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論文模板 >教學論文模板 >

打開生活數學的窗户—對生活數學教學的幾點感悟

打開生活數學的窗户—對生活數學教學的幾點感悟

摘要:數學來源於生活,生活於生活之中。如果我們把數學與生活結合起來,它就會變得親切、可愛和迷人。上好一堂數學課也是全體數學教師的殷殷期望,文章將圍繞師生關係的建立,“生活化”的數學以及遊戲教學法對教學的作用這三點來開展豐富多樣的數學教學活動,從中有所知、有所悟、有所得,從而把生活數學教材中的知識轉化為學生自己的數學知識與技能,引發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幫助他們知識獲取,最終實現數學素養的全面提升。

打開生活數學的窗户—對生活數學教學的幾點感悟

關鍵詞:師生關係;生活化數學;遊戲教學

《智障學校義務教育課程標準》(2016版)指出:“生活數學是培智學校義務教育階段的一般課程,具有基礎性、普遍性、發展性、實踐性和可接受性。研究生活數學課程有助於學生掌握必要的基本數學知識和技能,培養學生初步的思維能力,促進學生在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上的發展,為學生適應生活奠定了重要基礎。可見,生活數學對於智力落後兒童適應生活、社會和未來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那麼生活數學教學就顯得尤為重要。下面將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談生活數學教學。

 一、打破傳統教學的教學觀念,改變教學方式,構建和諧師生關係

教學活動是師生積極參與、互動互動的過程。教師應發揮主導作用,成為學生數學學習活動的組織者、指導者和合作者。

(一)培智教育中教師應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

教師應提供給每個智力障礙學生以適應性教育,這是兩者間基本的教育關係。發展特殊教育是強調適應性教育,實現教育機會均等理想的重要舉措。我們應該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關注每個學生和每個學生的個人需求,為他們提供最合適的教育。

在選擇教學內容時,培智數學教育中必須依學生的能力、障礙需求或學習困難以及興趣而對內容做彈性的調整。除數學知識外,還應包括基本生活習慣、安全衞生知識、人際關係、勞動服務、經濟生活和時間意識。

適用於智力落後學生的教學方法。例如,單元教學法打破了傳統的分科教學模式,將弱智兒童需要掌握和學習的各種知識和技能整合成一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單元。智障學生的心理年齡普遍偏低,遊戲教學法將想象與現實相結合,為智障兒童提供了體驗人生和成功的機會。在遊戲教學中,教師不應過多地解釋,而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使弱智兒童的特殊能力得到充分發揮。

教學組織上,學生差異相當大,教學應該分為集體教學與個別教學,適當分配時間,依教學內容與學生表現做彈性調整。而且除了課堂教學外,還應有校外教學,要實地進行教學演練,以適應社會生活可能出現的數學問題。

(二)培智教育中師生間心理與人際關係

研究表明,師生的心理壓力主要來源於師生關係的惡化。教師反映教學中最大的問題是處理師生關係。教師往往把重點放在如何把課程教好,而不管如何改善師生關係,結果可能是由於師生關係緊張,影響教學質量。在學生常接觸的人物中,除父母之外,以教師最為親密,所以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是幫助孩子學習的最佳橋樑。

相互尊重,相互關愛,加強雙向溝通。智能障礙者很難分辨是善惡,但也有尊嚴,是不容他人同情與捉弄的,即使同情為何物的極重度智障者,同情與捉弄對他們也 會行為。是不利的,因為同情可能剝奪了他們的學習機會,捉弄則可能增加他們的挫折感,只有體諒之心才能協助他們瞭解事務與學習做事方法。沒有真誠的愛,就沒有真正的教育。弱智兒童和正常人一樣,有豐富的情感情感。教師應視他們為具有正常感情需要的兒童,對他們傾注情感的投入並期待迴應。通過這種交流,激發情感共鳴,從而產生巨大的感染力,使他們願意貼近老師,得到關注,尊重情感體驗,增強他們對生活和學習的自信心,激發他們的生活本能,打下堅實的基礎。正常學習和生活活動。

有一個共同的想法,建立合理的期望。智障者與一般人一樣是人,絕不能以異樣的眼光或心態對待他們,否則將童會影響對待他們的態度和方法,以致造成更大隔閡,使興趣他們處於更不利的狀態。

