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工作計劃 >

幼小銜接工作計劃多篇

幼小銜接工作計劃多篇

幼小銜接工作計劃多篇

幼小銜接工作計劃大全1

一、重視幼小銜接工作,圍繞中心點進行探討和研究。

1、加強教師之間的溝通,互相探討適合幼兒順利過渡國小的有效途徑。

及時探討在具體操作上所遇到的一些困惑和問題,進行探討和研究。

2、通過與國小老師的座談,使大班教師瞭解國小階段學生的行為習慣、心理特點和學校的教育目標、要求、方法、風格等,從而使處於銜接年級的教師能有意識地使自己的教育教學和管理風格接近相鄰學段、主動適應學生特點,為幼兒儘快適應新學段的學__生活打好基礎。

3、開展主題活動“做個美美的國小生”,通過活動,使幼兒能順利過渡,從生活、活動、學__、心理等方面較好地適應新的學__環境。

二、向家長宣傳幼小銜接的重要性。

1、期初召開家長會,向家長宣傳和教育幼小銜接工作的重要性,使家長們能夠主動配合幼兒園,並能積極的參與到此項工作中來。

2、各班開闢專門的“幼小銜接工作家教園地”,利用家園共育欄目以及微信公眾平台等,向家長宣傳幼小銜接方面所開展的每一項工作,並向家長提出一些相應的要求,如要求家長配合幼兒園在家督促自己的孩子能在指定的時間內完成某項具體的任務。

這樣做的目的,一可以培養幼兒做事的效率性,為入國小的學生提供在時間上的保證;二可以培養幼兒責任性,使幼兒的學習能夠堅持有始有終,以防出現在學習上的虎 頭蛇尾。

3、針對幼小銜接工作及本班的實際,召開專題家長會,以取得家長的配合。

如邀請國小教師來園,舉辦“如何走好幼小銜接的第一步”的專題家長講座。具體內容包括:《大班幼兒園家長怎樣對孩子進行入學前準備教育》、《“幼小銜接”的問答》、《正確指導孩子閲讀》等等。

4、開展家長開放日活動,讓其瞭解幼兒園的幼小銜接教育,瞭解孩子在園的表現。

5、要求家長在家庭中做好幼兒入學前的生活、心理、學習物質的準備,給幼兒購買的學習用品力求簡潔實用,小巧安全。

三、加強與國小的聯繫和交流。

1、組織幼兒參觀國小。

使得幼兒瞭解國小的學習、生活環境和國小生的學習常規,感受到一年級國小生的變化,培養幼兒入國小的願望。(要求參觀前有談話,讓幼兒帶着問題去參觀,如國小生是幾點鐘到校的?國小生怎麼樣上課?一天上幾節課?上課時怎麼樣坐?午飯在哪兒吃?等問題,參觀時可與國小生交談,瞭解國小情況;參觀回來後再組織談話,解決疑惑,使幼兒瞭解國小生生活,為入國小作好準備。)

2、我園教師與國小教師相互聽課、評課活動。

四、加強班級幼兒日常生活管理,力求幼兒全面發展。

1、加強幼兒生活自理能力的培養。

培養幼兒遵守合理的作息制度,有規律的學習與生活,早睡早起,培養幼兒能獨立地完成穿衣服、鞋襪,養成良好的進餐、等生活習慣。並創造機會鼓勵幼兒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提高幼兒自我動手能力。

2、對幼兒進行情感教育,培養幼兒任務意識、規則意識與獨立意識。

鼓勵幼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培養幼兒做事有計劃,井然有序,不拖拉;通過各種遊戲加強幼兒遵守紀律、規則,並鍛鍊幼兒的意志與品質。鼓勵幼兒多與同伴、老師交往,鼓勵幼兒建立合作意識。

3、注重教育的滲透性,提高幼兒的學習適應能力。

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培養幼兒養成良好的學習態度和學習習慣,如:專心聽講、保持文具和書包的整潔。適當改變學習環境,為了跟幼兒課堂環境接軌,在本學期桌椅的擺放上要進行改變。教會幼兒正確的坐立姿勢和握筆姿勢;運用各種活動提高幼兒聽、説、讀、寫、算的能力;教幼兒認識書包與文具的使用,學會整理書包;並進一步加強幼兒的早期閲讀活動,養成良好的閲讀習慣;培養幼兒對時間觀念的認識,有計劃地安排事情,知道做事要有始有終,專心聽講,專心做事等。

