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教學實錄及反思(精品多篇)

教學實錄及反思(精品多篇)

教學實錄及反思(精品多篇)

教學實錄及反思 篇一

昨天,我上了第七冊第三十一課《飛向藍天的恐龍》。這是一篇科普文章,主要向人們介紹了科學家們根據研究提出的一種假説:鳥類很可能是一種小型恐龍的後裔。20世紀末,我國科學家在遼西首次發現了保存有羽毛印痕的恐龍化石,為人們想象恐龍飛向藍天、變化為鳥類的演化過程提供了證據。

語文味的角度來説,這課的教學目標是揣摩科普文章準確生動的語言。

用詞準確可以從“漫長”和“一支”這兩個詞中體會。重點段是課文的第3、4自然段。這一過程以時間為序,先講了兩億三千萬年前第一種恐龍的大小、形態、行走方式;接着介紹了經過數千萬年之後,它的後代繁衍變化、形態各異的情況;由於它們的體態、體表、生活習性等方面的變化,最終使一支獵食性恐龍變成了天之驕子,飛向了藍天。

體會用詞生動,課文的第一句可以成為着力點。

説到恐龍,人們往往想到兇猛的霸王龍或者笨重、遲鈍的馬門溪龍;談起鳥類,我們頭腦中自然會浮現輕靈的鴿子或者五彩斑斕的孔雀。

1.讀:這是幾句話?(兩個分句組成一個句子)

2.讀:你覺得這句話寫得怎麼樣?

生1:用了“兇猛”、“笨重”、“遲鈍”、“輕靈”、“五彩斑斕”等形容詞,用詞很生動。

生2:假如是我們,可能就寫“説到恐龍,人們往往想到霸王龍或者馬門溪龍;談起鳥類,我們頭腦中自然會浮現鴿子或者孔雀。”

生3:我覺得我們也要多用形容詞。

師:這兩個分句表達方式一樣,可是呢,又不重複,你能發現其中的奧祕嗎?

生1:第一個分句是“説到”開頭,第二個分句是用“談起”開頭。

生2:第一個分句是“人們往往想到”,第二個分句是“我們頭腦中自然會浮現”

師:你們的眼睛真亮,也很會琢磨。再讀讀這一句,你還有什麼發現?

生1:這裏有對比的意思。笨重、遲鈍的恐龍與輕巧靈活的鳥類──這兩種在人們印象中似乎毫不相干的動物對比在一起。

生2:告訴我們:在中生代時期,恐龍的一支經過漫長的演化最終變成了凌空翱翔的鳥兒。

師:你是聯繫上下文發現的。是的,文章開頭就用生動形象的語言引起了我們的興趣。

師:剛才同學們的發言就非常有質量。我們四年級的同學就要這樣,發言的時候要圍繞要點講清楚,爭取站起來多講幾句。第一句話是一個非常好的例子,這樣吧,我們來學着用一用。

師:説到飛禽,人們往往想到——你們接下去説,注意要用上你們喜歡的形容詞,把句子説生動。

生1:説到飛禽,人們往往想到會唱歌的百靈鳥和

師:還是用書上的“或者”吧,因為“和”的話,是幾種一起想的意思,而“或者”是説,可能會想到這個,也可能會想到那個,用詞更準確。

生1:或者輕巧的麻雀。

生2:説到飛禽,人們往往想到排成一隊團結的大雁和姿態優雅的天鵝。

……

師:第二個分句用一用。談起走獸,人們頭腦中自然會浮現……

生1:談起走獸,人們頭腦中自然會浮現兇狠的狼或者奔跑的斑馬。

……

師:把兩個分句合起來,你們還能嗎?

