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教學資源 >教育教學方案 >

一年級數學1到5的認識教案多篇

一年級數學1到5的認識教案多篇

一年級數學1到5的認識教案多篇

一年級數學1到5的認識教案篇1

一、教材分析

1、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北師大版)一年級下冊第四單元《有趣的圖形》第一課時。

2、教材簡析

?認識圖形》這部分內容,是本冊教材《有趣的圖形》這一單元的起始課,是在第一冊認識了立體圖形的基礎上,讓學生初步認識平面圖形,為以後學習更深層的幾何知識打下基礎。教材體現了從立體到平面的設計思路,注重讓學生通過操作活動體會面與體之間的關係。

3、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初步認識並辨認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體會“面”在“體”上。

能力目標: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形成空間觀念和創新意識。

情感目標:通過圖形在生活中的廣泛運用,感受到數學知識與生活息息相關,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

4、教學重點

會辨認這四種圖形。

5、教學難點

體會“面”在“體”上。

6、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立體圖形實物若干、平面圖形若干、白紙、彩筆等。

二、教法學法

本次教學活動以“問題情境—建立模型—解釋與應用”的模式呈現教學內容,注重讓學生體驗“從立體到平面”的探究、建模過程,以學生的發展為本,強調對學生空間觀念的培養,融觀察、操作、交流、合作等學習方法為一體,注重讓學生在操作體驗中學習。

三、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課件出示:漂亮的城堡)

我們的好朋友淘氣帶我們來到了一座漂亮的城堡,在這座城堡裏,住着各種形狀的圖形,請小朋友們認一認,説一説這些圖形的名字。

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都是立體圖形。在圖形的城堡裏,除了立體圖形家族,還住着一個龐大的家族,那就是平面圖形。

(課件出示:平面圖形)

學生嘗試説説認識的圖形名字。

揭示課題:今天,我們就要一起來認識這些平面圖形。

(板書:認識圖形)

(結合學生已有的知識背景,從常見的物體出發,再讓學生認識和了解平面圖形,豐富學生對平面圖形的感性認識。)

(二)操作交流,探究新知

1、感知“面”在“體”上

(1)觀察操作。

提出要求:這些平面圖形都藏在大家桌面上的物體中,請大家找一找、摸一摸、説一説,趕快行動吧!

(2)彙報交流

説一説:你在什麼物體上找到了什麼圖形?再摸一摸自己找的圖形的面,有什麼感覺?(引導學生説出“面”的主要特點是平。)

(通過“摸”的活動,讓學生親身感受,體會到物體的每個面都是平的。)

(3)引導發現

(課件演示“面”在“體”上的分離過程)

師:通過剛才的觀察發現,這些平面圖形的家都住在立體圖形上。

(通過“看”,初步體會面在體上)

2、動手操作,合作學習

(1)教師啟發:誰能想出一個好辦法,把這些平面圖形從立體圖形上請出來,留在桌上的白紙上呢?

(這一要求既有挑戰性,也有探索性,同時具有操作性。)

(2)小組合作完成

(3)彙報、交流不同的方法

引導學生想出多種辦法(可用描、畫、印等方法),給予讚揚。

(充分給學生“説”的機會,讓學生陳述操作過程,表達親身感受,培養語言的條理性,促進思維的邏輯性。)

(通過這種“做中學”,讓學生積極參與操作過程,親身體驗面的形成過程,幫助學生建立平面圖形的空間觀念,突破本課難點。實現數學學習的親歷性,突出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創造性,實現教與學方式的變革,體現以學生髮展為本的課程價值觀。)

3、小結

我們從長方體上找到了長方形,從正方體上找到了正方形,從三稜柱上找到了三角形,圓柱上找到了圓形。我們還發現,這些圖形的面都是平的,並且只有一個面,所以,就把這些圖形叫做平面圖形。

4、遊戲:我説你想

試試你掌握的本領。老師説一個圖形的名字,請你閉上眼睛,想一想它的樣子,一邊想一邊用手指畫一畫。

同桌之間可進行互動練習。

(通過讓學生閉眼想象所學的圖形,培養空間想象力,有效地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三)鞏固加深,遷移拓展

1、連一連:將圖形與名字連線

(變式圖形的呈現,能幫助學生更好地將獲得的性質特徵概括到同類對象中去,使學生在概括中獲得對圖形進一步的理解。)

2、找一找:生活中,你在哪裏還見過這樣的圖形?

