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七年級下冊生物複習提綱最全歸納【精品多篇】

七年級下冊生物複習提綱最全歸納【精品多篇】

七年級下冊生物複習提綱最全歸納【精品多篇】

七年級下冊生物知識點 篇一

人類與自然界的協調發展

第一節控制人口的過度增長

1、我國人口急劇增長的年代:18世紀以後

我國人口迅速增長的原因:在人的出生率較高的情況下,醫療衞生水平的提高,生活水平的提高是人的死亡率大幅降低。

2、世界人口增長特點

世界人口的增長速度還在不斷增加,每增加10億人口需要的時間越來越短。

3、人口過度增長對社會造成的問題:糧食匱乏,交通阻塞、住房緊張,水資源短缺等。

4、我國控制人口增長的具體要求是:晚婚、晚育、少生和優生。

第二節合理利用自然資源

1、自然資源:凡是人類可以從自然界直接取得,用於生產和生活的物質。

2、自然資源:①不可再生資源:有些資源不能更新或補充,利用一些就減少了一些(金屬礦石、化石燃料)

②可再生資源:有些資源可以再生或更新。(水、生物、土壤)

3、自然資源的利用:①合理利用自然資源的原則②合理開發利用;

③避免浪費和污染環境。

第三節保護生態環境

1、環境污染:大氣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噪聲污染。

2、生態破壞:森林鋭減、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和物種滅絕。

3、當今世界的環境問題: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

第四節建立良性循環的生態農業系統

1、生態農業系統就是人類按照自身的需要,用一定的手段來調節農業生物種羣和非生物環境間的相互作用,通過合理的能量轉化和物質循環,進行農產品生產的生態系統。

2、人在生態農業系統中的作用,提高太陽能固定率、生物能利用率的方式,農業遺棄物的再循環率等。

3、發展生態農業的重要意義:生態農業有助於保護生態環境,維護良好的生態平衡,使資源得到持續的利用,提高生態農業系統中的生產率。

七年級下冊生物知識點 篇二

第一章 人的由來

第一節 人類的起源和發展

1.19世紀,進化論的建立者達爾文提出人類和類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2、四種現代類人猿:大猩猩、黑猩猩、長臂猿、猩猩。

3、由於環境的改變和自身形態結構的變化,使得部分古猿進化成現在人。

4、人與猿分界的標準之一是直立行走。

5、類人猿與人類的根本區別在於:

(1)運動方式不同(人類直立行走,類人猿臂行。)

(2)製造工具的能力不同(會不會製造工具是人和動物的根本區別。)

(3)腦的發育程度不同(人有很強的思維能力和語言、文學交流能力。)

第二節 人的生殖

一、生殖系統

1、生殖系統分為男性生殖系統和女性生殖系統

2、男性的主要生殖器官是睾丸,睾丸的功能是產生精子並分泌雄性激素;

3、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是卵巢,卵巢的主要功能是產生卵細胞並分泌雌性激素。

二、生殖過程

1、精子和卵細胞結合形成受精卵,受精的場所是輸卵管。

2、每個人的生命是從受精卵開始的。

3、胚胎經過8周左右形成胎兒。

胎兒在38周左右發育成熟,成熟的胎兒從母體的陰道產出的過程稱為分娩。

4、胚胎髮育的場所是子宮,通過胎盤和臍帶從母體獲得所需的營養物質和氧氣。

5、試管嬰兒是指利用人工方法,讓卵細胞和精子在體外受精,受精卵在體外形成早期胚胎後再植入子宮,胚胎在子宮內完成發育。

第三節 青春期

計劃生育:

1、為了控制人口數量和提高人口素質,我國已經把計劃生育列為一項基本國策。

2、計劃生育有具體要求:晚婚、晚育、少生、優生。

三、計劃生育的意義。

1、堅持晚婚、晚育,對國家來説,有利於控制人口過快增長;

2、少生是控制人口過快增長的關鍵。

3、優生有利於提高我國的人口素質。

第二章 人體的營養

第一節 食物中的營養物質

1、食物中含有糖類、脂肪、蛋白質、水、無機鹽和維生素等六類營養物質

(糖類是主要的供能物質;蛋白質是構成細胞的基本物質;水是構成細胞的主要成分。)

2、糖類、脂肪、蛋白質都是組成細胞的主要有機物。

並且能為生命活動提供能量。

3、人體需要含鈣、磷、鐵、碘、鋅的無機鹽。

4、人體缺乏維生素引起的主要病症:缺乏維生素A:皮膚乾燥、夜盲症(夜晚看不清東西)、乾眼症等。

缺乏維生素B1:神經炎、腳氣病(維生素B1缺乏症)、消化不良、食慾不振等。缺乏維生素C:壞血病、抵抗力下降等。缺乏維生素D:佝僂病、骨質疏鬆症等。維生素D可以促進磷、鈣的吸收和骨質發育。

第二節 消化和吸收

食物在消化道內分解成可以被細胞吸收的物質的過程叫做消化。

1、消化系統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組成

2、消化道

(1)口腔——消化道的起始部位,內有牙齒、舌和唾液腺。

(2)咽和食道——食物的通道,既沒有消化作用也沒有吸收作用。

(3)胃——消化道中最膨大部分,有暫時貯存食物和初步消化蛋白質的作用。

(4)小腸——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場所(小腸的起始部位為十二指腸)

