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教學資源 >教育教學方案 >

新人教版國小三年級數學下冊教案精品多篇

新人教版國小三年級數學下冊教案精品多篇

新人教版國小三年級數學下冊教案精品多篇

三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篇一

一、教學目標:

1、讓學生體驗計算方法的多樣化。

2、會運用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

二、教學過程:

1、創設學習情境,提出相應的問題。

2、讓學生獨立思考,嘗試自己解決問題。

3、組織學生對所提問題小組討論。

4、交流結果,小組一:12+12+。.。.。.+12=288(24個12相加)

小組二:12x4x6=288

小組三:12x3x8=288

小組四:12x20+12x4=288

小組五:用豎式計算

5、方法歸類:可以分為三類,第一類連加,第二類連成,第三類是把其中的一個乘數拆成兩數的和或差。

6、總結出方法

7、研究筆算方法

8、鞏固法則

9、總結所學內容,看看學生是否掌握了本節課知識點

三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篇二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結合現實生活情景,初步認識小數,掌握小數特徵;

2、結合商品的價格,進一步認識小數;

3、能正確讀小數。

過程與方法:

1、通過認識小數,初步培養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應用意識。

2、滲透辯證唯物主義思想的觀點。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體會小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繫,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2、理解小數的現實意義,豐富學生數學文化。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能認、讀、寫簡單的小數,並理解其含義。

教學難點:以元為單位的小數與幾元幾角幾分的互相改寫,以米為單位的小數與米、分米、釐米的互相改寫。

教學工具

電腦課件,米尺,紙條課前收集商品的價格單、課前測量的身高記錄單

教學過程

(一)在量一量中,認識小數

師:米、分米、釐米之間有什麼關係?

指名回答:

1米=10分米

1米=100釐米

1分米=10米

下面這些是什麼數?

師:我們以前學過像1、2、4、100這樣的整數,還學過像這樣的分數。生活中你還見過什麼數?今天我們就要利用這些老朋友間的關係,來學習一些新知識。

2、認識小數

師:老師也找到了一些有關小數的信息,大家一起來看一看、讀一讀。

師:在讀小數的過程中你發現了什麼?

小結:

每個小數都有一個“點”,這個點就稱之為“小數點”。

小數點左邊部分和以前學的整數讀法一樣,小數點右邊只要按照順序讀出每個數字就可以了。

3、初步理解0.1的含義

師: 這把尺子上也藏着小數呢,你知道“0.1米”在哪兒嗎?

米就是0.1米,你現在知道“0.1米” 在哪兒了嗎?誰能説一説你的想法? 小結:把1米平均分成10份,10份中的1份就是1分米, 1分米

就是 米,用小數表示是0.1米。

4、初步理解零點幾的含義

你能在這把尺子上找到0.2米嗎?

你找到的0.2米表示什麼?説一説你的想法。

0.9米表示什麼?在哪兒呢?

5、探究小數與分數的關係

剛才我們在尺子上找到了小數,你發現小數和誰有着密切的聯繫了嗎?

小結:十分之幾就可以寫成零點幾。

6、比較小數的大小

在今年的田徑運動會上,有四名男生參加跳高比賽,成績如下表,請同學們一小組為單位,想辦法給他們排出名次。

小組內討論:怎樣比較這四名同學的成績?

學生在小組內互相發表意見,交流,然後分組彙報。

三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篇三

教學目標:

1、會口算整十、整百數乘以整十數的乘法。

2、能運用多種方法進行口算。

3、能熟練正確地口算。

重點難點學習重點:掌握口算整十、整百數乘以整十數的方法。

學習難點:正確地進行口算。

學具準備:

學習過程二次備課激趣定標:

一、激趣導入

出示口算卡,小組內快速口算,説説自己的口算過程

10×5 100×5 30×2 300×2

90×9 80×4 12×2 24×3

指名展示自己的口算結果與過程

二、揭示課題,展示學習目標。

自學互動

適時點撥

活動:探究整十、整百數乘整十數的口算方法

學習方式:小組合作

學習任務:

1、觀察例1圖,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郵遞員工作10天,要送多少份報紙?

(平均每天送300份)

(1)列式:____________

(2)説説你是怎麼想的?

(3)300×10怎樣計算?你能想出幾種算法。

(小組合作交流,展示各組的算法)

2、郵遞員工作10天,要送多少封信?

