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論文模板 >論文模板精選 >

社會科學研究論文新版多篇

社會科學研究論文新版多篇

社會科學研究論文新版多篇

社會科學論文 篇一

江澤民同志、胡錦濤同志和李長春同志的講話表明,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是非常重要的,把好政治關是我們黨對思想文化戰線的基本要求,也是對社會科學論文出版發表工作的基本要求。社會科學論文具有政治性,因此要求我們把好政治關。但體現在論文主題上的政治性問題大家都警惕性比較高,政治性問題也多能被發現。而分散在論文中隱匿的或非直接點題的政治性問題,往往容易被忽視,也就更容易造成政治性問題。目前我們對這種隱匿性問題的研究討論恰恰是最不夠的。當前,國際國內形勢發生了新的複雜變化,宣傳思想文化戰線統一思想、凝聚力量的任務十分繁重,深化改革、加快發展的任務十分繁重,維護穩定、促進和諧的任務十分繁重。在這樣的形勢下,處理好社會科學論文中常見的政治性問題更加重要,因此我們應該對社會科學論文中常見的各種形式的政治性問題給予更多的關注並謹慎把握。

二、社會科學論文中常見的政治性問題及其分析

(一)有關主旨問題當前社會科學論文中,有的對資本主義國家做一些介紹,包括它的文化、條例規定等,這時可能會出現無意識地對資本主義整體制度的褒揚傾向。社會科學論文中對資本主義國家的某一項條例或規定可以提出參考借鑑的意見或建議,但參考借鑑意見或建議不能等同於對資本主義整體社會制度的褒揚,這時的話語、用詞要特別注意掌握分寸。社會科學論文的出版發表,應該有鮮明的主旋律立場,應該多做有利於社會主義的正面宣傳,應該傳遞正能量,應該成為團結人民、教育人民、打擊敵人的武器。社會科學論文的出版發表,應該體現我們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辦刊宗旨。因此,社會科學論文的主旨應該是歌頌黨、歌頌人民的,應該是歌頌社會主義的,對資本主義整體制度應該是否定的。對此,編輯人員要懂得“講政治”,要學會“講政治”,要有正確的信仰,要有政治責任感。

(二)有關引用中央領導人講話問題當前社會科學論文中,有的對中央領導人的講話或著作進行引用,甚至是使用引號的引用。引用時有的出現與原話或原文不完全相符的情形,這應該引起我們的特別注意。因為這不但是有關尊重的問題,而且涉及意思表達的準確性、完整性問題。通常領導人的講話或著作中的每一個字都是經過仔細推敲的,每一句話都是經過深思熟慮的,一詞一句都有深刻的含義,甚至貫穿了政治思想、政治方針和政策,引用有誤就可能引起原意的改變,造成誤解或被敵對勢力所利用。社會科學論文的出版和發表,一定要確保其引用的領導人的講話或著作字字準確無誤,這就對寫作者提出了做事要特別認真的要求,編輯人員也要養成做事認真、一絲不苟的好作風。

(三)有關政治口徑問題當前社會科學論文中,有的對政治上的重大問題的説法與我們黨和國家的政治口徑不一致。例如有一篇論文使用了“毛澤東統治時期”的説法。大家都知道,我國是人民民主政權,不存在個人統治。“毛澤東統治時期”的説法與我們黨和國家的政治口徑不一致,很容易使人產生誤解而造成不好的影響。對待此類問題,要做到與我們黨和國家的政治口徑一致,除去主觀意願以外,寫作者以及編輯人員還要不斷地加強政治學習,多讀書看報,瞭解、掌握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這樣才能保持與我們黨和國家的政治口徑一致。

(四)有關台灣問題當前社會科學論文中,有些涉及台灣,把台灣無意識地劃到國際或國外範疇。有的在按國外、國內分標題討論問題時,誤在國外標題下討論台灣。有的在提到國際問題時,錯誤地包括台灣。例如談到國際交流時,包括了與台灣大學的交流。特別需要注意的是,有些社會科學論文在進行文獻綜述的時候,把文獻分為國內、國外文獻分述,這時若含有外文文獻,很容易就把台灣作者的外文文獻劃到國外文獻中。通過對社會科學論文的不斷總結,本文建議對這個問題,可以迴避國內、國外的劃分方法,代之以採取中文文獻、外文文獻的劃分方法。這樣可以確保劃分無誤,也不會影響學術研究與表達。台灣問題是一個嚴肅的問題,我們的黨和國家一直堅持反對台獨的立場,因此社會科學論文涉及台灣時應做到表述嚴謹,這就需要寫作者及編輯人員加深對台灣問題重要性的認識,時刻繃緊這根弦。

(五)有關傳統文化問題當前社會科學論文中,有的論文涉及中國傳統文化,包括儒家思想,但説法上卻仍然停留在過去某個特定的歷史時期,如對孔子持批判否定的態度等。社會科學論文應該受社會主義思想體系、經濟制度、政治制度和社會主義文化的約束,必須充分反映出社會主義的經濟、政治和文化特徵,要滿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需要。因此對中國傳統文化,包括儒家思想,我們應該堅持批判繼承、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態度。這樣做不但是符合馬克思主義的態度,而且是符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需要的態度,符合歷史潮流的態度,符合廣大人民羣眾意願的態度。因此,寫作者及編輯人員要知道尊重中國傳統文化,包括儒家文化及思想,要知道應該歌頌什麼、應該反對什麼,通過“三貼近”提高自己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水平。

(六)有關網絡材料的使用問題當前社會科學論文中,有的論文使用非我國官方網站下載的資料,甚至包括涉及國家邊界的地圖。由於這些資料或地圖不夠準確,有時會使論文出現嚴重的政治性問題。使用資料時,最好選擇我國的公開出版物或政府有關部門的官方網站,這樣才能做到資料翔實可靠。因此編輯人員對論文的重點,包括關鍵的語句或圖表,要做重點的核對,有疑問時要向作者問明出處,要有不厭其煩的精神,同時要不斷提高自己的編輯業務水平。

三、結語

同志在2013年3月17日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指出:“面對浩浩蕩蕩的時代潮流,面對人民羣眾過上更好生活的殷切期待,我們不能有絲毫自滿,不能有絲毫懈怠,必須再接再厲、一往無前,繼續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推向前進,繼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鬥。”

同志的講話為社會科學新聞出版工作指明瞭方向,社會科學論文出版發表工作要緊緊圍繞黨和國家的中心工作開展,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武裝全黨,教育人民,為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向前發展營造良好氛圍,為實現“中國夢”做出應有的貢獻。要做到上述幾點,社會科學論文的出版發表就應該確保不出現政治性問題。本文提出的目前常見的幾種政治性問題還很不全面,研究也還不夠深入,需要大家更多的討論及關注,並需要大家進行更多更深入的相關研究。

社會科學論文 篇二

社會科學作為科學精神的載體兼具傳播科學精神的重要作用,受分科教育系統和二元論世界觀的影響,相對於自然科學而言,社會科學擔負人文精神傳播的重任有其自身的優勢。社會科學普及即個人、組織有目的地將社會科學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面向民眾進行廣泛傳播,社會科學普及是社會分工背景下成果共享的必然要求,是人類社會均衡發展、共求和諧的重要途徑。社會科學普及工作是社會科學工作的下游組件,是社會科學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實現自身價值的重要載體,是社會科學與民眾之間的中介。社會科學普及工作的重要性得到了廣泛的共識,《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繁榮發展哲學社會科學的意見》是社會科學普及工作重要性的集中表述也是社會科學普及工作的中遠期發展要求。社會科學普及主體的專業性、組織性和社會科學普及客體的受益範圍、受益程度反映着社會科學普及工作的效果,各級社會科學聯合會是社會科學普及工作主體的主要組織協調者,民眾作為社會科學普及的客體主要接受了安防、法規、衞生、經濟等方面的服務和教育。社會科學普及工作的成效不僅僅表現在普及工作的具體實踐現象中,而且還表現在相關的理論研究成果中。學術界對社會科學普及工作的相關研究主要表現在意義論證、載體創新、立法保障、與自然科普工作比較、戰略提升規劃等方面,社會科學普及工作的實踐重點集中在普及主體素能提升、普及宣傳、普及策略建設等方面,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共同促進着社會科學普及工作的開展。“社會科學普及”本質上是理念和方法的傳播活動、社會性的教育行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進人的自由全面發展,培養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各類人才”,社會科學普及作為一種廣義的教育社會活動其目標必須包含“人的自由全面發展”。傳播理論和教育理論的相關研究已經取得了很多的成果並在普及工作中已多有應用,但教育哲學論的辨析鮮見。教育哲學以反思教育理念前提和實踐基礎為特徵而區別於教育學對教育過程的控制,教育哲學的出發點和歸宿是人,使教育活動能夠建立在穩固的哲學基礎上避免教育的狂妄和迷失。教育哲學對社會科學普及的宏觀指向目標具有導向作用,對社會科學普及的具體實施具有方法論的指導意義。以教育哲學的視角審視社會科學普及工作既是社會科學普及的自我反思也是教育哲學理論的實踐檢驗。目前社會科學普及工作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績,進一步提升普及工作的效率和影響力度成為新時期社會科學普及工作的重點,社會科學普及的策略建設是普及工作的理論前提。研究社會科學普及工作主客體性狀和訴求是普及工作的必要準備,也是普及工作自身建設的運行保障。社會科學普及工作的策略探析可以依照普及工作的知識傳播規律進行傳播學、教育學構建,也可以對普及工作的運行理論前提和過程基礎進行教育哲學探析,選擇教育哲學視角對社會科學普及工作進行評析是相關理論的補白和實踐探索的新路。社會科學普及工作發生在社會有機體中,教育哲學的視角不僅能夠在宏觀上把握社會科學普及的方向也能在具體實施中促進反思和改良。宏觀指向保障了其工作方向的先進性,普及工作的具體實施是提升工作效率的着力點,社會科學普及工作的教育哲學探析有着理論和實踐的重要性和有益性。

