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犯罪心理學小故事新版多篇

犯罪心理學小故事新版多篇

犯罪心理學小故事新版多篇

犯罪心理學小故事 篇一

你知道什麼是犯罪心理學嗎?幾個細思極恐的小故事,帶你走近犯罪心理學。

01、有個男孩跟他女友去河邊散步。突然他的女友掉進河裏了,那個男孩就急忙跳到水裏去找,可沒找到他的女友,他傷心地離開了這裏。過了幾年後,他故地重遊,這時看到有個老人在釣魚,可那老人釣上來的魚身上沒有水草,他就問那老人為什麼魚身上沒有沾到一點水草,那老人説:“這河從沒有長過水草。”説到這時,那男孩突然跳到水裏自殺了。為什麼?

提示:水草???

參考答案:當男孩知道這個河沒有水藻的時候,他才知道當初纏住自己腳又被自己踢開的“水藻”其實是他女朋友的頭髮,由於自責而自殺。

怎麼樣?有沒有一絲絲感覺了?覺得上面一題太簡單的朋友們不要急,後面才是考驗大家的時刻!沒有猜到上一題答案的朋友們也不要灰心,我們再來一題!

02、一個人坐火車去臨鎮看病,看完之後病全好了。回來的路上火車經過一個隧道,這個人就跳車自殺了。為什麼?

提示:看病???隧道???

參考答案:這個人由於隨火車進入了隧道一片漆黑,他以為自己剛剛治好的失明又復發了,受不了這個突然打擊就自殺了。

exm?!你在逗我?這叫犯罪心理學?這明明是腦筋急轉彎好不好!?好的,只要你能想到答案,你也可以把它當做一個腦筋急轉彎~不管你用什麼樣的思維,試試第三題吧~

03、有母女三人,母親死了,姐妹倆去參加葬禮。妹妹在葬禮上遇見了一個很有型的男子,並對他一見傾心。回到家後,妹妹把姐姐殺了。為什麼?

提示:葬禮?有型男子?葬禮?

參考答案:妹妹把姐姐殺了,是因為又能再舉辦一次葬禮。這樣在葬禮上或許就又能見到那個帥哥了。

不知道以上三題各位回答得如何呀?不過,相信每個人都已經對“犯罪心理學”有了初步的體會——要想猜出以上三題的正確答案,就需要反覆揣測當事人的心理活動。而能否正確推斷出每個人的心理,也成為了能否解開謎題的關鍵!下面,就讓我們系統的瞭解一下“犯罪心理學”吧~

犯罪心理學(Criminal Psychology)是一門研究犯人的意志、思想、意圖及反應的學科,和犯罪人類學相關聯。主要深入研究的部分在於有關“是什麼導致人犯罪”的問題,也包含人犯罪後的反應,在逃跑中或在法庭上的。犯罪心理學家也可以作為證人,以幫助法庭瞭解犯人的心理。精神病學亦有處理到一部分的犯罪行為。

犯罪心理學一詞最早出現於1790年德國人明希編寫的《犯罪心理學在刑法制度中的影響》;而最早以犯罪心理學為書名的著作是1792年德國人紹曼編寫的《犯罪心理學論》。

18世紀末、19世紀初形成了犯罪心理學研究的第一個活躍期。

在龍勃羅梭實證研究的帶動下,19世紀末出現了犯罪心理學的第二個活躍期。

我國犯罪心理學的建立和發展,是從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開始的。

歷史上,也有一些典型的利用犯罪心理學而協助告破的案件,沒有想出開篇三道題的朋友們,這個真的是最後的機會了!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故事就發生在紐約:

兩顆土炸彈

1940年11月16日,紐約愛迪生公司大樓的窗沿上發現一隻工具箱。打開一看,裏面裝着一根黃銅管,管裏塞滿了炸藥,管外裹着一張紙條,上面寫道:

“愛迪生公司的騙子們,這是給你們的炸彈。F.P.(簽署)”

炸彈沒有爆炸,但罪犯也沒有留下指紋。幾星期後,在愛迪生總公司,又發現一顆土炸彈,它是一隻塞滿炸藥的短統羊毛襪,罪犯留下了同樣的紙條。

是誰與愛迪生公司過不去?公司保衞部門查閲它所設立的“公安卡”,發現對公司發出過怨言的人有好幾千,從何查起?他們認為,這也許只是想嚇唬一下愛迪生公司吧?調查到此為止,也沒有對外聲張。

1941年,美國捲入太平洋戰爭。這件無頭案就擱了下來,一拖就是十年。

十年以後

1950年聖誕節的前幾天,《紐約先驅論壇報》收到一封讀者來信。信發自韋斯特切斯特縣,字跡清秀,字體個個大寫,上面寫道:

“我是個病人,而且正在為這個病而怨恨愛迪生公司,該公司會後悔他們的卑鄙罪行的。不久,我還要把炸彈放在劇院的座位上,謹此通告。F.P.”

