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論文模板 >教學論文模板 >

國中生作文語言的問題分析及優化技巧

國中生作文語言的問題分析及優化技巧

國中生作文語言的問題分析及優化技巧
國中生作文語言的問題分析及優化技巧
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對寫作方面的要求是:“7-9年級學生寫作要感情真摯,力求表達自己對自然、社會、人生的獨特感受和真切體驗”[1]。但遺憾的是,長期以來,中學語文教學“目中無人”[2],忽視了學生的發展。反映到作文教學上,就是按照訓練目標大講特講記敍文、議論文、説明文、應用文的寫作知識、寫作技法,不厭其煩地進行實用性文體的寫作訓練,把學生當作訓練機器。其直接的後果是導致作文教學花力氣最多而收效甚微。中學作文教學到底現狀如何?帶着這一目的,我作了一些調查研究。
一、國中作文教學現狀的分析和調查過程
本次調查確定以江蘇省南京市六合區為調查樣本,主要基於以下考慮:一、地緣因素,南京市是江蘇省省會,傳統概念上屬於蘇中地區,而六合區是連接蘇南和蘇北的中樞,基礎教育上多少呈現出南北“合流”之勢,期望窺此“一斑”而知本省市語文教育的“全豹”。二、基礎因素,該市是文教大市,但還不能算文教強市,語文教育水平處於全省的中間狀態,六合區處於全市中間狀態,調查對象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典型性。我們分兩個層次展開,重點調查了六合區勵志雙語學校和六合區馬集鎮初級中學,力求較為全面客觀地反映南京市六合區語文作文教學的現狀。
本次調查主要採用問卷、訪談、聽課的方式,通過對學生髮放問卷,對教研員、教師進行訪談以及通過實地聽課,從學生方面、教師方面和師生雙方面全方位瞭解語文作文教學的現狀。本次調查發放問卷500份。與教研員、教師訪談20人次;實地聽課80節課,涉及國中與高中,重點學校與非重點學校,常態課與公開課。
筆者曾對南京市六合區馬集鎮初級中學和六合勵志雙語學校的七年級至九年級年級十個班的500名學生進行過作文抽樣分析。分析目的:考察中學生語言能力;抽樣人數:500;抽樣範圍:實驗班120份,普通班380份。具體情況如下:





文句簡潔流暢有文采


語句通順、語病較少


不通順、病句別字多,枯澀


不知所云




人數


百分比


人數


百分比


人數


百分比


人數


百分比




60


12%


170


34%


260


52%


10


2%





從上表不難發現,中學階段的學生作文語言多數令老師頭痛不已。冷靜地反思一下,多年來作文教學圍繞應試教育的指揮棒,重文體訓練,重審題立意,重結構謀篇,重材料剪裁,強調開頭結尾的方法,過渡論證的技巧,偏偏忽略或淡忘了作文訓練中最核心的問題——語言表達能力的訓練。素質教育的口號喊了多年,我們卻沒能記住,“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能力是人的素質結構中最基本的要素”[3]。很明顯,這種做法是違背語文學科本身的規律的。
二、國中生作文語言存在的問題
我們在國中生作文中常能看到這樣一種現象:有很大一部分學生,不是不會審題立意,不是沒有生活積累,也不是不懂謀篇佈局,而是語言表達能力極差,標點使用不當,錯別字多,病句迭出,語句不通順不連貫,寫出來的文章丟三落四,疙疙瘩瘩。從大量的國中學生作文語言來看,存在的主要問題具體表現為:
語言枯澀。最突出的表現是詞彙貧乏。這肯定與學生不重視課外閲讀有關,但更值得注意的是,不少學生對學過的詞語不善於運用,寫出的文章總是那幾個詞語,總是那幾種句式,乾巴巴的幾條筋,讀來味同嚼蠟。這樣枯澀的語言當然就難以顯示出個性了。
陳詞濫調。如寫外貌——大眼睛,蘋果臉;寫景物——陽光明媚,鮮花盛開;寫時間——光陰似箭,日月如梭;寫驚奇——嘴巴張成了O型;寫着急——像熱鍋上的螞蟻;寫嘴饞——饞貓……這些流水線上複製出來的話語標本長盛不衰,個性早已湮沒殆盡。
故作深沉。主要表現為語言的成人化。動不動就是“可憐天下父母心”、“失敗是成功之母”、“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語言“成熟”之至,思想老氣橫秋,毫無與自己的年齡和生活相契合的話語機智,完全失去了青少年學生的天性。
空洞無物。語言基本上是“假”、“大”、“空”的混合物。開篇轉彎抹角,結尾喋喋不休,中間亦是“空手道”,看上去多是些似觀點非觀點的句子,敍述不像敍述,描寫不像描寫,議論不像議論,大多是一些標籤式的口號,甚至找不出一點屬於個人的語言創意。
以上幾點,可以説是制約學生語言表達的“瓶頸”。究其原因之一是學生對作文的態度。
不少學校的一部分學生視作文為畏途,即使拼湊也難以成篇;另一部分學生只能製造少情寡味、為寫而寫的“大路作文”;只有少數學生由於家庭的影響或個人的天賦等原因,能寫出像樣的作文。在這些學校,相當多的學生認為作文就是“編”“吹”,別人寫得好自己卻寫不好僅僅是因為別人會“編”善“吹”,而自己僅僅是不“編”不善“吹”。同時,不少學生由於怯於寫、懶於寫、湊和着寫,一句話,沒有喚起自己作文的主體的衝動,沒有品嚐過宣泄感情、敞開心靈的愉悦,人格境界也未能在用心、動情的作文過程中得到提升。
國中作文教學,應按照《語文課程標準》的要求,重視語言訓練,要求學生做到用詞恰當,語句通順、連貫,並隨着年級的升高,逐步提出較高的要求。在作文教學實踐中,以句子和段落訓練為突破口,進行語言表達的層次化練習,先求通順,再求連貫、得體,最後達到語言表達的符合邏輯和富有文采的有機結合,在作文訓練的全過程中,自始至終要抓住語言表達訓練不放。下面僅就如何優化作文語言,談幾點個人漏見。
三、優化作文語言的技巧
中學生在作文中優化語言的技巧主要體現在詞語生動、句式靈活、妙用修辭手法、善用名句美文、展示個性風采。學生作文中,只要有一點閃光耀彩的地方,就可以給肯定和鼓勵,以使文章在通順的基礎上展示各種語言風采。
(一)、選用生動詞語,使詞語有表現力
1、選用動詞。動詞在語法功能上充當句子的謂語,因此它是表現力最強的詞語。錘鍊好動詞,能大大提高語言的表達效果。善於運用形象鮮明的動詞,把靜態寫成動態,把一般寫得傳神。例如:“我在春天尋找你美麗的蹤影”,一個“尋找”顯得很平淡,如換成:“我點擊整個春天,尋找你美麗的蹤影”,這樣的句子因為使用了網絡語言“點擊”,讓靜態的敍述帶上了形象的動作,就顯得富有表現力。
再如:一個同學寫回家後的温馨感覺,當寫到:“鍋底下竄着藍色的火苗”時,他尋思再三,後改為:“藍色的火苗舔着鍋底”。頓時使整個句子温暖如春。可見錘鍊動詞能大大增強語言的表達效果。但要根據語境的需要去錘鍊最恰當的動詞,不可離開具體的語境而矯揉造作,那樣反而會弄巧成拙。
2、選用修飾性詞語。學生遣詞選句要避免陳詞濫調,力戒人云亦云,要創造出具有個人“專利”的詞句。請看下面一句話:“早晨,陽光照着我的卧室,小鳥扇動着翅膀,在樹上鳴叫。”這樣的句子還不足以反映作者享受大自然時的愉悦心情,如改成“早晨,明媚的陽光柔柔地照着我的卧室,輕盈的小鳥翩翩地扇動着翅膀,在樹梢上唱歌。”表達效果要強烈得多。
(二)、善用多種句式,使句子富於變化
在一篇文章裏善於選用多種句式,可使文章句式搖曳生姿,波瀾起伏,富於變化。我們寫文章時有時為了強調,常常不用陳述句而用反問句,例如:“晚風吹過河面上最後一波漣漪,夕陽收起它最後一抹餘輝,秋霜目送去最後一隻歸雁。我們默默地戰着,目光遊離在那若張若翕的記憶中。當許許多多都已逝去,當許許多多都已凋零,當許許多多都已被埋葬的時候——難道我們會真的遺忘曾經擁有的嗎?”小作者在這段話的最後,運用了一個反問句,有力的表達了決不遺忘曾經擁有過的一切的思想感情。
(三)、妙用修辭方法,使語言彰顯魅力
