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中元節是個什麼節日多篇

中元節是個什麼節日多篇

中元節是個什麼節日多篇

中元節的風俗 篇一

中元節習俗-燒紙

節日中,漢族民間俗信行為中,最為突出的是燒紙。據迷信傳説,陽間的紙就是陰間的錢,人們燒紙就是給亡故的先輩親人送錢。通常上墳燒紙時要留下幾張,到十字路口焚燒,目的是給尤家可歸的野鬼一些施捨,它們就不會再去搶劫送給其祖先的錢了,至於為何燒紙當錢,漢族民間亦有一個滑稽的傳説。東漢蔡倫發明造紙術;其兄蔡莫,受嫂子慧孃的鼓動,找蔡倫學習造紙技術。可是,蔡莫賺錢心切,技術沒真正學到家便匆忙趕回家開張營業。結果,他造的紙質量太次,無人問滓。慧娘苦思冥想,心生一計。一日深夜,蔡莫放聲大哭,驚動四周鄰居。他説,慧娘因造紙的事,夫妻發生口角後,上吊身亡。第二天,即七月十五日,蔡莫假作悲傷痛悔,邊號啕哭泣,邊將紙點火焚燒。眾人正在勸慰,忽見慧娘甦醒過來。她告訴眾人,之所以能夠死而復生,是因為閻王接到了蔡莫送去的錢,才將其放歸人世的。陽間拿銅當錢,陰間是拿紙當作錢。大家信以為真,皆紛紛掏錢,將蔡莫的存紙搶購一空,好給祖先燒紙送錢用。中元節燒紙的習俗就是由此而產生。

中元節習俗-放小船

按照滿族的習俗,七月十五要舉行各種活動來紀念祖先以及慶祝一年的收穫。屆時,身處異鄉的同胞將緬懷親人、思念家鄉的心願付諸順流而下的小船,以示寄託。現我國廣州地區滿族人仍保留有七月十五日在水中放小船,內書“直上長白”等語的習俗。有的地方則舉行划船比賽,慶祝節日。

中元節習俗-跳天燈

廣西天等一帶在中元節有跳天燈習俗。舊時跳天燈活動多是一些迎神賽會、驅逐疫鬼之類的迷信活動,現已逐漸發展成為一種民間體育活動。

跳天燈一般在村頭較平坦的場地上進行,72個小碗裝上豆油,分別排成9行,按前後左右相距0.8一l米的距離置燈並點燃,跳燈的人頭戴面具,手持木魚、小鼓、鑼鈸等樂器,亦有手持掛紙花條木棍者。開頭由一人帶頭敲打木魚,按節奏有規律地在每行燈中穿來跳去,到行角轉彎處,每人都要做一些亮相的跳步轉彎動作,並吹打各自手中所持的樂器及道具。夜間觀跳天燈的場面,宛如長龍在星光中舞動。

中元節習俗-放焰口

佛教中形容餓鬼渴望食物,口吐火焰叫做焰口。因而和尚向餓鬼施食叫放焰口。自樑代起,我國民間在中元節舉辦設齋、供僧、布田、放焰口等活動。當天,人們先在街口村前搭起法師座和施孤台,並在法師座前供着地藏王菩薩,相傳地藏王菩薩是超度地獄鬼魂的。其下供着用面制的桃子、大米,施孤台上立着三塊靈牌和招魂蟠。正午已過,人們把全豬、全羊、雞、鴨、鵝及各式發糕、果品等擺到施孤台上。主持人在每件祭品上分別插一把藍、紅、綠的三角紙旗,上書“孟蘭盛會”、“甘露門開”等字樣。儀式在莊嚴肅穆的廟堂音樂中開始。眾僧誦唸各種渴語和真言,然後施食,把面桃子和大米撒向四方,重複三次。民間把這種儀式叫“放焰口”。及至晚上,家家户户還要在自家門口焚香,把香插在地上,因其象徵着五穀豐登,所以插得越多越好。

中元節習俗-祭祖

中元的由來,與上元相同,本來與迷信無關。佛道兩家,將其作為節會,民間又將其叫作鬼節,還叫作瓜節。《大藏經》中載:“目蓮以母坐餓鬼中,佛令作盂蘭盆,以奇果素食置盤中,供佛而後母得食。”後人依此典故,隆重地對待這個節日,僧尼道俗,都精心營建盂蘭盆,供奉諸佛。百姓人家也大多持齋誦經,祭莫祖先,撫慰孤寡,教化人心,以至肉市也為之罷市。

