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教學資源 >學校管理公文範文 >

班費管理制度(共3篇)

班費管理制度(共3篇)

班費管理制度1

班費管理制度(共3篇)

班費是維護班級正常運轉,保障班集體學習、生活開支的專項資金,取之於學生,用之於學生。經班幹部組織全體學生共同研究,徵求全體意見,輔導員老師處報備,均採取全員自願預繳納班費制度。班費的開支項目應本着合理、科學、公開、節約的原則。為規範班費的來源和管理,指導學生合理使用班費,更好的發揮班費的作用,特制定本規定。

一、班費的籌集

1. 均採取全員自願預繳納班費制度,額度控制在50元/人/年內,特殊情況如需超額收取必須專題報所在學院審核批准。

2. 嚴禁通過罰款或截留獎助學金等方式籌集班費。

二、班費使用範圍

1. 用於班級開展文體、藝術活動,主題班會等購置班級共同使用器材等。

2. 用於班集體學風、班風建設,如購買資料、班內獎勵等。

三、班費管理制度

班費由班長辦理銀行卡,生活委員掌握銀行卡密碼,團支部書記保管卡片,採用班費三人共同管理制度。遇集體活動需支出班費時,各班委要召開班委會決議是否使用班費,採購時生活委員需和兩名及以上同學一同購置相關物品,生活委員必需如實記賬,活動結束後向班級全體成員通報費用明細。輔導員全程行使班費監督職責,防止班費丟失。

班費管理制度2

班費是用於本班參與學院、系、班級等各項集體性活動所需經費的一項費用。他取自於學生、用於2學生,為學生服務。管理好班費,合理使用好班費,是班級組織管理工作的一個重要內容。為了進一步加強班費的使用管理工作,制定如下制度。

一、班費來源與使用範圍

1、班費來源於新生報到後一次性收取,收費標準為每生三年班費50元整,其餘時間無特殊情況不可再額外收取。

2、班費使用範圍為:學院、系所組織的有關活動中應由班級支付的費用;班集體活動應支付的費用。

二、班費管理與審查

1、班級應建立班費管理小組,由輔導員、班長、生活委員及學生代表組成。有關活動所需經費及額度應由班委會研究決定,並做好班委會記錄,經輔導員批准,班長和生活委員共同提取。生活委員和學生代表根據計劃採購有關材料和用品,並應開取原始票據。票據應簽寫經辦人、證明人,由輔導員審批簽字方可報銷,有生活班委記入帳冊,並保管好票據備查。

2、班費的管理應執行錢、帳分開的原則。建立班費收支帳冊,由班委負責記帳,錢款由輔導員負責保管。

3、定期向全體學生公佈帳目。班費管理小組應在每月第一週班會時公佈上月班費的使用情況。公佈的內容有:上月班費收入數額、支出數額、支出原因及相關票據,並接受本班同學的諮詢,由班長負責解答。

4、必須堅持勤儉節約,量力而行,少花錢多辦事的原則。班費必須堅持三年均衡使用的原則,堅持計劃支出,按章辦事。

5、各系每學期期末對各班級班費使用情況進行審查。各班班費管理小組必須接受審查,並如實提供帳冊、票據。

6、各系不得平調班費,並認真接受學生處審計監督。

三、違紀處理

班費管理小組成員,不執行本管理辦法或擅自挪用班費,或將班費使用於使用範圍規定以外的方面,或將班費以現金形式存放在個人身邊,或未按時公佈帳目,或班費支出不合理,或無原始票據等,都視為違紀行為,視情節輕重給予批評教育,資令其改正,直至紀律處分。

本制度自公佈之日起施行。

班費管理制度3

為創建優秀文明班級,規範班級管理秩序,規範班費的來源、使用、結存的管理,增強班費使用透明度,強化班費監督,提高班費(資金)的使用效益,保證班級活動的順利開展,特擬定以下管理辦法。

班費收取制度:對於班費的收取,我們在本學期的家長會上按每人200元的數額收取班費。

班費儲存制度:對於班費的儲存,由黃美婧媽媽和吳韻萌媽媽共同負責。大部分的班費儲存在銀行。小部分的現金由黃美婧媽媽保管,供臨時支出。

班費支出制度:對於班費的支出,都由班主任最後決定,由黃美婧媽媽負責實施。任何支出,無論數額大小,均需有明確的發票或收據。班費支出後,詳細記錄,記載班費支出的時間,數額,用途。每月1號再由楊寧峯媽媽核對帳目、票據情況。

實用性使用原則:班費使用範圍包括:

1)校內的、組織性的班級活動(中隊、大隊、六一、教師節、元旦等大中小型活動、文體活動)

2)學習相關活動(圖書、老師指定學科練習、禮品獎勵、學習用品等)

3)以班級名義出面的比賽活動(如運動會、詩歌朗誦、書寫比賽等)。

4)班級裝飾及綠化

班費透明制度:對於班費的使用,我們做到透明化。每次大型活動計劃、籌備,有較大數額班費支出時,都會由兩名或以上家長委員會委員,及老師共同商議使用,並且在每期家長會上列明詳細的使用清單,彙報給各位家長,每學期的餘額將自動轉入下一學期使用。

以上辦法由2013年11月起實施! 

標籤: 班費 管理制度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jiaoxueziyuan/xuexiaoguanli/jm6r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