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黃山奇石》教學反思多篇

《黃山奇石》教學反思多篇

《黃山奇石》教學反思多篇

《黃山奇石》教學反思1

《黃山奇石》這篇課文即有抽象概括的描寫黃山景色秀麗神奇,又有具體形象的描寫“仙桃石”,“猴子觀海”等4種奇石。作者形象生動語言文字極具感染力地把祖國的黃山奇石描寫得活靈活現!對在校的學生來講,很少有人到過黃山,沒見過黃山那種變化多端,形態各異的奇石,大多數學生缺少對黃山的直接經驗,我在教學中,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知識和生活經驗,藉助電化教學手段,聲情並茂,生動形象地強化學生感知,努力學懂這篇課文。

我根據課文內容,在情景導入、奇石探究、課文朗讀等方面適時使用了課件,效果較好。如在欣賞完文中的第二、三自然段中的四塊奇石後,我利用多媒體播放了課件,再現了黃山許許多多千奇百怪的奇石。通過這一視聽結合的課件手段就能有效地營造出聲畫並茂的課堂情境,不僅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調整好準備上課聽講的愉悦的情緒背景,更重要的是為整堂課做好主題鋪墊,使學生的思維迅速定向於授課內容上。另外調動了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帶着想看黃山奇石的好奇心,在教師的引導下,能很快找出課文中寫到的黃山奇石:“仙桃石”、“猴子觀海、仙人指路、金雞叫天都”等,產生了對黃山“奇石”的興趣和強烈的探究慾望,使學生產生深入學習課文內容的熱情,課堂氣氛活躍,學生的學習熱情高漲。

為了發散學生的思維,對課文內容進行了拓展延伸處理,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收穫與理解,結合文本內容選自己喜歡的方法把課文內容或讀一讀,熟記課文;或畫一畫,加深理解;或寫一寫,進行小練筆等,多方面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在讀寫練中有收穫、有發展。課堂中適當的課堂氣氛調控是必要和必須的。但要把握好時機,控制好教學節奏,化教學意外事故為課堂生成性資源,在讚賞、鼓勵與探究的氣氛中實現課堂教學效益的最大化。

《黃山奇石》教學反思2

《黃山奇鬆》一課,是一篇描寫大自然美景的佳作。課文采用了比喻、擬人的修辭手法,以生動的筆墨描寫了黃山奇鬆美不勝收的各種姿態,抒發了作者對它們的讚歎之情。在教學本課時,我抓住黃山奇鬆的“奇”讓學生來理解課文。教學目標定位好後,如何讓學生在讀中體會黃山奇鬆的美和奇,成為了本節課教學的重點。那麼,如何突出教學重點呢?我是這樣教學的。

一、讀書為主線

蘇教版小語教材特別注重“讀”在語文教學過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把朗讀作為學習語言行之有效的方法。閲讀教學中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本節課的教學中,首先我要求學生自由讀,然後讓學生深入學習迎客鬆,通過課文插圖感悟文中“枝幹遒勁”的意思,利用課前收集到的資料,讓學生理解“飽經風霜”的意思,同時引導學生體會迎客鬆的奇,在此基礎上再指導學生細讀品味,讀出感情,使學生的情感與作者的情感產生共鳴。接着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描寫陪客鬆和送客鬆的句子。這樣,通過以讀代講,以讀促思,讓學生在讀中理解課文內容,在讀中體會情感。

二、重視圖文結合

在國小語文課本中每篇課文都有插圖,插圖的內容都和課文有一定聯繫,是一種不錯的資源。在《黃山奇鬆》這篇課文中有三張插圖,我從網上找到與之相對應的三大奇鬆及其他黃山奇鬆的圖片,將之放大。在教學中,我是這樣巧用插圖的:

1、讓學生看迎客鬆圖和送客鬆,仔細觀察他們的枝幹,理解詞語“遒勁”、“蟠曲”等詞語的意思。

2、讓學生看圖展開豐富的聯想,出示自己蒐集到的黃山奇鬆的集錦圖,讓學生模仿書中的句式,看圖説話、寫話。這一系列環節都巧妙地將圖與文有機地結合起來,培養了學生的想象能力,提高了他們説話的能力,通過他們的想象説話、更好地挖掘課文的深刻內涵,理解黃山鬆的奇。

三、注重遷移運用

由模仿到創造,由完成老師設計的“形成性”作業,到主動運用於説、寫實踐,並積極向課外語文活動延伸,這是蘇教版在注重遷移運用中提出的具體要求。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在課上還安排了仿照第二自然段描寫三大名鬆的寫法描寫其它黃山鬆,這也是為了強化學生的寫作遷移運用,進行寫的訓練。