二、社會科學普及的教育哲學評析

社會科學及其普及的重要性源於人本身的目的性,自然科學外求諸理於人之外(即便是以人為對象的生物、醫學等領域的研究仍舊是將人作為對象和工具而外在於人),只是為了獲得認識自我的多個視角,人本身仍舊是目的。社會科學是迴歸人的目的性的切近道路,也是人向世界出發的隱性工具。“隨着自然科學和技術,尤其是生物科技和信息科技,對人類生活的日益滲透,它們缺乏人文關懷的一面也日益暴露出來”,人終究只能是目的而非手段和工具,“認識你自己”的呼聲反而在當代科技盛行的背景中增強,“人作為目的”這個問題的重要性和重要性認同只可能暫時遺忘而不能被否決。自然科學出遊的目的恰恰是為了歸家,只是自然科學的遊子心暫時被大自然的奇妙所吸引,社會科學普及工作的否定項常常指向自然科學,社會科學普及的肯定項與自然科學訴求同歸於人。社會科學理論研究、實踐和成果普及主要以社會個體和個體社會關係為對象,是人類認識、改造客觀世界的自我回歸,相對於自然科學而言社會科學更加關注實踐活動的目的性和意義性。相較於自然科學,社會科學所解決的是人本身和人類社會如何發展的問題,社會科學以人的社會關係為背景觀照人的存在,有別於自然科學所關注的自然背景。約翰•杜威在討論教育問題時提出:“科學的進步已在相當程度上改變了人們關於生活目的和生活幸福的思想。”這裏的“科學”顯然特指自然科學,自然科學在促進人類社會發展的直觀性上較之社會科學具有明顯的優勢,社會科學普及相對於自然科學普及工作有着較多的困難。困難產生的內在原因是社會科學普及的賦性沒有得到普及主、客體雙方的深刻認同,困難的外因在於由二元論世界觀和工具理性所致的自然科學崇拜統治着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社會科學普及是克服此困難的有效途徑,社會科學普及“有利於培養公眾的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形成尊重科學、求真務實的風尚”,社會科學相較於自然科學更加貼近於人的存在,是對自然科學疏離人的糾錯。社會科學普及的賦性在於引導民眾關注、思考並解答社會進程背景下個體存在的社會意義,促進個體社會化積極效果的發生,引導個體的自我發展的同時也促進社會羣體的共同發展。自然科學是人的工具而非目的,自然科學的長足進步應該以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為依歸,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的分野應該在人的存在中淡化直至消除。

當下社會科學普及工作實施者的主要精力大多投入在傳播社會科學知識的活動中,這種努力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社會科學的功能發揮,對民眾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力。但這種投入在策略上有重大缺陷,至少存在三個弊端:其一,與基礎教育的功能重合。基礎教育的重要目的是傳播基礎性的社會科學知識,基礎教育未能周全的社會科學知識才是社會科學普及的工作內容,若將有限的社會資源用於重複性的勞動則降低社會科學普及工作效率,更重要的是,社會科學普及由此被民眾所輕視和慢待。社會科學普及內容的重複是導致社會科學普及工作效率低下的工作認識缺陷。其二,遺落了社會科學普及工作的重點,難以通過引導、示範的教育功用發揮促動個體社會化的主要功能。社會科學普及的重點在於社會科學方法、思想的普及,社會科學知識的傳播僅僅是普及工作的一部分,是社會科學普及重點達成的依託和憑藉。通過社會科學方法和思想的傳播,促進個體社會化的進程是社會科學普及的工作重點,由之進而對社會發展產生積極的影響,對人(類)社會生活的其他方面產生帶動作用。其三,過渡謙讓於自然科學的顯性成果,輕視社會科學的隱性功用。面向細微生活的自然科學的知識傳播和技能教育受到普遍的歡迎,社會科學普及工作若“學步”於此將導致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功用的遺落。自然科學成果及其普及因其直觀性而產生了光環效應,自身的不足被遮蔽;“在人們生存能力、條件和狀況越來越得到很大改善的今天,人們反而對存在的意義發生了疑問,這可能是‘現代病’的總根源”,“現代病”已經逐漸暴露出光環掩映下的意義失落問題,這個問題的解答正是社會科學的重要功用所在,這種功用在時效、影響力上均強於自然科學。社會科學普及的現狀是放棄了自身的優勢去模仿同事的特有技能,這就必然消解社會科學普及工作的方法論基礎和價值性能,社會科學普及客體的感受和態度逐步慘淡,社會科學普及工作者的自信心也必將受挫。社會科學普及的策略問題在於社會科學普及工作的對象——民眾的影響上則表現為:社會科學普及工作的認知偏差,這是社會科學普及工作策略缺陷的外在表現。民眾執意於對自我生存直接獲益的知識和技能,相對於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對此有先天不足,社會科學的有益性在於對個體和社會的存在和發展進行宏觀、間接地導向和糾錯,這種作用具有間接性和長期性,難以對受體產生直接、短期的直觀收益。自然科學普及工作的高效運行得勢於民眾對自然科學知識、方法和思想的需要,這種需要指向當下的生存,這是社會個體存在的必然反應。通過社會科學普及來增益社會個體乃至社會機體的存在和發展是普及工作的根本所在,如何凸顯這一積極效果是提升社會科學普及工作效率、改良工作策略的重要任務。“社會科學普及是面向大眾、惠及民眾的事業,民眾參與的程度直接關係到社會科學普及的效果”,民眾的社會存在狀態影響着社會科學普及的需求度和需求內容,社會科學普及工作的策略和方法必須結合社會個體的具體存在狀態。民眾的認知內容固着於當下生存內容,忽視了生存的方向性和價值內涵,堅持以促進個體社會化和社會和諧化為綱,以民眾的社會角色為社會科學普及工作的參考變量,是當下開展社會科學普及工作指導思想。

三、教育哲學視域下的社會科學普及策略

運用教育哲學對社會科學普及的前提、過程和目的進行分析發現,社會科學普及出現了工作觀念錯誤、策略失誤的情況,社會科學普及客體的認知偏差也產生了消極影響,應對這些問題成為社會科學普及實踐的必要準備。社會科學是人的存在的意義辯護者和生存引導者,改變社會科學普及工作的觀念和策略而建立起社會科學新形象能夠促進民眾對社會科學的認知轉變。社會科學普及工作成效不盡人意的重要內因可以歸納為功能定位錯誤、工作重點不明、無視自身的隱性功用三方面因素,對於民眾的認知偏差的外因可以通過因勢利導的策略達成弱化甚至是消除偏差的效果。社會科學普及的工作內容應該是基礎教育所開展社會科學普及的補足和深化,社會科學普及的工作重點是通過引導、示範的教育功用引發個體的存在反思從而促進個體的社會化,這種促進是終身的。促進可以產生連鎖反應成為個體自動克服困難、追求幸福的主動行為,無須為社會科學普及的個體依賴性擔憂。社會科學普及工作的式微是社會現狀的反映,社會科學普及主體也受社會現狀的影響,提高社會普及工作效率的前提便是社會科學普及工作主體的自身建設。中華民族的理想追求得到了初步的實現,不少同志沉溺於對成就的享樂且理想追求淡忘,其生存失去了可持續發展性。人文精神的弱化是社會發展進程中宏觀精神祈求波動的微觀表現,進而弱化了專注人類社會本身的社會科學的研究,作為社會科學研究和實踐下游的社會科學普及工作也進而鬆懈。我黨先進的

社會主義建設理論基礎維持着社會科學相關工作的前進,社會科學普及工作者應該抵制社會進程中逆流的影響,認清人類社會發展的方向,通過社會科學普及對社會現狀產生積極的反作用。社會科學知識傳播的影響力和影響範圍有限,社會科學知識的傳播也非社會科學普及工作的重點,社會科學普及工作的重點應該是社會科學思想、方法的普及,促進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的共同發展。知識傳播只是社會科學普及工作的部分任務,社會科學普及工作主體性任務當是引發民眾反思個體存在的社會意義,探求人類社會進程中個體關係對個體發生的影響,在這個過程中產生自發的知識獲取行為,從而達成促成人類社會知識體系共享的目的,進而對社會發展產生積極效應。社會科學普及是當代社會意義失落症的藥引,自然科學的成果只是最高倫理準則“幸福”的間接工具,為幸福進行分析和論證的只能由社會科學所彰顯的社會價值體系所擔當。推崇幸福的物質要素是物質匱乏年代所造成的社會陰影,該陰影被當代社會的富足和時代背景下的“和平”“發展”之光所消除,社會發展和時代背景要求社會工作者擔當起迴歸人本身的責任,正因為這種擔當使得自然科學的顯性成果才能迴歸其所屬的工具性,才能使得社會科學的隱性功能——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只有在這種工作環境中,社會科學普及的重要性才能得到客觀、準確的表述,社會科學普及工作者的自信才得以重建。個體社會進程的視角下不乏追求理想的行為,這種個體理想追求常常圈囿於個體自身而對社會發展難以產生巨大的貢獻,即便產生了積極效應也是客觀結果而已,也很少會有我黨創建初期、建國前後的社會羣體性的理想追求圖景。大多數民眾大都處於社會理想追求淡化的狀態,自然科學知識、方法和思想能夠對其生存產生直觀而迅捷的效應,社會科學知識、方法和思想被視之無用。個體的社會發展受動於個體理想而陷於直觀、感受性的生存世界,奧伊肯指出:“迷戀於直接環境不可能給生活以內容,在它給我們提供的生活背後,永遠有一種深刻的、無法滿足的渴望。”這種“渴望”就是人的全面發展的理想渴望。任何理論構建和實踐探索都不能脱離社會現實,都不能用不切實際的祈求帶動具體的需求,社會科學普及工作必須立足於當代社會進程和民眾思想狀況的特點,辯證地處理社會個體存在與發展的關係問題。社會科學普及工作必須面向民眾實際的生存,不能“空對空”地進行理論宣講,如若這樣只能自我陶醉於遠離生活的理想世界,只能被生活所拋棄,最終戮害自身而自哀自憐、憤世嫉俗,這是近現代哲學本體論研究的病症,社會科學也染疾於此深受其害。社會科學普及必須立足現實,認真貫徹黨中央多年前提出又在新形式下發揚光大的“羣眾路線”精神,引導民眾發現自身最為根本的、最為重要的利益——人的全面發展,將對幸福的追求落實在具體的生活中。立足於社會個體特定的生活情境,對社會科學普及工作的客體進行因勢利導,才能高效的開展社會科學普及工作。在此所言之“勢”,意指個體存在的社會性和個體意義的必要性,物質文明成為民眾利益的現實表現,精神文明建設集中地表述了民眾生活的隱性內容,“兩個文明”的外延是社會科學普及的大勢。社會科學普及不能臨摹自然科學普及工作,兩者畢竟有着巨大的差異,但自然科學普及工作的高度接納性的原因作為可鑑用以變革社會科學普及工作的策略。有些研究者從強權視角提出了諸如國家權力介入、立法保障等一些建議,社會工作普及強制化的效果預期難以樂觀,社會科學普及立法倡議是理想淡忘情境下意圖發揮理想帶動機制的國家意志手段介入,這種介入的效率已經被其特定情境所弱化,這些建議忽視了人民羣眾的主體性和主動性。社會民眾尚未產生社會

