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企業文化 >企業管理範文 >

《公司戰略與風險管理》知識點之競爭戰略多篇

《公司戰略與風險管理》知識點之競爭戰略多篇

《公司戰略與風險管理》知識點之競爭戰略多篇

公司戰略與風險管理論文 篇一

《淺析保險公司風險管理與控制》

摘要: 本文首先闡述了保險公司風險管理的內容,其次,分析了我國保險公司風險管理現狀。同時,從細化責任,全員參與;設立保險公司全面風險管理機構;提高客户信用評級管理水平;利用SAS助力保險公司加強風險管理等方面就如何有效加強保險公司風險管理與控制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關鍵詞: 保險公司;風險管理;控制

0 引言

加強風險管理是保險行業的發展基石。保險行業只有加強自身風險管理與控制,以穩健的形象示人,才能向客户傳遞信心,行業才能持續發展。加強風險管理是與控制公司的戰略保證,設計合理、運行有效的風險管理是保險公司的管理者和董事會實現公司目標的保證[1]。

1 保險公司風險管理的內容

保險公司風險管理的主要作用就在於最大程度地降低保險公司所存在的風險,實現風險成本最小化、而企業價值最大化,包括了對風險的控制、衡量、識別的技術方法[2]。

保險公司的風險管理主要包括風險衡量、風險分析和風險識別這幾個方面。其中,風險識別最為關鍵,應該仔細研究,從危險因素、危害、受損標的、風險源幾個方面入手。

第一,有效地識別風險標的,能夠快速判斷出保險公司的主要受損標的內容,看是人力資本還是金融資產受到損失。第二,有效地識別風險源,能夠對保險公司目前所遇到的外部環境風險(也稱非保險風險)進行有效分析,這些風險是風險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一般包括金融環境風險、政治環境風險、經濟環境風險、物質環境風險、法律環境風險、社會環境風險等方面[3]。第三,如果不有效控制這些風險,那麼對於保險企業而言會有很大危害,甚至可能造成保險公司破產。因此,有效地識別這些風險可能對保險公司造成的損失,能夠有效明確保險公司的投資風險、理賠風險、定價風險、承保風險、銷售風險與危害之間的關係。第四,保險公司可以結合企業的自身情況及保險經營的各個相關因素,來有效分析危險因素。理賠風險來自於保險理賠的時候,主要是在通融賠付、理賠人員素質、委託理賠代理人、審核單證、確定賠償金額和責任這幾個方面出現損失。承保風險來自於被保險人的道德風險和逆向選擇,從目前的發展趨勢來看,承保風險日益嚴重。投資風險來自於在投資的過程中違背保險資金運用原則,沒有體現出保險資金的收益性、流動性和安全性。定價風險來自於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因為人為因素的影響,違背了合理預期利潤的保險定價原則,保險公司完全無利可圖,甚至還有可能虧本。而對於保險公司而言,銷售風險的內部經營影響不大[4]。

2 我國保險公司風險管理現狀分析

2.1 財產保險公司風險管理現狀

2.1.1 對於我國財產保險公司而言,規模發展過快、保費增長過快等導致表外風險嚴重,這主要是因為很多基層財產保險公司普遍存在輕效益重規模、輕管理重業務的錯誤思想,公司領導為了追求最大業績,而不採取行之有效的風險控制措施;而業務員為了提高薪酬,沒有風險管理與控制的意識,普遍缺乏效益觀念和風險意識[5]。

2.1.2 我國很多財產保險公司目前還沒有建立完善的核保核賠制度,這樣一來,就導致承保理賠風險日益表現。主要表現在:沒有嚴格執行《保險法》的監管規定,擅自承保定損理賠、違規支付手續費的現象屢見不鮮;時有發生盲目簽單承保、違反承保實務規範要求的現象;保險理賠人員業務素質和職業道德還有待提升。

2.1.3 我國財產保險公司資產總量雖然高速增長,但是增長方式原始,含有大量泡沫,結構不合理,高效益資產比例較小,資產風險日益突出。與此同時,資金結構風險也較大,這是由於資產結構配置不合理,尤其是經營機構設置,此外,經營機制不規範,缺乏科學的調研論證和明確的資產負債管理目標,這些因素都導致財產保險公司機會成本嚴重浪費。

2.1.4 我國財產保險公司信用方面存在很大的風險,主要是由於單證領用管理混亂,缺乏保險知識、應收保費日益增多等原因造成。

2.2 人壽保險公司風險管理現狀

2.2.1 許多人壽保險公司投資風險日益突出,普遍存在償付能力不足的問題,這主要是因為保險資金運用渠道不多,較為狹窄,違規資金運用情況嚴重,歷史形成呆賬嚴重。 2.2.2 許多人壽保險公司都存在着承保風險突出、業務核保不完善的問題,主要是由於道德風險日益嚴重,核保人員素質較差,核保管理不完善,核保制度不健全,核保隊伍建設不足。