從北宋開始中元節取代盂蘭盆節,從皇宮走向街巷 篇二

到了北宋,因皇室對道教的尊崇,加上“盂蘭盆”名字由梵語音譯,較為拗口晦澀,而“中元”具有鮮明的中國本土時節特色,中元節遂取代盂蘭盆節,成為七月十五日的節日名稱,“六宮最重中元節,院院燒香讀道經”。

北宋城市商業繁榮,中元節從皇宮寺觀走向民間街巷,祭祀對象從高僧神仙重新迴歸為自家祖先,宗教色彩逐漸淡化。據北宋末年的《東京夢華錄》記載,中元節前幾日,“市井賣冥器靴鞋、襆頭帽子、金犀假帶、五彩衣服”,人們在集市上購買紙糊的鞋帽衣服和紙錢等。

“秋嘗”的儀式也恢復了。在中元節前一天,人們準備好楝葉、麻谷窠兒、雞冠花等,“乃告祖先秋成之意”。在中元節當天早上,人們把穄米飯、轉明菜、花花油餅、餕豏、沙豏等素食放在供桌,取請祖先“秋嘗”和告成之意。各家“城外有新墳者,即往拜掃”,用竹子做成盂蘭盆的形狀,在裏面焚燒紙衣紙錢告祭。朝廷也舉行公祭大會,祭祀前線陣亡的將士。

晚上,祭祀儀式基本結束,人們成羣結隊到勾欄瓦肆逛夜市,在舞台前觀看“目連救母”雜劇,“潘樓幷州東西瓦子亦如七夕,耍鬧處亦賣果食種生花果之類”,市井之中美食雲集,熱鬧得如七夕節一般。據南宋《夢樑錄》,官府還要在河邊放萬盞蓮花河燈,“以享江海鬼神”。

中元節時,雖已入秋,但在某些秋老虎發威的年份,天氣還比較炎熱,南宋楊萬里就曾感歎“今朝道是中元節,天氣過於初伏時”,以致“小圃追涼還得熱”。為避溽暑,他只有“焚香清坐讀唐詩”。

賞湖山、放河燈,明清的節日氣氛更加世俗 篇三

明清時期,中元節習俗基本上不超過宋人範圍,但節日氣氛更加世俗,百姓娛樂遊玩興趣更濃。明萬曆年間,文人馮夢禎在《快雪堂日記》中多次記述他於中元節到西湖賞湖山風月之事,有時還夜宿湖中,觀“夜月佳甚”。

明末張岱的《西湖七月半》描摹杭州人中元節夜遊西湖盛況,全文厚人薄鬼,開篇即言“西湖七月半,一無可看,止可看看七月半之人”。是夜,張岱與友人“縱舟,酣睡於十裏荷花之中,香氣拍人,清夢甚愜”,充滿情趣的世俗情懷躍然紙上。

據成書於清乾隆年間的《帝京歲時紀勝》,“中元祭掃,尤勝清明。綠樹陰濃,青禾暢茂,蟬鳴鳥語,興助人遊”。放河燈更是盛況空前,“自十三日至十五日放河燈,使小內監持荷葉燃燭其中,羅列兩岸,以數千計。又用琉璃作荷花燈數千盞,隨波上下……都中小兒亦於是夕執長柄荷葉,燃燭於內,青光熒熒,如磷火燃。又以青蒿縛香燼數百,燃為星星燈。鏤瓜皮,掏蓮蓬,俱可為燈,各具一質。結伴呼羣,遨遊於天街經壇燈月之下,名門燈會,更盡乃歸”。清人甚至有“繞城秋水河燈滿,今夜中元似上元”之説。

中元節令人懷念的不止先祖,還有半路分手、遠赴黃泉的亡妻。納蘭性德在中元夜半,想起亡故不久的愛妻盧氏,傷懷不已,“手寫香台金字經,惟願結來生”,親手抄寫佛經,祈求佛祖能讓他與盧氏來生再結連理,再續前緣。然而佛經抄了一遍又一遍,愛妻也不能起死回生。納蘭“欲知奉倩神傷極,憑訴與秋擎”,萬千愁緒無人可訴,只有到池塘邊為愛妻點亮一盞小小荷燈,“西風不管,一池萍水,幾點荷燈”。

