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論文模板 >畢業論文模板 >

漢語言文學畢業論文(精品多篇)

漢語言文學畢業論文(精品多篇)

漢語言文學畢業論文(精品多篇)

有關漢語言文學畢業論文範文二:語文以及漢語言文學關係 篇一

摘要:在進行語文教育和漢語言文學教學對接的過程中,需要堅持語文終身教育的觀念,這樣才能確保兩者之間實現合理對接。

關鍵詞:語文;漢語言文學

引言

語文教育是弘揚我國漢語言文學精髓的主要途徑,漢語言文學屬於語文教學內容的一部分,應試教育模式下的語文教學更多的是為考試而學習而不是為文學而學習,語文教育沒有滿足新時代漢語言文學的教育要求。漢語言文學要實現語言教育和漢語言文學的對接性教育,就要從多個方面綜合考慮,在教學理念越來越開放的情況下,引導學生以積極的心態來正確理解語文教學中漢語言文學的教育問題。

1漢語言文學教育的特點

漢語言文學的作用很大,而且不是僅僅侷限在某一方面。漢語言文學在反映我國歷史和文化語言傳統的同時,也可以將一個民族的氣質風貌展現出來,並承載着一個民族的文化。語言文學是人類的財富,漢語言文學更是中華民族的財富,作為中華兒女,我們應該將其繼承和發揚起來。漢語言本身就是一門我國特有的專業,這門專業的目標就是培養人文素質、培養專業的從事漢語言文學的人才。在現如今的社會中,衡量教育是否合格的標準是看其能否適應社會的發展需求。漢語言文學教育過程中並沒有直接體現出實用性,而是通過人文觀念等展現的,不能用經濟指標進行衡量。

2語文以及漢語言文學之間的關係

2.1教學目標相同:

語文以及漢語言文學教育的目標是一致的,其最終目的都是為了給社會培養更多的專業人才,同時保證學生可以更快的適應社會生活;語文教育的一部分就是漢語言文學,兩者在理論以及教學內容上存在一致的地方,但是在教學過程中會根據各自的特點,培養學生的各項興趣愛好。

2.2表達形式不同:

漢語言文學在教學過程中強調,通過語言體現出作者的感情、對事物的看法分析,讀者通過閲讀文字來了解作者的情感波動。漢語言文學的生動性則主要體現在可以用語言進行靈活表達。雖説兩者表達形式上存在差異,但語文教育是漢語言文學教育的基礎,兩者之間存在着相互影響。

2.3專業性的差異:

漢語言文學教學要比語文教學更加專業,一般情況下,在高等院校教學過程中,漢語言文學都會涉及到很多的專業知識,這就需要學生進行探究。漢語言文學教學過程中,需要學生不斷加深自身的文學知識,發自內心的原因學習,和漢語之間培養深厚的感情;語文教學相比就簡單的多,只需要對學生進行簡單的教學,在教學過程中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所以説兩者專業性之間存在着差異。

3語文和漢語言文學教學銜接的問題

3.1實踐能力銜接薄弱:

在進行漢語言文學教學過程中,對於學生語文教育實踐能力的培養卻有些忽視,這造成的現實情況就是很多學生有着紮實的理論知識基礎,但實踐上的經驗卻幾乎是空白的;有些漢語言文學老師的教育理念並沒有隨着時代的發展而進步,教學過程中只重視專業理論知識的傳授,對於漢語言文學實踐的重要性卻幾乎不談,這就造成課堂上只進行枯燥的理論知識灌輸,學生長此以往,對課堂學習會逐漸失去興趣。這也是現如今教學過程中存在的一個主要問題。

3.2教學缺乏針對性:

漢語言文學目前已經形成了相對完善的教育體系,但是卻沒有具有針對性的教育模式和方法。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對於因材施教的教學理念也沒有完全領會,這就造成一個非常尷尬的問題:制定的教育目標和方法與現實情況脱節,無法滿足學生髮展以及課改的需求。在進行漢語言文學教學的時候,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隨時調整課程和教學目標的設定,教師可以根據教學階段的變化,結合教學情況,在瞭解學生掌握程度的基礎上,對教學方法和技巧進行更新。只有這樣,才能確保漢語言文學教學可以達到預期的目標。

4促進語文以及漢語言文學的教學銜接的措施

4.1做好人文素養培養:

在進行漢語言文學以及語文教育的時候,要注重對學生人文素養的培養,做好人文素養的教育,促使專業學生身上具備人文色彩。在教學過程中如何進行學生人文素養的培養,可以從兩方面入手:老師除了正常教學之外,還需要對學生進行關心和關懷,瞭解學生的思想處境以及情感波動,從這方面入手,培養學生的素養和人格;教學過程中注意培養和維護良好的師生關係,良好的師生關係可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幫助教師更好的完成教學計劃及任務;與此同時,完善漢語言體系可以做好文化傳承。

4.2注重實踐能力對接:

要想更好的將語文和漢語言文學教育進行融合,就必須和現如今的實際情況結合起來,在分析已有發展模式的基礎上,做好兩者融合的工作。要想將兩者完美的融合起來,就需要找到兩者的相同點,漢語言文學和語文教育都是圍繞漢語言文學展開的,在教學過程中若想融入實踐知識,就必須瞭解兩者共有的知識和理論,最終實現培養學生語文實踐能力的目的;在進行實踐教學過程中,應該對教學模式和方式進行創新,讓學生在瞭解相關知識的基礎上,進一步激發實踐潛力。

4.3加強技術指導:

隨着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信息技術在教學過程中發揮着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現在有很多高校採取了遠程教學的方式,這樣把現代科學技術和課程完美的結合起來。語文和漢語言文學教育的目的是為了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讓學生擁有敢於實踐、敢於創新的精神。漢語言文學教育專業的培養目標是開闊學生的視野,讓學生在創作過程中可以品嚐創作帶來的樂趣,提高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最終讓學生具備較強的文學鑑賞分析能力。

結束語

在進行語文教育和漢語言文學教學對接的過程中,需要堅持語文終身教育的觀念,這樣才能確保兩者之間實現合理對接。語文以及漢語言文學的關係是相互聯繫卻相互獨立的,漢語言文學作為語文教育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兩者之間本身在教育目標上就是一致的,所以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應該充分結合實際情況,不生搬硬套,切實做好教育工作。

參考文獻

1、以就業為導向,深化漢語言文學專業教學改革邵之茜;陝西教育學院學報2008-06-1515

2、高素質應用型漢語言文學專業人才培養的三個問題王彩萍;浙江萬里學院學報2007-05-1514

漢語言文學畢業論文 篇二

《新時代網絡語言對漢語言文學影響分析》

內容摘要:語言作為人類進行交流的主要工具,同時也是人類進行發展所自然產生的社會現象。漢語言作為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歷史長河中的文化結晶,它具有十分豐富的文學內涵。隨着最近這幾年網絡文化的崛起和發展,一些生造字和生造詞語逐漸出現於網絡和人們的實際生活中。在極大的豐富人們的實際生活的同時,網絡語言的飛速發展也嚴重的抑制了我國漢語言文學的發展。

關鍵詞:新時代網絡語言;漢語言文學;影響

一、網絡語言

網絡語言,實質上就是指隨着互聯網的不斷髮展而自然產生的一種區別於過去傳統平面媒介中的語言形式。主要是我國現有的網民們為了可以有效提高網絡聊天的效率,或者是在某種特定的環境下需求而採取的形式。它的形式比較簡潔、易於交流、便於理解。簡單的説就是指在網絡的虛擬空間中一種語言形式。主要類型包括:數字型78(去吧);諧音型粉絲(fans);字母型MM(妹妹);符號型,"0.0”表示“冷漠”的表情等。

二、新時代網絡語言對漢語言文學發展的影響

(一)有益影響

網絡語言產生的主要原因是,我國經濟社會的蓬勃發展以及對社會生活中的各類事件的播報。網絡語言在網絡環境中得到了充分的推廣,並通過互聯網的傳播優勢得到最大化的普及。網絡語言可以在人們的實際生活中發揮一定的現實作用,充分的表達説話人的具體表達含義和心理真實感受,並受到青年人的熱愛,青年人並將網絡語言實際的應用到自己生活中。有諸多的網絡語言逐漸被廣大的受眾羣體應用到語言文學中。這主要展現於語文的作文內容中。當前階段,大部分的教師在進行出題的過程中,都會選用網絡語言,以此來充分表達自身對網絡語言的實際看法。而且也可以有效的進行傳達特定的教育意義,進而全面體現出其設定的社會深意,不斷教育當前階段的學生,使他們可以充分理解網絡語言的利與弊。並學會正確的使用其網絡語言。網絡語言雖然受到廣大受眾的喜愛,但是我們也需要將此內容與漢語言文學進行區別的對待,進而全面的減少網絡語言對漢語言文學產生的造成的阻礙作用。

