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教學資源 >教育教學方案 >

文化眼光滬教版九年級上冊語文教案【新版多篇】

文化眼光滬教版九年級上冊語文教案【新版多篇】

文化眼光滬教版九年級上冊語文教案【新版多篇】

《文化眼光》教案 篇一

教學目標

1、研讀文本,抓住關鍵詞句,理解“文化眼光”的含義。

2、體會散文“形散神聚”的特點,把握作者寫此文的意圖——我們需要文化眼光。

説明:

馮驥才的作品紮根於民間,來自於鄉土,有濃濃的鄉土味。10餘年前,馮驥才就開始關注現代化衝擊下的都市個性的存亡,文化的市場化、文化的傳媒化、文化的趨同化以及純文化的命運。現在的他,深深地意識到構成中華文化半壁江山的博大精深的民間文化,不但未能得到系統整理,反而在現代化進程中還面臨着消亡的危險。於是,他毫不猶豫地投入到保護文化遺產與搶救民間藝術的事業之中。馮驥才的《文化眼光》,作者對什麼是文化、什麼是文化眼光,做出了自己的解釋,文章中未提“拯救傳統文化、拯救民間文化”,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去品味、揣摩作者的寫該文的目的。

教學重點與難點

1、重點:思考、探究擁有文化眼光的價值。

2、難點:用自己所發現的事例來談談擁有文化眼光的好處。

説明:

深入地沉浸到文本,分析文本,理解文化眼光的價值,但“紙上得來終覺淺”,九年級的學生應該有以此及彼的能力,從生活中找找事例去體會擁有文化眼光的好處,從而更深入地理解本文的寫作意義。

思路點撥

整體認知,什麼是文化,什麼是文化眼光,再去探究文化眼光的價值,揣摩寫作目的——拯救歷史。用文化的眼光觀察、欣賞身邊的文化現象,從而提升自身的文化修養,拯救優秀的文化。

練習舉隅

1、用文化眼光來看上海這個城市,請你提出一些建設性的建議?並説説理由。

2、你能為拯救傳統文化、拯救歷史做什麼?請設計一句號召人們的標語。

相關鏈接

馮驥才:守望民間 拯救文化

20餘年前,馮驥才成為一名地區級的政協委員。那時的他,用文筆和畫筆記錄着天津最原汁原味、最活靈活現的市井民俗、生活百態。喜愛他的讀者説,他的作品紮根於民間,來自於鄉土。

10餘年前,馮驥才成為一名全國政協委員。那時的他,用鋭利的眼光和深刻的筆觸,關注現代化衝擊下的都市個性的存亡,文化的市場化、文化的傳媒化、文化的趨同化以及純文化的命運。關注他的學者説,他揹負着博大的文化責任感。

今天,馮驥才已經是全國政協常委。現在的他,深深地意識到構成中華文化半壁江山的博大精深的民間文化,不但未能得到系統整理,反而在現代化進程中還面臨着消亡的危險。於是,他毫不猶豫地投入到保護文化遺產與搶救民間藝術的事業之中,不惜花費畢生積蓄,不惜年高勞頓。所有具備“文化良知”的人都説,馮驥才,是保護民間文化的旗手。

2006年3月,全國兩會過程中,這名旗手發出了“文化保護做得如何,關係着最終實現的新農村的精神內涵與文化主體”的深沉呼喚,並未求得一鳴驚人,但實則已功在千秋。

大聲疾呼:“不要把新農村改造成洋農村”

從春花爛漫的時節一直走到秋風蕭瑟的日子,2005年兩會後,為了給2006年的提案做準備,馮驥才開始了穿梭於民宅小巷的紮實調研,他走遍了山東、山西、河北、安徽、浙江等7個民俗文化集中呈現的省份。走進民風古樸的古老宅落、走進已瀕風化的磚牆瓦房,馮驥才看到了一些有悖於我國民間文化保護的現象,讓他輾轉反側,痛心疾首。