學生很熱烈地自言自語。

師:你自己再想個別的話題。

生:説到好老師,同學們往往想到和藹可親的包老師和認真負責的張老師;談起好學生,我們頭腦中自然會浮現積極發言的趙嘉誠和學習努力的周英豪。

……

我對昨天這節課的設計比較滿意,從實際效果來看,也非常好。由此,我想到以下幾點:

1.解讀課文時,老師就應該把握好學語習文的點。

語文課瞭解文本的內容,只是起點,只是依託。我們要通過這個“例子”,來正確把握文本的言語特點。因為語文課的最終目標是讓學生理解和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學習例子中獨特的言語形式。老師在自己解讀文本的時候,就把握住或者説抓住某個作者用詞造句獨具匠心的點。如這節課,就是學習文本言語的生動性。先讓學生讀,在讀中觀察與體會其中的奧祕,然後試着説一説,然後拓展説一説。

2.語文教學一課一得,脈絡要清晰,要更關注學生言語質量。

從瞭解內容的角度上講,第一句話不是重點。但語文課不單單是內容的瞭解,更重要的是提高學生的聽、説、讀、寫能力。像現在這樣,在學習、品味、美讀文本基礎上,讓學生從易到難,先説一個分句,然後連起來説一説,最後遷移運用自由説。説的同學要説得正確到位,聽的同學要認真細緻,聽出同學説中的語病。這樣,老師搭建了學和用的平台,讓學生經歷學中用,用中學,學以致用的過程,一課一得,紮紮實實,在大量的詞句運用中鍛鍊自己的語言能力。這既是知識的構建,又有能力的提高,更有創新能力的培養。

教學實錄及反思 篇二

《陽光》教學實錄

一、發揮想象,導入課文

師:同學請看,外面陽光普照,你的心情怎麼樣?

生:很高興。

師:請大家閉上眼睛,插上想象的翅膀,一起去想象陽光下那美麗的景色。

清晨,太陽緩緩地從東方升起來了,金色的陽光灑遍了大地上的每一個角落。聽!小鳥唱起了歡快的歌。看!田裏的禾苗在陽光下更綠了;山上的小樹在陽光下更高了……(閉上眼睛,學生聽得入了神,陷入無限的遐想中……)

師:同學們,美嗎?誰來説説你看到了什麼,又想到了什麼?

生:我看到太陽升起來的時候是火紅火紅的。

生:我想到小鳥唱歌的時候是蹦蹦跳跳的,非常可愛。

師:能想象出小鳥唱歌時的動作,了不起!

生:我想到早上的空氣非常清新,人們都愛在公園鍛鍊身體。我的爺爺早上就會去公園打太極拳。

師:陽光給大地帶來了生機,給生命帶來了活力,也給小朋友們帶來了幸福的生活。我們一起走進《陽光》

生齊讀課題。

師:現在請大家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大聲地讀讀第八課《陽光》吧!讀完之後,再把你不認識的字勾劃出來。

二、學習生字,認讀詞語

師:這篇課文有那些生字?誰來告訴大家?

生:生字有陽、金、野……

(師在生回答中板書,其餘學生書空)

師:哪些字的讀音容易讀錯?誰來教一下大家?

生:大聲地領讀。

生:“長”容易讀錯,因為它有兩個讀音。

師:你知道的真多!是哪兩個?

生:一個讀“ zhang”,“長大” 的長”;另一個讀“ chang”,“長城” 的“長”。

師:小小年紀就會用“一個” 和“另一個”來説句子,而且你的課外知識還這麼多,老師佩服你!

(師分別板書“長” 的兩個讀音,學生分別組詞)

師:把這些生字讀給同桌聽一聽好嗎?

生同桌讀,指名讀、開火車讀

師:生字會讀了,再讀讀詞語怎樣?

師:請大家小聲地讀讀課文,把自己認為比較好的詞語勾劃下來,推薦給大家。咱們搞個“詞語推薦台”活動。(板書:推薦台)(生自讀、勾畫,師巡視指導)

生:我找的詞語有“陽光、灑遍、田野……”(聲音較小)

師:既然是自己信心百倍地向大家推薦,該怎麼讀?再試試!

生讀得聲音大了。帶領大家一塊讀。

師:讀得好!第二次比第一次讀得好多了,你的進步真大。

學生繼續推薦

師:老師也要向大家推薦一些詞語。(出示詞語:金子、田野、更高了、更綠了……)

讀給同桌的小朋友聽聽。

師:誰來讀給大家聽一聽?(指名讀)

師:“金子” 這個詞該怎樣讀?誰來試一試!

一生試讀

師:如果在讀這個詞的時候,能想到它的意思,你會讀得更好!

生:金子!

