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張中丞傳後敍》原文和譯文精品多篇

《張中丞傳後敍》原文和譯文精品多篇

《張中丞傳後敍》原文和譯文精品多篇

張中丞傳後敍與課件同步教案 篇一

、張中丞傳後敍(與課件同步)教案

9、張中丞傳後敍 教學目標:

1、瞭解傳記文體和“敍”的特徵

2、辨識、積累文言實詞、虛詞和特殊句式。

3、瞭解文學家韓愈其人、其作品及其文學成就。

4、掌握本文的主要寫作特色(敍事與議論)。

5、理解文中所採用的論證方法。

6、概括張巡、許遠、南霽雲的形象特徵。

7、把握文中的細節描寫和襯托寫法,分析其作用; 教學重點、難點:

1、學習本文靈活運用多樣手法表現人物的傳記寫法。

2、積累文化知識:作者及作品。

3、積累文言詞彙和文言句式。

4、學習本文的論證方法 教學方法:

誦讀法、討論法、批註法、賞析法;自制PPT課件 教學課時: 二課時

教學內容及過程 【導入新課】

同學們都喜歡讀傳記:愛英雄人物,做好漢男兒,這是我們有志青年的追求。《張中丞傳後敍》一文就是為安史之亂中的幾位英雄做的一篇敍,是一篇後敍。讀起來讓人血脈賁張,豪氣頓生。年輕人特別要受到精英人物的精神滋養,讓我們一起來學習這篇文章。【作者簡介】

韓愈,唐代文學家、思想家。字退之,河內河陽人。自謂郡望昌黎,世稱韓昌黎,諡號“文”,後人尊稱韓文公。

韓愈與柳宗元同為古文運動的倡導者,為“唐宋散文八大家”之首。他反對六朝以來的駢文,提倡先秦、兩漢的散文,文學上主張“辭必己出”、“惟陳言之務去”。他的文章,説理透闢,氣勢充沛,結構嚴謹,語言精煉,對當時及後代的散文創作都有重大影響。有《昌黎先生集》。其賦、詩、論、説、傳、記、頌、贊、書、序、哀辭、祭文、碑誌、狀、表、雜文等各種體裁的作品,均有卓越的成就。杜牧把韓文與杜詩並列,稱為“杜詩韓筆”;蘇軾稱他“文起八代之衰”。【文起八代之衰】

“八代”指的是東漢、魏、晉、宋、齊、樑、陳、隋,這幾個朝代正是駢文由形成到鼎盛的時代。“衰”是針對八代中的駢文而言的,表達了唐宋古文家對駢文的貶斥和不滿。因為兩晉以後,駢文風氣大盛,不分內容場合,幾乎無文不駢、無語不偶,走向了形式主義歧途;內容上大多風花雪月,兒女情態,無病呻吟,趨於墮落。

到了唐代中葉,韓愈、柳宗元發起了聲勢浩大的古文運動,主張用散句單行的形式寫作散文,使這種散文逐漸代替了此前的駢文,並持續千百年。在這場運動中,韓愈的開創之功是不可沒的,並且有着卓越的理論和創作實踐。所以,蘇軾在《潮州韓文公廟碑》中作了“文起八代之衰”的千古讚譽。【古文運動】

實際是以復古為名的文風改革運動,他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載道”、“文道結合”的觀點,主張學習先秦

、兩漢“言之有物”、“言貴創新”的優秀散文,堅決摒棄只講形式不重內容華而不實的文風。韓愈用他傑出的散文影響文壇,還熱情地鼓勵和指導後進寫作古文。經過他和柳宗元等人努力,終於把文體從六朝以來浮豔的駢文中解放出來,奠定了唐宋實用散文的基礎。由於他對古文的倡導,蘇軾稱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列他為“唐宋八大家”之首。生平經歷:

韓愈一生經歷大致分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24歲以前。3歲喪父。受兄韓會撫育。後隨韓會貶官到廣東。兄死後,隨嫂鄭氏北歸河陽。後遷居宣城。7歲讀書,13歲能文,從獨孤及、樑肅之徒學習,究心古訓,並關心政治,自稱“前古之興亡,未嘗不經於心也,當世之得失,未嘗不留於意也”(《與鳳翔邢尚書書》),確定了一生努力的方向。20歲赴長安應進士試,三試不第。

第二階段,25至35歲。先登進士第。然後三試博學鴻詞不入選,便先後赴汴州董晉、徐州張建封兩節度使幕府任職,後至京師,官四門博士。這一階段重要詩文,有《原道》、《原性》、《答李翊書》、《師説》、《送李願歸盤谷序》、《送孟東野序》、《此日足可惜贈張籍》、《山石》等。第三階段,36至49歲。先任監察御史,因上書論天旱人飢狀,請減免徭役賦税,指斥朝政,被貶為陽山令。順宗即位,用王叔文集團進行政治改革,他持反對立場。憲宗即位,獲赦北還,為國子博士。改河南令,遷職方員外郎,歷官至太子右庶子。因先後與宦官、權要相對抗,仕宦一直不得志。這一階段重要詩文,有《張中丞傳後敍》、《毛穎傳》、《送窮文》、《進學解》、《八月十五夜贈張功曹》、《謁衡岳廟遂宿嶽寺題門樓》、《南山詩》、《秋懷詩》11首、《石鼓歌》等。第四階段,50至57歲病故。先從裴度征討淮西吳元濟叛亂,任行軍司馬,貫徹了加強中央集權反對藩鎮割據的主張。淮西平定後,升任刑部侍郎。他一生排斥佛教。元和十四年(819)憲宗迎佛骨入大內,他奮不顧身,上表力諫,為此被貶為潮州刺史。移袁州。不久回朝,歷官國子祭酒、兵部侍郎、吏部侍郎、京兆尹等顯職。為兵部侍郎時,鎮州王庭湊叛亂,他前往宣撫,成功而還。最後這一階段,政治上較有作為。重要詩文有《平淮西碑》、《論佛骨表》、《柳子厚墓誌銘》、《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瀧吏》等。傳世名言: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崖苦作舟。(韓愈治學名聯)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者也。(《師説》)業精於勤,荒於嬉;行

成於思,毀於隨。(《進學解》)

【名人軼事】

華山“韓退之投書處”趣事 遊人遊覽華山,都會注意到蒼龍嶺上的摩崖石刻“韓退之投書處”幾個大字。相傳韓愈當年登華山覽勝,遊罷三峯下至蒼龍嶺時,見蒼龍嶺道路如履薄刃,兩邊絕壑千尺,不由得兩腿發軟,寸步難移,坐在嶺上大哭,給家裏人寫信訣別並投書求救。華陰縣令聞訊便派人把韓愈抬下山。

【傳記文學】

概念:記載人物事蹟以傳於世的文體 ? ? “敍一人之始末者,為傳之屬” “敍一事之始末者,為記之屬”

基本特徵:

1、所記人物和事件應有歷史的真實性。真實性是傳記的生命。

2、所記事件應相對完整,着意表現傳主的個性特徵。

3、塑造人物形象時在保持真實性的前提下應有適當的藝術加工。分類:標準有內容和作者兩個。

1、史傳:紀傳體正史中的人物傳記。《史記》、《漢書》、《三國志》、《後漢書》

2、雜傳:單獨成書的類傳。《列女傳》

3、散傳:一人一傳,但不單獨成書,以單篇流行,或散見於各家文集中的個人傳記。包括傳狀、碑銘、自序等。

4、專傳:一人一傳,單獨成書的中篇以上個人傳記。

5、別傳或他傳:由別人寫的。

6、自傳:由自己寫的。

7、合傳:把幾個人合在一起寫的。【關於“敍”】

敍(序)和引言、跋、:

1、敍(序),一般寫在書或文的前面,也有寫在後面的,議論敍事兼有之。

2、引言(前言、導言、緒言、序言)是正文的引子,相當於演説中的開場白。內容切忌空泛,篇幅不宜過長。前言 用200~300字的篇幅,提出問題,包括寫作目的、意義和作用,綜述問題的歷史、資料來源、現狀和發展動態,引言只起引導作用,引言一般不另列序號及標題。

3、置於書後之文謂之“跋”,也稱後記。“後敍”,類似“後記”,是對前人為張許作傳的訂正、補充。這種文體,議論與敍事並重,筆法靈活。【人物介紹】

張中丞:即張巡(709——757),鄧州南陽(今河南南陽)人。唐玄宗開元末年進士,由太子通事舍人出任清河縣令,又調真源縣令。玄宗天寶十四載(755)安祿山叛變,張巡在雍丘一帶起兵抗擊,後與許遠同守睢陽(今河南商丘南)孤城,被圍經年,終因兵盡糧絕,援兵不至,與肅宗至德二載(757)城破被俘,與部將36人同時殉難。中丞是朝廷加封張巡的官銜。《張中丞傳》即《張巡傳》,唐李翰撰,今佚。《張中丞傳後序》是對《張巡傳》的補充。【寫作背景】

唐玄宗天寶十四年(755),安史之亂爆發,叛軍攻下洛陽。次年,叛軍又攻據長安,玄宗逃往四川,其子肅宗逃往靈武。在叛軍強大的攻勢面

前,唐朝官吏紛紛逃跑或投降,但也湧現出一些堅持抗戰、寧死不屈的英雄,領導雎陽保衞戰的張巡、許遠,就是他們中間的傑出代表。張巡,原為真源縣令,在上司譙郡太守投降敵人後,帥兵入守雍丘,叛軍數萬來攻,張巡英勇拒敵,屢戰屢捷。繼而轉移陣地,駐守寧陵。

肅宗至德二年(757)正月,叛軍以重兵猛攻雎陽,應太守許遠的請求,張巡率部自寧陵前往救援,與許遠合兵共守雎陽,擔負軍事指揮的重任,而許遠則主管糧草供應等後勤工作。守城初期,張巡率南霽雲、雷萬春等戰將奮勇殺敵,重創叛軍,連敵方主將尹子奇也被南霽雲射中左目。但是,後來敵人不斷增兵,城中糧食漸少,傷亡增多,處境極度艱難。張巡派南霽雲突出重圍,前往臨淮,向河南節度使賀蘭進明求救。賀蘭擁兵自重,不肯出師。南霽雲轉至寧陵,獲三千援兵,衝入雎陽城後,僅餘千人,而叛軍攻勢越來越猛,城中陷於絕境。當時,除賀蘭進明外,譙郡許叔冀、彭城的尚衡等都有軍事實力,卻都袖手旁觀,見死不救。

據《資治通鑑》記載,雎陽城內糧食告罄,張巡、許遠與士卒同食茶紙,“茶紙既盡,遂食馬;馬盡,羅雀掘鼠;雀鼠又盡,巡出愛妾,殺以食士,遠亦殺其奴;然後括城中婦人食之,繼以男子老弱。人知必死,莫有叛者”。到了十月,叛軍從許遠所分守的西南方攻入,雎陽遂告陷落,張巡與部將三十六人一同殉難。許遠被叛軍擄至洛陽,後亦遇害。張、許堅守雎陽,蔽障江淮財賦之區,且為唐朝軍隊重整旗鼓,發動反擊,贏得了寶貴的時間。雎陽城破三日之後,唐朝援兵趕到了,後十日,洛陽即告收復。

張、許殉國後,那些為叛軍的淫威所震懾的文武官吏,為了替自己逃跑和投降的可恥行徑辯解,反而散步流言蜚語,指責張、許不該死守雎陽,應轉移陣地,聲言與其吃人,不如保全人命,等等。張巡的友人李翰當即寫了《張巡傳》,上呈肅宗,褒揚張巡的忠義。李翰還撰有《進張中丞傳表》,充分表彰張巡等死守雎陽的業績,指出雎陽出現人吃人現象,實出無奈,並非有意,為受誣的英雄作了有力的申辯。

