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在全市中國式現代化與基層社會治理創新研討座談會上的講話

在全市中國式現代化與基層社會治理創新研討座談會上的講話

在全市中國式現代化與基層社會治理創新研討座談會上的講話

各位專家,同志們: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在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過程中,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是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加強和創新基層社會治理,事關黨的執政根基,事關人民羣眾的美好生活,能夠為實現中國式現代化提供堅強組織保障、奠定堅實羣眾基礎、營造良好社會氛圍。這裏,我講幾點意見,以供大家參考。

一、以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凝聚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合力

(一)構建縱橫交錯的治理網格。以黨的領導為核心力量,構建一個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縱橫交錯的治理網格。以橫向到邊促進部門之間整體協同和多邊聯動,以縱向到底推動權力、人員、資金和技術下沉,以縱橫交錯填補治理的空白區,形成促進基層和諧穩定的體制機制,讓基層社會治理的各項工作部署能夠落實落地。堅持黨建引領,構建縱橫交錯治理網格,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創新之舉,能夠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提供支持和保障。

(二)促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不僅強調結果公平,更強調的是機會公平,特別是使廣大農村地區的居民享有和城市居民同等的機會和權益。在黨的領導下,政府通過合理加大對偏遠貧困地區的支持力度,從精準扶貧到鄉村振興,提高落後地區的經濟水平和基本公共服務水平,逐步建立與完善惠及全民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讓不同地域、不同羣體、不同民族的人民能夠共享經濟社會發展的成果,這既是基層社會治理的關鍵一招,也是推動實現共同富裕、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內在要求。

(三)黨建引領促進多元共治。以黨的領導整合市場主體、社會組織、人民羣眾等多元主體廣泛參與基層治理。以黨的領導為核心,通過資源統籌、集成使用及全局綜觀,避免重複建設與資源內耗。以黨的領導為核心,在努力促成多主體深度有序參與的基礎上建立各種更具包容性的規範,倡導各治理主體遵守並履行契約。以黨的領導為核心,優化治理結構、整合多方力量,應對、化解矛盾糾紛,在充分尊重個人權益的基礎上協調社會關係、凝聚社會力量。將黨建引領多元共治的基層社會治理經驗推廣到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生態文明建設等多個領域,從多個維度穩步推進中國式現代化。

二、以建設社會治理共同體激發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活力

(一)以民主協商為基礎建設社會治理共同體。將基層民主協商作為建設社會治理共同體的重要載體,以強有力的措施拓展基層民主協商的渠道,並對協商主體、主題、內容、形式、結果發佈以及落實措施等進行規範,建章立制。開闢線上協商網絡空間和線下協商實體空間,為民主協商提供基本場域,讓廣大羣眾“有地方説話”。廣泛鏈接資源保障協商結果落地落實,形成完整閉環,讓廣大羣眾“説了不白説”。以建設規範化協商制度和搭建協商平台賦權增能,達成行動主體之間廣泛接受的共識,互惠合作,促進公共利益最大化。

(二)積極發動和組織羣眾廣泛參與社會治理。人民羣眾是參與基層社會治理的主體,廣泛動員和組織羣眾參與是貫穿基層社會治理始終的關鍵環節。通過搭建載體平台,針對羣眾關心的實際問題開展各類協商活動,吸引羣眾參與。通過培育專業社會組織和社區社會組織,發動基層社區中熱心公共事務的居民骨幹帶動羣眾普遍參與。通過鏈接共同體的各類資源,拓展羣眾參與的範圍、內容,以民主協商、合作共治強化人民羣眾的家園意識、提升努力推動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主體意識。

(三)大力推進“五民工作法”。大力推進“民事民提、民事民議、民事民決、民事民辦、民事民評”的“五民工作法”,營造人人知曉、人人支持、人人蔘與基層治理的良好氛圍。建設社會治理共同體的過程,不是簡單的利益聚合,而是各利益主體理性權衡各種利弊,通過橫向交流、互動合作逐步明晰目標、理順思路、找到方法,實現各個行為主體治理的多邊共贏。通過建設社會治理共同體,真正做到將居民動員起來、讓組織運轉起來、讓人才凝聚起來,並以此為基礎穩步推進中國式現代化。

三、以法治建設保障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的公平正義

(一)加強法治政府建設。法治政府建設能夠最大限度地發揮體制潛能,避免在社會治理中散兵作戰,避免各職能部門出現“各唱各的調、各吹各的號”的現象,有助於提升社會治理總體效能。政府要嚴格按照法律賦予的權力和職責行使行政權力,整合與經濟社會發展密切相關的各項審批服務、執法力量、指揮平台,構建簡約高效的扁平化管理模式,更好地發揮政府職能,以“政府有為”推動“市場有效”,激發社會創造活力,為助力中國式現代化賦權增能。

(二)加強法治社會建設。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樹立建設法治社會的理念。建設覆蓋城鄉的現代公共法律服務體系,深入開展法治宣傳教育,在基層自治、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的進程中,培育人民羣眾的契約精神。加強社會領域的立法,以良法促善治。特別是要制定和完善各類社會組織的自律規範、行業規程,儘早出台規範社會組織管理的實體性法規,依法發揮社會組織聯繫服務羣眾的重要作用。

(三)培育人民法治理念。倡導基層廣泛制定“村規民約”“社區公約”,以短期激勵培養長期習慣,以外部約束催生內生動力,引導人民羣眾做社會主義法治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堅定捍衞者。加大全民普法工作力度,持續提升公民法治素質,引導全體社會成員依法維護權利、履行義務,廣泛參與社會治理,在社會生活中自覺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處理問題,讓人民羣眾真正成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主體力量。

四、以科技、人才、創新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提供智力支撐

(一)以科學技術促進治理方式智能化。堅持科技支撐,特別是運用大數據、雲計算等現代科技逐步消除基層社會治理中的各種不確定性。建立起既涵蓋各個治理主體又能實時更新的基礎數據庫,打破部門之間的數據壁壘,並通過信息注入、關聯互動、交互分析進行數據整合,以數據作為基層社會治理前端預測、合理干預、有效監管、科學評估的重要依據,確保數據安全,推動治理方式智能化,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科技基礎。

(二)以人才培養推動治理隊伍專業化。社會治理的核心是人,因其工作對象是個體的“人”而充滿了複雜性和變數,這就對社會治理者的素質提出了較高要求。除了各級領導幹部要提高專業能力,成為所在領域的行家裏手之外,還應該加強對一線社會治理工作者的專業化培養。要提高基層工作者的崗位薪酬,確保其身份待遇,明確其工作邊界,在此基礎上,增強他們的專業化理念和意識,讓這些“社會醫生”能夠在專業服務上深耕細作,獲得職業尊嚴。要加快引進社會治理的專業人才,並對引進的人才進行精細化分工,讓“好鋼都用到刀刃上”。

(三)以創新驅動引領治理能力現代化。現代化國家需要現代化的治理能力,而創新驅動是推進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關鍵因素。以創新驅動引領治理能力現代化是創新理論與治理理論的有機結合,要求聚焦法治政府、互聯網政府等創新型國家治理方式,進一步促進公民參與社會治理,在政策、組織、人才、資金、平台等多方面共同作用下,推動創新驅動與治理能力現代化進入良性循環。持續推進公民網絡參與,保障廣大人民羣眾能夠有更多政治參與的機會,以此促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進而順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

我就講這麼多,謝謝大家!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4k46yv.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