(5)大腸—-暫時貯存糞便,既沒有消化作用也沒有吸收作用。

(6)肛門

3、消化腺

(1)唾液腺——分泌唾液,唾液澱粉酶能初步消化澱粉(澱粉 麥芽糖)

(2)胃腺——分泌胃液,胃蛋白酶能初步消化蛋白質

(3)腸腺——分泌腸液,腸液含有多種酶,能消化糖類、蛋白質和脂肪

(4)胰腺——分泌胰液,胰液含有多種酶,能消化糖類、蛋白質和脂肪

(5)肝臟——分泌膽汁,不含消化酶,能乳化脂肪。

注意:唾液腺、胰腺、肝臟位於消化道外,胰腺和肝臟分泌的消化液注入到十二指腸後與食物接觸。胃腺和腸腺位於消化道內。

6、小腸中含有三種消化液:膽汁、胰液、腸液。

7、適於小腸消化和吸收功能的特點:①小腸長5—6米

②小腸內表面有環形皺壁

③皺壁表面有小腸絨毛

8、澱粉、蛋白質、脂肪的消化情況

澱粉:在口腔開始被消化,,需要的消化液是唾液、腸液、胰液,最終產物是葡萄糖。

蛋白質:在胃開始被消化,需要的消化液胃液、腸液、胰液,最終產物是氨基酸。

脂肪:在小腸開始被消化,需要的消化液是腸液、膽汁、胰液,最終產物是甘油、脂肪酸。

第三節 關注合理營養與食品安全

1、合理營養是指全面而平衡的營養。

2、營養學家將食物分為五類,形象設計成平衡膳食寶塔。

從下往上依次是:穀類---果蔬類---魚蛋類---豆奶類----油脂類

3、保證每日三餐,按時進餐;

早、中、晚餐的能量應當分別佔30%、40%、30%左右。

二、時刻注意食品安全

①食用蔬菜水果之前,應該浸泡、沖洗,或削皮; ②買食品時,應注意檢驗是否合格,是否變質等; ⑶發芽的馬鈴薯和毒蘑菇等有毒食品不要食用;

第三章 人體的呼吸

第一節 呼吸道對空氣的處理

1、呼吸系統是由呼吸道和肺組成。

2、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氣管、支氣管,

3、呼吸道的作用是:①保證氣體順暢通過的結構;

②能對吸入的氣體進行處理,使到達肺部的氣體温暖、濕潤、清潔。

4、呼吸道對空氣的處理能力是有限的。

所以我們要保持環境中的空氣新鮮、清潔。

5、咽既是消化器官,也是呼吸器官。

第二節 發生在肺內的氣體交換

一、肺與外界的氣體交換

1、肺是呼吸系統的主要器官,它位於胸腔內,左右各一個,左肺有兩葉,右肺有三葉。

一分種大約呼吸16次。肺的基本單位是肺泡

2、胸廓橫向的擴張和收縮,是肋骨間的肌肉收縮和舒張的結果。

3、肋骨間的膈肌收縮,胸廓擴張時吸氣,肋骨間的膈肌舒張,胸廓收縮時呼氣。

二、肺泡與血液的氣體交換

1、肺適於氣體交換的特點是:肺泡外面包繞着豐富的毛細血管,肺泡壁和毛細血管壁都是一層扁平的上皮細胞。

2、肺泡與血液的氣體交換:肺泡中的氧氣透過肺泡壁和毛細血管壁進入血液;

同時血液中的二氧化碳進入肺泡。

3、呼出的氣體中,氧氣的含量減少,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

第三節 空氣質量與健康

1、控制污染物排放是防治大氣污染、改善空氣質量的根本措施。

2、植樹造林是防治大氣污染的有效措施。

第四章 人體內物質的運輸

第一節 流動的組織——血液

1、血液由血漿和血細胞組成。

血液具有運輸、防禦和保護的功能,被稱為流動的組織。

2、血液分層後,上層淡黃色的半透明液體是血漿。

下層是紅細胞,呈紅色;白細胞和血小板在兩層交界處,很薄,呈白色

3、血漿的主要作用是運載血細胞,運輸維持人體生命活動所需要的物質和體內產生的廢物等。

3、血細胞包括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

4、成熟的紅細胞沒有細胞核,數量最多,富含血紅蛋白。

具有運輸氧的功能。

5、白細胞有細胞核,比紅細胞大,但數量少。

能吞噬病菌,對人體起防禦和保護作用。

6、血小板是最小的血細胞,沒有細胞核,形狀不規則。

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

第二節 血流的管道——血管

1、三種不同的血管:動脈、靜脈和毛細血管。

2、動脈是把血液從心臟輸送到身體各部分去的血管,管壁厚彈性大,管內血液流速快。

3、靜脈是把血液從身體各部分輸送到心臟去的血管,管壁薄,彈性小,管內血液流慢。

4、毛細血管是連通於最少的動脈與靜脈之間的血管,它是血液和細胞間物質交換的場所,

管壁薄,由一層上皮細胞構成,管內血液流速最慢。

第三節 輸送血液的泵——心臟

一、心臟的結構和功能

1、心臟解剖圖

2、心臟壁主要由心肌構成,心臟有左心房、右心房和左心室、右心室四個腔,只有同側的心房和心室相通;