到了代宗大曆年間,又有人議論所謂許遠後死的問題,重新颳起污衊抗敵英雄的歪風。張巡的兒子張去疾以謠傳為信,上書:“父巡與雎陽太守遠各受一面,城陷,賊所入自遠分”;“巡及將校三十餘皆割心剖肌,慘毒備盡;而遠與麾下無傷。故遠心相背,樑、宋人皆知之”,“請追奪官爵以刷冤恥”。代宗令百官議論此事,結果認為許遠為雎陽主將,被叛軍押往洛陽報功,故死於張巡之後,無可非議,張、許同為忠烈,不可

妄加輕重。可是,在張、許殉國五十年後,對許遠後於張巡而死的問題,社會上仍有議論,藩鎮割據勢力想通過對英雄的中傷,製造分裂的輿論。【寫作意圖】

本文是作者在閲讀李翰所寫的《張巡傳》後,對有關材料作的補充,對有關人物的議論,所以題為“後敍”。韓愈寫作本文的意圖就是為了説明事實真相,歌頌英雄,駁斥流言,頌揚正氣,打擊邪惡。本文完美地體現了韓愈的為人及為文的風格,疾惡如仇,力排眾議,表明了作者對忠臣烈士的景仰之情。感情充沛,敍事與議論的完美結合是本文的一大特色。

【課文解讀】 第一段:

原文:元和二年四月十三日夜,愈與吳郡張籍閲家中舊書,得李翰所為《張巡傳》。翰以文章自名,為此傳頗詳密。然尚恨有缺者,不為許遠立傳,又不載雷萬春事首尾。

譯文:元和二年四月十三日夜晚,我與吳郡的張籍翻閲家中的舊書,發現李翰所寫的《張巡傳》。李翰一向因文筆好而自豪,這篇傳記寫的也很詳細周密。然而我覺得遺憾的是、仍有遺漏,(那就是)沒有為許遠寫傳記,也沒有記載雷萬春事蹟的始末。

小結:是引子,借評論李翰的《張巡傳》,交待寫作本文的時間和緣由。重點詞解:

1、恨:遺憾。

2、闕:通“缺”,缺少,不足。第二段:

原文:遠雖材若不及巡者,開門納巡,位本在巡上,授之柄而處其下,無所疑忌,竟與巡俱守死,成功名。城陷而虜,與巡死先後異耳。

譯文:許遠雖才能似乎比不上張巡,但打開城門接納張巡,職位本在張巡之上,卻把指揮的權力交給張巡自己甘居其下,而且絲毫也不懷疑和猜忌,最終與張巡一同守城至死,成就了功名。雎陽城陷落而被俘獲,與張巡死的時間前後不同罷了。

分析:對許遠在睢陽之戰中的表現以及他和張巡的關係做了一個總的評價。結論是,許遠的死和張巡的死在性質上是一樣的,所不同的只是死的時間有先後罷了。許遠——忠於國家,毫無私念,以大局為重

原文:兩家子弟材智下,不能通知二父志,以為巡死而遠就虜,疑畏死而辭服於賊。

譯文:張、許兩家的子弟才智低下,不能全面理解他們父親的志向,認為張巡被殺而許遠成了俘虜,便認為許遠是怕死而用言辭向敵人降服了。分析:提出問題,以便後文進行駁斥。

本句寫後人受流言蜚語的惑亂,對許遠的誤解。

原文:遠誠畏死,何苦守尺寸之地,食其所愛之肉,以與賊抗而不降乎?當其圍守時,外無蚍蜉蟻子之援,所欲忠者,國與主耳,而賊語以國亡主滅。遠見救援不至,而賊來益眾,必以其言為信。

外無待而猶死守、人相食且盡,雖愚人

亦能數日而知死處矣,遠之不畏死亦明矣。烏有城壞、其徒俱死,獨蒙愧恥求活,雖至愚者不忍為。嗚呼!而謂遠之賢而為之耶?

譯文:許遠真的怕死,為什麼還要苦苦堅守住那小小的地盤,吃他所愛之人的肉,來抗擊敵人而不投降呢?當他在圍城中堅守時,城外沒有一丁點的援助,他所要效忠的,國家與君主而已,而敵人告訴説唐朝已亡了,國君已經死了。許遠眼看救援的軍隊不到,而叛軍卻越來越多,必定會認為他們的話是真的。——提出反詰,為許遠澄清,點明事實——遠非畏死而降敵

在外無援兵可待的情況下仍誓死守城,已經人吃人且將要吃盡,即使是愚蠢的人也能數着日子知道死的地方了,由此看來,許遠不怕死這是很清楚啦。哪有城被攻破、部下都死了,只有自己蒙受羞愧恥辱而求活命的呢?即使是最愚蠢的人也不忍心這麼做。唉!難道説像許遠這樣賢明的人會做這樣的事嗎?——指明當時的客觀情境,説明許遠抱定必死的決心。

分析:這段話是駁論,駁對方的結論,着重在“畏死”二字上做文章。列舉了兩條理由:

1、“苦守尺寸之地,食其所愛之肉”;

(反證法)

2、“外無待而猶死守”,“雖愚人亦能數日而知死處矣”(直接論證)小結:補敍許遠軼事,用事實批駁許遠畏死而辭服於賊的錯誤觀點。三個事實論據:

1)“位本在巡上,開門納巡,授之柄而處其下。” 2)“苦守尺寸之地,食其所愛之肉” 3)“雖愚人亦能數日而知死處矣” 許遠——忠勇坦蕩、為國盡職,死而後已 重點詞解:

1、竟與巡俱守死:守城而死。2.遠誠畏死:果真、真的。表示假設。3.食其所愛之肉:所喜愛的人的肉。所字結構。4.當其圍守時:被圍困。被動用法。5.而賊語(yù)以國亡主滅:倒裝、省略句。正確語序:“而賊以國亡主滅語(之)”。6.人相食且盡:將要。注意本段中“之”的用法。第三段:

原文:説者又謂遠與巡分城而守,城之陷,自遠所分始,以此垢遠。

譯文:造謠的人又説什麼許遠與張巡分守雎陽城,城池的陷落,從許遠所分守的地方開始的,想用這些來誹謗許遠。

分析:提出問題,以便後文駁斥。

另一種人對許遠的誣陷——由於他個人的過失導致睢陽城的淪陷

原文:此又與兒童之見無異。人之將死,其臟腑必有先受其病者;引繩而絕之,其絕必有處。觀者見其然,從而尤之,其亦不達於理矣。

譯文:這種論調又跟兒童的見識沒有什麼兩樣。人快要死了他的五臟六腑必定有先患病的地方,拉繩子而拉斷它,繩子的斷絕必定有裂痕處。旁觀的人看到它這樣,就跟着歸罪它(先患病

的臟腑和繩斷之處),也太不通達事理了。分析:比喻論證——睢陽城的淪陷,許遠不當獨任其責

原文:小人之好議論,不樂成人之美如是哉!如巡、遠之所成就。如此卓卓,猶不得免,其他則又何説!

譯文:小人喜歡發議論,不樂於成全別人的美名就是這樣啊!像張巡、許遠所成就的事業,如此卓絕不凡,還不能免遭非議,其他人還有什麼可説的呢?

小結:以人之將死心臟肺腑先病和引繩而絕必有斷處為喻,説明城陷必有一處先破的道理,批駁“城之陷,自遠所分始”、從而把城陷的責任歸之於許遠的觀點。比喻論證:

1)“人之將死,其臟腑必有先受其齋者”

2)“引繩而絕之,其絕必有處”

“城之陷,自遠所分始”的論調“與兒童之見無異” 重點詞解:

1、以此詬遠:辱罵。

2、其藏腑必有先受其病者:內臟。

3、引繩而絕之:拉。

4、從而尤之:從:跟從。而:並且,表遞進。

5、寧能知人之卒不救:寧:難道。(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卒:最終。

6、棄城而逆遁:逆:預先。遁:逃跑。

7、戰百萬日滋之師:每天增長。

8、擅強兵坐而觀者:擅:擁有。而:表修飾。

9、設淫辭而助之攻也:製造。第四段:

原文:當二公之初守也,寧能知人之卒不救。棄城而逆遁,苟此不能守,雖避之他處何益?及其無救而且窮也,將其創殘餓羸之餘,雖欲去,必不達。二公之賢,其講之精矣。

譯文:當初許、張二公初守雎陽時,哪能料到別人最終不來救援,因而拋棄城池預先逃跑呢?假如這裏守不住,即使逃避到其他地方又有什麼用處呢?等到他們終無救援而又困難到極點時,帶領那些受傷殘廢飢餓疲弱的殘餘士兵,即使想離開,也不可能達到目的地了。憑着張、許二公的賢明,他們考慮得太精切了。

分析:第一層,也是駁論,但沒有直接擺出敵論。(敵論在《張巡傳》中)反駁的理由共有三點:

1、指出張、許不知旁人會見死不救

2、強調睢陽尚不能守,逃到他處又何用

3、睢陽不能守率殘餘餓贏能突出重圍?

原文:守一城,捍天下,以千百就盡之卒,戰百萬日滋之師,蔽遮江淮,沮遏其勢,天下之不亡,其誰之功也?

譯文:守住一座城池,捍衞着整個天下,靠着千百名誓死就戰的士乓,抗擊着百萬個一天比一天多的敵軍,掩護江淮大地,阻止了敵人的攻勢,國家沒有滅亡,這是誰的功勞呢?

分析:從駁轉入立,歌頌張,許“守一城,捍天下”的功績。從正面肯定張、許保衞睢陽的重大戰略意義。

原文:當是時,棄城而圖存者,不可一二數;擅強兵坐而觀者,相環也。不追議此,而責二公以死

守,亦見其自比於逆亂,設淫辭而助之攻也。

譯文:在那個時候,棄城逃命的,不能一個兩個地數;擁有強大的軍隊坐而觀望的人,環繞睢陽城四周有的是。不追究評議這些人,反而指責張許二公以死堅守,也 可見他們自己把自己和叛賊並列了,編造誇大失實邪 説而幫助叛賊攻擊(張、許等英雄)啊。

分析:對那些好議論的小人以及別有用心者進行批駁,起到了統一輿論,統一認識的作用。對比論證:棄城而圖存者,不可一二數; 擅強兵坐而觀者,相環也。

小結:在駁斥“責二公以死守”的錯誤觀點的基礎上,充分肯定張、許堅守睢陽城的功績,對“棄城而圖存者”、“擅強兵坐而觀者”進行了揭露批判。延伸—— ? ? 睢陽是江淮的屏障,保障給養由淮河、長江沿漢水進入唐軍後方,意義重大。歷史學界認為,張巡、許遠堅守睢陽之功,不亞於郭子儀、李光弼的用兵。

重點詞解:

1、寧能知人之卒不救:寧:難道。(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卒:最終。

2、棄城而逆遁:逆:預先。遁:逃跑。

3、戰百萬日滋之師:每天增長。

4、擅強兵坐而觀者:擅:擁有。而:表修飾。

5、設淫辭而助之攻也:製造。第五段:

原文:愈嘗從事於汴、徐二府,屢道於兩府間,親祭於其所謂雙廟者。

譯文:我曾經在汴、徐二州的幕府裏任職,經常來往於兩州之間,親自到人們所説的雙廟去祭奠過。

分析:承上啟下 原文:其老人往往説巡、遠時事,雲:南霽雲之乞救於賀蘭也,賀蘭嫉巡、遠之聲威功績出己上,不肯出師救。愛霽雲之勇且壯,不聽其語,強留之,具食與樂,延霽雲坐。霽雲慷慨語曰:“雲來時,雎陽之人不食月餘日矣!雲雖欲獨食,義不忍;雖食,且不下嚥!”因拔所佩刀斷一指,血淋漓,以示賀蘭。一座大驚,皆感激為雲泣下。雲知賀蘭終無為雲出師意,即馳去。將出城,抽矢射佛寺浮圖,矢著其上磚半箭,曰:吾歸破賊,必滅賀蘭,此矢所以志也。”愈貞元中過泗州,船上人猶指以相語。