師:為什麼這樣讀?生:因為金子很寶貴,所以應該讀重一點。

生:金子的顏色是金燦燦的,要讀出這種感覺。

生:人們都喜歡金子,我認為讀的時候應該有喜歡的心情。

三、感悟課文,動情朗讀

師:金色的陽光像金燦燦的金子,灑遍……(引讀第一自然段)。禾苗、小樹、小河在陽光下和平時可不一樣喲!哪裏不一樣呢?讀一讀第二自然段就知道了。

生:有了陽光,禾苗比平時更綠了。

生:在陽光的照耀下,小樹長得更高了。

生:小河在陽光下像長長的錦緞。

師:從“更高了”“更綠了” 這兩個詞你能讀懂點什麼?請大家結合這兩個句子,再認真的讀一讀。(屏幕出示第二自然段的一、二句話)

生:禾苗在陽光下會進行光合作用,所以它才會變綠。

師:你是怎麼知道光合作用的?

生:我是從《十萬個為什麼》上看到的。

師:通過看課外書,獲得知識,你真是個小書迷。這種習慣非常好!

生:小樹會在陽光下生長,所以小樹才能更高。

生:植物在陽光下都會生長。

師:陽光下的小河也是波光粼粼,非常漂亮,就像(引讀第三句)。

師:誰見過錦緞?

生:我見過,有些裝酒的盒子裏有錦緞。

師:錦緞漂亮嗎?誰來説一説?

生:錦緞非常漂亮,它在陽光下會發光!

生:錦緞是用絲綢做的。

生:閃光的錦緞在陽光下像小河。

師:能説“錦緞像閃光的小河”,不錯!

師:陽光下的景色多迷人啊!就讓我們來美美地讀讀這一段吧!

齊讀,賽讀第二段

四、比較分析、深入領會

師:大家會認字、會讀書了,那會不會比較呢?

生:(自信地)會!

師:請大家讀一讀這兩個句子,然後同桌説説哪個句子更好。

(出示兩個句子:陽光照進了我的家。 /陽光跳進了我的家。)

生:我認為第二個句子比較好。

師:為什麼?

生:陽光有點像小兔子,它們都會跳。

師:有想象力,好!

生:我認為第二句好,陽光很活潑。

生:第二句讓人感到陽光會跳,好像有了生命。

師:陽光在作者眼裏是有生命的,是會跳的。咱們現在就來讀讀這個會跳的陽光。

師:陽光跳到屋裏來了,誰能把它捉住?

生:捉不住!

師:因為陽光是……

生:大家的!

師:陽光就像金子一樣,那為什麼還説陽光比金子更寶貴呢?請大家小組討論一下這個問題。(學生討論,師巡視指導)

生:金子可以用錢買到,而陽光是買不到的。

生:陽光給人類帶來了光明,帶來了温暖,金子不能。

生:陽光能使禾苗變綠,小樹變高,但是金子不能。

生:沒有金子,人類可以生存。沒有陽光,人類就不能生存。

五、讀重點句,結束本課

師:讓我們再大聲地讀讀這句話──“陽光比金子更寶貴”。

師:是啊!陽光給了我們生命,給了我們希望,它比金子更寶貴。願同學們在温暖的陽光健康成長!

反思

“給我一個支點,我可以撬動地球”,給學生一個支點,課堂肯定也會被“撬動”。這個支點就是對學生充分的信任,就是平等的師生關係,就是對學生的關愛。

這節課中,我立志讓課堂被“撬動” 起來,讓學生真切地體會陽光金子般的美麗,發現陽光“跳”進屋子裏的驚奇,感受到陽光的可貴可愛。於是,課堂中處處洋溢着學生獨特的體驗,閃爍着學生思想的靈光,時時迸發出令人驚喜的語言。在對待個別有不足之處的同學,如發言不自信,表達不準確的,教師也立足於發現他們的閃光處,並加以鼓勵,終於使他們樹立了大膽地表達自己思想的勇氣。力求讓學生感覺到他是自信的,最棒的。

