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論文模板 >論文模板精選 >

傳統文化議論文精品多篇

傳統文化議論文精品多篇

傳統文化議論文精品多篇

傳統文化議論文 篇一

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瑰寶,是五千年歷史長河沉澱的最耀眼的明珠。它們久經打磨而更加韻味悠長。行走在過去和現在,我從地上拾起一顆美麗的珍寶——詩詞。

很小很小的時候,我便在媽媽的影響下接觸了唐詩。它們比兒歌更加朗朗上口,比音樂更加婉轉動聽。手捧一本《唐詩三百首》,我喜歡指尖劃過書頁上帶有淡淡墨香的詩句,喜歡從脣間輕輕吟出兩句詩,“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我與詩詞的緣分,大概就是那時結下的。

現在,我仍然喜歡詩詞,那份最初的,純粹的愛。學業壓力漸漸增大,我讀詩、寫詩的時間少了,我便愈加珍惜地品味我與它一起的時光。

獨坐牀邊,拿起一本詩詞翻閲。比起詩,我更喜歡詞,因為律詩雖然工整,但總給我一種束縛感,而且相似的句式與詞相比,略顯乏味。特別喜歡宋朝女詞人李清照的詞,婉轉柔美,淡淡的,淡淡的,引起千絲萬縷的愁緒。“悽悽慘慘慼戚”幾個疊字就傾盡心頭所有的愁,“載不動,許多愁”,愁重舟輕,舴艋舟都載不動的愁,這痛苦該多大,哀愁該多深啊!李清照的詞多是傷感的,這與她的經歷密切相關。她國破家亡的悲傷,通過哀婉悽苦的詩句直抵人心。多數時候,我讀詩並不完全懂其中之意,但這並不影響我對它的喜愛。像柳永“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不需多言,一切盡在不言中。對於唐詩,我最喜歡的一是那句“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雖然後來得知作者的人品與詩句不符不免失望,但對詩本身仍十分喜愛。二是“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這些詩句引起了我內心深處的感動與震撼,又難以言表。或許我與詩詞就是這樣,一切盡在不言中,心靈的感觸勝過了千言萬語。

詩詞,是無比美麗動人的,它是一種情感的美麗載體。把它傳承下去,不僅僅是這樣一種形式的學習,而是學會如何用最美的方式表述內心的情感。我有時有了靈感,便常常寫些詩保留下來。往後再看時,回味無窮。我們都應傳承這種美好的文化,讓它們永久在歷史長河中閃耀。

《中國傳統文化概論論文》 篇二

摘要:從中國傳統文化的起源古代社會至封建社會,講述她不同時期的文化特點,簡述她的發展歷程。從不同角度分析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與糟粕,對其精華,我們要傳承,而對其陋習,我們則要加以改進,努力將中國的傳統文化發揚光大。

關鍵字:歷史悠久,有利有弊

中國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她哺育着一代又一代華夏兒女,滋潤着我們的文化精神,造就了華夏民族淳樸善良的民風。她的神祕激發着我們一代又一代學子去探索,去求知,用我們善於發現美的眼光去揭開她的面紗。

一、中國傳統文化的發展歷程

悠悠的中華五千年文明史,是中華民族文化的一部史書,展示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它足以讓我們所有中華兒女引以為豪,激發着我們不斷探索它的決心。中國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重要的凝聚力,不論是它的產生根源,還是在以後的發展演變過程中都是我們先輩智慧的結晶。所以,我們有必要探索學習中國傳統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華,傳承中國傳統文化,將其發揚光大。

中國傳統文化源遠流長,是在中國古代社會發展形成的比較穩定的形態。在原始社會時期,人們過着羣體打獵的生活,漸漸地也就人們相互之間一種凝聚力,也形成了文化的一種基礎,人與人之間注重和諧,把人與人,人與集體,人與自然相結合起來就是當時文化的一種基本精神。這種基本精神也使傳統文化具有兼容性,它包羅萬象,以開放的姿態來面對各種文化,是中國文化擁有了廣度,讓中國傳統文化具有了發展的一個鄒形。

隨着社會進入奴隸社會時期,傳統文化變成了一種奴化的文化,為奴隸社會服務。在這當中最為重要的就是出現了文字,也就是第一種文字——甲骨文,這後來是歷史記錄奠定了基礎。還有的就是在奴隸社會末期,也就是春秋時代,奴隸社會的文化達到鼎城,出現了百家爭鳴的局面,其中以孔子為代表儒家文化,老子為代表的道家文化最為繁榮。期間還出現了我國古代的第一步偉大詩篇《詩經》,描素了從西周到春秋時期人們的生活風貌,文化背景,成為研究古代歷史的`重要的歷史文獻。