社會科學研究論文 篇三

【關鍵詞】 社會文化史;新視角;學科

中國近現代社會文化史是20世紀90年代前後繼文化史和社會史復興之後而被大陸學者關注漸次興起的。1988年,劉志琴研究員發表《復興社會史三議》、《社會史的復興與史學變革――兼論社會史和文化史的共生共榮》,被學界視為“社會文化史”這一學科概念的最初形成。[1]如果從這一年算起,中國近現代社會文化史已經走過了24年的研究歷程。在24年的時間裏,社會文化史從無到有,從微弱到繁榮發展,無論是研究隊伍還是研究成果跟二十多年前都不可同日而語。社會文化史的興起,一開始是對傳統社會史研究的反思和反動開始,也就是説,當時是作為社會史的一個分支出現的。那麼,作為當時社會史研究的新視角、新方法而出現社會文化史領域,有沒有經過發展成為獨立的學科呢?這是這次討論要闡明的問題。

要搞清楚這個問題,首先要明晰學科這個概念。學科是指某一特定的科學研究領域,它反映公認的科學概念、基本原理、規律和事實,並反映本學科最新成果。它是隨着科學知識體系的發展與分化而出現的。人們在認識世界的過程中,總是選取不同的角度對事物加以分析,力圖使所得到的認識更加深入。這樣便形成了今天的學科分類體系。構成一門獨立學科的基本要素主要有三:第一、研究的對象或研究的領域,即獨特的、不可替代的研究對象。第二、理論體系,即特有的概念、原理、命題、規律等所構成的嚴密的邏輯知識系統。第三、方法論,即學科知識的生產方式。

在2002年召開的“近代中國社會生活與觀念變遷”學術研討會上,劉志琴研究員曾説:“一門學科的建立,需要一代人,或幾代人的努力。現在説它已經成為一門獨立的交叉學科,看來為時尚早。”[2]那麼十年之後,中國近現代社會文化史發展,有沒有向學科轉化的跡象,或者已經轉化為獨立的學科了呢?下面從以上三個方面分析,中國近現代社會文化史發展變化。

一、研究對象

在2002年召開的“近代中國社會生活與觀念變遷”學術研討會上,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蔣大椿曾説,社會文化史的概念雖然模糊,但必須有一個大致的研究範圍。社會文化史重點研究大眾文化和大眾生活,但這樣的研究範圍是否等同於研究對象,還值得思考。在這個問題上,我個人認為,研究範圍不等同於研究對象,具體的研究對象包含於研究範圍之內,而又小於研究範圍。歷史研究不是為研究而研究,簡單的對於歷史真相的還原,其研究的意義就在於其學術關懷和現實關懷。因此,並不是這個範圍內所有的事項都需要事無鉅細的展開研究和論證,用李長莉研究員的觀點來説:“治史者在選擇研究題目時,須有歷史關懷、時代眼光、整體觀念與問題意識,如此才能選擇具有歷史價值的論題”[3]也就説,歷史研究者的選題是有一定功利性的,只有那些與歷史主題關聯度比較高的才會成為我們的研究對象。

人類歷史是豐富多彩、紛繁複雜的,這一點決定了社會文化史的研究對象是多樣性的。從社會文化史的產生來看,它是在文化史和社會史互補的基礎上產生而來,因此從對象的角度來説原先文化史和社會史的研究對象都是社會文化史的研究對象,從這個角度來講社會文化史研究的對象是清晰的。但站在社會文化史的角度我們關注這些對象的意義已經發生變化了,對於思想史的研究對象,比如精英思想,我們要關懷的不是這種思想怎樣來,我們關注的是它是怎麼樣影響社會的,思想與社會的有沒有互動,這種互動達到了哪種程度;對於社會史研究的社會制度、組織、教育、法律、風俗等研究對象我們要把握的是其背後折射的共性,隱藏在其後的精神因素。

綜上所述,社會文化史的研究對象並不具備“獨特的、不可替代”性,從構成學科要素的特點之一來講,社會文化史也許不構成學科。但從另一個角度來講,隨着社會的進步、人們意識的更新以及科學發展的實際情況,對於學科屬性認定的標準是不是也要更改呢?

二、理論體系

構成學科要素特點之二是要有自己的理論體系,即特有的概念、原理、命題、規律等所構成的嚴密的邏輯化的知識系統。

社會文化史作為新興研究領域,其發展必定要有自己的理論支撐。對於在文化史和社會史基礎上產生的領域,必須要界定自己與其它兩個領域研究的關係,那麼對於什麼是社會文化史必須搞清楚。

1988年,劉志琴研究員提出了社會文化的概念,之後李長莉、樑景和、左玉河等學者相繼對“社會文化史”做了概念性界定。李長莉認為,社會文化史是社會史和文化史的結合形式,是“人與人之間、人與社會之間的生活方式及其觀念的歷史”,後來,李長莉又提出:“凡是從文化視角來研究歷史上的社會問題,或用社會學方法來研究文化史問題,把社會生活現象與思想觀念結合起來進行研究,都可以稱之為社會文化史。”[4]樑景和提出社會文化史“是通過民眾外在的社會生活來研究其內在的價值取向及其思想觀念”,後來又提出“社會文化史是研究社會生活與其內在觀念形態之間相互關係的歷史。”[5]左玉河認為,社會文化史研究的基本路向是“關注社會下層,打通文化史、思想史與社會史,注重思想、觀念與社會的互動。”上述三位學者,對社會文化史的界定表述雖然不完全相同,但集中指向是一致的,那就是社會文化史的研究無論對象是什麼,必須以體現“思想、觀念與社會互動”為主旨,以揭示社會運動背後的文化演進規律為終極目的,因為“文化是全部歷史之整體,須在歷史之整體內來尋求歷史之大進程,這才是文化的真正意義。”[6]

在現代哲學、邏輯學、語言學中,命題是指一個判斷的語義,而不是判斷句本身。當不同的判斷句具有相同的語義的時候,它們表達相同的命題。如果我們以此為依據來分析,就不難得出結論,三位學者所給出的判斷句本身並不相同,但命題都是相同:社會文化史是關於社會生活及社會有機體運作規律的文化解釋。

綜上所述,無論從概念、命題還是從規律來看,社會文化史基本已經具備學科的輪廓。

三、方法論

這裏講的方法論,主要探討社會文化史有哪些理論方法,以及方法的產生方式。

樑景和教授在《關於社會文化史的幾個問題》一文中説,社會文化史的理論與方法主要包括三個方面:一為傳統的史學理論與方法;二為借鑑其他學科的理論與方法;三為創新的理論與方法。[7]下面簡要介紹這三個方面:

第一,傳統的史學理論與方法。這裏主要包括歷史意識、關於書法、和信史的理論、關於採撰和歷史事實的理論、關於史論藝術和歷史見識的理論、關於史文表達和審美要求的理論、關於史學社會功能的認識、關於史學批評標準和史學批評方法的理論等七個方面。

第二,對其它學科理論的借鑑。生活是折射社會的多稜鏡。生活的多樣性,決定了觀察視角的多樣性。單一的視角,必然導致歷史還原的平面化,使歷史本身喪失了應有的精彩。多樣化的視角,必須要有多樣的方法來對應,如與人類學、社會學、人口學、經濟學、地理學等相結合,進行跨學科的綜合研究。以不同的視角來切入,以綜合的方法來論證,這樣展現的歷史必然是豐富多彩的。

第三,創新的理論與方法。社會文化史的發展,不僅需要繼承古代先賢和借鑑多學科的理論,更需要根據研究領域的特殊性進行本土化、領域化的創新來推動史學研究的發展。在2002年的“近代中國社會生活與觀念變遷”學術研討會上諸多學者都提出了一個共同的問題:中國學者能否建立自己的解釋系統?劉志琴研究員在會上提出,應該依據中國社會文化的實際,建立有中國特色的解釋學,中國學者完全有希望構建自己的中國社會文化史,建立自己的解釋系統。[8]在2012年9月21日召開的第二屆中國近現代社會文化史國際學術研討會上,劉志琴再次提出了要從泰州學派那裏尋求思想火花,創建史學理論的問題。這個過程可能是比較艱難的,雖有發展但尚無成型的系統理論的出現。

綜上所述,社會文化史經過二十多年特別是最近十年的發展,在理論創新和研究成果上雖然有了較大發展,已經脱離了起初的新視角、新方法的初級階段但離獨立學科仍然有一定的距離,這必然會激勵後輩學人不斷推陳出新,以推動社會文化史學的繼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李長莉。社會文化史的興起。天津師範大學學報,2003.4.