課堂教學是一門藝術,是一門遺憾的藝術。本節課的不足之處還有:在朗讀的教學環節教師只是在一味地指導學生朗讀,並沒有進行示範的朗讀或錄音帶朗讀,沒有起到示範的作用。教學環節的設計上是按照課文的寫作順序展開的,在教學三大名鬆的環節,我在想能不能分組來學習三大名鬆,然後小組選成員來彙報,給學生以更大的討論交流的空間。總之在不斷地反思中完善自己的教學設計。

《黃山奇石》教學反思3

黃山是“三山”之一,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美稱。“奇鬆、雲海、温泉、怪石”被稱為黃山“四絕”。尤其是“怪石”,已被命名的怪石有120多處。其形態可謂千奇百怪,令人叫絕。似人似物,似鳥似獸,情態各異,形象逼真。

當學生對黃山非常感興趣的時候,出示課文的第一自然段。讓學生自由讀,想想從這段話中獲得哪些信息?

學生對“1、黃山在安徽省南部,2、黃山景色秀麗神奇,3、尤其是那些怪石,有趣極了。”

我發現都沒有提到“聞名中外”四個字,於是我提出“聞名中外”是什麼意思呢?

學生很有趣,居然有人説:“説明黃山那裏的人很文明,不亂丟垃圾。”我笑了一下,説:“那是‘文明’(板書)的人做的事,但是‘聞名中外’不是這樣意思。我們先來一個字一個字來解釋,聞就是聽,名是名字,聞名聽過他的名字;中是中國,外是外國。中國與外國都聞説過都知道他的名字,説明這個地方非常出名。聞名中外,也可以説‘中外聞名’。”

如果僅是這樣,我想學生對“聞名中外”還不是很清楚的。於是,我問:“我們育才塑膠操場上的樟樹聞名中外,對嗎?”學生哈哈大笑,説:“那隻能説是聞名育才,不是聞名中外。”我再問他們:“我説杭州西湖聞名中外,對嗎?”學生想了一會兒説:“那應該是對的吧?”把球重新踢還給我。我一笑,當然是對的。再讓學生説説哪些地方是聞名中外的。學生説了很多,秦始皇兵馬俑、八達嶺長城、故宮、圓明園等聞名中外。

這樣,從解意思到運用,一個詞語學活了。

再讓學生自主朗讀課文,用橫線劃出課文介紹了哪些奇石,用波浪線劃出這些奇石奇在哪兒。在交流中進一步認識生字。

學生學得很快樂。

綜觀這堂課,我注重培養學生的質疑提問、自主學生的能力,放手讓學生自己去提問,自己讀讀畫畫思思。學生學得快樂,我教得幸福。

《黃山奇石》教學反思4

在這節課上,我首先讓學生自主選擇探究內容,選擇自己最喜歡的奇石研讀,然後根據學生的愛好,如有的同學喜歡朗讀,有的同學喜歡抓重點句體會句子藴涵的意思等等。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進行學習,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彙報自己的學習成果。在這節課中,學生用感情朗讀、畫、抓重點詞、動作表演等形式來表達自己對課文的理解,他們的興趣很濃,產生的效果也非常好。

注意學生的誦讀。我在課上首先讓學生範讀,然後用“誰能比他讀得好”引起學生比一比的興趣,激發讀的動力,我還用配樂讀以及齊讀等的方式,以優美的旋律感染學生,以悦耳的聲音打動學生,以動人的感情激勵學生,使他們躍躍欲試,急於參與,急於體驗,急於模仿,達到了我讓學生“想讀”的目的。

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在教學中,老師應當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去思考、進行交流討論以及表達自己的意見,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

《黃山奇石》教學反思5

看到《黃山奇石》這篇課文,便有些犯愁,要知道,在老教材中,它是第六冊語文中的一篇文章,如今成了新教材第三冊中的課文。第六冊和第三冊,中間相差三個學期,學生的知識面、閲讀理解力,肯定差很多。學生對黃山風景區也不太熟悉,回憶過去,讓學生讀讀課文,找出課文寫了哪些奇石,奇在哪裏?學生並不感到困難,可這對剛升入二年級的學生能行嗎?我該怎麼開展教學呢?