走到浙江杭州附近一些富裕的小縣城,馮驥才發現生活富足的農民已經開始在建設自己家園的過程中自覺或不自覺地加入了文化的元素。但是,這文化,卻是赤裸裸地照搬洋文化,甚至不惜放棄了悠遠纏綿的中華民族文化。他們在村落中,修建起一座座微型的“艾菲爾鐵塔”,當地的孩子以“艾菲爾鐵塔”為榮,但是,當被詢問到最喜歡我們中國的什麼建築時,孩子們卻你推我讓地遲遲無法給出答案。在廣州的一些小村落,農民們修建起了小型的盧浮宮,而中國的飛檐走壁、雨榭樓台早已淡出視野,退出記憶。

為此,馮驥才憂心忡忡,“中華民族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基本上在農村。文化的多樣性也在農村。它是民族最重要的精神文化財富之一,是民族歷史文化和精神情感之根。但是,現在很多農村的狀況是,人們對外來的東西覺得特新鮮,把原來的東西都扔掉了。歷史的記憶和傳承都沒有了。如果這樣繼續發展,十幾年後,我們傳統的東西就都沒有了。”

同樣讓馮驥才憂心的狀況還有很多:很多口耳相傳的非物質的文化種類,如剪紙、糖畫的民間老藝人在無聲無息地逝去。作為文化的攜帶者他們同時帶走了一種中國民間藝術傳承的希望;江西的一些村落中,很多農民外出務農,家中無人留守,古色古香的房子已經破敗不堪,變成空穴,隨時有風化倒塌的可能;山西的一些企業家將一些具有文化保護和文化研究價值的村落的管理權買下來,變成自己盈利的工具;雲南的一些民俗旅遊村落,當地的農民已經將民族服飾、民族藝術變成純粹賺錢的工具……

“因此,在即將到來的大規模的新農村建設中,文化保護不能迴避,相反應該首當其衝。”馮驥才得出了這樣的結論。

身體力行:用行動感動所有具有文化良知的人們

“我們的文化行為感動了國人,激活了學術,民間文化逐漸熱起來了,民間文化保護,國家逐漸重視起來了。”馮驥才應該對自己以及眾多熱愛民間文化、致力於保護民間文化遺產的有識之士所作的工作感到驕傲。

耗時10年,我國首次對民間文化進行國家級搶救、普查和整理的“中國民間文化遺產搶救工程”已於2003年2月18日正式啟動,用10年的時間對全國56個民族、2800多個縣市的民間文化進行地毯式的普查、搶救、整理和保護。工程實施3年來,進展順利。這一工程還被列入“國家社科基金特別委託項目”。

為了摸清民間文化傳承人的狀況。馮驥才開展了民俗文化傳承人的普查和認定工作。普查的標準、規範化的手冊和範本已經建立,全國有26個省市已經開始了普查工作。

為了摸清古村落的狀況,馮驥才幾乎跑遍了我國所有的村落。他直接走進田間地頭,和老百姓聊,和村委會主任、村支書聊。他還不放棄每一個宣講的機會,在一系列的文化論壇和研討會上發表觀點,以號召更多的人加入到民間文化保護的隊伍當中。“歷史街區不斷地被拆除,極具文化價值的古村落聚居地在土崩瓦解,大批的農村孩子進城務工,他們的文化也在瓦解。我們無法阻止一個時代的變化,但是,文化,我們必須挽留。”馮驥才説。

馮驥才有很多重身份,他是一名作家,幾十載筆耕不輟,他的作品讓人不忍釋卷;他是一名畫家,他的作品不拘泥單純形似,唯重視審美品格。被稱之為“中國現代文人畫的代表”;他更是一名政協委員,因此,他遍訪民俗傳人、調研族落文明、拯救文化遺產。支撐他的,是不能卸去的使命感。當別人問起這幾重身份其中的差別時,馮驥才説,“政協委員,多了一份沉甸甸的責任感。政協委員,不同於一般的知識分子,應該站在國家的利益上思考一些重大的問題。”

作為政協委員的馮驥才,是這樣説的,更是這樣做的,也正是這樣影響着一代具有文化良知的人們。

任重道遠:“未來要做的事實在太多”