中元節是怎麼過的 篇四

河北省

泊頭市、南皮縣七月十五攜帶水果、肉脯、酒、楮錢等前往祖先墓地祭掃。並持麻谷至田梗,稱為“薦新”。廣平縣中元節以時鮮食物祭拜祖先,並準備果蔬、蒸羊送給外孫,稱為“送羊”。清河縣七月十五上墳祭掃,以蒸麪羊贈送女兒。

山西省

永和縣讀書人於此日祭魁星。長子縣的牧羊人家於中元節屠羊賽神,俗傳如此可使羊只增加生產。又贈肉給諸親戚,家貧無羊者則蒸麪作羊形來代替。陽城縣農家以麥屑作成貓、虎及五穀之形,于田間祭祀,稱為“行田”。馬邑縣民中元節以麥面作兒童的形狀,名為“麪人”,互贈親戚家的小孩。忻縣農民於中元節在田梗上掛五色紙。

河南省

商丘縣中元祀地官時,懸掛紙旗於門口,傳説可以防蟲。孟津縣中元節放風箏。郲縣七月十五日在門前畫一灰圈,在圈內焚燒紙公以祭拜祖先。

山東省

長島漁民以木板秫稽製成小船,上貼一紙條“供_使用”,或供溺海者的牌位,再裝上食物、衣帽、鞋襪等用具,然後點燃蠟燭,由已婚的男子將小船放入海中。沾化縣各各家採麻柯及新鮮草葉搭棚子,稱為“麻屋”,請祖先牌位於其中祭祀。獨陵縣稱中元節為掐嘴節,家家吃粗茶淡飯。

陝西省

臨潼縣七月十五日燒紙祭麻姑。城固縣中元節農家會飲,稱為“掛鋤”。延緩農家,中元節早晨至田間,擇取最高、最茂密的稻穗,掛上五色紙旗,名為“田旛”。

廣西省

桂林地區的人多以月十四為鬼節,整個節日應該是以七月七開始到七月十四晚上,其過程就是迎接祖先和送祖先,追祭祖先的過程;有的地方從七月七開始迎接祖先,有的是七月十三迎接祖先,但是七月七也是都要“恭飯”(就是祭祀);七月十四晚送別祖先,晚飯前祭祀後到晚上十點左右進行送祖先儀式,同時將寫有祖先名諱(關於寫多少代祖先各個家庭不一)的“錢包”及

擔夫、引路大王的“錢包”紙錢等物於路口燒去灑米水飯等儀式送別祖先;其過程繁雜嚴肅是當地儀式最為複雜的節日,是當地人相當重視的節日,其重視程度是除春節(當地觀念中元宵節也屬於春節,包括小年)外,是和中秋、清明、端午一樣重要的節日。陽山人以七月十四日為目連節,多殺鴨祭祖,當日路無行人,名為“躲鬼”。在廣西省,中元節也稱“鴨子節”,人們認為亡靈可以站在鴨子上,通過鴨子的運載在陽間和陰間自由穿梭。另外也有的“燒包”習俗,一般是先祭祖,然後是給孤魂野鬼燒衣物。祭祖的酒菜是必須要放在扁平笸箕內,意為野鬼不得搶奪。

貴州省

畢節地區、黔南州、黔西南州等地,“燒包”時,以包砌塔,用香燭繞包塔一圈,留一缺口排成陣型,寓意亡者領取紙錢之路,紙錢包均為寸厚,每兩包之間夾上畫有駿馬的紙片一張,稱之為“駝錢馬”。燒包前,於圈外置金屬質盆一個,內盛半盆清水。盆上擱有貴州用來夾取煤炭的“夾鉗”一個(也稱“火鉗”,類似北方的“火筷子”)以及菜刀一把。寓意為防止無主的孤魂野鬼靠近。

雲南省

騰越人祭祖後焚包,又用黃瓜一隻,刻成船形,叫“黃瓜船”,與包一起焚化。

湖南省

邵陽人於農歷七月十二前後“接老客”,於農歷七月十五晚焚化紙包、燒香拜祖,曰“送老客”。紙包內包有寸厚紙錢,紙包正面書祖上名諱,包好後須在背面書‘封’字。十五當晚,焚燒封包越多,火勢越大,表示家族越發興旺。