其次,力求捕捉最佳“評價點”,從不同的角度給予學生客觀的、真誠的、又是發展性的評價,始終注意學生(包括其他沒有發言的學生)對於評價的積極感受。贊可夫説過,喜歡那些漂亮的學生是容易的,我們的教師的能幹是喜歡上那些不太漂亮的學生(這裏的漂亮並非專指相貌)。我們的教學過程評價,不但要積極評價優秀學生,尤其還要從那些沒有回答好的學生身上找到積極的“評價點”,促進每一個學生髮展,發現每一個學生的變化,這也應該是我們教師的功夫。如學生答的內容不完整,老師發現糾正,但鼓勵他聲音洪亮;學生的表述不清晰,老師發現他可貴的膽量,比以前有進步 ……給學生一個好的“台階”,也給他信心,並讓他逐步學會。當然,對不足也要客觀的指出,關鍵在於要把握住學生現有的水平,不將教師的預想結果強加給每一學生。……總之,教師要善於敏鋭地發現學生的優點,以發展的眼光來看待學生的成長,讓他們學習着,也樂於接受。

教學實錄及反思 篇三

【教學目標】

1、知識技能目標:

認識11個生字,會寫“以”“更”兩個生字。正確、流利朗讀課文,有感情地朗讀1~3自然段。

2、過程性目標:

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培養合作學習能力。藉助多讀,感情性的朗讀,培養學生語感。

3、情感目標:

學生初步感受到人與自然的和諧依存關係。

【教學難點】使學生初步感受到人與自然的和諧依存關係。

【教學準備】

1、課件,生字樹。

2、學生課前蒐集小松鼠的資料。

【教學實錄】

師:猜謎是大家最喜歡的,今天我來讓大家猜一個謎語:頭像小老鼠,尾像降落傘,常在樹上住,忙着摘果子。

生:這是松鼠。

師板書:松鼠。

師:你對它瞭解嗎?

生甲:松鼠生活在樹林裏。

生乙:松鼠喜歡吃松果。

生丙:松鼠的尾巴像降落傘,幫助它跳躍,它的尾巴又能當被子。

師:小朋友知道的真多。剛才有小朋友説松鼠喜歡吃松果(板書:和松果)那松鼠和松果之間會發生什麼事呢?

請大家自由讀課文,注意聽清要求:藉助拼音讀準字音,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

(生按要求自學課文)

師:請小朋友把小黑板上的生字自由讀一遍。

生自由讀。

師:請小朋友來當小老師,帶領大家讀。

生甲領讀。

生乙領讀。

師:請同桌之間互讀互糾讀音。 生開始活動。

師:你能用巧妙的辦法記住生字寶寶嗎?

生甲:我記住了“聰”,耳朵靈,口會説,心靈的孩子就是聰明的孩子。

師:你就是個聰明的孩子。

生乙:我記住了“潑”,頭髮在洗澡。

……

師:其餘的生字,我們小組合作來學習。

生小組合作學習,師巡迴指導,扶差。

師:下面我們開始“一看二想三讀”的環節,將生字寶寶放進我們的小腦袋裏。

(師指導,生記字)

師:下面我們來做“摘松果的遊戲”

大屏幕後面出現一棵掛滿松果的松樹,學生上台摘松果,並將松果背面的生字讀準,就可以把松果拿走。

師:我們認識了這麼多生字,真能幹!接下來我們寫字,相信也能把生字寫漂亮。我們先觀察生字“以”、“更”田字格中的位置。

生觀察並輕聲地説。

生先描紅並分別各寫一個。

生把已寫好的字和組裏的同學交流,互相評價,師隨機指導書寫較差的同學。

師:小朋友通過努力寫出的字真漂亮。下面我們來讀課文,大家有沒有信心?

生大聲説:有!

師:這篇課文應請幾位小朋友讀課文?為什麼?

生:應請6個小朋友讀,因為課文有6個自然段。

師:大家一邊聽,一邊思考:這是一隻怎樣的小松鼠?

生甲:這是一隻活潑可愛的松鼠,因為它蹦蹦跳跳,很可愛。

生乙:這是一隻喜歡大森林的小松鼠。

生丙:這是聰明的小松鼠。因為它看到樹越來越少就要想辦法了。

生乙:這是一隻保護環境的小松鼠。它看到樹越來越少,很着急。

師:你們看,一隻聰明活潑的小松鼠走來了,他去幹什麼呢?

出現課件:一隻小松鼠向大森林奔去。

生甲:一隻活潑可愛的小松鼠懷着愉快的心情蹦蹦跳跳地向大森林跑去。

生乙:一隻聰明的小松鼠興高采烈地挎着籃子跑到松林裏摘松果。

師:課文哪一段是寫這幅畫的?請一個小朋友讀第一自然段。

生甲:這個小朋友讀得還可以,可是還不夠高興。我能讀得比他高興。

師:他讀得很高興,臉上笑嘻嘻的,多高興哪,誰能讀得像他一樣高興?