隨着秦始皇統一中國,確立君主制度,中國社會開始步入封建社會。在各代君皇的統治歷程中,儒家文化漸漸地被確立為主導思想,深受歷代君主的提倡,慢慢的演變成宗權族權文化,提倡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的封建等級制度。科舉考試是當時選拔人才的主要方式。科舉制度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也逐漸發生改變,直到明朝以後以八股科舉考試為主,這成為科舉考試的一次敗筆,毒害了無數學子積極追求文化知識的心態,制約着中國文化的進步。在漫長的社會,人們習慣了小農經濟,自給自足的經濟制度佔據主要地位,實行高度的中央集權制度,統治者殘酷的剝削着老百姓的勞動成果。由於受着封建儒家思想的桎梏,人們養成了頑固的封建主義思想,對外來文化的排斥,以至於中國慢慢的從世界文化中落伍,成為晚清政府深受列強欺壓的根源。總的來説,雖然封建社會極大的束縛了傳統文化的發展,但也形成了封建文化獨特的一面,值得我們去研究,取吸取,取傳承。

對於中國傳統文化我們説不明道不盡,既愛之又恨之。我們愛她得的精髓,恨她的糟粕。

二、傳統文化的精華

中國傳統文化在很多方面起到了一定得的影響作用。首先,在人文素養方面,她把中國五十六個民族的各族文化特點有機結合起來,形成了中華民族特有的文化體系和人文素養,養成我們熱情,好客,淳樸,勤儉的良好風俗習慣。其次,中國傳統文化與時代的建築風格很自然的結合在一起。一直以來,中華民族都崇尚人與自然的相處,提倡迴歸自然,返璞歸真。在各種建築物的周邊都或多或少的與自然地的花花草草相互依託,符合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文化本質,直到現在這種建築風格依然影響着現代的建築物。

再者,中國傳統文化對中國的經濟發展有着決定性的作用。在不同的歷史時期,統治者都已各時代的文化特點統治經濟社會的發展,這點在封建時期尤為突出,他們以儒家文化為主導思想,大力發展小農經濟,自給自足,也出現了歷史上少有的幾個鼎城時期,如:漢朝的漢武帝時期,大唐的貞觀之治,清朝的乾隆年代,這些時期都是經濟的頂峯,也是儒家文化盛行的時期。同時這時候,各個不同文化也很流行,比如佛教,這點尤其在唐朝尤為明顯,在南宋和北宋時期,各種思想文化得到空前的發展,沿者無罪,不殺文人成為鐵的規定。再到後來的元朝和清朝,因為由於少數民族成為統治者,不同的民族文化開始與大漢文化撞擊,相互融合,出項繁榮的現象,把不同的文化一起融入到生活,政治,經濟當中,這些都是傳統文化對我們有利的一面。

三、阻礙傳統文化的發展和文化中的弊端

每種事物都有兩面性,傳統文化既有其精華,也有其暇陋,一些文化中的陋習制約着文化前進的腳步。這當中最著名的就是秦始皇的焚書事件了。秦始皇馳騁戰場,以掃六國,統一中國,實行中央集權政策,開闢封建社會。為了加強自己的統治地位,秦始皇導演史上著名的坑儒焚書事件,史書中除《秦紀》外,六國史書全部燒掉,此外,秦始皇還屠殺大量的儒生,造成人才流失。這對後來的統治政策起了很大的負面影響,許多統治者為了鞏固自己的政權,開始實行文字獄,制約文人學者們的言論自由,文人大都為達官貴族作辭賦樂,供他們娛樂,極大的阻礙了文化的發展。雖然在某

些時期多種不同文化爭鳴的現象,但是大部分時候還是獨尊儒術,尤其是在漢代將儒家學説明確為基本統治思想以後,其他各派的學説都遭到遺棄。雖然説當時的這種做法對漢朝的統治有利,但對於中國文明和文化的發展來説是一個巨大的損失,在以後的進程中付出慘重的代價。尤其是在封建後期,中國逐漸在世界文明中落伍,使中國在近代科學在邁進是舉步維艱。個人覺得,中國開始在世界文明中;落伍應該算是從明朝開始,明朝時期,開始實施八股科舉考試,想盡一切束縛學者們得思想,使得他們整天沉迷於四書五經之中,而此時的西方開始出現資本主義的萌芽,各種思想文化盛行,出行了盛行一時的文藝復興,為西方的近代文明與發展奠定了基礎。雖然説在明朝時期也出現過資本主義萌芽,但是在當時的治國方針下是不容存在的。所以,中國的文化受到前所未有的攻擊,在世界文明的浪潮中落伍。總之,中國傳統文化存在的很多陋習,需要我們去認識,去改進,將其完善。

正如培根所説的讀史可以使人明智,學習中國傳統文化概論是一件意義重大的事情,它既可以增加我們對歷史的瞭解,瞭解我國傳統文化,也可以陶冶情操,提高文化素養,也可以讓我們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吸取教訓,傳承中國傳統文化,很好的展望未來。