2.2.3 一些人壽保險公司定價風險較為嚴重,主要體現在不結合實際情況,費率管理高度統一,費率審批手續繁瑣,費率釐訂過於標準化,惡性削價現象較為嚴重,這樣一來,嚴重地不適應市場變化和業務發展的需要,不利於保險公司實現專業化經營。

2.2.4 基本所有的人壽保險公司都會長期存在利差損風險,主要是因為在短時間內,經營體制上的弊端,盲目追求業務規模之類的問題難以糾正。

3 如何有效加強保險公司風險管理與控制

3.1 保險公司風險管理中應用VaR方法 VaR方法,又稱風險價值法,是一種新近出現的金融風險管理工具。目前,已成為一種常用的市場風險度量技術。我們以VaR方法應用於保險公司的資產風險管理為例,VaR可以給出特定持有期內一定置信水平下資產組合面臨的最大損失,有效地描述資產組合的整體市場風險狀況。保險公司可用VaR方法來評估和管理個別資產或資產組合的市場風險。

但是,在實際投資決策中,僅僅掌握了資產組合的整體風險狀況是遠遠不夠的,資產組合的管理者還必須瞭解構成組合的每一項資產及其相應調整、變化對整體風險的影響。因此引入邊際VaR、成分VaR和增量VaR的概念和計算方法。

邊際VaR(M-VaR)。邊際VaR反映了組合VaR對組合中某一資產頭寸變化的靈敏性。

M-VaR■=■

其中,Wi表示組合中資產I的權重。

成份VaR(C-VaR)。投資組合VaR可表示為組合的各資產成分VaR之和,成分VaR反映了組合中各資產對組合VaR的貢獻大小。

VaR=■C-VaR■

增量VaR(I-VaR)。增量VaR表示當組合增加某項資產時所帶來的組合VaR變化。

I-VaR=■■ ·W■=M-VaR■■·W■

其中P′為包括資產N的投資組合。

3.2 細化責任,全員參與 突出“責、權、利”的有機結合,通過目標任務的層層分解落實,形成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責任體系。在年初將保險公司可能出現風險的指標任務分解到位,形成人人頭上有指標、每個崗位有責任、層層考核有目標的工作機制。制定出台了一整套切實可行的管理方案和制度,明確各單位、各部門乃至每一名員工的職責權利關係,明晰各自的權限空間和責任區域。

3.3 設立保險公司全面風險管理機構 該機構由保險公司最高管理層直接領導,直接對董事會負責,機構成員應當具備足夠的保險經營風險控制、評估和識別之類的經驗和知識,熟悉保險公司管理流程及業務知識。全面風險管理機構的作用就在於在公司全面實施全面風險管理策略,制定公司風險管理目標及相應的規章制度,定期考察公司的經營風險狀況,及時出具風險評估報告以供保險公司董事會抉擇參考。諸如某保險公司緊緊圍繞 “發展與調整”兩條主線,以風險管理職能轉型為重點,積極發揮全面風險管理體系效能,進一步加強了全面風險管理制度建設工作。

3.4 提高客户信用評級管理水平保險公司應該從完善客户內部評級分析風險報告制度、規範監測報告流程、加強培訓等工作入手,不斷強化措施,推動了客户信用評級管理工作的開展。

第一,完善客户內部評級分析風險報告制度。保險公司應該建立起基於客户內部評級結果的風險分析報告機制,並以此完善風險報告制度。在信用評分吻合度分析的基礎上,積極利用客户內部評級成果,對客户風險狀況、客户內部評級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等進行專題分析與報告。

第二,規範監測報告流程。對多次評分貸款,認真實施監測,及時通知基層保險公司,要求基層保險公司就對多次評分形成的原因、該保費基本情況、採取的風險管理舉措報公司風險管理部。收到書面報告後,經核實屬於正常調整範圍之類的,不予處罰;屬於以提高信用評分為目的的人為修改客户資料和人為試算評分模型的,要落實責任人,根據《員工違規行為處理暫行規定》給予相應處罰。

第三,加強員工培訓工作。應該加強員工業務知識的學習和培訓,通過現場和視頻等培訓形式,開展零操作培訓,提高保險業務管理前、中、後台人員的認知水平,確保各級管理層和相關業務人員都能正確理解客户評級的實質含義和應用原理,為推進成果應用打下了堅實基礎。

3.5 利用SAS助力保險公司加強風險管理 當前肆虐全球的金融危機將保險公司對企業風險管理戰略的需求提到一個新的高度。因此,諸如S&P、Moody's和AM Best這樣的評級機構都在建議保險公司實施企業風險管理方法,確定最佳的費率標準。商業分析領袖SAS計劃通過推出最新版本的SAS保險智能架構來幫助保險公司滿足對這些風險進行管理的需求。

