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教學資源 >教學設計 >

《遊山西村》教學設計及反思精品多篇

《遊山西村》教學設計及反思精品多篇

《遊山西村》教學設計及反思精品多篇

遊山西村教學設計 篇一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古詩,背誦並默寫。

2、品讀重點詞語,感受鄉親們的淳樸熱情以及詩人對農村生活的真摯感情。

3、理解“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思,嘗試加以運用。

教學重點:

藉助以前學過的讀詩方法,理解詩句的意思,感悟詩境。

教學難點:

體會“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哲理思想。

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引出課題

上一堂課學習了《題西林壁》,我想檢查一下同學們會不會背

誦這首詩。個人背——齊背。

二、解詩題,知作者

1、今天,我們學習第二首古詩《遊山西村》。作者是陸游,你們都讀過陸游的那些詩呢?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他出生於北宋末年,一生處於國家**、人民苦難的嚴重關頭。他能文能武,主張抗金,收復失地,寫下許多憂國憂民的詩篇,是一位受人敬仰的愛國詩人。

2、“山西村”在什麼地方?“遊山西村”是什麼意思?

三、抓字眼,明詩意

1、教師引導學生回憶上節課學詩的方法。

2、學生結合註釋,自由閲讀,自主思考。教師巡視指導。

3、指名讀詩,正音。

4、集體交流:能讀懂哪些?還有哪些不懂?教師相機進行指導。

(1)鄉親們是怎樣招待這位從遠方來的客人呢?出示古詩的一二兩句。(不要笑農家的臘酒渾濁,豐年待客的雞肉豬肉夠充足)

請同學們再去反覆地讀這兩句詩,告訴老師你讀到了什麼?

能抓住重點詞進行品讀嗎?也就是説你從那些關鍵詞中體會到了山民的熱情。

預設:“足”是什麼意思?指什麼足,想像一下,山民招待客人時會讓客人怎樣喝酒,要求客人怎樣吃肉,對,這就是農家人,他們會盡其所有、想盡辦法的去招待客人,唯恐自己不夠客氣。那同學們想一想,在作者眼裏,這裏的“足”難道單單指酒菜足嗎?那還指什麼足?你能把山民的這份淳樸、好客情感通過讀不折不扣的,足足的表達出來嗎?

自由讀——個人讀_個人讀——齊讀。

山民對待詩人是那樣的熱情、好客,而詩人對待山民又是怎樣一份情感呢?你能繼續抓住關鍵詞來談談你的體會嗎?莫笑是什麼意思?詩人叫人不要笑什麼呢?對,這裏的酒菜肯定沒有大酒店裏的精緻,由此可見,在詩人的眼裏,他不看重什麼,他看重是什麼?,相信此刻詩人已被山民這份淳樸,這份熱情深深的打動了,同學們,讓我們通過朗讀把詩人內心的這份感動表達出來吧!自由讀——個人——齊讀。

同學們此刻你眼前彷彿看見了山西村村民招待客人的怎樣一個畫面?又彷彿聽見鄉親們和詩人説了些什麼?同桌之間互相説説。彙報。

(2)受到鄉親們熱情款待的陸游心情豁然開朗。他騎上毛驢,流連於山水之間。出示詩句,他看到了那些景物?山重水複、柳暗花明、山重水複指的是山巒重重,山一程,水一程。水道彎彎,柳暗花明又指的是什麼?美麗的小山村。這裏的疑是什麼意思?能説説這兩句詩的意思嗎?個人説——同桌説。(山重水複真好像已無路可走,柳暗花明處又冒出一個村莊。)

是啊!即使走到了路的盡頭,你也有可能欣賞到別樣的美景。同樣的道理,即使人生陷入了困境,你也可能會絕處逢生。

詩人此時的心情肯定是非常的——那這份欣喜之情,你能把它讀出來嗎?(指導朗讀)本來以為自己是陷入絕境,無路可走的,突然發現一片無限的風光,這前面一句該怎麼讀?後面一句又該怎麼讀?對,要先先抑後揚。個人讀——齊讀。

四、多誦讀,悟詩情

1、大家有沒有發現我們這首詩跟《題西林壁》有一個共同的地方,是什麼呢?那就是既有美麗的景色描寫,又藴含着深刻的哲理。這首《遊山西村》裏的“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説明什麼道理呢?看似簡簡單單的詩句卻藴含着深刻的道理,看來,這句詩句能成為千古絕唱絕對有它自己的理由,當然,我們就沒有理由不記住他了。一起讀讀這句千古名句。