[2] 左日非。“近代中國社會生活與觀念變遷”學術研討會綜述。近代史研究,2002.2.

[3] 李長莉,“碎片化”:新興史學與方法論困境,第二屆中國近現代社會文化史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中國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3.

[4][7] 樑景和主編,中國社會文化史的理論與實踐,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0.

[5] 李長莉,社會文化史的興起,天津師範大學學報,2003.4.

[6] 錢穆,中國歷史研究法,三聯書店,2001.

[8] 左日非,“近代中國社會生活與觀念變遷”學術研討會綜述,近代史研究,2002.2.

社會科學論文 篇四

(一)學術研究是是辯證法的普遍聯繫原理的某種具體化

學術研究是建立一個或多個變量與另外一個或多個變量之間的聯繫,是辯證法的普遍聯繫原理的某種具體化。這可以看作是學術研究的定義,亦是論文這一文體的核心特徵。學術研究及其基礎上的論文寫作就是圍繞這個核心來運轉的。把變量之間的邏輯聯繫(因果性、條件性、中介性、約束性等)弄清,文章只不過是把它們講出來罷了。如果研究中發現了別人沒有發現的聯繫,或者否定了別人所主張的聯繫,那這種研究就是創新性的。儘管僅從學術研究來看,中國在許多方面還不如西方,但縱觀、橫觀中西方所有社會科學、自然科學雜誌的文章不過如此。只不過,它們所展示的、聯繫的有用性與可靠性不同罷了。社會科學研究區別於自然科學研究的地方就是,它探討社會科學領域而非自然科學領域變量,比如社會和諧、經濟增長,與其他社會科學變量甚至自然科學變量之間的關係。學術研究可分為3類:(1)解析概念的研究。既然學術研究是探討不同變量之間的關係,每個變量自身的內涵和外延的確定就成為學術研究的一個前提條件。因此,最基礎的一種學術研究就是解析概念。解析概念自身可以成為一篇論文,也可以成為一篇探討變量關係的論文中的一部分;(2)定性研究。許多研究由於研究者自身數學表達能力的欠缺,或者考慮閲讀對象的需要,必須寫成文字性的論文。這種研究可以稱為定性研究。科學的定性研究一定能夠寫成數學的形式。所以,學術水平的高低不是用論文的數理化程度來衡量;(3)數理研究。數理研究明確地表達各種變量之間的關係,它迫使那些受到過嚴謹化訓練的人進一步嚴謹。所以,對於學術圈內人士來説,數理化的論文可以稱為正式化的論文。它可以為學術人士的內部交流提供一種工作語言。但是,數理研究對於政府、企業和社會公眾是不必要的。這表明,數理研究可能是一種資源的浪費。古今中外學術研究中存在大量的資源浪費現象。儘管學術研究是把辯證法的普遍聯繫具體化,但許多具體化並不是科學的具體化。不管是解析概念的研究,還是定性、定量研究都是如此。比如,經濟學中的理性概念的解析就是一個巨大的錯誤,由此耗費的資源何止是浪費而已。又如,今天,在西方,許多社會科學研究是在沒有必然聯繫的變量之間建立具體化的聯繫。它們採用封閉系統、形而上學、絕對主義的方法論,進行學術研究,不可避免地陷入到“兩個凡是”、“雙重標準”、“宗教神學”、“約定主義”、“純粹科學”、“數學至上”等偽命題之中。

(二)科學研究是建立在唯物主義基礎之上的學術研究

科學研究是在唯物主義基礎之上對於客觀存在的聯繫的發現,因而它屬於學術研究。從科學的改善世界的功能看,如果不把社會科學研究建立在唯物主義基礎之上,就會使其喪失改善世界的功能。學術研究與科學研究的區別主要不是前者沒有貫徹辯證法,而是它沒有貫徹徹底的唯物主義。但如果無法貫徹徹底唯物主義,就不可能真正地使用好辯證法。辯證法是一切事物之間的包括靜態和動態聯繫在內的一切可能的聯繫。在社會科學中,如果撇開了社會制度這一根本事物的可變性,就談不上社會制度的動態變化與社會發展其他變量之間的辯證法了。而沒有這樣的一個理解為基礎,其它任何的具體研究都會出現“差之毫釐,謬之千里”的問題。把唯物主義作為社會科學研究基礎既是實踐的需要,也是實踐的必然。唯物主義基礎上的社會科學研究即使在研究水平上還有待提高,也好過非科學性的學術研究。畢竟後者對中國社會是破壞性作用,而前者只是貢獻大小的差異而已。而且,後者的花樣越翻新,對社會的破壞力可能就越大,因為其勞而無功,且佔據大量資源,對社會發展方向、性質和手段還往往信口開河。

二、選題:社會科學論文寫什麼

論文是由標題、引言、文獻回顧、正文、結論五大部分構成。在這五大部分中,首要的工作是要能大致確定一個標題。科學研究要研究關係,文章題目最好就明確闡明一個關係,並加限定詞。當然,題目的確定往往是文章寫完之後的事。但明確性是一個重要原則。一些文章的題目並行地列兩三個名詞,如《某某、某某與某某》,這種題目只是給讀者一個方向,沒有表明觀點,所以信息量不足。信息量不足即使不反映文章質量不夠,也反映作者寫作功夫和責任感的不足。從文字功能來看,文章質量如果上去了,確定一個清晰的誘人的題目是不應該有問題的。一個定稿的文章的題目將告訴讀者,文章領域是什麼、內容是什麼,甚至觀點是什麼。從實際過程看,標題的最終確定可能是正文全部完成之後,但在進行正文寫作前,沒有一個確定的選題也是不可能的。在寫作過程中,標題的確定性程度與所寫的內容之間就會出現一個相互促進的過程。選題越明確,與最終的標題越接近,文章寫作就越輕鬆、越迅速,而文章寫得越好越快,題目確定得就越快。那麼,怎樣快速地完成從選題到標題的飛躍呢?

(一)大量閲讀是確定選題的前提

這裏,大量閲讀是以現實社會中問題的文獻為對象。比如,你可以閲讀一篇現實研究文章,如果這篇文章直接談論俄國、中國歷史,那麼,你可以直接到《列寧選集》、《馬克思恩格斯全集》、《毛澤東選集》等經典文獻中去尋找相關材料。這種做法事半功倍,大概是最有效的大量閲讀的方式。由於歷史不斷重演,今天的問題許多都可以在上述文獻中找到現成的答案。韓愈説的“非聖賢之書不敢觀”用在今天社會科學論文的寫作中就是這個意思。比如,國內大量文獻研究中國的收入分配問題,可是,它們都沒有很好地與勞動價值論聯繫起來,還有一些文獻認為,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是錯誤的。可是,馬克思作為一個哲學家,作為一個文字大師,不可能在撰寫集畢生心血的《資本論》時犯很簡單的邏輯錯誤。實際上,馬克思根本否定新古典供求決定價格理論已經有嚴謹的數理詮釋,馬克思的價值決定價格的理論也可以數理地表述為價格是價值的截距為0的仿射變換,假如貨幣供給適當,則價格在數量上可以等於價值。甚至假設新古典生產函數理論正確,通過構造一個無限序列,就可以證偽新古典生產函數理論,而且得到馬克思關於資本不提供價值創造的生產性服務的結論。很明顯,如果沒有大量地閲讀當代中國問題研究的文獻以及馬克思主義者的著作,上述那些收入分配研究以及對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指責就必然是極為淺薄的。

(二)閲讀的對象應逐步聚焦於研究社會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的文獻

研究者在成長過程中,一開始總是要泛泛而讀。但隨着知識的積累,閲讀就要聚焦。社會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應該成為社會科學研究者關注的焦點。這時候一個問題引起另一個問題,結果導致問題遍地都是,俯拾皆成文章。實際上,任何重要的社會科學理論都與當時的歷史背景、社會現狀、主要社會矛盾與衝突以及由重大歷史事件所引起的社會演變等因素分不開,它要達到的目的以及實踐手段與方法也因此而定。首先,它離不開對社會實際現狀的科學分析。其次,它必須針對社會主要矛盾。如果僅僅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不僅不能確立理論的內涵,而且還可能因次要矛盾掩蓋主要矛盾,延緩社會衝突的解決,甚至加劇社會衝突。第三,科學分析社會現狀為準確抓住阻礙社會發展的主要矛盾奠定基礎,而這兩個環節又共同為具體指導社會實踐以及科學制定有的放矢、切合實際的方法與手段提供了根本依據。第四,即便是科學地分析了社會現狀並抓住了主要矛盾,理論在實踐中的成功還不具備全部條件。如果缺乏對主要矛盾之間、主次矛盾之間內在聯繫的科學分析,缺乏對要求變革的勢力和阻礙變革的勢力雙方的內外部條件的科學分析,理論仍然不能有效指導社會實踐(這一理論建設和內涵確立的因素條件就猶如西方現代決策與管理科學中的SWOT分析)。第五,理論最終在實踐中的成功與否,除上述影響因素外,又獨立取決於理論提出者的科學決策、領導組織、資源調節、實施運作和創新開拓能力以及他們的膽識與魄力。見圖1。很顯然,如果不瞭解中國社會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上述五點就做不到。上述五點做不到,具體問題的研究就沒有一個合理的宏觀環境和宏觀框架。有了大量的閲讀和對中國社會最重大的社會經濟問題的瞭解這兩大基礎,論文選題就如有了活水之源,取之不盡,用之不竭。這樣,不僅無需為題目發愁,也無需為論證時無米下鍋發愁。因為這時,文章已經有了大量的理論、方法論和歷史、現實的(特別是定性)的數據作為支撐了。比如,馬克思講公有制取代私有制,200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om就根據歷史事實講公共資源的集體所有制治理結構的有效性,從而支持了馬克思的理論,同時也展示了馬克思主義怎樣進行深入研究,雖然Ostrom本人不一定意識到這一點。