保險的基本概念是風險,然而只有很少的保險公司擁有企業風險管理戰略,Solvency II和最近的金融危機使保險公司對實施風險管理解決方案的需求進一步提高。為了確保這些系統的成功,數據是關鍵,因此,實施企業數據管理平台自然非常重要。SAS保險智能架構能夠幫助保險公司從運作應用中收集數據,然後對數據進行轉換和清理,讓用户通過這些數據更好地瞭解自己的企業問題。通過SAS商業智能解決方案,保險公司可以提高數據的透明度,將相關的信息提供給保險公司高層管理人員和法規監管機構。SAS風險管理解決方案能夠幫助保險公司化解信用風險、市場風險和操作風險,以及保險精算風險和整個企業範圍的風險。

公司戰略與風險管理論文文獻

[1]展凱。保險公司風險管理理論與實務[J].金融經濟,2008,(08):174-176.

[2]劉斌。保險公司的風險管理工作亟需加強[J].保險研究, 2000,(03):115-118.

[3]李宗璋。談談保險公司的風險管理[J].企業經濟,2002,(09):105-109.

[4]龐楷。論保險公司運營風險管理[J].社科縱橫,2009,(07):136-139.

[5]謝文武,宋建慧。保險公司風險管理研究[J].保險職業學院學報,2000,(05):104-107.

公司戰略與風險管理論文 篇二

《證券公司戰略風險管理》

摘要:戰略風險管理是全面風險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全面風險管理是制定 科學 合理的戰略規劃的基礎,建設全面風險管理體系也就是對風險管理的戰略規劃。建設全面風險管理體系的目標是提高證券公司的風險管理能力,以適應業務 發展 和戰略規劃目標的要求。戰略風險管理是對戰略風險的持續識別、評估和應對,對 經濟 資本進行戰略性配置,以促進證券公司業務戰略規劃目標的順利實現。

關鍵詞:證券公司戰略風險管理

全面風險管理不僅着眼於短期風險管理,還要對長遠期風險進行有效管理,不僅要從工作計劃和工作措施上進行風險控制,還要從戰略層面對風險進行有效管理。不僅要對局部風險進行控制,還要對全局風險進行有效管理。不僅要對風險進行識別和控制,還要分析風險與收益之間的平衡關係,分析證券公司對各種風險的承受能力,從而實現在風險可控的情況下的全面、高效發展。因此,戰略風險管理是全面風險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全面風險管理是制定科學合理的戰略規劃的基礎,建設全面風險管理體系也就是對風險管理的戰略規劃。建設全面風險管理體系的目標是提高證券公司的風險管理能力,以適應業務發展和戰略規劃目標的要求。戰略風險管理是對戰略風險的持續識別、評估和應對,對經濟資本進行戰略性配置,以促進證券公司業務戰略規劃目標的順利實現。

1.戰略風險管理的現狀與不足

證券公司目前並沒有明確開展戰略風險管理,只是在進行戰略規劃時提及風險防範措施。戰略規劃也僅僅是提出了未來幾年證券公司的發展目標。至於戰略風險的識別、評估和應對,戰略資源配置和資本配置等更是無從談起,證券公司的戰略風險管理存在較大不足,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1證券公司進行的戰略規劃主要是市場競爭策略,缺乏對戰略決策的風險或不確定性進行的分析。

1.2風險管理也只是基於業務條線的風險控制,是為保障市場競爭而採取的內部控制措施,缺乏對風險的有效管理。

1.3只侷限在規劃層面,缺乏具體的實施措施,難以直接落實到具體的工作計劃中。而且也缺乏根據對戰略風險的持續識別和評估,進行戰略調整。

1.4只是指明瞭發展方向,但是對證券公司的現有資源缺乏客觀的分析,更缺乏對資源的合理利用、配置和管理。如對資本、人力和物力的有效配置和管理。

2.戰略風險管理的總體構想

2.1戰略風險管理的內涵和意義。

2.1.1戰略風險管理的內涵。

對戰略規劃的風險管理。根據 政治 、經濟、社會等外部環境和內部資源,對戰略目標、發展規劃和實施方案中的未來一段時期內的潛在風險進行系統的識別,並採取科學的決策方法和風險管理措施來避免或降低戰略決策的風險。以風險為導向的戰略規劃和實施方案是戰略風險管理的最有效辦法;

對風險管理的戰略規劃。從長期的角度和戰略的高度,對風險管理和體系建設進行良好的規劃,確定實施方案,運用經濟資本配置,強化競爭優勢,確保戰略規劃目標的實現。在未來三年裏實施全面風險管理,就成為證券公司的風險管理戰略。

2.1.2戰略風險管理的意義。

有助於對未來的 金融 創新和戰略決策(業務、機構、人員、資本的戰略佈局)進行風險評估;

