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論文模板 >論文模板精選 >

中國傳統飲食文化論文(精品多篇)

中國傳統飲食文化論文(精品多篇)

中國傳統飲食文化論文(精品多篇)

中國傳統飲食文化論文 篇一

【摘 要】中國傳統飲食文化受中醫哲學思想影響頗深,其中陰陽學説、五行學説、病因學説等對其影響尤為明顯,這些哲學思想成為人們的擇食標準,也為後來的飲食養生提供了重要的理論依據。由陰陽五行學説引出的調理陰陽、謹和五味、三因制宜等養生觀,由病因學説導出未病先防、調理脾胃的養生理論等為養生界做出了重大貢獻。

【關鍵詞】中國傳統飲食文化;陰陽五行;飲食養生觀

中國傳統飲食文化是中華民族幾千年智慧的結晶,是中華民族文化積澱的成果,其中藴含大量的哲學思想,尤其是中醫理論中的哲學思想,如“五行學説”中,“五味”對“五穀”膳食結構起決定性作用,成為人們的擇食關鍵。“醫食同源”巧妙地將飲食與用藥結合在一起,既可以填飽肚子又可以防治疾病,堪稱中國一絕。中醫哲學思想對中國傳統飲食文化的影響是不容忽視的,這些傳統文化中的瑰寶,就像一個挖不完的金庫,值得我們深究。

1 中國傳統飲食文化所體現的中醫哲學思想

1.1 陰陽學説

《素問·至真要大論》:“謹察陰陽而調之,以平為期”。可見調理陰陽是飲食中重要的一部分。中醫認為,任何事物包括人的生理病理機能都可以分為陰、陽兩種屬性, 陰是指具有滋養,濡潤、抑制、凝聚等作用的物質及其機能屬性;陽是指具有温煦、興奮、推動、氣化等作用的物質及其機能屬性。[1]在中醫陰陽學説的指導下形成了因人、因時、因地擇食的飲食觀。

1.1.1因人擇食

陰陽學説將人的體質分為偏陽質、偏陰質、陰陽平和質三種類型;將食物劃分為温熱、寒涼和平性三種類型。“視其寒温盛衰而調之” (《靈樞·經水》)告訴我們:飲食因先辨其體質再決定吃什麼食物調理。偏陽者應少食温熱性食物,而宜食寒涼和平性食物,否則將會導致陽亢及傷陰;偏陰者應少食寒涼食物,而食平性和温熱性食物,否則就會導致陰盛陽衰。陽虛者宜多食温補之品;陰虛者宜多食甘潤生津的食物。

1.1.2因時擇食

“朝食三片姜,勝過人蔘湯”、“冬吃蘿蔔夏吃薑,不勞醫生開藥方”體現了陰陽學説中“因時制宜”的觀點。日出、春夏屬陽,日落、秋冬屬陰,人體飲食需與外界環境相適應,所以春夏、早上宜食温熱食物,如生薑;秋冬、下午宜食寒涼、滋潤食物,如蘿蔔。

1.1.3因地擇食

自然環境的不同使我國傳統飲食文化呈現出複雜的地域差異,陰陽學説中“山南為陽,山北為陰”,我國南方屬陽,北方屬陰,南北的氣候差異決定了南米北面的飲食結構,各地人們的口味也因氣候差異而有所不同,四川、湖南一帶濕氣重,因而喜食辣;北方氣候乾燥,容易出汗,喜食潤燥食物。由此説明,飲食與地理位置的關係是非常密切的。