湖北省

麻城人每逢農曆七月十五前後,必宰牲畜,接本姓之姑姑團聚過節,焚燒紙錢祭拜逝去先人。祭祀當天,先獻上葷食與白酒,並“饅頭”飯,竹筷平攤於飯菜之間,燈火齊明,還要訴接祭之言。各家男丁親自在紙錢上打印製作紙錢,燒紙畢,跪拜先人。之後閤家聚筵。節日可以選擇七月十三到十六日間的任一天進行。

中元節是什麼節 篇五

中元節,即民間俗稱的“鬼節”,因在每年農曆七月十五,又稱七月半、七月望。中元節的節名來源於道教,佛教稱為盂蘭盆節。儘管有着濃厚的道、佛兩教色彩,但中元節的最初來源,卻帶有深刻的儒家印跡。

中元節是什麼節日 篇六

中元節,即七月半祭祖節,又稱施孤、鬼節、齋孤、地官節,節日習俗主要有祭祖、放河燈、祀亡魂、焚紙錠等。民間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報告秋成,是追懷先人的一種文化傳統節日,其文化核心是敬祖盡孝。

中元節原本是道教節日。據《唐六典》稱,道士有三元齋:正月十五日天官為上元,七月十五日地官為中元,十月十五日水官為下元。天官、地官、水官是道教的三神,三元節乃是道教節日。

按照中國傳統道教的説法,由於地官要過生日,大赦孤魂遊鬼,人間為免受鬼神干擾,便在七月十五日設中元普度,供奉食品及焚燒冥紙、法船,希望孤魂遊鬼收到禮物後升到極樂世界去。

後來中國的佛教盛行,中無節於是又與佛教扯上的關係,又被稱盂蘭盆節。盂蘭盆會,則是來源於佛教的習俗,比道教的中元活動要早,我國從南北朝時期的樑代開始仿行。盂蘭是梵語音譯,意為倒懸,盆是漢語,是盛供品的器皿,言此器皿可以解先亡倒懸之苦,因此,盂蘭盆會實際是個孝親節。依據《盂蘭盆經》而舉行儀式,始於梁武帝。自此以後,成為風俗,歷代帝王以及民間無不舉行盂蘭盆會,以報祖德。

現在某些地區的中元節的習俗,有中元法會、拜三官、盂蘭盆會、燒法船、祭祖、放河燈、點蓮花燈、送面羊等。

過盂蘭盆節還是中元節,在魏晉南北朝是一個問題 篇七

不久,道教也將七月十五納入自身理論體系,為之注入“中元”意義。在道教的信仰世界中,構成世界萬物的基本元素是天、地、水“三元”,形成道教信仰的神即天官、地官、水官“三官”,分別主管賜福、赦罪、解厄事宜,其誕辰分別為正月十五上元、七月十五中元、十月十五下元,是為“三元日”。上元天官賜福、中元地官赦罪、下元水官解厄。道家經典《玄都大獻經》中甚至有地官於七月十五日點燈燃香,採集花果,供養道士講經説道救贖惡鬼的故事,與《盂蘭盆經》十分相似。張弓先生考證,《玄都大獻經》應是受到《盂蘭盆經》影響。

據《修行記》,“七月中元日,地官降下,定人間善惡。道士於是日夜誦經,餓鬼囚徒亦得解脱”。已經故去的祖先會在中元日回人間,看望子孫後代,其他孤魂野鬼也會出來搗亂。中元節被稱為“鬼節”,正是由此而來。人們為免遭不測,要在中元節祭祀祖先,燃燒紙錢,既表達孝心,也給孤魂野鬼些許安慰,換取人間生活安寧。道教地官赦罪信仰,遂演變為中元節祭祖孝親的節俗,展開了與佛教的信仰爭奪。

南北朝時期,佛道二教都極力向七月十五的節日滲透,但佛教影響力更大,盂蘭盆節一直壓過中元節一頭。李唐以道教為國教,中元節與盂蘭盆節不相上下。唐朝官【】員可以在中元節休假一到三天,玄宗曾下令官員在中元節赴道觀誦經修齋。唐代宗大曆元年(公元766年)“七月望日,於內道場造盂蘭盆,飾以金翠,所費百萬……幡花鼓舞,迎呼道路,歲以為常”。王建“看著中元齋日到,自盤金線繡真容”,李商隱“絳節飄颻宮國來,中元朝拜上清回”,就是當時中元節慶的寫照。