對未來的風險提前採取應對措施,有助於減少或避免未來的風險損失;

有助於成體系地對未來風險加以有效地管理和利用,使風險轉化為可以利用的發展機會,從而促進收益的穩定增長。

有助於減少被動性的風險資本準備,減少風險資本的佔用,從而提高資本使用效率,提高盈利能力。

有助於減少流動性頭寸佔用,從而降低成本。

2.2戰略風險管理的體系建設。戰略風險管理體系是全面風險管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包括政策制度體系、組織體系、流程體系、技術體系、文化體系等。

2.2.1政策制度體系。政策制度體系包括風險管理戰略和風險管理策略等部分。

風險管理戰略。風險管理戰略一方面是對戰略規劃及風險進行的風險管理,另一方面是是風險管理的戰略規劃。主要包括:確定風險偏好和風險容忍度,確定經濟資本配置、對戰略規劃進行風險管理、制定風險管理的戰略步驟等。戰略風險及風險管理。

行業風險。證券市場是一個起伏波動比較大的市場,而我國的證券市場更是一個發展時間短,結構不合理,參與主體不穩定、存在諸多固有弊病的不成熟的市場,經常是牛短熊長,而且風險極大。我國的證券公司由於政策限制,主要業務只能面對證券市場。在股票市場只能買入待漲的盈利模式下,證券公司的兩大主營業務證券自營和經紀業務只能在行情處於牛市時期才能獲得理想的利潤,而在熊市時期,證券公司被迫壓縮業務規模、緊縮開支,長期處於一種較大程度上靠天吃飯的經營狀況。在這種情況下證券公司必須制定科學合理的戰略規劃來抵消這種市場劇烈波動對證券公司經營造成的衝擊。在市場的不同時期,證券公司的風險管理措施不同。在牛市階段,證券公司的風險偏好可適當寬鬆,風險容忍度可適當提高,在熊市階段則相反。證券公司作為金融機構,主要業務是在經營風險,通過對風險的有效管理來創造價值。為了適應戰略規劃風險管理的需要,應當制定風險管理的的戰略規劃。在未來三年裏實施全面風險管理成為證券公司的風險管理戰略。

業務風險。科學合理的戰略規劃應當以實現長期穩定發展為目標。要實現這一目標,就要尋找能夠實現長期穩定發展的業務增長點,科學分析每一種業務(包括自營、經紀、資產管理、固定收益、投資銀行、融資融券、直投等)在一個相對較長的時期內所帶來的增長機會,分析這種機會所面臨的風險及其帶來的經營成本。將證券公司有限的資本、人力等資源科學合理地在各種業務間進行配置,從而實現在較長時間內的高效發展。證券公司在進行業務創新時,會帶來風險分散化效果,在正常情況下會提升證券公司的風險承擔能力,並創造新的業務增長點。但是,由於對新業務缺乏成熟的管理經驗,存在風險管理能力不相適應的可能性。如果新業務風險遠遠大於風險分散化效果,證券公司將面臨較大的新增風險。而且,在未經風險評估和經濟資本配置的情況下,業務過於分散,有可能使證券公司主業受到衝擊,並且承擔了過多業務類型的風險。因此,業務創新需要進行科學合理的風險評估和經濟資本配置分析。在制定戰略規劃時要將長期利益與短期利益有機結合,局部利益與全局利益有機結合,並將之具體落實到證券公司的資本管理、人力資源管理和考核管理之中。戰略規劃應當明確確定針對證券公司各項業務、各種風險的風險偏好和風險容忍度,以此來作為全面風險管理的主要基調和標準。

技術風險。隨着證券公司信息化管理水平的不斷提高,信息系統已經成為證券公司越來越重要的管理基礎和技術保障。信息系統的不完善會導致戰略決策風險。因此,安全、高效的信息系統不僅對業務的正常開展、業務創新等起到了重要的促進作用,對信息系統帶來的技術風險進行有效管理成為戰略風險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對採用先進的風險管理技術、提高風險管理水平有着舉足輕重的影響。

品牌風險。激烈的行業競爭必然形成優勝劣汰,品牌管理直接影響了證券公司的盈利能力和發展空間。特別是經紀業務、資產管理業務、投行業務等,品牌的影響力決定了業務發展的前景。因此,證券公司應當積極培育品牌優勢,防範各種對品牌造成不利影響的風險隱患。

競爭對手風險。證券行業的市場競爭日趨白熱化,同業之間爭搶市場份額,積極開展業務創新,取得在競爭中的先發優勢、品牌優勢和技術優勢。要防止競爭對手帶來的市場壓力導致的短期行為,防止惡性競爭,防止為了爭奪業務、爭奪市場份額而採取的違規行為,同時對競爭對手的惡性競爭行為要有應對措施,要從戰略決策的角度儘量避免競爭對手帶來的風險隱患。

