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教學資源 >教育教學論文模板 >

讓數學學習生活化

讓數學學習生活化

讓數學學習生活化

讓數學學習生活化

論文摘要:數學作為一門基礎學科,但其知識本身來源於生活,並最終運用到生活中去。因此,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應該根據學生的學習特點和認知規律,將數學知識的學習和學生的生活實際密切地結合起來,鼓勵學生善於聯繫生活去學習數學,並學會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達到學以致用,學習有用的數學。

關鍵詞:數學生活學習方法實際問題

數學作為一門基礎學科,但其知識本身來源於生活,並最終運用到生活中去。因此,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應該根據學生的學習特點和認知規律,將數學知識的學習和學生的生活實際密切地結合起來,那麼數學知識的學習將不再枯燥乏味,學生學起來就會感到自然親切。這將有利於培養學生用所學的數學知識來觀察周圍豐富多彩的事物,進而增強其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其能力,發展其智力,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因此,從生活的角度去認識數學,聯繫生活實際去學數學,從而感受數學的價值,並用數學去服務生活,是學習數學的一種重要的目標和手段。

一、聯繫生活實際,情境帶入。

教師在教學新課開始時,要積極引導學生從身邊的生活出發,從平時看得見,摸得着、能理解的具體事物出發來學習和掌握數學。例如:在教學“可能性”一課時,先通過多媒體視頻讓學生觀看一段動畫,在一個天氣晴朗的日子,風和日麗,突然天陰了下來,烏雲來了,這一變化會使學生產生強烈的好奇心,這時老師立刻拋出問題:“天陰了,接下來可能會發生什麼事情呢?”學生就會很自覺地聯繫他們平常接觸的現象,回答這個問題。學生説:“可能會打雷”,“可能會下雨”,“可能就是烏雲遮住了太陽,一會兒就會天晴”,“可能就是陰天了”,……老師接着邊説邊演示:“同學剛才所説的事情都有可能發生,那哪種可能性最大呢,哪種可能性最小呢?學生會説“下雨可能性最大,下雪可能性最小”……老師接着説“在我們身邊還有哪些事情可能會發生?哪些事情根本不可能發生?”學生説:“今天的作業不能可能發生”,“奶奶晚上燒了我最愛吃的魚可能發生”,“我會越變越小不可能發生”,“下雨時,地上不會濕的,不可能發生”,……通過這一創設情境的導入,使學生對“可能性”這一含義有了初步的感覺。學習“可能性”,關鍵是要了解事物發生是不確定性,事物發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讓學生聯繫自然界中的天氣變化現象,為“可能性”的概念教學奠定了基礎。

二、選取生活素材,實時解決。

用學生最直觀、最能感受的事物代入教學中,是讓學生產生學習興趣的重要手段之一,因而生活素材很重要,選擇生活中的數學實例,為課堂教學服務。使學生真切感受到生活中到處有數學,數學與“生活”同在。如在教“簡單的統計”這節課,利用同學們每天上體育課,存在體育器材的選擇的問題,男生和女生玩的不同,器材受歡迎程度不同,讓學生很自然地主動參與進來,並提出問題,分析原因:可能是男生女生體質不同,男孩喜歡活動量大的器材,女孩喜歡活動量小的器材;可能是有的器材好玩,有的器材不好玩等。教師順着學生的思路一引:“這樣看來,如果你是體育老師,要購買些新的體育器材,我們首先得去了解些什麼?”學生被這一身邊的新穎問題所吸引,有的學生便得意地説:這得去了解我們同學們平時都愛玩什麼,還要看班級是男生多還是女生多。這樣學生就自覺形成了統計的需要,使學生積極投入到學習數學的活動中,使學生真切感受到生活中到處有數學,數學與生活同在。

三、結合生活場景,用於實踐。

語文教學中,一般要求學生寫日記,而很多學生都會使用數學語言把一些鮮活的生活場面展示出來;而從學生日記中的場景展開教學,不僅生動真實,而且易於理解,很容易激發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如下面是一些學生的幾篇數學日記,通過在課堂上朗讀,課下表揚,會讓學生自豪,如果出現數字錯誤,給予鼓勵訂正,會使學生進一步鞏固所學知識,同時,更能激發他們在日常生活中積極使用他們所學到的數學知識。例如:有學生寫,今天放學,媽媽給了我20元,讓我去超市買東西,我買了一些零食,用了7元錢,還買了3支鉛筆,1元錢一支,還買了一本數學本,用了5角錢,回到家裏,我算了一下,一共用去10元5角,超市阿姨找給我9元5角,回到家,媽媽説我:“真棒!”課下我給予了表揚。有學生寫。星期六,媽媽帶我去市場買菜,我們買了8個大蒜共3元,4根胡蘿蔔6元,2斤肉25元,一共花去多少錢?我仔細算了一下:3+6+25=32(元),所以一共花了32元錢。我會利用課下,糾正他的錯誤,並鼓勵他繼續寫這樣的內容、

學生通過經歷、觀察、收集、記錄他們生活中的數學和數學例子,並用數學的觀念和態度去理解和表示事物的數量關係。生活中的信息很多,如果有效地選擇數學信息,就培養了學生收集和整理數學信息的能力。

四、引入生活問題,學以致用。

學習的目的在於運用。當教學目標完成後,學生學會了所學習的數學知識後,教師應及時帶領學生走進生活,嘗試用所學知識分析日常生活中的數學現象,解決日常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如:在認識角教學時,首先讓學生熟悉的鐘面入手,轉動鐘面上的時鐘和分鐘,讓學生直觀地感知角是有大有小的;並讓學生動手用2根小棒搭出直角、鈍角和鋭角。如:在教學比例時,讓學生站在太陽下面,看自己的影子有多長,然後量出自己的身高,在量一量其他同學的身高,看能不能得出他影子的長度,將計算出來的數字,和量出來的數字比一比,是否一樣。使學生邊思考,邊動手,切身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形成科學、嚴謹的學習態度,發展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

五、創新學習方法,引人入勝。

把數學帶進生活,能使每個學生的興趣、思維、個性等方面都得到展示。現代社會,教育也越來越講究以學生為本。每個學生都有自我發展的需求,應當得到尊重、信任和關懷。作為教師,作為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是學習的夥伴,是建立在相互依附相互信任的基礎上的,他們的關係是大朋友與小朋友的關係,而教師的教學方法可能會直接影響學生吸收知識的多少,在新課標倡導教師在教學中要積極運用親身實踐,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勇於創新的方法來引導學生自主學生,在教室裏可以暢所欲言,想説什麼就説什麼,在愉悦的氛圍中學習自己喜歡學習的數學。大家學,學有所得。人人動手,個個動口,正是實現了《課標》面向全體學生,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須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目標。

總之,強調從學生己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為數學模型,並進行解釋與運用的過程,從而獲得對數學的獨特體驗,把數學學習活動變成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在實踐中體會到數學的奧祕,感受到數學的樂趣,構建了一個生動活潑的數學學習環境。這就要求我們教師認真鑽研、積極探索,在教學中創設生動有趣的生活情境,鼓勵學生善於聯繫生活去學習數學,並學會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達到學以致用,學習有用的數學!

標籤: 生活化 數學 學習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jiaoxueziyuan/jiaoyujiaoxue/o4d8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