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論文模板 >畢業論文模板 >

漢語言文學畢業論文

漢語言文學畢業論文

目錄

漢語言文學畢業論文
第一篇:漢語言文學專業畢業論文 畢業論文第二篇:漢語言文學畢業論文範文第三篇:漢語言文學畢業論文第四篇:漢語言文學畢業論文第五篇:漢語言文學畢業論文更多相關範文

正文

第一篇:漢語言文學專業畢業論文 畢業論文

中央廣播電視大學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和開放教育試點

漢語言文學專業畢業論文

李白詩風淺析

姓名:學校:學號:指導教師:日期:

李白詩風淺析

李二營

摘要:“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羣。清新庾開府,俊逸鮑參軍。”詩聖杜甫的這首詩,寥寥數語,將詩仙太白的詩風表露無遺。提起太白,緊隨而來的想必就是人人都熟稔於心的那一首首飄逸不羣,狂放不羈的詩篇!從“牀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從“將進酒,杯莫停”到“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太白的詩,以“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的藝術魅力,見證了盛唐的繁榮與千古詩仙的成長,縱橫馳騁、騰挪變幻,展現出一往無前的吸收與創造。詩中的理想主義、反抗精神和英雄性格得到了全面的表現和進一步的發展,浪漫主義精神與浪漫主義表現手法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統一,並且詩人將浪漫主義精神滲透於各種題材,基調奮發向上,以他非凡的藝術創造力和無可比擬的手筆極大地開拓了中國詩歌的藝術境界,豐富了詩歌的表現視野。可以説李白的詩歌是中國藝術寶庫中一顆璀璨的明珠,照耀千古,永彪史冊。 關鍵詞: 李白詩風飄逸浪漫

在中國,李白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李白的詩歌是中國古代浪漫主義詩歌的最高峯,是中國乃至世界不可多得的文化瑰寶。李白就是盛唐文化孕育出來的天才詩人。他非凡的自負和自信,狂傲的獨立人格,豪放灑脱的氣度和自由創造的浪漫情懷,是成就其浪漫主義詩風的源泉。可以説,李白是我國古代文學史上繼屈原之後又一位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用古人之言,飄逸就是“落筆生雲煙”(歐陽修),“萬象奔走於筆端”(範傳正);就是“飄飄有凌雲馭風之意”(李調元);就是雄偉瑰麗,奔放豪邁,清新俊朗,自然率直,無拘無束,變化萬千。讀者得到的美感則是鼓舞振奮,輕鬆舒暢,超脱開闊,浮想聯翩。他生活的時代,既有《詩經》《楚辭》、三曹二謝、陶潛、陳子昂等詩作可以直接借鑑,又有諸子百家、《史記》等文化的滋養,特別是儒、佛、道世界觀的廣泛傳播,加上唐王朝政治清明、經濟繁榮、文化昌盛,一百多年來的穩定發展,造就了富於創新、生機勃勃、蒸蒸日上的盛唐氣象,等等。因此説,李白飄逸浪漫主義詩風的形成並非偶然所得。

一、李白飄逸詩風的構成

話説回來,到底什麼是飄逸呢?李白流傳至今的詩作,無非是一些文字材料,所謂飄逸,也就是讀者讀了這些文字材料之後產生的一種美感了。飄逸這種美感,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感覺呢?古人有不少論述,稍加綜合、分析,就可以回答這個問題。 範傳正、晁公武、歐陽修、徐積等感覺到李白詩歌“萬象奔走於筆端”;“手下忽然片雲飛,眼前劃見孤峯出”;“李白筆下生雲煙”;“蓋自有詩人以來,我未嘗見大澤深山,雪霜冰霰,晨霞夕霏,千變萬化,雷轟電掣,花葩玉潔,青天白雲,秋江曉月,有如此之人,如此之詩”;“筆鋒縹緲生雲煙,墨騎縱橫飛霹靂”;“往往風雨爭飛,魚龍百變,又如大江無風,波浪自湧,白雲從空,隨風變滅”。古人敍述的這些感覺,在美學上可以歸之為壯美,豐富多彩,變化萬千,雄偉瑰麗,奔放豪邁。李維楨、李調元、李綱等則感到讀李白的詩“如餐霞飲露,欲脱骨衝舉”,“使人飄揚欲仙”,“遺篇凜凜有生氣”,“飄飄有凌雲馭風之意”,“讀之則神馳八極,測之則心懷四溟”。他們得到的美感則是鼓舞、輕鬆、振奮、超脱、舒暢、開闊、浮想聯翩。從美學角度説,這些感覺既具有壯美的特點,又具有優美的特徵,可以説是壯美與優美的完美結合。任華、元稹等,還感到李白的詩“多不拘常律。振擺超騰,既俊且逸”、“壯浪縱恣,擺去拘束”、“若飛將軍,用兵不按古法,士卒逐水草自便”。他們感到的則是詩歌內容和表現形式上的無拘無束,活潑、自然。 前人的這些論述,道出了讀李白詩歌的共同感受:好像被一陣清風吹進了蓬萊仙境,鋪在你眼前的是前所未見的雄奇景色,到處是壯美,遍地是奇麗,你頓時會覺得自己就像已經被“超度”了一樣的愉悦,一身是正氣,五內是舒暢,胸襟開闊,思路開朗,超脱解放,振奮堅強。這種美感,概括起來就是前人所説的“飄逸”。

這種飄逸,分開來講,應當分為以下幾個部分:

(一)其詩平易自然又多奇想

細看會發現,李白詩很少生僻字,所用典故大部為人熟知,組句口語化,思路清晰,使大家容易理解。不刻意雕琢,不隨意扭曲,語不牽強,韻不險怪,情真意切,真如“出水芙蓉”,天然可愛。完全是直抒胸臆,無所隱避。那些句子的組合,給人毫不費力的感覺,那些話就該那樣説,那種感情,就應那樣表達。就連押韻也不肯汲汲以求,怎麼合適便怎麼押。這就使得讀者讀李白詩,就好比和一個胸懷坦蕩、率真質樸又遠見卓識、文采飛揚的老朋友談天,無拘無束,如坐春風,不覺壯思飛動,飄飄欲仙。

同時,自然之中穿插奇特的想象,使人讀李白詩就彷彿進入了神山仙境,處處使人耳目一新,浮想聯翩,產生“恍恍與之去,駕鴻凌紫雲”的感覺。其感情可以打破任何界限,如“狂風吹我心,西掛咸陽樹”、“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空間千里萬里,擋不住詩人的深情。“西上蓮花山,迢迢見明星”,“邀我登雲台,高揖衞叔卿”,“舉手弄清淺,誤攀織女機”,“太白與我語,為我開天關”,時代不同,仙凡遠隔,李白都能精誠所至,招之而來。其奇想,無論用於佈局謀篇,還是用於寫景、抒情、記人、敍事,都能異想天開,涉筆成趣,使人讀來妙思泉湧,意興盎然。

(二)誇張與對比巧妙運用

如“飛流直下三千尺”、“海水直下萬里深”、“昔日橫波目,今作流淚泉”“昔時紅粉照流水,今日青苔覆落花”等等,讀來給人以強烈的感情衝擊,讓人感覺或酣暢淋漓,痛快無比,或悲憤交加,觸目驚心!不可一世的氣勢,躍然紙上!