客户風險。隨着市場競爭的日益激烈,客户的穩定性下降,客户的維權意識和議價能力也日益增強,如果證券公司的服務意識和服務水平不能隨着客户的需求的改變而提高,將必然丟失客户和市場資源。證券行業的監管力度不斷加強,客户操作不規範,如異常交易、洗錢等,也將給證券公司帶來監管風險。因此,必須對客户進行風險教育。

財務、運營等多種風險。這些都可能對證券公司的競爭能力、可持續發展造成威脅。如上市、購併、網點設置等,對證券公司經營都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上市能夠迅速增加資本規模,提高經營實力。購併能夠迅速擴大規模,顯著提高市場份額。網點設置在市場處於牛市階段,隨着業務的迅速增加,增設網點有利於擴大業務規模,提高市場份額,但是在市場處於熊市階段,增設網點就有可能帶來虧損。

風險管理策略。風險管理策略是風險管理戰略的具體執行策略。風險管理策略應當明確風險偏好和風險容忍度,確定風險成本即經濟資本成本等。風險管理策略應當確定識別、評估、量化各種風險的基本原則和方法,明確經濟資本配置的具體方法和運用原則。

證券公司的經營指導思想是傳統業務爭份額、創新業務搶先機,穩健經營。總體來講證券公司是風險厭惡者。但是對於業務發展、創新、市場競爭來講,證券公司又是風險的積極承擔者。證券公司的整體風險與收益趨於平衡。證券公司作為金融機構,為了獲取較高收益,必須承擔一定的風險。在某個業務領域,相對於其它同業,若某證券公司已經具備了較高的針對某種風險的管理能力,或者能夠通過提高風險管理水平來獲得風險收益溢價,就能夠獲得行業內相對較高的收益水平。這種有管理的需要積極承擔的風險,作為主要的利潤來源,就是目標風險。而非目標風險是指證券公司在經營主營業務和承擔目標風險的過程中所承擔的附屬或伴生性風險。此類風險不能形成證券公司的利潤來源,也不是證券公司風險管理的優勢所在,或者風險管理的成本過高,證券公司需要因此放棄部分目標風險的承擔,從而達到規避風險的目的。此外還可以採取對衝、分散、轉移等辦法降低風險承擔。

風險類型策略。證券公司面臨的風險主要是市場風險、操作風險、流動性風險和其它風險。總體的風險策略是有效降低市場風險、嚴格控制操作風險、嚴密防範流動性風險。

A.市場風險策略。只要有市場波動,市場風險就始終存在,不可能完全消除,只能通過風險管理措施加以有效降低。而且由於風險具有雙側性,既能帶來損失也能帶來收益。尤其是當市場波動處於正向波動週期時,收益往往大於風險,當市場波動處於正向波動末期或者負向波動時,風險往往大於收益。採取適當的風險管理措施,就能獲得較好的收益。採取的措施主要有:限額管理、資產組合管理、對衝、補償等。

限額管理包括風險資產限額、經濟資本限額、淨資本佔用限額、投資限額、止盈止損限額等。對限額應當實行動態管理。當市場環境較好時,市場波動處於正向波動週期,尤其是處於初、中期階段,收益大於風險,在證券公司的承受能力範圍內,限額可適當增加。當市場環境趨於惡化時,市場波動處於正向波動末期或負向波動週期時,風險大於收益,限額需要適當減少。限額的確定需要根據風險狀況、資本規模、承受能力、風險偏好、風險管理能力等因素來確定,主要的計量基礎是經濟資本限額。

資產組合管理包括業務組合管理、產品組合管理和股票組合管理等。資產組合管理有利於分散風險,提高風險承擔能力。不同的業務、產品、股票承擔的市場風險不同,當市場波動加大,甚至負向波動時,市場風險對不同的業務、產品和股票造成的影響不同。資產組合管理有利於降低整體市場風險承擔程度。資產組合管理的基礎是 現代 投資組合理論。但是對於業務組合、產品組合等資產組合管理的基礎主要是經濟資本配置。根據每一種資產的風險狀況、盈利能力和資產限額確定每一種資產的在組合中的比例。根據每一種資產組合的風險狀況、經濟資本配置額度、資產限額、風險容忍度和期望盈利率,確定資產組合的總體額度。在預期收益率已定的情況下確定風險最小的資產組合;在風險容忍度已定的情況下尋求預期收益率最大的資產組合,通常這兩者需要綜合考慮。