但在當時的民間信仰中,盂蘭盆節仍超過皇室支持的中元節。據日本遣唐僧圓仁《入唐求法巡禮行記》,唐武宗會昌四年(公元844年),“(長安)城中諸寺七月十五日供養,諸寺作花、蠟花餅、假花果樹等,各競奇妙。常例皆於佛前鋪設供養,傾城巡寺隨喜,甚是盛會”。

而以“滅佛”著稱的唐武宗為抬高道教地位,“敕令諸寺佛殿供養花葯等盡搬到興唐觀,祭天尊”,下令將各寺院的盆供物品都搬到道觀興唐觀中“十五日天子駕幸觀裏,召百姓令看”,武宗不僅親自駕臨道觀,還強制百姓捧場。百姓罵道“奪佛供養祭鬼神,誰肯觀看”,武宗“怪百姓不來,諸寺被奪供養物,恓悽甚也”。

自古以來有“秋嘗”,佛教帶來“盂蘭盆節” 篇八

文化考古學者宋兆麟在《中國古代節日文化》一書中認為,關於中元節的起源傳説,比較可信的是源於一個祭祖的節日,直到魏晉南北朝時,隨着佛道二教的滲入,最終形成中元、盂蘭盆的節日形式。而祭祖,又和“秋嘗”密不可分。

“國之大事,在祀與戎”,祭祖是儒家政治理念中的重要傳統。農曆孟秋七月,作物成熟,我國自古就有在此時舉行祭祖儀式的傳統。西漢董仲舒《春秋繁露》記載,“古者歲四祭……春曰祠、夏曰礿、秋曰嘗、冬曰蒸……嘗者,以七月嘗黍稷也”。古人春夏秋冬四時均要奉祭先祖,七月奉上新收穫的瓜果蔬菜和黍稷等穀物糧食,謂之“秋嘗”,又稱“薦新”“嘗新”,即秋天讓祖先嚐新之意。以“秋嘗”祭祖為代表的祖先崇拜和宗法倫理,成為儒家“孝道”的核心內容。

“秋嘗”儀式時,四鄰鄉親還會聚在一起,品嚐豐收的成果,迎接收穫的秋天,這一節俗具有收族敬宗、凝聚親情的作用。不過當時,“秋嘗”祭祖的時間並不一定是在七月十五,後來由於佛教和道教的介入,才固定在此日。

佛教剛開始傳入中國時,仍堅持其不敬王者、不拜父母、不受禮教約束的無君無父原始教義,與注重血親人倫關係的儒家文化形成激烈衝突,極大影響了佛教的傳播。後來,佛教入鄉隨俗,以盂蘭盆會的形式與傳統“秋嘗”習俗相結合,形成富有中國倫理文化特色的佛教孝親節——盂蘭盆節。

“盂蘭盆”一詞來源於漢傳佛教經典《盂蘭盆經》,為“解倒懸”之意,即將人的靈魂從困厄中解救出來。《盂蘭盆經》講的是佛祖弟子目連想救母親出惡鬼道苦海,佛祖告訴目連,你母親罪孽深重,僅靠你一人之力無法救贖,你需在七月十五敬設盂蘭盆,用百果飲食供養十方僧眾,依靠他們的合力才能救出母親。依照佛祖的指示,目連救母成功,後推己及人,向佛祖建議,一切僧俗弟子欲行孝道者,都可以在七月十五供奉盂蘭盆,救贖現世以至七世父母,由此形成七月十五盂蘭盆節。

根據學者張弓先生等人的研究,早在兩晉之際,盂蘭盆節就流行在西北和東南地區的一些寺院中。北朝顏之推的《顏氏家訓》有載,“若報罔極之德,霜露之非,有時齋供,及七月半盂蘭盆,望於汝也”,告誡子孫可以藉助盂蘭盆節報答父母恩情,表達孝心。

南朝梁武帝曾於大同四年(公元538年)在同泰寺“設盂蘭盆齋”,後“每於七月十五日普寺送盆供養,以車日送,繼目連等”。據成書於這一時期的《荊楚歲時記》,“(七月十五日)僧尼道俗,悉營盆供諸寺院……有七葉功德,並幡花歌鼓果食送之”,時人“廣為華飾,乃至刻木割竹,飴蠟剪採鏤繒,模花葉之形,極工妙之巧”。

標籤: 中元節 多篇 節日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41emv5.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