(三)構思上超凡脱俗

比如,《蜀道難》中用“難於上青天”“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猿猱欲度愁攀援”來寫蜀道行路之難,《夢遊天姥吟留別》中用“虎鼓瑟”、“鸞回車”來寫夢境之瑰奇都是非凡構思的好例子。 又比如,李白和杜甫寫過同一個場面:親人送子弟遠征。杜甫的《兵車行》寫的是“牽衣頓足攔道哭,哭聲直上幹雲霄”,是實寫,而李白卻是這樣寫的“長號別嚴親,日月慘光晶。泣盡繼以血,心摧兩無聲”,開始是“長號”,比杜甫的“哭”,更加激烈,後來是泣盡以血,嗓子已經“號”啞了,哭不出聲來了,比杜甫的人物更慘烈。這樣一比,不能不説是“此時無聲勝有聲”。

(四)文學修飾豐富多彩

比如其活用對偶,“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下有衝波逆折之回川”;“上有青冥之高天,下有淥水之波瀾”;“上有無花之 古樹,下有傷心之春草”;“朝作猛虎行,暮作猛虎吟”;“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不避重字,不管平仄格律,合適就用,讀來活潑順口,又有巨大的氣勢,等等。

綜上所述,可以把李白的飄逸詩風的構成歸納為率真豪放的情志,平易自然的句子,巧妙的誇張與對比,超凡脱俗的構思,鮮明強烈的修辭等。

二、李白飄逸詩風的成因

對李白詩風的認識,要本着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因為任何事物的出現都不是偶然的,也有其必然的因素。也只有對形成的原因有所瞭解,才能更好地感受李白詩風的精神內涵。本人認為李白的創作風格的形成主要有以下重要因素:

(一) 唐朝政治、經濟的繁榮和繁榮景象是李白詩風形成和取得重大成就的一切基礎

馬克思主義唯物論認為物質決定於意識,存在決定於精神。研究作為意識形態的文學及文學現象,首先就要考察其依賴的物質基礎,因為任何文學流派的產生、發展,都歸根於一定經濟基礎的決定和制約。

唐朝是我國封建時代最強盛和統治時期最長的王朝,前有“貞觀之治”後有“開元盛世”,其疆域之大、民族之多都是空前的,甚至達到了中國封建社會的鼎盛時期。特定的時代孕育着特定的風氣。政治上的開明、文化上的兼容幷包性,使得大唐帝國逐步的形成並孕育着一種樂觀、自信與積極向上的社會風尚。

人們富有生氣、胸襟開闊。而這種驕傲自豪、樂觀奮發、繼往開來的精神無疑是時代的主旋律,也是歷史的表達。

李白生活在一個文化交流與繁榮的時代。作為被這個時代孕育的詩人,李白像一顆巨星從大唐的大地上冉冉升起,俯視天下。他在盛唐時期取得的令人矚目的成就,正所謂 “時世造英雄”,當時的文化氛圍,也正是他得以成長的沃土。他那追求理想、反抗權貴、爭求自由的精神,便形成張揚的個性,高亢的性格,飄逸的詩風。特別是他那吞吐天地、囊括寰宇的豪邁氣勢。無疑就是唐朝政治、經濟全面繁榮昌盛在文化精神領域的真實反映和淋漓的寫照。

特定的時代必會有特定的文化,風格是時代的產物。李白乘時代之風,翱翔於詩壇,因而他的詩風完全打破了詩歌創作的一切固有的格式,沒有依傍,筆法不定,便達到了隨心所欲而變幻莫測、搖曳多姿的境地,也充分體現了盛唐詩歌積極向上的所富有的時代精神。可以説李白積極浪漫主義風格正是盛唐氣息的反應,更重要的是當時詩歌是在南北、中外文化交流下所形成的新產物,而李白也正是在這種文化影響下步入了巔峯,成為這種新詩歌的傑出代表。

(二)李白積極浪漫主義詩風善於總結時代的營養

李白詩風的形成不僅靠唐朝經濟的繁榮沃土,也有經濟因素的影響,不然也結不出如此豐碩的成果。李白飄逸詩風的形成與唐朝特定的文化大背景就有着必然的深刻聯繫。

初唐的輝煌帶來了文學的繁榮,而作為封建正統的文學的主要形式的詩歌更是迅猛的發展着,並且呈現出百花齊放、萬紫千紅的景象,也造就了中國詩歌的黃金時代。唐詩的繁榮不但表現在數量上,三百年間詩作近五萬首,比西周至南北朝一千六百年間遺存總和還多出兩三倍。這一時期的詩人更如璀璨羣星,這使得詩歌的思想性和藝術性均達到較高的境界,詩作的形式和流派也都得到了空前的發展,形成中國詩歌發展史上的新紀元。

唐朝詩歌思想傾向的表現、不同題材的發展、聲律的運用、語言風格的創造以及手法技巧的革新都取得了重大的進展。盛唐文化以中國本土文化為載體,廣納域外精華而蔚為大觀,這種廣闊的文化空間和自由的文化氣氛對盛唐詩人的心理和氣質所造成的影響是不可估量的,同時也促使了盛唐詩人對新生事物、氣象的追求不斷進步。而李白正是在這種時代風氣的薰陶和浸潤下,很快成為這個時代的典型代表。

李白懷着批判、繼承、推陳出新的創作詩歌的態度,繼承了以往詩人浪漫主義的創作成就。以他叛逆的思想、豪放的風格,反映了時代的進取精神以及不滿封建社會秩序的潛在力量,擴大了浪漫主義的表現領域,豐富了浪漫主義的描寫手法。同時他尊重傳統,學習前人,又大膽創新,善於從多方面學習並汲取精華,這不僅對他詩歌思想內容的形成有着深刻的影響,並且對他詩歌的語言風格的形成也起了重要的作用。陳子昂掃蕩齊樑詩風的文學改革對李白影響極大,李白在《贈僧行融》中曾讚揚陳子昂“峨眉史懷一,獨映陳公出”。李白“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的文學主張正是陳子昂文學革新的深化。所有這些已有的文學成就李白都是兼收並容、廣為接納,也一一加以批判地繼承,並轉化為自身積極浪漫主義詩風的營養。因而他便形成脱口而出的詩歌情懷,他的詩裏有一股與雲天比高、與歷史等量的豪邁氣概,也呈現出透明純傑而絢麗的光彩,從而反映出他自身不肯苟同於世俗的高潔品格,這不得不讓人佩服他的人格魅力。

(三)李白受儒、道、俠思想的影響,便使他獨特風格的最終形成,還使他成為積極浪漫主義詩風的偉大代表

李白出身於一個富有文化教養的商人家庭。他從小"誦六甲,觀百家",喜歡擊劍、遊俠。他少年時代生長於道教氣氛濃郁的蜀中,環境對他的儒道信仰影響極大,後來他又學習縱橫術。也就是因為他少年時代受到的各種影響,使他具有了狂傲、飄逸、灑脱的氣質,也使他的詩中有了那種奔瀉而出的感情和奮發昂揚的氣勢。

從26歲起,李白就踏上游歷的生活,並多次希求薦用,但屢遭失敗。天寶元年,李白奉召入京,這一時期是就他一生中最為輝煌的時刻。但好景不長,沒多久就被權貴們詆譭,仕途再受打擊,使他對朝廷充滿憤懣和失望的情緒,但又關心國家,希望建功立業的心情並無減退。

安史之亂起,李白以為報國時機已到,入永王幕,慷慨從軍,後卻被定為反叛罪,被迫離開長安。雖然他覺得極端痛苦,總是在那裏掙扎、抗議、奮鬥,但仍然表現出“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的錚錚傲骨!在這一時期他揭露現實的作品越來越多,反抗精神也愈演愈烈。 李白深受儒家思想的薰陶,儒家的“達則兼濟天下”的信念,使他有“濟蒼生安黎元”的遠大抱負。

這種理想成為他一生追求目標的基石。但“窮則獨善其身”思想不免與道家厭世的思想合流,遊俠的思想又使他重諾輕物,輕視傳統,追求一種個性的張揚,養成狂傲不拘、飄逸灑脱的氣質和豪邁曠達的作風。

李白深深受到道家思想的影響,老子的“無為”,莊子 “無用” 的思想,厭世、孤傲的風格在李白身上可找到影子。這種道家思想影響又有着雙重作用。積極的一面是狂放不羈、大膽追求、熱切的尋求個性自由與灑脱。森嚴的封建禮節和庸俗的社會關係使他窒息,黑暗的社會中找不到出路,所以便採取狂放不羈的生活態度,急切地追求着個人自由與人與人之間的平等。消極影響是表現頹廢避世的一面,一味地求山訪道、飲酒作樂、脱離現實,將道家那種人生如夢及其行樂的消極因素帶到了他的詩中,無形中削弱了他的浪漫主義表現力和感染力。 獨特的經歷也造就了他獨特的思想,而獨特思想又造就了詩人獨特的性格。他們既有區別又有聯繫,在李白身上以不同程度地體現着。這就導致李白思想的積極與消極、入世與出世、求仕與隱居思想行為的交織與融合。天地之道,得之於心,然而吐之於文章,這就是李白的詩歌特有的特點。儒、道、俠三種思想奇妙地統一於李白思想性格和氣質中,這種獨特的思想使他在詩歌創作中表現出強烈的浪漫主義精神和極大地批判現實主意力量。