生丙、生丁讀,齊讀。

師:松果那麼香,那麼可口,松鼠吃着吃着,忽然到了一個問題。請小朋友劃出小松鼠想的句子讀一讀。

生讀第2、3自然段。

(課件出示這2自然段的文字。)

師:他們會吃什麼?到哪裏去住呢?

生甲:他們吃果園裏面的蘋果、桃子等水果。

生乙:不行,松鼠不吃蘋果、桃子等水果,再説那是果農種出來的不讓他們吃。

生丙:松鼠可以住在石頭縫裏,吃草,吃山核桃。

生丁:松鼠住在石頭縫裏會不舒服的,他不吃草,山核是人工栽培,不讓他吃的。

生:他們可以到別的松林裏去住,吃其它樹林裏的松果。

生:別的松林裏的松果也會被住在那兒的松鼠吃完。他們去了,那兒已經是光禿禿的一片了。

師:小松鼠的心情怎樣?

生甲:他很擔心,擔心沒東西吃,沒地方住。

生乙:他很着急,不知道該怎麼辦。

生丙:他很害怕,害怕松鼠們都會死去。

師:那你們就帶着這種擔心、着急、害怕的心情讀一讀其中一兩句。

生自由讀。

同桌配合讀。

師生配合讀。

師:小松鼠多着急,他會想什麼辦法?我們下節課再學習。

【教學反思】

我的這則教學設計努力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注重培養學生能力,讓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活動中獲取知識,形成能力。

1、尊重孩子的個性,尊重孩子和情感體驗:

這節課在識字教學環節中,讓孩子自願當小老師,教識字方法。朗讀時,從自己的感悟出發去朗讀。

2、巧設遊戲:

在識字這個很枯燥的環節中,設計與本課內容有關的摘松果的鞏固生字遊戲,既給學生帶來了活力,又使學生掌握了生字。

3、巧妙設疑,激活思維:

在提問“他們吃什麼呢?到哪兒去住呢?”時,讓學生去思考,又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認識到松鼠沒地方住了,沒東西吃了,體會到着急,擔心,害怕的情感,再帶着這種情感讀文。

但我的設計內容過多,無法完成教學;重點過多,無法兼顧。合作學習能力還需努力培養。

教學實錄及反思 篇四

一、教材説明:

《兩隻小獅子》是一篇童話故事,主要講述了兩隻小獅子的不同生活態度:一隻小獅子非常勤奮,每天練習生活的本領;另一隻卻認為憑着父母的本領和地位就可以生活得很好,於是,整天懶洋洋地曬太陽,什麼也不幹。通過一勤一懶兩隻小獅子的對比,以及獅子媽媽的教育,告訴學生,從小應該勤奮學習,學會生活的本領,不能依靠父母的本領和地位生活。

二、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習朗讀疑問句和感歎句。

2、瞭解兩隻小獅子的不同表現,明白不能依靠父母,應該從國小習生活的本領。

三、教學重、難點: 明白獅子媽媽説的話是本課的重點和難點。

四、教具: 課件,圖片,頭飾

五、教學過程:

1、導入:

⑴ 觀察獅子圖片,然後説一説:獅子有哪些本領?

⑵ 出示課題,齊讀。

2、整體感知:

⑴ 播放課件,學生邊看課文動畫邊聽課文錄音。

⑵ 用自己的話介紹兩隻小獅子的不同表現。

3、學習課文:

⑴ 學習課文第二自然段:

① 自由讀第二自然段,用不同顏色的筆畫出兩隻小獅子的不同表現。

② 對比讀這兩句話。

③ 討論:根據這兩隻小獅子的表現,你認為哪隻獅子今後可能成為林中大王?為什麼?

⑵ 學習第三~六自然段:

① 小樹和懶獅子説了些什麼?小組裏練習讀對話。

② 帶頭飾表演分角色朗讀,讀後學生評議。

③ 討論:懶獅子認為不學本領,靠爸爸媽媽也能生活得很好。對這種想法,你怎麼看?