傳統文化議論文 篇三

每年的農曆正月十五,就是我喜愛的傳統佳節——元宵節,人們都還沉浸在過年的歡樂氣氛中。

元宵節又稱“上元節”。漢族傳統的元宵節始於20xx多年前的秦朝。傳説,平定“諸呂之亂”後,眾臣擁立劉邦的第二個兒子劉恆登基,稱漢文帝。文帝深感太平盛世來之不易,便把平息“諸呂之亂”的正月十五,定為與民同樂日。

元宵節有賞燈、猜燈謎、耍龍燈等節日活動。其中,最讓我興奮的就是包湯圓了。一看見媽媽拿出糯米粉,我就眼疾手快地拉住媽媽,請她讓我也來包湯圓,媽媽欣然答應了,我跟着她來到廚房,只見她把糯米粉倒進一個盆裏,讓我往裏面倒些水,我往裏面撒了一些水後,她便用勺子攪拌着,並不時用手揉,過了一會兒,糯米粉變成了黏黏的糯米糰……我疑惑地問媽媽:“這樣就可以加餡了?”“是的。”媽媽回答。我對自己包湯圓的技術充滿信心,所以我和媽媽比賽起了包湯圓:我先將糯米糰搓成一個球,然後急忙用拇指在糯米球中間用力按了一下,接着我高興地舀了一大勺豆沙放在糯米球裏作為餡料,再把糯米球合上,邊搓邊不時偷看媽媽,心裏喊着:快呀!千萬不能比媽媽慢。比賽結束了,雖然我包的湯圓比媽媽包的多,可卻沒有她包的那麼圓。最後,媽媽把已經包好的湯圓倒進鍋裏煮。不一會兒,我們全家都嚐到了香噴噴的湯圓,我一邊津津有味地吃着,一邊想着媽媽説過的話:元宵節吃湯圓,就象徵家庭團團圓圓……

元宵節是我喜愛的一個傳統佳節,我真期待下一個元宵節趕快到來呀!

傳統文化議論文 篇四

隨着《中國詩詞大會》的熱播,關於古詩背誦競賽的形式是否有助於傳統文化的傳播,眾説紛紜。然而,這種只存活於娛樂秀場上的文化能夠弘揚中華民族積澱千年的傳統文化的觀點,我不敢苟同。

《中國詩詞大會》火爆的收視效應羨煞諸多媒體特別是許多電視娛樂節目製作團隊。而後,《中國成語大會》《中國好詩詞》等等披着“弘揚傳統文化”外衣的娛樂節目猶如雨後春筍般攻佔了各大衞視的黃金檔。可是這些節目的製作人是本着對傳動文化的弘揚,帶着對傳統文化的尊重而去製作這幾檔節目嗎?顯然不是,他們只不過是發現了現如今傳統文化這塊上好的熱點材料,所以抓緊時機對其肆意消費。從其單一的背誦,填空的節目內容,多人同台競爭的節目形式中就不難看出這些節目是沒有靈魂的,松竹梅傲人的風骨在這些節目中被娛樂油膩的脂粉所掩蓋。這樣隨意消費傳統文化的作秀與《我愛記歌詞》這種世俗到最終被世俗拋棄的節目又有何區別?

換個角度去思考,為什麼這樣拿傳統文化作秀的形式都能引起羣眾的一片叫好和陣陣掌聲,歸根到底是因為古詩詞這樣的傳統文化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逐漸淡去,甚至可以説是日益消亡。在中國,除了中國小的課程及專業的學術研究,古詩詞在這個大數據快節奏時代的作用越來越小;日常場合身着一襲漢服,難免也會令人側目;書信也多用打印甚至通過網絡傳輸的形式進行,文房四寶卻難覓蹤跡……當今社會,傳統文化大多數出現的時候僅是一副失去了風骨的軀殼,用於表演,甚至是用於作秀來博人眼球等刻意而為之。有多少人在觀看《中國詩詞大會》的時候僅僅是對自己學生時代的回憶,莫不因那是他們記憶力,學習能力的時候。

正因如此,讓傳統文化怎樣能在除了娛樂的秀場之外的更廣闊的方面重煥生機成了必須要攻克的難題。而現代詩人鄭愁予則給出了我們答案,他最擅長於將古詩詞的措詞和意境與現代詩自由隨意的風格融合起來,讓讀者在現代詩的形式之中亦能品味到傳統文化的韻味。他也曾説過“讓傳統文化煥發第二春就是要令她在更現實的層面產生影響,具有真正的現實意義”。但這並不意味着人人都要去做鄭愁予,而是嘗試在日常表達中試着將其融入,這樣不僅裝飾了你的言語,更雍容了你的精神。

弘揚文化必先要尊重文化,而把傳統文化作為可以任意消費從而獲得利益的搖錢樹,把傳統文化搬上娛樂的秀場作秀的行為,在我看來就是對傳統文化的極不尊重。傳統文化,更應該在書香的課堂中傳遞,在老少之談中傳承,在日常生活中弘揚。通過今年諾貝爾文學獎的獲得者,同是也是風靡全球的歌手的鮑勃?迪倫的例子更是證明了只要尊重文化,傳遞文化而非利用文化作秀,公共媒體同樣能真正的對文化起到弘揚的作用。

讓傳統文化遠離虛假的秀場,融入真正的生活,在一言一行中弘揚傳統文化,在一舉一動中弘揚傳統文化。

傳統文化,不需要作秀!