譯文:那裏的老人常常説起張巡、許遠當時的故事。説:南霽雲向賀蘭進明請求救兵,賀蘭忌妒張巡許遠的聲望功績超過自己,不肯出兵援救。喜歡南霽雲勇敢豪壯,不聽他的話,硬要留他,準備酒席與歌舞,請(迎接)南霽雲入座。霽雲慷慨激昂地説:“我來的時候,雎陽的人沒飯吃已經一個多月了!我即使想一個人吃,道義上不忍心;即使吃了,也咽不下喉嚨!”於是拔出佩刀斬斷一個手指,鮮血淋漓,拿給賀蘭看。在座的人非常震驚,都感動激昂地為南霽雲流下眼淚。霽雲知道賀蘭終究沒有為他出兵的意思,立刻奔

馳而去。

快要出城,抽出箭來射佛寺的佛塔,箭的半截射進了它上邊的磚中,説:“我回去擊敗叛逆,一定要消滅賀蘭,這支箭用來作標記!。”我在貞元年間經過泗州,船上的人還指着來互相談論。分析:敍南霽雲乞師賀蘭進明的經過。

原文:城陷,賊以刃脅降巡,巡不屈,即牽去,將斬之;又降霽雲,雲未應。巡呼雲曰:“南八,男兒死耳,不可為不義屈。”雲笑曰:“欲將以有為也;公有言,雲敢不死!”即不屈。譯文:城破以後,叛軍用刀威脅迫降張巡,張巡不屈服,就拉出去,準備殺死他;又迫降南霽雲,霽雲沒有回答。張巡呼喊霽雲道:“南八,男子漢一死罷了,不可為不義之人所屈服!”霽雲笑着説:“本想有所作為,您既然有話,我怎敢不為國捐軀!”於是就義了。分析:敍南霽雲與張巡壯烈就義的經過。

小結:敍寫南霽雲乞師賀蘭進明及其與張巡英勇不屈、壯烈就義的事蹟,塑造了南霽雲這個忠貞勇敢、愛憎鮮明、浩氣凜然的人物形象,也從則面凸現了張許的光輝形象,襯托出了賀蘭等人的醜惡本質。南霽雲——

1、乞救於賀蘭,被強留。

2、斷指不食。

3、射矢明志。

4、笑而就義。

選取最有代表性的事件表現人物性格特徵:慷慨激昂、堅強無畏、視死如歸的英雄形象。並藉以烘托巡加倍義烈。重點詞解:

1、愈嘗從事於汴、徐二府:從:跟從。事:做事。。

2、屢道於兩府間:名作動,取道,來往。

3、其老人往往説巡、遠時事:當時的事。

4、具食與樂(yuè):準備。

5、因拔所佩刀斷一指:於是,就。

6、一座大驚:全,整。

7、皆感激為雲泣下:感動。

8、矢著(zhuó)其上磚半箭:加在„„之上。

9、賊以刃脅降巡:使動用法,使„„投降。

10、即馳去、即牽去、即不屈:於是,就。

11、不可為(wéi)不義屈:被,表示被動。第六段:

原文:張籍曰:有於嵩者,少依於巡,及巡起事,嵩常(嘗)在圍中。籍大曆中於和州烏江縣見嵩,嵩時年六十餘矣。以巡,初嘗得臨渙縣尉,好學無所不讀,籍時尚小,粗聞巡、遠事,不能細也。雲巡長七尺餘,鬚髯若神。嘗見嵩讀《漢書》,謂嵩曰:“何為久讀此?”嵩曰:“未熟也。”巡曰:“吾於書讀不過三遍,終身不忘也。”因誦嵩所讀書,盡卷不錯一字。嵩驚,以為巡偶熟此卷,因亂抽他帖以試,無不盡然。嵩又取架上諸書,試以問巡,巡應口誦無疑。嵩從巡久,亦不見巡常讀書也。為文章,操紙筆立書,未嘗起草。初守雎陽時,士卒僅萬人,城中居人户亦且數萬,巡因一見問姓名,其後無不識者。巡怒,鬚髯輒張。及城陷,賊縛巡等數十

人,坐,且將戮。巡起旋,其眾見巡起,或起或泣。巡曰:“汝勿怖。死,命也。”眾泣不能仰視。巡就戮時,顏色不亂。陽陽如平常。

譯文:張籍説:“有個叫於嵩的人,年輕時投靠張巡。等到張巡起兵時,於嵩曾在圍城之中。” 張籍大曆年間在和州烏江縣見過於嵩,於嵩那時年紀六十多歲。因為張巡,起初得到了臨渙縣尉職務,喜歡學習,沒有什麼書不讀。張籍當時還小,粗略聽到張巡、許遠的事,沒能細問。説張巡身高七尺多,鬍鬚長得像天神。曾看見於嵩讀《漢書》,對於嵩説:“為什麼老讀這部書?” 嵩回答説:“還沒讀熟呢。”張巡説:“我對書讀不超過三遍,就一輩子不會忘記。”於是背誦於嵩所讀的書,背完一卷不錯一字。於嵩很驚奇,認為張巡碰巧熟悉這一卷,就亂抽其他書套裏的書來試,沒有不是這樣的。於嵩又拿書架上的許多書,試着來問張巡,張巡隨口背誦毫無遲疑。於嵩跟隨張巡時間長了,也不見張巡經常讀書,作文章,拿起紙筆就寫,從來沒打過草稿。剛守雎陽的時候,士卒近萬人,城裏的居民也近數萬,張巡憑着一次見面問過姓名,那以後沒有不認識的。張巡發怒,鬍鬚就蓬開。到雎陽城陷落,叛賊捆綁着張巡等數十人,坐在地上,將要殺害。張巡起身一動,他的部下見他起身,有的站起,有的哭泣。張巡説:“你們不要害怕,死,是命。”大家都哭得不能抬頭看他。張巡就義時,臉色不變,安祥得跟平時一樣。分析:詳敍張巡博學與英勇就義的事蹟。

原文:遠寬厚長者,貌如其心;與巡同年生,月日後於巡,呼巡為兄,死時年四十九。譯文:許遠是寬仁厚道的人,外表如同他的內心;跟張巡同年出生,月日比張巡晚,稱張巡為兄長,死時年僅四+九歲。分析:簡敍許遠寬厚的為人。

原文:嵩貞元初死於亳、宋間。或傳嵩有田在亳、宋間,武人奪而有之,嵩將詣州訟理,為所殺。於嵩無子。張籍雲。

譯文:於嵩貞元初死於亳州、宋州之間,有人傳説於嵩在亳、宋之間有田產,武人奪去佔有它,於嵩準備到州里去告狀,被武人殺害。於嵩沒有兒子。(以上這些都是)張籍説的。

分析:交代於嵩(講述張、許軼事之人)之死。小結:補敍張巡,許遠的軼事。

寫於蒿,看似閒筆,但對錶現張巡的形象有作用,而“盡卷不錯一字”、“一見問姓名,其後無不識者” 的描寫則非常傳神地刻劃出了張巡博聞強記的一面。這些敍述的文字和議論部分相輔相成,既深化了議論,又彌補了人物塑造缺乏立體感的缺憾,可謂一舉兩得。重點詞解:

1、少:年輕時。

2、依於巡:跟隨着

張巡。

3、起事:指起兵討伐叛軍。

4、粗:大略。

5、鬚髯(rán)若神:鬍鬚長得象神仙一樣。

6、盡卷:背完一卷書。

7、帙(zhì):包書的套子。他帙:另外一卷書。

8、盡然:都是這樣。

9、操:拿起。

10、立書:立即就寫。

11、輒(zhé):就。

12、張:張開。

13、戮(lù):殺。

14、起旋:指起來小便。一説,指站起來環顧四周。

15、汝:你們。

16、怖:害怕。

17、顏色:面色。

18、陽陽:安祥鎮定,毫無畏懼的樣子。

19、詣(yì):去到,往。訟理:告狀。【文言詞語】

(1)所欲忠者,國與主耳

者:助詞,附在別的詞的後面,組成名詞性短語。譯“所要效忠的是國家與君主罷了”。(2)寧能知人之卒不救

寧能:怎麼。之:助詞,用在主語和謂語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可不譯。卒:副詞,最終。譯“怎麼能料到別人最終不來救援呢”。(3)此矢所以志也

所以:用來„„的。志:通“識”作標記。譯“這支箭就是用來作標記的”。【特殊句式】

(1)疑畏死而辭服於賊:

這句既是狀語後置句,又是省略句,應該是“疑之畏死而於賊辭服”。譯“懷疑他(許遠)害怕死而向敵人説了屈服的話”。(2)何為久讀此:

賓語前置句,疑問代詞“何”作介詞“為”的賓語前置,應該是“為何久讀此”。譯“為什麼總讀這本書呢”。(3)為所殺:

為所:固定句式,表示被動。譯“被武人殺害”。【層次結構】 全文可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1段):交待寫作本文的時間和緣由。

第二部分(2,3,4段):駁斥小人的流言蜚語,歌頌張許二人的高貴品質和歷史功勛。

第一層(2):補敍許遠軼事,用事實駁斥“畏死辭服於賊”的錯誤論調。三個事實論據: 1)“位本在巡上”

2)“苦守尺寸之地,食其所愛之肉” 3)“雖愚人亦能數日而知死處矣” “遠之不畏死亦明矣”

第二層(3):批駁“城之陷,自遠所分始”的論調 兩個比喻説理:

1)“人之將死,其臟腑必有先受其病者”

2)“引繩而絕之,其絕必有處”

“城之陷,自遠所分始”的論調“與兒童之見無異” 第三層(4):

1、駁斥“責二公以死守”的錯誤議論。首先:指出張許不知旁人會見死不救 其次:強調睢陽尚不能守,逃到他處又何用 然後:睢陽不能守率殘餘餓贏能突出重圍?

2、歌頌張,許“守一城,捍天下”的功績。

3、怒斥小人不追究擁兵坐觀者,反責“二公以死守”的卑劣行為。第三部分(5、6段)展開對英雄人物南霽雲和張巡的軼事的描寫。第一層:(5)記敍南霽

雲的事蹟

1、敍南霽雲乞師賀蘭進明的經過。

2、南霽雲與張巡壯烈就義的經過。第二層:(6)補敍張巡,許遠的軼事。

1、詳敍張巡博學與英勇就義的事蹟。

2、簡敍許遠寬厚的為人。

3、交代於嵩(講述張、許軼事之人)之死。【課文主旨】

本文熱情地歌頌了張巡、許遠、南霽雲等為國為民抗擊安史叛軍而寧死不屈的英雄事蹟,批判了那些不顧國家人民安危,忌賢妒能,擁兵謀私的軍閥,駁斥了那些小人造謠中傷的流言蜚語,抒發了自己對抗戰英雄的崇敬之情,補敍了軼事,澄清了事實,伸張了正義。【人物形象】

1、張巡: 為捍衞國家的統一和拯救民族的危亡而艱苦卓越、英勇頑強地與敵人決戰到最後一息的忠勇品質,慷慨悲壯、寧死不屈、視死如歸的英雄氣節,洋溢着可歌可泣的愛國主義精神。博聞強記的品格。

2、許遠:具有寬厚謙和、忠貞不渝、為國讓賢、以大局為重的崇高品質。

3、南霽雲:關羽式的人物,箭法超羣,俠肝義膽、嫉惡如仇、忠貞剛烈。

生於魏州頓丘(今河南省清豐縣)南寨村農民家庭。因排行第八,人稱“南八”。在平定“安史之亂”中屢建奇功。南霽雲青少年時代勤勞能幹,喜愛學習,平時收工後總要習文練武傳説他會七十二路槍法,善騎馬射箭,能左右開弓,百步之內箭無虛發。因家境貧寒,不得不棄家外出謀生,後投奔張巡部下被委以重任。

4、賀蘭進明:善嫉,自私;愛才。作者對三個人物的寫法不同:

對許遠是嚴正的描寫,伴以精到的論析,夾敍夾議,筆調鄭重,不容置疑,展示了許遠寬厚磊落的人格品性;對南霽雲則以色調強烈,充滿力度的筆觸,集中寫出他在賀蘭宴上的抽刀斷指,慷慨陳詞和抽矢射佛寺浮圖,最後慷慨赴死等幾個人生片段極為生動形象地展示了其豪爽性格和俠肝義膽;寫張巡主要是轉述跟隨過張巡的於嵩的話,從側面加以補充。【寫作特色】

