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可行性研究報告 >

新村聚居點產業發展方案

新村聚居點產業發展方案

大田壩鄉民福新村聚居點產業發展方案

新村聚居點產業發展方案
新村聚居點產業發展方案

大田壩鄉民福新村聚居點位於大田壩鄉民福村七組境內,是大田壩鄉唯一一個“4.20”蘆山地震集中安置點。該聚居點由民福村2-8組,47户161名村民村民組成。該聚居點在建設時嚴格按照新農村建設規劃建設、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配套較為完善。為了鞏固提升地震災後重建成果,以讓農民住進新房子、過上好日子為核心取向,以依託產業建新村、建好新村興產業為基本原則,以連片、整體、全面推進為總體要求,因地制宜地確定災後民福新村聚居點產業發展目標、實施戰略和空間佈局,使民福新村聚居點呈現“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新景象。助力脱貧攻堅工作,結合聚居點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建設背景

大田壩鄉民福新村聚居點地理位置優越,距蘭家山農業公園直線距離3.5公里,同時處於縣上果蔬產業、林竹產業、茶產業的交匯地帶,產業發展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民福新村聚居點產業建設要做到將產業重建與新村聚居點建設、特色農業、農旅結合“無縫對接”實現農民生活有改善、農村面貌換新顏,農業發展大提升,努力讓受災羣眾“不僅住上好房子,還要過上好日子”。

二、科學謀劃、合理佈局

(1)產業發展、規劃先行。民福新村聚居點在前期在規劃建設上,充分考慮到以後產業發展佈局,前期基礎設施建設統籌考慮新村功能和農旅結合功能,基礎設施投入大,路網建設佈局合理。

(2)託蘭家山農業公園建設在民福二組建設100畝綠色蔬菜採摘園。讓到蘭家山公園遊玩的遊客能有地方體驗田園農業遊,以大田農業為重點,開發欣賞田園風光、觀看農業生產活動、品嚐和購置綠色食品、學習農業技術知識等旅遊活動,達到了解和體驗農業的目的。緊密結合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發展要求,統籌考慮新村功能和旅遊功能,主動融入農村旅遊發展需要,增強產品競爭力、改善鄉村旅遊氛圍、提高居民生活幸福感。

(3)以縣上茶產業鏈打造為契機,通過“公司+農户”、農户“土地入股”等方式種好、管理好現有茶園,總體提高區域內茶園管理水平,努力提高單位產值,充分發揮已有茶園的產能。在民福村1、7、8組連片發展優質茶標準化茶園500畝。讓聚居點居民能就近實現務工,使聚居點少一些“留守兒童”、“留守婦女”和“空巢老人”讓標準的“70後”、“80後”老年人在家門口就能掙到“零花錢”。

(4)夯實前期產業結構發展成果,充分發揮龍頭企業的引領帶動作用。2014年民福村1組建成年出欄10萬隻雞的標準化養雞場—光宏養雞場,今年民福村8組總投入1500萬元年出欄生豬1萬頭的現代化養豬場—民福養豬場也將建成投產。我鄉將深挖潛力,充分發揮大項目在技術、資金方面的優勢,加強對龍頭企業的服務力度,最大限度發揮項目帶動作用。

三、完善措施、保障有力

(1)災後重建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按照“三個時間節點”和“三個一批”的重建要求,把新村聚居點產業發展納入農業和農村經濟工作的重要議事日程,全面加強組織領導。以鄉長任大春為組長、分管農業和民福村聯繫村領導為副組長、民福村駐村第一書記、村五職、新村聚居自主管理委員會成員為成員的民福新村聚居點產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進一步強化工作領導小組的主體責任,明確分工職責,強化責任管理,形成“政府搭台、羣眾唱戲、各盡其責、各司其職”的發展氛圍,做到思想不鬆懈、工作不鬆勁、目標不動搖,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上下聯動、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2)、為切實抓好新村聚居點產業發展工作,建立“領導直接聯線(片)、科技人員直接到户、良種良法直接到田、技術要領直接到人”的新機制。派駐駐村農技員,負責產業重建日常技術指導工作,並協調與縣農業局專家技術團聯繫,開展形式多樣化的農業科技推廣工作,為項目規劃、實施提供科技支撐,及時解決項目實施過程中的技術難題加強技術培訓,舉辦專題講座、現場培訓等多形式的技術培訓和交流活動,加強技術培訓,關鍵技術實行現場示範,提升新村聚居點農民科學種植水平,使農業科技成果入户率、到位率、覆蓋率等得到不斷提高。

(3)按照新村聚居點產業發展重建任務安排,層層落實目標任務和工作責任。建立完善新村聚居點產業發展工作獎懲激勵機制,定期不定期對工作推動開展情況進行考評,對工作得力、項目推進情況好、成績突出的予以表揚;對工作推動不力的嚴格依照相關規定嚴肅追究責任,並將考評結果納入年終綜合目標考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kexingxing/pop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