傳統文化議論文 篇五

在中韓端午節相爭韓國最終申遺成功後,舉國感到忿忿不平,國人們紛紛指責韓國卑鄙,一,無恥,抄襲中國申遺項目的人各有人在。但是,又有多少國人能夠反思自身呢?與其説是韓國搶走中國的端午節,不如説是國人自己扔掉它罷了。

其實,韓國申報成功並非是壞事,恰恰相反,還是件好事。何解?中國民俗學會理事長、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劉魁立在接受採訪時表示:“韓國申遺成功對我們的端午文化不會有什麼衝擊,無形文化遺產是全人類共享的財富,我們的文化傳統被別國認同,我個人認為不是一件壞事。”是的,正是因為這次事件,讓那些忽視中國傳統文化的國人們打響了警鐘;給以那在背後罵罵咧咧,指責韓國過錯的無知國人們一記響亮的耳光;讓我們不得不對這件事件進行深刻反思。

時常在一些電視節目中看見被歲月給塵封,被快速發展的經濟社會所掩蓋的傳統建築,傳統文藝,甚至傳統習俗。面對燈紅酒綠,層樓疊榭的摩天大樓,誰會甘願住在那破舊,老土的四合院,窯洞,吊腳樓,過着原始土着民般的生活呢?誰還會對那傳統的造物技術——簡單粗糙的物件和純手工高強度勞力而放棄學習更先進的機械製造技術從而獲得更好的物質生活?在眼球經濟,泡沫經濟盛行的今天又有多少人能夠保留住中國的國粹——京劇……少之又少罷了。

今天,大多數80後,90後,00後不過傳統節日而喜歡過洋節。在一次國小生問卷調查中,有專門“按重視程度,給傳統節日”排序的題目,結果幾乎所有學生都填寫了“春節、中秋、清明、端午”的順序,端午竟成為孩子們眼裏最不受重視的傳統節日。和清明、端午、中秋等中國傳統節日相比,學生們更願意過聖誕節等洋節。“我最喜歡過聖誕節了,能收禮物和賀卡,大家還能一起玩,很開心。端午節就很平淡了,唯一盼頭就是放假,就連吃粽子也是平時就能吃到。”某國小生回答説。班上大部分學生都喜歡過聖誕節,覺得中國的傳統節日過於單調和嚴肅,都不如聖誕節般輕鬆有趣、充滿幻想。

而當問到屈原是哪國人,是幹什麼的,學生回答的也是五花八門,離奇搞怪。而在幾十年前,即使目不識丁的老人們都能謹記屈原的生平事例和對國家君王的忠貞,還有每年的划龍舟是為了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包粽子扔進河裏這是為了紀念屈原,屈原投江自盡後,人們為了使江魚不要吃了屈原的身體,特包了粽子投入江中餵魚後演變為吃粽子了。

何其悲哀,端午節竟成為學生眼裏最不重視的傳統節日,而吃粽子竟是大多數學生們的唯一項目,端午節難道就將成為粽子節了嗎?最後只能用吃粽子來苟且地維持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了嗎?

為何我們就不能夠直視韓國申遺成功背後的默默付出呢?其實韓國端午節跟我國的端午節大相徑庭,甚至起源和各種項目都無一相同。我們輸就輸在沒有象韓國一樣對傳統文化的尊重。形式主義的東西有一個共同特徵,就是重形式輕內容,重口號輕行動,重數量輕質量,重眼前輕長遠。何其相似,與當今被我們罵罵咧咧的政府官員那樣只注重面子工程,表面説的冠冕堂皇,而實際做的卻不盡如人意,其實我們又好到哪兒去呢?