總而言之,李白積極浪漫主義詩風是詩人一生思想經歷的真切表現,也是盛唐時代社會現實和精神風貌的必然反映,這就是李白積極浪漫主義形成的最根本的原因。

李白的壯麗詩篇是藝術表現的最高典範,它把藝術家自身的人格精神與作品的氣象、意境完美的結合起來,達到渾然一體,並洋溢着永不衰竭和至高無上的創造力!因此李白的詩風影響也極為深遠,他的詩也便廣為傳頌,其他各種流派的的詩人也極為仰慕。

韓愈稱:“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杜甫評價李白的詩“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陸游、李

賀、辛棄疾、龔自珍乃至郭沫若等大家無不是從李白那裏汲取了養料、豐富了自己,從而使浪漫、豪放、飄逸的詩風不斷形成、發展,最終成為李白詩風的典範,李白積極浪漫主義詩風及精神不愧是中國詩歌發展史上的一座新的里程碑。

參考文獻:

[1] 蕭本雄.《詩壇奇才李白》.吉林:北方婦女兒童出版社,1998年01月.

[2] 程韜光.《大唐詩人三部曲·太白醉劍》.河南:河南文藝出版社,2014年01月.

[3] 李白.《中國古典文學基本叢書·李太白全集(上中下)(新)》.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04月.

[4] 王運熙.《李白精講》.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4年07月.

[5] 周勛初 ,匡亞明.《中國思想家評傳叢書·李白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14年04月01日 .

第二篇:漢語言文學畢業論文範文

語言的特質

淺談方言與語言習得的關係摘要:語言是用聲音來表現人們相互之間的思維、情感和行為動作的。人類語言既有其共同的規律,又根據民族、地區、國家的不同有其自身的特點。

但是,我國地域遼闊,民族眾多,各地方言繁雜,有着自己的特徵,人們在交際中用不規範語言交談極不方便。而普通話是我國規範的現代民族共同語,是全國通用的語言。普通話作為人類思維、交際的工具,具有基礎作用。所以要大力推廣和普及普通話,推進語言的規範化、標準化,這是是保證社會協調運轉的必要條件。

方言不僅是承載信息的工具,而且還是負載情感文化的紐帶。方言是一種交際功能受到地區限制、其發展未達到標準化的語言變體。 它通常與地域密切相關。文章首先對我國語言學界關於“語言習得”理論的爭議予以解析,然後分析了方言對於語言習得的影響,並提出幾點建議。筆者認為,只有重視方言對語言習得的影響,才能實現真正的跨際文化交流。

關鍵詞:語言方言語言習得意義

語言是用聲音來表現人們相互之間的思維、情感和行為動作的。人類語言既有其共同的規律,又根據民族、地區、國家的不同有其自身的特點。語言的親緣性極其強烈,任何民族、地區、國家的語言對自身而言可稱為主體語言或母語;反之,則稱為客體語言或外語。一般情況下,人類對母語的掌握是習得而來的,也就是説在母語的自然環境中無意識地學成的,而對外語來説則是學來的,即在特定的學習環境中有意識地學成的。

方言是一種交際功能受到地區限制、其發展未達到標準化的語言變體。它通常與地域密切相關,例如居住在中國東南部的人們操着南方方言,而北部人則操着帶有兒化音的北方口音。但大多數情況下,相鄰地區的地域方言較為相近。方言對語言習得到底會產生哪些影響呢?鑑於語言學界對“語言習得”理論的爭論頗多,所以筆者認為深入解析語言習得對研究方言對語言習得的影響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解析語言習得

按照《朗文語言教學及應用語言學詞典》(2014年版)的定義,語言習得(language acquisition)是一個人語言的學習和發展。母語或第一語言的學習稱為“第一語言習得”,第二語言或外語的學習稱為“第二語言習得”。“習得”這一術語通常比學習更為可取,因為後一術語有時與行為主義學習理論連在一 1

起。語言學家、心理學家和應用語言學家研究語言習得,是為了瞭解語言學習所運用的方法,指出發展過程中的階段並更好地瞭解語言的本質。採用的方法包括對語言學習者的縱貫研究及實驗方法,並着重研究音位、語法、詞彙及交際能力的發展。

從以上的定義中我們可以瞭解到,語言習得的概念實際上就是學習和掌握語言。換句話説,語言習得和語言學習實際上可以視為同義語。那麼,為什麼我國語言學界,尤其是中國小外語教學界,關於這個問題卻要區分“習得”和“學習”,併為此而爭論呢?筆者以為,這主要是由於我國中國小關於語言習得的討論,幾乎全部集中在krashen關於“習得”與“學習”的理論上。那麼,我們就先從krashen的理論談起。

可以説,krashen的理論主要是建立在區分“習得”與“學習”之上。krashen認為:習得是無意識的過程,如同第一語言掌握的過程。當習得發生時,習得者不一定總能意識到這個過程,他/她也不一定能意識到這個過程的結果。他同時認為,學習是掌握有意識的知識,是“知道這種語言”(know about the language)。需要澄清的是,krashen並沒有認為課堂教學只是學習,而沒有習得。由此可見,krashen自己的主張是“習得”加“學習”。在這裏還需要指出的是,krashen認為,僅靠學習不能使得學習者達到實際使用語言的能力。所以在他看來,只有“習得”,而不存在“學得”。換句話説,按照他的觀點,僅靠知識的傳授和記憶,而沒有聽與讀的語言實踐過程,人們無法達到運用語言的程度。因為按照他的觀點,僅依靠“學”,是學不“得”的。

正如我們前面提到的,作為一個通用的概念,在國外的文獻中,語言習得與語言學習基本上是可以置換的。關於“習得”與“學習”的區分,只是krashen的一家之言。比如,有“第二語言習得研究之父”美譽的ellis,就曾明確地在關於語言習得的專著中提到,他使用的語言習得的概念等同於語言學習(learning)。至此,我希望説明的問題是:習得與學習的概念,對國外大多數第二語言習得研究者來説,是不加以區分的,除非涉及到krashen的理論,才會特別討論這個問題。因此,當我們看到國際上有關研究文章中提到“語言習得”這個用語時,我們知道,一般情況下實際上是指一個人學習和掌握語言。而本文所指的語言習得正是指語言的學習和掌握。

二、方言對語言習得的影響

前面已提到語言包括主體語言或母語,以及客體語言或外語,方言對這兩種語言的習得都有一定影響,現分析如下:

(一)方言對母語習得的影響

誠然,語言不僅是承載信息的工具,而且還是負載情感文化的紐帶。人對故土

的依戀之情常通過對方言的喜愛表現出來。鄉音作為個人歸屬的最明顯的標誌,帶有濃重感情色彩,標誌某人是某一羣體的成員。從文化歷史的層面上看,方言作為當地民俗文化的載體,承載着較為豐富的地方歷史文化財富,方言是保存這些歷史文化財富的重要途徑。人們往往通過方言來反映本民族本地區的歷史文化,反過來又通過體現本民族、本地區歷史文化的一些文藝作品來顯示自己的方言的魅力,樹立自己語言或方言的威信。

人自出生,來到這個世界開口説的第一句話必定是自己的方言,母語的習得從方言開始。但是,我國地域遼闊,民族眾多,各地方言繁雜,有着自己的特徵,人們在交際中用不規範語言交談極不方便。而普通話是我國規範的現代民族共同語,是全國通用的語言。普通話作為人類思維、交際的工具,具有基礎作用。所以要大力推廣和普及普通話,推進語言的規範化、標準化,這是是保證社會協調運轉的必要條件。

方言對於人們學習普通話大致有三大影響:

1、普通話辨音與發音能力受到影響

方言區人的聽覺器官、發音器官已在掌握方言母語的過程中形成了某種定勢,兒童時代所具有的語音感知能力、發音能力已經朝着方言的方向發揮了。他們成年後對方言母語的語音知覺就很敏感,對標準普通話的語音知覺就很不敏感,往往感知不到普通話的正確發音,普通話辨音能力受到影響。成熟後的發音器官的活動也已經形成了習慣性定勢,有時即使感知到普通話的正確發音,也難以改變方言母語發音的習慣性定勢,普通話語音發出能力也受到了影響。

2、表達能力、交際能力受到影響

方言區人的普通話如果存在發音錯誤或缺陷,往往給人口齒不清、説話含混的感覺,影響語言表達和交際。普通話有而方言沒有的詞語和句型方言區人往往不熟悉,只能聽懂卻不能積極地表達出來,方言有而普通話沒有的詞語和句型又不便翻譯,只好放棄不用,只能使用普通話和方言共有的詞語和句型,以致詞彙貧乏、句型單調,語言表達能力大受影響。以方言為內部語言的人往往缺乏普通話的語感,運用普通話交際時,還要經過一個內外部語言的轉換過程。由於多了一道翻譯的手續,他們理解和表達普通話的敏捷度必然會受到某種程度的影響,運用普通話交際時就沒有運用方言交際那樣流利自如,因而顯得有些笨嘴拙舌。

3、心理上受到影響

方言區人對於方言母語有着難以割捨的認同心理,學習普通話時,心理上會發生碰撞,暫時不適應時,會對學習普通話產生牴觸情緒,對普通話缺乏歸附動機。另外,從語言學習心理角度來看,成年人已過了最佳語言學習年齡,學習標準普通話會遇到更多的困難,容易產生畏難心理。由於這些潛在的心理障礙,使得很

多人只滿足於勉強應付低水平交際的地方普通話,不願意努力學習標準的普通話。

(二)方言對外語習得的影響

1、緩解學習者的文化緊張心理

人們總是對陌生的事務產生一種莫名的恐懼,學習者初次接觸一種語言,產生文化緊張心理是很正常的。而方言能夠儘快幫助學生熟悉並瞭解自己當前所處的生活和學習環境以及當地的歷史、地理和風土人情,對緩解學習者的文化緊張心理是十分有益的。

2、縮短學習者的文化適應過程

文化具有排他性。一個從自己所熟悉的文化環境中突然進入一個完全陌生的文化環境中的人,其對新文化的適應往往需要一個過程,而方言能夠幫助他們縮短這種文化適應的過程。

3、激發學習者的學習興趣

每一種方言都有其特定的文化源流、特定的地域範圍和特定的使用人羣。而方言能夠使學習者瞭解當地的風土人情,這個最有利於激發並維持學生的學習動機和興趣,最終提高他們外語習得的速度和成效。

4、容易對標準外語的學習產生誤導

方言可以緩解外語學習者的文化緊張心理,縮短其適應過程,激發他們學習興趣。但是,方言對外語習得的“弊”還是顯然易見的,例如剛開始若是跟着方言學會了不標準的發音,那麼以後很難改正。

學習外語的目的是便於各種文化的交流,不可否認,載承着一方水土風情的方言對這種文化的交流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如何利用及應對方言對語言習得的影響

研究方言對語言習得的影響,或是為了利用好的影響,或是克服壞的影響,但最終目的都是為了更好的習得語言,加強各際的文化交流。那麼,我們到底應該如何利用或克服方言對學研習得的影響呢?我提出如下幾點意見,以供學者或語言教學者參考:

(一)重視及加強普通話的學習

我國憲法規定:“國家推廣全國通用的普通話”。“大力推廣和積極普及普通話”是我國長期以來堅持的基本語言政策,推廣普通話、講好普通話是一個公民的責任。普通話是以北京語音為標準語音,以北方方言為基礎方言,以典範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範的。有不少人錯誤地認為:普通話二方言+聲調。其實不然,因為方言在聲母、韻母、聲調等諸方面與普通話都有很多不同的地方。不同區域的語言有着自身的特點,即或是同為北方方言,或在同一區域,也有各自

的特徵,這就是我國語言的特點。因此各方言區的人要講好普通話,必須瞭解其方言與普通話在聲、韻、調、詞彙、語法等方面的不同點,然後進行改正,這樣才能講好普通話。

(二)建立一種“方言+標準語”的互補式語言習得模式

筆者認為,在促使學生選擇學習外語的眾多因素之中,語言背後所隱藏的文化內涵才是其學習的根本原因。可從目前我們對語言習得環境的綜合利用上來看,重課上學習而輕語言實踐習得的現象大量存在,這是對語言習得資源的嚴重浪費。對於那些性格內向、不善交際或跨文化交際意識不強、只喜歡跟自己統一語種的人“扎堆”的語言學習者來説,良好有利的語言習得環境實際上僅限於課上環境,課外環境根本沒有得到有效開發和利用,這不能不讓人感到可惜。

因此,我們有必要在今後一段時間內重點研究課方言開發和利用,並努力建立一種“方言+標準語”的互補式語言習得模式。標準語僅是語言交流、溝通的工具,而真正促進更深入的文化交流的是方言,我們必須重視方言的文化交流作用。

四、結論

美國人類學家霍爾曾將世界文化分為“高語境文化”和“低語境文化”,認為東方文化屬於高語境文化,其特點是在交際過程中注重依賴語境。 漢文化無疑屬於典型的“高語境”文化,留學生在漢語習得或運用漢語進行交際的過程中必須熟悉他所處的文化語境才能順利進行交際,否則就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交際障礙。地方文化語境是來華留學生最先直接接觸的具體語境,他們在華期間的一切生活和學習活動基本上都是在這個相對固定的文化語境中進行。所以,研究地方文化語境對漢語習得的影響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方言是地方文化語境的重要構成要素,我們要清楚認識到其對語言習得的影響,並加以“揚長避短”。如此,才能真正的加強跨文化的交際,才不會出現那種僅會講語言,但不懂文化的現象。只有重視方言對語言習得的影響,才能實現真正的跨際文化交流。

參考文獻:

1、陳鬆岑:《社會語言學導論》,北京大學出版社1985年版,第135頁。

2、龔亞夫:《語言習得與第二語言習得研究中的幾個概念》,《英語教師》,天舟文化出版社 2014年第1期。

3、許菊:《文化適應模式理論述評》,《外語教學》2014年第3期,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4、張崇富:《語言環境與第二語言獲得》,《世界漢語教學》1999年第3期,四川大學出版社。

第三篇:漢語言文學畢業論文

論文摘 要: 當下的中國古代文學課程教學,誦讀法運用不盡如人意,這主要源於外部環境的制約,以及師生自身的素質缺陷和認識偏差。誦讀的顯著價值在於?因聲而見情?和?傳情發於聲?,誦讀教學法的宗旨在於體認到聲情統一的神妙。強化古代文學中誦讀法的教學,要從改善客觀環境和改造主觀認識着手,在具體運用層面,誦讀教學法應與注意培養、文意理解、寫作訓練、考試測評等手段相結合。

凡是出聲念讀,廣義上都可以稱為誦讀。對於我國古代文學作品來説,誦讀方法很多,但朗讀和吟誦是其中最基本的兩類。在國學熱方興未艾的今天,大規模經典作品誦讀活動在全社會漸成熱潮,這當然令人欣慰。很多有識之士深切認識到,經典誦讀必須從基礎抓起。因此他們有意識地將誦讀活動推廣到幼兒園和中國小校園,取得了相當可觀的成效。與經典誦讀活動相呼應,在中國小語文教學的主戰場,大多數老師在文言文教學中能積極運用誦讀法。?稚兒勤誦讀,音節更琅琅?(孫枝蔚,《無酒》詩之一),古人理想中的良好讀書氛圍正在幼兒和少年段的人羣中復興。