4、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良好的飲食習慣,懂得簡單的營養知識,知道隨氣温的變化增減衣服,自覺喝水,學習整理自己的物品。

5、培養幼兒良好的社會性培養幼兒自覺遵守紀律和各項常規、規則,能控制自己的情緒、行為,有責任感,能夠承受小挫折,有集體榮譽感,願意為集體做事,能夠解決簡單的問題和困難等。

6、堅持開展豐富多彩的體育活動,充分利用各種器械,鼓勵幼兒進行一物多玩的創造性遊戲活動。

發展幼兒的基本動作的同時,增強了幼兒的意志品質。

五、幼小銜接具體工作內容安排:

1、召開年級和班級家長會議,請家園共育專家來園針對“怎樣做好幼小銜接工作”展開講座。

2、圍繞“三八節”、“六一節”等節日開展相關活動,使幼兒對重要的節日有一定的認識。

3、不定期開展故事大王比賽,提高孩子的口語表達能力,增強幼兒在集體面前展示自己的能力以及自信心。

4、帶領幼兒參觀國小環境,觀看一年級哥哥姐姐上課的情況,瞭解國小生是怎麼上課的、與幼兒園有什麼不同之處等等。

5、請國小的老師來園做講座或者座談,提醒各位家長需要注意哪些方面的問題。

6、收集幼兒在園的活動照片,邀請攝影師來園為幼兒拍小博士照等,製作畢業冊。

7、開展挫折教育,教育孩子正確面對挫折,讓孩子慢慢懂得任何事情不可能都按照自己的意願去做,必須正確面對今後所遇到的困難。

8、開展“離園倒計時”活動,7月1日大班畢業典禮舉行畢業典禮活動,讓每一個孩子都有機會上台展示自己的風采。

9、學期結束前各班開展散學典禮活動。

幼小銜接工作計劃大全2

很高興因為孩子這一共同的話題我們坐到了一起。再過幾個月,我們的孩子將邁出人生中重要的一步,由幼兒園往國小過渡,在短短的時間裏,他們的生活和學習有着重大的轉變,國小與幼兒園對於孩子來説是兩個不同的天地。下面我就從一個家長的角度,與大家交流一下怎樣幫助孩子順利、愉快地完成幼小銜接與過渡,幫助孩子儘快適應學校生活:

在這個過渡期,應着重培養四種能力:

1、培養幼兒對環境的適應能力。

為了消除幼兒入學後對環境的陌生感,家長應該在入學前幾個月,有意識地多向孩子介紹一些國小裏的學習、生活情況。包括學習哪些課程,每天上幾節課,作息制度,上下課應該注意些什麼,老師和同學們的相互關係等。使他們對學習生活有一定的瞭解,並盼望自己做個國小生,從思想上作好入學的準備。同時,為了使孩子逐步習慣學習生活,在家可以適當減少孩子活動、遊戲的時間。這樣,從思想、時間、學習習慣和認識技能上逐步過渡,那麼孩子進入國小後,不會有學習負擔重的反應,每項學習任務都能輕、愉快地完成。也就比較容易適應學校環境了。

2、培養幼兒與他人的交往能力。

孩子入學後,在全新的環境裏,需要認識新老師,結交新朋友。而能否很快融入新集體與老師同學和睦相處,則有賴於一定的與人交往的能力。交往能力強的幼兒能很快適應新的環境,融入集體中,與小夥伴互相學習、互相促進。反之,交往能力差的,就容易與同伴之間發生矛盾和衝突,若處理不當,最終也會影響孩子的學習和生活。因而家長應特別注重培養幼兒的交往能力。培養幼兒的交往能力應從小事做起。例如:叫孩子學會謙虛、有禮貌、不大聲喧譁,不與小夥伴爭搶等等。這些事情看起來很小,但卻有利於創造出友好合作的氛圍,有利於增強孩子們的交往能力。