(1)列式__________(平均每天送60封)

(2)先口算再説説自己的口算過程

3、郵遞員工作30天,要送多少份報紙?

(1)列式:_________

(2)先獨立口算,組內説説,講清自己的算理

4、郵遞員工作30天,要送多少封信?

(1)列式:_________

(2)指名説口算過程

5、小結算法:

將其中一個因數先看作_____位數進行計算,再擴大相應的( )數,或將兩個因數看作表內乘法計算,再擴大_____________.

測評訓練:

1、分組搶答,説説算法。

80×10 60×20 50×40 24×10

50×60 80×20 12×30 11×70

2、完成答題卡,每組派一代表參加比賽

60×60 60×300 40×90

50×30 80×70 23×20

3、總結歸納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學會了什麼知識?知道了哪些口算方法?

三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篇四

教學要求:使學生會口算兩位數乘整十數(各位都不進位)以及整十數乘整十數。

教具學具準備:

教學過程:

一、複習

31×3=12×9=24×5=

30×4=27×3=15×5=

二、新授

1、出示例題:三年級有117人,每人一瓶牛奶,搬下10箱夠不夠?

要知道10箱牛奶夠不夠,只要算出10箱有多少瓶牛奶,與三年級人數進行比較,就可以了。

那位同學能夠説説計算10箱牛奶的算式呢?(12×10=)

誰能來口算一下結果(120)

哪位同學來説説你是怎樣計算的呢?

(指名回答)

這10箱牛奶夠三年級的同學喝嗎?(指名回答,板書答句)

2、如果搬下30箱,夠分給多少個同學喝?(第30頁)

請大家在書上寫出算式,並計算出結果。

彙報。

誰能來説説口算的方法?

3、想想做做1:集體練習

4、20×40=30×40=

小組討論,獨立計算

小組彙報

5、想想做做2

三、鞏固訓練

1、想想做做3、4、5、6

三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篇五

教學目標:

1、基礎知識目標。

結合學生日常生活和學習環境,使學生認識東、西、南、北四個方向,能用給定的一個方向辨認其餘的三個方向,並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方向。

2、基本技能目標:使學生知道地圖上的方向。

3、情感目標:培養學生辨認方向的意識,進一步發展空間觀念。

教學重點:

認識東西南北四個方向。

教學難點:

對東西南北等方位概念的形成。

教學過程:

室外部分

一、導入

師:今天有許多老師來聽課,其中不少老師還是第一次來到我們緯二路國小呢!對我們學校不是很瞭解,大家能不能先當個小導遊領着老師們參觀一下我們的學校?時間的關係我們只參觀前院四周的情況,介紹時注意使用正確的方位詞。能當好小導遊嗎?(能)下面就分小組請老師們去參觀吧!

(學生分小組進入操場向參觀的老師們介紹校園)

二、認識東、西、南、北

1、認識東、西、南、北。

學生集合彙報。

師:同學們是怎樣向老師們介紹的?

(學生用以前學過的前後左右來介紹校園的情況)

師:為什麼幾位同學有的説他的前面是教學樓?有的説他的前面是幼兒園樓呢?

(兩位同學站的方向不一樣,所以他所面對的事物就不一樣。)

師:看來用我們以前學過的前後左右來描述,有侷限性了。怎麼辦呢?你還知道其他描述方向的方法嗎?

(可以用東西南北來描述)

師:你知道哪是東嗎?(太陽升起的方向就是東方)

知道了東還能知道那個方向?(西方,東與西相對)

剩下兩個方向是什麼?(南和北)

哪是南?哪是北?你是怎麼知道的?

2、鞏固東西南北。

師:看大家是不是認清了東西南北,咱們來做幾個小遊戲。

教師説方向,學生轉向那個方向。(速度適當加快,增加娛樂性,使學生在遊戲中熟練辨別東西南北。)

一學生説方向,其餘學生指出相應的方向。

用方位詞再來介紹一下我們的學校。

3、知識擴展。

師:在學校同學們都已經熟練地辨別出東西南北了,出了學校還分得出來嗎?老師要考考大家,東圖書店在我們學校的哪個方向?聚豐德呢?泉城廣場呢?

師:你的家大約在學校的哪個方向?

室內部分

4、方向的相對性。

師:回到電教室,你調向了嗎?文化牆在操場的哪邊?辦公樓呢?教學樓呢?幼兒園樓呢?