令人遺憾的是,大學卻並沒有很好地保持這種氛圍。朗朗書聲陡然變得微弱,滿校園除了聽到些許誦讀英語的聲音外,包括文學作品在內的傳統經典都快成?絕響?了。經典誦讀的這種一頭熱、一頭冷的非正常現象,必須得到有效糾正。承擔經典特別是文學經典教學任務的中國古代文學課程,理應恢復誦讀法的基礎地位。時不我待,適逢其時,在古代文學教學中強化誦讀法毋庸臵疑。因為它不只是方法上的革新,更是引領大學校園乃至社會文化氛圍的推手。

造成中國古代文學課堂上絕少書聲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總體概括起來,無非是外部環境的制約,以及師生自身素質和認識上的問題所導致的。

從客觀的外部環境來看,中國古代文學課程在當今浮躁實用的社會心態影響下,重要性與日俱降,邊緣化速度之快正考驗着人們的想象力。中國古代文學課程本是中文系的主幹課程,在一些學校的關聯文科專業也有開設。該課程一般由?中國古代文學史?和?中國古代文學作品選讀?兩部分構成。在市場化和功利化專業設臵的影響下,包括古代文學在內的許多基礎理論課程在大多數大學裏突然變得很不吃香。它們不得不讓出部分教學時間,以保證那些市場反應靈敏、應用性強的時興課程的開設。在這種大背景下,古代文學課程的教學普遍受到嚴重削弱。由於課時的大幅壓縮,這就不得不迫使授課教師在教學內容和方法上做出調整。一般情況下,教師在有限的時量內,會最大限度地保證文學史知識的系統傳授,相應的文學作品部分的教學時間就要大幅減少。作品講得不多,自然誦讀法也就沒有多少用武之地,久而久之,老師也就只知道講課,而對誦讀一事就選擇性遺忘了。

從主觀因素來看,誦讀法運用不多跟師生的素質和認識有很大關係。現在不少古代文學教師特別是年青一代的,幾乎沒有受到過真正意義上的傳統教育。他們都是在現代教育思想哺育下成長起來的,對舊式的誦讀法已經相當陌生。這直接導致了他們素質上的致命缺陷。不少老師自己朗讀功底不行,由於缺乏自信,有意識地在課堂上忽略這種方法的運用。就吟誦而言,現在除了老一輩的霍松林、葉嘉瑩、袁行霈、周有光等先生還深諳此道外,能繼承者實屬鳳毛麟角,真擔心過不了多久,吟誦又要變成真正的文化遺產。既然如此,吟誦在古代文學的課堂上又怎麼不成為絕響?在對教學方法的認知上,許多老師也出現了偏差。他們認為,誦讀屬於搖頭晃腦的舊式先生,這種方法已經不能適應現代化的課堂了。他們甚至將誦讀看成是死記硬背的代名詞,乾脆視之為封建糟粕加以拋棄。由於普遍地採用?滿堂灌?的授課方式,整個大學課堂都是出奇安靜。有些古代文學老師還擔心,叫學生誦讀產生的聲響未免會影響鄰近的課堂,因而認為這種方法不合時宜。

從學生方面看來,很大一部分已經對文言形式陌生到令人驚訝的程度。他們在新式標點

下讀好一篇古文都覺得費勁,指望他們在情感上產生同情和共鳴無異於緣木求魚。在這種沒有興趣的狀態下,要他們主動去誦讀顯然是不現實的。還有一部分同學對誦讀有種厭倦和反感,這是中學過於功利化教育的後遺症。為了大學聯考,將誦讀與分數目的直接掛起鈎來,被動重複,死記硬背,物極必反,到大學以後必然產生對誦讀的?仇恨?感。再加上在現代科技的推動下,人類已經走進了圖像時代。圖畫的直觀性和音頻的立體性,使很大一部分同學產生了依賴性和惰性。經典的詩文誦讀在圖像的包裝下,已經包辦一切了。學生若有興趣,則只要帶着耳朵享受一番就好,親自開腔顯得多餘,而且沒有自信。在功利化程度已經很高的校園,人們已經習慣於聽到英文誦讀,若偶然聽到有人高聲誦讀古詩文,一定會驚詫莫名。整個氛圍的喪失,乃是文學誦讀無法展開的根本原因。學生的種種情緒,有意無意間影響到老師,一旦師生有所?共鳴?,古代文學課堂上誦讀展開不充分、效果不理想也就毫不奇怪了。

開口發聲在古代文學課堂竟然成為奢侈,這在古人看來真是咄咄怪事。誦讀法不但是過去啟蒙教育的第一方法,而且在各級學校的教學中,它的基礎地位從未曾動搖過。史載教育家胡瑗辦學時的盛況:?掌儀率諸生會於肯善堂,合雅樂歌詩,至夜乃散。諸齋亦自歌詩奏樂,琴瑟之聲徹於外。?[1]朗朗書聲和着悦耳琴聲,響徹課堂內外,像這樣的動人場景,在古代是十分常見的。

一篇優秀的古典詩文,人們常用?聲情並茂?這樣的詞語來形容,這是恰如其分的形象描述。誦讀法的好處有很多,但我以為,其最顯著者當在?因聲而見情?和?傳情發於聲?上。?聲?與?情?一而二,二而一,互為表裏,彼此生髮,其妙處非反覆誦讀不能體會。這種關係正如曾國藩在《處事金針〃學問之道》中所描述的那樣:?情以生文,文亦足以生情;文以引聲,聲亦足以引文,循環互發,油然不能自已,庶可漸入佳境。?

一方面,誦讀可以體會到中國文字的音韻之美。久之便能披音入情,從而體會到不可言傳的巨大愉悦感,這就是所謂的?因聲而見情?。因聲韻而產生押韻和平仄,這是中國古典詩文格律美的重要體現,具有鮮明民族特色。正如陸機《文賦》所言:?暨音聲之迭代,若五色之相宣?,聲音之美如同五色相映,其抑揚頓挫的轉折變化正是情感的外在表現。循着聲音一路探美,情懷隨之次第展開,境界自然也別開生面,讀者往往因為這文學的美景激動而陶醉。四聲之説明確提出雖説是在南朝,但注意音韻美在《詩》、《騷》中就成為高度自覺。《離騷》鴻篇,若默讀不足以體會其波瀾壯闊的情懷。唯有高聲誦讀,其自信、激越、悲憤、悱惻、堅定、深沉、流連等百般滋味,萬種情感才能娓娓展開,聲促情漲,到高潮處已難辨讀者和屈原之別。我每次在課堂誦讀《離騷》,情感就要受到新的洗禮,心靈無不受到震撼。這也更讓我深刻地理解了?痛飲酒,熟讀《離騷》,便可稱名士?[2]這句話,與其説這話是讚美名士風度,不如説是傾倒於《離騷》的聲韻之美。能在酒精的作用下,自由解放自己,旁若無人誦讀美文,聽着自己的聲音,感受到君心我心原為一心,這才是真正的名士境界。另一方面,誦讀有利於還原文學場景,將古人之情傳達於讀者之心。古今人同心會意後發之於口,這份激盪的情感便有如平上去入四聲調,拍打於心岸,帶來審美的別樣衝擊波,這就是所謂的?傳情發於聲?。值得注意的是,古人在論述?情?之所託時,都不是對應?文?,而是?音?或?聲?。?神氣者,文之最精處也:音節者,文之稍粗處也;字句者,文之最粗處也?(劉大櫆,《論文偶記》)由此可見,音聲之重要性高於字句。因此古人進一步明確説:?詩有比興不能盡者,故被之聲歌,使抑揚以畢其意。?(李調元,《雨村詩話》捲上)又云:?性情,詩之體;音節,詩之用。?(喬億,《劍溪説詩》)這都直接説明了?聲?和?情?之間的一體兩面關係。明乎此,我們在誦讀之前,不妨先默讀精思,用心捕捉和體會到作者的情感。識得其酸甜苦辣之後,在深得我心的狀態下脱口而出,即能收聲情一致之妙,這也就是葉聖陶先生所説的?美讀?。?所謂美讀,就是把作者的情感在讀的時候傳達出來,這無非

如孟子所説的‘以意逆志’,設身處地,激昂處還他個激昂,委婉處還他個委婉,諸如此類。……美讀得其法,不但瞭解作者説些什麼,而且與作者的心靈相感通了,無論興味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穫。?[3]葉先生的這段話,精闢地點出了情由聲出的道理,對誦讀在讀者和作者之間的溝通作用作了特別的強調。