1.2 五行學説

中醫五行學説把自然界的事物分為木、火、土、金、水五個方面,從而構成不同級別的系統結構。中國傳統飲食文化自然就被納入到這一結構模式中,如把食物分為五味(酸、苦、甘、辛、鹹),五穀(麥、菽、稷、麻、黍),五畜(羊、雞、牛、犬、彘),五香(花椒、八角、桂皮、丁香花蕾、茴香子),五果(棗、李、杏、慄、桃)等。五行學説中,木、火、土、金、水的屬性在五味中分別是酸、苦、甘、辛、鹹;在人體五臟中是肝、心、脾、肺、腎;在季節中則是春、夏、長夏、秋、冬。各五行之間存在着千絲萬縷的聯繫,就食物五味與人體五臟來説,“五味各走其所喜:谷味酸,先走肝;谷味苦,先走心;谷味甘,先走脾;谷味辛,先走肺;谷味鹹,先走腎。”(《靈柩·五味》)同樣,五臟與五季之間也存在密不可分的聯繫,春季屬木屬肝,夏季屬火屬心,秋季屬金屬肺,冬季屬水屬腎。由五臟與五味,五臟與五季的關係可以得出五季與五味也有着密切聯繫,這些關係對飲食的宜食、宜忌有很大的影響,飲食只有在不違背陰陽五行生剋規律的前提下,才能維持着機體的動態平衡,從而維持身體健康。

1.3 病因學説

晉·傅玄《口銘》:“病從口入”。“飲食病因”在中醫思想裏面佔重要的地位,主要表現為飲食失宜(飲食不潔、飲食不節、飲食偏嗜),飲食失宜直接影響脾胃消化、運輸功能,導致營養失衡,引起其他疾病。

很多疾病都是由飲食不衞生造成的,張仲景在《金匱要略》中指出:“穢飯﹑餒肉﹑臭魚食之皆傷人”,意在告訴人們不宜食變質、腐`、不潔的食物,注意飲食衞生。

《靈樞·小針解》:“飲食不節,而疾生於腸胃”,飲食不節包括“食量無節”和“飲食無時”。飲食過少或過多均不利於身體健康,過少使人飢餓,水谷精微不足而營養不良;過多則使飲食積滯於胃腸,引起消化不良。飲食無時是指沒有按時規律的飲食,飲食應按四季,早中晚規律進食。

飲食偏嗜即為嗜食偏寒、偏熱、偏酸、偏苦、偏甘、偏辛或偏鹹之物,以及嗜酒等。長期飲食偏嗜會導致機體臟腑陰陽失調。

2中醫哲學思想指導下的飲食養生

2.1未病先防:調理脾胃

未病先防是通過飲食養生來維持機體平衡,而飲食養生的關鍵在於調理脾胃,“人以水谷為生,故脾胃為養生之本”(清·徐文弼《壽世傳真》),脾主運化,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胃有容納和助消化的功能,即“主受納腐熟水谷”, 食物中的精微物質都由脾胃吸收,化生氣血``液輸至全身,營養臟腑經絡及維持其活動。脾胃是人類生命活動的重要保障,脾胃功能一旦受損,人體臟腑機能將會隨之受損。因此,飲食養生的關鍵在於調理脾胃。傳統中醫飲食養生觀強調必須以脾胃為本,[2]重視保護和增強脾胃的運化功能。

東垣提出:“內傷脾胃,百病由生”,並認為:“飲食自倍則脾胃之氣既傷”。中醫認為養脾胃的關鍵在於飲食,五味偏嗜、過硬、過燙、過多或不規律飲食均會影響脾胃健康。因此,飲食只有以温、軟、素、淡、鮮為宜,做到定時定量,少食多餐,注意飲食衞生,不偏嗜,寒温適宜,陰陽五味調和,方能達到飲食養生的目的。

2.2 調理陰陽 寒温適宜

飲食養生應以自然界的陰陽變化規律為依據來調理人體陰陽,使人體維持和恢復陰陽相對平衡,達到“陰平陽祕”狀態。調理陰陽包括補益陰陽之偏衰和祛除偏盛之邪氣,即損其有餘、補其不足。[3]陰陽學説認為自然界的萬事萬物都可按照陰陽學説劃分屬性:如食物、人類、四季、地勢的陰陽屬性。因此飲食宜三因制宜、寒温適宜。《飲膳正要》:“春氣温,宜食麥以涼之;夏氣熱,宜食菽以寒之;秋氣燥,宜食麻以潤其燥;冬氣寒,宜食黍以熱性治其寒。”正是體現“損其有餘”,“補其不足”,“寒者熱之熱者寒之”以調理陰陽的目的。總之,調理陰陽、寒温適宜是中醫哲學思想指導下的重要飲食養生方法。

