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彙報材料 >

積蓄綠色發展動能 推進美麗鄉村建設

積蓄綠色發展動能 推進美麗鄉村建設

積蓄綠色發展動能 推進美麗鄉村建設

積蓄綠色發展動能  推進美麗鄉村建設

綠水青山不僅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而且也是自然資本。我鎮以產業生態化、生態產業化為目標,推動生態與農業、工業、文旅、康養等產業深度融合,穩妥有序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工作,構建保障羣眾穩定收益的長效機制。走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之路,在保護環境的同時讓環境成為未來生態經濟增長的資源。生態與經濟共贏,天藍、地綠、水清、人和的幹驛綠色畫卷正徐徐展現在我們的眼前。

一、以科學規劃為引領,提升精品指數

我鎮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調整完善土地利用總體規劃、鎮域鄉村建設規劃、中心村布點規劃;科學編制了美麗鄉村中心村建設規劃、產業發展規劃。在規劃編制過程中,充分尊重羣眾意願和鄉村自然肌理,因地制宜,突出村莊特色,打造出了一批個性彰顯、特色各異、宜居宜業宜遊的精品美麗鄉村。

二、以植綠見綠為平台,提升綠色指數

幹驛鎮歷史悠久,地處平原,土地肥沃,溝渠縱橫,素有“魚米之鄉”的美稱。為實現鄉村振興戰略目標,加快實施美麗鄉村建設,我鎮堅持規劃引領,持續加大財政投入,因地制宜,多措並舉,着力打造特色村,推進美麗鄉村的品牌化和特色化建設,同時不斷推動社會主義將核心價值觀在農村落地生根,建設環境優美、鄉風文明、村民安樂的社會主義新農村。

一是加強領導,認真規劃。為保證植樹綠化工作順利進行,幹驛鎮建立起“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村分頭實施”的工作格局,多次深入到各村田間地頭,實地考察,對植樹造林工作進行了詳細規劃。結合美麗鄉村建設,實地規劃晴灘、八團、蔣三台等村村莊綠化;其次因地制宜確定植樹任務,加大各村荒溝、荒坑的植樹綠化工作,確保植樹造林工作圓滿完成。

二是突出重點、應綠盡綠。結合美麗鄉村建設工作,按照標準和要求開展植樹造林,做到應綠盡綠。大力開展“綠滿幹驛行動”,全年植樹造林1114畝,栽植景觀樹80000餘株,栽植果樹500餘株,確保植樹造林工作高質量、高標準完成。

三是加強管護、保證質量。認真把好“管理關”,嚴格落實管護責任,切實做好栽植苗木的後期管護工作,組織護林員從樹苗篩選、樹坑規格、樹幹涮白、樹木澆水等一系列環節抓起,把好“樹苗關”、“栽植關”、“管理關”,與林業部門加強銜接,加強技術指導,保證成活率,努力實現栽一棵活一棵,造一片成一片。

四是廣泛宣傳、積極發動。在做好任務分配、紮實推進植樹造林進度的同時,注重宣傳發動工作,多渠道宣傳植樹護林的重要性,充分調動羣眾力量,幹羣攜手植綠美化家園,營造“鎮村聯動、全民參與”,“人人都植樹,村村都造林”的氛圍。積極引導羣眾發展經濟林及林下種植、養殖,綠化、美化生態環境;大力鼓勵、支持村民建設“小五園”,在房前屋後的空白地種植蔬菜、果樹、花草等,植綠見綠,見縫插綠,提升鄉村綠化覆蓋率,讓鄉村真正綠起來、美起來。

三、以鄉村建設為支撐,提升富民指數

一是組建工作專班,推進項目落地建設。全年簽約並建設項目3個、投產項目2個。盤活幹驛天東工業園存量廠房和土地,湖北天順幹驛風電項目進展順利,光伏項目積極推進。

二是積極籌措建設資金,完善城鎮服務功能。投資40萬元消滅鎮區泥巴路、投資15萬元完成農民街和白馬路的路燈延伸、投資18萬元完成中轉站擴建工程和相關配套設施、投資377萬元完成五處空閒地綠化及老風景河拆遷、排水、綠化等工程。三是以項目建設為載體,不斷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設施配套。新建全民健身中心、文化服務中心,建設活動廣場1600㎡,安裝體育器材18台套,為居民提供了一個高標準的休閒運動場所。美化村級道路25.2公里。全年共疏浚渠道15條,總長度達45.256公里,完成市布小農水建設任務的150%。刷新房屋立面300餘户,繪製文化牆近5000平方米,改造小三園500餘户。同時積極鼓勵和吸引社會資本加大對美麗鄉村建設的投入,着力提升美麗鄉村建設品位,不斷提升農民羣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指數。