?聲?與?情?之間的關係是如此親密,缺少了誦讀這個環節,關係怎麼能得到體現?因此,誦讀的過程其實是一個揣摩和理解的過程,簡單地認為誦讀是死記硬背的一種手段,實在是過於膚淺。

要在古代文學課堂上強化誦讀法的運用,必須改善客觀環境和改變主觀認識。從客觀條件來看,改善古代文學的生存環境,提高該課程的尊嚴和地位,從而創造出一個詩意葱鬱的氛圍是迫在眉睫的任務。絃歌諷誦滿校園之日,便是民族文化自信飽滿之時,遺憾的是我們現在只有憧憬。從主觀改造來看,師生必須提升自身的素質,提高對誦讀教學法的認識,盡其所能創造出課堂改革的良好氣氛。

在具體實施誦讀教學法的時候,教師應該注意發揮好引導作用。不能單純為誦讀而誦讀,而應當將誦讀與其他教學任務結合起來,在適度壓力下提高效率。在目前的情況下,追求審美和功利的統一,是誦讀教學法的現實可行之路。

第一,誦讀教學與注意培養相結合。集中注意力是高效率完成事情的重要條件,誦讀亦是如此。明代薛碹説得好:?凡讀書須虛心定氣,緩聲以誦之,則可以密察其意。若心雜氣粗,急聲以誦,真村學小兒讀誦鬥高聲,又豈能識其旨趣之所在耶??(《薛文清公讀書錄》卷五)朱熹認為,讀書必須三到,即心到、眼到、口到。?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豈不到乎??(朱熹,《訓學齋規》)因此,教師在實施誦讀法的時候,千萬告誡學生聚集精氣神,細看文字響亮讀,以不讀錯一字作為檢驗標準。注意力一旦成為習慣,便能心平氣和,有如此好的心態作保障,阻礙誦讀教學的其他困難也就迎刃而解了。

第二,誦讀教學與文意理解相結合。?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能生巧,温故知新,對文意理解的加深有時候是和誦讀的頻率成正比的。因此,教師不只是在古代文學課堂上要求學生誦讀,更要鼓勵學生在課後繼續。誦讀和精思要同步進行,要仔細揣摩作品奧義,以及作者境況和情志,將心比心,成為作者千古知音。正如黃子云《野鴻詩韻》雲:?當於吟詠時,先揣知作者當日所處境遇,然後以我之心,求無象於窅冥惚恍之間,或得或喪,若有若亡,始也茫焉無所遇,終焉元珠垂曜,灼然畢現我目中矣。?達到知己境界,則作者之言彷彿出於我之口,作者之意彷彿凝於我之聲,誦讀境界至此,方為有得。

第三,誦讀教學與寫作訓練相結合。?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做詩也會吟?,這詩句所揭示的道理廣為人知。寫作時語感非常重要,而語感的獲得顯然需要大量閲讀的積累。誦讀不只是能得到文意的語感,肖其神氣,而且能獲取文聲的語感,合其音節。相對於默讀,誦讀在語感訓練方面的優勢是明顯的。有了很好的語感,就會產生模仿創作的衝動。正如曾國藩在《家訓》中所言:?李杜韓蘇之詩,韓歐曾王之文,非高聲朗讀則不得其雄偉之概,非密詠恬吟則不能探其深遠之趣。二者並進,使古人之聲調拂拂然若與我之喉舌相習,則下筆時必有句調湊赴腕下,字覺琅琅可誦矣。?若能臻於此境界,誦讀教學法的效果就會有所增強。因此,教師要將誦讀與學寫古典詩文聯繫起來。提醒學生在創作時注意音感,完成作品後,在節奏、平仄、押韻等方面與誦讀的原作比較。培養學生通過唸誦來修改文章的習慣,使他們體認到?遇到念來不順的地方,就是要修改的地方?。[3]

第四,誦讀教學與考試測評相結合。沒有壓力便沒有動力,適當採用一些功利手段來促進教學是必要的。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誦讀經典作品來進行普通話訓練,並將這視作通過普通話等級考試的一步驟來實施。加強對誦讀作品的考核,在數量和質量上提出要求。一些特別經典的作品可要求學生背誦,並在試卷上明確考核內容。除書面考核後,平時課堂上也

可隨機抽查,期末甚至可以集中時段當面考查誦讀情況,將其結果列入平時成績。教師還可以採用激勵機制,創造條件讓學生主動參與各種誦讀活動和比賽。比如鼓勵學生將自己的誦讀作品做成音頻文件上傳網絡與同好分享,組織學生參加各種級別的經典詩文朗讀大賽,邀請高水平專家為學生舉辦朗讀、吟誦等講座,併為他們與專家的交流搭好平台等。

世上之事看起來難,但只要努力去做,難事就會變得容易。相信通過全體古代文學教師和愛好者的共同奮鬥,誦讀之風一定會蔚起校園,廣及社會。當誦讀經典成為一種大眾自覺時,人們隨處可以聽到吐珠納玉之聲。和着鏗鏘悦耳的聲調,精神為之軒昂,境界為之高尚,人生因為這樣的詩意而無限美好。

參考文獻:

[1]顧樹森.中國古代教育家語錄類編〃補編[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3:68.[2][南宋]劉義慶撰.柳士鎮等譯.世説新語全譯[m].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96:637.

[3]智仁勇等.葉聖陶語文教育言論摘編[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4:71

第四篇:漢語言文學畢業論文

淺談餘秋雨散文的藝術與美學特色

【內容摘要】餘秋雨散文問世之後在海內外受到廣大讀者的青睞,得到許多作家的好評,創造了“文化散文”這一全新的形式,從而形成了“秋雨文化”現象。他的散文獨特之處在於,打破了傳統散文文體的束縛,開創了散文的一代新風。他散文中的文化批評、人文反思、人性溯源也引起了文化學術界的批評和討論,見仁見智,葆貶皆有。本文擬就其散文藝術與美學特色的兩個方面進行分析探討。

【關鍵詞】散文藝術美學特色人文色彩

餘秋雨的散文,打破了傳統散文文體的束縛,開創了散文的一代新風。他將散文藝術有機的融合於中國傳統的文化史學當中,深入淺出的將深奧的歷史文化展現於世人,表現出了一種歷史濃郁的厚重感與滄桑感。其散文美學型態迥異於前一切散文文本。他的散文獨特之處在於,打破了傳統散文文體的束縛,開創了散文的一代新風。本文擬就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分析探討。

1、餘秋雨散文的藝術特色

餘秋雨散文大膽突破了傳統的散文觀念,成功地運用了一系列飽含着作家的個性、獨創性的藝術表達程式:其一,從理性回到感性,同時,在這種回覆的過程中充分注重感性王國與理性王國的自由切入與轉換;其二,本世紀末期散文作家們在意圖呈示時總體上存在着一種隱匿化傾向;研讀餘秋雨散文,我們發現,這一特徵在這位作家的文本中體現得更為明顯、集中與頻繁,並且不僅將這一追求運用於狀物散文,而且運用於寫景散文。從而導致其散文中所出現的某種景觀、 1

物象總是處於時代、社會、歷史、文化、道德等多元視角的透視之中,或在一種多元開放的發散式顯示中凸現出所寫對象寬廣、豐富的涵義,比如其《白髮蘇州》是一篇寫景散文,按照傳統的寫法,無非是先介紹蘇州有哪些美好的景點,這些景點的美學特徵,然後再抒發一點主體的感懷完事。