(二)負面影響

從另一個角度對於漢語言文學的發展的影響進行分析,看似非常流行的網絡語言大部分都是來自於我國經濟社會中的熱點人物或者事件,進而從側面來具體闡述社會生活中存在的問題和未來的發展趨勢。為此,人們需要對其社會性質的問題加以關注,某一網絡詞語在一個時間段頻繁的出現,其網絡語言就可以充分的説明當時的一個事件。例如,“我爸是李剛”這句話曾經非常的流行,在網絡乃至是人們的現實生活中,都引起了廣大受眾羣體對事件自身的高度關注,由此我們可以明顯的看出,網絡語言之所以會流行,也是因為受眾羣體對於這一系類詞彙的出處的高度關注。當前階段中,網絡已經走進人們的實際生活中各個角落,現實生活中的每一個人都可以在網絡上暢所欲言,網絡不僅成為了受眾羣體充分表達自己的實際看法和參與到社會生活最普遍最便捷的方式,同時也已經成為信息傳播的最主要的一種方式。也正是因為這一現象,網絡語言才可以如此迅速的進行發展。當前階段,現有的一部分網絡語言嚴重偏離了漢語規範的網絡語言,為了可以追求更加新穎的話題和方便,人們在諸多的方面都沒有嚴格的遵循漢語規範。有很大一部分的詞語詞義被人們所曲解,還有大量的刻意的錯別字,這一部分都會在語文教育方面產生不可估量的負面的影響。我國的網民的主要羣體就是青少年,他們普遍喜歡新鮮的事物並且非常樂於並善於接受全新的事物,他們的情感是非常豐富的,並沒有比較強的辨別是非的能力。青少年時期正處於語言的學習的特殊階段,青少年大量的使用、接觸網絡語言,在無形之中接受了其中不規範語言,非常容易養成不規範表達的惡劣的學習習慣,這對學生的漢語言學習,必定會造成不良的學習影響。例如,學生在進行實際考試的過程中,在試卷上答死亡的反義詞為“撲街”。這比較顯著的表明了學生在網絡言語的應用過程中形成的錯誤觀念。與此同時我們自身的寫作能力、學習能力、對語言的鑑賞能力也會隨着不斷下降。網絡是虛擬的,我們需要及時的進行劃分其與現實生活的界限,進而全面的進行營造一個語言交流的和諧文明世界。網絡語言因為自身的豐富多樣性和巨大的推廣力,造就了一種全新的語言模式。此種簡單直白的文字和特殊的文字表達形式,迅速的滲透到了傳統的語言文化中,進一步的促使我國的傳統語言的功能抓緊淡化。為此,我們需要不斷加大對於漢語言文化傳播力度,盡最大限度的進行擴大漢語言的影響力,進而逐漸實現我國的漢語言的經濟化轉向國際化漢語言文學要注重樹立本身的特點,與此同時提高自身的影響力,擴大影響範圍,實現進一步的突破和提升。

綜上所述,我國目前的網絡語言,基本處於一種無人管制的狀態。但是在運用網絡語言過程中,我們需要時刻謹記對傳統文化的保護和傳承,不可以只是單純的為了追求新穎和樂趣就隨便的篡改漢語文化,進一步嚴重的阻礙了漢語言文學發展。

漢語言文學畢業論文 篇三

《漢語言文學師範生就業實踐能力培養》

摘要:隨着時代的發展,外語的應用範圍也在逐步擴張,這導致近些年出現了“外語狂潮”,國內甚至對於外語的追捧逐漸超過語文。面對這一情況,國家開展了一系列的措施,以提升人民羣眾對於漢語言的重視,其中以各省市大學聯考改革方案的逐步推進最為明顯。而作為一名漢語言專業的師範生,應該採取怎樣的行為,響應國家的政策,將自己打造成一個適應時代新形勢的高質量應用型人才,實現人生價值。本文就要對這些問題進行簡要概述。

關鍵詞:漢語言文學;師範生;就業;實踐能力

一、引言

“師者所以授業解惑者也”,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擔負着教書育人,培養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質的使命。漢語言作為五千年中華文化傳承發展的基礎,所起到的作用自然也就不言而喻。面對國際上的“漢語熱”和國內的“外語狂潮”,當前在讀的漢語言文學專業師範生,未來的預備語文教師,在提升自身的專業素質和思想素質的同時,也應當走進社會實際。也就是還要從當前的實際情況入手,培養自身的就業實踐能力,從而以自己微薄的力量,讓學生和身邊的人正視重視漢語言文學,發揮漢語言文學的潛在積極作用。

