣寫可以嗎?為什麼?應該怎麼改呢?

改寫成:3的倍數有:3,6,9,12,??

你是怎麼找的?(用3分別乘以1,2,3,??倍)

5的倍數有:5,10,15,20,??

師:表示一個數的倍數情況,除了用這種文字敍述的方法外,還可以用集合來表示2的倍數3的倍數5的倍數

師:我們知道一個數的因數的個數是有限的,那麼一個數的倍數個數是怎麼樣的呢? (一個數的倍數的個數是無限的,最小的倍數是它本身,沒有最大的倍數)

三、課堂小結:

我們一起來回憶一下,這節課我們重點研究了一個什麼問題?你有什麼收穫呢?

四、獨立作業:

完成練習二1~4題

《因數與倍數》的教學反思

《因數和倍數》是一節數學概念課,人教版新教材在引入因數和倍數的概念時與以往的教材有所不同。(1)新課標教材不再提“整除”的概念,也不再是從除法算式的觀察中引入本單元的學習,而是反其道而行之,通過乘法算式來導入新知。(2)“約數”一詞被“因數”所取代。這樣的變化原因何在?我認真研讀教材,通過學習瞭解到以下信息:籤於學生在前面已經具備了大量的區分整除與有餘數除法的知識基礎,對整除的含義已經有了比較清楚的認

識,不出現整除的定義並不會對學生理解其他概念產生任何影響。因此,本套教材中刪去了“整除”的數學化定義,而是藉助整除的模式na=b直接引出因數和倍數的概念。

雖然學生已接觸過整除與有餘數的除法,但我班學生對“整除”與“除盡”的內涵與外延並不清晰。因此在教學時,補充了兩道判斷題請學生辨析:

11÷2=5??1。問:11是2的倍數嗎?為什麼?因為5×0.8=4,所以5和0.8是4的因數,4是5和0.8的倍數,對嗎?為什麼?

特別是第2小題極具價值。價值不僅體現在它幫助學生通過辨析明確了在研究因數和倍數時,我們所説的數都是指整數(一般不包括0),及時彌補了未進行整除概念教學的知識缺陷,還通過此題對“因數”與乘法算式名稱中的“因數”,倍數與倍進行了對比。

uid9481 帖子1 精華0 積分0 閲讀權限10 在線時間0 小時 註冊時間1970-1-1 最後登錄2014-6-9 查看詳細資料

top

第二篇:人教版五年級下冊數學教案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

長方體的表面積

教學內容:

p33-37

教學目的:

1、使學生理解長方體表面積的意義 , 掌握長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 能夠正確地進行計算 , 並能運用所學知識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

2.在探索學習中建立初步的空間觀念,發展初步合情推理能力量。

3. 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共同研究問題的習慣。

4. 通過親身參與探索實踐活動 , 去獲得積極的成功的情感體驗。充滿着探索與創造。

教學重點: 長方體表面積計算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教學難點: 根據長方體的長、寬、高 , 確定每個面的長、寬是多少。教學設計:

一、出示課題,學習目標

1、使學生理解長方體表面積的意義 , 掌握長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 能夠正確地進行計算 , 並能運用所學知識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

二、自主探索

分組操作, 探索長方體的表面積的含義、並建立它們的聯繫。

同學們, 現在請大家利用桌面上的長方體、剪刀 ,看看把一個長方體或正方體的紙盒展開是什麼形狀的呢?

請在展開圖中,分別用上下前後左右標明6個面。

觀察長方體展開圖,哪些面的面積相等?每個面的長和寬與長方體的長、寬、高有什麼關係?

學生分小組合作操作。

三、各小組學生交流彙報結果。

板書 :( 長×寬 + 長×高 + 寬×高 ) × 2 。

板書:(長×2+寬×2)底面周長×高+長×寬×2

長方體或正方體6個面的總面積,叫做它的表面積。在日常生活和生產中,經常需要計算一些長方體或正方體的表面積。

四、實踐運用

1、做一個微波爐的包裝箱,至少要用多少平方米的硬紙板?