⑶ 學習第七自然段:

① 齊讀獅子媽媽的話。

② 從獅子媽媽的話中你可以體會到什麼?獅子媽媽對自己的孩子有什麼希望?什麼樣的獅子才是“真正的獅子”?

⑷ 擴展練習:小獅子想改正錯誤,大家應該怎樣幫助它?先討論,再指名發表意見。

⑸ 小結課文:

① 學習了這篇課文,你明白了什麼道理?你應該怎麼做?

② 教師小結。

六、板書設計:

27 兩隻小獅子

懶洋洋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非常刻苦

【教學反思】

《兩隻小獅子》是一篇生動、有趣而又富有教育意義的童話故事。故事通過兩隻小獅子不同生活態度的對比、懶獅子和小樹的對話,刻畫了一頭怕吃苦、想依賴的小獅子,並借獅媽媽意味深長的話語告訴孩子們只有勤學苦練,擁有真正的本領,才能過上美好的生活。

一、設計這課的思路是這樣的:

1、通過不同目的的讀來體會課文內容,理解文中道理。根據課文內容,我設計了對比朗讀(第二自然段)、分角色朗讀(第三~六自然段)、反覆體會朗讀(第七自然段),讓學生在讀中感悟文章內容,在讀中受教育。

2、在每個環節都根據內容設計了討論問題,比如學完第二段後討論:根據兩隻小獅子的表現,你認為哪隻小獅子今後可能成為林中大王,為什麼?學完三~六段後討論:懶獅子認為不學本領,靠父母也能生活得很好。對這種想法,你怎麼看?學完全文後,讓學生討論:學習了這篇課文你明白了什麼道理?你該怎麼做?我感覺這些問題的討論不僅有助於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還能夠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口頭表達能力和與小組同學的合作習慣,是非常有益的一種學習方法。

3、設計了思維擴展訓練,假設懶惰的獅子想改正錯誤,我們應該怎樣幫助它?通過這一練習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

二、課上完以後,反思這堂課,我感覺有得又有失。我自己感覺比較滿意的地方有:

1、學生學習的興趣比較高,課堂上發言積極,討論熱烈,課堂氣氛還是比較活躍的。

2、學生的學習習慣、語言表達、朗讀水平都有了比較大的進步。雖然有很多老師聽課,但是孩子們不膽怯,聽講專心,願意表達自己的想法,表現慾望強烈,讀書也一板一眼,很有感情,這些進步都讓我十分滿意,感到平時的辛苦沒有白費。

3、我能夠吃透教材,把握本課的重難點,教學環節也比較合理緊湊。

4、課堂上老師尊重孩子的個性,注意用語言鼓勵學生,注意營造和諧的課堂氣氛,使孩子們敢想敢説,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

三、但是,遺憾的地方也有很多:

1、我感覺自己的情緒還沒有達到最飽滿的狀態。

2、注意培養學生對別人的評價能力,但是這堂課的評議時機卻安排的不好。第二自然段感情色彩不濃,我讓學生在讀完這段後評議,意義不大,如果放在分角色朗讀後再評議,效果可能會更好的。

3、最後小結部分只是簡單讓學生談了談今後自己該怎麼做,如果能夠讓學生舉一些生活中的事例,學生的認識是不是會更深刻一些呢?

今後,我會更加嚴格地要求自己,多向同行學習,進一步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使總有遺憾的教學藝術能夠減少遺憾,使我的學生能在我的課堂上學有所得,做為老師,我就沒有什麼遺憾了。

【點評】

顧老師教學的《兩隻獅子》一課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1、抓住重點詞句,培養語感,體驗情感。教學設計中抓住重點詞句,通過朗讀訓練,藉助課件的動態畫面,引導學生想象童話中人物的神態、動作、語言,在形象感知的基礎上進行練讀、演讀、評讀,進而體會童話人物的思想感情。

2、引導對話,倡導個性化閲讀。顧老師注意引導學生去關心童話中的人物,鼓勵他們發表自己的想法。如:你想對懶獅子説些什麼?使學生表達了自己對文本的感受、體驗和理解,是一種個性化的閲讀。

如果能對描繪小獅子的動作、神態的詞進一步分析,讓學生真正瞭解其含義,如“懶洋洋”“睡大覺”等詞,學生做的動作會更準確,理解會更到位,朗讀會更生動。

教學實錄及反思 篇五

【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

師:同學們,大自然有許多天然的音樂家,他們演奏的樂曲使人陶醉。你留意聽過這些樂聲嗎?