一年級數學1到5的認識教案篇2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讓學生通過動手、觀察、合作、交流等活動認識長方體、正方體,知道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面、稜、頂點以及長、寬、高(或稜長)的含義,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基本特徵。理解長方體和正方體之間的關係。

過程與方法:

(1)學生在觀察與操作中掌握長、正方體的特徵,在活動中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2)學生在觀察、比較、發現長方體、正方體間的聯繫與區別。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讓學生體會立體圖形學習與實際生活的'緊密聯繫,感受其價值,增強數學學習的興趣和團結合作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重點:認識長方體、正方體的面、稜、頂點以及長、寬、高(稜長)的含義,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基本特徵。

難點:理解長方體的長、寬、高與每個面得長、寬的聯繫。

教學具準備:

教師:課件、長方體模型、實物、土豆、小棒、橡皮泥( )

學生:長方體和正方體實物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師:大家看老師手中拿的是什麼?(機器人)

它是由什麼形狀的物體組成的?(長方體)

以前咱初步瞭解了長方體,這節課,咱們一起學習認識長方體。(板書:長方體)(意圖:機器人取材於學生手工課上的作品,既貼近生活激趣,有很好的導入新課。)

二、動手操作感知面、稜、頂點

(一)找生活中的長方體物品(學生説教師評價)(意圖從生活實物入手,讓學生從整體上感知長方體,積累長方體的表象。)

(二)探究長方體的特徵

1、操作實驗,感知面、稜、頂點

(1)每個學生拿出自己準備的長方體物品。

(2)師:老師沒有忘記找長方體物品了,所以就帶來了一個土豆,現在要把它變成長方體。

①(切一刀)出現了面,請學生上來摸一摸,感覺平平的。(板書:面)

②(平面朝下,垂直向下再切一刀)觀察你有什麼發現?(兩個面相交於一條邊)

師:這條邊叫做長方體的稜。(板書:稜)

③(將某一平面朝下,垂直兩平面在切一刀)三條稜相交於一點,這個點叫做長方體的頂點。(板書:頂點)(意圖:讓學生在動手中感知長方體的面、稜、頂點,經歷動手、觀察、思考這一過程,讓學生覺得數學知識也可以這樣快樂學會。)

師:咱們感知了長方體的面、稜、頂點,趕快拿起手中的長方體找找長方體的面有什麼特徵?

2、探究面的特徵

(1)學生拿出準備的長方體,摸一摸長方體的每個面,數一數一共有幾個,看一看每個面是什麼形狀。

(2)指名説發現。

(3)學生演示。

(4)觀看課件,再次體會長方體面的特徵。

3、探究稜的特徵

(1)師:剛才同學們通過自己的探索得出了長方體“面”的特徵,想不想知道長方體的“稜”有什麼特徵?

學生小組探究,教師參與活動。

(2)班內交流。教師從學生的交流中提取出“稜”的特徵。

學生説自己的發現,補充。

(3)學生上台演示。

(4)觀看課件,再次體驗稜的特徵。

(5)再次體驗稜的特徵。(意圖:突破稜的認識這一重點,促使學生有有針對性的研究,提高了探究的有效性。同時注意引導學生怎樣有序觀察、怎樣操作、怎樣概括結論,通過一系列活動,培養學生動手、動口、動腦的能力,小組合作能力。)

4、探究頂點的特徵

(1)請學生拿出長方體實物,摸一摸長方體的頂點,數一數共有幾個頂點?

(2)學生操作交流。

(3)觀看課件,驗證自己的發現。

5、認識長、寬、高

學生看視頻,感知長方體的長、寬、高。(意圖:在獨立思考中,落實數學需要靜的發現,在小組合作中,鍛鍊學生交流彙報的邏輯思維,提高學生的團結合作力,競爭意識,在觀看課件視頻中,區分長方體的長、寬、高和長方體上每個面的長、寬,它也與後面長方體的學習、計算有着密切的聯繫)

6、認識立體圖形

(1)請同學們觀察講台上的長方體,你能看到幾個面?

