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教學資源 >教育教學論文模板 >

淺談利用課前五分鐘提高學生課外閲讀興趣的有效性

淺談利用課前五分鐘提高學生課外閲讀興趣的有效性

眾所周知,語文是一門語言藝術的學科,它並不像其它學科側重於理性分析作為主導的思維方式,而是旨在提高學生的感悟能力。而構成語言能力的核心問題也就是學生閲讀能力培養的問題,因此,語文教師要充分利用課前五分鐘,激發學生課外閲讀的興趣,提高閲讀能力,尤為重要。

淺談利用課前五分鐘提高學生課外閲讀興趣的有效性

一、課前五分鐘課外閲讀,能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提高探索能力。

語文教科書作為法定文本,其選文的價值傾向要符合主流的意識形態,需要承擔起社會控制的任務,這是它作為法定文本得以存在的必要前提。同時,語文教科書還需要完成語文能力培養的學科任務,以文質兼美的文學作品為主的選文,要符合語文教育本身的價值訴求。語文教材主要由不同的篇章組成,是語文教學的憑藉和中介,篇章的選擇與加工將決定教材的質量。然而現在大部分教材選文的內容離學生實際生活較遠,學生對文章內容不感興趣,語文課堂枯燥乏味等,讓學生難以主動提起閲讀的興趣。

那麼,如何改變這種課堂氣氛死氣沉沉,學生缺乏閲讀興趣的不良現象呢?我認為,就要給語文課堂增添多樣的學習方式。自本課題教研組倡議開展課前五分鐘演講活動以來,活動開展得如火如荼。雖然活動剛開始開展的時候,有許多學生因為對活動還不甚瞭解,或者認為此次活動只是流於形式,導致學生對活動持着觀望的態度,然而經過近一年時間的努力,收到的良好效果並打消了學生的疑慮。課前五分鐘演講得到了學生們的大力支持,就連成績一般的學生也踴躍參加。演講前準備得越充分,演講時總能得到其他同學熱烈的掌聲。

國中部語文側重歸納能力的培養,因此我們將國中十二篇課外名著閲讀當成一個剛性任務來落實,並且讓學生利用課前五分鐘進行名著片段複述。名著複述片段由學生自行挑選,或者由教師、家長指導挑選。學生在複述時可以從概括主要情節入手,如果對情節、人物形象有着自身的見解,也可加入到複述當中。通過此種複述形式,讓學生由個人式的課外閲讀變成了集體式的課外閲讀,學生在短短的五分鐘裏,可以跟其他同學分享喜歡的文段或者交流自身閲讀的感受,極大調動了學生閲讀的興趣。學生可以跟其他同學分享成語故事,也可分享時事熱點等。

以往有的學生讀書喜歡一目十行,不求甚解,甚至有的同學極少閲讀。然而有了課前五分鐘演講活動後,由於有了任務的驅動,學生帶着目的進行閲讀,無形間也增強了他們閲讀的方向感。學生們不僅可以從教科書、課外書籍上獲取演講的內容,也可以從網絡上擴展閲讀的內容,關注各個領域的問題,並及時將他們的所見所聞分享給其他同學,這使他們的知識更加廣泛,視野也越發開闊。加之教師有目的性的指導,讓他們在認真閲讀的基礎上積累素材,做好讀書筆記,有利於養成良好的閲讀習慣。