對衝和轉移是市場風險管理的重要補充手段。

B.操作風險策略。操作風險與市場風險不同,並不能直接帶來收益。尤其是對於單個客户和單筆業務來説,操作風險的發生將直接帶來損失。因此需要嚴格防範。但由於市場在不斷變化,制度和流程規範永遠不可能超過業務實際的需要,只能是根據實際需要不斷加以修訂。而且隨着業務規模不斷擴大,業務種類不斷增加,機構不斷增加,人員規模迅速增長,業務創新不斷髮展,完全杜絕操作風險是不可能的。完全杜絕操作風險所需要花費的的成本可能會超過了業務發展的承受能力。只要能通過加強內控管理,實現比同業平均水平較高的風險管理能力和規範化水平,就能獲得超額的風險管理溢價。因此,針對操作風險也要確定合理的風險容忍度。在市場波動處於正向波動週期,尤其是初、中期時,積極擴大業務規模、機構規模,就等於積極承擔了更多的操作風險。但是,業務規模的擴大必須以相應的風險管理能力作保障。

C.流動性風險策略。流動性風險是指證券公司無力為負債的減少和資產的增加提供融資,造成損失或破產的可能性。流動性風險是市場風險、操作風險、信用風險等發生劇烈、數額較大變化的結果。流動性風險管理是資產負債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對流動性進行定量、定性分析,從資產和負債等多方面對流動性進行綜合管理。流動性風險管理能夠有效降低證券公司的經營成本。流動性風險的危害性很大,必須嚴密防範。但是,由於流動性風險是各種風險綜合作用的結果,因此,流動風險管理必須與其他風險管理結合起來。流動性風險管理的方法主要有,流動性比率管理、現金流分析、缺口分析、久期分析、壓力測試和敏感性分析等。

風險特性策略。不同的業務有不同的風險特性,如低風險低收益、高風險高收益、低風險高收益、高風險低收益等(見圖1),面對不同特性的風險隱患,證券公司除了採取控制和化解措施防止風險轉化為現實的損失之外,還應當採取一系列的風險管理策略,如風險控制、化解、分散、對衝、轉移、規避和補償等措施,降低證券公司的風險承擔程度,降低風險轉化為損失的概率,或者降低風險發生後產生損失的程度。

A.針對低風險高收益業務,應當在市場環境允許的情況下,加強風險控制,並採取積極擴大規模的辦法,獲取盈利,成為證券公司重要的利潤基礎,如經紀業務、融資融券業務等;

B.針對低風險低收益業務,應當積極擴大市場規模,成為利潤來源的重要補充,如資產管理業務、固定收益業務、投資顧問業務、套利業務等;

C.針對高風險高收益業務,在加強風險控制的基礎上,應當根據資本配置計劃和市場變化及時調整業務規模,及時把握市場機會,獲取較高的市場利潤。如證券投資業務、直投業務等;為了降低風險,還應當採取資產組合管理的辦法來分散風險,提高風險定價、加強保障措施等進行風險補償,提高風險資本準備提高抗風險能力等措施。

D.針對高風險低收益業務,一般應當採取規避策略,即使少量參與,也要採取對衝、轉移等辦法將風險轉嫁出去,如衍生品業務。

市場角色策略。根據證券公司在市場中所處的角色,可以將業務分為買方業務和賣方業務。相應的風險也可以分為買方風險和賣方風險。買方風險相對較高,賣方風險相對較低。作為買方角色參與市場,如證投、固定收益、承購包銷、融資融券等,將承擔價格下跌或資產貶值損失,或債券交易的對手方違約風險等,涉及到市場、信用、操作風險,風險相對較高。作為賣方角色參與市場,將承擔員工違規操作、客户異常交易被監管部門監控而證券公司被迫承擔協同監管責任的風險,涉及到操作、合規風險等,風險相對較低。如經紀業務、資產管理業務、投資顧問、研究諮詢等。

風險管理策略體系是風險預警體系的延伸,由風險管理委員會統一管理。但是,已發生問題資產的處理應當由資產保全委員會統一管理。

2.2.2組織體系。戰略風險管理體系應當納入到全面風險管理體系之中,在董事會風險管理委員會和經營層風險管理委員會的統一領導之下進行管理。

2.2.3流程體系。戰略風險的管理流程體系包括:識別、評估、監測、報告、預警、處置、經濟資本配置及考核等。

戰略風險的識別與評估。戰略風險產生於證券公司運營的各個層面和環節,並與市場、操作、信用、流動性等風險交織在一起,需要從行業、業務、技術、客户、品牌、競爭對手、客户、財務與運營等多個方面進行識別。 戰略風險是無形的,因此難以量化。對戰略風險進行評估,應當首先由證券公司內部的風險 管理專家對一些技術性較強的假設條件進行審核,例如整體 經濟 指標、利率的變化及預期、市場風險參數等,然後由戰略管理或規劃部門對各種戰略風險因素的影響效果和發生的可能性作出評估,據此進行優先排序並制定恰當的戰略實施方案。