今年的兩會上,當馮驥才做了“關於規劃新農村建設要提前注重文化保護問題”的主題發言後,引起了政協委員們的強烈共鳴,“民間文化的本質是和諧。它的終極目的從來就是人與自然的和諧,還有人間的和諧,因此它是我們建設和諧農村和先進文化的得天獨厚的根基。由於各民族各地域的文化都是那一方水土獨特的精神創造和審美創造,它又是人們鄉土情感、親和力和自豪感的憑藉,以及永不過時的文化資源和文化資本。鑑於20世紀八、九十年代,我國城市大規模現代化改造中,片面追求經濟指標,對城市歷史文化造成的破壞已不可挽回;這一次,在新農村建設起步之時,應以全面的科學的諧調的發展觀,兩個文明一起抓。將文化遺產的保護,率先列入新農村建設的總體規劃之中。千萬不要再出現城市改造的文化悲劇。”

會後,委員們和馮驥才依舊熱烈討論,全國政協常委王蒙同志在兩會結束後,還專門致電馮驥才,繼續討論這個話題。

兩會剛剛結束,馮驥才又投入了即將於5月份在浙江嘉興召開的“保護古村落研討會”的緊張籌備當中。“我們要把去年魅力名鎮評選中,當選的名鎮負責人召集到一起,切磋經驗,溝通信息、相互借鑑。”馮驥才對即將召開的研討會充滿信心。

在研討會結束後,馮驥才還將繼續對中國56個民族的民間藝術進行“地毯式”的登記、拍照、錄像;他還要出版上千個民俗縣集本;出版中國民俗民間藝術分佈地圖冊;他還要繼續為經費的問題奔波;他還要號召更多的人加入到民間文化保護的隊伍當中來……

“未來的事情實在太多!”政協委員馮驥才,守望民間,拯救文化,未曾停歇。

《文化眼光》閲讀 篇二

文化是一種無形的存在。有人能看到,有人看不到,這就需要文化眼光。何謂文化眼光:這要先弄清何謂文化。

文化一詞多義,大致有三:一是把它視為一種教育狀況或知識程度。比方説某人“有文化或沒文化”“文化高或文化低”;二是作為一種考古用語。如仰韶文化;三是人類所創造的總財富。主要指精神財富。

長久以來,對文化的普遍解釋多是第一種,很少有人把人類生活視為一種文化。可以説,文化一直在狹義中存在。

其實,只要用文化眼光來看,文化便無所不在,對事物也會產生新的認識與發現。比如對於酒,用先前那種非文化的眼光來看,不過是一種佐餐助興的飲料而已;倘若換個文化眼光來看,則必然還要關注酒的歷史、酒的製造、酒的儲藏、飲酒方式、酒器酒具……那就會發現還有一個比酒的本身大得多的酒文化。如果再進一步,我們用這樣的眼光來看生活的一切,才會真正感受到中華文化的博大、豐實與深邃。

然而,生活文化以兩種狀態存在着:一是活着的狀態,一是歷史的狀態。當一種特殊的生活方式被時代淘汰了,消失了,它的精神便轉移到曾經共存的物品上和環境中。這樣,器物與環境便發生了質變,在“活着”的時候,它們是實用性的生活物品與生活環境;進入“歷史”之後,就變成純精神的文化物品與人文環境了。這變化其實是人們的一種認識,也就是人們用文化眼光看出來的。

文化眼光不是一般目光,它必須具有文化意識和文化素養。一般人沒有這種眼光。所以,當這些環境與器物由“活着的狀態”轉變為“歷史的狀態”時,常常被當做無用的東西丟棄了。

一個相反的例子,能夠做最好的説明:當柏林牆將拆除時,世界上許多博物館都派人跑到德國,去購那些牆體碎塊。出價之高驚駭一時。他們幾乎在同一時間覺悟到,這座被時代淘汰的牆恰恰是一種過往不復的珍貴的歷史象徵。德國政府被驚動了,於是決定那一段尚未拆除的柏林牆不拆了,保護起來,永世珍存。

