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彙報材料 >

關於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情況的報告

關於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情況的報告

發揮區位優勢 強化對接招商

關於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情況的報告

精準高效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

—— 關於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情況的報告

香河縣擁有獨一無二的區位優勢,緊鄰北京城市副中心,處在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核心區,既承擔着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推進交通、產業、生態協同發展率先突破的重要責任,也是北京城市副中心未來發展的戰略腹地。尤其是《北京市通州區與河北省三河、大廠、香河三縣市協同發展規劃》的落地實施,推進通州區與香河縣一體化發展進入新階段,為香河縣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實現自身高質量發展提供了重要機遇。近年來,廊坊市委、市政府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堅持把推進香河縣與通州區協同發展作為重大政治任務,緊緊扭住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牛鼻子”,積極對接北京產業轉移項目和教育、醫療等公共服務資源,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產業轉移取得階段性重要成效。

一、主要成效

圍繞服務支持副中心建設、加快自身高質量發展的目標,扛起主體責任,搶抓發展機遇,狠抓承接平台建設,加強產業對接協作,推進公共服務共建共享,不斷完善工作溝通協調機制,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和產業轉移取得新進展、新成效。

(一)承接平台建設取得新成效。為了提升園區承載能力、優化產業功能佈局,香河啟動園區優化整合和管理體制機制創新,重點打造機器人小鎮、愛晚國家養老示範基地、石材城等10餘個承接平台,重點打造“五城同創”產業品牌,發展五大現代服務業綜合體。第一城是遠近聞名的會展名城、旅遊地標,承辦過眾多高規格國際國內會議。我們依託全域旅遊優勢,借力北運河旅遊通航,全力推動第一城轉型升級、做大做強,促進文創旅遊產業蓬勃發展。傢俱城是香河的“金字招牌”,我們着眼騰籠換鳥、“二次創業”,整合歸併70萬平米閒置展廳,力爭引進一批北京家居建材、酒店用品等專業市場及中小型科技企業入駐。同時,緊盯北京城市副中心、雄安新區和臨空經濟區建設,成立了傢俱採購聯盟,打造總面積3.3萬平米的香河傢俱雄安中心,建成開業後,將為容東片區提供傢俱展銷服務,在推動協同發展中促進香河家居產業高質量發展。石材城汽配城是承接北京產業轉移的重要成果,兩城入駐商户1800餘户,年納税突破1億元。大愛城是聚焦環京津養老人羣打造的養老基地、健康小鎮。已建成92.8萬平米,入住養老人口600餘人。大愛書院、養老公寓、景山學校、大愛農場等一批配套設施竣工投用,智能康復輔具產業創新示範中心、大愛醫院等工程正在抓緊建設。項目全部建成後,將為京津等地有養老需求人口提供高質量、專業化養老服務。

(二)產業對接協作取得新成效。準確把握“服從服務”與“借勢借力”的辯證關係,明確已文化旅遊特色產業為名片,以智慧家居、智能裝備,智慧健康為支撐,以數字科技、現代服務為重點培育的“1+3+2產業體系”,先後承接了國內3D打印行業龍頭企業北京匯天威、世界最大的機器人焊鉗制造商德國尼瑪克、世界工業機器人領軍企業安川都林等北京產業轉移企業80餘個,其中79家企業已建成投產,2020年主營業務收入達75億元,上繳税金1.7億元,安排北京疏解人口就業約2000餘人。5月13日與北京方面共同舉辦的北京市與廊坊北三縣項目推介洽談會上,我縣集中籤約中化金茂數字創新產業基地、專顯電子等涉及產業、公共服務等重點領域項目(事項)11個,意向投資額約55億元。

(三)公共服務共建共享取得新成效。5月8日,在我縣便民服務中心,北京城市副中心管委會、北京市通州區人民政府、廊坊市人民政府正式簽訂《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區)與廊坊北三縣、廊坊臨空經濟區政務服務“區域通辦”聯動機制框架協議》,確定了以服務兩地“通勤人員”和項目疏解、承接為重點,共推出453項高頻便民事項和70項政務服務事項實施“區域通辦”。與通州區人社局簽定《通州區與香河縣公共就業服務機構協作(合作)協議書》,共同研究制定了《關於推進落實通州區與廊坊市“北三縣”公共就業服務機構協作(合作)協議的工作方案》。引入樂英中學、京城學校、景山學校等域外學校,數量居全市首位。與北京兒童醫院、同仁醫院等30家定點醫療機構簽署了《京冀醫療保障協同發展醫療服務協議》,患者在定點醫院就醫,執行參保地同級同類定點醫療機構待遇標準。3家縣級醫院和9家鄉鎮衞生院已接入國家異地就醫結算系統,實現“一卡通辦”,方便了北京參保人羣來我縣就醫直接結算。