運用修辭是美化文章語言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無論是比喻的生動形象,還是擬人的新鮮活潑,排比的氣勢磅礴,修辭會為文字插上想象的翅膀,會為情感抹上迷人的色彩。
1、比喻。比喻是使用頻率最高的最富表現力的辭格,它能化平淡為生動有趣,化深奧為淺顯易懂,化抽象為具體形象。運用比喻要注意思想感情。選用什麼事物打比方往往表現出作者的思想感情。例如:“我從小跟着媽媽長大,我從媽媽那裏學到了許多知識。”這樣平鋪直敍的句子在我們同學的作文裏比比皆是。而有人是這樣寫的:“小時候,我不識字,媽媽就是圖書館,我讀着媽媽。”把媽媽比作圖書館、比作一本厚厚的書,作者對媽媽心存感激,無比崇敬的心情一下子就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了。
2、擬人。能使人、物、景栩栩如生。如寫《秋天的校園》中的“菊花”:“秋風瑟瑟,一盆盆秋菊的小腦袋在不停地、快活地搖晃着,還不時悄悄地把頭伸進我們的教室裏,好奇地欣賞着這幾十雙求知的小眼睛,吮吸着知識的甘露。”這段巧用擬人的手法寫秋菊,惟妙惟肖地把人與景融為一體,多麼形象有趣啊
3、排比。排比是一種富於表現力的辭格,是錘鍊語言的最常見的修辭手法之一。如一篇名為《轉折命運》的會考作文的開頭:“命運是什麼?命運就是西楚霸王英雄末路、自刎烏江時的那一聲仰天長歎。命運就是屈原一心報國、屢遭排擠而留在汩羅江畔的那一串串沉痛的叩問。命運就是貝多芬在雙耳失聰指尖所擊出的那一曲曲慷慨悲壯的交響。”運用排比手法,造成文章磅礴氣勢,深刻而全面地詮釋了命運的豐富內涵,讓人一讀就留下不同凡響的鮮明印象。
(四)、引用名句歌詞,使語言亮麗生輝
1、引用名言
巧妙引用詩詞名句,能使筆下生花、凸現亮點。我們平時積累了那麼多語言材料,寫作時何不拿來化用?例如一個同學在《飄落的秋葉》中是這樣引用名句點明主題的:“你飄落了,打着旋兒,緩緩地、悠悠地落下。是留戀枝頭,還是憂鬱悲傷?不,都不是。那是你投入大地母親的懷抱,是欣欣然的婆娑舞姿,是向母親表示着赤子之心。‘樹高千丈,落葉歸根’啊!‘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經歷了嚴冬的磨難與春的更新,你坦然化作泥土,以自己的生命去滋養、護理新的生機。於是,葉兒更青翠,花兒更絢麗,果實更甜美。”在這段話中,作者用名句俗語熱情的讚頌了秋葉無私的奉獻精神,使主旨得到了深化。
2、引用歌詞
許多優美的流行歌詞已經成為語言的“珠寶”,像“陽光總在風雨後,請相信彩虹。”形象的道出了生活的真諦;像“十六歲的祕密裝滿沉沉的書包,十六歲的日曆寫滿長長的思考”,對偶工整,妙用詞語,展現了年輕一代的特徵。借用流行歌詞,可作標題,如:《我的未來不是夢》《今夜你會不會來》;作開頭,如:一個學生寫自己的家時,想到父母的離婚,心裏十分痛苦,借用了《我想有個家》作開頭,奠定了全文的基調;作結尾,如:一個學生因為學習負擔太重而離家出走,後又回到家裏。文章結尾巧妙而貼切的引用了一句流行歌曲:“握在手心的票根,是我唯一的方向,回家的感覺就在不遠的前方。”家的温馨,親人的呼喚,盡在不言之中。
(五)、運用個性語言,使文意韻味無窮
富有個性化的語言折射着作者獨特而各具魅力的人生,有意藴的文字是通過最美的語言形式表現出來的。最美的語言應該是精確而妥帖,深刻而含蓄的。又如:水是慷慨的天使。雨霏霏可以滋田,雪皚皚可以沃野,江滔滔可以揚帆,湖泱泱可以盪舟,河清清可以爽心,泉汩汩可以悦耳,茶津津可以潤喉,酒醇醇可以助興……一段文字中用一兩個疊詞我們往往不會在間,但本段文字一口氣連用了八個疊詞,鮮明的意藴便撲面而來了。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於動筆,樂於表達,應引學生關注現實,熱愛生活,表達真情實感。”作文的問題,説穿了是語言的問題。語言是文章存在的形式。如果一篇作文的語言貧乏,句式滯澀,辭不達意,即使要表現的內容再好,也會面目可憎,因此,作文過程中,一方面我們要考慮立意、情感和構思等問題,另一方面還必須注意使文章的語言準確、簡潔、生動流暢,乃至有文采。由此可見,要寫好作文,必須要在語言上下功夫。只有語言過關了,我們才有可能做到洋洋灑灑,下筆千言,才有可能作出令人賞心悦目的好文章來。
注       釋
 [1]《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04年7月版第12頁,人民教育出版社。
 [2]周萬清《詩歌、寫作教學的金礦》《語文學習》2000年第8期第1頁。
[3]《關於改革和加強中國小語文教學的意見》蘇教研(1992)22號文。
 
參 考 文 獻
1、章熊、繆小放  《簡明·連貫·得體》語文出版社1999年8月版。
2、郭鐵良《最新高中生奪冠作文—語言文采》農村讀物出版社2004年1月版
3、周萬清《詩歌、寫作教學的金礦》《語文學習》2000年第8期
4、韋志成《試論中學生的寫作能力》武漢教育學院1998年1月
5、曹濟南《高效作文語言藝術技法》湖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年4月版
6、孔令達、姚國榮《語法、修辭、邏輯》安徽大學出版社1998年第1版
 
 
標籤: 國中生 優化 語言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muban/jiaoxue/3zgd3.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