主動脈連左心室,肺動脈連右心室,同側的心房和心室之間,心室和動脈之間都有瓣膜,這些瓣膜單向開放的,只能沿一定的方向流動,而不能倒流。

3、心室與動脈之間的瓣膜叫動脈瓣;

心房與心室之間的瓣膜叫房室瓣。

二、血液循環的途徑

1、體循環:血液由左心室進入主動脈,再流經全身的各級動脈、毛細血管網、各級靜脈,最後彙集到上、下腔靜脈,流回到右心房。

2、在體循環中血液與組織細胞之間進行了物質交換,體循環把動脈血變成靜脈血。

3、肺循環:流回右心房的血液,經右心室壓入肺動脈,流經肺部的毛細血管網,再由肺靜脈流回左心房。

4、在肺循環中,血液與肺泡之間進行了物質交換,肺循環把靜脈血變成動動脈血。

5、動脈血:含氧豐富,顏色鮮紅。

靜脈血:含氧較少,顏色暗紅。 注意:動脈中不一定流動脈血(如肺動脈),靜脈中不一定流靜脈血(如肺靜脈)。

6、人在安靜狀態下,心室每次射出的血量大約為70毫升。

人體內的血液總量大約為4000毫升。

第四節 輸血與血型

1、1900年奧地利科學家德斯坦納把血液分為A型、B型、AB型、O型。

2、輸血的時候,應以輸入同型血為原則。

3、任何血型的人都可以輸入少量的O型。

4、成年人的血量大致相當於本人體重的7%~8%。

5、健康成年人每次獻血200~300毫升是不會影響健康的。6、從1998年起,我國實行無償獻血制度。

第五章 人體內廢物的排出

第一節 尿的形成和排出

1人體將二氧化碳、尿素、以及多餘的水和無機鹽等排出體外的過程叫做排泄。

2、泌尿系統由:腎臟、輸尿管、膀胱、尿道組成;

泌尿系統的功能是形成並排出尿液。

尿的形成:

3腎是形成尿液的器官。

4腎臟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是腎單位;腎單位是由:腎小球、腎小囊、和腎小管組成。

5尿的形成:①腎小管和腎小囊內壁的過濾作用 ;②腎小管的重吸收。

5、腎小囊中的液體稱為原尿;

原尿中含有(水、無機鹽、尿素、葡萄糖和微量的蛋白質);人體每天形成原尿大約150升。

6、原尿經腎小管後剩下的水和無機鹽、尿素等形成尿液,尿液中不含(葡萄糖和蛋白質);

人體每天排出的尿液約為1.5升。 7、尿液經尿道排出體外。

8、排尿的作用:①排出廢物的作用;

②對調節體內水和無機鹽的平衡,維持組織細胞的正常生理功能,有着重要的作用。

9、人體產生的廢物是由:排尿、排汗、呼出氣體三種途徑排出體外;

第六章 人體生命活動的調節

第一節 人體對外界環境的感知

一、眼和視角

1、眼球的結構與視覺形成有關的主要結構是:角膜、虹膜、晶狀體、玻璃體、視網膜。

2、視覺的形成:外界物體反射來的光線,經角膜、瞳孔、晶狀體和玻璃體,並經過晶狀體等的折射,最終落在視網膜上形成一個物像。

視網膜上有對光線敏感的細胞,這些細胞將圖像信息通過視覺神經傳給大腦皮層的視覺中樞,就形成了視覺。

2、物像落在視網膜上,才能被人看清楚。

3、人的瞳孔的大小根據外界環境光線的明暗可以自動調節。

4、人能看得清楚遠處和近處的物體是因為晶狀體的曲度可以調節。

5、近視是由於眼球的前後徑過長,晶狀體曲度過大,物像落到視網膜的前方所造成。

6、預防近視要做到“三要”“四不要”。

二、耳和聽覺

1、耳是人的聽覺器官。

2、人耳由外耳、中耳、內耳組成。

3、聽覺的形成過程是:外界的聲波經過耳道傳到鼓膜,鼓膜的振動通過聽小骨傳到內耳,刺激耳蝸內的敏感細胞,通過視覺神經傳到大腦,就形成了聽覺。

第二節 神經系統的組成

一、神經系統的組成部分

1、神經系統是由腦、脊髓和它們發出的神經組成的。

2、腦和脊髓組成中樞神經系統;

腦神經和脊神經組成周圍神經系統。

大腦:包括左右兩個大腦半球,表面是大腦皮層,具有感覺、運動、語言等多種生命活動的功能區——神經中樞。

小腦:使運動協調、準確、維持身體平衡。

腦幹:調節心跳、呼吸、血壓等基本生命活動。

脊髓:具有反射和傳導的功能。(能對外界或體內的刺激產生有規律的反應,還能將對這些刺激的反應傳導到大腦,是腦與軀幹、內臟之間的聯繫通路)

二、神經元

1、神經元又叫神經細胞,是構成神經系統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能產生和傳導興奮。