(2)教師向位置不同的同學提問,得到最多能看到長方體三個面的答案。

(3)課件展示用虛線畫出的其他面。

7、利用小棒、橡皮泥等材料動手做長方體。(意圖:學生在製作中將所學知識加以實踐消化,體驗合作的快樂與成功)

(三)探究正方體的特徵

課件演示長方體漸漸變成正方體。

師:(出示課件)看長方體現在在變,變成什麼了?(正方體)

探討:正方體有幾個面、幾條稜、幾個頂點?它的面和稜各有什麼特點呢?請你用探究長方體特徵的方法,同桌合作,看一看、量一量、比一比,然後再小組中交流自己的發現。

學生彙報交流,多指定幾個學生説。教師評價鼓勵。

比較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異同:

①讓學生結合長方體和正方體實物進行觀察、歸納,再同桌交流觀察結果。

②彙報交流。學生間相互補充。教師相機板書

③:引導小結出長方體與正方體間的關係

在以前我們學過的正方形是特殊的長方形,師指着板書,我們可以得出結論:正方體是一種特殊的長方體。

④學生看課件,用兩個橢圓表示的長方體與正方體間的關係。(意圖:學生在學會了長方體後,教師採用半扶半放的方式認識正方體,讓學生能夠學會知識的遷移,體驗數學的魅力)

三、鞏固反饋,深化新知

完成第1填空題:

(1)長方體有( )個面,( )條稜( )個頂點( )稜長相等。

(2)正方體有( )個面,( )條稜,( )個頂點。每個面都是面積相等的( ),每條稜長都( )。

(3)長方體中相交與一個頂點的三條稜分別叫做長方體的( ),( ),( )。

(4)在墨水瓶盒,魔方玩具,排球中,( )的形狀是長方體,( )的形狀是正方體。

完成2題:説出下面每個長方體的長寬高

讓學生互相指一指每個幾何體中長、寬、高(或稜長)的位置,説説它們分別是多少釐米。

四、小結、暢談收穫:

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老師也參與談收穫,總體評價學生的表現,以此激勵學生。

五、作業:用一根鐵絲圍成一個稜長3分米的正方體框架,這根鐵絲長多少分米?

一年級數學1到5的認識教案篇3

一、1、同學們,這是數學王國的小猴子給大家送數學寶貝來了,你們想不想看?

2、這些東西的面是什麼形狀的?

3、玩遊戲:誰能舉出我説的名字的圖形越多我就發給他一個智慧娃娃。

好!同學們都想,那這樣自己拿手中的圖形説這是什麼圖形?

4、檢測一下是不是會認人,我舉起圖形的面,你説面的名字,(學生彙報貼在黑板上,再問一個,並寫上名字)

5、摸一摸你們手中的圖形,你有什麼樣的感覺,告訴大家(平平的,平平的面,也叫平面,他們就叫平面圖形,我們今天就來認識一下平面圖形,板書:平面圖形的認識)

二、1、用手指着“邊”這是什麼?邊,請大家跟着老師説三遍。

2、用尺子碰碰你的手,説説什麼感覺,為什麼會覺得疼呢?尖尖的叫角,念三遍。

3、下面數學王國的小朋友們遇到了一些問題需要大家幫他們解決,你們願意嗎?

a、長方形有()條邊,()條長邊,()條短邊,兩條長邊,兩條短邊,()個角,角都是()的。

b、正方形有()條邊,()個角,四條邊都(),角都是()的。

c、三角形有()條邊,()個角。

請你們小組討論一個,哪個組説得最多就獎給他們組一個智慧人。

4、生彙報師填空。

5、發現有不會的,對邊相等,讓學生對摺紙片,長方形,上下對齊折,比一比上邊和下邊誰長?左邊和右邊呢?