在以後的幾年中,警察局和“F.P.”那清秀的字體結下了不解之緣。

“F.P.”的炸彈越造越熟練,他的頭八顆土炸彈只爆炸了兩個。而後來的四顆都爆炸了。1955年,“F.P.”加快速度,放了52顆炸彈,炸響了30顆。報紙開始廣泛報道他的“成就”,公眾也對他感到嚴重不安,人們把他稱為“炸彈狂”。而他卻變本加厲,投寄給報社的匿名信中,措辭日益激烈。

一天,“F.P.”的土炸彈炸死了一個人。社會輿論和市政當局一致表示,一定要把這個“炸彈狂”挖出來。

移樽就教

“F.P.”和愛迪生公司多少有點糾葛,這是不言而喻的。但是,怎樣從這家公司積半個世紀之久的龐大檔案中,尋找出有關的線索來?愛迪生公司苦惱不堪,紐約市警察局也束手無策。

芬內是紐約警察局的偵探長,兼紐約刑事實驗室主任。他曾取得精神病法醫學學士頭銜。但這個神出鬼沒的“炸彈狂”卻使他絞盡腦汁,疲憊不堪。他決定破除門户之見,去請教研究刑事犯罪的心理分析家布魯塞爾博士。

一天下午,芬內探長帶領手下的兩名偵探,挾着炸彈狂一案的全部宗卷,去布魯塞爾博士家求教。那兩名偵探和絕大多數人一樣,不知心理分析是怎麼一回事,對此行是否有收穫深表懷疑。

布魯塞爾博士對這次諮詢也很明白,它不僅關係到自己的聲譽,而且會影響“心理分析”這種新冒出來的偵破方法的前途。

芬內帶來的全部宗卷中,唯一有用的只是那“炸彈狂”的幾封信,以及幾顆由他製造的炸彈的照片和一些炸彈的彈片。要據此做出結論,顯然是很不夠的。但是,博士憑着他對心理分析法的深刻理解和熟練運用,竟滔滔不絕地談了四小時。歷史已證明,這一次談話給心理分析方法開創了新局面,成為犯罪行為分析史上的劃時代事件。

他是男人

布魯塞爾注視着那幾顆沒有爆炸的炸彈彈片,當着偵探們的面提出第一個假設:可以肯定“F·P·”是一個男人。因為,以前製造炸彈或放炸彈的都是男人,無一例外。

博士接着説下去:“毫無疑問,這個人之所以對愛迪生公司抱有偏見,是他認為愛迪生公司害得他生病。漸漸地,他認為整個世界都和他過不去,這是他行為失常的來由。一個人一旦為這種思想所糾纏,就變成了偏執狂。根據心理學家的研究,偏執狂的發展是很緩慢的,但一過35歲之後,便發展得不可收拾了。那個F·P·放炸彈已有16年的歷史,年齡應該在50歲以上。這是第二個可能性。

“偏執狂都非常愛護他們自己,總認為這是在‘自衞’。他們從來不承認自己有缺點,而把遇到的麻煩都歸罪於別人,尤其是某個大組織,在這個案例中就是愛迪生公司。由此產生了第三個可能性:愛迪生公司可能對那個‘F·P·’也許有過不適當的處置,以至遭到他的報復。所以,他的出發點也許無可非議。

“從他的清秀字跡來看,他受過良好的中等教育,這是第四點。”

《犯罪心理學》講稿 篇二

《犯罪心理學》講稿

主編 羅大華 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第一章 導論

學習時間:2學時。教學目標:

1、掌握犯罪心理學的定義和研究對象;

2、掌握犯罪心理學的學科性質、任務和學習犯罪心理學的意義;

3、瞭解研究犯罪心理學的原則、方法和發展概況以及本書的體系構思。重點難點:

1、犯罪心理學的定義和研究對象;

2、犯罪心理學的任務。主要內容:

第一節 犯罪心理學的定義和對象

一、犯罪心理學的定義

(一)犯罪心理學,是研究影響和支配犯罪人實施犯罪行為的心理及其結構形成、發展和變化規律以及犯罪對策的心理學依據的一門學科。

(二)幾個相關概念

1、犯罪和犯罪人。犯罪,是指危害社會的、觸犯刑律的、應受刑罰處罰的行為。犯罪人,是指實施了犯罪行為的人。

2、犯罪心理和犯罪行為。(1)犯罪心理,是指影響和支配犯罪人實施犯罪行為的各種心理因素的總稱。包括:知、情、意、性格、興趣、需要、動機、理想、信念、世界觀、價值觀、心理狀態。

(2)犯罪行為,是指犯罪人在一定的犯罪心理影響和支配下所實施的危害社會的、觸犯刑律的、應受刑罰處罰的各種行為的總稱,包括刑法中規定的故意犯罪行為和過失犯罪行為兩大類。

(3)犯罪心理與犯罪行為的區別:3點

①犯罪心理具有內隱性特徵,犯罪行為具有外顯性特徵。心理是個黑箱,通過外在的行為來表現內在的心理狀態。

②犯罪心理具有相對獨立性,犯罪行為具有依存性。有心理不一定有相關的行為,有行為一定有相關的心理依據。

③犯罪心理形成在先,犯罪行為發生在後。(4)犯罪心理與犯罪行為的聯繫:3點 ①沒有犯罪心理就沒有犯罪行為。

②瞭解犯罪心理必先了解犯罪行為。行為是心理的外在表現。③犯罪行為的性質往往由犯罪心理的狀況而定。故意與過失。(5)犯罪心理與犯罪行為的一致性:見書上的圖。

(6)犯罪心理與犯罪行為的不一致情況:①結果不一致。間接故意殺人。②犯罪人本無犯罪動機,只是在只脅迫下不得已實施了犯罪行為,如同學去盜竊。

(三)兩個原理

1、犯罪心理及其結構形成、發展和變化規律。犯罪心理及結構在一定的內外因的作用下形成後,並非固定不變,它隨着外界條件的變化而變化,它的變化也是有規律可循的。

2、犯罪對策的心理學依據。

犯罪對策,是指預防、揭露、懲罰犯罪和矯治罪犯的各種策略、方針和手段的總稱。應用心理學的原理和方法,以增強犯罪對策的有效性。

二、犯罪心理學的研究對象(兩個層次:人、課題)

(一)研究六種人

1、犯罪人。是基本研究對象,指實施了犯罪行為並已由公安部門拘留、逮捕、或是經法院定罪判刑的人。

2、一般違法人。指雖然違反了刑事法律,但情節較輕,危害不大,不認為是犯罪的人和違反《治安管理處罰條例》並經治安部門發現和處理的人。

兩個原因:(1)法律上明顯區分,但心理機制上難以區分;(2)犯罪行為大多由一般違法行為演變而來。

3、虞犯。指根據其品性和環境可以預測其有較大可能觸犯刑事法律的人,即有犯罪之虞者。包括6種行為不良的人(見P4)。

4、刑滿釋放人員和解除勞動教養人員。易重新犯罪。

5、揭露與懲治犯罪的有關人員。公安、司法部門直接辦案人員、被害人和證人。

6、監管矯治罪犯的人員。監獄的管教人員。

(二)研究的課題(P4—5)第二節 犯罪心理學的學科性質(四種)

一、犯罪心理學是一門偏於社會科學的綜合性學科。犯罪人的生物屬性,決定了其犯罪心理的形成和犯罪行為的發生,都離不開一定的生理機制的作用,故有一定的自然科學的性質。犯罪人的社會屬性,使得犯罪人的行為總是觸犯統治階級利益和危害社會的行為。因而又具有社會學科的性質,故是綜合學科。研究犯罪心理需要綜合運用哲學、普通心理學、社會心理學等多種社會科學,則它又是偏重於社會科學。

二、犯罪心理學是一門交叉學科。並非簡單拼湊,而是應用心理學的理論方法,研究犯罪學科的基本對象犯罪人的行為依據。

三、犯罪心理學即是一門理論學科,又是應用學科。在犯罪學科及刑事法學中處於理論學科的地位。而又是應用心理學的體系中一部分。

四、犯罪心理學是一門或然性學科。或然性是哲學上與本然性相對應的範疇。變數多。

第三節 犯罪心理學的任務和作用

一、犯罪心理學的任務 我國犯罪心理學的基本任務是:

(1)以馬克思主義的辯證唯物論和歷史唯物論為指導;(2)應用心理學;