包括細胞和突起兩部分。 2、神經纖維末端的細小分支叫做神經末梢。

第三節 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

1、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2、人體通過神經系統,對外界或內部的各種刺激所發生的有規律的反應叫反射。

3反射是通過一定的神經結構——反射弧完成的。4反射弧包括:感受器、傳入神經、神經中樞、傳出神經、效應器。

5、反射分為簡單反射和複雜反射。

6、與語言文字有關的反射是複雜的,也是人類所特有的。

第四節 激素調節

1、激素由內分泌腺分泌,激素不通過導管,直接進入到腺體內的毛細血管,並隨着血液循環輸送到全身各部。

2、人體內主要的內分泌腺有:

垂體: 分泌生長激素 促進生物的生長和發育。異常:幼年過多,巨人症;幼年過少,侏儒症。

甲狀腺:分泌甲狀腺激素 促進生物的發育。 異常:幼年不足,發育遲緩,呆小症

成年過少,導致大脖子病。缺乏時可以通過食用含碘的食物來治療。如海帶。

胰島: 分佈於胰腺中,分泌胰島素等調節糖在體內的吸收和消化等。缺乏胰島素,導致細胞吸收和利用血糖的能力減弱,形成糖尿。可以通過注射胰島素製劑來治療。

卵巢: 分泌雌性激素等 睾丸: 分泌雄性激素等

3、人體的生命活動主要受到神經系統的調節,但也受到激素調節的影響。

第七章 人類活動對生物圈的影響

1、人類活動對生物的影響:(1)亂砍濫伐,開墾草原,使生態環境遭受嚴重破壞,水土流失加重,還會引起沙塵暴。

(2) 空氣污染會形成酸雨。(3)水污染會破壞水域生態系統。(4) 外來物種入侵會嚴重危害本地生物。

2、排放過多的二氧化硫等有害氣體到大氣中,容易導致酸雨的產生,酸雨對生物有極大的危害,被稱為“空中死神”;

過多的二氧化碳的排放還會導致全球的温度的提升,形成“温室效應”。含有貢、銀、鎘的固體廢物和工業廢水,會引發各種疾病:水俁病、痛痛病等。

3、為了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採取以下措施:植樹造林、保護鳥類、建立自然保護區、實施計劃生育、退耕還林還草。

4、生物隨着商品貿易和人員往來遷移到新的環境中並對環境造成嚴重的危害叫做生物入侵。

七年級下冊生物複習提綱歸納 篇三

1.1人類的起源和發展

1、進化論的建立者是(達爾文)

2、人和類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3、類人猿中與人類關係最近的是(黑猩猩)

4、類人猿和人的根本區別是:(1)運動方式不同,類人猿半直立行走,人直立行走;(2)使用工具不同,類人猿一般不會使用工具,人可以製造和使用簡單或複雜的工具;(3)腦的發育程度不同,類人猿大腦不夠發達,人的大腦很發達,並且產生了語言

5、至今發現的最早的古人類化石是(露西),她生活在約(300萬)年前,她下肢骨粗壯,説明是(直立行走)

6、從森林古猿到類人猿的進化順序是:森林古猿→環境變化→下地生活→使用天然工具→直立行走→使用簡單工具→使用複雜工具→腦逐漸發達→產生語言→原始社會文明

7、學會區分事實和觀點

1.2人的生殖

1、人的生殖主要是靠(生殖系統)完成的

2、睾丸的作用是(產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附睾(貯存精子),輸精管(輸送精子)

3、卵巢的作用是(產生卵細胞,分泌雌性激素),輸卵管(輸送卵細胞),子宮(胚胎髮育的場所)

4、男性產生的生殖細胞是(精子),女性產生的生殖細胞是(卵細胞)

5、生殖過程:精子→陰道→子宮→輸卵管(精子在輸卵管內與卵細胞結合)→受精卵(在輸卵管內分裂)→胚泡(在子宮內膜內分裂分化)→胚胎(在子宮內繼續發育)→胎兒→分娩

6、胚胎髮育到(第八週)出現人的形態。發育到第(38周)發育成熟

7、胎兒生活在子宮內半透明的液體(羊水)中,通過(臍帶和胎盤)跟母體進行物質交換

8、分娩:成熟的(胎兒和胎盤)從母體陰道產出,這個過程叫做分娩。

1.3青春期

1、進入青春期的第一個信號是(身高突增)

2、青春期的身體變化:(1)身高突增(2)神經系統,心臟,肺等器官的功能明顯加強(3)男孩出現(遺精),女孩出現(月經)

3、男性女性除性器官方面的差異外,還有一些各自特有的徵象,即第二性徵

4、青春期的心理變化:(1)獨立意識增強(2)有一定依賴性(3)性意識開始萌動

2.1食物中的營養物質

1、食物中含有(糖類、脂肪、蛋白質、水、無機鹽、維生素)等六類營養物質,第七類營養素是(膳食纖維)