(三)選題越熟悉,寫文章就越容易

首先,從多個選題中選一個最熟悉的來做,這樣,就會事半功倍。其次,要斟酌標題結構。這是一個修辭問題。孔子説,言而無文,行而不遠。如果經典閲讀得多,修辭功夫必定上升。因為太多東西在形式上是一樣的。今天文章中要處理的修辭在前人那裏肯定就有了。這裏,有幾個要點:(1)題目中的實詞要吸引人,中央提出的核心詞彙該用時一定要用,因為中央所提問題一定是大問題;(2)對文章中每個詞都要有很深的理解。比如,“經濟發展與社會和諧的非線性關係”這一標題中有“經濟發展”、“社會和諧”和“非線性”三詞。一篇文章如果以它為題目,該文眾多的地方講的東西應該讓讀者對這三個詞有很深的理解。如果文章的正文達不到這點,文章的標題就有問題,正文同時可能也有問題;(3)句式可長可短,但寫法要符合中國習慣,而且要去掉宂字;(4)最好能夠在原有的用法的基礎上翻出新意。比如,“非線性”並不陌生,但把它與“經濟發展”和“社會和諧”結合起來就翻出新意了。在取得真正的研究成果後,文章標題應該能夠自然而然地得到。如果為標題而絞盡腦汁,就説明對問題的理解和把握還不夠。

三、結構:社會科學論文怎麼寫

(一)怎樣做文獻回顧

文獻回顧反映一個作者的學術基本功和信息攝取量。對於社會科學研究來説,只有處理今天出現的大量的文獻(信息)才可能寫出較好的文章。

1.文獻回顧就是闡明文章在理論和實踐上的對立面

所謂論文,必然是要立住一個觀點,因而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到各種對立面觀點。看文獻就是尋找研究空間的過程,而做文獻回顧就是確定、填充研究空間的過程。從嚴謹性來看,在文獻回顧裏,各種已有的觀點都要陳述並加以評論。這本身就是一個大量閲讀,有時閲讀量需要達到數千篇。這樣,國內外已有觀點就清楚了。如果不清楚正反面各種觀點,就很難清楚自己應該選擇什麼論證角度。而在閲讀大量文獻過程中,同時可以學到別人怎樣論證,從而使它們構成自己文章的他山之石和前車之鑑。文獻回顧是所有初學為文者必須經歷的訓練。文獻回顧不是羅列別人的觀點,而是要進行評析。通常説研究填補空白,確實如此,只有填補空白的研究才可能是真正的研究。因此,研究也就是挑戰別人的智力、理論水平和方法論水平的過程。這種挑戰從文獻回顧就正式開始了。從邏輯上看,存在多因一果現象,這意味着,無法排除不同觀點同時成立的可能性,同時,這又給一些似是而非觀點的存在和流行提供了可乘之機。因此,在文獻回顧中,對正反面觀點進行嚴謹的評析是必不可少的。只有把對立觀點都駁倒了,文章的立論才能成立,只有把自己同意的研究的欠缺之處弄清楚,自己的論證角度才可能進一步確定。實際上,凡是重要理論文章,一定要分析現存的正反面各種觀點,明確贊成什麼、反對什麼。否則,論文就會陷入不知所云之中。毋庸置疑的是,馬克思主義是進行科學的文獻評論的基本工具。一篇論文越涉及一個國家的主要社會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馬克思主義的工具作用就越強。同時,如果一個社會發展中出現巨大實踐問題,就一定是由於缺少科學理論的指導,一定是理論研究的某些方面出了問題或存在欠缺,因此,一定有研究的空間。

2.文獻回顧存在固定模式

首先,在確定選題之後,關鍵詞也就有一些了。圍繞這些關鍵詞大量下載、閲讀、瀏覽相關文獻。對許多文獻可以只閲讀摘要,並看其關鍵詞是否有啟發。可以做一個表格來輔助對文獻的回顧。其次,對這些文獻按照觀點的相似度進行分類,一般可以分成3-4類。這是因為至少有對立的兩類,另外可能還有一種“第三條道路”。所以,幾乎總可以分成3類。一篇新的文章就是選擇支持其中某一類的文獻,但又對這類文獻做出重要的補充或校正。再次,怎樣具體寫文獻回顧呢?許多人簡單地羅列觀點,不加分析,不加評價。這是文章大忌。文章的觀點越鮮明,就越有市場打擊力,文章的觀點越正確,觀點表達就應該越鮮明。這樣,也讓其他學者閲讀時,能夠迅速得到要領。最好的文章必然是這樣的。那麼,怎樣分析文獻呢?已有的文獻的錯誤主要有這樣幾種:(1)論證正確,結論錯誤;(2)論證錯誤,結論正確;(3)論證和結論都錯誤;(4)論證和結論都正確,但二者沒有邏輯性;(5)表述不嚴謹。一個作者所做的就是運用理論知識、方法論知識和邏輯知識指出已有研究錯在哪裏,如果沒有錯誤,就指出研究空白在哪裏。最後,文獻回顧的開頭要有對那三類觀點的總結性的話,結尾也要有展示論文方向的小結性的話。今天,中國許多文章都是文獻回顧性質的。如果會寫文獻回顧,就會寫這一類文章了。實際上,文獻回顧類文章應該是一個研究者首先要學會寫的文章。因為了解別人關於某個問題都存在什麼觀點,都考慮了什麼環境、情況、條件,都得出了什麼結論,這本身就是研究。一些人説,西方人文獻回顧類文章都是大家寫的,而中國都是新手寫的。但一方面,中西情況不同,另一方面,大家寫出來的文獻回顧也並不一定怎麼樣。中國的年輕人如果掌握了唯物主義和辯證法,反而能夠刪繁就簡,寫出漂亮的文獻回顧、評論性的文章來。不要輕易因為別人説文獻回顧不算文章就自己認為不算文章。這樣,就喪失了一條提升自己水平的途徑。

(二)怎樣做社會科學論文的正文

正文是文章的主體,似乎是最難的部分,其實不是。前面的工作做紮實之後,這部分的工作就很好做了。正文一般要分為幾個部分。這基本上是一個分類學問題,把想要闡述的觀點涉及到的問題分為幾類。每類下的觀點又可以分為幾點。每一個事物都是非常複雜的,涉及到交叉科學,足夠分為幾類或分為連續的幾步。這樣,根本不用擔心無話可説。在這一過程中,方法的選擇決定正文的成敗。首先,定性和定量方法要均衡,即合乎某種比例。中國社會科學學術界偏愛西方數理模型及其基礎上的計量方法。如經濟學中的效用最大化、利潤最大化、動態最優化、模式固定化(如迴歸方程固定為某種線性關係)。其實,這是那些不懂數理、不懂邏輯的人的故弄玄虛。所謂模型,通常也就是一組函數,從邏輯上看,也就是一組用數學表示出的關係。前面説過,學術的本質是建立關係,至於這種關係的表現形式,那不是決定性的。可以説,只有那種能夠用文字清晰地表現關係的文章(如毛澤東的《論持久戰》)才可能具有最高的水平。而在現實中,無條件的使用數量、數理研究常常是唯心主義和形而上學的代名詞,是方法論的不可靠性、無普遍性、無指導性甚至荒謬性(如當前在國內頗有影響的社會主義短缺論、社會主義信息無效論、計劃經濟無效配置論)的代名詞。定量方法可以用,但不能這樣用。與自然科學領域不同,中國社會科學領域的學者今天應該着力加強定性分析能力,而不是強調定量方法。定量方法的科學使用對於研究者有很高的要求。只有那種邏輯嚴謹地使用數量方法的人,才是較高水平的研究者,那些初學者如果使用定量方法,就與大躍進中放衞星沒有什麼區別。今天美國許多社會科學領域的大量定量的學術研究錯誤是由於其定性錯誤,而不是數學的錯誤;科學的定性分析可以直接轉化為定量性質的研究。200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om用結構化的編碼形式“把完全定性的資料轉變為一種合乎定量分析要求的、結構化的數據庫”就是一例。對於政策的應用目的而言,定性分析就更為重要,今天社會問題已經如此突出,如不首先分析原因、性質、特徵而去糾纏某個定量關係中的數理手段、方法複雜程度,既便再有“精確”的結果,邏輯性、嚴謹性都有可能喪失,更不用説解決問題的效用與意義了。定量分析能力依賴於定性分析能力,後者為因,前者為果。定性分析的任務是,對於相關變量分別進行釋義,確立內涵,對它們之間的因果關係、相關關係、條件關係還是約束性關係進行識別。沒有定性的變量釋義性分析、變量關係的邏輯性分析,就無法保證定量研究的嚴謹性、合理性、可靠性。與自然科學不同,社會科學領域中許多概念(如資本)無法準確計量,因此,社會科學離不開定性分析。而有些極為重要的定性命題不一定需要用定量的方式來反映。比如,馬克思《資本論》的資本積累和集中以及利潤率下降趨勢恐怕就難以用數量的方式來表達,但它構成分析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最準確的邏輯鏈條(比如,相對盧森堡的消費不足引起經濟危機理論)。其次,演繹和歸納方法要均衡,即要各得其所。基於歸納和演繹的辯證關係,青年學生和青年學者最好不要主要使用演繹法來進行研究。正確地進行演繹要求條件很高,至少有以下四個:(1)對數學的把握;(2)對邏輯的掌握,比如對決定變量、約束變量和中介變量、條件變量之類的區分;(3)對中國現實問題的切膚之感;(4)對唯物辯證法的掌握。而歸納法不要求第一個,所以,實施起來更為容易。今天,國內也有一種誤解,以為唯有演繹才是高明。實際不然。沒有自己親自動手去進行歸納,就無法進行科學的抽象。結果,只能藉助別人(如新古典)特有的模型結構來進行演繹,可是,卻對這些模型根本不瞭解。在經濟學中,新古典的消費理論和生產理論只有在社會主義條件下才最科學。新古典的許多理論是在資本主義出現嚴重問題的時候才比較正確。比如,資本主義越蕭條,凱恩斯主義可能就越正確;資本主義越繁榮,凱恩斯主義就越錯誤。再比如,貨幣數量論方程在資本主義發生超級通貨膨脹的時候正確,在其他時候,都無法正確。李嘉圖被認為是演繹方法的使用者。可是,他的被薩繆爾森高度評價的比較優勢理論並不是什麼科學的演繹理論,應該為獨特競爭優勢理論所取代。第三,在方法選擇上,還有其他分類。在這些分類中,每一類的對立面之間也需要均衡。比如,是交叉科學性質的研究,還是單一學科封閉系統性質的研究,是建立在可比性基礎上的比較研究,還是隨意設定基礎上的研究。但這些分類都上嵌入到上述兩種分類中。做好上述兩種分類,也要求在這些分類上不能犯錯誤。方法使用上的正誤決定着文章的成敗。