(四)兩地常態化溝通對接取得新成效。近年來,與北京市發改委等部門、副中心及通州區建立緊密聯繫和常態化溝通對接機制,圍繞規劃、交通、產業、生態、公共服務等方面進行溝通對接,達成一系列共識。制發與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區)聯合一體化發展2021年工作要點,共同推動落實交通一體化建設、產業協同分工與聯動發展、生態環境保護和治理、公共服務資源共享等任務。

二、面臨的困難和挑戰

(一)土地資源短缺,發展空間受限。香河縣城鄉建設用地現狀開發強度均已接近或超過《協同發展規劃》規定的30.9%(香河縣27.8%),同時土地成本升高周邊甚至江浙等先進地區,失去低成本優勢)、規劃管控、佔補平衡指標缺乏等因素影響,新增建設用地緊張,土地資源緊缺問題突出,缺乏項目承接空間,導致部分北京轉移項目由於土地問題難以落地實施。

(二)高端要素吸附力不足,發展環境落差較大。與北京方面相比,香河縣在教育、醫療、社會保障、薪酬待遇等公共服務方面存在較大落差,缺乏高品質的生產性服務業和生活性服務業配套,產業政策、企業服務、營商環境、招商引資等方面吸引力不足。據瞭解,香河縣當地企業引進人才難、留住人才更難,當地在北京就業人員不考慮回來就業,在當地工作的高端人才也在考慮去北京工作,導致高端項目、高端人才存在向北京流動的“逆流”現象。

(三)傳統產業轉型壓力大,新發展動能尚未形成。受產業禁限政策與通州趨同、大氣環保治理、節能減排等因素影響,近幾年新項目准入門檻越來越高,尤其製造業項目很難落地。已落地實施的項目轉型升級壓力巨大,外遷企業增多。創新創業環境不夠完善,新發展動能還未有效形成,對戰略性新興產業、總部經濟等產業的支撐力不足,新經濟新業態培育緩慢。

(四)交通便利性脆弱,人員自由流動受限。香河縣進京通勤交通流量大,香河縣跨界人流量日均10萬人,其中60%以上為通勤人員。進京檢查站日常高峯期車輛平均通關時間約30分鐘,重大活動安保期車輛平均通關時間約1-3個小時。隨着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產業轉移帶來的人口流動增加,交通擁堵問題將更加凸顯。同時,因北京市對通州全域行駛的外埠車輛實行新的交通管理措施(一年“進京證”辦理12次、每次有效期7天),而跨界運營公交車輛、班次較少,公交站點、線路設置不合理,通勤人員主要通過自駕車方式上下班,導致香河縣、廊坊市區與通州區三地之間人員自由流動受限,很大程度上制約了北京企業和人員向外疏解轉移的意願。

三、對策建議(一)加強非首都功能承接的頂層設計目前,一般性產業的非首都功能疏解任務基本完成,容易的疏解對象已疏解完畢,面對“十四五”期間非首都功能疏解的新階段、新特點,準確把握、主動適應非首都功能承接由引進存量資源向吸引增量資源、依靠政府間平台向更多發揮多元主體作用、“單兵作戰”向“區域統籌”的“三個轉變”,健全完善非首都功能承接的配套服務體系。將服務支撐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功能建設與香河縣城市功能建設統籌考慮,結合香河縣高質量發展需求,承擔特色化功能。堅持把北京“容不下、離不開、走不遠”的功能作為承接重點,瞄準與國家部委、央企聯繫緊密的下屬機構,配套服務北京龍頭企業且附加值較高的製造業,全國有實力有意向進京發展的企業,保障首都居民日常生活需求及承擔副中心部分城市功能項目等,作為積極爭取承接的主攻方向,集中一切資源和力量,在“功能增量”和“存量裂變”上做文章,在中試孵化、製造和配套服務環節加快佈局,共同構建跨區域產業鏈、供應鏈、創新鏈。