2、餘秋雨散文的人格精神

在餘秋雨的筆下,閃現出一大批中國文學史上熠熠生輝的名字,他們都是才華橫溢而又命運多蹇的人,蘇東坡、范仲淹、柳宗元等。他們都具有“高貴又苦悶的靈魂”,他們因富有才華和個性而不容於朝廷,受到小人的詆譭。他們被冷落、被流放、被貶謫。他們的生命力受到擠壓和摧殘。但是,無論他們處在怎樣的險惡條件之下,都有不變的文化良知。惡劣的環境沒有折服他們,相反,反而磨練了他們的意志,激發他們更大的智慧,綻發出更燦爛的文明之花。《蘇東坡突圍》中蘇轍指出:“東坡何罪?獨以名太高。”作者描寫了偉大詩人蘇東坡一次次地被小人詆譭,一次次被貶謫到更加偏遠的地方。但是,他始終沒有放棄對文化的探索,相反,官場的失意使他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文學創作中,事實證明,他的大多數優秀作品是在被貶謫的時候創作的。作者通過對傳統文人的悲劇性命運的展示,使人更深刻地瞭解到,中國的文明史是一部苦難深重的文明史,文明的發展史是一部和專制制度及愚昧野蠻不斷進行抗爭的搏鬥史。

3、秋雨散文的美學特色

(1)一方面,其散文的美學藴藉非常豐厚,譬如,他深刻地批

判過封建社會的“貶官文化”、“隱逸文化”與“夜航船文化”(見《柳侯祠》、《文化苦旅》、《霜冷長河》、《餘秋雨的背影》、《夜航船》);他由衷地崇敬康熙大帝的雄才大略,憤怒其繼承者的昏聵無能(《一個王朝的背影》);他驚訝、讚歎中國文化的異質因素“商業文化”的崛起,又滿懷惋惜地勾勒了這種文化的沒落、灰飛煙滅(《江南小鎮》、《抱愧山西》);他思考過“美”這種似乎沒有什麼實用價值的東西在人類進程中的重要作用(《柳侯祠》、《夜雨詩意》);等等。但在另一方面,餘秋雨散文的主題似乎又並不複雜,他給我們的一個總體印象是,這是一個對於中外古今一切優秀的人文遺產都曾經作過全方位地、深入地體察與辨識的當代中國知識分子、學者對整個中國

(2)突破了傳統遊記散文“移步換形”,借遊説理的簡單套路,遊覽過程退居為某種斷續的,或隱或現的情結框架或開啟情感閘門的觸點,從而突出了作家所要開掘的,與本次遊覽相關的內容。比如《廬山》、《貴池灘》與《青雲譜隨想》,作家在這些地方的遊覽過程已不重要,也無意全面模擬那裏的具體風光、景點,而側重關注那裏的文化型態、文化品位與文化貢獻。

(3)大膽藉助“想象”藝術復現為傳統正史所不載的已經掩沒在歷史陰影之中的歷史瞬間或歷史面卷。《道士塔》中王道士的所作所為可以説純粹是作家藉助於歷史史料虛擬的某種歷史情境,《一個王朝的背影》濃墨重彩所編織的更是清王朝三百年曆程中不足為外人道的心靈祕史。如果説傳統散文中的想象是一種技巧,想象的至多是

一個場景,一兩個細節,像餘秋雨這種大規模地、整體地運用想象修復一段歷史運動的軌跡則不多見。

總之,餘秋雨的散文以他的思想作後盾,以他的才華作支撐,對這些眾多的文化現象、文明現象進行了長篇累牘的思考,完全可以説是一種時代的需求和必然。如果沒有餘秋雨呢?那麼會不會也有別的人來代替和彌補這個空缺?我不知道。按照馬克思的理論是可能的,是存在的,但我不知道!我只知道,餘秋雨出現了,實在也是一種文化的必然。因為他剛好具備了這樣的條件,適合了這樣的需要,做出了這樣的成績,因此無論什麼人反對他都無法迴避他的存在了。

綜上所述,餘秋雨的散文,跨越了純文學的界線,走向文化領域。他開創了散文的一代新風,以嶄新的範例拓寬了當代散文的領域,創造了新的散文審美形態,使散文的河流改變了流向,由小到大,由淺到深,由個體意識的抒發到整體精神的張揚。

參考文獻:

(1)餘秋雨《藝術創造工程》上海文藝出版社1987年

(2)楊長勛《餘秋雨的背影》花城出版社2014年

(3)餘秋雨《文化苦旅》上海知識出版社1992年

(4)餘秋雨《山居筆記》上海文匯出版社1999年

(5)餘秋雨《霜冷長河》北京作家出版社1999年

第五篇:漢語言文學畢業論文

漢語言文學畢業論文-漢語新詞語修辭方式造詞法研究

【內容摘要】以往發表的新詞語a的文章。側重於從新詞新義的顯現入手探討,從修辭格方面入手研究新詞的比較少。本文主要從新詞語的現狀,修辭方式構成的新詞的研究的意義,由比喻、借代、仿擬構成的新詞的情況和其他修辭方式構成的新詞的情況這幾方面來進行分析研究。

【關鍵詞】修辭新詞語比喻借代仿擬

新詞新語是觀察社會生活的晴雨表,是反映現實的一面鏡子。處於轉型期的中國社會,其人文景觀絢麗多彩。改革的大門開放以後,國外文化蜂擁而來。諸如“的士”、“酒吧”等詞語紛至沓來。國內國外文化相互碰撞,彼此之間相互交融、相互滲透,產生了一批反映時代變革的新詞新語。隨着國內旅遊熱興起,在市場經濟的驅動下,許多農村人口投身於旅遊景點的商業服務,於是便在原先的交通工具上精心修飾,仿照“的士”,出現了“馬的”、“驢的”、“轎的”、“摩的”、“板的”等系列新詞。這種由修辭方式構成的新詞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旅遊文化的發展,農業文明開始向現代文明轉換。研究這種新詞新語具有廣義文化學的意義。研究這種新詞語還有社會學的意義。比如“下崗”一詞,在計劃經濟時期是不存在的。進入90年代後,由計劃經濟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轉軌,市場經濟嚴酷的競爭機制,必然使有的企業破產,有的工廠倒閉,職工下崗不可避免。與“下崗”相對應,運用對義仿擬手段出現了“上崗”這個新詞語。此外,“綠燈”、“黃昏戀”等等,都反映了這一特定時期的重要社會問題。

最重要的是研究這種新詞具有語言學的意義。語言同社會生活聯(請幫助宣傳好範文 網:)系密切,反映生活也最為迅速。如“綠色工程”“綠色食品”“綠色能源”“綠色產業”“綠色農業”“綠色事業”、“套書”“套裙”“套餐”“套會”“套票”等系列套詞反映了修辭構詞的靈活性、形象性和系統性。語言的活躍,反映思想的活躍,是改革開放以來思想解放的結果。研究由修辭構成的新詞語是要尋找其規律,預測其走向趨勢,引導正確理解和使用祖國的語言文字,促進語言規範標準化。這是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也是信息時代全球化國際交往的需要。

一、“修辭學造詞法”詮釋

詞彙就其本身而言是一個開放的系統,而新詞的產生概括的説不外乎兩條途徑:一是構造新詞,二是吸收外來詞。當今時代是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各種新的事物、新的現象不斷出現,由此導致了人們的新觀念、新感受的不斷產生,面對這種現象,原有的詞彙難免會出現供不應求的現象。於是人們便傾向於尋求各種造詞手段來對客觀世界大量的空符號作及時有效的補充。產生新詞新語的方式很多,有新外來詞語的吸收、舊詞語的復活、方言詞語的吸收等等。我們着重要談的是以修辭方式構成的新詞的研究。任學良先生曾提出“修辭學造詞法”,就是運用修辭手法(即所謂的辭格)來創造新詞的方法。新詞語有不少正是利用這種方式產生的。比如用“鞭打快牛”來喻指對貢獻大的人或企業過度加碼,使其做更大的貢獻;用演員出台表演的“出台”來喻指一系列成套的政策措施跟羣眾公開見面,即形象又生動。諸如“蛋糕”、“綠燈”、“斷奶”、“窗口”、“餘熱”、“網絡”、“黃牌”、“拳頭”、“婆婆”、“陣痛”,“鐵飯碗”、“紅眼病”、“花架子”、“大鍋飯”、“毛毛雨”、“大氣候”,“一刀切”、“走後門”、“打頭陣”、“剃光頭”等都是通過比喻式構成的。“拳頭產品”是指一種品牌或產品在企業中的作用向拳頭一樣粗壯有力,它是比喻方式造成的新詞語。至於“龍頭企業”、“文山會海”等等都是此類。還有借代式新詞語,如“菜籃子”、“綠色食品”、“國腳”等。據語料庫我們統計得出這種由修辭格形成的新詞語約有700多個,以比喻、借代、仿擬方式構成的新詞語最為常見。此外,還有其他修辭方式如比擬、誇張、諧音構成的新詞語,下文中我們將會一一談到。