對於正方形,讓學生擺火柴棒,用四根小棒擺出1個正方形,再把這四根小棒折下來比一比它們四條邊誰長,正方形的四條邊一樣長。

6、玩遊戲找朋友(出示平行四邊形)從而得出角是直的並板書。

7、聽聽數學寶貝的自我介紹,好嗎?(放錄音)

8、閉眼摸圖形。

9、你們幫數學王國的朋友解決了問題,他們一定會很高興的,那考考你們是不是認真觀察的孩子,請説出哪些物體的面是長方形的,哪些物體的面是正方形,三角形,圓形。

10、這節課,數學王國的朋友看到大家學得這麼好,送來了一份禮物,想看嗎?這是什麼?(蜻蜓)對了,它是由我們今天學習的圖形拼出來的,誰能説出來,誰説得多,我就給它獎勵,注意還要説出有幾個圖形。

11、那你們回送一個禮物,好嗎?看誰用得最多,擺得最像,最漂亮。

三、1、你學會了什麼?

2、我們的生活中到處都充滿了數學,回家後,找一找家裏或教室裏有沒有學過的圖形的物品,給爸爸媽媽説説看。

一年級數學1到5的認識教案篇4

教學目標:1、使學生直觀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等立體圖形,能夠辨認和區別這些圖形。

2、通過動手操作,使學生直觀感受各種圖形的.特徵。

3、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和用數學交流的能力。

4、使學生初步感受數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繫。

教學重點:能夠正確辨認和區別各種立體圖形。

教學難點:給學生充分的動手操作的機會,培養學生的觀察意識和能力。

教學準備:生:(每個小組一份)鞋盒、牙膏盒、藥盒、磁帶盒子;易拉罐、鉛筆、茶葉罐;魔方、骰子、小立方體10個;玻璃珠、小皮球、乒乓球。

師:課件、各種形狀的實物若干、獎品、四種抽象出的圖形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師出示講台上的一些實物: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些朋友,你認識它們嗎?(學生自由説各個實物名稱,師指出:它們都是同學們生活中的好朋友。

師:同學們,你們都帶來了哪些朋友啊?跟你的小夥伴們大聲介紹一下?其他小朋友仔細聽,看看你們組裏有不同的嗎?

生分組活動:説出帶來的東西的名稱

師: 大家帶的東西可真多啊!看看這些物體,你想提出什麼問題嗎?(鼓勵質疑)。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認識這些物體 (板書課題)

二、自主探索

1、學具分類,初步感知

a、動手操作

師:你們看一看這麼多物品中,有沒有形狀相同的物品呢?你們能把“形狀相同的”放在一塊兒嗎?請每個小組裏的小朋友共同動手分一分。

學生分組操作,師巡視(2分鐘)

b、彙報反饋

師:哪個聰明的小朋友説説你們分了幾類?是怎麼分的?(3分鐘)

讓學生邊説邊舉起來讓大家看。

師:他們小組是這樣分的,和你們組是一樣的嗎?

c、小結概念

師:每種形狀的物體它們都有個共同的名字,你能給每類物體起個名字嗎?

指名生回答,師根據學生的回答來規範各種名稱,並板書名稱: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

2、動手操作,感知特點

a、感知長方體

師:(舉起球)看看老師手裏拿的是什麼?請你也舉起一個球,互相看看拿對了嗎?

把你拿的球放回盒子裏。師帶領學生依次放回圓柱和正方體。

師:看看桌子上現在有的是什麼樣的物體?請小朋友們仔細看一看,摸一摸你們手中的長方體,把你看到的、摸到的長方體在小組裏和小朋友説一説。(2分鐘)

b、彙報反饋

師:誰能用響亮的聲音告訴大家,你現在覺得長方體是什麼樣子的?你是怎麼感覺到的?(5分鐘)

師根據學生的回答來規範語言名稱。並板書:長方體:平面

c、感知正方體、圓柱、球。

師:我們已經認識了長方體,現在你還想認識什麼形狀的物體,就拿出來看一看、摸一摸,再向同組的小朋友説説你的感覺。

d、集體反饋各種物體的特徵

師:哪個小朋友能來説説你認識的什麼物體?有什麼感覺?

師根據學生彙報的板書出各種物體的特徵。每彙報完一種,老師請不是拿這種物體的小朋友找一個來看一看,摸一摸,驗證了他的感覺後再板書。

e、比較

師:剛才小朋友們都發現了圓柱和球能滾,那他們滾的是不是一樣的呢?