説明 " 至少 " 的意思。

獨立計算,説説你是怎麼計算的?

2、給出課前長方體紙盒的長、寬、高的數據,讓學生計算包裝這個盒子至少用多少平方分米的包裝紙。

3、一個正方體禮品盒,稜長1.2分米,包裝這個禮品盒至少用多少平方分米的包裝紙?

想一想怎樣計算正方體的表面積呢?

五、評價體驗 今天你運用了什麼學習方法 ? 學習上有什麼收穫 ? 你感受最深是什麼 ? 學生之間互相評價。

六、、作業:

1、看書

2、實際測量

長方體是一種很常見的物體, 在我們的周圍隨時都可以看到長方體, 同學們在教室內找一個長方體並求出它的表面積。學生交流測量和計算的情況。

板書設計:

長方體的表面積

長方體或正方體6個面的總面積,叫做它的表面積。

長方體的表面積= ( 長×寬 + 長×高 + 寬×高 ) × 2

課後反思:

本節課就是讓學生知道每個面的長和寬相對於長方體的長寬或長高或寬高組成。

第三篇:確定位置(一)-蘇教版五年級下冊數學教案

1、確定位置(一)-蘇教版五年級下冊數學教案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15頁例1、練一練,練習三1~3題。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具體情境中認識列、行的含義,知道確定第幾列、第幾行的規則,初步理解數對的含義,會用數對錶示具體情境中物體的位置。

2、使學生經歷由具體的座位抽象成用列、行表示的平面圖的過程,提高抽象思維能力,發展空間觀念。

3、使學生體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進一步增強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生活的意識。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

1、談話:同學們去過新體育館觀看過籃球比賽嗎?(出示一張球票)這是老師去新體育館看比賽的票,拿着票,老師很快就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你知道老師是怎麼找到的嗎?

學生自由回答。

2、出示例1的情境圖。

這是班級的座位圖,從圖中你看出了什麼?

有個小朋友叫小軍,你知道他坐在哪裏嗎?

指名學生回答。

如果我們不知道小軍的位置,聽了剛才同學的發言,能順利地找到小軍的位置嗎?

你覺得用這樣的方法描述小軍的位置有什麼特點?(不夠清楚,比較麻煩)

3、揭示課題並板書。

用我們以前學習過的知識描述小軍的位置,顯得不夠規範或比較麻煩。怎樣才能正確、簡明地説出小軍的位置呢?

這節課我們繼續研究確定位置的方法。

二、教學新課

1、教學用數對錶示位置。

(1)介紹列、行的含義和確定第幾列、第幾行的規則。實際上,在確定位置時,豎排叫列,橫排叫行。

(指圖説,板書)

確定第幾列一般從左往右數,確定第幾行一般從前往後數。這叫什麼?這是第幾列?(從圖中指列、行問)這是第幾行?指第1列第1行的圖問:

這一位同學在第幾列第幾行?(第1列第1行)小軍位置是第幾列第幾行?

同桌互相指一個位置説説。

(2)出示抽象圖。

如果把每個學生的座位用圓圈表示,每一行有幾個圈呢?一共要畫幾列呢?

出示抽象圖:

第7行○○○○○○○○

第6行○○○○○○○○第5行○○○○○○○○第4行○○○○○○○○第3行○○○○○○○○第2行○○○○○○○○第1行○○○○○○○

第第

1????7

列列

圖中的第1列在哪裏?

第1行呢?(標出“第1行”和“第1列”)

誰能像這樣標出其他的列和行?

指一指第4列第2行在哪裏?

第3列第4行在哪裏?

??

同學們在明白了列和行的含義後,現在能正確、簡明的確定位置了嗎?