(一)、夾敍夾議,敍議結合,神氣流注,章法渾成。

1、主題鮮明:讚美英雄、斥責小人。強烈的愛憎貫穿於文章始末。

2、議論、敍述轉接自然。

3、夾敍夾議,議是抽象的敍,敍是形象的議。

4、前後關聯,遙相呼應。

文章先議後敍,看來是兩大部分,但毫無脱節之感,這首先是因為不管是敍述,還是議論都服務於讚美英雄,斥責小人的鮮明主題。

從整體上講文章的前半部分側重議論,但議論中帶有敍事。例如:“遠雖村若不及巡者,„„與巡死先後異耳”。這節文字主要對許遠的高貴品質進行議論。但也附帶敍述了許遠開門納巡,授之柄而處其下的事蹟。把議論與敍述有機地

統一在一起。再如“遠誠畏死,何苦守尺雨寸之地„„以與賊抗而不降乎?”這一節文字主要針對“畏死”的論調進行駁斥,但又包含了對許遠殺所愛的人充飢的事蹟的敍述。

(二)、描寫人物,形象逼真,氣韻生動,豐富飽滿。

文中人物各有性格特徵,南霽雲的剛烈英武,張巡的從容不亂。許遠的寬厚謙遜,賀蘭進明的卑劣無恥。

本文在塑造人物形象時具有以下特點: 1)場面描寫

其中南霽雲乞師賀蘭進明的描寫最膾炙人口,文中精心描寫了南霽雲慷慨陳辭、拔刀斷指、抽矢射塔三個場面,歌頌其凜然正氣,讚美其忠肝義膽。

張巡就義:“及城陷„„陽陽如平常。”——大義凜然,視死如歸。

2)語言描寫

南霽雲在賀蘭宴會上的講話:“雲來時,睢陽之人不食月餘日矣。雖欲獨食義不忍,雖食且不下嚥。”三個“食”字,頓為兩層,顯得強調有力,加上兩個“雖„„不„„”句式連用,將南霽雲時刻掛念着圍城中父老和同伴們的心理,赤誠報國不圖個人好處的品質,生動地刻畫了出來。“吾歸破賊,必滅賀蘭!此矢所以志也。”——義憤填膺,剛烈無比。3)細節描寫

“拔所佩刀斷一指,血淋漓,以示賀蘭”,體現出霽雲剛烈無比的激憤難抑的感情,令人觸目驚心。4)襯托手法

A、南霽雲的忠肝義膽,磊落胸懷和剛烈英武,以賀蘭進明可恥的居心和卑劣的行徑作反襯。B、張巡就義時從容鎮定,視死如歸,也是由其部下的痛苦哀慟的表情來襯托的。“一座大驚,皆感激為雲泣下”的表現,襯托出南霽雲拔刀斷指行為的壯烈感人。

C、“過泗州,船上人猶指以相語”的插敍,將霽雲射塔明志的豪壯舉動,襯托得如在目前。【思考與練習】

一、本文讚揚了怎樣一種精神,對今天有何現實意義?

二、本文哪些地方表現出議論與敍事並重的特色?

三、試具體分析文中在塑造英雄形象時,採用了哪些有效方法。

《張中丞傳後敍》教案 篇二

韓愈:張中丞傳後敍P99

一、作者簡介

(一)生平

韓愈(768—824),字退之,河陽(今河南孟縣)人,郡望昌黎(今屬遼寧)。故他又自稱昌黎人,世稱韓昌黎。

韓愈的高祖、曾祖、祖、父都做過朝官或地方官。但其“三歲而孤”,由其兄韓會撫養。韓愈在《與鳳翔邢尚書書》中自言“生七歲而讀書,十三而能文”,可能與韓會的撫育有關。父輩能文者有韓雲卿,李白稱他“文章蓋世”。韓愈也説:“愈叔父當大曆世,文辭獨行中朝。”由此看來,韓愈既出生於官宦之家,叔父與兄又都以文章名世,這樣的門第對於他後來的趨向有一定的影響。韓愈時,家道已中落,而且韓會早死,韓愈隨寡嫂顛沛流離,《祭鄭夫人文》雲:“就食江南,零丁孤苦。”韓愈二十歲時,赴京師求官,又曾“窮不自存”。

韓愈初到長安謀考進士,在《答崔立之書》中説:“僕始年十六時,未知人事,讀聖人之書,以為人之仕者,皆為人耳,非有利乎己也。及年二十時,苦家貧,衣食不足,謀於所親,然後知仕之不唯為人耳。乃來京師,見有舉進士者,人多貴之。僕誠樂之,就求其術。”但此後舉進士,三次落第,終於寄食於人。

直到貞元八年(792),韓愈二十五歲,始中進士。這次考試,由陸贄主考,樑肅、王礎為佐,號稱得人。“所與及第者,皆赫然有聲”。除韓愈外,還有李觀、李絳、崔羣、歐陽詹、王涯、馮宿等,“皆天下之選”。韓愈此後又應吏部博學鴻詞科考試,但前後三年,終於落選。此後,韓愈便上書宰輔,以求聞達。貞元十一年(795)三月之內三次上書,竟無消息。於是離開京師,到地方為佐吏,先佐汴州,又佐徐州。直到貞元十八年(802),韓愈才得國子監四門博士。貞元十九(803)年十月,又與柳宗元、劉禹錫等同為監察御史。

韓愈以書生而得官,立即上書言事,卻不料《御史台上論天旱人飢狀》一奏,即得罪“專政者”,貶為連州陽山令。十年謀官,兩月即貶。當“永貞革新”的期間,韓愈正在貶所。永貞元年(805)八月,憲宗即位,韓愈遇赦,移官江陵,為法曹參軍。元和元年(806),奉詔回長安,充國子博士。因避謗毀,求為分司東都,移官洛陽。又因“日與宦者為敵”,降職河南縣令。

韓愈這幾年的貶官生涯,對於思想文章都有裨益。可惜貶官不久,又回長安。元和六年(811),遷為尚書職方員外郎,坐論柳澗,調為國子博士。元和八年,遷比部郎中,史館修撰。元和十二年,因附議裴度用兵淮西,被任為行軍司馬,功成之後,遷刑部侍郎。元和十四年(819),正當憲宗妄圖福田,迎接佛骨之時,他又上書直諫。《論佛骨表》一疏,引起憲宗震怒。一封朝奏,夕貶潮陽。一到貶所,他立即上表請罪,長慶元年(821)又返長安做官。由兵部侍郎轉吏部侍郎、京兆尹。

韓愈二十年間,兩次貶官,都由極諫,説明其人確有正直的品質。但貶官不久而又升官,則是他的不幸。如果長期被貶,成就可能更高。晚歲定居長安,沒有寫出更好的文章。

韓愈卒於長慶四年(824),終年五十七。韓愈的生平事蹟,見《舊唐書》卷一六○、《新唐書》卷一七六及皇甫湜所撰《神道碑》、李翱所撰《行狀》。著作有《昌黎先生集》。

(二)地位

韓愈是唐代傑出的政治家、哲學家、文學大家。蘇軾從文、道、忠、勇四方面對他坎坷而輝煌的一生作了高度概括,稱他“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濟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奪三軍之帥”(見《潮州韓文公廟碑》。意思是:他的創作振興了文學的衰落,他的治國方略使天下百姓受益,他的耿直所顯示的忠誠曾觸怒皇帝的龍顏——他因直諫曾兩度被貶謫,他的勇敢超過了三軍統率)。當然,他的主要成就在文學方面。因他自謂郡望是昌黎(即昌黎郡的名門望族),故世稱韓昌黎。

他卒後諡曰文,故又稱韓文公。

(三)政治思想

韓愈的政治思想複雜而充滿矛盾。他既以儒者自居,排斥佛老,又多“離經叛道”言論。他既極力推尊孔孟之道,又相信天命和鬼神。他一方面宣揚統治人民的刑政,另一方面在災荒年頭又能上疏德宗為民請命。他一方面反對王叔文集團的革新運動,而另一方面卻追隨另一個政治上比較進步的裴度,在反對藩鎮割據、宦官擅權等改革弊政方面,與王叔文集團的革新主張並無二致。正是因為韓愈思想複雜,因而,儘管他以儒家道統的繼承者自居,可在宋代理學家眼裏,韓愈不過是個駁雜的文人。也就是説,從思想核心的吻合程度看,他還不能算是一個道地的儒家衞道士。

(四)文學主張

韓愈的文學主張,指導思想主要是儒學,但並非完全出於儒家道統。他的生活遭遇、社會經歷,古代的前輩作家(如莊周、屈原、司馬遷、李白、杜甫等)優秀的文學傳統,對他文學思想的形成也有很大影響。

韓愈的文學主張主要體現在他在散文和詩歌創作上有自己整套的理論。

第一,提倡“文道合一而道為主”。認為“道”是目的,“文”是手段;“道”是內容,“文”是形式,用“道”來充實“文”的內容。道的內涵,就是仁義。尊尚古道,所以要提倡古文。

第二,提倡學習先秦兩漢古文,因為古道載於古人之文。

第三,既要學古,又要變古。用意並不是復古,而是要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創新。提出“惟陳言之務去”(《答李翊書》)的寫作原則,反對因襲摹擬乃至剽竊。

第四,要求作品有充實的內容。為此,作者須有紮實的道德修養。

第五,作品的充實的內容,又必須植根於作家現實生活的土壤。他從自身的坎坷遭際,不得志的感受,提出“不平則鳴”的論點。也就是説,作家有切身體驗,才能產生有真情實感、內容充實的文學作品。這就突破了文以裁道觀點的侷限,繼承了儒家關於《詩三百篇》的“怨”“刺”説,屈原的“發憤以抒情”(《九章·惜誦》)説,司馬遷的“發憤著書”説。而對宋代歐陽修的“窮而後工”説,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第六,在作品風格方面,強調“奇”。當時,韓愈詩文,被稱為“元和體”的一種。韓愈和“元和體”中另一派詩人元(稹)、白(居易),都推尊杜甫,而向不同的方向發展。元、白揚杜而抑李,韓愈則李杜並重。韓愈本人的詩作,在語言的錘鍊、風格的雄渾方面,接近杜甫;而在詩歌創作中的奇情壯思,幻想馳騁方面,尤其傾向於李白。韓愈強調詩文風格的“奇”,對同代及後代作者的創作,都有一定影響。

(五)文學成就

1、領導古文運動

作為中唐時期古文運動的領袖,韓愈的理論和實踐對唐代文風的變化起過主要的推動作用。他主張“文以載道”,要求言之有物;反對駢儷文風,提倡文體改革;主張“辭必己出”,強調“文從字順”、“惟陳言之務去”等。這一系列明確的理論主張在文學史上具有革新意義。

2、散文創作

韓愈是司馬遷以後最大的散文作家。被尊為“唐宋八大家”之首。他領導古文運動,不僅有重要的理論建樹,而且致力於創作實踐,寫出了許多典範性的散文作品。特點是:斂氣蓄勢,雄奇奔放,曲折變化,流暢明快。形式多樣,內容豐富,表現力強,無論議論説理、寫人敍事、言志抒情,都能產生強烈的藝術效果和廣泛深遠的社會影響。

蘇洵《上歐陽內翰書》:

韓子長之文,如長江大河,渾浩流轉,魚黿蛟龍,萬怪惶惑,而抑遏蔽掩,不使自露,而人望見其淵然之光,蒼然之色,亦自畏避不敢迫視。

(1)論説文

按其內容和形式來説,大體可分三種類型。

第一類,是以明儒道、反佛教為中心內容的長篇和中篇。如《原道》從現實的政治、經濟觀點着眼,提倡儒道,反對佛老。文中舉出佛、老二家是古代士、農、工、賈四民以外的寄生者,他們不事生產,靠別人養活;而且佛、老還處於“教者”的地位,與儒家並而為三,和文、武、周公、孔、孟之道爭天下。主張把僧、道返回四民之中。又如《原性》從哲學觀點立論,論人性有上、中、下三品,上品善,下品惡,中品可導而上下。篇末説今之言性者,“雜佛老而言”,所以異乎孔子之説。韓愈認為,凡佛老之言,統統是異端邪説,在人性問題上也不例外。再如《師説》論師道,是從傳道授業角度立論,提出“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所傳之道,就是儒家之道。這類文章,論題明確,論證有力,言詞鋒利,説理深刻,很有氣勢。在結構上往往具有格局嚴整、層次分明的特色。