戰略實施方案執行之前,應當認真評估其是否與證券公司的長期 發展 目標和戰略規劃保持一致,對未來戰略目標的貢獻,以及是否有必要調整戰略規劃等。

戰略實施方案執行之後,無論成功與否,證券公司都應當對戰略規劃和實施方案的執行效果進行深入分析、客觀評估、認真總結並提出改進措施等。

針對未來不確定的經濟、政治 因素,證券公司可以利用情景分析法,分別評估有利、正常和不利的市場條件下戰略規劃和實施方案可能產生的影響。

監測、報告、預警和處置。證券公司應當採用定期(每月或季度)自我評估的辦法,來檢驗戰略風險管理是否有效實施。戰略管理和規劃部門應當對評估結果的連續性和波動性進行長期、深入、系統化的分析和監測,以便及時掌握市場變化、運營狀況的變化,以及各項業務為實現整體經營目標所承受的風險。董事會和經營層應當定期審議戰略風險分析和監測報告,對未來戰略規劃和實施方案及時進行調整。

對於風險監測中發現的風險隱患或風險事件,應當及時做出反應,進入報告和預警流程,並按照風險等級由負責部門擬定風險處置措施,並報風險管理委員會審核批准。

經濟資本配置及考核。對資本這一主要資源進行合理配置是全面風險管理的核心目標之一,也是戰略風險管理的重要方法。為了實現資本的合理配置,首先要分析每一種業務所面臨的增長機會,以及這種機會所面臨的風險;其次要分析這些風險可能造成的損失;然後分析這種增長機會與風險成本之間的平衡關係;最後要在考慮風險成本、機會成本和經營成本的情況下,在各種業務品種之間進行合理配置。一種業務在短期內也許增長迅猛,但在一個相對較長的時期內,這種業務的增長機會就會受到較大侷限。因此,資本合理配置必須體現在戰略規劃的指導思想之中,進而落實到 工作 計劃中去。證券公司面臨的風險主要有市場風險、操作風險、流動性風險、信用風險、道德風險、法律 風險、合規風險等。在制定戰略規劃時主要考慮前三種主要風險。在這三種不同類型的風險和不同的業務、產品之間有效地配置資本,有助於降低證券公司面臨的整體風險。資本配置運用到全面風險管理之中,表現為經濟資本配置。

風險包括潛在損失和收益波動。從損失的角度來講,風險包括了預期損失、非預期損失和極端損失。預期損失是證券公司在現有的風險管理水平下,正常經營所必然發生的損失。而可接受的預期損失是指預期損失在證券公司經營成本的合理範圍之內,並且在同業的平均水平之下,對證券公司的盈利能力不構成實質性影響的預計會發生的損失。非預期損失是指由於市場及經營的不確定性,證券公司面臨的潛在損失的可能性。證券公司通過有效的風險管理,可以通過控制、化解、轉移、補償、分散、配置等方法是風險得以轉化,更多地體現為風險收益,更少地體現為損失,降低發生損失的可能性,從而獲得更多的超過同業平均水平的風險管理溢價。極端損失是指在極端情況下,證券公司經營可能面臨的重大損失。

經濟資本是在一定置信水平下的用於彌補非預期損失的資本準備,數量上應該等於證券公司整體損失分佈中給定置信水平下的在險價值,即VAR,乘上資本乘數(巴塞爾委員會規定最低為3)。VAR的 計算 需要考慮相關係數和邊際VAR的貢獻值。經濟資本配置需要依據經風險調整的資本回報率(即RAROC)來進行調整和考核。所謂RAROC是指某一項投資的預期收入減去預期損失與其所佔用經濟資本的比值。判斷RAROC的依據就是股東對其承擔的風險所要求的回報率。經濟資本配置並不是把所有的資本都投入到RAROC最高的資產中就能獲得最多的收益,由於存在極端風險、系統性風險防範,以及風險分散化的要求,考核經濟資本配置的效果時,除了考核RAROC的大小,還要考核邊際收益和邊際風險的變化情況。在(股東)預期收益率已定的情況下確定風險最小的資本配置(即上行);在風險容忍度已定的情況下尋求預期收益率最大的資本配置(即下行)。通常這兩者需要綜合考慮。

使用RAROC對各個業務部門進行考核,容易導致業務部門不願意開發具有戰略意義但是短期內收益較低的業務或產品,需要進行修正,修正的主要依據就是各項業務所佔用的經濟資本的成本,即SVA,其實際含義是各項業務應當實現的股東增加值。SVA需要從各部門的收益中扣除,以鼓勵業務部門進行着眼於長期發展的產品創新。

經濟資本配置及其考核體現了戰略風險管理及收益須經風險調整的指導思想,是全面風險管理的核心內容,並且貫穿始終。風險與收益的平衡最終體現為資本在不同業務之間的有效配置和平衡,全面風險管理在於整合證券公司的風險管理資源,提高整體資源的利用效率。