指名生説出自己的想法,能説清楚就要鼓勵。

3、抽象思維,形成表象

師:這幾種物體,如果去掉了它們美麗的外衣,你還認識它們嗎?

課件演示:將實物抽象成幾何圖形。

一年級數學1到5的認識教案篇5

認識人民幣這一單元的教學內容與過去元、角、分的教學內容相比有較大的突破。過去的教材以學生認識各種面值的人民幣和會進行簡單的計算為主。現在的教學內容是在認識人民幣的基礎上學習使用人民幣,在買東西的過程中進行簡單的計算。在教材編寫方面,過去的教材把學生認知起點定格為零,脱離購物活動教學人民幣的知識。現在的教材尊重並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在認幣、換幣和取錢、付錢、找錢等活動中掌握人民幣的知識和簡單的購物技能。

下面是本單元教材的內容結構:

小面值人民幣(1元、1角、1分) 相鄰單位間的進率

5角、2角,5分、2分 小面值換幣,小金額付錢與找錢

大面值人民幣(2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大面值換幣,較大金額的`付錢與找錢

實踐活動(在自辦的小小商店裏進行購物活動 解決實際問題,積累購物經驗)

從表中可以看到,教材編排是很有層次的。先教學小面值的人民幣,再教學大面值的人民幣,是合理的認知線索。先教學1元、1角和1分,因為它們是人民幣的主幣,元、角、分是人民幣的單位;後教學其他面值的人民幣,這些都是輔幣,分別由若干個1元、1角或1分組成的。還安排了許多換幣、付錢、找錢等使用人民幣經常進行的活動,能培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1、利用已有經驗,設計多種活動,幫助學生逐步認識各種面值的人民幣。

學生在生活中都見過人民幣,對人民幣或多或少有一些認識,部分學生還有購物的經驗。

教材充分利用這些資源,組織本單元的教學,引導學生主動學習數學知識。

第68頁利用小朋友在商場門口的畫面,引出本單元的課題。前後共3次提問你認識下面的人民幣嗎,引導學生觀察各種面值的人民幣,在交流中互補,在合作中學習,避免了教師講、學生聽的單一教學方式。想想做做第69頁第1題、第71頁第1題根據價錢把物品與相應面值的人民幣用線連一連,不僅再次認識人民幣,而且聯繫物品的價錢,感受了人民幣的面值。

教材沒有對元、角、分間的進率採用灌輸式教學。第68頁插圖中筆記本1元錢,引導學生認識到付10角也是可以的,從生活經驗中提煉出1元=10角,並類推到1角=10分。再通過第69頁的圖示,幫助學生理解進率。

在學生知道1元=10角以後,教材通過試一試在換錢活動中鞏固進率。1張1元幣可以換2張5角幣,5張2角幣可以換1張1元幣,因為2個5角與5個2角都是10角,也就是1元。第72頁第3題先通過1張5元幣可以換5張1元幣,體會幾元就是幾個1元。然後進行大面值人民幣的換錢活動,讓學生聯繫已有的數學知識和生活經驗進行思考,並驗證換的錢是否正確。有了換錢的經驗,才能在購物時合理付錢。

2、付錢的方案往往有多種,要看自己有哪些面值的人民幣,從而靈活選擇比較簡便的方案。

買東西要付錢。教材第70頁想想做做第3題,讓學生思考從1張5角幣、2張2角幣、5張1角幣裏怎樣拿出5角錢。這道題取錢的方案很多,可以取同一種幣(1張5角或5張1角),也可以取幾種幣合起來(2張2角與1張1角、1張2角與3張1角)。第5題怎樣付8角錢的問題能使學生明白,付錢時要根據自己有哪幾種面值的人民幣,並選擇比較簡便的方案。付幾種不同面值的錢是比較難的,第70頁第2題和第71頁第2題為此作了鋪墊。