師:現在在多媒體教室裏,我在同學們的哪邊?門呢?那幼兒園樓在我們的哪邊?哎?剛才有同學説幼兒園在操場的南邊,可現在幼兒園又在我們的北邊,這是怎麼回事呢?

(不是幼兒園在動,而是我們站的位置不一樣了。)

師:看來我們再敍述方向時,要説明誰在誰的什麼方向。

三、認識地圖上的方向

師:老師這兒有一張我們學校的平面圖沒有完成,同學們能將“文化牆、教學樓、辦公樓、幼兒園樓”及它們的方向填在操場四周並把這張平面圖完成嗎?試試看!

學生繪製,展台前展示,介紹繪製情況。説説為什麼這麼畫。

師:同樣的校園,有的同學把“東”畫在了上面,有的把“北”畫在了上面,如果不標出東西南北四個方位,別人還能清楚地看懂我們的示意圖嗎?怎麼辦呢?

(我們可以統一一個畫圖的標準)

師:對了,根據地理知識,在地圖上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東來繪製的,(板書)為了使大家知道我們是按這個標準畫的就在圖的右上角畫一個向上的箭頭寫明“北”。

師:請同學們修改一下你的示意圖。

展示。

四、看圖辨方向

1、遊樂園。

師:春天就要到了,我們該去春遊了,我們一起去兒童樂園玩好嗎?(出示)

師:介紹一下公園的情況。(如果沒用上方位詞可引導學生“用上我們今天學到的知識來介紹”)

師:你怎麼知道花壇的北邊是噴泉的?

我們先去哪兒玩?(學生自主選擇進入並介紹情況)

2、北京。

師:去過北京嗎?老師有幾張北京的照片想不想看看?

出示,學生欣賞。

師:這兒有一張XX廣場的照片,同學們能根據左下角的平面示意圖找到你想去的地方嗎?

變換不同的位置讓學生説説四周的情況。

五、小結

今後我們再出去旅遊就可以運用我們今天所學的知識順利地找到自己想去的地方。

三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篇六

教學目標:

1、體會平均數可以反映一組數據的總體情況和區別不同組數據的總體情況這一統計學上的意義。

2、使學生認識統計與生活的聯繫,發展學生的實踐能力。

3、鞏固求平均數的計算方法。

教學準備:

教學過程:

師生活動:

一、複習

1、師出示一杯水,告訴學生這一大杯水大約600克,而後把這杯水分別到入4個杯子中(每個杯子的水不同)提出:你們能求出這4個杯子的水的平均重量嗎?

2、學生動手解決,並交流解決的方法。

二、創設問題情景,引導探究。

1、六一節,老師帶了許多糖果想送給大家吃,老師給奮飛組6人共分36塊,給前進組8人共分了40塊,給藍天組5人共35塊,你們認為哪一組的同學分到的糖果多?怎麼解決?

(1)組織交流解決的方法。

(2)小結:象這種情況下,每組的人數不一樣,不能直接拿總數來比較,而是要求出每組同學的平均數來比較。

2、出示情景圖,告訴同學穿蘭色衣服的是開心隊,穿黃色衣服的是歡樂隊,引導學生觀察後猜一猜:你認為哪一隊的身高高?並説説理由。

3、出示統計表,組織學生收集有關數據,根據統計表估一估,歡樂隊和開心隊的平均身高分別是多少?並説説估的方法。

4、同桌合作,一人求歡樂隊的平均身高,另一個求開心隊平均身高,後比較哪一隊高?

5、組織交流計算的方法與結果。

6、組織討論:從剛才的這件事,你有什麼發現,並小結:平均數能較好地反映一組數據的總體情況。

三、拓展與應用

説説生活中還有哪些事要通過求平均數來解決一些問題。

四、小結:

五、作業練習

教學設計:

1、通過解決問題,複習了上節課的求平均數的方法,也讓學生感受到平均數在生活中的意義。

2、創設生活中分糖果的情景,讓學生感受到平均數在生活中的重要意義,並在解決問題中感受到每組數據的總合不能反映總體的情況,而是用平均數才能反映每組數據體現的情況。

3、引導學生通過觀察、猜測,並驗證,感受,某個數據不能反映真實的情況,而平均數才能較好地反映一組數據的總體情況。

4、在最後的環節,安排了交流生活中有哪些事需要通過求平均數來解決,加強數學與生活的聯繫,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jiaoxueziyuan/jiaoyufangan/r7rqom.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