這種眼光説明了什麼?它説明——有些事物的歷史文化價值,必須站在未來才能看到。

那麼,文化眼光不只是表現為一種文化素養,一種文化意識,更是一種文化遠見和歷史遠見。

品讀:文化是個很抽象的概念,如果有人説文化就在我們身邊,也許我們都會大吃一驚,我們身邊這麼多東西,哪樣是文化?其實不能説什麼東西是文化,關鍵是,你是否能用文化眼光來看待這些東西。當我們擁有了文化的眼光,也許身邊的一草一木,一桌一椅都能成為文化。

鮮讀一 原來聽説不少外商來中國考察投資環境時先要到廁所去看看,感覺十分可笑。讀了這篇文章後突然感到真正可笑的其實是我們自己,在那些外國商人眼中,廁所也應該存在着一種文化,而且這種文化還代表着一座城市文明與現代化的程度,他們所擁有的正是我們所欠缺的一種文化的眼光。

鮮讀二 寫一些觀點生澀難懂的議論文,論據一定要貼近生活,淺顯易懂,才能更好的為論點服務。例如這篇文章所舉的酒文化以及柏林牆的例子,這兩個例子除了具有代表性以外,最大特點就是淺顯,讓人一讀就懂,極易為人接受,很好地幫助讀者理解了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

《文化眼光》教學反思 篇三

(一)對主旨的理解

作者通過實例説明:“文化的眼光”實際上是從有形的事物中看出無形之價值或在無形的事物中看出其另有真實之價值的一種思想洞察力。

(二)對文本內容的解析

1.正確理解“文化”的概念

《現代漢語詞典》關於文化一詞的解釋:⑴人類在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特指精神財富,如文學、藝術、教育、科學等。⑵考古學用語,指同一個歷史時期的不依分佈地點為轉移的遺蹟、遺物的綜合體。同樣的工具、用具,同樣的製造技術等,是同一種文化的特徵,如仰韶文化、龍山文化。⑶指運用文字的能力及一般知識。

2.“文化是一種無形的存在。有人能看到,有人看不到,這就需要文化眼光。”這句話應該怎樣來理解?

提示:文化實際上是人們在有形之物上所賦予的思想、情感或審美傾向等,它體現着人們的智慧、創造性、精神追求和審美需要,等等。因而,要從有形之物上看到一種無形的意藴,就需要一種思想洞察力,即本文作者所講的“文化眼光”。

3.為什麼説“只要用文化眼光來看,文化便無所不在,對事物也會產生新的認識與發現”?

提示:在人類所創造的一切物質財富上,都寄託着人的精神追求,或是審美的,或是情感的,或是思想的。如古代的青銅器,不論是作為權利的象徵,還是作為生活用具,其中雕刻的紋飾都體現着人們的審美追求;丘比特身上的翅膀,表現出的是人類的智慧與理想。只要有意識地去看,就能從任何有形的事物上看到無形的思想或精神。

4.“文化眼光不只是表現為一種文化素養,一種文化意識,更是一種文化遠見和歷史遠見。”這句話應怎樣理解?

提示:“文化眼光”是一種思想洞察力,因而要具有文化眼光,首先必須加強思想修養,其次要有發現意識。與此同時,要有一種歷史的、辯證地觀點——將長城放在古代生產條件下去看,才能真正感受到一種偉大的力量。

5.怎樣才能使自己具有一種文化眼光呢?

提示:一是要豐富自己的思想,二是要培養自己思辨力,三是要培養自己對事物的洞察力。這些,都必須通過閲讀思想豐富、厚重的文本來實現。

(三)對寫作特色的認知

本文寫作方面值得借鑑的是用淺顯易懂的生活實例論説艱深的道理,使作者的觀點易於被讀者所接受。例如這篇文章所舉的酒文化和柏林牆的例子,這兩個例子除了具有代表性以外,最大特點就是淺顯,讓人一讀就懂,極易為人接受,使讀者很容易地理解了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

(四)課堂需要引導的

1、學生在思考“探究擁有文化眼光的價值”時,有一定難度,需要教師從理論到實踐加以點拔。

2、讓學生聯繫生活,闡述“什麼叫有文化”(當別人在隨意扔紙,你把它拾起來;當別人在肆意插隊,你主動排隊;當別人見到需要幫助的人時無動於衷,你卻主動讓座……)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jiaoxueziyuan/jiaoyufangan/n44kzq.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