(3)研究犯罪人實施犯罪行為的心理及其結構形成、發展和變 化的規律;

(4)為預防犯罪,揭露和懲治犯罪及改造罪犯提供心理科學的依據;

(5)為維護社會治安,鞏固人民民主專政,保障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順利進行服務

二、犯罪心理學的作用

1、有助於全面瞭解犯罪問題

微觀上:個體選擇犯罪行為,不僅僅是客觀環境的作用,個體生理和心理因素也在其中起着一定的作用;

宏觀上:犯罪現象呈上升或下降趨勢,不僅與社會政治、經濟、法治方面的環境有關,而且與社會心理環境有密切關係。

2、可以有效地預防犯罪行為的發生

研究犯罪心理學的根本任務是預防和減少犯罪行為、維護和保障社會安定。一方面,瞭解犯罪心理可以採取適當的幫助措施,干擾和破壞影響和誘導犯罪的因素;另一方面,普通人瞭解犯罪心理學的內容後,可以評定自己的心理狀況,避免發生犯罪。

3、有助於提高刑事司法活動的水平

用回溯法來推斷犯罪人的心理特徵,動機、人的性格特徵。實施有效的審訊活動。

4、有助於提高發行罪犯的質量。掌握心理,有的放矢。第四節 犯罪心理學的研究方法(8種)

一、觀察法。指有計劃、有目的地通過對可能犯罪人或既然犯罪人的言詞、表情、動作和行為等外部表現去了解他們的心理活動的一種方法。

1、客觀觀察法

(1)直接觀察法。一是指對可能犯罪人或既然犯罪人在學習、勞動、交往活動過程中的觀察,或對有精神疾病的違法犯罪者在臨牀中的觀察。二是指個案法,通過了解某個違法犯罪者生活史或對其未來的生活歷程進行追蹤觀察瞭解,以研究其犯罪心理形成和發展變化過程的方法。

(2)間接觀察法。包括:

①問卷法,是一種通過填寫表格、回答問題等形式來分析研究對象心理的方法。關鍵是問卷設計的科學性;優點:同時對大量的研究對象進行,後對答案進行統計處理和總結,從中發現研究對象的共同心理特點;缺點:是所得材料無法與研究對象的活動和行為加以對照,難以做出質量分析。

②談話法,是研究者根據事先確定的問題,同研究對象進行談話以瞭解其心理活動的方法。優點:交談時不清楚可當場補充提問。缺點:對研究對象的心理活動的結論只能根據他的回答做出。

③活動產品分析法。通過研究對象的日記、文章、作品、書信、勞動產品等的分析,從中提示其心理活動的方法。

2、自我觀察法。內省法,主觀法,是通過研究對象自己的陳述 來研究其心理活動的一種方法。也分為:

(1)直接觀察法。分析研究對象的口頭或書面陳述。

(2)間接觀察法。分析研究對象的書信、日記、自傳、回憶錄。

二、調查法。指研究者為研究違法犯罪人的某些心理問題,直接找有關的人去調查,以瞭解有關情況並從中提示基心理特點、原因和規律的方法。

調查方式多種多樣。要客觀,忌主觀。

三、實驗法。是研究者有意控制某些條件,促使研究對象發生一定的心理現象,以研究某些心理活動的規律的活動。

四、心理測驗法。智力測驗法測驗智商、人格量表測量人格特徵。

五、歸因法。是探討犯罪人犯罪行為原因與分析因果關係的方法,也就是從犯罪行為回溯推論犯罪行為原因的方法。包括三個方面:

(1)犯罪心理的歸因,即把犯罪心理的產生歸結為什麼原因。(2)犯罪行為的歸因,即根據犯罪人的行為和外在表現推測其心理活動。

(3)對犯罪人未來行為的預測,即根據犯罪人過去的行為表現,預測其今後有關情境中產生什麼行為。

六、案例分析法。是選擇具有研究價值的各類案件,進行心理分析,從中找出不同類型犯罪人犯罪心理形成和發展變化的規律。

這是一種從具體到抽象、從分析到綜合、從特殊到一般的研究方法。其關鍵在於案件的典型性,要得出有價值的結論。

七、經驗總結法。是研究者應用心理學的原理去總結公安、檢察、法院、監獄等部門的實際工作者與犯罪作鬥爭及矯治罪犯的豐富經驗,從中得出科學結論的方法。

八、數量統計分析法。是的蒐集和處理研究資料時進行宣分析的方法。

犯罪人的心理過程、個性心理、心理狀態及犯罪心理的形成和發展變化過程中,既有質的特點,又有量的特徵。

第五節 犯罪心理學發展概況

一、西方犯罪心理學發展概況

(一)西方犯罪心理學的產生與發展

犯罪心理學與犯罪本是一家。犯罪心理學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開始於19世紀後期,在20世紀20年代得到迅速發展。