(三)社會科學論文引言和結論的功用

有了上面的知識,引言和結論的撰寫就不困難了。這裏,只需要指出它們的功用。引言和結論儘管相對正文和文獻回顧都短,但依然非常重要。引言就是通常説的提出問題。問題可以是理論的、實踐的、方法的。它一定要針對中國存在的問題。當前,由於中國社會矛盾激烈程度上升,所以,社會科學領域的好的文章就一定要針對中國社會的最重大現實問題、最重大理論問題、最重大方法問題。否則,文章的意義就必然不會達到最高。而一旦選擇了具有最高意義的問題進行研究,引言的組織要達到這樣一個目的,就是讓讀者在閲讀到它的時候,就感覺到進入了一個藝術的殿堂。當今,在論文爆炸的中國,在引言中能否創造一個藝術殿堂的氛圍,決定了文章是否有人讀。因此,對引言要高度重視。結論是對正文研究結果的總結,是對引言所提出問題的回答。結論是否很好地做出,可以用來檢驗文章的好壞。如果結論非常清楚地、容易地做出來,文章通常都是好的。如果最後沒有一個明確的結論,那文章甚至可能需要推倒重來。

文章是科學探索的再現,是觀點的闡述、論點的爭辯,是一個統一的整體。在積累大量素材基礎上,有一個字與文章整體的功能不一致、不協調,都要毫不留情地刪掉它、換掉它。對詞、句、段、表格、圖形、公式、腳註也要如此辦理。而對留下來的每一個字、詞、句、段、節,都要仔細地揣摩它,互相聯繫地揣摩它。文章的要素之間的聯繫建立得越好,文章就寫得越好。在閲讀了這樣的一些文章,在有了十餘次這樣寫作文章的經歷之後,寫作水平、寫作速度都將有全面的上升,寫文章就成了工程化的事情了。

社會科學論文 篇五

新課標的教學要求,倡導學生自主、創新、合作的學習方式。作為國中教師的我們,怎樣才能讓學生在課堂成為真正的主人呢?首先,就要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由於國中生在學習上容易造成心理方面的障礙,一是因為緊張,二是有自卑的心理;所以我們在教學過程中要重點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必須要從根本上消除學生心理上的這兩個障礙,從而為學生創造一種良好的學習環境。通常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多給予學生微笑,與學生多接觸、多交流、多溝通,積極的、努力的為學生創造平等、輕鬆、和諧的課堂。同時,在課內外要鼓勵學生多質疑,多問幾個“為什麼”。通過實踐證明,在民主的學習氛圍中,人的思想才能被有效的激活,才能促使學生在思想上樹立“我要問”“我要學”等積極的信念。

2加強學生體驗,促進學生主動學習

國中生在學習歷史與社會屬於一種認知活動,當然這種活動是按照一定的規律進行的,這樣才能促使學生獲得認識的發展和提升[1]。在教學過程中,為實現學生的主體性,教師進行有效的引導,學生通過自己的體驗來完成知識的感悟。在教學中,教師要採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如:演講、問題式的教學、討論式的教學、遊戲、實物的演示等,從而有效的激發學生的感覺、思維細胞,積極引導學生的情感體驗。例如,我們在講解甲午戰爭之後,清政府給日本軍賠償了2億兩白銀的時候,我主要是採取了介入式的方法進行教學:首先告知學生1億兩白銀摺合出來為37.87g,接着讓學生計算出2億兩白銀到底會有多少噸重呢?那麼,若是我們使用載重8噸的汽車去拉這些白銀,需要多少輛汽車呢?通過這樣的提問,學生就在已知的條件下,算出未知的結果,當他們在算出結果之後,臉上並沒有露出成功的神情,反而呈現出凝重的表情。此時此刻,我再抓住時機引導學生,讓他們根據自己算出的結果談談此時的心情、感受;不時,同學們紛紛義憤填膺的談論到:“那個時候的清政府怎麼會這麼的腐敗,這麼的無能呢!如此多的賠償只能是導致國庫的空虛,沒有錢的‘幫助’,怎麼可能不受到別國的欺壓…只有我們國家富強了、有足夠的實力之後才能不受到別國的欺負。”通過這樣體驗式的教學,不僅能讓學生感悟到歷史的真實性,還能加深學生對祖國的熱愛;在教與學的過程中,不僅能減輕教師以往機械性的照本宣科,還能實現學生靈活自如的學,以及對相關知識的掌握;最終提升了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

3教學方案的精心設計,以實現學生主動學習

新課標的教學要求下,教師要精心的設計教學方案,以實現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讓學生在課堂內真正擁有屬於自己的學習空間和時間,最終實現學生真正、主動的參與到學習中去。

3.1轉變以往傳統的教學理念

教師不再是以往知識的“複製者”,學生也不再是被動的接受知識;根據新課標的教學要求,為教師要轉變教學理念,在教學過程中,師生之間加強溝通、交流,實現教師‘引導者’,學生‘自主者’的教與學的位置。例如,在教學“商鞅變法”這章節內容的時候,以往的教學中,教師總是讓學生死記硬背相關法的內容,讓學生‘學得累、背得煩’。根據新課改的教學要求,首先教師要引導學生思考並理解商鞅“廢”的是什麼內容?而“立”的又是什麼內容?接着,學生可聯繫已學習、掌握的知識,從土地制度、獎勵農耕、軍功、建立縣制等幾方面去思考。通過提出這樣引導性的問題,不僅加深了學生對商鞅變法內容的掌握,同時還理解了變法的意義以及性質等。由此可以得出,引導性的教與學,對激發學生的思考思維,深化學生對知識的認識、理解、掌握等都具有重要的影響,同時還有效的培養了學生的自主學習習慣。

3.2有效設計問題,以激發學生主動的思考

在課堂教學中,多給學生一點思考、活動、表現、展示、合作的時間、空間、機會等,促使學生積極的投入到自學中,真正的感受到知識的浩瀚、自學的樂趣,最終實現學生的‘我要學’。例如,在講對秦始皇修建長城這一舉措的進行評價的時候,首先就要給予學生充分的思考時間和空間,在他們思考、探究之後,在班級內舉行辯論賽。沒有想到,當辯論賽一開始之後,同學們就脣槍舌劍、你來我往的,辯論賽體現得十分的熱烈。同時,在辯論賽的過程中,平常班級內的幾個較為調皮的同學,也是積極的參與到辯論賽中,並且表現十分驚人、反應速度非常的靈敏,總是搶先站起來對對手對話。除此之外,還有一些性格較為內向、膽小的同學,也被激情的辯論賽所感染,時不時的還是會舉手發表自己的見解。通過這樣的辯論,促使同學們熱情的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不僅能鍛鍊他們的口才,還能培養學生合作、交流的習慣,讓他們深深的感受到“歷史與社會”的無窮樂趣。同時,推動了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

3.3教學的設計中要幫助學生找到知識的亮點

該學科對學生來講,已經不再陌生,因為他們在日常生活中或多或少的會接觸、知道一些,只不過,他們所知道的知識較為片面、零散。因此,這就要求我們的教師在教學設計過程中,首先要從歷史的角度對如今的社會形成一個整體的、全面化的認識,其次要採用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去分析、思考、解決問題,最後還要對掌握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水平,促使每一位學生能在已學的基礎之上全面、和諧的發展,從而提升學生的自學能力。例如,在教學完‘唐太宗帝國新政’這一章節內容時,為了要加深同學們對唐太宗整體認識,可做如下的佈置:人的生和死是一種自然現象和規律,它是不可以逆推的;古時候的明君也是如此,唐太宗不同凡響的治國安邦之道是值得世人效仿的;那麼,現在請同學們在書寫自己的心情,同時請大家根據自己對唐太宗的認識和了解,對他進行總體性的評價,併為他設計一段墓誌銘。為學生布置這樣的一個新奇的任務,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慾望。同學們為了設計出好的墓誌銘,絞盡腦汁,積極的翻閲有關唐太宗的歷史資料,並開展踴躍式的探討、交流,紛紛設計出了巧妙的、具有內涵的的墓誌銘。

社會科學研究論文 篇六

【關鍵詞】科技傳播/科技意識/科教興國

【正文】

科學技術傳播(TheTransmissonofScienceandTechnology以下簡稱科技傳播)是指科技信息的交流、溝通與分享的過程或行為。它是實現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關鍵。哲學家培根早就指出:知識的力量不僅取決於它自身價值的大小,更取決於它是否被傳播以及被傳播的廣度與深度。科學技術是否被傳播,傳播的結果怎樣,不僅直接影響着科學技術本身的價值,而且影響着科學技術的社會價值。本文擬就科學技術傳播的社會價值作一些初步的分析和討論,以此就教於學界同仁。