(3)用數對錶示位置。

小軍坐在第4列第3行,在數學上可以用數對錶示為(4,3)。你知道這個數對的含義嗎?數對中的4表示什麼意思?3呢?數對中的第一個數表示第幾列,第二個數表示第幾行;兩個數之間用逗號隔開,兩個數的外面用小括號括起來。

師指抽象圖中任意一個圈問:請你用數對錶示。

2、完成“練一練”。

(1)學生在書上完成1、2題。

你能找到第2列第4行的位置嗎?有數對怎樣表示?

(2)(5,5)表示什麼呢?是圖上的哪個圈?

兩個“5”表示的意思一樣嗎?

三、鞏固練習

1、完成練習三第1題。

教室裏的座位共有幾列幾行呢?第1列第1行是哪個同學的座

位?用數對怎樣表示你能説説自己的座位在第幾列第幾行嗎?用數對怎樣表示?

在小組中互相説説,並互相指其他座位説數對。

2、完成練習三第2題。

在實際生活中,也經常用數對確定位置。

你能悦納嘎數對錶示這四塊瓷磚的位置嗎?

追問:第3列的兩塊瓷磚有什麼共同特點嗎?

第4行的兩塊瓷磚用數對錶示位置時,寫出的兩個數對有什麼相同的地方?

同一列的兩塊瓷磚,數對中的第一個數相同;

同一行的瓷磚,數對中的第二個數相同。

3、完成第3題。

(1)獨立完成用數對錶示每一塊花磚的位置。

(2)在小組中交流花磚位置的排列有什麼規律?

(3)彙報交流結果。

四、課堂總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你認為學習用數對確定位置的方法對你以後有什麼指導作用呢?

板書設計:

用數對確定位置

豎排叫列,橫排叫行。

數對中的第一個數表示第幾列,第二個數表示第幾行;兩個數之間用逗號隔開,兩個數的外面用小括號括起來。

第四篇:人教版五年級下冊數學教案——約分

人教版五年級下冊數學教案——約分

教材説明

本節教材由最大公因數與約分兩部分組成。

最大公因數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掌握了因數概念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主要是為學習約分做準備。按照《標準》的要求,教材中只出現求兩個數的最大公因數。

教材通過例1引入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的概念。與原教材的不同有兩點。一是例題創設了一個鋪地磚的問題情境,由實際生活抽象出概念,而不是利用直觀教具和學具引入概念。這樣處理的好處是便於揭示數學與現實世界的聯繫,有利於學生理解公因數、最大公因數概念的現實意義,也有利於培養學生的數學抽象能力。當然,從一開始就出現公因數、最大公因數的應用問題,問題解決與概念引入結合在一起,教學的難度自然要稍大些。二是根據《標準》,這裏不再由公因數或最大公因數,引進互質數的概念。這是精簡數論初步知識的一個具體體現。

在此基礎上,教材通過例2教學求兩個數的最大公因數的方法。原來,這需要從分解質因數講起。先將兩個數分別分解質因數,從中找出公有的質因數,同時要使學生理解,兩個數全部公有質因數的積就是它們的最大公因數。然後再將兩個數分別分解質因數的短除法合起來,導出求兩個數最大公因數的短除法。現在《標準》中有關求最大公因數的要求是:“能找出兩個自然數的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採用“找”的方法,就不再需要分解質因數與短除法。事實上,即便在過去學了分解質因數和短除法之後,也極少有學生在約分時運用。所以這一改進,不僅大大降低了學習的難度,而且也符合學生學習約分的實際需要。

內容精簡之後,出於拓展學生知識面的考慮,教材在練習十五前、後,各安排了一個“你知道嗎?”欄目,分別介紹怎樣利用分解質因數的方法求兩個數的最大公因數,以及互質數的概念。