(1)要協助,不要過度保護。只要他們的能力所能及,就應儘量讓他們自己做,一方面可以使他們從做中學得新的經驗,一方面又可加強記住做事的方法。如果凡事怕他們不會做,擔心會把事物弄糟,如此反而會剝奪其學習與練習的機會,而永遠需要依賴他人代勞,以致他們失去行動、生活的自由。

(2)要指導,不要苛責。由於智障者的做事方法是依照固定的模式,缺乏隨機應變的能力,因此做事往往不能因地制宜,所以對他們應加強指導,而決不能苛責,否則就會增強智障者的挫敗感。

(3)轉變觀念,挖掘長處。所謂轉變觀念,就是要確立智障兒童也能成才的觀點,它應包括兩個方面的內涵:一是最大限度地開發和培養他們各方面的潛能、智慧;第二,我們應該努力教他們學習、生存、發展和發展的基本技能。智障兒童不能像正常兒童那樣完成學習過程,但在其他方面也有自己的“閃點”。教師要注重素質教育,突出個性發展,培養多種技能,掌握自身優勢,善於選擇教育的突破口,只要發現一點進步。肯定、讚美和鼓勵他們獲得愉悦和成功的心理體驗。

二、打造“生活化”數學課堂,讓數學為生活服務

智力低下兒童有智力低下、直覺思維和抽象概念和邏輯思維發展不良。生活數學課堂教學應立足於學生現有的生活經驗和知識經驗,並考慮學生數學學習的特點。要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和心理特點,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和興趣。將數學課改為活動課,發現生活問題,解決生活問題,將數學知識和技能運用到生活中,體現“數學源於生活,寓於生活,寓於生活”的理念,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的樂趣。學習和理解數學在生活中。對於智力落後學生來説,數學教學的生活化和形象化顯得越來越重要。

(一)創設“生活化”教學情境。針對智力落後兒童的認知特點,在教學過程中,應創設一種生活化的教學情境,將數學知識運用到現實生活中,讓學生運用特定的思維,結合個人的實際生活經驗來學習抽象的墊子。有效地幫助低年級學生理解數學知識。感受數學的樂趣。生活中充滿了數學知識和數學問題,使學生在現實生活中學習數學,使數學學習融入生活,用具體、生動的手段來表現數學的內容,在生活的教學情境中進行教學,使學生處於一種相對的狀態。舒適愉快的課堂氣氛,學習數學,物理理解和學習所學知識。智力落後學生由於邏輯思維和抽象能力差,在學習數學知識和掌握數學方法時,必須從實際生活經驗中理解抽象的數學知識,並與具體對象相結合。

(二)選擇“生活”教學內容。生活孕育出數學。教學內容的選擇是教學的一個重要方面。智障學校培養學生基本的科學文化知識和適應生活、社會和自助的技能。這就要求教師根據學生的培養目標和能力水平選擇教學內容。教學內容應緊密聯繫學生的實際生活,以達到提高學生生活技能的目的。教師應努力蒐集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關的數學資料,廣泛選擇學生熟悉的生活內容,形象化、趣味化、生活化枯燥抽象的數學知識,幫助學生感受數學的趣味性和實用性。有利於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使學生對數學更有興趣。他們樂於自學數學。

(三)藉助“生活”技術輔助課堂教學。當今社會是一個科技飛速發展的社會。科學的進步為教學的發展提供了巨大的支持。現在人們的生活離不開手機、電腦等科技產品。運用“生活的”技術手段,結合生活化學習方法進行教學,可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效果,如用計算器輔助學生學習加減法,用多媒體向學生呈現教學內容,用生活指導學生等。基於學習的方法。多媒體學習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手段。這種“生活”的技術手段將使數學學習生動活潑,貼近學生的實際,幫助學生解決生活中的問題。由於智力落後,缺乏深刻性和普遍性,智力落後學生在學習和理解概念時常常感到“困難”,對數學逐漸失去興趣。數學教學應根據學生的思維特點,發現具體事物,在生活中表達抽象概念。教師應努力將書本知識還原為生活問題,模擬生活中的數學現象,使數學課堂能夠再現生活畫面,使學生能夠體驗、操作、理解和促進。他們通過觀察、操作、思維和交流學習過程靈活地學習數學知識。兒童有頑皮的本性,特殊的孩子也不例外,尤其是國中生。玩遊戲符合他們頑皮的本性,能有效地訓練他們的手、腦和眼協調能力。將數學知識融入到趣味遊戲中,讓學生同時學習數學知識,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教學策略。