二、當前漢語言文學的社會現狀

普遍來説,社會上對於漢語言的認識存在偏差。認為漢語言文學的學習就是掌握簡單的口語和淺近的文字,對於進一步更高深的漢語言知識不甚瞭解。社會上存在着很大一部分的人對於漢語言的應用不規範,諸如讀音不標準、用字用詞不當、習慣性使用網絡語言等情況很是尋常。[1]同時,對於漢語言文學專業的教師和學生來説,對於漢語言文學的觀念也發生了轉變,一味重視表面的華麗的知識的傳授,功利性過強,以致於掩蓋了漢語言文學的內在的魅力。另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中,西方思想文化的衝擊,也令一部分人崇洋媚外的心理得到壯大。[2]以上這些情況使得外國人對於漢語言的研究和熱情遠遠大於國內的人民羣眾,嚴重影響了漢語言文學的發展進步。

三、培養就業實踐能力以推動漢語言文學的發展前進

身為中華兒女,身為一名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師範生,所要承擔的弘揚、發展漢語言文學的使命也就更重大。同時面對當前就業困難,社會對於應用型人才的大量需求,漢語言文學的專業的師範生可以用培養提高自身的就業實踐能力以推動漢語言文學的發展前行。

第一,立足專業知識,提高專業素質。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學生是最直接、最全面、最仔細研究五千年以來形成的語言文化的一部分人,除了具有文學修養和鑑賞能力以及較強的寫作能力以及語言表達能力外,還要了解語言文學學科的新發展,不斷吸收本專業和相關專業新的研究成果,實現漢語言文學的發展。而作為一名師範生,除此之外還擔負着教書育人、培育下一代的使命,所以更是要立足專業知識,提高專業素質,提升教學水平技能,轉變自身思想觀念。同時,相比其他的學習者對於漢語言文學應該有更深的熱愛,更真摯的情感,唯有如此才能將自身所學真正根據社會需要和教育發展的需要發揮出來。另外,還需要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師範生規範漢語言文學的日常使用,對於發音、用字、用詞等都要十分嚴謹細緻,以自身的行為帶動周邊人對於漢語言文學觀念態度的轉變,逐漸實現漢語言文學的發展前行。[3]作為一名還沒有畢業的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師範生來説,還有大把大把的時間去進一步提升專業知識、培養起對漢語言更高的熱情,為未來自身的發展和漢語言文學的發展做貢獻。

第二,創新漢語言文學學習、教育、工作觀念。除了時代的衝擊以外,漢語言文學自身的一些特徵如果不跟隨潮流進行創新發展,就會令漢語言文化的魅力被掩蓋,無法發揮更大的積極作用。所以作為一名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師範生來説,在學校求學期間對於教師傳授的知識要有意識地進行創新性學習,在掌握所學知識的精髓同時,將自己的見解和思想融入其中,將所學的漢語言文學知識真正變為自己的。當漢語言文學專業師範生畢業,面臨就業時,無論以後是從事教育工作還是其他行業,都要記得自己是漢語言文學專業出身,要通過自身的行為將漢語言文學的內在魅力展示、弘揚出去,潛移默化之間影響更多的人。而對於希望從事漢語言文學教育工作的在校師範生來説,創新自身教育理念,引導學生從內心真正熱愛漢語言文學,體會到漢語言文學對於人的積極作用,從而糾正目前社會中對於漢語言文學的錯誤認識。而這一切都需要在讀的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師範生從現在做起,從自身做起,從轉變、創新漢語言文化學習觀念做起。

第三,引導自身適應社會、逐步培養就業實踐能力。所有的專業知識和思想觀念都是走向社會,實現好發揮好漢語言文學育人引導作用的前提基礎。對於在讀的師範生來説,還要逐步培養起自身的就業實踐能力。既要積極入世瞭解漢語言文學當前的實時環境,瞭解社會需要的漢語言專業師範生的側重點,於在校期間將自己培養成一名適應社會的應用型人才。同時,隨波逐流也是不可取的,漢語言專業的師範生永遠不要忘記自己當初的目的,忘記對漢語言的那份熱愛和執着。也就是,要在漢語言專業的師範生再將自己融入社會,適應社會後以自己的實際行為表現,將漢語言文化中的精髓進一步弘揚發展,令越來越多的人重視,喜愛漢語言文學。