本節教材的第二部分內容約分,作為分數基本性質的直接應用,它是化簡分數的常用方法。學習約分,不但可以提高對分數基本性質的認識,還為學習分數四則運算打下基礎。約分時,還要用到公因數、最大公因數等知識,這些已在前面的教學中做好了準備。要掌握約分的方法,除了要能很快看出分子、分母大於1的公因數之外,很重要的一點是能判定約分的結果是不是最簡分數。

因此,教材首先通過例3,藉助一個實際問題的判斷,引入最簡分數的概念。然後通過例4,教學約分的一般方法。同時在學生會求兩數最大公因數的基礎上,啟發他們思考,有沒有更簡便的方法?即如能看出分子、分母的最大公因數,則用最大公因數一次約分比較簡便,以此促使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在此基礎上,歸納約分的意義,並介紹了約分時的常用書寫形式。

在本節教材中,安排了兩個練習,分別配合最大公因數與約分兩部分內容的學習。兩個練習的共同特點,一是練習形式比較多樣,有利於提高學生的練習興趣,提高練習的效率;二是加強了聯繫實際的應用練習,有利於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與能力。

教學建議

1. 用好教材資源,把握好聯繫實際的“度”。

本單元教材在教學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概念時,採用了由實際問題引入概念的方式。在練習中,也安排有應用最大公因數的實際問題。這些教材資源應當充分利用好。考慮到從現實情境中抽象出兩個數的最大公因數的數學問題大多具有一定的思維難度,因此教學時不宜過多地補充其他情境的類似問題,以免增加學生的學習困難。

2. 適當補充判斷2、5、3的倍數的練習。

對學生來説,掌握約分的方法並不難,但要熟練進行約分,關鍵在於能夠很快地看出分子、分母是否含有公因數2、5、3等。而且,判斷約分的結果是不是最簡分數,即判斷分子、分母是否只有公因數1,也要判斷分子、分母是否含有大於1的公因數,才能得出結論。因此,教學中可以根據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適當補充一些判別2、5、3的倍數的練習。為學習約分提供必要的紮實基礎。

3. 適當加強口算練習,幫助學生掌握約分方法。

約分是化簡分數的基本手段,在分數的四則運算中應用較多。為了幫助學生較為熟練地掌握約分的方法,行之有效的措施之一就是開展經常性的口算。這樣費時不多,練習效率較高。

4. 本節內容可以安排4課時教學。

具體內容的説明和教學建議

1.例1及“做一做”。

編寫意圖

(1)例1創設了用整塊的正方形地磚鋪滿長方形地面的問題情境,通過求方磚的邊長及其最大值,抽象出公因數、最大公因數的概念。雖然在日常生活中經常可以看到用方磚鋪地的情境,但國小生一般很少參與這類勞動,所以並無直接的體驗。為此,教材以插圖的形式,提示學生在長方形的紙上畫一畫,看看能畫出多少個正方形。讓學生通過畫圖操作,找出正方形的邊長以分米為單位,可以取哪些整數。進而發現,這些整數原來既是地面長16的因數,又是地面寬12的因數。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獲得了感悟,就能為抽象出概念提供感性認識基礎。

這裏,教材還採用了集合圈的圖示方式,使16、12各自的因數、公有的因數,更加鮮明、直觀地逐一凸現出來。

這一解決問題、引出概念的過程,使公因數、最大公因數這兩個抽象的概念,變得非常具體、直觀,學生摸得着、看的見。從而增強了感知事實、建立概念的效果。

(2)例1下面的“做一做”,實際上是採用由學生演示的形式,將12、18的因數分成各自特有的與公有的因數三部分,正好對應兩個集合圈中的三個部分。通過練習,可以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因數和公因數的聯繫與區別。

教學建議

(1)教學例1前,可以先複習因數的概念,並讓學生分別寫出16與12的所有因數。

(2)教學例1時,首先應當加強審題,使學生理解題意,在儲藏室的長方形地面上鋪正方形磚;理解鋪地的要求,既要鋪滿,又要都用整塊的方磚。接着讓學生自己用正方形紙片拼擺,或在紙上畫一畫。如果採用拼擺的方法,需要準備足夠數量的邊長1釐米、2釐米、

