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教學資源 >教育教學論文模板 >

高效課堂教育教學論文

高效課堂教育教學論文

教學“留白”,打造高效課堂

高效課堂教育教學論文

——高效課堂教育教學論文

關鍵詞:留白 顯拙藝術無為跟在後面 前台

內容摘要:教學中應多設置些“留白”,多給學生留出思考、自我調整、自己支配的時間,通過教師對學生的“鬆綁”,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鍛鍊學生的自主能力。

所以有智慧的教師應當適度、恰到好處的把學生從後台推到前台,讓學生在實際教育教學中自我體驗、自我教育。教師從“走在前面”變為“跟在後面”,這種“留白”的教學有時會收到更佳的效益。

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如何深化課堂教學改革,打造高效課堂,向45分鐘要質量,是一個嶄新的話題。由於目前相當部分教師的課堂現狀不能適應形勢的需要,所以我們必須按照新課標的要求,以培養學生自學習慣、自學能力,開發學生智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新能力、綜合能力為目的,使課堂教學徹底改變那種教師事無鉅細,把學生控制的過緊,自覺或不自覺的侵佔了學生個人的學習和發展的空間,教學中應多設置些“留白”,多給學生留出思考、自我調整、自己支配的時間,通過教師對學生的“鬆綁”,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鍛鍊學生的自主能力。

真正創造性的教學活動,不是教師“給予”式的教,而應該是師與生之間共同生命的投入,通過師生相互交流,相互影響、相互啟發、相互發現與相互撞擊,形成一種學生為主、教師為輔的良性的師生雙向活動,使學生與教師的創造性潛力在教與學的過程中得到激活和發揮,達到共同的精神愉悦和自由。積極的求學往往感奮於無為的消極的教學之中。這,就是中華幾千年以來總結的“讀書百遍,其義自現”的道理。

一堂課,如果教師傳授濃雲密佈,那麼學生將失去翱翔搏擊的藍天,如果教師將真理隨意拋撒,那麼學生的問題便無從現身。久而久之,導致學生無問可提,無能提問。

作為教師必須清楚,學習過程中的主體永遠是學生,教師連客體都不是,教師的作用只是創設必要的學習情境,為學生提供自由廣闊的思維天地,把學生帶入探索知識的情境中去。在學生未進入學習狀態前,教師不必給學生預設任何“圈套”或超前提示。在學習過程中,當學生還沒有從所學內容產生獨立判斷時,教師不宜給予過多的點拔與指導。當學生學習完成後,但還沒有將新知識概括歸納並吸收進自己的知識建構中時,教師不要急於作出評斷。總之,教師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僅僅是一個幫助學生完成預定學習任務從而教會他們學習的外部條件。教師只有在保證了教學民主的情況下,在學生主體的自覺主動求知的前提下方能充分發揮自己教學的積極作用。

那麼,在教學過程中怎樣才能做到“留白”呢?

淡化知識的系統性,讓學生有更廣闊的時空,提出並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吸取需要的知識。廣闊的時空是指教學不只限於在教室裏進行,還可以到校園裏、建築工地上、大自然中去進行;一節課的時間也不再是絕對的40分鐘,根據教學的需要,有時可以少於40分鐘,有時可以多於40分鐘。例如,在教學“面積的計算”等內容時,可以帶學生到室外去測量某塊土地的面積,或測量街道上某一段人行道的面積和鋪設這一段人行道所用的地板磚。這樣能使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會到學習數學的必要性,有利於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和實踐能力。

靈活使用教材,結合學生實際,給過於臃腫的中學基礎學科知識減肥,避免老師因為趕進度而又恢復“教師主體、學生僕從”的傳統教學模式。

教師要具備寬容的風度,不簡單的否定學生主動探索的結果,經常地積極地給學生以充分的肯定。比如,對學生探索的結果應及時表揚、鼓勵。對做得好的表揚:“你真行!”、“你真棒!”;對做的不好的的或錯的也要鼓勵:“你還需努力!”,千萬不要説:“你真笨”之類打擊學生的話,以免傷害學生的自尊心。

具體教學過程中,要講究顯拙(隱巧、露怯、呈愚)的藝術。一個貌似愚蠢的問題問題,一個大智若愚的設問,往往會“讓學生大出風頭,從而激發學生參與意識和學習興趣,促進“教育民主”的形成。