科技傳播的社會價值是馬克思主義科技觀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科學技術的一種文化形式。科學技術作為人類的創造性勞動,既是人類認識客觀存在的智慧結晶,又是人類認識客觀存在的武器。從價值論的角度看,科學技術是“對於事物存在價值的確認。……事實上不可能找到一種科學知識,它不是對事物存在價值的斷定。因為那樣的知識沒有反映事物存在的合理性和客觀性,沒有揭示宇宙聯繫和規定的豐富性,沒有揭示事物所遵循的規律,因而也沒有任何指導人的社會實踐的能力。”科學技術正是由於其本身的價值所在,才有了傳播的可能與必要,才有了其社會價值意義。正如馬克思所説:“由於自然科學被資本家用作致富手段,從而科學本身也成了那些發展科學的人的致富手段。”“隨着資本主義生產的擴展,科學因而第一次被有意識地和廣泛地加以發展、應用,並體現在生活中,其規模是以往的時代根本想象不到的。”今天,發達國家工業生產的增長大約有三分之二來自先進的科學技術。科學技術成為越來越重要的生產力。國家的強弱及其國家在世界舞台的地位,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國家的科技發展水平及有效地利用科技成果的能力。科學技術是生產力,並對社會進步起決定性影響的思想深入人心。近20年來,許多國家和政府紛紛制定科技發展規劃,如美國的“星球大戰”,歐洲的“尤里卡計劃”,日本的“技術立國”等,即是科學技術所具備的社會價值的表現。科學技術的傳播過程,無論這種傳播是主動的還是被動的。只有經過傳播過程或傳播活動,科學技術才能內化為生產者的技能,進而作用於勞動對象,發展社會生產力,推進社會各領域的變化。重視科學技術的生產力作用,就必須重視科學技術的傳播。換句話説,科技傳播是使科學技術的潛在生產力轉化為直接生產力的必要環節,其社會價值意義即在於此。

一、社會成員科技意識的提高及整個社會科技氛圍的形成

日本森谷正規認為,一個國家的技術向來是該國文化的產物。日本之所以能在二戰後獲得飛速發展,就在於它使來至歐美的技術,適應了日本的環境,即取決於日本“技術性格”與“技術風土”的相適應。我國長期以來受儒家思想的影響,崇尚道德人倫,輕視工藝技巧的社會民眾心理不能不説是近代以來,我國科學技術落後的一個重要因素。雖然我國曆史上不乏將西洋先進科學技術傳播給國人的賢仁志士,但終因沒有適宜的社會文化環境而未能產生較大的社會效果。我國發展的歷史及科學技術發展史都表明,社會及其所屬成員對科技的認識、態度和評價是影響科學技術發展的重要因素,這一因素能轉化為制約或促進科學技術發展的主觀精神和客觀社會條件。科技意識就是以這些認識、態度和評價為基本內容的。較高的社會科技意識,會使全社會自覺意識到科學技術的巨大社會價值,增強對科學技術的理解,形成尊重科學技術勞動和科技勞動者,支持科技事業的社會環境,影響、吸引更多優秀的社會成員投身科技。所以,世界上許多國家和地區都非常重視通過科學技術傳播工作,將科學技術普及,進而提高社會成員的科技意識,形成全社會理想的科技氛圍,如在英國的許多會議廳、甚至餐廳牆上懸掛的更多的是科學家的畫像;我國特別行政區——香港僅科技傳播的專門機構就有10幾個;我國長春市圖書館也建立了國內第一個“院士廳”,廳內掛有許多院士的畫像及生平介紹。各國政府都在通過各種形式的傳播將科技意識、科技思想、科技態度傳遞給每一個社會成員,從而影響他們對科學技術的態度,影響他們對科技的理解、重視、支持及內化為科技勞動的積極性。科學技術的生產力功能只有依靠人的自覺的有意識活動才能實現,這種意識就是科技意識。科技意識的能動性是和它的超前性(相對於某一具體實踐而言)、科學性不可分的。在科學技術的作用越來越大的當今世界,對科技的傳播會使科技社會一體化發展,這樣,科技才能適應社會環境,取得社會的認可,為社會及社會成員所容納,才能被勞動者主動地內化為自己的知識,變成生產工具和從事實踐活動的武器。

社會成員的科技意識問題實質上是一個社會民眾心理問題,是社會發展的一定時期社會民眾對科技價值的基本判斷和基本態度。從社會心理學的角度看,社會民眾心理的產生是特定文化傳統和現實文化狀況共同作用的結果,正如著名社會心理學家s所説:“社會心理的變遷更多地是基於文化而不是過程。不同文化中的人可能形成不同的主張,並具有相同的形成方式”。在Myers看來,人的社會心理主要表現為人的社會態度,包括人的信念、意願、好惡、目的、相信等等,這些社會態度作為一種價值判斷會深深地影響甚至決定人的社會行為,於是,在人的社會態度和社會行為之間形成一種內在的關聯效應。如果人的社會態度以一種普遍的社會共識被民眾所擁有,就會在人的社會行為中形成一種內聚力,表現為較為一致的社會行動;相反,社會態度的混亂或多樣,也必然引致混亂的社會行為或多樣化的社會行動,社會就失去了其整合力。Myers認為,人的社會行為與社會態度之間的關聯性用右圖表示。

附圖

從這一圖示可以看出,態度與行為的關聯性具有內在的雙向導引途徑,態度可以決定行為,行為也可以決定態度。行為和態度的內在關聯構造又存在於一個更大的社會背景之中,受到許多因素的影響,因而可以説,行為態度的相互作用是在作為整體的社會環境的影響之下進行,而通常我們對於態度的認識則主要是通過被表達出來的態度實現的。Myers認為,態度和行為的這種關聯性具有非常普遍的意義,它真實地反映了各種文化傳統中的基本狀況,是一種普遍的結構模式。

根據Myers的結構模式,人們不難作出如下分析,即在一個社會中,如果其社會成員在信念、意願、好惡、目的、相信等社會態度方面對科學技術的社會意義和社會價值具有良好的判斷,具有發展、推進、大力利用和規範科學技術的良好社會共識,即具有良好的科技意識或關於科學技術具有良好的社會心理態度,那麼,人們在行為上就會做出發展、推進和大力利用科學技術的活動,並通過這種活動,形成更好的有利於科技進步的社會氛圍。如上分析結果表明,科技態度或科技意識在推進科技進步和發展中確實具有不可或缺的極其重要的作用,而全民科技意識的提高必然要得力於科學技術的傳播,這是不言而喻的。

從傳播的角度看,並非所有科技成果都能得到社會的承認,都能內化為人們的社會態度,都能存在於人們的科技意識之中。事實上,只有被社會所承認的科技,才能引起其成員對它的重視、理解,才能真正變成民族的科技,才能具有旺盛的生命力。貝爾納在《科學的社會功能》中指出:“只有能夠理解科學的好處的全部意義並加以接受的社會,才能得到科學的好處。”科技意識是理解科技的基礎,科技意識的獲得靠科技的傳播。

二、科學技術的傳播有利於科技知識的現實生產力轉化

科學技術總是最先被少數的科技工作者所擁有、掌握,而科技的發展要靠全社會的力量,科技對社會的作用也必須藉助於社會的力量。這就要求科學技術必須變少數人掌握為多數人掌握。而要達到這一轉變,必須通過科技傳播。通過科技傳播,科學技術與生產力三要素相結合,轉變為現實生產力。

科學技術與勞動者這一生產力中最活躍要素的結合。通過科技的傳播,勞動者掌握了科學技術,從而提高了智力,提高了支配自然的有效性。科學技術與生產工具相結合,知識形態的科學技術通過生產工具“物化”出來,創造了新的生產力。科學技術與勞動對象的結合,使得新的勞動對象不斷被開拓出來。運用科學技術的力量能夠創造出自然界原先沒有的勞動對象。新的生產工具、勞動對象無一不是科技的“凝聚物”。馬克思關於“勞動生產力是隨着科學和技術的不斷進步而不斷髮展的”著名論斷,深刻地反映了這一本性。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的今天,人才、科技、信息成為社會發展的重要資本。計算機與自動控制技術的產生與發展,尤其是信息高速公路的普遍應用,使生產工具中增加了信息化、智慧化、網絡化的新的計算機控制系統,大大提高了勞動生產率,引起了社會產業結構的巨大變革,改變了人們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及管理國家的方式。信息高速公路的建立,一方面使得科技信息的傳播、交流與共享速度、容量成倍地增加,人們能夠很便捷的獲得最新的科技、經貿信息,提高工作質量和工作效率;另一方面,人們能通過信息高速公路進行有效的合作,尤如一個單位。這樣,科學技術在傳播的過程中又促進了它自身的發展和其它學術的傳播。正是由於科學技術的傳播,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才能引起歐洲技術的變革、生產工具的改進和人們思想與行為選擇的變化。哥倫布的航海之行不能不説是指南針傳播的結果之一。馬克思在《機器、自然和科學的應用》中評價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中的三大發明時曾提出:“火藥、指南針、印刷術——這是預告資產階級社會到來的三大發明。火藥把騎士階層炸得粉碎,指南針打開了世界市場並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術則變成新教的工具,總的來説變成科學復興的手段,變成對精神發展創造必要前提的最強大的槓桿。”

在知識經濟撲面而來的時代,由於各種儀器的標準化、微型化和商品化,知識的獲取、整理、支配、利用等操作在今天已發生了變化,我們有理由認為,信息機器的增多正在影響並將繼續影響知識的傳播,就象早先人類交通方式(運輸)的發展和後來音像流通方式(傳媒)的發展曾經做的一樣,今天的科學技術傳播對於知識這一重要生產要素的擁有及擁有質量來講起着“瓶頸”的作用。正如後現代哲學家利奧塔爾所提出的那樣,知識只有被轉譯為信息量才能進入新的渠道,成為可操作的。因此,我們可以預科,一切構成知識的東西,如果不能這樣轉譯,就會遭到遺棄;新的研究方向將服從潛在成果變為機器語言所需的可譯性條件。不論現在還是將來,知識的“生產者”和使用者都必須具備把他們試圖發明或試圖學習的東西轉譯到這些語言中去的手段。這也就是説,在科技高速發展及物化的時代,無論是科學技術的創造者還是科學技術的接受者,都必須掌握科學技術傳播的知識或工具。