四、結束語

當前漢語言文學的發展現狀不容樂觀,所發揮的引導、育人作用也是大打折扣。而在讀的漢語言文學師範生既是漢語言文化的傳承者、創新者,又是未來漢語言文學的傳播者和發展者,所承擔的歷史使命意義重大。面對這一情況,身為一名在讀的師範生更是要肩負起國家和人民的重託,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目前這種局面。而以筆者的觀點就是,應當首先培養提高自身的就業實踐能力,在工作崗位上,進一步以自己的行為推動漢語言文學的發展前行。

參考文獻:

[1]任志萍。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生的“專業應用能力”培養[J]。教育評論,2012(03):57-59.

[2]劉思聰,文俊灃,郝丹丹。漢語言文學專業師範技能培養現狀與改進研究[J]。中國電力教育,2014(11):28-30.

[3]黃志剛,劉麗娟,高建青。地方本科院校漢語言文學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實踐教學模式改革[J]。宜春學院學報,2015(08):117-120.

漢語言文學畢業論文 篇四

淺談餘秋雨散文的藝術與美學特色

【內容摘要】餘秋雨散文問世之後在海內外受到廣大讀者的青睞,得到許多作家的好評,創造了“文化散文”這一全新的形式,從而形成了“秋雨文化”現象。他的散文獨特之處在於,打破了傳統散文文體的束縛,開創了散文的一代新風。他散文中的文化批評、人文反思、人性溯源也引起了文化學術界的批評和討論,見仁見智,葆貶皆有。本文擬就其散文藝術與美學特色的兩個方面進行分析探討。

【關鍵詞】散文藝術美學特色人文色彩

餘秋雨的散文,打破了傳統散文文體的束縛,開創了散文的一代新風。他將散文藝術有機的融合於中國傳統的文化史學當中,深入淺出的將深奧的歷史文化展現於世人,表現出了一種歷史濃郁的厚重感與滄桑感。其散文美學型態迥異於前一切散文文本。他的散文獨特之處在於,打破了傳統散文文體的束縛,開創了散文的一代新風。本文擬就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分析探討。

1、餘秋雨散文的藝術特色

餘秋雨散文大膽突破了傳統的散文觀念,成功地運用了一系列飽含着作家的個性、獨創性的藝術表達程式:其一,從理性回到感性,同時,在這種回覆的過程中充分注重感性王國與理性王國的自由切入與轉換;其二,本世紀末期散文作家們在意圖呈示時總體上存在着一種隱匿化傾向;研讀餘秋雨散文,我們發現,這一特徵在這位作家的文本中體現得更為明顯、集中與頻繁,並且不僅將這一追求運用於狀物散文,而且運用於寫景散文。從而導致其散文中所出現的某種景觀、1

物象總是處於時代、社會、歷史、文化、道德等多元視角的透視之中,或在一種多元開放的發散式顯示中凸現出所寫對象寬廣、豐富的涵義,比如其《白髮蘇州》是一篇寫景散文,按照傳統的寫法,無非是先介紹蘇州有哪些美好的景點,這些景點的美學特徵,然後再抒發一點主體的感懷完事。

2、餘秋雨散文的人格精神

在餘秋雨的筆下,閃現出一大批中國文學史上熠熠生輝的名字,他們都是才華橫溢而又命運多蹇的人,蘇東坡、范仲淹、柳宗元等。他們都具有“高貴又苦悶的靈魂”,他們因富有才華和個性而不容於朝廷,受到小人的詆譭。他們被冷落、被流放、被貶謫。他們的生命力受到擠壓和摧殘。但是,無論他們處在怎樣的險惡條件之下,都有不變的文化良知。惡劣的環境沒有折服他們,相反,反而磨練了他們的意志,激發他們更大的智慧,綻發出更燦爛的文明之花。《蘇東坡突圍》中蘇轍指出:“東坡何罪?獨以名太高。”作者描寫了偉大詩人蘇東坡一次次地被小人詆譭,一次次被貶謫到更加偏遠的地方。但是,他始終沒有放棄對文化的探索,相反,官場的失意使他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文學創作中,事實證明,他的大多數優秀作品是在被貶謫的時候創作的。作者通過對傳統文人的悲劇性命運的展示,使人更深刻地瞭解到,中國的文明史是一部苦難深重的文明史,文明的發展史是一部和專制制度及愚昧野蠻不斷進行抗爭的搏鬥史。