2.3謹和五味

食物五味即酸、苦、甘、辛、鹹,其屬性在人體五臟中分別與肝、心、脾、肺、腎相對應,五臟之間相互資生又制約着,因此,五味對人體臟腑的生理,病理有着重要的影響。《黃帝內經》中指出:辛散、酸收、甘緩、苦堅、鹹軟。五味調和,臟腑得益,人體自然健康;五味偏嗜或不遵宜忌,將導致臟腑陰陽失衡,髒氣功能紊亂,進而生成疾病。例如:過食酸,會使肝氣偏盛,從而傷害脾臟,使脾氣衰竭;過食鹹,則使骨質受到損傷,引起心氣抑鬱或者肌肉萎縮;過食甜,可引起心煩胸悶,面色發黑,或使腎氣失衡;過食苦,可使脾氣受損而不濡潤,胃氣損傷而脹滿;過食辛,會使筋脈損傷而鬆弛無力,精神消沉。因此,飲食應“謹和五味”,而不宜偏嗜五味,只有這樣才能保持身體健康,真正達到養生的目的。

綜上所述可知,傳統飲食在中醫哲學思想的指導下,以陰陽學説和五行學説為理論基礎,通過整體觀和辨證進食方法,堅持“審因施食”,“三因制宜”,“辯證用膳”的平衡膳食觀,遵循“陰平陽祕”的健康觀,“健脾調胃,去除誘因,藥食同源,寓醫於食”的養生觀;使機體維持動態平衡,以達到預防疾病,延年益壽的目的。幾千年的實踐證明在中醫哲學思想指導下的中國傳統飲食方法是最科學的飲食方法。

參考文獻:

[1][3] 張登本。中醫學基礎 [M]。北京 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2年(22)。

[2] 周儉、白石。《脾胃論》養生特點及其貢獻[J]。河南中醫學院學報2008年3月第二期(77)。

中國傳統飲食文化論文 篇二

民以食為天。

——題記

在中國人的眼裏,食,大若天地。

中國人不僅愛吃,而且懂吃,會吃。以“麻”名震天下的川菜;以“清”聞名中外的粵菜;以“鮮”美名遠播的蘇菜;以“辣”聞名遐邇的湘菜;以“淡”名昭四海的閩菜……中國八大菜系,是人們勞動成就的餐桌佳餚,是人們智慧凝聚的結晶。

廣東,是美食之鄉。而在廣東,人人幾乎都是美食家。中國人常説:“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故廣東的飲食,一向得天獨厚。

飲,食。説白了就是飲水和吃飯。在我看來,能把這兩者合二為一的,最完美不過的是老廣州的—早茶。

早上七點半。茶樓裏早已一片喧雜,人潮濟濟。在老廣州的口中,喝早茶被稱為“歎早茶”。“歎”在粵語裏為享受之意。“歎早茶”可謂是一種享受:約上三五知己,喚上親朋好友,點上“一盅兩件”,看着報紙,拉着家常,品着濃茶,這份閒情逸致,瀰漫在其樂融融的暖情中。這何嘗不是一種享受呢?

人們在茶桌上的藝術與美味,是廣東飲食文化濃墨重彩的一筆。“歎早茶”顧名思義,茶,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不折不扣的中國文化。“西人飲酒而取其汁,國人飲茶乃取其藴。”西方人飲酒是為了身體,中國人品茶則是為了意境。

一杯濃郁清香的紅茶,是早茶中的上乘之品。啜一口紅茶,養胃提神。襯上“一盅兩件”、燒賣、艇仔粥……幾碟點心,一杯濃茶,談笑風生,這是廣州早茶的味道,這是我們的味道。它比請客吃飯少了一點銅臭味,多了一份濃濃的人情味。

茶點,是早茶的核心所在,也是廚師們的用心所在。茶點分幹、濕兩種,各具風味。而乾點中的佼佼者非蝦餃莫屬。這是每位食客的心頭所愛,一籠晶瑩剔透,皮薄餡足的蝦餃,爽口彈牙的水晶餃皮裏,害羞的蝦仁猶如小姑娘,紅着臉,躲在“屏風”後若隱若現。咬一口蝦餃,馥郁鮮甜的'蝦味迅速在口中蔓延開,侵佔着你的口腔,盤踞着你的味蕾。這是海的味道,風的味道,陽光的味道,也是時間的味道,人情的味道。