2、同學們,你願意把這首千古流傳的古詩永遠留為自己的記憶嗎?請趕快把它背下來。個人——集體。

3、對於古詩,我們不但要會背,還要有感情地朗誦,同學們自由試試看,個人——個人——集體。

五、課堂作業

1、背誦、默寫《遊山西村》。

2、結合生活事例,説説你是怎麼理解“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這句詩的意思。

《遊山西村》教案 篇二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並能默寫詩中的名句。

2、能借助詞典等工具書和生活積累理解詩中的詞句,並根據需要蒐集信息,擴大知識面。

3、能用自己的話或自己喜歡的方式説出詩的大意,感悟詩的意境。

4、能發表對詩的獨特見解。

5、讓每一個學生通過合作學習、彙報展示、課堂互動交流中,都體驗到學習帶來的喜悦,培養學生的學科興趣和學習能力。

6、通過學習,逐步感受祖國優秀民族文化的美。

教學重難點:

能用自己的話或自己喜歡的方式説出詩的大意,感悟詩的意境;能發表對詩的獨特見解。

教學課時

1 課時

教學過程:

一、提出學習目標(約3分鐘)

1、談話導入,引出課題

南宋著名詩人陸游,曾任隆興府通判,因極力推助北伐,被罷官。詩人迴歸故里,內心鬱悶。對照官場的偽詐,他更感受到鄉間生活的純樸自然。但他並未喪失信心,深信總有一天會重新為國出力。這種心境與遊境相吻合,於是兩相交涉,產生了流傳千古的《遊山西村》。板書課題

2、提出學習目標

(1)把古詩讀通順,難讀的字詞多讀幾遍;畫出詩的節奏,並讀一讀。

(2)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詩人心境。

(3)能抓住重點詩句"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所包含的意義。

(4)能結合對課文的理解,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

二、展示學習成果(約30分鐘)

(給學生自主學習、解決問題的時間至少約束8分鐘)

(一)基礎知識展示(小組內完成)

1、我會讀、寫生字詞。

莫、臘、渾

2、我會組詞並説一句話。如:臘、渾等

3、我會流利地朗讀古詩。

4、我會完成課後思考題及每課一練。

(二)學文悟情展示

1、我會讀。

生:我會按節奏讀古詩。

生:"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中的"疑"和"又"字要重讀。

2、我會悟

(1)悟文本

生1:我知道"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的意思是:不要笑農家臘酒渾濁,豐收之年,他們全以豐盛的菜餚招待留下的客人。

生2:我知道"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思是:走過一座座青山,經過一條條溪水,突然看見柳色葱鬱、鮮花明媚,又是一座村莊。

(2)悟寫法

我知道是採用先抑後揚的寫法:"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是抑的寫法;"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揚的寫法。

(要求:沒有展示的同學可做補充、答疑、記錄)

(三)創作性展示

1.展示個性感受

生:我知道前兩句詩寫出了山西村豐收之年的景象,讓人感受到農家款待客人的熱情和民風的淳樸,達了作者對農家豐收景象的由衷讚美之情。

生:我知道後兩句詩描繪了山間水畔的美景,寫景中寓含豐富哲理,越出了自然景色描寫的範圍,表達了作者對人生的不同感悟。

生:學了這首詩,從中使我懂得了這樣一個道理:只要不怕困難,勇於開拓進取,就一定會有希望的。

2、我會讀詩人陸游寫的其它詩。

3、展示心得體會

三、激發知識衝突(約5分鐘)

怎樣巧用對偶語言?

四、知識拓展延伸(約2分鐘)

結合你的生活事例,我們在什麼情況下會產生“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

遊山西村教學設計 篇三

教學目的 :

1、理解詩意,感悟詩境,體會詩中深刻哲理。

2、體會詩歌表達的凝練,用詞準確,體會陸游詩歌的風格與特色。

教學流程:

一、初讀詩句,體會古詩韻味。

1、同學們平時積累了很多好詞佳句,能説説“山”“柳”開頭的成語嗎?