3、秋雨散文的美學特色

(1)一方面,其散文的美學藴藉非常豐厚,譬如,他深刻地批

判過封建社會的“貶官文化”、“隱逸文化”與“夜航船文化”(見《柳侯祠》、《文化苦旅》、《霜冷長河》、《餘秋雨的背影》、《夜航船》);他由衷地崇敬康熙大帝的雄才大略,憤怒其繼承者的昏聵無能(《一個王朝的背影》);他驚訝、讚歎中國文化的異質因素“商業文化”的崛起,又滿懷惋惜地勾勒了這種文化的沒落、灰飛煙滅(《江南小鎮》、《抱愧山西》);他思考過“美”這種似乎沒有什麼實用價值的東西在人類進程中的重要作用(《柳侯祠》、《夜雨詩意》);等等。但在另一方面,餘秋雨散文的主題似乎又並不複雜,他給我們的一個總體印象是,這是一個對於中外古今一切優秀的人文遺產都曾經作過全方位地、深入地體察與辨識的當代中國知識分子、學者對整個中國

(2)突破了傳統遊記散文“移步換形”,借遊説理的簡單套路,遊覽過程退居為某種斷續的,或隱或現的情結框架或開啟情感閘門的觸點,從而突出了作家所要開掘的,與本次遊覽相關的內容。比如《廬山》、《貴池灘》與《青雲譜隨想》,作家在這些地方的遊覽過程已不重要,也無意全面模擬那裏的具體風光、景點,而側重關注那裏的文化型態、文化品位與文化貢獻。

(3)大膽藉助“想象”藝術復現為傳統正史所不載的已經掩沒在歷史陰影之中的歷史瞬間或歷史面卷。《道士塔》中王道士的所作所為可以説純粹是作家藉助於歷史史料虛擬的某種歷史情境,《一個王朝的背影》濃墨重彩所編織的更是清王朝三百年曆程中不足為外人道的心靈祕史。如果説傳統散文中的想象是一種技巧,想象的至多是

一個場景,一兩個細節,像餘秋雨這種大規模地、整體地運用想象修復一段歷史運動的軌跡則不多見。

總之,餘秋雨的散文以他的思想作後盾,以他的才華作支撐,對這些眾多的文化現象、文明現象進行了長篇累牘的思考,完全可以説是一種時代的需求和必然。如果沒有餘秋雨呢?那麼會不會也有別的人來代替和彌補這個空缺?我不知道。按照馬克思的理論是可能的,是存在的,但我不知道!我只知道,餘秋雨出現了,實在也是一種文化的必然。因為他剛好具備了這樣的條件,適合了這樣的需要,做出了這樣的成績,因此無論什麼人反對他都無法迴避他的存在了。

綜上所述,餘秋雨的散文,跨越了純文學的界線,走向文化領域。他開創了散文的一代新風,以嶄新的範例拓寬了當代散文的領域,創造了新的散文審美形態,使散文的河流改變了流向,由小到大,由淺到深,由個體意識的抒發到整體精神的張揚。

參考文獻:

(1)餘秋雨《藝術創造工程》上海文藝出版社1987年

(2)楊長勛《餘秋雨的背影》花城出版社2000年

(3)餘秋雨《文化苦旅》上海知識出版社1992年

(4)餘秋雨《山居筆記》上海文匯出版社1999年

(5)餘秋雨《霜冷長河》北京作家出版社1999年

漢語言文學畢業論文 篇五

《漢語言文學教學模式研究》

摘要:隨着社會的不斷髮展,社會對人才的需求正在不斷髮生變化。傳統教育注重應試教育的漢語言文學培養模式,培養出來的人才大多理論知識比較豐富。如今的社會對人才綜合素質越來越看重,傳統的漢語言文學教學模式不再適用。本文針對教育領域當前的漢語言文學教學模式的改革創新進行分析研究。

關鍵詞:漢語言文學;素質教育;教學質量

1、漢語言文學教學意義

時代在發展,急需高素質人才的同時競爭日益加劇,所以人才教育越來越受到重視。漢語言文學是中華民族悠久歷史文化的傳承,漢語言文化的學習關係到我國優秀歷史文化的發揚,對我國文化軟實力的提高具有不能輕視的力量。只有我國的下一代學好漢語言文學,我國的優秀歷史文化才不至於流失在歷史長河裏。漢語言文學就是我國的傳統文化,文化對一個國家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所以讓當代學生學好漢語言文學對我國未來的發展意義重大。