為了讓學生對黃山風景區的美,有一個初步的感受,我在課的一開始,出示黃山四絕的圖片,並進行介紹,學生的興趣被一下子激發起來了。然後自然地引入到課題,讓學生對課題進行提問,學生提的問題能抓住課文的主要內容,於是我就讓學生邊看媒體邊思考他們提出的問題,增強了學習的主動性。

在識字教學上,採用了大集中的方法,對學生來説量一下子太大,如果結合學生回答的問題,採用小集中,先學其中的生字“桃、猴”,降低學習難度,這樣效果會好些。還有在交流識字好方法。

《黃山奇石》教學反思6

過程與方法的學習目標在本課教學中實踐的比較好。教學課文時,我注重指導學生學會學習的方法。先讓學生跟隨教師學習一段課文,然後師生共同運用喜歡的`學習方法去自主選擇下面的內容,並且將主導權交給學生。實踐證明,雖然學生在發揮主動性、當小老師時,駕馭課堂的能力不足,語言表達也不很到位,但是隻要教師耐心指導,經過長期的訓練以後,學生必定能夠成為一個合格、甚至是優秀的“老師”。其實學生的一些想法和做法,有着自己的創新,也值得教師去學習借鑑。比如:小老師在請同學們朗讀課文時,張國輝同學想到了“請穿白球鞋的同學起來讀這一段”,這個辦法新奇有趣,學生參與興趣極高,調動起了課堂氣氛,當然朗讀效果也就很好了。課題理解的訓練、字詞訓練、聽説訓練在本堂課中都屬於常規訓練,在課堂教學中也都得到了較好的落實

《黃山奇石》教學反思7

《黃山奇石》是一篇描寫景物的散文,課文描繪了黃山奇石之神奇,景色之秀麗,具體地描寫了四種奇石,表達了作者對祖國山河的讚美之情。文章構思清晰,意境優美,想象豐富,情趣橫生,給人以美的享受和薰陶。因此,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在教學前讓學生觀看了有關黃山的一些圖片,重點欣賞了黃山四絕,使學生感受到了黃山奇石所具有的獨特的美,明白了黃山奇石尤其吸引中外遊客的原因,同時也產生了進一步瞭解與欣賞奇石的強烈願望,於是帶着濃厚的興趣步入了對新知識的探索。

在品讀文章時,我讓學生自主選擇學習內容,選擇自己最喜歡的奇石讀一讀,然後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向大家介紹。在這節課中,學生用感情朗讀、抓重點詞、動作表演、小導遊介紹等形式來表達自己對課文的理解,他們的興趣很濃,熱情很高,效果也非常好。

《黃山奇石》教學反思8

黃山奇石以“奇”見長,在教學“猴子觀海”時,組織學生看圖學文後,請他們説説對這塊石頭的印象,然後着手進行朗讀指導。在師生平等的對話中,想不到有許多學生道出“可愛”之感。聞名中外的黃山風景區在我國安徽省南部,那裏景色秀麗神奇,尤其是那些怪石,吸引了無數中外遊客。今天我們來學習課文——黃山奇石,新課標指出:閲讀教學要注重學生對文本的獨特的體驗。於是,我就讓他們懷着這塊石頭的“可愛”之情,指導學生讀出它們的神奇。學生朗讀水到渠成,真真切切。最終是學以致用。新課改要求教師要有一顆慧心,做寫作資源的開發者。學生在先前的朗讀語言積累後,通過兒童特有的思維,現學現賣,寫出了比文中更具有童真童趣的話語。

我想這樣,每個學生的個性得以張揚,生命之花得以綻放。

《黃山奇石》教學反思9

《黃山奇石》是一篇寫景的課文,以圖文結合的方式介紹了黃山石的神奇。課文的教學重點是學習生字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難點是在朗讀中感受和體會黃山石的奇妙,並能把黃山石介紹給更多的人。學習本課時,配圖的三個自然段,我準備採取看圖學文的方法,第五自然段引導學生髮揮想象,自畫“金雞叫天都”。最後在學生熟讀成誦的基礎上,當“小導遊”介紹黃山的奇石。

一、圖片導入,激發學生興趣。

黃山風景秀麗神奇,中外聞名,被稱為“天下第一奇山”。但很多學生沒有去過黃山,對黃山的風景沒有形象的認識。因此,上課伊始,我用黃山優美的圖片、“四絕”的神奇把學生帶入黃山,領略黃山的神奇風光,學生的興趣極其濃厚,學習的積極性被調動起來了。

二、突出重點,品賞奇石。

課文中介紹了七塊黃山奇石,其中詳細介紹了四塊,三塊配圖。在學完第一段後,我引導學生“尤其是那些怪石,有趣極了”,你從課文中找一找,文中介紹了幾塊怪石?學生饒有興味地很快找出課文中寫到的黃山奇石:“仙桃石”、“猴子觀海”、“仙人指路”、“金雞叫天都”、“天狗望月”、“獅子搶球”、“仙女彈琴”等,並知道“仙桃石”、“猴子觀海”、“仙人指路”、“金雞叫天都”寫得詳細。我引導學生重點品讀“猴子觀海”,通過看圖、做動作等理解“猴子觀海”的有趣,但效果並不是很好。