當中有兩個耳熟能詳、千古流傳的成語都出於同一首詩。【板書:山重水複、柳暗花明】

2、在這首詩中,有一座座連綿的山,有一條條交錯的河,有密密層層的柳,有明豔的花。這之間,幾間農舍若隱若現。【師邊用簡筆畫描述邊板畫,指出山、水、柳、花四景物】

3、知道這麼美的景色在什麼地方嗎?【板書:山西村】這樣美麗的景色被誰發現了?板書:陸游

4、初讀詩句,學習生字詞。

指名讀,師生合作讀,配樂讀,齊讀。

讀準生字:莫 臘 渾 豚 疑 理解:豚

二、瞭解背景,學習查找資料。

1、查找資料

現在我們和陸游一起遊山西村,板書:遊山西村

古詩難讀難懂,讀古詩不論誰都要做一件事:查找資料

如果讓你查找,和這首古詩必有關係,必須要查的,你認為要查什麼?學生交流

2、關注信息

篩選信息是學習古詩很重要的一步。這個信息告訴你什麼?

你捕捉到了什麼信息?臘酒味道怎樣?

小結:這些信息挺重要的,可能對等下理解、學習、感悟詩歌有幫助。學習古詩特別需要--藉助資料

三、讀詩入境,贊民風民情。

1、瞭解詩意。 讓我們一起去山西村,走進農莊,走進農家,看看他們在幹什麼?( 招待客人)

出示: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2、想像動詞。 大家注意到 “留”這個動詞了嗎?從剛進村,直到最後挽留,這是個好長的過程,大家可以展開豐富的想象,在這過程中主人和客人之間會有哪些活動?

(學生們饒有興趣地想象並紛紛走上講台板書其中的動詞:殺、端、舉、碰、喝、聊、談……)

生:殺雞宰羊 燒菜 扛豬 敲鑼打鼓 端酒 ……

就一個“留”字讓我們想象到整個接待的過程,如果把這些活動全部記錄,豈不更能表現當時熱鬧的情景?

(生:不行,詩歌是最精煉的,這個“留”字可以代表、包涵這麼多的動詞。)

師:對呀,詩歌的語言是濃縮的,跳躍的,正因為如此讀詩就要善於想象,還原當時的生活情景。

3、【看圖】 想象説話:

莫笑 臘酒渾:讓你想到什麼?

豐年 足雞豚 :你又會想到什麼?

留客:農家人會怎麼挽留?

帶着想象再讀這兩句古詩。

4、聯繫背景,體會陸游收到款待以後的獨特心境。

此時,陸游罷官免職在家,面對這樣的農家人,他會怎麼樣?他覺得這羣農家人怎樣?

他會怎麼表達此時此刻的心情?讀詩句

5、指導朗讀:“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熱情的接待場面、勤勞的村民、農家的幸福快樂)

四、品詞析句,悟人生哲理。

1、將詩句“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與“山清水秀疑無路,柳綠花紅又一村。”進行比較,體會詩句的意境及表達的準確。

同學們,這可是美麗的江南啊,風景如畫,山清水秀,我有點納悶,詩人怎麼不説“山清水秀疑無路”,而卻説“山重水複疑無路”,還有這後半句就更想不明白了,按理説,柳是綠的,花是紅的,可作者偏不説“柳綠花紅又一村”,而卻説“柳暗花明又一村”。柳怎可能暗呢?花為什麼以用“明”呢?

2、結合背景資料,體會作者的心情及詩句所藴含的人生哲理。

3、片斷描寫,體會心情。

①一座座山重重疊疊,一條條水縱橫交錯,走着走着,我,我的心裏。

②柳蔭深深,前路迷茫,穿過柳蔭深處,啊,鮮花明麗紅豔,眼前忽然一亮,又是一個村莊,我想那村莊(村莊會是什麼樣的?陸游雖然未見,但已在心中憧憬,描繪。)我的心中。

拿起筆展開想像,寫下當中的情景吧

小結:此時,詩人的心情有變化嗎?怎麼變的?你能讀出這樣的對比、變化嗎?