二、比喻造詞法

從結構上看,新詞新語裏運用比喻這種修辭格的,大體有以下幾類:

⑴、以喻體作修飾成分,本體類屬作中心詞,構成新詞語。如:

龍頭企業拳頭產品窗口行業星火計劃鬍子工程尾巴工程

這類新詞的喻體一般都具有形象生動通俗易懂的特點 ,取譬的着眼點也多種多樣,其突出之處是使得語言表達簡潔明快。如:

草根工業:喻指植根於鄉村土地發展起來的鄉鎮企業。

龍頭企業:像龍頭一樣能帶動全局和其他企業前進或發展的企業。

尾巴工程:指某一工程主體部分已經完成,但尚有某些收尾項目未曾完成,好像拖了個尾巴。 ⑵、以喻體代指本體,也就是賦予某些詞語以新的比喻義。如:

綠燈窗口龍頭新星拳頭黃牌氣候餘熱婆婆短平快

在這類詞語中,由一些本來是普通語詞,如“婆婆”、“窗口”、“拳頭”;有的本來是專業、行業用語,如“綠燈”、“黃牌”,作為新詞語,它們被賦予了新的比喻義,使用範圍擴大了。而且有的新詞語還可以作為構詞成分,組成相關的新詞語。如:

氣候: 大氣候小氣候新星:網壇新星影壇新星詩壇新星在這其中的“窗口”、“龍頭”、“拳頭”與前頭所説的第⑴類關係密切或是由⑴類省略本體類屬詞形成的。比如“龍頭”據一些語言研究者考察,在報刊雜誌中先是出現“龍頭產品”、“龍頭企業”等短語,隨後才出現“龍頭”單獨使用的情況。如:科學技術是脱貧致富的“龍頭”。或是先出現喻體單獨使用的情況,然後擴展成⑴類詞語,像“窗口”,舉個例子來看:商業、服務業和交通運輸部門是社會文明風尚的窗口。由此產生了把這些行業總稱為“窗口行業”的説法。這兩類詞語有一個共同之處那就是在口語中“窗口”、“龍頭”、“拳頭”等詞語的比喻説法是早已存在的,當它們進入書面語後,很快就被推而廣之了。

⑶、 以喻體作中心詞,前邊加上一系列修飾、限制成分,構成新詞語。其中心詞有雙音節的,也有單音節的。我們以單音節為例看一下,如:

~壇:體壇歌壇影壇泳壇足壇網壇

~星:歌星明星笑星舞星泳星新星

~霸:電霸水霸車霸魚霸油霸波霸聲霸

~~熱:武俠熱英語熱中國熱瓊瑤熱追星熱足球熱旅遊熱

~~族:上班族追星族紅脣族推銷族打工族工薪族

~~風:吃喝風麻將風浮誇風宴請風

這一類單音節詞具有較強的構詞能力,使用範圍比較廣,但它們能不能被認為是後綴成分,還需要進一步研究:

首先,一般後綴成分如“子、頭、兒”等本身已無實詞意義,它們的詞義已經虛化或消失了。而“壇、星、霸、風、熱”這一類單音節詞,仍保留一定的實詞意義。例如“熱”,指受很多人歡迎的或很多人熱衷的某一社會現象。“壇”,在詞典中早已説明指的是體育界或文藝界,只不過由它構成的新詞更多了,而“壇”的詞義並未消失。至於“風”本指一種自然現象,但自古至今就被喻指社會風氣或作風,如“黨風”、“世風”、“校風”、“學風”等,近年來產生的“吃喝風”、“麻將風”仍是這個意思。

其次,“子、兒、頭”等後綴成分須依附於前邊的詞語存在,是名詞的標誌,而“熱 、壇、風”這一類單音節詞,則勿須依附前邊詞語存在,可以單獨使用。再次,在修飾性詞語和這些單音節詞之間,結構較鬆散,有的也可以插入其它詞語。修飾這些單音節詞的成分可以是詞 ,也可以是短語,沒有一定限制。由於這類單音節詞確實存在一種後綴化的發展趨勢,我們可以稱其為類後綴成份。

⑷有的新詞語,從它開始使用,就作為一種比喻用法。如:

大鍋飯:喻指不符合社會主義分配原則的平均主義分配製度。

一刀切;喻指那種不根據實際情況區別對待的簡單化的工作方法。

這類詞語就字面意義談,本指一種現象或事物,只是人們很少用它們的字面意義,而是常用它們來喻指某一事理、現象,在使用過程中這類詞語逐步具有了某種習用的意義。這類詞語也可以被看作是一種新的俗語、慣用語,如:“踢皮球”、“剃光頭”之類,它們應用的範圍比較廣,很難説明這種比喻究竟是以那個本體為對象的。

三、借代造詞法

用借代修辭格形成的新詞語,一般來説可分為以下幾類:

⑴、以專稱代指通稱。如:伯樂,原為韓愈《馬説》中的人名,擅長相馬的人後來代指擅長髮現人才推薦人才的人。硅谷:源自美國,電子工業基地,現代指電子工業基地。

⑵、以某一相關事物代指一事物。如:

紅包:代指家長給晚輩子孫的賞錢或廠礦、企事業單位給職工發放的獎金。

菜籃子:代指城鎮居民的副食蔬菜供應。

“菜籃子”:是城鎮居民採購蔬菜、食品時攜帶的工具;“紅包”:使用紅紙包着錢幣,象徵喜慶、吉祥,以示獎勵。

⑶、以事物的某一特徵部分或標記代指該事物。如:

橄欖綠:代指這種顏色的警察制服。

大團結:指拾元面值的人民幣,因上面印着民族大團結的圖案而得名。

國腳:專指具有高超球藝的國家級的足球隊員。

⑷、以具有特徵性的動作行為代指某一事。如:

畫圓圈:代指圈閲文件。一些領導同志在閲讀或批示文件時,常畫圓圈表示已經過目。 爬格子:因寫文章要用帶格子的稿紙,所以拿“爬格子”來形容勤奮艱苦寫寫作。

掛鞋:代指足球隊員退出綠茵場,不再參加比賽。

“畫圓圈、爬格子”,“掛鞋”都是動賓結構。前者口語色彩濃,後者書面語色彩濃。此外,它們之間的感情色彩也有區別。“畫圓圈、爬格子”含有戲謔的意味,“掛鞋”則顯得莊重。⑸、以形象性稱謂代指原有專名。如:

鐵榔頭:因郎平扣球兇猛有力,而“郎”與“榔”同音,人們就以“鐵榔頭”代指朗平。

聶旋風:我國圍棋手聶衞平在中日圍棋賽中,連連獲勝,象一股旋風,令對方無法招架,於是“聶旋風”就成了聶衞平的代稱。

⑹、以專名代指該專名所具有或體現的某種社會現象、觀念等。如:“條子現象”指領導幹部隨意批條子辦事的不良社會現象。“明星效應”指文藝、體育等領域裏的明星由於受人崇拜而產生吸引力和號召力的社會現象。這類詞語從意義上説,帶有一定的模糊性、隨意性;從結構上説,為定中結構;它不同於一般修辭上借代裏所説的“專名代泛稱”,從整個短語看,可以認為是部分借代。

四、仿擬造詞法

採用仿擬手法構成的新詞語,實際包含兩種不同的情況:一種是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為了修辭的目的,利用仿擬格而產生的偶發性新詞語。這類新詞語

共3頁: 1

本網推薦訪問其他精彩範文:

漢語言文學 畢業論文 開題報告

漢語言文學畢業論文提綱

漢語言文學專業畢業論文選題

漢語言文學畢業論文開題報告

漢語言文學專業畢業論文答辯稿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muban/biyemuban/69yl8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