課後,我聽了張莉老師的課,我覺得如果這樣引導,會不會更好一些?為了更好地幫助學生感悟,我可以適時地發揮多媒體特有的功能,播放了“翻滾的雲海”的美麗畫面,學生看着如此美妙的“雲海”,肯定會有自己獨特的感受,此時再讓學生説説這是什麼樣的雲海?學生對“翻滾的雲海”有了深層次的感悟,在理解猴子為什麼“一動不動”就容易多了,怪不得猴子在這麼高的山崖一動不動,原來它是看得着迷了!這樣,不但能使課堂教學的難度大大降低,而且使教學結構和學生的認知結構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學生的思維活動向獨立、主動、深刻、全面發展,突出了課文的重點,突破了教學的難點。

但在教學中還存在不少的問題如下:

1、學生個體的朗讀效果得不到保證,語文課堂上,琅琅的讀書聲最美。讓學生在與文本一次次的朗讀中不斷加深體會,只有多讀才能使靜止的文字表現他的情感,讓文字成為一幅幅鮮活的圖畫。所以,教師在課堂中的示範是非常必要的。由於學生之前未接觸此類文章,和以前所形成的朗讀的陋習。所以,造成了班級中學生朗讀水平下降。

2、對學生的引導不夠味,相當多的學生能讀通順,但讀不出感情,只一味的讓學生一遍一遍按自己的意思去讀,不考慮,學生是否能理解感悟,不做具體的引導,點撥,也是徒勞。這裏就要求教師掌握豐富有趣的教學手段,如:讓學生們自己表演一下,文中出現的景觀。使文中的客觀文字,變的豐富真實,同時,也激發了孩子們的興趣。必要的創設情境,引導學生想象畫面,讓學生對“景”瞭然於心。否則,很難達到好的學習效果。

《黃山奇石》教學反思10

《黃山奇石》是一篇寫景的文章,課文描繪了黃山奇石之神奇,景色之秀麗,表達了作者對祖國山河的讚美之情。文章構思清晰,意境優美,想象豐富,情趣橫生,給人以美的享受和薰陶。在《黃山奇石》一課的教學中,我不但引導學生讀文、看圖、想象黃山"四絕"的幾個鏡頭,使學生感受到了黃山奇石所具有的獨特的美,明白了黃山奇石尤其吸引中外遊客的原因,同時也使產生了進一步瞭解與欣賞奇石的強烈願望,帶着濃厚的興趣步入對新知識的探索。

而且在教學中還創設好一定的活動情境,使課堂教學處於和諧、融洽、興趣盎然的氣氛中。我特別注意學生的誦讀。在課堂上首先讓學生範讀,然後用“誰能比他讀得好”引起學生比一比的興趣,激發讀的動力,還用配樂讀以及齊讀等的方式,以優美的旋律感染學生,以悦耳的聲音打動學生,以動人的感情激勵學生,使他們躍躍欲試,急於參與,急於體驗,急於模仿,達到了讓學生“想讀”的目的。我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在教學中,我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去思考、進行交流討論以及表達自己的意見,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學生有了足夠的時間來進行自主學習,小組交流學習以及把自己獨到的意見、理解在全體學生面前表達出來,讓學生能更好的理解文章的內容,也能讓每一位學生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對學生以後的學習有很大的激勵。

通過這節課的教學,使我更加深深地體會到:要讓學生重感悟。那就是要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他們自由地去想象。不要把學生的思維圈在一個固定的範圍裏。要相信、尊重、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把更多的機會,更多的思考留給學生。

《黃山奇石》教學反思11

每學期最激動忐忑的公開課又來啦,決定了很久也問了很多老師的建議之後,最後決定講《黃山奇石》這一課,《黃山奇石》是一篇寫景的文章,主要突出便是在於“奇”。在講課之前,我同孩子們已經學習過了《古詩二首》,引導孩子們學會欣賞美麗的景色,但在教課前我仍擔心不能引導孩子們感受到黃山“奇”的特點,好在有組長和同事的幫助和建議,我對教學設計做出了修改,最終完成了本次的教學。

在學習課文時,我採取“自學+小組合作學習+全班交流”的方式,運用小表格通過對第二自然段描寫“仙桃石”特點的動詞的教授,讓他們自己找到剩下每種奇石的特點,體會奇石的奇特,充分發揮孩子們的主體性,把課堂還給他們,把思考也留給他們。