讀出對比,“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你看到了一個怎樣的陸游? (不怕失敗 堅持到底)

4、聯繫背景,體會道理。

六、適度拓展,賞詩人情懷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杜甫《望嶽》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王維《終南別業》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李白《將進酒》

七、聯繫實際,昇華人生道理。

千百年過去了,這經典名句依然在我們耳邊迴盪,當我們______的時候,我們相信——(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生活中誰沒有困難,生活中誰沒有挫折,誰沒有失敗,但只要牢牢記住這千古流傳的名句——→(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我們一定能走向希望,走向光明,走向美好的未來!

板書設計:

遊山西村--陸游

資料

山重水複疑無路, 想象

柳暗花明又一村。 道理

名師名言:

給孩子上一堂課,想孩子一輩子。——林莘

“留”下你的笑靨如夏花

——聽林莘老師《遊山西村》所感

林志芳

都説“見過林莘的,決忘不了她的笑”。這次在“千課萬人”的講台上,那笑依然明媚,一如夏花。

這次她帶來的是古詩教學《遊山西村》。

《遊山西村》是宋代詩人陸游的作品。本是一首七言律詩,全詩如下: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從今若許閒乘月,柱杖無時夜叩門。

詩人運用凝練的筆觸,全篇圍繞着一個“遊”字鋪展,層次分明地勾勒出一幅色彩明麗的江南農村風光圖。可惜進入教材時,編者只截了前兩聯。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開頭似是平淡,細品卻意藴豐富。怎麼讓學生去體會當時主人盛情留客的熱情,怎麼讓學生去感受農家豐收後歡暢?

“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這膾炙人口的名聯,自然天成,又富於哲理。如何讓學生去品味那“有如彈丸脱手”的語言,又如何引導學生去參悟詩中藴含的哲理呢?且看林莘。

第一聯:着一個“留”字,意境全出。

入詩朗讀之後,林老師用一句“讓我們一起去山西村,走進農莊,走進農家,看看他們在幹什麼?”自然地引出了“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接着就抓住一個“留”,藉助插圖,巧妙引導學生想象。

師:“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中,大家注意到 “留”這個動詞了嗎?從剛進村,直到最後挽留,這是個好長的過程,大家可以展開豐富的想象,在這過程中主人和客人之間會有哪些活動?

(學生們饒有興趣地想象並紛紛走上講台板書其中的動詞:殺、端、舉、碰、喝、聊、談……)

師:就一個“留”字讓我們想象到整個接待的過程,如果把這些活動全部記錄,豈不更能表現當時熱鬧的情景?

生:不行,詩歌是最精煉的,這個“留”字可以代表、包涵這麼多的動詞。

師:對呀,詩歌的語言是濃縮的,跳躍的,正因為如此讀詩就要善於想象,還原當時的生活情景。

接下來,林老師又牢牢抓住 “莫笑、臘酒渾”,“豐年、足雞豚”,“留客” 等關鍵字詞通過角色扮演、師生對話,讓學生在品味語言的同時真切地感受到了當時熱鬧的場景。

“留”字的教學就像一個巧妙的支點,由此,課堂變活,詩歌變活。畫面還原了,情境再現了。法國作家福樓拜説:“無論你所要講的是什麼,真正能表現它的句子只有一個,真正適當的動詞和形容詞也只有一個,就是那最準確的一句,最準確的動詞。”語文教學又何嘗不是要找準這“一個”?

第二聯:對比賞詞,品悟詩理。

這一聯的教學,仍然是從品詞入手。

師:同學們,這可是美麗的江南啊,風景如畫,山清水秀,我有點納悶,詩人怎麼不説“山清水秀疑無路”,而卻説“山重水複疑無路”,還有這後半句就更想不明白了,按理説,柳是綠的,花是紅的,可作者偏不説“柳綠花紅又一村”,而卻説“柳暗花明又一村”。柳怎可能暗呢?花為什麼以用“明”呢?