第70頁第4題1元錢可以買哪幾樣東西、第73頁第6題可以怎樣付錢、第7題10元錢可以買哪些東西等問題能讓學生知道,付出的錢可以剛好與所購物品的價錢相同,也可以略多於物品的價錢,同時還要根據自己有哪些面值的人民幣靈活地確定付錢方法。如果付出的錢多於物品的價錢,應該找回一些錢。為此,教材裏安排了一些算找回多少錢的練習。如第70頁第4題、第72頁第4題。

教材讓學生在付錢的問題中進行簡單的判斷和推理,發展思維能力。第72頁第5題提出買1個單價48元的足球,都付10元的人民幣,應該付幾張的問題,再次體會應付的錢不能少於、儘量接近物品的價錢。這題如果付40元顯然是不夠的,付60元是不合理的。第73頁第8題也以付錢經驗為基礎,在尋找正確答案的過程中還要進行簡單的計算。

3、在購物活動中經歷買東西的過程,積累經驗。

認識人民幣的教學,課堂應該是開放的。初步學會使用人民幣是本單元的教學要求,參加購物實踐是認識人民幣的最好方式。第73頁第9題引導學生走進商店瞭解物品的價錢,觀察他人的購物過程,體會買東西時的主要活動,為自己購物作準備。

?小小商店》是一次實踐活動,有兩部分內容: 一是在購物環境中回答幾個問題(第74頁)。這些問題涉及買東西時經常進行的計算、估計和判斷,都是買東西需要具備的基本能力。二是在教室裏辦一個小小商店,大家都來買東西(第75頁)。商品由學生帶來,價錢由學生規定,買什麼由學生自己選擇。幾名學生當營業員,負責收錢和找錢,其他學生當顧客。教材中你能和同伴説一説買東西的經過嗎這一問題是學生參加小小商店的購物活動後,對買東西過程的回憶和反思,能幫助學生積累生活經驗。

一年級數學1到5的認識教案篇6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23頁例3及相關練習。

教學目標

1毖生能熟練地完成元與角,角與分之間的換算,並能説己的想法。

2迸嘌學生簡單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分析理解能力。

3備惺蓯學知識的應價值,使學生更熱愛數學。

教學重點

使學生掌握元與角、角與分之間換算的方法。

教學準備

面值為1元、1角、1分的人民幣若干。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

教師:(課件出示森林小房子)瞧!小熊的森林商店開業了,為了找錢方便,小熊決定先換一些零錢。孩子們,在小熊換零錢之前,回憶一下上節課我們學習了哪些關於換錢的知識。引導學生回憶出:1元=10角1角=10分(並板書)

二、教學新課

1.教學元與角、角與分之間的換算方法

教師:這一節課我們就要在上節課的基礎上來學習新的知識。這一次,小熊想把4角全部換成1分的,可以換成多少分呢?它還想把5元的全部換成1角的,又可以換成多少角呢?

課件根據教師的講解,相應出示4角和5元。

教師:孩子們,這一次換錢和上節課的換錢有什麼不同的地方?

引導學生比較得出:上節課是把1元換成10角,或把1角換成10分,而這次不只是1元或1角了,而是要把幾元全部換成1角的,或把幾角全部換成1分的了。

教師:這節課的學習內容和上節課的知識有沒有聯繫呢?

引導學生感知可以上節課的知識我們思考。

教師:孩子們真聰明!能夠相互有聯繫的知識我們解決問題。老師給每小組都準備了一些1元、1角、1分的人民幣,請以小組為單位選擇一個你喜歡的問題幫小熊解決。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討論怎樣解決自己小組選擇的問題。其間教師巡視並有針對性地進行指導。

學生可能有以下幾種方法:

選擇問題:5元可以換成多少角?

教師:對了,我們知道1元=10角,1角=10分,所以幾元裏就有幾個10角,幾角裏就有幾個10分。

2.教學角與元、分與角之間的換算方法

教師:孩子們會多種方法來解決同一個問題,你們真是既會動手又會動腦的能幹的孩子。我們再來看看小松鼠的問題,小熊順利地兑換了零錢後,迎來了他的第一個顧客小松鼠。小松鼠有60角錢,她想買一個價格是6元的玩具娃娃,她能買到這個玩具娃娃嗎?

教師:為什麼呢?