不要讓眼淚成為地球的最後一滴水。同樣,不要讓傳統文化過了許多年後只能成為我們腦海裏僅存的模糊的記憶啊。韓國申遺端午節成功這不是一件小事,不能在我們罵罵咧咧之後逐漸淡忘,消失。我們應該進行深刻反思,畢竟這件事不僅折射出國人對傳統文化的忽視,還反映深藏在我們骨子裏對自身文化的傲慢和不屑及崇洋一的劣根品性。

傳統文化議論文 篇六

關於清明的來歷:我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最開始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氣,清明一到,氣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後來,由於清明與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間禁火掃墓的日子,漸漸的,寒食與清明就合二為一了,而寒食既成為清明的別稱,也變成為清明時節的一個習俗,清明之日不動煙火,只吃涼的食品。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掃墓俗稱上墳,祭祀死者的一種活動。

我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最開始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氣,清明一到,氣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後來,由於清明與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間禁火掃墓的日子,漸漸的,寒食與清明就合二為一了,而寒食既成為清明的別稱,也變成為清明時節的一個習俗,清明之日不動煙火,只吃涼的食品。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掃墓俗稱上墳,祭祀死者的一種活動。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節掃墓。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彷彿有了這雨,清明才更能顯得出它淡淡悲涼和絲絲憶念的味道來。是清明成全了這場雨,更是這雨襯托了清明。望着飄灑的細雨,才更能引得人們心中那種淡淡的雨是清明最真的代表,它承載着思念;承載着淚水;承載着一切。

在以前,掃墓時的情景。我拿來一些水果和一些豬肉,拿來一個籃子在下面鋪了一張乾淨的報紙,然後小心翼翼的把水果和豬肉平鋪在裏面。最後,我把籃子放在車子的後備箱中。還拿了些鞭炮、香、等等。一切準備就緒,我們全家就坐上了車子。在坑坑窪窪的山路上車子不停的顛簸,這時我想起了後備箱中的佳餚非常擔心,心急如焚。我叫爸爸開慢些特別是有坑的地方。我們就慢慢悠悠的坐車。

經過半個小時的顛簸,我們終於到了前輩們的墳前,我拿出水果和一些貢品放好,拿香深深的鞠了一個躬,拜了幾拜。給老前輩們請了安。對他行完了中華民族的禮儀以後,就拿出鞭炮“劈劈啪啪”的響了起來。那聲音震耳欲聾,就像天上打雷一樣。後來我又默默的在墳墓前許願“希望老前輩們能保佑我學習快些進步,全家生活快樂,身體健康,學業有成”辦完後,叔叔們拿了一些竹子,把一些紙錢插在竹子的一端,另一端插在墳上。

在這一天裏,雨,撒滿了大地,似乎天公也在哭泣,我仔細搜尋着腦海中記憶拼圖不完整的殘片,發覺這場大雨是一場及時雨啊!

我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最開始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氣,清明一到,氣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後來,由於清明與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間禁火掃墓的日子,漸漸的,寒食與清明就合二為一了,而寒食既成為清明的別稱,也變成為清明時節的一個習俗,清明之日不動煙火,只吃涼的食品。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掃墓俗稱上墳,祭祀死者的一種活動。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節掃墓

傳統文化議論文 篇七

要説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之處,無疑是指古典文化,其中藴涵的禮教與智慧,是我們現代人不能比擬的。

《世説新語箋疏》中有一文名曰《孔融讓梨》。

孔融,字文舉,東漢曲阜人也。孔子二十世孫,泰山都尉孔宙次子。融七歲時,值祖父六十壽誕,賓客盈門。一盤酥梨,置於壽台之上,母令融分之。融遂按長幼次序而分,各得其所,唯己所得甚小。父奇之,問曰:他人得梨巨,唯己獨小,何故?融從容對曰:樹有高低,人有老幼,尊老敬長,為人之道也!父大喜。

孔融告訴人們,凡事應該懂得謙讓的禮儀。

《三字經》中亦有云:“香九歲,能温席。”

昔漢時黃香,每當夏日炎熱之時,則扇父母帷帳,令枕清涼,蚊蚋遠避,以待親之安寢;至於冬日嚴寒,則以身暖其親之衾,以待親之暖卧。於是名播京師,號曰"天下無雙,江夏黃香"。

如此之孝心,焉能使人無感否?

古有“四書五經”為儒生學子的必讀之書,它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歷代科興選仕,試卷命題無他,必出自“四書五經”,足見其對為官從政之道、為人處世之道的重要程度。如果説今日學子不知“四書五經”為何物,恐怕會是件難堪的事了。

中華傳統古典文化另一個耀眼之處就集中在唐宋明清四朝。

唐詩是我國優秀的文學遺產之一。唐詩不僅繼承了漢魏民歌、樂府的傳統,並且大大發展了歌行體的樣式;不僅繼承了前代的五、七言古詩,並且發展為敍事言情的長篇鉅製。近體詩中的律詩把我國古曲詩歌的音節和諧、文字精煉的藝術特色,推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但由於它有嚴格的格律的限制,容易使詩的內容受到束縛,不能自由創造和發揮,這是它的長處帶來的一個很大的缺陷。