新課程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雖是低年級的語文教學,我也嘗試着讓孩子們進行一些淺層次的探究性學習,培養他們探究的興趣。通過圖文結合讓孩子們用感情朗讀、畫、抓重點詞、動作表演等形式來表達自己對課文的理解,他們的興趣很濃,學習的效果也非常好。

在讓孩子進行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的時候,我給了他們充足的時間去思考、進行交流討論以及表達自己的意見,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他們,讓他們能更好的理解文章的內容。

但是總有做的不足的地方,比如教學設計不夠嚴謹;課堂上有兩個明顯的字音錯誤;課堂上孩子們的讀書姿勢應該着重強調;在讓孩子們模仿奇石樣子的時候比較倉促,不具體;在讓孩子們理解概念性的問題時解釋的不夠嚴謹清晰;同時最後的練習説話環節因為沒有把握好時間,參與的學生只有一位,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課堂時間的把控上面還需要提高。

通過這堂課的教學,讓我體會到,孩子們的力量是強大的,給他思考的時間,加以引導,得到的預期效果會很不一樣,同時教師應注重教學方法的轉變,每次都有新收穫,希望再接再厲,繼續加油。

《黃山奇石》教學反思12

《黃山奇石》這篇課文即有抽象概括的描寫黃山景色秀麗神奇,又有具體形象的描寫“仙桃石”,“猴子觀海”等4種奇石。作者形象生動語言文字極具感染力地把祖國的黃山奇石描寫得活靈活現!對我們的學生來講,根本沒人到過黃山,沒見過黃山那種變化多端,形態各異的奇石,大多數學生缺少對黃山的直接經驗,我在教學中,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知識和生活經驗,藉助電化教學手段,聲情並茂,生動形象地強化學生感知,努力學懂這篇課文。針對模塊六的教學設計我做了認真分析,對本設計比較滿意的地方: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在教學本課時充分運用了電教媒體,幫助學生真實、生動、形象地感知課文內容。更準確、更直觀。同時對文章中的重點詞語有幫助學生理解的重要作用。黃山風景真實地出現在學生眼前。學生有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很好的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品詞析句,啟發思維

我在教學過程中注意通過看圖和模擬表演來創設想像思維的情境,引導學生掌握想象思維的方法,在學生初步瞭解了“仙桃石”形狀的基礎上,我啟發道:“仙桃石”為什麼不叫“蜜桃石”或“桃子石”呢?學生只要多讀幾遍課文,再深入思考便會發現這是因為“仙桃石”體形巨大,而且又落在山頂,不太可能是人間的東西。課文中一個“飛”字和“落”字,便形象地寫出了“仙桃石”的神奇。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通過讀課文來體會“仙桃石”的奇妙與有趣,自然會收到好的效果。

三、拓展延伸,學法遷移

在教學本課時,我努力設計問題有一定的分量,達到一石激起千層浪的效果,讓學生廣泛交流,例如:給奇石起名字、通過寫法遷移讓學生按描寫四種奇石的方法,描述“天狗望月”這塊奇石的樣子。還有“獅子搶球”等等。學生組織語言的過程中,訓練了思維過程,真正把語文課上成語言文字訓練課。

四、激發想象,激發愛國情感

新課標中的三維目標中,對學生情感價值觀的培養是很重要的這也是語文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黃山奇石》這篇課文,正是對學生進行愛國教育的優秀篇章。通過對黃山奇石的學習,使學生了解祖國的黃山風景秀麗神奇,尤其是奇石更有趣,激發了學生們對祖國黃山的喜愛。同時也更加熱愛偉大祖國的山河。為了達到教學目標,教學時充分運用了電教媒體,使學生真實、生動、形象地感知課文內容。更準確、更直觀。同時對文章重點詞語理解有重要作用。在拓展中,利用網絡優勢,打開學生的思維,給學生提供更廣泛的資料,讓學生在進一步的品味與欣賞中,受到心靈的震撼,感情的昇華。雖然在本設計中有很多優點,但仍然還存在一定的不足之處。比如:在每一個環節中,無論在表面還是內涵上都能結合的更加緊密,步步為營,水到渠成,我想效果會更好。這也是我一直努力和探索的問題。再比如:小結中,在學生的充分感受基礎之上,讓學生結合自己的實際談談本課的收穫,我想一定比我的總結和鼓勵會更有震撼力。總之,只有不斷的摸索,才能得到求實,求真。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6kjl3w.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