一石激起千層浪,品評之後,是拓展寫話,學生在充分的進入情境之後在聯繫陸游當時的境遇,這才驚喜地發現:原來,這詩中言説的不僅僅是遊山西村的經歷,記錄的不僅僅是賓客言歡的故事,它更含着詩人的心境,藴着深刻的哲理。

課末的拓展誦讀,將杜甫、王維、李白的詩與這一聯相比照,既是對詩人情懷的昇華解讀,又是對這一名句的內化鞏固。

兩聯賞過之後,黑板上除了形象的板畫、經典的詩句,還留下了三個關鍵詞:“資料”、“想象”、“道理”。這三個關鍵詞無疑濃縮着目標與方法,是我們探究教者的智慧與理念的路。

先説“資料”,林老師帶着學生賞讀古詩,始終不忘提醒學生學會查找資料,運用資料,既得傳統詩學“知人論世”的精髓,又為古詩的鑑賞注入了現代因素。

再言“想象”,這實在是詩歌鑑賞不二的法則,古詩本就是詩人曾經鮮活的生命呈現,傳遞的是他們彼時的歡笑或者歎息。只有想象,才能使文字由冰冷的符號還原為鮮活的畫面、生動的故事。

至於“道理”。宋詩與唐詩最大的區別就在於唐詩多言事抒情而宋詩多以事説理。教者對詩中哲理的解讀品悟,應該是對《遊山西村》這一文本真正 “祕妙”的自覺皈依。

總之,在《遊山西村》一課,“得言”“ 得意”“得味”“得法”,不啻為古詩教學的優秀範例。

曾經很多次看林莘的課,總覺得目不暇及。我也曾經抱着《二十四詩品》,試圖想為林莘的課堂教學風格做點概括,卻發現那光彩流溢的課堂很難被確切的描述。後來,勉強找到八個字:“纖膿適度,綺麗自然”。大概是這樣吧?——不肥不瘦、不偏不倚,綺麗精彩、自然大氣。

見到林莘總是慨歎,歎得最多的是她永遠神采奕奕,永遠笑靨如花。想來,無論《鯨》《為人民服務》還是《凡卡》《東施效顰》再到今天的《遊山西村》,她從來不在課品中重複自己,一直在變,一直在走、一直在挑戰、一直在創新。若問她那課堂為何如此燦爛、若問她那生命為何如此燦爛,根由就在此罷。

《遊山西村》教案 篇四

一、説教材

教材簡析

古詩兩首《題西林壁》《遊山西村》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國小語文第七冊第二組中的第一篇精讀課文。這一組教材圍繞“觀察與發現”這一專題進行編排,這一組課文選擇的文章形式多樣,內容豐富,都是關於觀察大自然景物和發現大自然奧祕的。

《古詩兩首》不僅寫了詩人觀景的所見所聞,更重要的是還寫了從觀察事物中得到的啟示。因為這一課包含有兩首古詩,需要兩課時進行教學,所以,我在這兒,用十五分鐘的時間,只能簡單談談《題西林壁》這一首古詩的説課。

大家都知道《題西林壁》是蘇軾在1084年遊廬山時題在西林寺牆壁上的一首詩。廬山景色秀美,山中奇花異木險峯怪穴,流泉飛瀑山亭雲閣,氣象萬千,不可勝數。這首詩不寫那些名勝景緻,卻另闢蹊徑,抓住廬山姿態,談遊廬山的感受。前兩行寫詩人在廬山漫遊,覺得峯迴路轉,目不暇接。橫着看,山巒起伏,連綿不斷;從側面看,奇峯陡峭;從遠處看隱天蔽日,從近處看危崖險巖;從高處俯瞰深溝幽壑,從山下仰望重巒疊障;所見的形狀、姿態各不相同。廬山究竟美在哪裏?是雄奇,是壯麗,是險峻,還是幽秀?(這裏的幽,是幽谷的幽)詩人説自己沒有認清廬山的真正面目,為什麼呢?他在第三、四行詩中解釋道:我不認識廬山真面目,只因為我身在廬山中,視野太狹窄,只能看到局部,要是身在廬山之外,從高處鳥瞰,就能認識廬山的全貌了。全詩不僅是對廬山雄奇壯觀、千姿百態景象的讚美,而且還藴含着人生的哲理,內涵深刻,耐人尋味。要想對某個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實際的認識,就必須站在客觀的立場上,正如俗語所説:“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現在,我再來説説教學目標

1.認識3個生字,會寫4個生字。有感情地朗讀並背誦、默寫古詩。(這裏,我需要説明的是,在語文課程標準裏邊兒明確指出,關於識字寫字的教學,有十分清楚的要求:即,在某一階段,有些漢字只要求會認,不要求會寫,而且對識字寫字的要求是下要保底,也就是要保證一個最基本的底線,上不封頂。)