2、糖類:主要能源物質;葡萄糖、蔗糖、澱粉、麥芽糖等;饅頭,大米,紅薯,土豆

3、脂肪:備用能源物質;肥肉,大豆,花生

4、蛋白質:構建和修復身體(組成細胞的基本物質),必要時提供能量;奶,蛋,魚,瘦肉

5、重量相同的糖類、脂肪中,(脂肪)含有的能量最多,(糖類)次之

6、水:維持各項生命活動(組成細胞的主要物質),約佔體重的60%-70%

7、無機鹽:維持各項生命活動,組成細胞的成分

鈣:佝僂病,骨質疏鬆;奶類,豆類

磷:肌無力,骨痛;瘦肉,豆類

鐵:缺鐵性貧血(鐵參與合成血紅蛋白);血液,肝臟,雞蛋

碘:大脖子病,小孩患呆小症;紫菜,海帶

鋅:發育不良,味覺發生障礙;魚類,蛋類

8、維生素:不參與細胞構成,不提供能量,是小分子有機物

夜盲A,肝臟、魚肝油、胡蘿蔔

腳氣B,牛肉,穀物

壞血C,西紅柿,黃瓜等新鮮的蔬菜水果

佝僂D,雞蛋肝臟

9、植物性食物不含維生素A,但綠色蔬菜、瓜果、胡蘿蔔等食物中含有胡蘿蔔素,在人體內可以轉化成維生素A。

10、維生素D具有促進鈣吸收的作用,在太陽系經紫外線照射,人體內的膽固醇可以轉化成維生素D

2.2消化和吸收

1、水,無機鹽,維生素等小分子可以不經消化就被吸收

2、消化系統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組成

3、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小腸→大腸→肛門

4、消化道最膨大的部位是(胃),主要的消化吸收器官是(小腸),的消化腺是(肝臟)

5、饅頭在口腔中的變化

(1) (2) (3)

唾液 √ 無 √

咀嚼 √ √ 無

攪拌 √ √ 無

澱粉含量 無 較多 較少

顏色變化 不變藍 深藍 淺藍

6、消化腺及其功能

消化腺 消化液 功能

唾液腺

(分泌唾液) 唾液澱粉酶 初步消化澱粉

胃腺

(分泌胃液) 胃蛋白酶,鹽酸 初步消化蛋白質

腸腺

(分泌腸液) 消化糖類、脂肪、蛋白質的酶 最終消化糖類、蛋白質、脂肪

胰腺

(分泌胰液) 消化糖類、脂肪、蛋白質的酶 流入小腸

肝臟

(分泌膽汁) 不含消化酶,可乳化脂肪

7、三大類有機物的消化場所及最終產物

澱粉(口腔,小腸)→葡萄糖

脂肪(小腸)→甘油+脂肪酸

蛋白質(胃,小腸)→氨基酸

8、小腸是吸收營養物質的主要器官,原因是

(1)小腸有5~6米長(2)小腸內表面有許多環形皺襞,皺襞表面有小腸絨毛(3)小腸絨毛壁,毛細血管壁,毛細淋巴管壁僅由一層上皮細胞組成(4)小腸內有多種消化液

2.3合理營養與食品安全

1、合理營養指(全面而平衡)的營養,全面指攝取的六類營養素(種類齊全),平衡指各類營養素(量要合適),合理搭配,不多也不少

2、早餐、中餐、晚餐能量比為30%、40%、30%

3、購買食品時注意(食品安全)問題,注意是否有QS質量安全圖標,是否檢疫合格,是否發芽,是否是有毒食品,吃蔬菜水果時,要先洗後切,減少農藥殘留,減少維生素C的流失

3.1呼吸道對空氣的處理

1、呼吸系統由(呼吸道和肺)組成

2、呼吸道(氣體進出肺的通道):鼻→咽→喉→氣管→支氣管

3、肺:氣體交換的主要器官

4、呼吸道都有(骨或軟骨)做支架,保證了呼吸道的暢通

5、鼻毛(阻擋灰塵);鼻黏膜分泌的粘液(清潔和濕潤空氣);鼻腔內毛細血管(温暖空氣)

6、人吃進去的食物和吸入的空氣都要經過(咽),呼吸時(喉口開放),空氣暢通無阻;吞嚥時,(會厭軟骨蓋住喉口),以免食物誤入氣管

7、聲音是由喉部的(聲帶)發出的

1、肺在(胸腔)內,左右各一個,左肺(2葉),右肺(3葉),平靜呼吸時每分鐘約(16次)

2、胸廓容積的擴大和縮小還與(膈)的運動有關

3、胸廓變化與呼吸的關係:

(1)吸氣時

肋間肌 胸廓前後徑增大

收縮 胸廓左右徑增大 胸廓容積增大→肺擴張→肺內氣壓降低→

膈肌收縮 胸廓上下徑增大

(2)呼氣時

肋間肌 胸廓前後徑減小

舒張 胸廓左右徑減小 胸廓容積減小→肺收縮→肺內氣壓增大→

膈肌舒張 胸廓上下徑減小

4、肺泡與血液間的氣體交換

空氣中的氧氣透過(肺泡壁)和(毛細血管壁)進入(血液);同時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通過這些毛細血管壁和肺泡壁進入(肺泡),然後隨着(呼氣)的過程排出體外。

七年級下冊生物複習提綱歸納 篇四

人類的起源和發展:現在類人猿和人類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在距今1200多萬年前,森林古猿廣佈於非、亞、歐地區,尤其是非洲的熱帶叢林。