第二類,屬嘲諷社會現狀的雜文。短篇如《雜説》四首。名篇《雜説》之四,以伯樂和千里馬為喻,慨歎名馬不遇伯樂,賢才難遇知音,揭露封建社會昏聵的執政者埋沒人才的罪過。比喻巧妙,寓意深遠,是韓愈短篇雜文中的佳作。長篇如《進學解》,構思奇特,用東方朔《答客難》、揚雄《解嘲》的問答形式,幽默的筆觸,表現自身的坎坷遭遇,嘲諷社會的庸俗習氣。

第三類,論述文學藝術思想。如《答李翊書》、《送高閒上人序》等。提出自己的文藝主張,總結詩文創作的經驗。《送高閒上人序》説人們要把自己的“巧智”寓用於某類事物,必須順應事物的發展規律,不怕挫折,堅持不懈,專心致志,不受外物的糾纏,才能有所成就。人的一生,無論作甚,都必須“樂之終身不厭”,不能另外有所愛慕而改從別業。序文強調學藝必須用心、專一,對人的執業敬業與成才,頗有啟發教益。

(2)敍事文與抒情文

韓愈的敍事文也有多種類型。或學習儒家經書(如《尚書》、《雅》、《頌》等)筆法,文字古雅。如《平淮西碑》(記述平淮經過,歌頌唐王朝平定藩鎮叛亂的業績);或繼承《史記》等歷史散文傳統,融議論、敍事、抒情於一爐,通過細節描寫,生動傳神地表現人物性格,如《張中丞傳後序》。

韓愈的抒情文,多見於祭文、書信、贈序。如《祭十二郎文》,《祭柳子厚文》等。情真意濃,感人肺腑。

《祭十二郎文》,被成為祭文中的“千古絕調”,是古代抒情散文中的不朽名篇。該文通篇散體,一改過去以駢文或四字一句韻文的舊制,在祭文中為首創。該文深情地敍寫了和十二郎的情誼和對十二郎之死的無限悲痛,字字情,聲聲淚,令人動容。韓愈和十二郎的關係非常特殊。十二郎是韓愈的侄子。韓愈三歲喪父母,由兄嫂撫養。他和十二郎名為叔侄,實同兄弟,感情特別深厚。十二郎的死,使他悲痛欲絕,也勾起他的心酸回憶。

韓愈的古文,與同時代傳奇小説的寫作,有相互影響。《毛穎傳》之類,是完全出於虛構,具有小説意義的作品。但和當時流行的一般傳奇小説,還有些區別。《毛穎傳》用擬人化手法,為毛筆作傳,寫“毛穎”博聞強記,善隨人意,任人使用,最後以老見疏,多少帶有韓愈身世的感慨,它不象典型的傳奇小説那樣有豐富的故事情節和用文采藻繪精細刻畫,其“駁雜無實”的虛幻構想,則是受當時傳奇小説影響的。

(3)藝術特色

韓愈古文,氣勢充沛,結構嚴謹,語言精練。尤其在語言創新上,堪稱語言大師。他善於在學習前人語言基礎上推陳出新,又能對人們的口語進行加工提煉,創造出新穎詞語。如“蠅營狗苟”、“面目可憎”、“語言無味”、“垂頭喪氣”(《送窮文》),“貪多務得”,“佶屈聱牙”、“動輒得咎”、“同工異曲”、“俱收並蓄”(《進學解》),“不塞不流,不止不行”(《原道》),“俯首帖耳”、“搖尾乞憐”(《應科目時與人書》)等,數量不少,一直沿用至今,豐富了我國語言的寶庫。他主張“文從字順各識職”(《南陽樊紹述墓誌銘》),創造比較接近於口語的文體,在當時歷史階段,初步擴大了文言文體的表達功能,對當時和後世的散文寫作,都有積極影響。但另一方面,韓愈文章中還有“佶屈聱牙”的文句,少數篇章使用僻字,追求怪奇。對後來一部分文人的寫作產生了一些負面影響。

3、詩歌

韓愈的詩歌也頗有成就,主要特點是,以文為詩,奇崛險怪,筆力矯健,境界雄奇。和孟郊的詩風格接近,形成了韓孟詩派。

名詩有《調張籍》、《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等。胡震亨《唐音癸籤》卷七:

皇甫湜雲:韓公愈茹古涵今,無有端涯。及其酣放,豪曲快字,凌紙怪發,鯨鏗春麗,驚耀天下。

二、《張中丞傳後敍》P99 1.解題

敍,也作序。現在的序一般放在著作的前面,而古代的序多放在書末,稱為“後敍”——本篇就屬此類。現在把放在後面的序稱為“跋”(後記)。

題目中的張中丞,指唐玄宗時的大將張巡。玄宗天寶十四年(755),安史之亂爆發。真源縣令張巡與睢陽太守許遠共同起兵討賊,守衞睢(雖音)陽,被敵圍困,苦戰十月,終因糧盡援絕,睢陽城陷,二人被俘壯烈犧牲。但當時朝廷一些文武官員為開脱自己見死不救、臨陣脱逃的無恥行徑,百般詆譭張、許。致使忠君衞國的功臣蒙受不白之冤。

李翰在玄宗天寶年間擔任史官,是張巡好友,曾同張巡在睢陽,親歷戰守情形,便寫了《張巡傳》上呈肅宗,澄清是非。但是,可能是受當時流言的影響(如有人説,許遠怕死,在睢陽城淪陷後投降了叛軍。事實並非如此。許遠也是慷慨就義的,只是比張巡犧牲得晚些而已),李翰沒有給許遠立傳。之外,李翰在《張巡傳》中還寫了張巡手下的一員猛將南霽雲(參見P100註解①)的事蹟,但無頭無尾,不夠完整。

安史之亂後,唐王朝仍處於藩鎮割據、軍閥混戰的混亂狀態。擁兵自重的各地節度使為給自己的分裂叛亂活動製造輿論,還在不斷製造關於張、許的流言。對此,韓愈無比憤慨,從維護國家統一的立場出發,於憲宗元和二年(807)寫作此文,給李翰的《張巡傳》以重要補充和發揮,熱情表彰張、許等忠貞為國的功績和寧死不屈的高尚氣節,義正詞嚴地批駁了強加在他們頭上的誣衊不實之辭。

本文的寫作意圖,在第一段説得明白。即彌補《張巡傳》的不足:一是為許遠立傳;二是補《張巡傳》不記雷萬春(南霽雲)事蹟首尾之缺憾。

2、課文串講 第一段P99 【原文】元和二年四月十三日夜,愈與吳郡張籍閲家中舊書,得李翰所為張巡傳。翰以文章自名(自負),為此傳頗詳密;然尚恨有闕(通“缺”)者,不為許遠立傳,又不載雷萬春(從後文看,應是“南霽雲”,兩人同為張巡部下)事首尾。

【譯文】元和二年四月十三日夜,我和吳郡人張籍翻閲家中舊書,翻得李翰撰寫的《張巡傳》。李翰因文章寫得好而自負,這篇傳記也寫得很詳細周密。但可惜還有不足之處,沒有替許遠立傳,又沒有記載雷萬春事蹟的始末。

【本段內容】説明寫作本文的動機。

第二段P99 分兩小段講

第一小段。

【原文】遠雖材若不及巡者,開門納巡,位本在巡上(許遠是太守,張巡是縣令,許遠的級別高於張巡),授之柄而處其下,無所疑忌,竟(終於,最後,畢竟)與巡俱守死,成功名(成就功勛名節),城陷而虜,與巡死先後異耳。兩家子弟材智下,不能通知(注⑩通曉,瞭解)二父志,以為巡死而遠就虜,疑畏死而辭服於賊(向敵人説了屈服的話。辭,講話,告訴)。遠誠畏死,何苦守尺寸(形容地方狹小)之地,食其所愛之肉(睢陽被圍日久,城中食盡,羅雀掘鼠;雀鼠又盡,張巡殺愛妾,許遠殺家奴,以為士兵之食),以與賊抗而不降乎?當其圍守時,外無蚍蜉蟻子之援(形容極微小的援助。蚍蜉,音皮浮,黑色大螞蟻),所欲忠者,國與主耳,而賊語公以國亡主滅。遠見救援不至,而賊來益眾,必以其言為信(一定把他們的話當作真的。信,真實。),外無待而猶死守,人相食且盡,雖愚人亦能數日(蜀音,計算日期,指為期極短)而知死處(地方,此處指時間)矣:遠之不畏死亦明矣。烏有城壞(被攻破),其徒俱死,獨蒙愧恥求活?雖至愚者不忍為。嗚呼!而謂遠之賢而為之邪?

【譯文】許遠雖然才能似乎趕不上張巡,他打開城門接納張巡共守睢陽。地位本來在張巡之上,卻把權柄交給他,受他指揮,沒有任何猜疑和妒忌,最後和張巡一起守城而死,成就了功勛和名節。許遠在城池淪陷被俘,跟張巡一樣從容就義,只是時間先後不同罷了。許、張兩家子弟才智低下,不能徹底理解兩位父輩的志向。認為張巡死了許遠卻做了俘虜,就懷疑許遠怕死而向敵人説了屈服的話。許遠假如真的怕死的話,何苦要死守小小的睢陽城,吃他所愛的人的肉,去同敵賊抵抗而不投降呢?當他們被圍困堅守的時候,城外沒有任何援兵,他們所要效忠的只是國家和君主罷了,但叛軍卻告訴他們,國家已亡、皇帝已死。許遠看見救兵不來,而叛軍卻越來越多,一定一定把敵人的話當真。外面沒有可待的援軍卻還有死守,人吃人也快吃完了,即使傻瓜也會計算日期知道死亡的期限!許遠的不怕死也就很明白了。哪有城被攻破,部下都死光了,他自己卻獨自含羞忍辱,苟且偷生的呢?即使是最愚蠢的人也不肯這麼做。唉!難道説許遠這樣賢明的人會做這樣的事嗎?

第二小段

【原文】説者(指發議論的人)又謂遠與巡分城而守(當時張巡守東北,許遠守西南),城之陷自遠所分始,以此詬(註解15,辱罵,誹謗)遠,此又與兒童之見無異。人之將死,其藏(同“髒”)腑必有先受其病者;引(拉扯)繩而絕(斷)之,其絕必有處(地方)。觀者見其然,從而尤(責怪)之,其亦不達於理(不明事理)矣。小人之好議論,不樂成人之美(語出《論語。顏淵》:“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原意是助人為善,後引申為成全別人的好事。本句意思是:不樂於成全別人的美名)如是哉!如巡、遠之所成就,如此卓卓(卓絕,突出),猶不得免,其他則又何説!【譯文】議論的人又説許遠和張巡分段守城,城的陷落是從許遠分守的地段開始的,拿這個來辱罵許遠。這又和兒童的見識沒有差別。人快要死的時候,他的內部器官一定有首先患病的部位;拉繩子使它斷,那總會從一處斷。看的人見這樣,就去責怪它(指患病的部位、繩子斷的地方),也未免太不懂道理了。小人喜歡非議,不樂意成全別人的好事竟然到了這個地步哇!象張巡、許遠所成就的功名(指他們對國家作出的貢獻)如此卓越突出,還不免遭受指摘,別的事情還有什麼可説的呢?