但杜甫的律詩卻擴大了律詩的表現範圍。他不僅以律詩寫應酬、詠懷、羈旅、宴遊,以及山水,而且用律詩寫時事。杜甫把律詩寫得縱橫恣肆,極盡變化之能事,合律而又看不出聲律的束縛,對仗工整而又看不出對仗的痕跡。如被楊倫稱為“杜集七言律第一”的《登高》就是這樣一首詩:“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杜甫律詩的最高成就,就是把律詩寫得渾融流轉,無跡可尋,寫來若不經意,使人忘其為律詩。如《春夜喜雨》:“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上四句用流水對,把春雨神韻一氣寫下,無聲無息不期然而來,末聯寫一種驟然回首的驚喜,格律嚴謹而渾然一氣。

而宋詞則打破了律詩的格式,相較之於唐詩,宋詞的長短句形式更便於抒發感情,所以有人説“詩言志,詞抒情。”

宋詞,大體上可分類為婉約派和豪放派。婉約派的詞,其風格是典雅涪婉、曲盡情態;像柳永的“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晏殊的“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晏幾道的“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等名句。豪放詞作是從蘇軾開始的。山川勝蹟、農舍風光、悠遊放懷、報國壯志,在他手裏都成為詞的。題材,使詞從花間月下走向了廣闊的社會生活。

除了唐詩宋詞之外還有明清小説也值得一觀。

《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紅樓夢》這四部著作歷久不衰,是古典文學中不可多得的作品。

《三國演義》中有一段開篇詞:“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三國演義》中的諸路英雄便如此詞般陳述着他們的一生。有着七巧玲瓏心且善於計算的劉備,終前將後主劉禪交與諸葛亮等三員大將,力保蜀漢江山不沒落。但後主昏庸,江山從此不姓劉。或許,劉備在九泉之下得知此事,定會歎息吧。生前算盡一切,但算不到生後。

《水滸傳》又譜吟了一曲蕩氣迴腸的英雄之歌:試看書林隱處,幾多俊逸儒流。虛名薄利不關愁,裁冰及剪雪,談笑看吳鈎。評議前王,並后帝,分真偽,佔據中州,七雄繞繞亂春秋。興亡如脆柳,身世類虛舟。見成名無數,圖名無數,更有那逃名無數。剎時新月下長川,江湖桑田變古路。訝求魚櫞木,擬窮猿擇木,恐傷,弓遠之曲木,不如且覆掌中杯,再聽取新聲曲度。

“混沌未分天地亂,茫茫渺渺無人見。自從盤古破鴻蒙,開闢從茲清濁辨。覆載羣生仰至仁,發明萬物皆成善。欲知造化會元功,須看《西遊釋厄傳》。”

這是《西遊記》的引首,在書中,人們彷彿看到聰明機智的孫悟空,彷彿看到好吃懶做但又不失忠勇正義的豬悟能,彷彿看到善良一如初的唐三藏,彷彿看到樸實厚道的沙悟淨。如似幻非幻的感受自由出入天地的美好,又如身臨其境般感受妖魔鬼怪之險惡,師徒四人齊心協力克服重重難關,終修成正果。

而《紅樓夢》則抒寫了一場痴愛怨恨,賈寶玉與林黛玉一對無緣之人的相愛,榮國府由興到衰的過程,以至於作者在開篇中寫道:“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雲作者痴,誰解其中味?”

這些滿載着古人智慧的書籍啊,難道不應該是我們後人所珍惜的嗎?

我記得有一次,我的腦海裏突然浮現出之前學過的一首詩,開頭是“獨憐幽草澗邊生”,我絞盡腦汁的想要找出下句,但卻腦如空空,不知所以。頓時,我為我自己感到羞愧,我居然連學過的都忘記了,何談閲羣書,學五車?何談吾自強,國將強?先前的壯志酬籌啊,今都付諸煙雲,隨滾滾長河,遠漂去罷。孔子曾説:“温故而知新。”現在看來也並非全無道理,中華文化的博大深邃,並非囫圇吞棗就儘可祥知的。

我想我們需要反思:時下國人之言行粗鄙低俗,文化教養之令人失望,毀壞文物之不以為然,污染環境之屢屢發生。種種劣跡,是一個自古就講究道義的文明古國所能做的事情嗎?

所以我呼籲:傳統文化,不可棄也!

傳統文化議論文 篇八

作為華夏兒女,中國的文化想必每個人或多或少都知曉一些。作為一個擁有上下五千年歷史的泱泱大國,中國的文化可以説是現存的歷史最久的國家。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從人們的衣、食、住、行等方面就能體現出來,今天就讓我們來談一談中國的飲食文化。

中國擁有豐厚的文化底藴,其飲食文化可大有講究。首先是人們對食材的講究。對於北方人來説,他們以麪食為主,肉食為輔。由於地理環境的因素,北方的氣候條件更適合豬、牛等牲畜的生長,所以他們做菜以牛羊肉居多。而南方的居民們則偏向於水產品、家禽等。南方人以米飯為主食,因為南方氣候條件温和,適合水稻種植和魚類養殖。除了南北地域的劃分,沿海地區的人們世代居住在海邊,以海產品為主,所以當地人們大多都吃海鮮。這些便是對於食材的考究。