3、培養幼兒的聽讀寫能力。

為讓幼兒適應國小的教學活動,應逐漸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提高孩子的閲讀能力,家長可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選擇他們感興趣的讀物,每天堅持指導孩子閲讀,並進行耐心指導,提高幼兒的閲讀能力,培養其良好的閲讀興趣。再就是讓孩子多玩些安靜的遊戲,如搭難度較大的裝拆積木、看連環畫、下跳棋、摺紙、畫畫、捏泥等。特別是畫畫,既可以培養孩子“坐得住”,又為今後寫字打下基礎。通過繪畫,使孩子能熟練用筆,掌握正確的執筆姿勢,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以後,再增加一些學習內容,適當減少遊戲時間。引導幼兒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品質。

4、培養幼兒生活自理能力。

現在的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女,許多事情全由父母包辦,生活自理能力差。入國小後,許多事情不能由父母代辦,而且要獨立完成老師佈置的力所能及的學習、勞動等任務。作為家長,則要有目的的讓孩子自己整理東西。收拾自己的學具,整理書包,看起來簡單,其實需要孩子自己主動考慮很多問題。如:“這件東西放在哪裏合適?”“還需要帶什麼東西?”“老師還有什麼要求?”一次次重複這樣一個過程,可以發展孩子的思維,對孩子今後的學習有重要的作用。此外,可讓孩子做一些簡單的家務事,如:拖地、擦桌子等。鍛鍊孩子的細心和動手能力。這樣孩子在入學以前就會做很多事,自理能力有所增強,進入國小後也就能很快適應國小的集體生活。

此外,要使幼兒在心理上做好當國小生的積極準備。

大多數幼兒都比較嚮往國小生的生活,他們很願意成為一名國小生。他們以為上學"很好玩",背上書包"很神奇",缺乏對可能出現的問題的隨機應變能力。作為家長應幫助幼兒調整情緒,做好當國小生的心理準備。

四、小結:

總之,在這個關鍵時期家長要和老師積極配合,共同努力做好幼小銜接工作。幫助幼兒形成良好的習慣,掌握豐富的知識和技能,調整好心態。讓幼兒即願意上學,又喜歡上學,同時又具有一定的'克服困難的能力,順利完成由幼兒園到國小的過渡,成為一名優秀的國小生。

幼小銜接工作計劃大全3

孩子幼兒園畢業後進入國小學習,是他們成長中的一個新起點,也是他人生的一個轉折。進入國小學習後環境會發生變化,同時孩子們的生活、學習內容、節奏和習慣都會發生一系列的變化。如果要想讓孩子自信獨立地面對國小生活,就要有一個具體的計劃。

在給孩子制定幼小銜接的計劃時,應注意培養他們5個習慣:

(1)養成提前預習的習慣。考慮到幼兒園所學的知識不均衡性,孩子剛進入國小學習的起點參差不齊。通過預習,不但可以縮短和其他同學間在學習上的差距,使他在課堂上顯得更自信,更有勇氣,而且可以讓孩子自己摸索出一條學習的路徑,積累一些自學的方法,對今後的學習有很大幫助。

(2)養成主動識字的習慣。識字對大多數一年級孩子來説是最大的困難,而大量、古板的識字方法不但枯燥乏味,還會使孩子失去學習語文的信心和興趣。多采用兒童詩識字、韻語識字、詞串識字、閲讀識字等途徑,能為學生識字提供多樣的語境,激發孩子的積極性和興趣,對孩子的學習有所幫助。

(3)培養經常閲讀的習慣。家長要儘可能提供一些適合孩子閲讀的材料,當孩子有閲讀的願望時,家長要及時抓住這個時機。比如兒歌、童謠、童話、故事及淺顯的五言古詩,也可以是幼兒園已學歌曲的歌詞、民歌、民謠和一些外國的優秀兒童作品、中國的《三字經》等。選文的篇幅宜短小、富有童趣,讓孩子在快樂中學到知識。

(4)善於提問的習慣。孩子遇到問題要善於提問。家長在輔導孩子學習時,多鼓勵孩子提出問題。及時孩子的問題非常幼稚,也要給以鼓勵耐心解答,逐步培養孩子的思維能力,。

(5)養成規範書寫的習慣。如今儘管電腦日益普及,但硬筆書寫仍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傳遞信息和知識的技能,優秀的人才還是要具備寫一手好字或者寫一手規範的漢字的能力

此外,在有效銜接計劃的制定過程中,家長還要考慮一下兩個問題:

1、學前教育不是“國小化”