人類起源與發展的示意圖:7下P5

300萬年前的人類化石:露西 175萬年前古人類:東非人

1929年:裴文中發現了第一個北京猿人頭蓋骨的化石。

生殖系統:人生要經歷由雌雄生殖細胞的結合,通過胚胎髮育形成新個體的過程。這一過程是靠生殖系統來完成的。男人和女人的生殖系統不一樣,大人和小孩的也有差別。

男女生殖系統解剖圖:7下P9

生殖過程:7下P10

分娩:懷孕到第40周時,胎兒就發育成熟了。成熟的胎兒和胎盤從母體的陰道排出,這個過程叫做分娩。

青春期的特點:身高突增,神經系統以及心臟和肺等器官的功能也明顯增強。男孩出現遺精,女孩會來月經。

青春期的性意識:初期的與異性疏遠,到逐漸願意與異性接近,或對異性產生朦朧的依戀。

我國計劃生育的基本要求是:晚婚,晚育,少生,優生 8上P19

食物中的營養物質:食物中含有糖類、脂肪、蛋白質、水、無機鹽和維生素等六類營養物質。

食物中的糖類、脂肪、蛋白質:提供能量7下P22

水和無機鹽:水可以運輸能量,無機鹽包括鈣,磷,鐵,碘,鋅。7下P24

維生素:7下P26

食物在消化系統中的變化:口腔是消化系統的開始部分,裏面有牙齒、舌和唾液腺。唾液腺有導管,它所分泌的唾液通過導管進入口腔。

消化系統的組成和功能:7下P32

消化系統:消化道:一條很長的管道。消化腺分為兩類:有的是位於消化道的大消化腺,如肝臟;有的是分佈在消化道內壁的小腺體,如腸腺。

營養物質的吸收:食物在消化道內經過消化,最終分解成葡萄糖、氨基酸等能夠被人體吸收的營養物質。

食品的合理營養、食品安全:7下P37

呼吸系統:人體的呼吸系統是由呼吸道和肺組成的。呼吸系統具有適合與外界進行氣體交換的結構和功能。

呼吸道:鼻、咽、喉、氣管、支氣管,是氣體進出肺的通道。

呼吸道的作用:氣體的通道,對吸入的氣體進行處理,使肺部的氣體温暖、濕潤、清潔。

肺與外界的氣體交換:肺是呼吸系統的主要器官,它位於胸腔內,左右各一個,左肺有兩頁,右肺有三葉。在你不知不覺中,你的肺在有節奏地呼氣和吸氣。

肺的運動模式圖:7下P49

肺泡和血液之間的氣體交換:7下P50

一個人一天要呼吸兩萬多次,每天至少要與環境交換一萬多升氣體。

血液的組成:血液是由血漿和血細胞組成的。在兩層交界處,有很薄的一層白色物質,這是白細胞和血小板。

血漿:運輸血細胞,運輸維持人體生命活動所需要的物質和體內產生的廢物等。

血細胞:血細胞包括紅細胞、白細胞和血小板。血液分層後,紅細胞在下層,呈紅色,白細胞和血小板在兩層交界處,很薄,呈白色。

紅細胞:血細胞中數量最多,兩面凹的圓餅狀,沒有細胞核,有血紅蛋白,血紅蛋白可以運載氧氣。

白細胞:有細胞核,比紅細胞大,可以穿過毛細血管壁,包圍,吞噬細菌。

血小板:最小的血細胞,沒有細胞核,形狀不規則,可以釋放與血液凝固有關的物質。

動脈、毛細血管、靜脈:7下P67

心臟解剖圖:7下P68

心臟工作示意圖:7下P69

血液循環模式圖:7下P70

體循環:血液由左心室進入主動脈,再流經全身的各級動脈、毛細血管網、各級靜脈,最後彙集到上、下腔靜脈,流回到右心房。這一循環途徑叫做體循環。

肺循環:流回右心房的血液,經右心室壓入肺動脈,流經肺部的毛細血管網,再由肺靜脈流回左心房,這一循環途徑稱為肺循環。

體循環是血液從心臟左側出發回到右側,肺循環是血液從心臟右側出發回到左側,於是組成了一個完整的血液循環途徑。

1900年,奧地利科學家蘭德斯坦納發現血型。

輸血關係表:7下P76

腎:形成尿液的器官。每個腎包括大約100萬個結構和功能單位,叫做腎單位。每個單位由腎小球、腎小囊和腎小管等部分組成。

腎的內部結構示意圖:7下P81

尿的形成圖:7下P82

膀胱:暫時儲存原尿。

眼球的基本結構和功能:7下P89

視覺形成的過程:外界物體反射來的光線,依次經過角膜、瞳孔,晶狀體和玻璃體,並經過晶狀體等的折射,最終落到視網膜上,形成一個物象。視網膜上有對光敏感的細胞。這些細胞將圖象信息通過視覺神經傳給大腦的一定區域,人就產生了視覺。

耳的基本結構和功能:7下P93

聽覺形成的過程:7下P94

神經系統的組成部分:神經系統是由腦、骨髓和它們發出的神經組成的。

神經系統的組成和功能:7下P98

神經元:神經元又叫神經細胞,是構成神經系統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人體內有數以億計的神經元。