更為重要的還是餐桌禮儀。餐桌禮儀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很久之前,相當完善是在周代,中國向來有禮儀之邦的美稱,古人對於這些禮儀是十分注重的。在古代,為了更好地體現長幼、尊卑之分,餐桌禮儀就顯得尤為重要了。首先便是入座,請別人吃飯時應先請客人入座上席,這是對客人的尊重。再請家中的長輩入座客人旁邊的座位,這是對長輩的尊重。最後才是自己。有一點值得注意的是,入座時不能發出太大的聲響,並且入座之後不要隨便動碗筷。吃飯時,先請客人動筷子然後請老人動筷子,夾菜的時候要少夾一些。這才能體現出作為主人的文化素養。還有一些必須要注意的行為舉止,如不要隨意打嗝,吃魚或骨頭的時候應將魚刺和骨頭輕放在自己碟子或一張紙巾上。作為主人,可適當調節一下氣氛,多和客人談笑。作為客人,在離席是要向主人表示感謝,並且表示下次請他吃飯。這些餐桌禮儀是十分重要的,這不僅僅體現了自己的禮貌禮儀,還展現了自己的文化之風,使別人對你印象良好。

對於餐具的考究,我國的文化也是很久遠的。簡單説一下筷子,作為東方的大國,與西方國家有着明顯的差異,西方國家的人吃東西慣用刀叉,而國人更偏向於使用筷子。筷子的歷史十分久遠的,在古代,筷子叫做“箸”,箸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3000年前,而刀叉的廣泛使用卻是在11世紀的意大利塔斯卡地區,刀叉的歷史僅僅只有1000多年,而筷子比它久遠得多。在古代,筷子作為方便夾菜的餐具開始廣泛使用。到了後來,筷子還成為了一種象徵性的物件。裝飾豪華精美的筷子,常常象徵了高貴的權利和豐厚的財力。到近後代,筷子已然成為了百姓們的餐具,一直流傳到現在。

最後便是食物的做法,中國人對於食品的做法多達幾十種。而不同的做法做出的菜品又不同,所以根據不同的做法就誕生了八大菜系。分別是魯、川、粵、蘇、閩、浙、湘、徽八個菜系。做法可簡單地分為煎、炒、燒、煮、蒸、烤等幾種方式。魯菜作為八大菜系之首,其獨特的做法可以稱為一絕,菜式中正大氣,平和養生,滋補身體,令人叫好。川菜是我國菜式最多的菜系,一般以炒和燒為主四川人善用麻辣辛香的調味料,吃起來又麻又辣,使人充滿激情。川菜始於秦漢年代,是特色的民間菜系,有着“一菜一格,百菜百味”的説法。而蘇菜和閩菜都傾向於調湯調味,這兩種菜的共同點都是口味平和,令人舒適。八大菜系的誕生,將中國的飲食文化推到了頂峯,各種民間美食層出不窮,實乃大國文化。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但我們不能忘記祖先們留下來的東西,更應該將其永遠地傳承下去。

傳統文化議論文 篇九

今天一起牀,我看了看論語日曆:2月14日,星期六,七九第一天,西方情人節。我換上昨天就選好的唐裝背心,媽媽還給我紮了配唐裝的髮型。為什麼呢?因為今天我們蘋果小隊的八位同學要在我們家開展“傳統文化代代傳”的小隊活動,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

首先,媽媽説我們的首要任務是先把客廳裝扮得有中國味兒。於是,我找出了串串裝飾彩炮,三羊開泰圖,彩色亮片蝴蝶,福滿家門的祝福牌,我寫的書法作品“仁以為己任”“福”等。想到我們班的同學們平時就在有濃厚的國學氛圍的教室裏誦讀論語,我就拿出了寒假裏挑戰胡老師要背的《學庸論語》,平時我最喜歡的一套書《最美的中國童話》,還有爸爸小時候的一本古書《唐詩三百首》:它和現代書可不一樣,裏面是繁體字,而且是從右往左翻頁的,是中華書局出版的,1959年9月新1版,1982年6月第13次印刷的,定價0.57元。整個客廳頓時喜氣洋洋了!