【本段內容】説明許遠能容、盡職且不畏死。

第三段P99 【原文】當二公之初守也,寧能(豈能,哪能)知人之卒不救,棄城而逆遁(注19預先逃跑)?苟(假若)此不能守,雖避之他處何益?及其無救而且窮(困窘)也,將(帶領)其創殘餓羸之餘,雖欲去,必不達。二公之賢(賢明,有道德,有才能),其講之精(講,研究,商討。精,精細、周到。本句的意思是,兩人那樣聰明,他們會商量得很周密。)矣。守一城,捍天下(守住了睢陽一座城,捍衞了整個國家),以千百就盡之卒,戰百萬日滋之師,蔽遮(掩護)江、淮,沮遏(阻止)其勢,天下之不亡,其誰之功也?當是時,棄城而圖存(棄城逃跑、貪圖活命)者,不可一二數;擅強兵(擁有強大的軍隊),坐而觀者,相環(四周都是)也。不追議此,而責二公以死守,亦見其自比於逆亂(把自己擺在叛賊的行列。比,並列),設淫辭(捏造荒謬的言辭)而助之攻(幫助叛賊攻擊張許二公)也。

【譯文】當張、許二公剛守睢陽的時候,怎能料到別人終於不來救援,因而放棄睢陽事先逃走呢?如果這座城守不住,即使逃避到別的地方又有什麼用處呢?等到他們沒有救兵而且陷入困境時,帶着那些傷殘病弱的部下,即便想撤離,也肯定不可能。張、許二公如此賢明,他們會考慮得很周到。守一座城,來捍衞整個天下,憑藉千百名接近死亡的士兵,抵擋上百萬日益增多的敵軍,掩護江淮流域,阻止敵人的攻勢。國家(指唐王朝)沒有滅亡,是誰的功勞呢?在當時,棄城逃跑、貪圖活命的不是少數;手握重兵、見死不救的人到處都是。不去追究這些人,反而責怪張、許不該死守,可見那些人是把自己擺在叛賊的行列,捏造荒謬的言辭幫助叛敵攻擊(張、許二公)。

【本段內容】説明二公死守之壯而有功。

第四段P99-100 【原文】愈嘗從事於汴、徐二府,屢道(動詞,取道,往來)於兩州間,親祭於其所謂雙廟者(兩人死後,唐憲宗追贈張巡為揚州大都督、許遠為荊州大都督,並在睢陽立廟,當時稱為霜廟)。其老人往往説巡、遠時事雲(句末語氣助詞)。【譯文】我曾在汴州、徐州兩府任職,多次經過兩州之間的睢陽城,親自到那稱為“雙廟”的地方祭奠過,那裏的老人常常説起張巡、許遠當時的事情。【本段內容】寫己曾聽當地人言二公事。(結構上屬過渡)

第五段P100 【原文】南霽雲之乞救於賀蘭也,賀蘭嫉巡、遠之聲威功績出己上(在自己之上,即超過自己),不肯出師救。愛霽雲之勇且壯,不聽其語,強留之,具食與樂(準備了酒食、歌舞),延霽雲坐。霽雲慷慨語曰:“雲來時,睢陽之人不食月餘日(一個多月沒有東西可吃)矣。雲雖欲獨食,義不忍(從道義上説也不忍心);雖食,且不下嚥。”因拔所佩刀斷一指,血淋漓,以示(給„„看)賀蘭。一座大驚,皆感激(感動),為雲泣下。雲知賀蘭終無為雲出師意,即馳去。將出城,抽矢射佛寺浮圖(佛塔),矢著(着,射中)其上磚半箭(本句:箭的半截射進了佛塔上邊的磚中),曰:“吾歸破賊,必滅賀蘭,此矢所以志(同“識—志音”,作標記)也。”愈貞元中過泗州,船上人猶指以相語。城陷,賊以刃脅降巡。巡不屈,即牽去,將斬之。又降霽雲,雲未應,巡呼雲曰:“南八,男兒死耳,不可為不義屈。”雲笑曰:“欲將以有為也(本想活着有所作為——指破賊殺賀蘭進明);公有言,雲敢不死?”即不屈。

【譯文】南霽雲向賀蘭進明求救的時候,賀蘭嫉妒張巡、許遠的聲威功績超過自己,不肯出兵援救。賀蘭喜歡南霽雲的英勇和豪壯,不聽他求救的要求,硬要留住他,準備了酒肉、歌舞,請南霽雲入座。南霽雲情緒激昂地説:“我來的時候,睢陽城內的人已經有一個多月沒東西吃了。我即使想一個人吃,道義上也不忍心,即使吃也咽不下去。”於是抽出隨身佩帶的刀,砍斷一個手指,血淋淋的,來給賀蘭看。滿座的人非常震驚,都感動地為他掉淚。南霽雲明白賀蘭終究沒有為自己出兵的意思,就飛馬離去了。快要出城的時候,抽出一支箭射向佛寺的高塔,箭的半截穿進佛塔的磚裏。他説:“我回去打敗了叛賊,一定回來滅掉賀蘭!這一箭就作為我報仇的記號。”我於貞元年間路過泗州,船上的人還指着佛塔告訴我當年的事兒。睢陽淪陷後,叛賊用刀威逼張巡投降。張巡不屈服,隨即被拉走,行將斬首。又威逼南霽雲投降。南霽雲不理。張巡對南霽雲喊道:“南老八,大丈夫一死罷了,不能屈從不義的人!”南霽雲笑着回答説:“我原想要有所作為的。現在你有了話,我豈敢不死?”於是就沒有屈服。

【本段內容】記敍南霽雲(乞救於賀蘭事)之義與勇。第六段P100 【原文】張籍曰:有於嵩(張巡部下)者,少依於巡。及巡起事(指起兵討伐安、史叛軍),嵩常(同“嘗”,曾經)在圍中。籍大曆中於和州烏江縣見嵩,嵩時年六十餘矣,以巡(因和張巡的密切關係的緣故)初嘗得臨渙縣尉。好學,無所不讀。籍時尚小,粗(粗略,大致)問巡、遠事,不能細(詳細瞭解)也。雲:巡長七尺餘,鬚髯(鬍鬚的總稱。長在下巴上的叫須,長在兩腮的叫髯)若神(天神)。嘗見嵩讀《漢書》,謂嵩曰:“何為久讀此?”嵩曰:“未熟也。”巡曰:“吾於書讀不過三遍,終身不忘也。”因誦嵩所讀書,盡卷(指背完一卷)不錯一字。嵩驚,以為巡偶熟此卷,因亂(隨便)抽他帙(至音,書套,這裏指書)以試,無不盡然(都是這樣)。嵩又取架上諸書,試以問巡,巡應口誦無疑。嵩從巡久,亦不見巡常讀書也。為文章,操紙筆立書(拿起紙筆就寫),未嘗起草。初守睢陽時,士卒僅(將近)萬人,城中居人户亦且(將近)數萬,巡因一見問姓名,其後無不識者。巡怒,鬚髯輒(就)張(蓬開)。及城陷,賊縛巡等數十人,坐,且將戮。巡起旋(轉身,一説作“小便”解),其眾見巡起,或起或泣。巡曰:“汝勿怖,死,命也!”眾泣不能仰視。巡就戮時,顏色不亂(臉色不變),陽陽(安詳的樣子)如平常。遠寬厚長者,貌如其心。與巡同年生,月日後於巡,呼巡為兄,死時年四十九。嵩貞元初死於亳、宋間,或傳嵩有田在亳、宋間,武人奪而有之,嵩將詣(到)州訟理(告狀),為所殺。嵩無子。張籍雲。

【譯文】張籍説:有個叫於嵩的人,年輕時就跟隨張巡;等到張巡起兵討伐叛賊時,於嵩也曾在圍城中。張籍大曆年間在和州烏江縣見過於嵩。於嵩當時已經六十多歲了。由於張巡的緣故,當初曾擔任過臨渙縣尉的職務,愛學習,無書不讀。張籍那時還小,粗略地聽到一些張巡和許遠的事情,還不夠詳細。於嵩説張巡身高七尺,鬍子長得像天神。他曾有一次看到於嵩在讀《漢書》,便問:“為什麼老是讀這部書?”於嵩説:“還沒讀熟呢。”張巡説:“我讀書不超過三遍,終生不會忘掉。”於是背誦起於嵩正讀的那捲書,背完整卷不錯一字。於嵩很驚奇,以為張巡碰巧熟讀過這一卷,於是隨意抽出其他各捲來測試,無不如此。於嵩又從書架上取出另外一些書,試着拿來問張巡,張巡隨口背誦,毫不遲疑。於嵩跟隨張巡很久,也沒見張巡經常讀書。張巡寫文章時,拿起紙筆就寫,不曾打過草稿。開始駐守睢陽時,土兵差不多有上萬人,城裏的居民,也將近幾萬户。張巡憑一次見面、問過姓名,以後碰見沒有不認識的。張巡發怒時候,鬍鬚就張開。到了睢陽失陷的時候,叛賊捆綁張巡等幾十個人坐在地上,快要殺他們。張巡起身小便,部下看他站起來,有的也站起來,有的掉眼淚。張巡説:“你們別害怕,死是命中註定的。”大家哭得不能抬頭仰視。張巡就義時,臉色不變,安詳得同平常一樣。許遠是位寬厚的長者,相貌也同他的心地一樣質樸。他和張巡同年生,月份和日子比張巡晚些,稱張巡為兄長。死時四十九歲。於嵩貞元初年死在毫州、宋州一帶。有人説於嵩在毫、宋一帶有田產,強盜霸佔了它們。於嵩打算到睢陽告狀,被他們殺害。於嵩沒有兒子,這是張籍説的。

【本段內容】記敍(張籍所述)張巡一、二軼事(見其博學強記及從容就義之一斑)及(張籍轉述)於嵩事。

3、主旨

本文通過議論和敍述,駁斥了對張許二人、尤其對許遠的誹謗,歌頌了張巡、許遠和南霽雲等人死守孤城、抗擊叛賊、寧死不屈的英雄事蹟,伸張了正義,鞭撻了邪惡,彌補了《張巡傳》的缺憾。

4、寫作特點

(1)議敍結合,主次分明,重點突出

先敍後議,夾敍夾議,以敍為主,是一般論説文的寫法。與此不同,本文先議後敍。前半部分(1-3自然段)重在議論,後半部分(4—6自然段)重在敍述。從篇幅看,幾乎各佔一半,實際是以議為主,以敍為輔。

前半部分分析論理,駁斥邪説,為許遠辯誣,是本文重點所在。後半部分敍述張巡、南霽雲、許遠事蹟,對前半部分起到了充實論據、增添感染力的作用,也彌補了《張巡傳》的不足。議論和敍述通過第四段過渡,顯得十分自然。

但遺憾的是,前半為許遠辯誣,主要靠分析、推理和比喻論證,後半所敍述的許遠事蹟又寥寥數語,並不具體,和南霽雲事蹟相比就顯得遜色,這在客觀上削弱了前半為許遠辯誣的力量。

(2)採用多種手法駁斥謬論,透徹有力

如,針對許遠“畏死而辭服於賊”的傳言,運用分析推理的方法,層層深入論證許遠並不怕死。理由有三:一是主動讓權於張巡,足見其品格高尚;二是城內彈盡糧絕又無外援仍死守,足見其不怕死;三是城被攻破其部下俱死,他怎會蒙羞苟活?——推論合理,令人信服。

又如,駁斥遠應負城陷責的責難,運用比喻論證方法。人之將死,其藏腑必有先受其病者;引繩而絕之,其絕必有處。用人死與斷繩作比。形象貼切。説明城破許遠也無力迴天,從而指出以此垢遠是兒童之見,不通情理。

再如,駁“責二公以死守”淫辭,採用列舉充足理由和對比方法。

列舉理由,説明“死守”是當時的唯一選擇。同時,拿死守與“棄城圖存”的貪生怕死者、“擅強兵坐而觀”的見死不救者對比,更加突出了兩人賢德忠烈的品格。

(3)選取典型細節刻畫人物,生動傳神

如寫南霽雲,抓住他“斷指拒食”和“矢射浮圖”兩個極富表現力的細節,並用賀蘭進明愛其“勇且壯”和“一座大驚,皆感激,為雲泣下”來烘托,最後再記敍其慷慨赴死的情境,這樣,南霽雲的壯士性格和英雄形象,就生動地立在讀者面前。

再如寫張巡,通過“長七尺餘,鬚髯若神”的描寫,從外形上刻畫出他的高大威猛、氣宇軒昂;通過“巡怒,鬚髯輒張”的簡潔描寫,突出了他的剛烈性格;通過他赴死時的“顏色不亂,陽陽如平常”的神態描寫,生動表現了他的鎮定從容、視死如歸的英雄本色。

5、“研習與思考”P101 1.分析韓愈是如何選取細節來刻畫人物性格的?