1、犯罪心理學產生的歷史背景和理論基礎。

經濟發展,犯罪增多,資本家採取非法手段。——背景 19世紀自然科學有了很大的進步,19世紀70年代,心理學從哲學中分化出來,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特別是德國生物學家、哲學家、心理學家馮特於1879年在萊比錫大學創辦了世界第一個心理學實驗室,開始用科學實驗的方法來研究人類的心理和行為問題,從而誕生了現代心理學。為人們對犯罪人犯罪心理和犯罪行為進行系統的研究提供了科學的理論基礎。

2、犯罪心理學的產生和發展。犯罪心理學產生於兩個源流:(1)作為理論學科的犯罪心理學的源流。(2)作為應用學科的犯罪心理學的源流。

(二)當代西方犯罪心理學研究概況 當代西方犯罪心理學研究涉及的主要領域:

1、犯罪原因。

2、犯罪動機。

3、犯罪決策。

4、犯罪預測。

5、少年犯罪心理學。

6、犯罪精神病理學。

二、我國古代犯罪心理學思想

(一)關於犯罪心理形成原因的論述

1、社會經濟與犯罪心理。

2、人性與犯罪心理。

3、後天習俗與犯罪心理。(討論)

(二)關於犯罪心理預防的思想

1、身教勝於言教。

2、重視家庭預防的功能、社會交往的預防功能、早期教育的預防功能。

3、重視刑罰和教化的心理預防功能。

4、修身自強。

(三)關於審判心理的論述

1、注意在訊問中觀察被訊問人的心理反應。

2、強調嚴格按照犯罪者的主觀心理狀況定罪量刑。

3、司法人員應當具備一定的心理素養。

三、我國犯罪心理學研究現狀

第六節 本書的體系構思(P20)

犯罪心理學 篇三

犯罪心理學

①犯罪心理學可誕生的標誌是1897年出版的《犯罪心理學》②犯罪:社會危害性,刑事違法性,以及應受刑法懲罰性。③犯罪心理學研究的基本原則:客觀性,理論聯繫實際,倫理性原則。④犯罪心理學是應用心理學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研究犯罪人的犯罪心理形成,變化規律的一門學科。⑤犯罪心理學上的犯罪人是刑事犯罪意義上的犯罪人。⑥犯罪心理學研究內容:犯罪心理學的基本問題,個體犯罪心理形成發展和變化的理論。不同類型的犯罪心理分析,犯罪心理學理論在司法實踐中的應用。⑦犯罪心理學的任務:理論→探索犯罪心理的規律。實踐→研究要為揭露,懲治犯罪和改造罪犯提供心理學依據。⑧犯罪心理學研究主要方法→觀察法,皮亞傑。調查法、測驗法、實驗法、案例分析法、個案法。⑨精神分析學派:精神分析是由奧地利的弗洛伊德於19世紀末創立的。⑩弗洛伊德的犯罪觀:犯罪行為產生的原因→本能,人格,罪惡感。犯罪行為的防治→重視法律的作用,提倡運用認同作用和昇華作用等方式防治犯罪。11,阿德勒的犯罪觀→自卑和超越,對犯罪的防治→三大生活領域:友誼職業愛情。其途徑是找出罪犯在兒童時期所遭受的合作障礙,額皮癢他們的社會興趣,教會他們怎樣與人合作。

12、心理防衞機制→五種合理化解釋→否認責任、損害、被害者的被害、責難者、高度效忠的羣體。防衞機制→合理化作用,投射作用,認同作用。

13、社會學習理論中人類行為的學習途徑→觀察法和親歷學習。人類行為的自我調節三個過程;自我觀察、判斷、反應。觀察學習的四個過程:注意、保持、動作變現、動機過程。14個體的人格特徵與犯罪心理的形成→性格與犯罪心理、氣質與犯罪心理。氣質使犯罪類型打上氣質特徵的印記,不同氣質的人在具體犯罪過程中有不同的特點。氣質是個人心理活動的穩定的動力特徵,主要表現在心理過程的強度、速度、穩定性、靈活性以及指向性上。15犯罪人在不同階段的心理特點