食物在時間中沉澱,人情味在時間中積累,飲食文化在時間中熠熠生輝。粵滋味,是對美味的詮釋,是人們創新的智慧,是濃郁的人情。這些味道,已經在漫長的時光中和故土、鄉親、念舊、勤儉、堅忍等等情感和信念混合在一起,才下舌尖,又上心間,讓我們幾乎分不清哪一個是滋味,哪一種是情懷。

要傳承這份粵文化,不僅要傳承的是原有的粵風味,還要傳承人們的創新智慧,濃郁人情,誠信真心。

粵滋味,是精良食材被烹調得淋漓盡致的滋味,是真心實意被揉合得回味無窮的韻味。

飲食文化的論文 篇三

中國飲食文化特色,然而不同的文化背景,有着不同的飲食觀念和飲食習俗,最終形成不同的飲食文化。

中國飲食文化的歷史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它經歷了幾千年的歷史發展,已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長期的發展、演變和積累過程中,中國人從飲食結構、食物製作、食物器具、營養保健和飲食審美等方面,逐漸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飲食民俗,最終創造了具有獨特風味的中國飲食文化,成為世界飲食文化寶庫中的一顆璀璨的明珠。西方的一些國家彙集着各國的移民,深受各國飲食文化的影響,博採眾長,並結合自已的飲食習慣,形成精巧專維、自成體系的飲食文明。

中西方文化之間的差異造就了中西飲食文化的差異,這種差異主要來自中西方不同的思維方式和處世哲學。

一、飲食結構

我國曆史悠久,地域遼闊,地理環境多樣,氣候條件豐富,動植物品類繁多,這都為我國的飲食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我們的祖先們在漫長的生活實踐中,不斷選育和創造了豐富多樣的食物資源,使得我國的食物來源異常廣博。從先秦開始,中國人的膳食結構就是以糧、豆、蔬、果、穀類等植物性食料為基礎,主、副食界線分明。主食是五穀,副食是蔬菜,外加少量的肉食。據《武林舊事》記載的一次盛宴便列舉菜餚有200多道,其中,以豬、鴨、魚、蝦等物經烤、煮等諸多工藝製作成的有41道,有42道果品和蜜餞,有20道多類蔬菜,有29道各類魚乾,有17種飲料,還有59道點心等。所涉及的食物種類繁多,天上地下水生陸長和各種生物幾乎無所不食,形成了令人眼花繚亂的飲食構成。可見,在南宋時期中國的飲食文化趨於成熟。據調查,中國人吃的菜蔬有600多種,比西方多六倍。實際上,在中國人的菜餚裏,素菜是平常食品。我國的主食以稻米和小麥為主,另外小米、玉米、麥蕎、土豆、紅薯和各種苕類也佔有一席之地。除了米線之外,各種麪食,如饅頭、麪條、油條以及各種粥類、餅類和變化萬千的小吃類使得人們的餐桌豐富多彩。

西方人秉承着遊牧民族、航海民族的文化血統,以漁獵、養殖為主,以採集、種植為輔,葷食較多,吃、穿、用都取之於動物,連西藥都是從動物身上取料煉製而成的。比較注意動物蛋白質和脂肪的攝取,飲食結構上,也以動物類菜品居多,主要是牛肉、雞肉、豬肉、羊肉和魚等。因此肉食在飲食中比例一直很高,到了近代,種植業比重增加,但是肉食在飲食中的比例仍然要比中國人的高。

二、食物製作

中國傳統菜餚對於烹調方法極為講究,常見的方法有:煮、蒸、燒、燉、烤、烹、煎、炒、炸、燴、爆、溜、滷、扒、酥、燜、拌等。而且長期以來,由於物產和風俗的差異,各地的飲食習慣和品味愛好迥然不同,源遠流長的烹調技術經過歷代人民的創造,形成了豐富多彩的地方菜系,如閩菜、川菜、粵菜、京菜、魯菜、蘇菜、湘菜、徽菜、滬菜、鄂菜、遼菜、豫菜等。各菜系在製作方法上更是各有特色:如湖北菜的煨、滑,京菜的涮、烤等,更有四川菜以味多、味廣、味厚、味道多變而著稱,素有一菜一格,百菜百味的佳話。