生:呱呱呱,那是青蛙的歌聲,呼呼呼,那是風的聲音……

師:丁冬,丁冬,是誰在山上彈琴?

生:哦,原來是一股清泉從石縫裏衝來,來到這陽光燦爛的世界。(複習第一段)

二、學習2~5自然段

師:泉水從漆黑的地下來到這明亮的世界,可高興了,他決定來一次旅行。小朋友想和他一起旅行嗎?

1、分小組學習2~5自然段:

討論:泉水經過哪些地方,遇到了誰,説了些什麼?並完成教師發給的卡片。(每個小組完成一段,書寫上誰和到了哪裏。為後面的師生共同完成板書做準備)

2、交流:

師:泉水首先旅行到了哪裏?遇到了誰?

生:他首先來到了山腰的水池,遇到了打水的姐姐。(並把他完成的卡片貼到教師所畫黑板簡筆畫的相應位置上。)

師:泉水是怎麼説的?(生齊答)

泉水的話朗讀指導。(個別讀與齊讀相結合)

用同樣的方法學習其他三段。

學生在帖“山谷”一詞時遇到了困難。引導學生理解山谷的意思是:兩山間低凹而狹窄的地方,多有溪水穿過。從而明白山谷該貼的正確位置。

3、選擇自己最喜歡的段落有感情的讀一讀。

4、師:多麼可愛的泉水啊!你喜歡他嗎?説説你的理由。

5、師:如果此刻泉水就在你身邊,你想對他説什麼?(練説)

把你想説的話寫下來,送給泉水。(練寫)貼到黑板上來。

三、簡單學習6、7自然段

師:泉水帶着大家的祝福,帶着我們的決心繼續他的旅行,他又會遇到誰,説些什麼呢?

1、齊讀6、7自然段。

2、教師引導學生展開合理想象,仿照2~5自然段的寫法,先練説,再嘗試練筆。(時間緊就簡單練習,可作為課外作業。

四、教學延伸

師:你們的泉水朋友有一封信讓老師帶給你們,想聽聽他是怎麼説的嗎

親愛的小朋友們:

你們好!

真高興能和你們成為朋友,雖然只和你們相處了短短四十分鐘時間,但我以感受到了你們的善良和熱情。我相信你們也會像我一樣樂於助人,無私奉獻的。我又要去旅行,幫助更多需要我幫助的人了,臨別前,送給你們一份小禮物,希望你們喜歡。祝你們

學習進步!

你們的朋友 泉水

2005年3月13日

出示小詩歌和課外知識《中國名泉》《小資料》。

五、小結

【教學反思】

本節課成功之處:

1、整堂課教師注重朗讀的指導,強化語文教學中的朗讀教學,通過齊讀、比讀、自由讀、分角色讀等不同方式進行朗讀,在加上教師有感情的範讀,全面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

2、教學形式較為多樣,教師和學生的合作意識得到鮮明的體現。通過共同完成板書等活動,讓學生充分體現自我,有被重視感和成就感。

3、教師在課堂上“故意出錯”引起學生判斷、糾正,這樣的反思策略,引起學生的興趣,增加了學習的信心。

4、在教學中,教師抓住學生在貼山谷時的錯誤,引導學生通過查詞語手冊等活動理解詞語意思,從而,正確完成帖圖。真正體現了語文教學中從不懂到懂,從不會到會這一過程。

5、教師對教學的延伸,擴充了學生的閲讀量。

不足之處:

1、教師沒有很好地創設有效的互動平台,學生交流較為盲目,學習效果欠佳。

2、小組討論運用不夠恰當,只留於形式,看似熱鬧,但實際上效率較為低下,反而剝奪了學生獨立思考的權利。

3、在學習2~5自然段是,運用同樣的教學方法,使課堂顯得較為枯燥,可適當考慮加入一些想象內容,對話練習,培養學生語言能力,拓展思維。

4、教師在教學中,尤其在教學語言上“想放而不敢放”,有些地方教師對學生進行了思維框架,沒有真正體現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有些被教師牽着鼻子走。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74l6m8.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