神經的基本調節方式是反射。

反射:人體通過神經系統,對外界或內部的各種刺激所發生的有規律的反應。

鬆開放手饅頭示意圖:7下P102

人體通過各種簡單或複雜的反射,來調節自身的生命活動,從而能夠對體內外的刺激迅速做出適當的反應。

構成內分泌系統的主要內分泌腺:7下P106

人體的生命活動主要受到神經系統的調節,但也受到激素調節的影響。

生物七年級下冊知識點 篇五

生物體有相似的結構層次

1、組織:形態相似、結構和功能相同的細胞羣叫做組織。

器官:幾種不同的組織構成在生物體內執行一定功能的結構叫做器官

系統:在大多數動物體和人體中,一些器官進一步有序地連接起來,共同完成一項或幾項生物活動,就構成了系統。

2、植物體組成的結構層次是:細胞→組織→器官→植物體。

3、植物的組織主要有:分生組織、機械組織、基本組織、保護組織和輸導組織。

組織名稱 功 能 例子

分生組織 具有分裂增生能力 如:根尖、芽

基本組織 能製造和存貯有機養料 如:果肉

保護組織 保護作用,控制植物體與外界的氣體交換 如:植物表皮

輸導組織 運輸水分、無機鹽、和有機養料 如:葉脈中導管、篩管

機械組織 具有支持作用 如:葉脈中纖維

4、一株完整的綠色開花植物包括根、莖、葉、花、果實和種子六種器官。其中根、莖、葉是營養器官,花、果實和種子是繁殖器官。

5、植物組織培養技術又俗稱植物克隆。

6、動物體組織的結構層次是:細胞→組織→器官→系統→動物體。

7、人體的主要組織有上皮組織、肌肉組織、結締組織和神經組織四大類。

組織名稱 功 能 部位組成

上皮組織 保護作用 皮膚外表面、器官腸胃的內表面

肌肉組織 收縮、舒張,使身體產生運動 骨骼肌、心肌、平滑肌

結締組織 支持、營養、連接和保護等 血液、骨組織、脂肪、肌腱

神經組織 受刺激能產生興奮、傳導興奮 腦和脊髓

8、人體的八大系統:消化系統、呼吸系統、運動系統、泌尿系統、生殖系統、神經系統和內分泌系統,各系統主要在神經系統和內分泌系統的調節下共同完成各項生命活動。

9、從外形上看,人體分為頭、頸、軀幹、四肢四部分。人體的頭部和軀幹部由皮膚、肌肉和骨骼分別圍成顱腔和體腔。體腔由膈分為胸腔和腹腔兩部分,胸腔有心臟、肺等器官,腹腔有胃、腸、肝臟等器官。臀部的外上部由於沒有大的神經和血管通過,常常被選作肌肉注射的部位。

10、單細胞生物的形態結構和生命活動中特點:(1)身體僅由一個細胞構成。(2)能獨立完成營養、呼吸、排泄、運動、生殖等生命活動。

常見的單細胞生物:草履蟲、變形蟲、眼蟲、酵母菌、衣藻。

草履蟲 1)形態:像倒轉的草鞋底。

2)結構:表膜、細胞質和細胞核,食物泡、伸縮泡。

3)生命活動:運動:纖毛擺動

營養:食物細菌、單細胞藻類,在食物泡中消化吸收。

排泄:伸縮泡、表膜 呼吸:表膜 生殖:細胞分裂

為什麼説草履蟲有淨化污水的作用?答:消耗水中的有機質,吞掉細菌。

① 草履蟲與植物細胞相比,它沒有葉綠體和液泡,細胞內沒有葉綠體,不能自己製造有機物。它和變形蟲容易培養、繁殖快,是研究生物科學基礎理論的好材料。

② 眼蟲可以監測環境污染。

③ 酵母菌可以用來發酵,生產麪包、饅頭和釀酒,也可製藥。

④ 瘧原蟲寄生在人的血液裏,使人患瘧疾,有些單細胞生物能污染環境、危害漁業。

七年級下冊生物複習提綱歸納 篇六

第二章 人體的營養

一、食物中的營養物質 人體需要的六大營養物質及其作用:

二、消化和吸收 1、探究試驗:饅頭在口腔中的變化(見書P30—31)

澱粉在口腔中的消化與唾液的分泌、牙齒的咀嚼、舌的攪拌都有關係。牙齒的切碎

和磨碎以及舌的充分攪拌,能使唾液更加充分地與食物碎屑混合,更好地促進澱粉的變化。

消化系統的組成和消化腺

1、消化道由上到下依次是:

(1)口腔——牙齒的咀嚼磨碎食物,舌的攪拌使食物和唾液混合

(2)咽和食道——食物的通道,沒有消化作用

(3)胃——通過蠕動,使食物和胃液混合,並初步消化

(4)小腸——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場所(小腸的起始部位為十二指腸)

(5)大腸——使食物殘渣推向肛門(大腸的起始部位為盲腸)