答:參見

4、(3)。

2.談談韓愈分析和評價人物的手法。

答:(1)多角度:文章的角度很複雜,既根據文獻記載,又以意逆志,動用推理,判斷人物動機,同時選取自己的採訪和他人的轉述,豐富了人物內涵。

(2)敍事與議論、抒情融為一體。文章開始先議論,立其大旨,其中已含感歎同情之意。以下全敍張巡軼事,與前面的討論與感慨絲絲入扣,生動逼真而耐人味。

3、《舊唐書》、《新唐書》經及其他唐代史料中查閲張巡、許遠等人的事蹟,結合本文,對這一段歷史進行研究,可以將研究的結果寫成歷史散文、小説或小説論文。

答:略。

張中丞傳後敍的原文和翻譯 篇三

導語:《張中丞傳後敍》是中國唐代文學家韓愈所創作的一篇散文。這是表彰安史之亂期間睢陽(今河南商丘)守將張巡、許遠的一篇名作,是作者在閲讀李翰所寫的《張巡傳》後,對有關材料作的補充,對有關人物的議論,所以題為“後敍”。全文感情激盪,褒貶分明,議論敍事互為表裏,不分賓主。文中關於南霽雲拒食斷指、抽矢射塔,張巡誦讀《漢書》、起旋眾泣等細節描寫頰上添毫,傳神寫意,形象栩栩如生,光采照人。以下是小編整理張中丞傳後敍的原文和翻譯,以供參考。

原文:

元和二年四月十三日夜,愈與吳郡張籍閲家中舊書,得李翰所為《張巡傳》。翰以文章自名,為此傳頗詳密。然尚恨有闕者,不為許遠立傳,又不載雷萬春事首尾。

遠雖材若不及巡者,開門納巡,位本在巡上,授之柄而處其下,無所疑忌,竟與巡俱守死,成功名。城陷而虜。與巡死先後異耳。兩家子弟材智下,不能通知二父志,以為巡死而遠就虜,疑畏死而辭服於賊。遠誠畏死,何苦守尺寸之地,食其所愛之肉,以與賊抗而不降乎?當其圍守時,外無蚍蜉蟻子之援,所欲忠者,國與主耳。而賊語以國亡主滅。遠見救援不至,而賊來益眾,必以其言為信。外無待而猶死守,人相食且盡,雖愚人亦能數日而知死處矣。遠之不畏死亦明矣。烏有城壞其徒俱死,獨蒙愧恥求活?雖至愚者不忍為。嗚呼!而謂遠之賢而力之邪?

説者又謂遠與巡分城而守,城之陷,自遠所分始,以此詬遠。此又與兒童之見無異。人之將死,其藏腑必有先受其病者。引繩而絕之,其絕必有處。觀者見其然,從而尤之,其亦不達於理矣。小人之好議論,不樂成人之美如是哉!如巡、遠之所成就,如此卓卓,猶不得免,其他則又何説?

當二公之初守也,寧能知人之卒不救,棄城而逆遁?苟此不能守,雖避之他處何益?及其無救而且窮也,將其創殘餓羸之餘,雖欲去必不達。二公之賢,其講之精矣。守一城,捍天下,以千百就盡之卒,戰百萬日滋之師,蔽遮江淮,沮遏其勢。天下之不亡,其誰之功也?當是時,棄城而圖存者,不可一二數,擅強兵坐而觀者相環也。不追議此,而責二公以死守,亦見其自比於逆亂,設淫辭而助之攻也。愈嘗從事於汴、徐二府,屢道於兩州間,親祭於其所謂雙廟者。其老人往往説巡、遠時事雲。

譯文:

元和二年四月十三日夜,我和吳郡人張籍翻閲家中舊書,發現李翰撰寫的《張巡傳》。李翰以文章寫得好而自負,這篇傳記寫得很詳細周密。但可惜還有不足之處,沒有替許遠立傳,又沒有記載雷萬春事蹟的頭尾。

許遠雖然才能似乎比不上張巡,但他打開城門,接納張巡共守睢陽。地位本來在張巡之上,卻把權柄交給他,受他指揮,沒有什麼猜疑和妒忌,最後和張巡一起守城,一起死難,建立了功名,由於城池淪陷而被俘虜,和張巡的死相比先後不同時罷了。許、張兩家子弟才能智慧低下,不能徹底理解許遠、張巡的志氣。張家子弟認為張巡戰死而許遠受虜不死,懷疑許遠怕死而降賊。許遠假如怕死的話,為何要苦苦地死守小小的睢陽城,把自己的奴僮殺了給土兵們吃,來同敵軍抗戰而不投降呢?當他們被圍困的時候,城外連極其弱小的援兵都沒有,他們所要效忠的只是國家和君主罷了,而叛軍則告訴許遠唐朝已經滅亡,君主已經死了。許遠看見救兵不來,而叛軍卻越來越多,一定以為敵人的話是真的。等不到外來的救兵尚且死守城池,人吃人也快吃完了,即使是傻瓜也會算得出死亡的期限!由此看來,許遠的不怕死也就很明白了。哪有城池失陷了,部下都死光了,他自己卻獨自含羞忍辱,苟且偷生的呢?即使是最愚蠢的人也不肯這麼做。唉!難道説許遠這樣賢明的人會做這樣的事嗎?

談論的人又説許遠和張巡分別守城,城池失陷是從許遠所分擔的一面開始的,拿這個來辱罵許遠。這又和兒童的見識沒有差別。人要死,他的內部器官一定有先得那個病的部位;拉斷繩子,它斷開的地方一定是繩子的某一段。觀察人死、繩斷的人見到情況是這樣,據此就責怪某一內臟和繩子的某一段,也未免太不懂道理了。小人喜歡非議,不樂意成全別人的好事竟然到了這個地步哇!象張巡、許遠對國家作出的貢獻是如此卓越,還不免遭受指摘,別的事情那還有什麼可説的呢?

當張、許二公初守睢陽的時候,怎能料到人家終於不來救援,因而放棄睢陽,事先退走呢?如果這座城不能夠守住,即使退避到別的地方去又有什麼用處呢?等到確無救兵,處於困難的境地時,率領着他們那些因受傷而殘廢、因捱餓而瘦弱的餘部,即便想撤離睢陽也肯定不可能了。張、許二公這樣賢明,他們已經考慮得很周到了。堅守一座城池,來保衞朝廷,憑藉千百名接近死亡的士兵,抵擋上百萬日益增多的敵軍,掩蔽江淮流域,從而阻遏叛軍的兵勢。唐王朝沒有被滅亡,是誰的功勞呢?在當時,丟棄城池而考慮活路的不是少數幾個人,掌握強兵、坐視不救的人到處都是。他們不去追究非議這些人,反而責怪張、許不該死守,也就可見他們把自己比同叛逆,製造邪説幫助叛敵攻擊張、許二公。

我曾在汴州、徐州二幕府任推官,多次經過兩州之間的睢陽城,親自到那稱為“雙廟”的地方致祭過,那裏的老人常常談到張巡、許遠當時的事情。

《張中丞傳》後敍教學設計 篇四

教學目標:

一、掌握重要的文言實詞虛詞

二、學習寫作技巧:敍議結合、細節描寫、運用襯筆、曲筆

三、感受人物精神 教學時數:三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一、瞭解相關背景

二、學習1—3段

(一)瞭解本文的緣起

(二)理解作者對誣衊張巡、許遠的無恥之徒、無恥之言的駁斥

(三)掌握重要詞語:恨、為、不及、數、尤、卒、將、比、教學過程:

一、瞭解傳記相關知識(見單元導語、教學全解)

二、瞭解韓愈及其文學成就

四、瞭解本文緣起(第1段)

(一)學生試着翻譯本段

(二)學生質疑(三)明確本文緣起

五、瞭解許遠為人,駁斥“許遠畏死而辭服於賊”(第2段)

(一)許遠“開門納巡,位本在巡之上,授之柄而處其下,無所疑忌„„與巡死先後異耳” 落實詞語:不及、竟

特殊句式: 疑畏死而辭服於賊

(二)許遠之不畏死明矣 1.“苦守尺寸之地,食其所愛之肉”(與賊抗而不降)2.“當其圍時,外無蚍蜉蟻子之援” 3.“而賊語以國亡主滅”,“救援不至,而賊來日眾,必以其言為信” 4.“外無待而死守,人相食且盡,雖愚人亦能數日而知死處矣” 落實詞語:數

(三)小結許遠形象及其刻畫的用意

1.許遠形象:寬厚長者、有容人雅量,大事為重,忠貞不畏死。2.用意:

①襯托張巡 ②頌揚許遠

六、理解作者如何駁斥小人指詬“城之陷自遠所分始”、“以死守”(第3段)

(一)駁斥小人指詬“城之陷自遠所分始” 1.“此與兒童之見無異” 2.用“人之將死”、“引繩而絕之”兩種日常事理,説明“不達於理”(類比)3.“小人之好議論,不樂成人之美” 落實詞語:詬、尤

(二)駁斥 “ 責二公以死守” 1.事理説明守城符合實際情況 2.指明守城意義,明二人功勞 3.對比“棄城而圖存者”、“擅強兵坐而觀者” 斥責其“自比於逆亂,設淫詞而助之攻” 4.落實詞語:卒、比、將、講、擅

七、小結

(一)第2、3段的表達方式(側重於議論,議中有敍)及論證方法(類比、對比)

(二)張巡的形象:忠貞不畏死、(才德)使人信服

八、作業

1.翻譯2、3段 2.檢測:《中華一題》1—10題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一、掌握重要詞語:從事、具、延、所以(表所用、表依據)、然、詣

二、學習本文的寫作技巧:細節描寫、運用襯筆、曲筆 教學過程:

一、進一步歸納張巡的形象

(一)以部屬南霽雲襯托(第4段)1.瞭解南霽雲其人其事

(1)落實詞語:從事、具、延、所以(表所用、表依據)

(2)品讀細節描寫: ①霽雲慷慨語曰:“雲來時,睢陽之人不食月餘日矣。雲雖欲獨食,義不忍;雖食,且不下嚥!” ②拔所佩刀斷一指,血淋漓,以示賀蘭。③將出城,抽矢射佛寺浮圖,矢著其上磚半箭,曰:“吾歸破賊,必滅賀蘭,此矢所以志也!” ④巡呼雲曰:“南八,男兒死耳,不可為不義屈!”雲笑曰:“欲將以有為也。公有言,雲敢不死!”即不屈。(3)歸納南霽雲形象:有義氣,能患難與共;英勇剛烈;服從領導,從容就義不畏死

2.豐滿張巡的形象:英勇不屈、服眾

(二)借於嵩之口突出張巡的形象(曲筆)1.落實詞語:然、旋 長者 詣

落實特殊句式: ①何為久讀此:賓語前置句,疑問代詞“何”作介詞“為”的賓語前置,應該是“為何久讀此”。譯“為什麼總讀這本書呢”。

②為所殺:為所:固定句式,表示被動。譯“被武人殺害”。2.品讀細節描寫:

(1)長七尺餘,鬚髯若神。(2)巡怒,鬚髯輒張。(3)巡曰:「吾於書,讀不過三遍,終身不忘也。」因誦嵩所讀書,盡卷,不錯一字。嵩驚,以為巡偶熟此者,因亂抽他帙以試,無不盡然。嵩又取架上諸書,試以問巡,巡應口誦,無疑。嵩從巡久,亦不見巡常讀書也。(4)守睢陽時,士卒僅萬人,城中居人户,亦且數萬,巡因一見問姓名,其後無不識者。(5)為文章,操紙筆立書,未嘗起草。城陷,賊縛巡等數十人坐,且將戮。巡起旋,其眾見巡起,或起或泣。巡曰:「汝勿怖。死,命也。」眾泣不能仰視。巡就戮時,顏色不亂,陽陽如平常。3.豐滿補充張巡的形象:

(1)外形: 高大,威武,美髯(2)記性好(3)文思敏捷(4)視死如歸,從容就義

二、補充許遠的形象:寬厚長者,貌如其心(表裏如一)

三、歸納寫作技巧:敍事與議論相結合、細節描寫、使用襯筆、曲筆

四、作業

(一)熟讀文章

(二)檢測:《中華一題》練習11-15題

補充資料:

韓愈:唐代文學家、思想家。字退之,河南河陽人。自謂郡望昌黎,世稱韓昌黎,諡號“文”,後人尊稱韓文公。與柳宗元同為古文運動的倡導者,為“唐宋散文八大家”之首。他反對六朝以來的駢文,提倡先秦、兩漢的散文,文學上主張“辭必己出”、“惟陳言之務去”。他的文章,説理透闢,氣勢充沛,結構嚴謹,語言精煉,對當時及後代的散文創作都有重大影響。相關背景:

《張中丞傳後敍》 是一篇現實針對性非常強的文章,體現了韓愈為人鯁直,疾惡如仇的性格特點。公元755年十一月,安史之亂暴發,唐軍節節敗退;在此情況下,張巡和許遠率萬餘兵士堅守睢陽孤城十餘月,吸引了叛軍近十萬兵力,阻遏了敵人向前推進的速度;睢陽城破後,張巡、許遠相繼被害。然而,令人驚異的是,守城的英雄在戰後卻屢屢被誣,竟延續五十餘年而不絕。先是一些文武官員為了替自己戰時無恥的逃跑行徑辯護,詆譭許遠、張巡困守孤城的作法,並指責是張巡造成了睢陽城中人吃人的現象; 針對這種議論,李翰撰《張中丞傳》上呈肅宗,以為張巡辯誣,使事實得以澄清。然而十年後,又有人指稱許遠降賊,張巡的兒子張去疾也上書代宗皇帝請追削許遠的官爵,但朝廷並未採納他的意見。五十年後,唐朝藩鎮割據的狀態急需改變,而此時又有許多人借中傷許遠、張巡來為自己謀利,面對此情此景,韓愈寫下了這篇《張中丞傳後敍》,作者在為英雄辯誣的同時也表達了對 “擅強兵坐而觀者”、“棄城而圖存者”的極大憤慨;特別是通過對賀蘭進明醜惡嘴臉的揭露,表明了作者不滿藩鎮割據、要求中央集權的政治態度。這一主張配合了唐憲宗的政治變革,有着積極的現實意義。敍議結合

本文在寫作上的最大特色就是敍事與議論相結合。文章的前半部分為議論,後半部分側重於敍事,但由於作者精心的編排,並沒有給人以一種割裂感,而是二者相得益彰,互為補充。文章首先説明了寫這篇“後敍”的原因,接着就直入正題,彌補李翰《張中丞傳》的缺失---為許遠立傳。在介紹許遠事蹟時,先對許遠有一個總評: “遠雖材若不及巡者,開門納巡,位本在巡上,授之柄而處其下,無所疑忌,竟與巡俱守死,成功名。”但作者並沒有平鋪直敍的寫下去,而是逐一列舉外界對許遠的非議,開始駁論,這使文章頓起波瀾,令欲明就裏的讀者不忍釋卷。

嚴格的邏輯説理 在駁論時作者選擇了由淺入深的次序:對 “疑畏死而辭服於賊”、“城之陷自遠始”、張、許應“棄城”而“逆遁”等種種論調逐一駁斥。作者先是列舉事實,説明許遠並不怕死; 接着以“人之將死,其臟腑必有先受其病者;引繩而絕之,其絕必有處” 的淺顯道理證明“城之陷自遠始”的非議的“不達於理”;最後以“當二公之初守也,寧能知人之卒不救,棄城而逆遁?苟此不能守,雖避之他處何益?及其無救而且窮也,將其創殘餓羸之餘,雖欲去,必不達”的事理分析來證明張巡、許遠的別無選擇。隨着議論的層層深入,作者的感情也越發的激昂,由最初的較為平和發展到疾言厲色,對非難者的品質概括也由“材智下”、“小人之好議論”發展到“自比於逆亂”:“當是時,棄城而圖存者,不可一二數;擅強兵,坐而觀者,相環也。不追議此,而責二公以死守,亦見其自比於逆亂,設淫辭而助之攻也。”至此,一切誣衊不實之詞已無處藏身,張、許二人的英雄本色也已躍然紙上。這幾節文字具有極強的説服力,堪稱“辭理俱到”。

上述議論只是文章的“綱”,主要人物的性格尚未完全凸現。為了做到這一點,作者非常巧妙地安排了一個過渡,神不知鬼不覺地從側重議論發展到以敍事為主,這就是對南霽雲的描寫。由於上一段寫到了“擅強兵坐而觀者”,那麼作者在這裏寫賀蘭進明的坐觀不救也就順理成章了,這一過渡非常自然,可謂神來之筆。

細節描寫

通過幾個細節的描敍,使讀者肅然起敬的主人公的形象不再停留在理性認識上,而變得豐滿傳神,妙趣橫生。如用拔刀斷指、抽矢射塔兩個細節就將南霽雲剛烈的性格栩栩如生地展現在讀者面前;而“盡卷不錯一字”、“一見問姓名,其後無不識者” 的描寫則非常傳神地刻劃出了張巡博聞強記的一面。這些敍述的文字和議論部分相輔相成,既深化了議論,又彌補了人物塑造缺乏立體感的缺憾,可謂一舉兩得。

張中丞傳翻譯 篇五

魯僖公三十二年的 冬天,晉文公去世。庚辰日,將要移靈到晉國舊都曲沃去停放,剛抬出國都絳城時,棺柩裏突然發出響聲,如同牛鳴。卜筮官郭偃帶領隨行的大夫們向靈柩行禮,並傳告:“晉文公發出軍事命令,將會有秦國的軍隊越過我國國境,趁機攻打,必大獲全勝。”

杞子從鄭國派人向秦國報告説:“鄭國人讓我掌管他們國都北門的鑰匙,如果偷偷派兵來襲擊,鄭國就可以得到了。”秦穆公為這事徵求蹇叔的意見。蹇叔説:“是軍隊疲憊去襲擊遠方(的國家),從來沒有聽説過。軍隊勞累不堪,力量消耗盡了,遠方的君主有所防備。恐怕不可以吧?(我們)軍隊的行動,鄭國一定會知道,勞而無功,士兵們必然產生叛離之心。況且行軍千里,誰會不知道呢?”秦穆公拒聽(蹇叔的勸告)。召集孟明、西乞、白乙,派他們帶兵從東門外出發。蹇叔為這事哭着説:“孟子,我看着軍隊出征,卻看不到他們回來啊!”秦穆公派人對他説:“你知道什麼!(假如你只)活七十歲,你墳上的樹早就長得有兩臂合圍那麼粗了!”

蹇叔的兒子隨軍出征,(蹇叔)哭着送他説:“晉國人必然在餚山(設伏兵)截擊我們的軍隊。餚有南北兩座山:南面一座是夏朝國君皋的墓地;北面一座山是周文王避過風雨的地方。(你)一定會死在這兩座山之間的峽谷中,我準備到那裏去收你的屍骨!”

秦國的軍隊於是向東進發了。

(魯僖公)三十三年春天,秦軍經過周都城的北門。(兵車上)左右兩邊的戰士都脱下戰盔,下車(致敬),接着有三百輛兵車的戰士跳躍着登上戰車。王孫滿這時還小,看到這種情形,向周王説:“秦國的軍隊輕狂而不講禮貌,一定會失敗。輕狂就少謀略,沒禮貌就紀律不嚴。進入險境而紀律不嚴,又缺少謀略,能不失敗嗎?”經過滑國的時候,鄭國商人弦高將要到周都城去做買賣,在這裏遇到秦軍。(弦高)先送上四張熟牛皮,再送十二頭牛慰勞秦軍,説:“敝國國君聽説你們將要行軍經過敝國,冒昧地來慰勞您的部下。敝國不富裕,(但)您的部下要久住,住一天就供給一天的食糧;要走,就準備好那一夜的保衞工作。”並且派人立即去鄭國報信。

鄭穆公派人到賓館察看,(原來杞子及其部下)已經捆好了行裝,磨快了兵器,餵飽了馬匹(準備好做秦軍的內應)。(鄭穆公)派皇武子去致辭,説:“你們在敝國居住的時間很長了,只是敝國吃的東西快完了。你們也該要走了吧。鄭國有獸園,秦國也有獸園,你們回到本國的獸園中去獵取麋鹿,讓敝國得到安寧,怎麼樣?”(於是)杞子逃到齊國、逢孫、揚孫逃到宋國。孟明説:“鄭國有準備了,不能指望什麼了。進攻不能取勝,包圍又沒有後援的軍隊,我們還是回去吧!”(於是)滅掉滑國就回秦國去了。

晉國的原軫説:“秦國違背蹇叔的意見,因為貪得無厭而使老百姓勞苦不堪,(這是)上天送給我們的好機會。送上門的好機會不能放棄,敵人不能輕易放過。放走了敵人,就會產生後患,違背了天意,就會不吉利。一定要討伐秦軍!”欒枝説:“沒有報答秦國的恩惠而去攻打它的軍隊,難道(心目中)還有已死的國君嗎?”先軫説:“秦國不為我們的新喪舉哀,卻討伐我們的同姓之國,秦國就是無禮,我們還報什麼恩呢?我聽説過:„一旦放走了敵人,會給後世幾代人留下禍患‟。為後世子孫考慮,可説是為了已死的國君吧!”於是發佈命令,立即調動姜戎的軍隊。晉襄公把白色的孝服染成黑色,樑弘為他駕御兵車,萊駒擔任車右武士。這一年夏季四月十三日這一天,(晉軍)在餚山打敗了秦軍,俘虜了秦軍三帥孟明視、西乞術、白乙丙而回。於是就穿着黑衣服給晉文公送葬,晉國從此以黑衣服為喪服。

(晉文公的夫人)文嬴向晉襄公請求把秦國的三個將帥放回去,説:“他們的確是離間了我們秦晉兩國國君的關係。秦穆公如果得到這三個人,就是吃了他們的肉都不解恨,何勞您去懲罰他們呢?讓他們回到秦國去受刑,以滿足秦穆公的心願,怎麼樣?”晉襄公答應了她。先軫朝見襄公,問起秦國的囚徒哪裏去了。襄公説:“夫人為這事情請求我,我把他們放了。”先軫憤怒地説:“戰士們花了很大的力氣,才把他們從戰場上抓回來,婦人幾句謊話就把他們放走,毀了自己的戰果而助長了敵人的氣焰,亡國沒有幾天了!”不回頭就(對着襄公)吐了口唾沫。晉襄公派陽處父去追孟明等人,追到河邊,(孟明等人)已登舟離岸了。陽處父解下車左邊的驂馬,(假託)晉襄公的名義贈給孟明。孟明(在船上)叩頭説:“貴國國君寬宏大量,不把我們這些俘虜的血塗抹戰鼓,讓我們回到秦國去受死刑,如果國君把我們殺死,死了也不會忘記(這次的失敗)。如果尊從晉君的好意赦免了我們,三年之內必定回捲土重來以報今天的恥辱!”

秦穆公穿着白色的衣服在郊外等候,對着被釋放回來的將士哭着説:“我違背了蹇叔的勸告,讓你們受了委屈,這是我的罪過。”沒有廢棄孟明,(秦穆公)説:“這是我的錯誤,大夫有什麼罪呵!況且我不會因為一次過失而抹殺他的大功勞。”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597kzv.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