中國飲食之所以有其獨特的魅力,關鍵就在於它的口味精美。而美味的產生,主要在於五味調和。同時,追求色、香、味、形、藝的有機統一。在色的配製上,以輔助的色彩來襯托、突出、點綴和適應主料,形成菜餚色彩的均勻柔和、主次分明、濃淡相宜、相映成趣、和諧悦目。在口味的配合上,強調香氣,突出主味,並輔佐調料,使之增香增味。在形的配製上,注重造型藝術,運用點綴、嵌釀等手法,融雕刻和菜餚於一體,形成和諧美觀的造型。中國飲食將色,形,香,味,滋,養六者融於一體,使人們得到了視覺,觸覺,味覺的綜合享受,構成了以美味為核心,以養身為目的的中國烹飪特色。它選料謹慎,刀工精細,造型逼真,色彩鮮豔,拼配巧妙,有着無可爭辯的歷史地位。

西方飲食,牛排都只有一種味道,無藝術可言。作為菜餚,雞就是雞,牛排就是牛排,縱然有搭配,那也是在盤中進行的,一盤法式羊排,一邊放土豆泥,旁倚羊排,另一邊配煮青豆,加幾片番茄便成。色彩上對比鮮明,但在滋味上各種原料互不相干、調和,各是各的味,簡單明瞭。

相比西方飲食,中華美食文化奇樹一幟,食花美天下。

三、食物器皿

飲食用具的多樣性也是中國飲食文化的一大特色。特別用竹筷進食,運用自如,經濟方便,被歐美人士贊為是藝術的創造。中國飲食用具從用途上來分,有豆、罐、鬲、杯、盆、碗、盒、甕、壺、甑、盤等等;從材料上來分,有陶製品、瓷製品、金屬製品和竹木製品等等;隨着生產力的提高和人類生活水平的不斷進步,飲食用具在材料、質量、形態等諸方面都發生了新的變化。從隋唐開始,已大量使用了金銀等貴金屬所制的飲食用具,在民間,陶瓷用具大量使用,到了唐宋時期,中國瓷器享譽海外。直到現代,陶瓷食具美不勝收,燦爛輝煌,成為中國飲食文化中的一個亮點和特色西方人多用金屬刀叉,以及各種杯、盤、盅、碟,其餐具的種類,很是單調。

四、營養保健

以穀物為主,注重飲食保健。就是以穀物為主,肉少糧多,輔以菜蔬,這就是典型的飯菜結構。其中飯是主食,而菜則是為了下飯,即助飯下嚥。中國人很注重飲食的營養保健,主張營養成份合理搭配,平衡飲食,通過調配食用五穀、五果、五畜、五菜等氣味、功用各不相同的食品,以達到陰陽平衡、臟腑協調、補精益氣、養身健體的目的。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孔子就提出了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的飲食觀,同時還概括了十條不食以及注重衞生,遵守時節,講究營養,有節制不過量的科學飲食法則。

西方人也注重飲食科學,講究食物製作嚴格按科學規範行事,要求調料的添加量精確到克,烹調時間精確到秒,把廚房弄得像個化學實驗室,而牛排的味道從紐約到舊金山別無二致。

五、飲食審美

中國飲食在不斷的發展中形成了十美風格:講究味、色、香、質、形、序、器、適、境、趣的和諧統一。中國飲食文化特色中國的烹飪,不僅技術精湛,而且講究菜餚的美感,注意食物的色、香、味、形、器的協調一致。對菜餚美感的表現是多方面的,無論是個紅蘿蔔,還是一個白菜心,都可以雕出各種造型,獨樹一幟,達到色、香、味、形、美的和諧統一,給人以精神和物質高度統一的特殊享受。