學生可能也有兩種方法:

方法一:人民幣來操作,每10角可以換成1元,60角換6次就是6元。

方法二:1元=10角來想。想10角=1元,60角=6元。60角和6元是同樣多的,所以能買到玩具娃娃。

教師:60角=6元,那麼30分是多少角呢?

引導學生説出30分裏面有3個1角,所以30分是3角。

孩子們很會動腦筋,其實不管我們怎麼換算,都要想什麼?

學生通過前面的活動,知道不管怎樣換算,都要想1元=10角、1角=10分。

3苯萄Уッ數與複名數的換算

教師:送走了小松鼠,小狗又來給小熊出了一個難題。小狗想買一塊蛋糕,但它只有13角錢。蛋糕的價格如下:(課件出示)

草莓蛋糕蘋果蛋糕香橙蛋糕

1元5角1元3角1元7角

它能買哪種蛋糕呢?

引導學生思考後回答,方法可能有兩種:

方法一:把13角分成10角和3角,10角=1元,所以13角=1元3角。可以買蘋果蛋糕。

方法二:1元=10角,所以1元5角=15角,1元3角=13角,1元7角=17角。可以買蘋果蛋糕。

教師:小朋友們有的是把1元3角化成了13角,方法是先想1元是多少角,再和3角加起來,就是13角了;有的是把13角化成幾元幾角,方法是先把13角分成10角和3角,10角是1元,所以13角就是1元3角了。(教師邊講邊作如上圖的板書)這樣把幾元幾角化成幾角或者把幾角化成幾元幾角小朋友會做嗎?試一試。

黑板上板書:14角=()元()角

1角7分=()分11分=()角()分

學生獨立完成後,抽學生的作業在

上展出,要求學生説一説自己這樣填的理由,全班集體訂正。

三、鞏固練習

1.學生獨立思考完成第25頁練習四第5題

學生完成後集體訂正,重點説一説想法。

2.學生獨立思考完成第26頁練習四第7題

完成後集體訂正,並引導學生感受人民幣之間的兑換和數的組成的關係。

四、課堂

教師:今天你都學到了哪些數學知識?在人民幣的換算中最關鍵的是要掌握哪兩個量之間的關係?

引導學生説出人民幣之間換算的方法,以及在人民幣的換算中最關鍵的是要掌握1元=10角,1角=10分。

五、拓展延伸

教師:在平時的生活中,我們通常都覺得1分錢很少,不在乎。下面我們來進行一個有趣的換算。

引導學生感受:如果每人節約1分錢,10個人就可以節約1角錢,100個人就可以節約1元錢,1000個人就可以節約10元錢,10000人就可以節約100元,人越多還會節約得更多,如果我國每人節約1分錢,就可以節約1300萬。

教師:上面有很多數同學們可能都還沒有學過,不過你看到這樣一些數,有沒有感受?有什麼感受呢?

趁機對學生進行教育,使他們感受到從小要養成節約錢的好習慣。

一年級數學1到5的認識教案篇7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一年級下冊第46~48頁

教學目標:

1.認識不同面值的人民幣,知道元與角之間的進率:1元=10角。

2.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能力、主動與他人交流合作的意識和動手操作能力,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3.初步體會人民幣在社會生活、商品交換中的作用,共養成勤儉節約的良好品質。

教學重點:

認識不同面值的人民幣。

教學難點:

元與角之間的進率:1元=10角。

教學具準備:

每組2袋人民幣,-個錢包,一張白紙;多媒體課件;實物一宗。

(考慮到人民幣學具卡表演不清晰,與真幣有一定的差距,而且只有正面,沒有反面,容易造成學生認識上的誤差。真幣票面清晰、真實,與學生的實際生活更接近,便於學生認識和學習,所以我們為學生準備的是真實的人民幣。為了保證學生的身心健康,我們準備的是新幣,同時注意提醒學生養成用後及時洗手的衞生習慣。)

教學過程:

一、聯繫實際,創設情境

課講演示“藍貓當家”的動畫,讓學生體會人民幣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二、小組合作,認識人民幣