(6)肛門

2、消化腺

唾液澱粉酶麥芽糖)(1)唾液腺——分泌唾液,唾液澱粉酶能初步消化澱粉(澱粉

(2)胃腺——分泌胃液,能初步消化蛋白質

(3)腸腺——分泌腸液,能消化糖類、蛋白質和脂肪

(4)胰腺——分泌胰液,能消化糖類、蛋白質和脂肪

(5)肝臟——分泌膽汁,不含消化酶,能乳化脂肪。

注意:唾液腺、胰腺、肝臟位於消化道外,胰腺和肝臟分泌的消化液注入到十二指腸後與食物接觸。胃腺和腸腺位於消化道內。肝臟是的消化腺。

肝臟是人體的消化腺

3)小腸的結構特點:

消化食物和吸收營養物質的主要場所。

腸壁構造(由內向外):黏膜、黏膜下層、肌肉層、漿膜

小腸適於消化、吸收的特點:

(1)最長,大大增加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積,適於消化和吸收;

(2)內表面具有環形皺襞和小腸絨毛(大大增加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積);

(3)小腸絨毛內有毛細血管、毛細淋巴管,絨毛壁和毛細血管、毛細淋巴管的管壁都很薄,

只由一層上皮細胞構成,這種結構有利於吸收營養物質;

(4)小腸內有各種消化液。

(5)營養被小腸吸收後,隨即由內壁毛細血管吸收氨基酸和葡萄糖等營養物質運往全身

1、食物的消化

蛋白質:消化始於胃,最終被消化成氨基酸

糖類: 消化始於口腔,最終被消化成葡萄糖

脂肪: 消化始於小腸,最終被消化成甘油和脂肪酸

胃:少量的水、酒精(非營養)

小腸(主要的吸收場所,與其結構有關):吸收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大部分水、無機鹽和維生素。

大腸:只吸收少量水、無機鹽和一部分維生素

三、關注合理營養和食品安全 每日三餐,按時進餐

1 不偏食、不挑食、不暴飲暴食

均衡攝入五類食物(平衡膳食寶塔)

2、設計一份營養合理的食譜:

(1)按“平衡膳食寶塔”均衡攝取五類食物,以避免營養不良和營養過剩;

(2)人每天攝入最多的應該是米、面等主食,其次是蔬菜、水果,攝入量最少的是脂肪食品;

(3)人在早、中、晚餐的能量攝取應當分別佔30%、40%、30%。

防止食品在生產過程中被農藥等污染,蔬菜瓜果必須清洗乾淨;

不吃有毒的食物(發芽的馬鈴薯、毒蘑菇)

3、食品安全 防止食品被細菌等污染,食用前要加熱煮熟

保持廚房和餐具的清潔衞生

買經檢疫合格的食品

第三章 人體的呼吸 :

一、呼吸道對空氣的處理 (人的呼吸系統有呼吸道和肺組成)

1、呼吸道的組成:

呼吸道:鼻腔 咽 喉 氣管 支氣管

呼吸系統 作用:氣體進出肺的通道;清潔、濕潤、温暖吸入的氣體

肺:氣體交換的場所

呼吸道的作用: ①具有保證氣體順暢通過的結構

②能對吸入的氣體進行處理,使到達肺部的氣體温暖、濕潤、清潔。

③呼吸道對空氣的處理能力是有限的。所以我們要保持環境中的空氣新

鮮、清潔

2、肺(1)位置:胸腔內,左右各一

(2)結構:由無數個肺泡構成,肺泡外包繞着毛細血管,肺泡和毛細血管的壁都很

薄,只由一層上皮細胞構成,適於氣體交換。

(3)功能:氣體交換

3、會厭軟骨的作用:吞嚥時,會厭軟骨像蓋子一樣蓋住喉口,以免食物進入氣管

邊笑邊吃,吞嚥時會厭軟骨來不及蓋住喉口,食物進入氣道,會引起劇烈的咳嗽。

二、發生在肺內的氣體交換

1、肺是呼吸系統的主要器官,位於胸腔,左右各一個,左肺有兩葉,右肺有三葉,一分鐘大約呼吸16次。

2、肺泡內的氣體交換

由於肺泡壁和毛細血管壁都是一層扁平的上皮細胞,當吸入的空氣到達肺泡時,空氣中的

氧氣透過肺泡壁和毛細血管壁進入血液;同時,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透過毛細血管壁和肺泡壁進入肺泡,隨呼氣的過程排除體外。進入血液中的氧,通過血液循環輸送到全身各處的組織細胞裏

※吸運動 包括 吸氣 和 呼氣 兩個動作。

膈肌收縮 →頂部下降 →胸廓上下徑增大

胸腔容積增大,肺擴張,肺內氣壓下降 吸氣 肋間肌收縮-----------→胸廓前後徑增大

膈肌舒張 →頂部回升

胸腔容積縮小,肺縮小,肺內氣壓上升 呼氣 肋間肌舒張 --------→胸廓前後徑縮小

3、血液與組織細胞的氣體交換

血液中的氧氣運送到組織細胞處,通過氣體的擴散作用,氧氣可以透過較薄的血管壁

進入到組織細胞內,同時,細胞所產生的二氧化碳氣體也通過擴散作用進入到血液中。進入細胞的氧氣,最終在細胞內的線粒體中參與呼吸作用,分解有機物,為生命活動提供能量。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618kq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