很多家長都有這樣的疑問:從幼兒園到國小,無論學習、生活還是社會交往,都有質的變化,孩子能適應嗎?因此,家長為了讓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都選擇把孩子送進“幼小銜接班”或各種輔導班,希望通過提前適應國小的教育來“搶跑”。然而,家長們會發現不少孩子在成功搶跑一個學期後,成績卻慢慢滑落,甚至出現厭學。教育專家表示,“幼小銜接”可以給孩子適應國小助力,但關鍵是能力銜接,還要考慮孩子的接受能力等等,一味知識銜接只會適得其反。

阮琴—合肥宿州路幼兒園園長認為,學前教育與國小教育是相互區別而又相互銜接的兩個階段。孩子在上幼兒園的時候,就要為幼兒升學做好必要的準備,減緩幼小之間的“坡度”,達到教育之間的銜接。但要注意的是真正的銜接決不是學前教育“國小化”或是知識的銜接,而是要明確入學準備的內容,促進幼兒社會適應能力和學習適應能力的發展,這才是幼小銜接的關鍵。

2、幫助孩子度過“困難期”

孩子從幼兒園進入國小的初期,通常被稱為“困難期”,因為孩子即將進入陌生的學習環境,面臨新的學習任務和與人交往,孩子往往出現不適應的狀況。這個時候家長要助孩子一臂之力,照顧好孩子,在生活和精神上給予孩子足夠的支持,幫助他們度過這段時期;積極引導孩子,當孩子遇到難解決的問題,提示他們應主動向教師請教。

此外,家長還要加強培養孩子的文明行為和禮貌習慣,鼓勵孩子大膽與人交往,多和人接觸。教育孩子學會保護自己,如,不隨便與陌生人説話,遇到困難如何求助,懂得遵守交通規則等。在以上這些基礎之上,家長還要在生活中做好孩子的輔助者比如幫助孩子選擇適合的學習用品,原則是有利於學習,使用方便,不影響生長髮育,如,雙肩背式書包、HB鉛筆、橡皮、卷筆刀、直尺、帶磁鐵蓋的塑料文具盒等。

幼小銜接工作計劃大全4

為了進一步加強幼兒園與國小教育的銜接,有目的、有計劃地對大班進行入國小適應性教育,特制定此計劃。

一、指導思想

1、幫助大班幼兒實現從幼兒園到國小兩個不同階段教育的平穩過渡,讓幼兒建立自信心,能健康、快樂地適應國小階段的學習生活,保持身心的和諧發展。

2、尊重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身心發展規律開展活動,並體現後繼學習和未來社會對兒童發展的要求。

3、幼小銜接活動與國小“學習準備期”綜合活動做到有機結合,活動組織充分體現科學性、整合性和趣味性,並與幼兒園的課程實施有機結合。

二、活動目標

1、有入國小的願望和興趣,嚮往國小的生活,具有積極的情感體驗。

2、初步瞭解國小的學習活動特點和課堂教學規範,對各類學習活動形成好奇心和求知慾。

3、初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傾聽習慣、閲讀習慣等)、生活能力(自我服務能力、自我保護能力等),以及建立初步的規則意識、任務意識。

三、重點內容

1、入學願望:喜歡學校生活,有入國小的願望和積極自信的情感體驗。

2、學習興趣:對周圍的事物有好奇心和探索的欲

望,對學習活動感興趣。(強化語言、數學、動手課程,進行動口和動手的技能練習。

加強普通話口語的練習,通過早期閲讀、看圖講述、散文誦讀等活動來提高幼兒的普通話口語表達能力,進行前書寫練習,用袖珍畫的方式在田字格里練習書寫,掌握字的簡單結構。)

3、學習習慣:有傾聽、專心閲讀的習慣,有初步的任務意識。

(掌握正確的看書、寫字、握筆姿勢,讀書做到“五個要”:身子要挺直,書本要平放,眼睛要看着,小手要指着,聲音要響亮。書寫做到“三個一”:眼離課本一尺遠,手離筆尖一寸遠,胸離桌面一拳遠;書本整潔,無摺痕)

4、生活習慣:會整理自己的物品,有自我服務和自我保護的能力,有初步的時間概念。

(通過開展值日生工作、自己收拾書包、衣服等,有完成任務的習慣。)