在我教學《端午日》這一課時,當我問用什麼方式學習課文時,學生思維的閘門悄然開啟,創新的火花不斷迸發,各小組學生相互啟發、相互競爭,理由充足,分析透徹,課堂氣氛活躍,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我隱退後的適度“無言”,換得了學生探究後的“多言”,學生真正成了課堂的主人。

適度隱退,“無聲”促生成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新課改要求我們認識主體、尊重主體、發展主體,讓學生主動地參與教學活動。學生在自身的“體驗”中學習,在體驗中“學會學習”,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因此,在辛棄疾的《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的學習中,我果斷地放棄原來一講到底的傳統講授法,而是讓學生根據自己的預習和理解,到黑板上來面對全體師生當一次“小老師”! 先後上來講課的是兩位女生,兩位女生有講有問有評,尤其是第二位同學分析透徹,歸納條理,過渡承上啟下、自然流暢。同學們的膽略和才識讓課堂上的我驚歎不已,各位評委老師也都頻頻點頭,表示贊成。那一刻,讓我深深意識到:教師已不再是主宰課堂的知識權威,而是學生的學習夥伴。我們要把時間和機會還給學生,讓學生在教師的“無言”中放飛思維。

適當旁觀,“無知”促智慧。

傳統教學中,對於課本內容講解非常詳細,學生一遇到困難,總是首先檢討自己:是不是備課不充分?是不是講授內容不夠詳細?如果只是為了讓學生能儘快地解決疑難問題,就迫不及待地“搭橋鋪路”,久而久之,學生的耐挫力下降,甚至會過分依賴教師。

新課改形式下,我們不妨在課堂上“袖手旁觀”,把對知識疑問的“繡球”拋給學生,讓學生無所依賴,進而激發繼續探究、戰勝挫折的慾望。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設計一定的情境,鼓勵學生積極踴躍地提出、研究、解決問題。

我們提倡每一堂課都要給學生留出一段時間,讓他們自主進行歸納、總結和提煉,將教師的思路方法內化為自己的東西。我們稱之為高效課堂上的“留白”。即:給一個空間——讓學生自己去填充;給一段時間——讓學生自己去安排;給一個問題——讓學生自己去探索;給一個機遇——讓學生自己去抓住;給一個困難——讓學生自己去解決。

在上述這種教學方法中,教師不僅不是“無為”的,而且將是“無所不為的”。只要我們解放思想,轉變觀念,辯證地思考這種方法的合理性,就會發現,只有這樣的一種對傳統教學背逆的方法,才真正能解決我們過去教學實踐中主客錯位的問題;只有這樣,才能把課堂真正還給學生自己。

當然,任何事情都有一定的限度,超過了限度就會走向反面。試想,如果學生自己不需要老師就能學會知識,那麼學校是否就可以不要了,學生在家自學就行了?我認為教師的作用、地位還是不可忽視的,傳統的傳授對某些學生還是起着作用的,還是適合一些記憶性強的學科教學。同時,通過教師的教學,可以使學生更快、更好地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如果教師使用了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和方法組織教學,就會對學生的成長起到催化劑的作用。另外,學生來到學校來學習,不僅是學知識、學技能,還有知識以外的重要東西。如:教師的人格魅力,集體環境下的那種人與人之間的親情、友情、合作與交往等等。

現在的教育存在着“走在前面”與“跟在後面”的區別。教師喜歡讓學生跟在後面,按照自己的設計行進,學生沒有參與的意識,沒有享受獲取知識過程的快樂,只能亦步亦趨、循規蹈矩。在教學中,如果學生遇到難點又一時無法解決,不妨先放一放,存疑留白。等學到一定的時候,難點往往會迎刃熱解。

所以有智慧的教師應當適度、恰到好處的“留白”,把學生從後台推到前台,讓學生在實際教育教學中自我體驗、自我教育。從“走在前面”變為“更在後面”,這種“留白”的教學有時會收到更佳的效益。

參考文獻: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 教育科學出版社

金小芳《教師的課堂管理藝術》 吉林大學出版社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jiaoxueziyuan/jiaoyujiaoxue/n1elg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