3釐米、4釐米、5釐米的正方形厚紙片,並在一張紙上畫好長16釐米、寬12釐米的長方形,表示地面,讓學生把正方形紙片拼擺在長方形內,模擬鋪地磚。考慮到完成拼擺比較費時,當紙片厚度不夠時操作起來比較困難,因此也可以製作多媒體課件,進行演示,讓學生採用畫圖的方法,進行探究。為了提高畫示意圖的效率,可以課前印好畫有長方形的方格紙,發給學生每人一張,然後四人小組合作,每人選擇方磚的一種邊長,試一試。只要畫滿一條長邊,一條寬邊就可以了。

通過交流,使學生明確:要使所用的正方形地磚都是整塊的,地磚的邊長必須既是16的因數,又是12的因數。於是從複習題已寫出的16的因數、12的因數中找出公有的因數,得出問題的答案;地磚的邊長可以是1 dm、2 dm、4 dm,最大是4 dm。

然後,教師可以出示事先仿照課本上的集合圖,畫在透明紙上的兩個集合圈,再把它們往一起移動,使兩個集合圈相交,並使公有的因數重合,成為課本中的圖示那樣。使學生形象地看出相交部分就是16和12的公因數。也可以出示相交集合圈(如右圖),讓學生自己把16、12的因數填寫在圈內適當的部分。

在此基礎上給出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的描述。

(3)第80頁“做一做”的練習,可以讓學生獨立在課本下面寫一寫,再説説哪幾個數寫在左邊,哪幾個數寫在右邊,哪幾個數寫在中間。也可以請8位同學拿着寫有數的卡片到講台上按要求站一站,請大家看看他們站的是否符合要求。這樣分成三部分各表示什麼。

2.例2及“做一做”。

編寫意圖

(1)例2以18和27為例,教學怎樣求兩個數的最大公因數。

教材給出了兩種方法。一種方法是先分別寫出18和27各自的因數,從中找出公因數,再看哪個最大。教材的插圖介紹了兩個同學的不同表示方式。另一種方法是先寫出18的因數,從中圈出27的因數,再看哪個最大。這種方法同樣用插圖加以展現。

接下去,教材通過小精靈提出問題:“你還有其他方法嗎?和同學們討論一下。”從而表達了算法多樣化、個性化的教學意圖。

(2)第81頁上的“做一做”,要求學生找出每組數的最大公因數,並注意觀察,看能發現什麼。其中4和8、16和32成倍數關係,它們的最大公因數就是兩個數中較小的那個數;1和7、8和9的公因數只有1,所以它們的最大公因數都是1。很明顯,這道題的意圖是讓學生通過練習,發現求兩個數的最大公因數的兩種特殊情況。

教學建議

(1)教學例2時,可以直接出示例題,讓學生先獨立思考,用自己想到的方法試着找出18和27的最大公因數。然後小組討論,互相啟發,再全班交流。獨立思考有困難的學生,可以看看書上是怎樣找的,看懂了在小組內交流。

一般學生除了想到課本上介紹的兩種方法之外,還會有學生想到:先寫出27的因數,再看27的因數中哪些是18的因數,從中找出最大的。

教師還可以啟發學生對這些方法加以改進。比如:

寫出18的因數,1、2、3、6、9、18從大到小依次看18的因數是不是27的因數。即18不是27的因數,9是27的因數,所以9是18和27的最大公因數。

當然也可以在以後的練習中提醒學生不斷自己總結經驗,有好方法向全班同學介紹。

(2)第81頁上的“做一做”,可以讓學生獨立完成,獨立觀察,每組數有什麼特點,再作交流。教師可以加以總結,並指出這是求兩數最大公因數的兩種特殊情況:

①當兩數成倍數關係時,較小的數就是它們的最大公因數;