(二)創新非首都功能承接的模式和路徑

聚焦產業類非首都功能承接,圍繞特色產業鏈承接、行業協會對接、園區共建、平台對接等模式,精準高效推進非首都功能承接和產業轉移。一是特色產業鏈承接,一般性製造業重點面向處於價值鏈中高端環節的關鍵零部件企業進行招商,香河縣可以在這方面下功夫,爭取吸引一批全球知名汽車零部件供應商企業在香河縣落户。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面向北京的集成電路、智能裝備、節能環保、生物健康等領域龍頭企業或行業領軍企業進行招商,爭取相關企業在香河縣佈局配套,也符合企業產業鏈和供應鏈安全需求。二是行業協會對接模式,重點對接央屬資源的服務類功能,比如圖書、音像、多媒體出版機構和電子銀行、數據中心等後台服務及普通軟件外包等產業,主要對接服務類行業協會,其掌握本行業各類企業的信息資源。三是園區共建模式,引入中關村成熟專業的特色園區建設和運營模式,在香河縣打造與中關村產業關聯度較大或產業聯繫緊密的“園中園”“共建園”,帶動形成香河縣與北京之間生產要素、企業主體、產業鏈條的跨區域產業合作網絡。同時,依託園區共建佈局一批公共研發、公共檢測、中試服務、設備共享的硬科技領域孵化器,打造產品研發、工業設計、小批量試製、中試熟化、檢驗檢測等專業化服務平台,對技術、人才、資金等資源要素形成新的吸附效應,促進產業集羣化發展。四是平台對接模式,除了對接北京科技成果轉化孵化平台以外,還要爭取吸大型平台型企業在香河縣設立分支機構或承接在北京無法落地的資源,帶動一批新興領域中小企業發展和資源集聚,跨區域共建產業生態圈。另外,重視承接職業教育、基礎教育、醫療衞生、文化旅遊等機構,以及服務當地產業轉型升級的專業平台。

(三)深化審批制度改革試點

參考北京市級管理權限下放城市副中心的經驗做法,探索推進省、市級管理權限下放香河縣試點。比如,針對香河縣承接非首都功能項目落地的實際需求,首先在發展改革、自然資源規劃、城鄉建設等領域賦予香河縣部分審批權限,在試點基礎上循序漸進,不斷擴大在市場監管、社會治理、城市管理等領域的賦權範圍,爭取實現“香河縣的事香河縣辦”。積極對標北京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改革試點做法,探索在香河縣推廣實施。比如,實行企業投資項目承諾制,變“先批後建”為“先建後驗”,探索出以政策性條件引導、企業信用承諾、監管有效約束為核心的管理模式,優化提升香河縣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服務體系,促進工程建設領域營商環境改善,加速推動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項目落地。

(四)加大土地政策創新力度

緊密銜接《協同發展規劃》,推動國土空間規劃儘早獲批,加快推進承接非首都功能項目落地實施。爭取支持將香河縣承接非首都功能的重大功能項目優先納入省級重點項目,享受省級重大項目用地計劃指標,緩解香河縣建設用地指標不足的問題。參考北京海淀區科技產業空間優化基金做法,探索成立香河縣產業空間優化專項基金,主要用於對擁有土地且沒有開發能力的企業主體進行投資,與土地所有者進行聯合開發投資,有效盤活存量土地資源,提升香河縣空間承載能力。

(五)推進重點領域政策創新

爭取支持北京或河北自貿區政策向香河縣延伸試點,創新香河縣與北京城市副中心跨區域產業合作方式,探索建立多元化產業對接合作模式,加快完善創新創業服務體系,實現產業鏈、創新鏈、供應鏈融合發展。爭取支持副中心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示範區和自由貿易試驗區相關政策向香河縣延伸試點,與副中心一體化打造高水平對外開放平台。編制重點承接領域和重點方向目錄,積極創新支持政策,對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的重大項目投資,結合投資規模給予具有吸引力的投資補貼、投資獎勵等;針對中試基地、孵化基地等重大平台的引進設立專項資金,採用以獎代補、後補助、風險補助、擔保補助等方式,對年投入千萬以上孵化器建設、儀器設備購置、創業項目扶持、高層次創新人才引進等方面予以資助,支持孵化基地建設和發展。積極探索人才服務政策創新,比如,針對部分在北京交社保在香河縣就業的高層次人才,根據單位出具的相關證明,給予其在香河縣購房的資格,吸引高層次人才到香河縣就業;探索開展香河縣與北京市職業教育學籍互認試點,允許跨區域參加職業教育學習考試,優化香河縣人才服務環境,促進香河縣專業人才引進和培養,為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提供重要的專業技術人才支撐。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huibao/n1o61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