5、行為習慣:能初步辨別學習習慣與生活習慣的好壞,並有一定的控制能力。

(懂得自覺遵守紀律和各項常規、規則,控制自己的情緒、行為,有責任感,能夠承受小挫折,有集體榮譽感,願意為集體做事,學會獨立解決簡單的問題和困難。)

6、交往能力:願意與同伴、老師和周圍的人交往,對人有禮貌,能友好相處。

幼小銜接工作計劃大全5

一、指導思想

更新觀念,以《指南》為指導,自覺遵守園的規章制度,服從上級領導安排,做好本職工作,加強政治學習,提高自己思想政治素質,樹立良好的形象和科學的兒童觀、教育觀,使幼兒的身心健康發展。

二、保教工作方面

(一)繼續深入學習《綱要》,並根據〈綱要〉中精神,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和業務水平,對幼兒進行全面培養。

(二)在教學中為幼兒創設輕鬆、愉快的學習環境,結合主題加強環境與教育的互動與結合。

(三)創設良好的語言氛圍,鼓勵幼兒大膽發表自己的見解,使幼兒想説、敢説,發展幼兒的發展幼兒的交往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四)按時完成教學任務,及其他工作安排,嘗試新的教學方法,讓幼兒在愉快遊戲中學習,培養幼兒學習興趣。

(五)抓好幼兒日常生活常規工作,在各項環節中,培養幼兒良好的生活習慣及自立能力,讓幼兒身心得到全面健康和諧發展。

三、保育工作方面

孩子健康,是一切目標實現的關鍵。本學期我會更加與兩位老師做好班級幼兒衞生工作,合理組織好幼兒一日活動,加強室外體育鍛煉:

(一)做好班級的各項消毒,以防病毒感染。

(二)培養好幼兒的各種生活習慣,以防幼兒病從口入。

(三)開展多樣的户外活動,要求活動中要保持動靜結合,讓幼兒有足夠的活動量。(四)做好幼兒活動的護理工作。根據天氣的變化給幼兒增減衣服,活動前注意提醒幼兒喝水等。(五)加強幼兒的安全意識教育。活動時教師要先講規則,並教幼兒一些自我保護的技能。

四、自身素質的提高

教師應當是一名教育者,而不是教師匠.他們的區別,就在於是否有所追求卓越,有目標。教師應該是一個不斷探索、不斷創新的人,應該是一個教育為上的有心人。有心就能成功。勤於學習,不斷充實自我。

在本學期,我會有意的做到如下幾方面:

(一)結合幼兒普遍存在的情況,培養幼兒的合作意識。

(二)多給幼兒講一些互相幫助、互相合作的故事,用潛移默化的方法滲透到幼兒的內心當中。

(三)多開展合作性的活動,比如合作畫、合作表演等,讓幼兒體驗合作的愉快性。

(四)學習制定班集體規則,知道自己是大班小朋友,應該遵守自己制定的規則。

(五)在活動中,能基本獨立完成交給的任務;會正確評價自己,瞭解自己主要的缺點和優點;學習恰當地評價別人,願意學習別人的優點,不計較別人的缺點和缺陷。

五、家園共育方面

瞭解幼兒的家庭教育環境,耐心聽取家長合理正確的意見和建議,互相配合共同教育幼兒,使幼兒的健康成長。

(一)充分利用入園和離園的短暫時間,積極主動地與家長溝通,使家長了解自己孩子在園的情況,在家長的配合下實現家園共育,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

(二)利用宣傳欄、家園聯繫手冊、電話等途徑,與家長溝通聯繫,及時向家長反饋幼兒在園的學習、生活情況。

(三)組織家長開放活動、家長時課堂活動,增進家長對幼兒園和本班工作的瞭解,取得家長對班上工作的支持。

(四)充分挖掘家長資源,協作完成教學、活動等工作。

幼兒教師的工作是瑣碎的,然而幼教工作每一件都是重要的,我要有敏鋭的觀察力,注意觀察幼兒的言行、舉止、神態,並且要永遠用一顆童心去感受幼兒心靈的深處,這是我自己做好幼兒教育工作的前提。希望在領導與同事的幫助下能夠圓滿地完成計劃,會和孩子們一起愉快、順利地度過大班的第一個學期。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jihua/9y1qg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