2、漢語言文學教學模式分析

2.1教師轉變教學角色

當前漢語言文學專業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依舊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傳統教學觀念的限制,多是採用應試教育的教學模式。老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很少把學生主體性當做教學活動的主要標準,對學生的具體需求不明確,所以教學活動對學生教育的針對性不是很強。長期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習,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難以提高,沒有自主學習的激情,自然對學生學好漢語言文學有一定弊端。而且學生參與的互動機會比較少,學生在理論課堂中逐漸對漢語言文學的學習失去興趣,對教師的教學方式不能完全接受,所以教學效果不理想。為了提高教學質量,對學生漢語言文學有更好的幫助,老師需要先轉變教學觀念,在教學過程中不再以自己為主導,而且真正重視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在教學過程中老師只是起到指導學生學習的作用,以前那種老師就是權威的教學思想應該摒棄。

2.2制定教學目標

傳統的漢語言文學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很少制定教學目標或者是制定的教學目標不明確,只是根據教材上的內容進行刻板的理論講解,教學內容大多比較散亂,沒有邏輯。這樣散亂的教學內容沒有明確目標,對學生系統學習漢語言文學具有負面影響。想要強化漢語言文學教學效果,老師就要明確教學目標,對自己的教學內容及教學模式都要圍繞制定的教學目標展開。漢語言文學的學習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對學生來説應該就是一個大問題,如果要解決大問題,就可以將其分解成一個個小問題來解決。學習漢語言文學也是同樣的道理,想要學好漢語言文學,老師應該制定明確的教學目標,把複雜的漢語言文學學習分解成小部分,每部分都制定詳細的教學目標,老師要通過對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情況的認真分析研究,找出科學合理的教學目標。在每個階段及時調整重新評價教學目標,直到最終培養出具有漢語言文學素養和應用能力的人才。老師在制定目標時不能僅考慮課程要求,也要考慮到每個學生的不同,教育最終的目的是培養人才,而每個人的差異性決定了人才培養方式不是唯一的,因材施教是一個老師應該具備的基本能力。老師在制定教學目標的同時要注意觀察同學們的學習情況,對跟不上老師教學腳步的同學及時給予幫助,為他們制定更加簡單詳細的教學目標。

2.3組織學生有效學習

漢語文學學習的有效性,主要體現在老師的教學目標能否高效實現,學生能否真正理解吸收老師教授的漢語言文學知識。為了激發學生對漢語言文學的學習熱情,老師可以採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增強教學內容對學生的吸引力。漢語言文學中的每一句話都是古人智慧的結晶,都藴含一個歷史典故,老師在上課過程中可以多向同學講述一些相關歷史故事,講解其中典故、詩詞的由來。在講解文章的時候多介紹一些當時的時代背景及寫作背景。現如今是信息化時代,老師可以充分利用科技優勢,採用影視資料、網絡課件、圖片配音等方式給同學們創設情境,吸引同學們的注意力,從而提高同學們對漢語言文學課堂的參與度。老師除了要在課堂上創新教學方法之外,還要引導同學們在課堂之外進行自主學習,主要是培養同學們對漢語言文學學習的興趣。引導學生在上課之前進行預習,在網絡上查閲課堂上要學習內容的背景知識,先自己大致瞭解。這樣在課堂上學生可以對所學內容提出有針對性的問題,老師加以及時指導,解決問題。

3、結語

漢語言文學的學習在教育事業中受到了很大重視,因為漢語言文學關係到中華民族歷史文化的傳承,對我國未來的發展有重要作用,所以受到當前教育者的充分重視是理所當然的。漢語言文學的教學模式一定要在傳統模式的基礎上不斷探索改革創新,提高教學質量,培養素質型人才。

參考文獻:

[1]薛梅。論背誦在高校漢語言文學學習中的重要性[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0(08)。

[2]曲文軍。漢語言文學專業創新課程體系建設的探索與實踐[J]。臨沂師範學院學報,2010(02)。

[3]周文偉。新歷史背景下漢語言文學專業教學模式的創新研究[J]。鴨綠江(下半月版),2015(08)。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muban/biyemuban/7ynkq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