爸爸去奶奶家把我的阿太接來了,九十三歲的阿太教我們小隊隊員包粽子是我們這次活動的重頭戲。媽媽小時候放寒假會跟着她的阿太和她的外婆洗棕葉包粽子,我還從來沒包過粽子,今天我也可以體驗媽媽小時候的寒假生活了。阿太今天穿着花棉襖,她紅光滿面地告訴我這可是老底子的緞子棉襖,叫真絲織錦緞呢。哈哈,阿太真好看!同學們也都準時到了我們家,大家都打扮成了標標準準的中國娃娃的模樣。媽媽們説看着阿太和我們八個中國娃娃,真有一種以前大户人家過年的感覺呢。阿太教我們包的是赤豆紅棗粽,只見她左手拿起一張粽葉,右手將粽葉折出一個角,放進赤豆糯米和紅棗,再將粽葉蓋住米後一折一彎,抖出棉紗線後把粽子捆好,一個粽子就包好了。我看了後覺得不難,也開始做了起來。雖然我也把粽子五花大綁了,但是我包的粽子卻會漏出米來,我問阿太是不是我的粽葉破了,阿太看了後笑着説:“粽葉沒有破,是因為你沒有摺好粽葉的緣故。”我看了看旁邊的呂昱萱,她已經成功包好了一隻,我仔細地琢磨了她的成功之作,又和自己的粽子比了又比,看了又看,終於發現了自己的不足,我確實沒有翻好粽葉,才讓米成了漏網之魚啊!最後,我包了三個粽子,趙愷瑞第一名,他竟然包了七個粽子呢!不光小朋友,還有好幾個媽媽也興致勃勃地學着包了幾個粽子呢。

我們還男生一組女生一組進行了我們中國傳統節日的知識問答,交流了寒假學習《國學》第6冊的心得體會,誦讀論語,讀唐詩,猜字謎,寫書法。最後我們八個還親手學着包了湯圓燒給爸爸媽媽們吃,我們包的湯圓有的大有的小,但爸爸媽媽們説從來沒吃過這麼好吃的湯圓。湯圓真是為我們蘋果小隊的這次活動畫上了圓滿的句號啊!

傳統文化議論文 篇十

就在暑期旅遊時。我隨着父親來到北京遊玩,在旅行的路途中我們二人到訪了老舍茶館。於是也就對這裏的發展歷程略有耳聞。老舍茶館能夠從一個經營困難的露天茶攤,逐漸發展成為現在這個有着巨大的國際影響力的聲名顯赫的大茶館。這樣巨大的變化不僅僅只是凝聚了尹勝喜和尹志軍兩代人的偉大追求與刻苦努力,更是因為他們敏鋭的跟隨着時代發展的需要,發現挖掘出了中囯傳統文化的魅力。而這些,也就是傳統文化的復興歷程。傳統文化的復興,必須順應着當今時代發展潮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隨着時代的不斷髮展與近幾年來經濟水平的不斷上漲,許許多多曾經小眾無人問津的事物對於現在的我們來説並不陌生。這也與現在的人們思想觀念的轉變有着千絲萬縷的關係。比如説在前幾年前還不算太流行的漢服,如今你甚至是可以在出門逛街的時候看到有人穿着長袍大袖,衣袂飄飄地漫步在車水馬龍的街市中,這似乎也不違和。這也能體現出傳統文化的復興的其中一種方式。同樣的,也因為傳統漢服過於繁瑣厚重,眾多商家們也抓住了時代發展潮流的商業契機,在原有的歷史基礎上進行改良與加工,漢元素類服飾也應運而生。有些同袍們卻是對漢元素嗤之以鼻,認為這樣的服飾裝扮已經改變了傳統,與歷史真實的那樣已經背離,變得是不倫不類。

可是我卻不這麼認為,漢元素類服飾與這樣的老舍茶館從某種意味上的程度上來看並無不同。二者都是傳統文化在與時代發展中的有機結合,是一種相互交融互補的關係,究其本質的初衷都是為了傳統文化的復興,這是好事。漢元素保留了漢服的版型,款式,只是讓它本身更加符合現代的日常生活罷了。若是所有人都一味地去復興漢服,不創新也不改革,只是守着歷史物料墨守成規原樣複製,這與復古又有什麼區別呢?發展的腳步是不會停止的,傳統文化也將會在將來的原有基礎上變得更好。畢竟,傳統文化的復興重點在一個“興”字上,而不是單純地生搬硬套。

曾經在網上衝浪時看到了一個新聞,令我是啼笑皆非。某地一處有一所女德學院,説是要讓傳統文化,傳統美德復興,“三從四德”的教育理念要重新被提起來遵守。我對此不以為然,這完全就是違背了好時代的發展趨勢。男女平等本來就是時代的大勢所趨,而像“女德”這種陳舊迂腐的思想早就已經不合時宜了。這種傳統文化”是完全沒有必要去復興的,我們要用辯證的眼光去看待傳統文化,時刻謹記取其精華棄其糟粕。

這樣,復興才有它本事存在的真正意義。

對傳統文化的復興之路是十分漫長的。我們要利用好其自身深厚的魅力,同時也要抓住時代發展的契機。復興是變得更好,而不是固守封建。

讓我們用自己的力量,努力奮鬥,將那些流傳下來的美好的傳統文化復興傳承下來吧!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muban/jingxuan/1m6pep.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