②當兩數只有公因數1時,它們的最大公因數也是1。

教師可以告訴學生,像這樣能夠直接看出最大公因數的,就不用再從頭去找公因數了。

(3)第81頁上的“你知道嗎?”可以讓學生課外閲讀。如班級的基礎較好,也可在課堂上作為拓展學習的內容,指導學生自學。教師可以提示,兩個數所有公有質因數的積,就是這兩個數的最大公因數。

3. 關於練習十五中一些習題的説明和教學建議。

第1題,鞏固公因數的概念。

第2題,練習後可以啟發學生將8組數分成三類。其中兩類是特殊情況,即最大公因數是1(如5和9,15和16);最大公因數是較小數本身(如34和17,16和48);其餘是第三類一般情況(如剩下的4組)。教師可以組織學生交流找最大公因數的經驗。

第4題,同樣是找出兩數最大公因數練習,但對後面學習約分有更直接的幫助。第6題,滲透了互質數組成的幾種情況。

第7題,有關兩數最大公因數的實際問題。要剪成“同樣大小的正方形而沒有剩餘”,正方形的邊長必須既是70的因數,又是50的因數。要使正方形最大,所以要找70和50的最大公因數。

第8題,有關兩數最大公因數的實際問題。“要使每排人數相等”則每排人數必須既是48的因數,又是36的因數。

36的因數有36,18,12?

36不是48的因數,18不是48的因數,12是48的因數,所以12是36和48的最大公因數,即每排最多有12人,這時

男生有48÷12=4(排)

女生有36÷12=3(排)

第9*題,要達到“截成同樣長的小棒,不能有剩餘”的要求,每根小棒的長必須是12、16和44的公因數。因為要求每根小棒最長,所以要找出12、16和44的最大公因數。可以分別寫出12、16和44的因數,再找出它們的最大公因數。

4. 例3及“做一做”。

編寫意圖

(1)例3採用插圖形式,展現了游泳比賽的情境,觀眾中三位同學的對話,構成了這

個實際問題的條件與問題。教材用兩種方法,説明75/100=3/4,並由此引出最簡分數的概念。這就為例4教學約分,提供了判斷約分結果是否符合要求的依據。

(2)例3下面的“做一做”,安排了兩道題,第1題要求找出最簡分數,第2題為了找出相等的分數也可以把非最簡分數化成最簡分數。

教學建議

(1)教學例3前,可以先複習分數的基本性質。

(2)教學例3時,應當先讓學生看圖説説已知條件是什麼,要求解答的問題是什麼。接着,不妨讓學生猜一猜,75/100與3/4是否相等?想一想,怎樣證明它們相等?然後讓學生按照自己的思路,根據分數的基本性質,算一算。課本給出的兩種方法,學生一般都能想到。解答完了,再以3/4為例指出:像這樣分子和分母只有公約數1的分數叫做最簡分數。還可以讓學生自己舉出幾個這樣的分數。

(3)例3下面的“做一做”,可以讓學生獨立完成。第1題,可以在課本上打“√”或“×”;第2題可以在課本上連線。

5. 例4及“做一做”。

編寫意圖

(1)有了最簡分數的概念,例4明確提出“把24/30化成最簡分數”。教材先介紹用分子和分母大於1的公因數去除的方法。然後要求學生“想一想:有沒有更簡便的方法?”同時採用填空的形式,幫助學生寫出簡便方法的計算過程。容易看出,這裏的教學思路是,由教師引導“逐次約分”,使學生受到啟發,自己想到“一次約分”的簡便方法。在此基礎上教材歸納出約分的意義,並介紹了常用的逐次約分與一次約分的書寫方式。