(四)“生活化”課堂交流。考慮到學生注意力短時和抽象思維能力差的特點,教學語言和身體動作的好壞直接關係到學生的學習效果。教師的教學語言要剋制,不能只唱高音,面向低水平學生,語言要幼稚、誇張的動作,在教學語言內容上要更貼近學生的實際,從而保持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興趣。在學習中有很大的作用。

(五)走出課堂,融入生活。智障兒童教育的最終目標是能夠適應社會,並在未來養活自己。數學教學的目的是讓學生走出課堂,在生活中反覆學習,在生活實踐中反覆感受。當學生面對現實生活中的問題時,他們可以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和方法去尋找答案。該方法使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數學的應用價值,逐步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和能力,使學生能夠運用數學方法來分析和解決問題,並將數學知識運用到生活中。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學生需要積累更多的直接經驗,因此教師應該為學生參與生活實踐創造條件和機會,使他們能夠在生活中學習,在生活實踐中體驗,學會有效地運用生活中的數學知識來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三、打開學生天性,引爆課堂活力

玩遊戲是孩子的天性。對孩子來説,遊戲是生活的調味品。遊戲活動需要感知覺、聽覺、視覺、觸覺等多種感覺同時參與,能同時培養學生身體、大腦協調能力。遊戲可以營造愉快輕鬆的學習氛圍,有趣的抽象數學知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潛能。智障兒童與正常兒童具有同樣愛玩遊戲的心理需求,所以在教學中要針對智障兒童注意不集中或者注意力集中時間段、控制力差、對邏輯性強和抽象性概念理解能力弱、吸收知識效果差等特點,合理地、正確地將遊戲引進數學課堂,引起智力障礙兒童的注意,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及學生學習效果。

(1)遊戲可以激發學生對智力落後的學習興趣。愛因斯坦説:“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智力落後學生的注意力不穩定。他們只有二十分鐘的時間集中在課堂上。因此,我們應該設計出趣味性、合理性的遊戲來引起智力落後學生的注意,激發他們的好奇心,激發他們強烈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積極投身其中。在課堂教學活動中,弱智學生的數學教學將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教學“5的分成”教學中,可通過遊戲“老鷹抓小雞”的遊戲方法來進行練習。即教師安排一名學生當老鷹,五名學生當小雞,把被抓到的小雞以及沒被抓的小雞分開記錄,很好的體現了數的分成。這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了學習的積極性,而且提高了學生的計算能力。

(2)遊戲可以彌補智力落後學生的身體缺陷。許多智力落後學生的大腦發育不完善,導致手腳不方便。因此,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幫助智力障礙學生身體各部分的發展是必要的。遊戲教學是弱智學生心理障礙補償的重要途徑。例如,在學習數的大小上,很多學生無法區分,他們只知道幾個或者多少,我用氣球遊戲幫助學生識別和區分;用打氣筒給氣球打氣,氣打的越多,氣球也就越大,讓學生上來親身體驗下給氣球打球,理解領會數的大小概念。教師提問:“氣球是不是氣打的越多,氣球就越大呀”學生回答:“是的”;讓學生親自操作,教師示範,形象生動,學生掌握後,就不會再迷惑。

(三)遊戲可以培養弱智學生團結協作的意識。精神發育遲滯學生由教師協助指導。在玩遊戲的過程中,智力遲鈍的學生被訓練來進行交流和交流。例如,在“平面圖形理解”的教學中,使用“找家”的數學遊戲,可以幫助學生學習目的,我讓每個學生得到自己的圖形,首先知道自己手中有哪些圖形,然後讓學生幫助孩子找到自己的家庭圖形,在遊戲的過程中,學生的感受是教師積極而充實的。教師輔助後,學生在思考後積極尋求正確答案。在尋找的過程中能力較好,程度較輕的學生會主動地幫助能力較差的學生,糾正錯誤。這樣,數學知識與遊戲科學的結合將使學生能夠在教學活動中運用身體、語言、團結與合作,不僅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且培養他們的團結與合作意識。    

總之,健康和諧的師生關係以及“生活化”的數學內容為課堂教學打下基礎,而遊戲是智障學生喜聞樂見的教學活動形式,它是一種催化劑,能讓老師、學生、課堂產生奇妙的化學反應,在數學教學活動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運用各種有趣的遊戲不僅能激發學生的興趣,活躍課堂氣氛,使學生享受教學,而且能挖掘學生的內在潛能,增強他們的參與與合作意識。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muban/jiaoxue/7r1r1.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