在風險管理委員會的統一領導下,證券公司內的風險管理部協同各業務主管部門制定經濟資本配置標準及其考核辦法。

經濟資本配置要折算為風險資產限額。經過調整的經濟資本配置目標需要折算為各項業務的風險資產限額,從而對各項業務實施限額管理。

2.2.4技術體系。為了進行戰略風險管理,必須對現有的風險管理信息系統進行完善和改造。尤其是對經濟資本配置的管理,對風險管理信息系統提出了全新的要求。為了實施全面風險管理,建設全面風險管理體系,應當着手建立操作風險損失數據庫,提高操作風險計量的 科學 性。

2.2.5 文化體系。戰略風險管理應當體現 企業 文化和風險管理文化的指導思想。

確定共同的價值標準。風險管理應當有穩定的目標、價值標準和管理原則,形成證券公司共同的風險價值觀,這就是風險管理文化。風險管理文化的集合就形成了風險管理文化體系。在這個體系之下,用風險管理文化的價值標準來指導經營中的風險決策。具體的運用包括:培訓、資格認證、考核標準的指導思想等。

全面風險管理要處理好三大關係:①風險與收益的關係。風險既代表了正收益也代表了負損失,風險管理就是要控制負損失,獲取正收益。收益與風險是相匹配的,高收益就可能帶來高風險,收益是有限的而風險是無限的,高風險不僅有可能損失掉過去幾年的收益,甚至有可能給企業造成致命損失。風險不等於收益,承擔了風險不一定就能獲得收益,過高的風險就意味着賭博。不過,風險也不等於損失。風險是一種可能性或不確定性,而損失是一種結果,從個體來講以及從短期來講承擔風險不一定會造成損失,但從整體來講或從中長期角度來講,承擔風險在帶來收益的同時也帶來了損失,如果承擔的風險適度,而且實現了有效地風險管理,就能將損失控制在可以接受的程度內,並且能加以有效地轉化或轉移,從而實現理想的收益。因此,風險管理既要實現風險防範,也要實現積極地風險管理。②風險管理與內控的關係。內部控制是風險管理的基礎。內部控制如果失效,將導致管理混亂,風險管理的機制和手段都將失靈。但是僅僅做好內部控制是不夠的。因為,內部控制着重強調的是對規範的把握和控制。而風險管理在內部控制的基礎上,強調對證券公司整體風險的識別和評估,採取對風險的轉移和補償措施,實施對資本的有效配置以提高抗風險能力。風險管理不僅要解決不應該做什麼的問題,還應該解決應該做什麼,再到如何做。③風險管理與發展的關係。風險管理是手段,發展是目的。全面風險管理強調的是全員為了發展,全員也要做好風險管理。風險管理與發展是相輔相成的關係。只有做好風險管理才能保障了企業價值的有效積累,才能實現企業的健康發展。同樣只有深入到企業的發展之中,解決發展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和困難,才能真正做好風險管理。

風險文化。風險文化是戰略風險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應當形成一系列的文化理念和價值標準,組成較為完善的文化體系。

——通過對風險的有效管理來創造價值。風險管理是手段不是目的,但是企業價值或股東價值必須通過有效地風險管理來創造。

——要在一個相對較長的時期內實現風險與收益相匹配。

——風險管理有助於實現長效機制:即員工及股東價值回報。

——全員風險管理與全員發展,防範風險人人有責,管理風險人人有責,促進發展人人有責。

——審慎對待風險。

——佔用資源、承擔風險就意味着機會損失,承擔風險需要付出代價。

——風險管理要做到防患於未然,對風險的早期識別、預警和化解有助於減少和控制損失。

——任何失去控制的損失都無法用收益來彌補。

3.結論

隨着證券市場的迅速發展,證券公司合規管理日趨成熟,但是全面風險管理還僅僅處於嘗試階段,為了積極探索證券公司全面風險管理的理論和方法,我們借鑑銀行業及國際上比較成熟的風險管理理論,結合證券公司的實際風險管理需要,初步形成了證券公司全面風險管理的理論體系。本文探討的戰略風險管理是這個理論體系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也是證券公司當前實施全面風險管理最急迫的、也是最薄弱的工作內容。證券行業實施全面風險管理已經勢在必行。本文略去了計量模型,以便使文章更加通俗易懂,更加實用。

參考 文獻

[1]《風險管理》,銀行從業人員 考試 教材辦公室, 金融 出版社,2007年

[2]《金融機構 現代 風險管理基本框架》,陳中陽, 中國 金融出版社,2006年

[3]《金融機構風險管理與價值創造》,格哈德。施羅克 著,賈維國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年

[4]《銀行經濟資本管理》,廖繼全主編,楊坤副主編,企業管理出版社,2008年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qiyewenhua/qiyeguanli/4op1v5.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