而對於西方人來説,飲食大約只是一種必需的生理活動,對於其中美的追求,卻忽略了。

中西方飲食文化差異是明顯的,而且各有長處。隨着經濟全球化及信息交換的加快,中西飲食文化將在碰撞中融合,在融合中互補。現在中國人的餐桌上正在加大肉類和奶類食品的比重;同樣,西餐也開始向中餐的色、香、味、意、形的境界發展,中西餐飲文化將在交流中共同發展,人們將會享受到更美味、更快捷、更營養的食品。

淺談中國飲食文化論文 篇四

飲食是人類生存與發展的第一需要,也是社會生活的基本形式之一。然而不同的文化背景,有着不同的飲食觀念和飲食習俗,最終形成不同的飲食文化。

中國飲食文化的歷史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它經歷了幾千年的歷史發展,已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長期的發展、演變和積累過程中,中國人從飲食結構、食物製作、食物器具、營養保健和飲食審美等方面,逐漸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飲食民俗,最終創造了具有獨特風味的中國飲食文化,成為世界飲食文化寶庫中的一顆璀璨的明珠。西方的一些國家彙集着各國的移民,深受各國飲食文化的影響,博採眾長,並結合自已的飲食習慣,形成精巧專維、自成體系的飲食文明。

中西方文化之間的差異造就了中西飲食文化的差異,這種差異主要來自中西方不同的思維方式和處世哲學。

一、飲食結構

我國曆史悠久,地域遼闊,地理環境多樣,氣候條件豐富,動植物品類繁多,這都為我國的飲食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我們的祖先們在漫長的生活實踐中,不斷選育和創造了豐富多樣的食物資源,使得我國的食物來源異常廣博。從先秦開始,中國人的膳食結構就是以糧、豆、蔬、果、穀類等植物性食料為基礎,主、副食界線分明。主食是五穀,副食是蔬菜,外加少量的肉食。據《武林舊事》記載的一次盛宴便列舉菜餚有200多道,其中,以豬、鴨、魚、蝦等物經烤、煮等諸多工藝製作成的有41道,有42道果品和蜜餞,有20道多類蔬菜,有29道各類魚乾,有17種飲料,還有59道點心等。所涉及的食物種類繁多,天上地下水生陸長和各種生物幾乎無所不食,形成了令人眼花繚亂的飲食構成。可見,在南宋時期中國的飲食文化趨於成熟。據調查,中國人吃的菜蔬有600多種,比西方多六倍。實際上,在中國人的菜餚裏,素菜是平常食品。我國的主食以稻米和小麥為主,另外小米、玉米、麥蕎、土豆、紅薯和各種苕類也佔有一席之地。除了米線之外,各種麪食,如饅頭、麪條、油條以及各種粥類、餅類和變化萬千的小吃類使得人們的餐桌豐富多彩。

西方人秉承着遊牧民族、航海民族的文化血統,以漁獵、養殖為主,以採集、種植為輔,葷食較多,吃、穿、用都取之於動物,連西藥都是從動物身上取料煉製而成的。比較注意動物蛋白質和脂肪的攝取,飲食結構上,也以動物類菜品居多,主要是牛肉、雞肉、豬肉、羊肉和魚等。因此肉食在飲食中比例一直很高,到了近代,種植業比重增加,但是肉食在飲食中的比例仍然要比中國人的高。

二、食物製作

中國傳統菜餚對於烹調方法極為講究,常見的方法有:煮、蒸、燒、燉、烤、烹、煎、炒、炸、燴、爆、溜、滷、扒、酥、燜、拌等。而且長期以來,由於物產和風俗的差異,各地的飲食習慣和品味愛好迥然不同,源遠流長的烹調技術經過歷代人民的創造,形成了豐富多彩的地方菜系,如閩菜、川菜、粵菜、京菜、魯菜、蘇菜、湘菜、徽菜、滬菜、鄂菜、遼菜、豫菜等。各菜系在製作方法上更是各有特色:如湖北菜的煨、滑,京菜的涮、烤等,更有四川菜以味多、味廣、味厚、味道多變而着稱,素有“一菜一格,百菜百味”的佳話。