三、科學技術傳播有助於塑造正確的社會價值體系

科學技術是人類由必然王國向自由王國過渡的重要保證,它的發展是人類社會實踐活動不斷擴大和深化的結晶。當代科學技術的發展,更加廣泛深刻地引起社會各領域的變化,影響着人們的思想觀念及人與人之間相互關係,甚至從根本上影響到社會價值體系的重塑。由於科學技術在其本性上具有深刻影響社會價值體系的功能,所以,科技傳播必須在有效的和正確的社會控制之下進行。

新科技傳播對人類社會價值體系的影響來説,可作如下概括:

首先,科技傳播會深深地改變我們的文化觀念。正如美國哲學家Lowrance所説,“科學已經消除了大量的文化神祕,清除了許多謎信,使我們生活在一個沒有魔法的世界上,它把物質轉化成毒氣、體液、香味、懲具和生命力,重鑄了身體和心靈、自然和教養以及古典的技術和手藝,展現了人類的那個大寫的手。科學揭示了死亡、遺傳和健康的原因、回答了人類的起源,指明瞭人類的趨向,使我們有能力理解我們所見所説的意義。科學不僅描述了特殊的文化,而且幫助我們精心製作不斷變化的文化和社會觀念。”

其次,科技傳播能夠創造全新的公眾認識,形成新的社會透視熱點。在科技傳播過程中,當利用大眾傳媒手段對最新科技成果宣傳報道和分析時,往往會在公眾中造成強烈的震撼,創造出全新的大眾認識,從而形成全社會對某些科技成果的關注,形成新的社會透視熱點,從而動搖、修正或重鑄出新的道德的、倫理的、審美的、行為的或實踐的、甚至宗教的規則,這些規則在社會價值體系中的變遷,對於科技自身的發展和人類整體的演進,都會產生推進或阻礙的作用。

第三,技術的社會傳播能夠強有力地改變競爭社會選擇的注意力,改造人們的價值觀念。例如,在Lowrance看來,太陽能的廣泛應用和儲存方法的不斷躍進,意味着大範圍內對太陽能電池的夢幻般的進步,不是基於更有效的製造業,而是基於科學的發現。太陽能的技術應用所具有的這種促進人們價值觀念的狀況,並不是人為的,而是技術傳播的結果。

第四,科學的社會傳播能夠澄清和幫助分析人們的社會選擇,幫助提高公眾的注意力。科學描述因果現象,人們的社會行為和態度是基於知識而改變的。因此,基於科學的認識和知識,有助於改變人們的社會態度和行為,對此,前文已作了較深入討論。

第五,社會科學和人文科學的傳播同樣具有改變人的現實價值體系的功能。

從如上幾點討論可以看出,科學技術的社會傳播對於改變人的現實社會存在,尤其是對於改變人的現實社會存在的觀念或社會價值體系,是影響甚大的,之所以會如此,是由科學技術的基本的社會功能決定的。

我們知道,科學技術知識是思想啟蒙和思想解放的先導,科學技術對人的智力、思維方式都有重大的促進作用。隨着科技的綜合滲透,科技與社會的一體化發展,科技通過直接或間接的方式滲透到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成為社會事務的必要成份,貫穿於社會及社會事務管理始終。科學技術為滿足人們的精神需要,全面提高勞動者的科技素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創造了物質與變化條件。任何一種科技的發明與傳播都會不同程度的引起人們社會價值觀念的變化。例如,愛因斯坦相對論的發現,不僅豐富、發展了物理學理論,而且導致時空觀、運動觀和物質觀發生了深刻的革命,改變了人們考慮問題的角度。資產階級用科技這一物質手段,倡導自由、平等、博愛的思想,反對宗教神學的封建的世俗權威。“在技術方面,蒸汽機的產生及其廣泛使用,極大地刺激了整個社會生產領域,鋼鐵工業、機器製造業、交通動力業、冶金和化學工業等生產部門的迅速壯大,一個席捲歐洲大陸的第一次產業革命普遍展開,導致了世界性的工業革命,這是一個社會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進步的狂飆時代。”可見,正是由於科學技術的突飛猛進的發展及其廣泛傳播,才有了人的較為全面、較為徹底的解放和自由,從而使人充分發揮其潛能,擺脱自然的束縛,使人的認識及其實踐逐漸從宏觀領域走向微觀領域又走向宇觀領域。科技價值觀、科技思想和科技方法逐漸深入人心併成為人們認識改造世界的理性工具。每一次科技革命及其科技傳播都在科技普及的基礎上,不同程度地解放了社會成員的腦力,提高了社會成員的智力,引起了人們思想觀念的根本性轉變。正如亨利·哈里斯所説:“在二十世紀裏接受教育的人——不管他知道不知道,不管他喜歡不喜歡——沒有一個能夠不受哈維、牛頓、達爾文、以至普朗克的學説所影響”。

四、科技傳播有助於科學技術自身的發展

任何一種科學及其物化形式——技術都是特定社會歷史條件的產物。科學技術是為解決某個或某些方面的問題產生的,所以科學技術只有變成現實的武器,才能實現它的社會目的。由於社會的系統性,某一問題的解決,僅靠一門科學或一種技術的運用是不可能的。它一方面要依靠其它科學技術知識,另一方面需要所有參與人對科學技術的掌握運用。如果離開科學技術的傳播這一客觀行為,科學技術知識就不能成為社會的力量。所以,就科學技術產生的直接目的的解決來講離不開科學技術的傳播,而每一次科學技術知識的傳播結果都是以後科學技術產生與發展的前提或基礎。正是在這個意義上,著名科學家牛頓講,我之所以站得高,是因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由於科學技術知識的可傳播性及其被傳播,人類知識、人類文化才能得以繼承和完善。事實上,任何一種科學技術的發展、完善本身都是繼承的結果。拿內燃機的設計原理來説,它是從汽缸內部產生熱汽,這明顯地區別於從汽缸外輸入蒸汽的蒸汽機原理。但是,它同蒸汽機一樣,都是靠熱汽推動活寒在汽缸內運動而產生動力的,這是它對蒸汽機原理的繼承和改進。任何科學技術的發展都是一個由傳播到吸收、繼承,再到發展完善,然後再傳播的過程,科學技術本身也正是在這樣一個不斷反覆的過程中,得到補充和修正從而獲得發展。

根據如上討論可知,科學技術對人類及人類社會所引起的積極社會作用是顯而易見的。但是,科學技術的傳播也帶來了一定範圍的反功能、負價值。馬克思講:“在我們這個時代,每一種事物好象都包含有自己的反面。我們看到,機器具有減少人類勞動和使勞動更有成效的神奇力量。然而卻引起了飢餓和過渡的疲勞。新……的財富的源泉……變成貧困的根源。技術的勝利,似乎是以道德的敗壞為代價換來的。隨着人類愈益控制自然,個人卻似乎愈益成為別人的奴隸和自身卑劣行為的奴隸,甚至科學的純潔光輝彷彿也只能在愚昧無知的黑暗背景上閃耀,我們的一切發現和進步,似乎結果是使物質力量具有理智革命,而人的生命則化為愚鈍的物質力量,現代工業科學與現代貧困、衰頹之間的這種對抗,我們時代生產力與生產關係之間的這種對抗,是顯而易見的、不可避免的、毋庸爭辯的事實。”事實上,科學技術每將人類帶向文明一步,人類都要為此付出相當大的代價。現代科學技術在提高社會生產力的同時,卻增加了高科技犯罪;能源為人類提供了動力,但帶來了環境的污染,生態環境的破壞;原子核裂變在為人類開闢了一種新的能源——核能的同時也給人類帶來了毀滅性的危機,1945年8月6日日本廣島原子彈爆炸就是鐵的例證;電視使人們信息靈通,生活豐富;但卻浪費時間,影響工作、學習及兒童的社會教育。克隆技術的發明、運用,克隆人的出現既能避免減少人類工作的負荷、損傷,卻也可能帶來更多的混亂、犯罪。科學技術越發展,科技傳播越迅速,科技消極的社會功能暴露得就越明顯。辯證唯物主義告訴我們,任何事物都有它的兩面,科學技術傳播亦是如此。我們應在積極推進科技傳播的同時,有意識地將科技傳播的負面效益限制在最小範圍,並利用其它科技知識加以徹底解決。只有科學技術才能最終解決認識世界、改變世界的問題。對此恩格斯早就指出:“在科學的猛攻下,一個又一個部隊放下了武器,一個又一個城堡投降了,直到最後,自然界無限的領域都被科學所征服,而且沒有給造物主留下一點立足之地。”

總之,科技傳播深刻地影響着人們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快速交通工具的出現,增加了人類活動的半徑;電視機的普及,使“秀才不出門,便知天下事”成為可能;航天技術的發展,開始了人類“太空旅遊”的年代;電子計算機使人類信息共享。科技傳播以其巨大的力量無孔不入地進入人們生產、生活的各個方面,推動着人類社會的進步。今天隨着知識越來越成為新型的生產要素,科技傳播的功能及其價值必將日益明顯。科技傳播的速度與質量將成為一個民族知識擁有與操作的基礎環節。所以,加大科技傳播力度是實施科教興國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

【參考文獻】

〔1〕〔1〕〔2〕〔3〕〔11〕、喬瑞金《科學進步論》,海洋出版社,1992年版,第141頁、第186頁、第19頁。

〔4〕〔5〕s"SocialPsychology"McGraw-HillBookcompany,1993,第16頁第38頁。

〔6〕《馬恩全集》第23卷,第664頁。

〔7〕〔8〕讓·弗朗索瓦·利奧塔爾《後現代狀態一關於知識報告》,三聯書店第4頁。

〔9〕〔10〕ance"TheRelationofscienceandTechn-ologytoHumanValues"edHickman"Technologyasahumanaffair"aw-HillBookCompany,1990,第429頁,第430頁。

〔12〕〔U.S〕亨利·哈里斯《科學與人》商務印書館,前言。

〔13〕張斌《技術知識論》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第59頁。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muban/jingxuan/9ovd3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