(2)配合例4的“做一做”,要求學生先找出最簡分數,再把不是最簡分數的化成最簡分數,用以鞏固約分的方法。

教學建議

(1)教學例4前,可以給出一組分數,讓學生先找出其中的最簡分數,再説出剩下分數的分子與分母有哪些大於1的公因數。以此激活相關技能,為學習約分做好準備。

(2)教師出示例4後,可以先讓學生看課本説一説化簡24/30的過程及其依據,再思考有沒有更簡便的方法?讓學生把自己想到的方法填寫在課本上,然後通過交流,使全體學生明確,如果一下能看出分子和分母的最大公約數,直接用它們的最大公因數去除比較簡便。

(3)例4下面的“做一做”可以讓學生獨立完成,核對結果並交流各自所用的方法。

6. 關於練習十六中一些習題的説明和教學建議。

第1題,是用圖示説明12/16=6/8,練習時不妨讓學生再説一説,第2個圖還可以化簡為幾分之幾。

第3題,可先讓學生根據最簡分數的概念,判別哪些已經約成了最簡分數,哪些還沒有約成最簡分數,然後把不是最簡分數的繼續約成最簡分數。例如第3小題,學生容易忽略公因數7,要注意引導學生把它約成最簡分數。

第4題,可以採用連線的方式作答。讓學生做在書上,先約分,再連線。

第5題,三組分數都可以通過約分,化成最簡分數,再比較大小。

第6題,約分後,可以看出5個分數中有三個相等,另兩個相等。所以直線上只要畫2個點就可以了。

第7題,可以指導學生根據問題,將進入決賽的隊數與所有參賽的隊數比較,寫成分數再約分。

第8題,可以根據插圖中的兩個時鐘,求出睡眠時間,再和全天24小時比較,寫成分數並約分。

第五篇:五年級下冊數學教案第八單元

第八單元

第1課時

教學課題:可能性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133-134頁內容。

教學目標:

1、結合現實事例,初步學會求簡單事件發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2、在遊戲中,體驗事件發生的等可能性以及遊戲規則的公平性。

3、通過解決簡單實際問題,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感受學習數學的樂趣。

教學重點:1、求一些簡單事件發生的可能性的大小2、體會遊戲規則公平性。 教學難點:1、求一些簡單事件發生的可能性的大小2、體會遊戲規則公平性。 教學具準備:課前預習、各種顏色的球數個。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談話導入

你們喜歡下跳棋嗎?下跳棋時你們用什麼方法決定誰先走子?

由學生口答

同學們有這麼多的辦法,我們學校舉行了一場跳棋比賽,李力和方明是四年級的種子選手,他們怎樣決定誰先走子的?

出示情景圖:摸棋子決定吧,摸到紅子你先走,摸到藍子我先走。

出示兩袋棋子。

這裏有兩袋棋子,應該摸哪袋呢?為什麼?

學生回答

看來,同學們一致認為摸甲袋棋子公平,(板書:公平)摸甲袋棋子為什麼公平呢?

甲袋中紅子和藍子的個數同樣多,摸到紅子和藍子的可能性相同嗎? (甲袋中摸到紅子和藍子的可能性都是一半)

學生説完後老師小結:紅子和藍子的個數同樣多,都佔總數的二分之一,也就是摸到紅子和藍子的可能性相等,你能用一個數表示出摸到紅子和藍子的可能性都是多少嗎?

為什麼用二分之一表示,你是怎樣想的?

重點引導學生説出紅子和藍子的個數都佔總數的二分之一,所以摸到紅子和藍子的可能性相等,都是二分之一

11板書:可能性相等公平 22

摸乙袋棋子為什麼不公平呢?