1.認一認,説一説。

師:請小朋友把老師給大家準備的學具人民幣拿出來,在小組內認一認,説一説;不認識的請小組的小朋友幫忙,看誰認的多,認的準。

(小組活動,初步認識人民幣。)

2.分一分,理一理。

師:剛才小朋友們認的很好。但老師覺得這些學具人民幣這樣放在桌子上有點亂。下面請同組的小朋友商量商量,把這些人民幣分一分,有順序、整齊地整理到錢包裏,比一比哪個小組整理得好。

(小組活動;通過整理錢包,進一步認識人民幣。)

彙報交流:説一説你們組是怎樣整理的。

(通過展示學生的整理結果,使學生清晰地、有序地認識,人民幣。)

3.猜一猜,擺一擺。

分別出示一枝鉛筆,一個轉筆刀,一個鉛筆盒,讓學生猜猜並擺出它們的價格。

(通過讓學生展示、交流不同的擺法,説自己的想法,討論得出:2角可以換2個1角;5角可以換5個1角;l元=10角。)

三、應用拓展

出示實物,標明價格:2角、5角、7角…… 1元。

師:如果你有1元錢的話,打算買什麼?

四、全課總結

一年級數學1到5的認識教案篇8

國小數學課本第一冊第52—54頁的例題和第55頁上的“做一做”,練習十三的第1—3題

?教學目的】

1、使學生認識人民幣的單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初步學會簡單的元、角、分間的換算。

2、使學生受到愛護人民幣和注意節約的思想教育。

3、初步培養推理能力和實踐能力。

?教具、學具準備】

各種幣值的人民幣若干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我們買東西要花錢,錢也就是人民幣,課前老師請同學們向家長請教,也可以查找課外書瞭解有關人民幣的知識,現在我們就來交流你所瞭解到的知識。(學生彙報)(盡情地讓學生髮揮)

同學們瞭解的知識可真不少,但每個同學瞭解的知識又是不完全的,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認識我國人民幣的有關知識。(板書:認識人民幣)

二、新課

師:請先拿出你們帶來的人民幣,分一分類,説一説你是怎樣分的。

學生操作(可以分成硬幣和紙幣;也可以分成分幣、角幣和元幣。按照學生的回答電腦演示,將同一類人民幣放在一起。)

1、教學例1,認識“分”幣。

師:請從分幣中分別找出1分、2分、5分硬幣各一枚,説一説,你是怎樣區分它們的。(學生回答,電腦演示第枚硬幣正反面圖案。)指出:分是人民幣的單位。

以換錢的方式,使學生了解這幾種分幣間的關係。通過電腦動畫演示得出結論:1個2分可以換2個1分,1個5分可以換5個1分。

2、教學例2,認識“角”幣。

讓學生拿出10分,並説説自己的拿法。(有的同學拿了10個1分,有的拿了2個5分,有的拿了5個2分。)

説明:10分就是1角,10分既可以換成一枚1角硬幣,也可以換成一張1角紙幣(電腦演示)。教師板書:1角=10分

角幣除了有1角外,還有哪些?你怎樣區分2角、5角?5角硬幣你認識嗎?它與5分硬幣有什麼不同?(電腦演示各種角幣圖案。)指出:“角”也是人民幣的單位。

學生獨立完成教科書第53頁例2的填空,瞭解角幣之間的關係,然後請同桌同學互相兑幣。

3、教學例3、例4、認識“元”幣

讓學生拿出10角,同桌比一比,誰的拿法多。

講一講元幣的圖案。板書:1元=10角告訴學生“元”同樣是人民幣的單位。

三、鞏固練習

1、做一做。

2、拿出指定的錢數,看誰拿的對、拿的快,看誰的方法最簡便。

3、獨立完成練習第1、2題。

四、購物活動

電腦演示小小商店的商品及其價格,學生選出、最合理的方案,並對學生進行節約用錢,珍惜爸爸媽媽勞動成果的教育。

五、為什麼人民幣中沒有以3、4、6、7、8、9作數的錢呢?瞭解紙幣兩面各是什麼圖案。

?板書設計】認識人民幣

元角分

1元——→1角——→1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jiaoxueziyuan/jiaoyufangan/yqdqvp.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