二、課前五分鐘課外閲讀,能有效鍛鍊學生的膽量和提高口頭表達能力。

演講活動在剛開始實施的時候,雖然得到大多數同學的支持,然而課堂效果卻並不理想。有的學生由於不瞭解活動的意義,草草應付任務。而有的同學即使課前準備的資料很充分,然而在講台上演講時卻達不到該有的效果,聲音小、表達不清晰、肢體僵硬等不良表現都影響到學生演講的效果。究其原因,是學生平時缺乏上台演講的經驗。所以作為教師,我們也抓住一切機會向學生闡述活動的積極意義,通過循循善誘,調動學生參與活動的熱情。對於表現優秀的同學,我及時在課堂上表揚其優點,並動員其他同學學習其演講技巧,形成良性的互相學習的氛圍。面對表現欠佳的同學則採取鼓勵為主、指正為輔的手段,先在課堂上肯定同學對演講活動做出充分的準備工作,然後在課後找其聊天,將其缺點指正出來,讓學生意識到自身的優缺點,並針對缺點制定對應的解決措施,比如推薦學生聽、看優秀的演講音頻與視頻等,學習優秀演講者的技巧,並且利用課餘的片段時間大聲朗讀選文片段或者新聞事件,在平時的訓練中找到適合自己演講的語速跟節奏,力求在下次演講中發揮得更好。

活動開展一個學年下來,經過彼此不斷地學習,以及背後對演講技巧的瞭解與學習,許多同學已經能在講台上用洪亮的聲音將自己的見解、感受清晰地表達出來。“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不斷的探索,讓學生逐漸拋掉畏手畏腳的不自信動作,儀態自然、落落大方地在講台那一方天地暢所欲言。

三、五分鐘課外閲讀,能提高學生髮現、觀察和分析問題的能力,不斷提高學生寫作水平。當前,身處讀圖時代,速食文化讓許多人養成了閲讀不求甚解的習慣,而這種不良習慣經常會讓人對看過的東西過目即忘,從而忽視了生活中許多有意義、有價值的事物。俗話説:“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如何培養學生善於發現的能力尤其重要。在課堂五分鐘演講活動的驅動下,學生為了蒐集到有意義的資料,就會在各類的資料中做出選擇,選擇的前提就是發現並且觀察資料的特點。在不斷的訓練中,學生的洞察能得到了或多或少的提高。無論是新聞大事件,或是日常生活小事,只要留心均能發現大學問、大道理。比如,針對近年來“面對摔倒的老人,我們扶不扶”的熱點話題,同學們不再簡單地根據自身的喜惡去選擇扶不扶,而是看出了“扶與不扶”背後的原因。面對摔倒的老人,同學們都擁有一顆正義之心,認為扶起老人是我們應該做的事情,因為出於道德,也源於人性的善良本質。然而扶了老人反而被訛詐該如何?是乖乖認栽還是據理力爭?同學們也都紛紛參與,各抒己見。比如,在為了避免被訛詐的問題上,有的同學認為扶起老人之前應該先讓同行的夥伴或者圍觀的路人用手機拍下視頻,以此證明自己是做好事的人,而非撞到老人的肇事者。而假如沒有做好此類準備,又被不懷好意的人訛詐了該如何,有的同學認為應該立即報警,並請求警察調動事發地點的監控錄像等以示清白。然而假如是監控盲區又該如何?同學們七嘴八舌,發揮着他們聯想能力……看着同學們不再憑着一股勁,只會簡單粗暴地對新聞事件發表過激的言論,而是根據事件發展的不同階段做出自己的分析跟判斷,並且提出解決的措施,我們不由得對學生對待各類事件觀察能力跟分析能力的提高感到欣慰。雖然他們的分析邏輯還顯得稚嫩,他們的解決措施還趨於理想化,無法真正適應現實事件,然而在各類話題演講當中,他們對待身邊事、天下事的觀察、分析能力卻不斷地得到鍛鍊。在準備演講稿的過程中,如何遣詞造句,如何將觀點講得深入淺出,便於他人理解,也成為同學們思考的重要方面,在不斷的嘗試當中,他們的寫作能力也得到相應的提高。

俗話説:“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總而言之,課外閲讀有許多的益處,既可以增加學生的閲讀量,開闊學生對世界的認知視野,增長見識,又能提高學生對待事物的觀察能力、口頭表現力、寫作能力等。然而,縱觀現在學生不容樂觀的閲讀現狀問題,仍舊任重道遠。拓展學生的課外閲讀途徑,有效提高閲讀能力,培養學生語文素養,仍需不斷探索。

2021年月15日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jiaoxueziyuan/jiaoyujiaoxue/4wg4mp.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