學生可能出現的情況:

【乙袋中紅旗子有1個,摸到紅子的可能性是三分之一,藍子有2個,摸到藍子的可能性是三分之二,所以摸乙袋不公平。

紅子的個數佔總數的三分之一,藍子的個數佔總數的三分之二,摸到藍子的可能性大,所以摸乙袋不公平。】

這節我們就學習可能性的大小。

12板書:可能性有大小不公平 33

1,老師就説,在甲袋中紅子和籃子各2

11一個,都佔總數的,我們就説在甲袋中摸到紅子和籃子的可能性相等都是,22

1然後問學生:在甲袋中摸到紅子很籃子的可能性為什麼都是呢? 2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拋硬幣

剛才李力和方明用摸棋子的方法決定誰先走子,用拋硬幣的方法可以嗎? 請同學們認真的讀一讀遊戲規則。

遊戲規則:任意拋出一枚硬幣,如果正面朝上李力先走,如果反面朝上,方明先走。

你認為這種方法公平嗎?為什麼?把你的想法説給小組的同學聽聽。 其實拋硬幣這種方法科學家們經過大量的試驗證明是公平的,現在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他們的實驗數據。

瀏覽拋硬幣的數據:

法國數學家、自然科學家蒲豐的實驗數據,他做了4040次實驗,其中有2014次正面朝上,1992次反面朝上。

美國數學家費勒的實驗數據,他做了10000次實驗,其中有4979次正面朝上,5021次反面朝上。

英國統計學家皮爾遜的實驗數據,他做了24000次實驗,其中有12014次正面朝上,11988次反面朝上。

這些數據説明了什麼?找學生回答

通過大量的實驗科學家們發現實驗的次數越多,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可能性就越接近二分之一,所以拋硬幣的遊戲規則是公平的。

2、轉盤摸獎遊戲

剛才同學們通過研究摸棋子和拋硬幣的遊戲規則,知道了可能性有大有小,當可能性相等時遊戲規則就是公平的,現在我們就利用剛才的知識做個幸運轉轉轉的遊戲好嗎?

教師出示顏色大小不等的轉盤。

老師決定指針停在紅色區域給第一小組發獎品,指針停在綠色區域給第二小組發獎品,指針停在黃色區域給第三小組發獎品,指針停在藍色區域給第四小組發獎品,指針停在紫色色區域給第五小組發獎品。這樣抽獎公平嗎?

怎樣才能使轉盤公平呢?學生回答

教師拿出五等分的轉盤,問:使用這個轉盤公平嗎?為什麼? 1引導學生説出指針停在每種顏色區域的可能性都是。 5

3、裝球遊戲

剛才我們做了幸運轉轉轉游戲,我們再來做個裝球的遊戲好嗎?。誰願意給大家讀一讀裝球的要求。

你能按要求裝球嗎?現在請小組長拿出我們的學具,請同學們按要求裝球,裝完後把你的裝球方法説給小組的同學。

班內彙報交流:你是怎樣裝的,為什麼這樣裝呢?

(相同的方法只説一次) 備註:如果學生沒有説出可能性是

4、砸金蛋

剛才我們在遊戲中學習了用分數表示可能性的大小,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隱藏着許多可能性大小的問題,現在讓我們帶着一雙數學的眼睛走進非常6加1砸金蛋的現場。

你能解決這裏面的可能性的問題嗎?

出示: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第一次砸到一部手機,第二次再砸,再次砸到手機的可能性是()

5、摸牌遊戲

同學們喜歡玩撲克牌嗎?在我們經常玩的撲克牌中也有有趣的可能性現象呢。

6、成語中的可能性

看來同學們對可能性的問題掌握的很牢固,解決問題已經是十拿九穩了,“十拿九穩”這個成語中用沒有我們今天學習的可能性的大小問題呢?

你還能舉出這樣的例子嗎?

看來語文和數學是相通的,只要我們善於觀察就會發現很多有趣的現象。

三、課堂總結: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呢?

四、限時作業。

本網推薦訪問其他範文:

五年級下冊數學廣角教案

五年級下冊數學廣角教案

5、圓的周長補充練習-蘇教版五年級下冊數學教案

人教版五年級下冊數學教案——真分數和假分數

7、圓面積的計算-蘇教版五年級下冊數學教案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jiaoxueziyuan/jiaoyufangan/lkvp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