四、以環境整治為載體,提升健康指數

幹驛鎮按照市委市政府美麗鄉村建設“十宜十不宜”要求,明確了美麗鄉村建設方向,3個整治村、2個示範村。結合自身實際,組織工作專班赴多地參觀學習,大力開展環境整治。

一是強化組織領導。由鎮黨政一把手牽頭成立領導小組,對鎮環境治理工作進行研究部署,協調解決重大問題,並調整精幹力量,全力以赴持續開展環境整治工作。

二是廣泛宣傳發動。要求鎮村幹部全員上陣,黨員幹部先行一步,帶頭幹、親自幹、主動幹,以點帶面,率先垂範,發揮積極的示範帶頭作用。同時,號召全民參與整治活動,強化宣傳,統一思想,增進共識,廣泛爭取羣眾的理解和支持,形成了全員出動、合力攻堅治理環境的濃厚氛圍。

三是綜合治理,消除死角。以清理生活垃圾、整治雜物亂堆亂放為重點工作,把房前屋後、溝渠全部、村裏村外和河道沿岸等納入管理範圍,對積存垃圾進行及時集中清運,着力清理村內、村外的柴草堆、垃圾堆,清除河道、溝塘內積聚的垃圾渣土,徹底清除衞生死角,確保垃圾有處放,清理及時。

2020年共拆除老舊廢棄房屋140棟,拆除旱廁300餘座,安裝路燈200餘盞,清理房前屋後積存垃圾、雜草雜物200餘噸,啟動建設橋樑2座,新建及改造、加寬道路20.2公里,建設村級小遊園9座。順利通過省級衞生鄉鎮複核,鎮區環境得到提升,城鄉垃圾統籌治理深入推進,積極開展“十户聯創”,提升村民環境衞生意識。配備村級保潔員106名,合理分配保潔區域,紮實開展積存垃圾治理。廁所革命進展順利,已完成農村改廁6767户,新建農村公廁21座,實現23個村(居)公廁全覆蓋。不斷改善鎮村居民環境,提升羣眾居民的生活品質。

五、以文化傳承為導向,提升文明指數

幹驛是歷史上著名的“文化之鄉”。勤勞、勇敢、智慧的幹驛人民曾經在這片土地上創造了具有深厚底藴、綿延千年史冊的歷史文化。如何適應時代,開闢新途徑,切實加強文化建設,是我們需要認真研究解決的重要課題,幹驛的發展使我們深刻認識到社會事業的發展不僅要有繁榮的經濟,也應該有繁榮的社會主義文化。

一是以建設鎮文化中心、文化廣場為重點,加強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先後投入700多萬元,建成集文化傳播、圖書閲覽、教育培訓、健身娛樂多功能、多用途於一體的幹驛全民健身文化服務中心,為居民開展文化活動提供了便利,極大提升了文化服務的能力,激發了羣眾開展健康文化活動的熱情。

二是以村級文化活動中心為載體,帶動農村文化發展一盤棋。按照“一村一舞台、一村一圖書室、一村一文化廣場、一村一廣場舞隊”的基本要求,推動農村社區文化建設,組織農民和居民開展多姿多彩的健身娛樂活動。通過“一盤棋”的帶動,既豐富了農村文化生活,又提高了羣眾文化素質。

三是以建設文化美食名鎮為重點,激發餐飲文化促消費。我們通過“小龍蝦美食文化節”活動,評選“幹驛蒸菜名館”12家,授“幹驛鍋盔”名點6處,在各個媒體上廣泛宣傳,極大的提升了幹驛美食知名度,推動了幹驛餐飲業的發展,促進了消費水平的提升。

四是以弘揚傳統文化為接點,奏響鄉賢文化大合唱。我們在建立“幹驛鄉賢文化館”的基礎上,通過建“狀元橋”、鋪“天官路”、立“尚書樓”等形式,弘揚幹驛深厚底藴的歷史文化。並以周天官為例,推進勵志文化;以魯祭酒為例,宣示廉政文化;以陳尚書為例,激勵愛國文化;以李天禧為例傳播美食文化。規劃松石湖文化創意工程、陸羽東岡草堂、茶文化紀念館,推動書法之鄉、民間文藝創作等。2020年幹驛李長茂香醋釀造技藝入選第六批省級“非遺”名錄,湖北經視錄製幹驛米醋製作過程,並進行專題報道,為擦亮幹驛文化古鎮名片,助力美麗鄉村建設,提供了展示平台。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huibao/v8oky.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