中國飲食之所以有其獨特的魅力,關鍵就在於它的口味精美。而美味的產生,主要在於五味調和。同時,追求色、香、味、形、藝的有機統一。在色的配製上,以輔助的色彩來襯托、突出、點綴和適應主料,形成菜餚色彩的均勻柔和、主次分明、濃淡相宜、相映成趣、和諧悦目。在口味的配合上,強調香氣,突出主味,並輔佐調料,使之增香增味。在形的配製上,注重造型藝術,運用點綴、嵌釀等手法,融雕刻和菜餚於一體,形成和諧美觀的造型。中國飲食將色,形,香,味,滋,養六者融於一體,使人們得到了視覺,觸覺,味覺的綜合享受,構成了以美味為核心,以養身為目的的中國烹飪特色。它選料謹慎,刀工精細,造型逼真,色彩鮮豔,拼配巧妙,有着無可爭辯的歷史地位。

西方飲食,牛排都只有一種味道,無藝術可言。作為菜餚,雞就是雞,牛排就是牛排,縱然有搭配,那也是在盤中進行的,一盤“法式羊排”,一邊放土豆泥,旁倚羊排,另一邊配煮青豆,加幾片番茄便成。色彩上對比鮮明,但在滋味上各種原料互不相干、調和,各是各的味,簡單明瞭。

相比西方飲食,中華美食文化奇樹一幟,食花美天下。

三、食物器皿

飲食用具的多樣性也是中國飲食文化的一大特色。特別用竹筷進食,運用自如,經濟方便,被歐美人士贊為是藝術的創造。中國飲食用具從用途上來分,有豆、罐、鬲、杯、盆、碗、盒、甕、壺、甑、盤等等;從材料上來分,有陶製品、瓷製品、金屬製品和竹木製品等等;隨着生產力的提高和人類生活水平的不斷進步,飲食用具在材料、質量、形態等諸方面都發生了新的變化。從隋唐開始,已大量使用了金銀等貴金屬所制的飲食用具,在民間,陶瓷用具大量使用,到了唐宋時期,中國瓷器享譽海外。直到現代,陶瓷食具美不勝收,燦爛輝煌,成為中國飲食文化中的一個亮點和特色。

西方人多用金屬刀叉,以及各種杯、盤、盅、碟,其餐具的種類,很是單調。

四、營養保健

以穀物為主,注重飲食保健。就是以穀物為主,肉少糧多,輔以菜蔬,這就是典型的飯菜結構。其中飯是主食,而菜則是為了下飯,即助飯下嚥。中國人很注重飲食的營養保健,主張營養成份合理搭配,平衡飲食,通過調配食用五穀、五果、五畜、五菜等氣味、功用各不相同的食品,以達到陰陽平衡、臟腑協調、補精益氣、養身健體的目的。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孔子就提出了“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的飲食觀,同時還概括了十條“不食”以及注重衞生,遵守時節,講究營養,有節制不過量的科學飲食法則。

西方人也注重飲食科學,講究食物製作嚴格按科學規範行事,要求調料的添加量精確到克,烹調時間精確到秒,把廚房弄得像個化學實驗室,而牛排的味道從紐約到舊金山別無二致。

五、飲食審美

中國飲食在不斷的發展中形成了“十美風格”:講究味、色、香、質、形、序、器、適、境、趣的和諧統一。中國的烹飪,不僅技術精湛,而且講究菜餚的美感,注意食物的色、香、味、形、器的協調一致。對菜餚美感的表現是多方面的,無論是個紅蘿蔔,還是一個白菜心,都可以雕出各種造型,獨樹一幟,達到色、香、味、形、美的和諧統一,給人以精神和物質高度統一的特殊享受。

而對於西方人來説,飲食大約只是一種必需的生理活動,對於其中美的追求,卻忽略了。

中西方飲食文化差異是明顯的,而且各有長處。隨着經濟全球化及信息交換的加快,中西飲食文化將在碰撞中融合,在融合中互補。現在中國人的餐桌上正在加大肉類和奶類食品的比重;同樣,西餐也開始向中餐的色、香、味、意、形的境界發展,中西餐飲文化將在交流中共同發展,人們將會享受到更美味、更快捷、更營養的食品。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muban/jingxuan/41nrm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