(一)犯罪前的西農曆狀態→自我辯解心理、犯罪決議狀態、等待犯罪時機的焦慮狀態。

(二)犯罪過程中的心理狀態

(三)犯罪後的心理狀態→情緒表現,行為表現(試探或其他反常行為)

16、犯罪心理的良性轉化~~~條件:要產生內部心理矛盾、要有促進犯罪心理良性轉化的的動因、要遵循轉化規律。~~~類型→漸進型,頓悟型、反覆型。17犯罪心理惡性發展的徵狀→犯罪的自覺性和主動性增強、個人慾望膨脹、反社會心理增強、作案經驗更加豐富、犯罪活動向多方向發展。18犯罪心理惡性發展的階段;定型化、個性化、職業化階段。19激情犯罪的動機→瞬間動機,既有一定的無意識性,導致的犯罪行為具有嚴重的危害性和破壞性,在青少年違法犯罪中容易產生,導致的犯罪行為結束後,行為人往往會產生後悔的心理。20犯罪心理形成的基本模式:漸進式(典型,常見)突發式、機遇式。21內外機制:從主體吸收客觀外界的消極影響到形成犯罪心理的過程和規律是犯罪心理的內化機制。從犯罪心理的整合到發動犯罪行為的過程和規律是犯罪心理的外化機制。22內化過程的五個階段:不良的交往與模仿、個體對消極社會信息的選擇、形成不健全人格、違法嘗試獲得體驗、犯罪意向萌發。23犯罪情境:侵害對象,現場條件、現場氣氛。24人格:一個人的整體精神面貌,極具有一定傾向性的心理特徵的總和。25犯罪人格:犯罪人格是犯罪人特有的導致其犯罪行為發生的心理特徵的綜合,是一種嚴重的反社會人格。26犯罪人格特徵:犯罪人格的本質是一種反社會人格,具有穩定性與連續性、不等於註定要犯罪的人格、是外顯行為與內心心理的統一。27青少年犯罪的身心基礎:青少年時期的生理髮育特點:形態發育、內分泌變化、生理機能發育。28青少年時期身心矛盾與犯罪的關係→旺盛的精力與調節能力低的矛盾、興奮性發育與控制能力低的矛盾、性發育成熟與道德觀念缺乏的矛盾。29變態心理:變態心理是指行為人的認知,情緒情感、意志活動、個性心理特徵及行為表現超出了正常範圍。表現出個體辨別能力明顯下降的偏離狀態。

30變態心理者犯罪的基本特點:犯罪動機。行為特徵。犯罪後的一般表現。31人格障礙:是一種人格在結構及功能上明顯偏離正常,以致不能行之有效地適應正常的社會生活的心理行為表現。32不同經歷犯罪人心理分析→初次犯罪的心理狀態:僥倖心理、緊張恐懼心理、悔過心理。累犯的心理特徵:強烈的反社會意識、情感意志特徵、動機鬥爭的複雜性。慣犯的心理特徵:反社會意識的頑固性、需要結構的畸形化、犯罪習慣自動化。33慣犯的行為特徵:犯罪行為的連續性、殘忍性、瘋狂性、狡詐性。34犯罪心理學研究的方法學路徑→描述研究、相關研究、因果研究。35財產犯罪:是指以非法手段侵佔公私財產和牟取經濟利益的犯罪行為。36盜竊犯罪是指以非法佔有為目的,祕密的竊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的犯罪行為。37詐騙犯罪是指以虛構事實或隱瞞真相的方法,公開以和平的方式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的行為。38暴力犯罪是指行為人以暴力手段或者暴力相威脅,侵害公民的人身權利、財產權利、民主權利、破壞社會秩序、公共安全及其他合法權益,以致這些權益受到威脅的行為。39殺人犯罪是指故意非法剝奪他人生命的犯罪行為40搶劫犯罪是當場採用暴力、脅迫或者其他手段使人不敢反抗、無法反抗或無力反抗,將公私財物據為己有的犯罪行為。41性犯罪是指一切受法律、道德、風尚、習慣及其他社會行為規範所禁止、譴責和懲罰的性行為。42毒品犯罪是指違反進度法規、破壞進度管制活動,應受刑罰處罰的行為。43計算機犯罪 是指非法入侵受國家保護的重要計算機信息系統及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並造成嚴重後果的應受刑罰處罰的危害社會的行為。44過失犯罪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或者已經預見而輕信能夠避免,以致發生這種結果。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3r3m4w.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