2.體會詩人在廬山觀察時,因為地點和角度的不同,所以看到的景象也不一樣。

3.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詩人的心境,能把讀詩的感受與他人交流。

3、重點難點

本詩的教學重點是引導學生欣賞古詩文,積累古詩名句。教學的難點是體會詩句所包含的人生哲理。

4、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有關從不同的角度觀察廬山時所拍攝的視頻或圖片資料。

學生準備:查找有關蘇軾的資料,預習課文。

二、説教法、學法

先説教法:閲讀感悟法:在閲讀教學過程中,教師尊重學生閲讀的個性化行為,設計有目的、有層次的閲讀實踐。

三、説教學過程

1、激趣導課

教師用充滿激情的語言導入:同學們,生活中的事物豐富多彩,美不貹收,而且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如果細心觀察,用心思考,就有可能發現萬物的奧祕,認識萬物的聯繫,《題西林壁》就是作者細心觀察,用心思考的產物,現在,我們一起來學習這首詩。看同學們通過讀與悟、通過觀察與思考,能夠收穫什麼,能夠發現什麼?(我覺得,老師的導語特別重要,因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良好的開端就是成功的一半。)

2、初讀感知。

學生選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讀古詩,讀通讀正確,然後抽查讀的情況,請同學簡單談談初讀感受和自已的發現,並提出不好認和不好寫的字。教師在上課之前的備課,既要備教師的教,更要備學生的學生,這一點特別重要。教師不光要關注自己的教,更要關注學生的學。這一環節的設計,為下一階段的教學提供了生成的依據。這裏的生成是指課堂教學的過程是在不斷變化的過程中生成的。

3、理解詩題。

(1)讓學生課前查閲蘇軾的有關資料,課上互相交流。

(2)結合註釋理解題目的意思。

4、理解詩意。

(1)先自讀自悟,這首詩大致寫的是什麼。再分組合作學習,並在組內各自交流自己對詩句的理解。

注意:在分組合作學習之前,老師必須引導同學們複習、討論學習古詩的步驟、方法。(那麼,在這兒為什麼要安排這樣的一個環節呢?因為俗話説得好,磨刀不誤砍柴工。如果學生沒有正確的方法,那麼勢必會影響他們的學習效率和效果。)通過討論,同學們在老師的引導下,迅速總結出學習古詩的一般步驟:初讀感知→查閲資料→理解詩題→理解詩句→品讀明理→熟讀成誦。理解詩句的一般方法是:既要藉助註釋,又要聯繫上下文,既要聯繫課文插圖,又要聯繫詩人當時所處的環境。這樣,讓學生明確學習的步驟和方法後各自試着讀詩句、理解詩句大意,然後與組內同學互相探討。(這一環節充分體現了語文課程標準中積極倡導的自主、合作、探究的語文學習方式。)

(2)全班交流

在全班交流的過程中,教師適時點拔、啟發、出示課件、小結等,並與朗讀有機結合,使學生在朗讀中加深理解,在理解的基礎上有感情的朗讀。我認為,朗讀,既是理解內容的方法,又是體會感情的方法,更是積累語言的方法,因此,不管是在自讀自悟的過程中,還是在全班交流討論的過程中或者是在品讀感情的過程中,教師都要重視讀的過程。

5.品讀領悟

啟發談話領悟意境:同學們,作者瀏覽了廬山,不只是看,而且是細心觀察廬山的特點:橫看成嶺側成峯,遠近高低各不同,為什麼同樣是廬山,卻有不同的面目呢?同學們讀了這首詩,你發現了什麼呢?逐步引導同學明白:原來是因為——只緣身在此山中。

這首詩寫了廬山的千姿百態,身處山中也難以看清它的真實面目,你從中悟出了什麼呢?——對於比較複雜的事物,如果不能客觀地、冷靜地進行分析就可能被局部的現象所迷惑,不能全面地正確認識這個事物。

6、誦讀鞏固

1.反覆練習誦讀古詩。

2.指名朗讀或背誦,讀後評價。

説板書

橫→嶺

側→峯

遠—近—高—低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各不同

閲讀教學過程是每個學生精心讀書獲得個性體驗和獨特感受的過程,是教師引導學生在閲讀實踐中不斷實現自我建構,學會閲讀,促進表達的過程。同時也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發展性和創造性。

長期以來一直關注教師如何教,而忽視了學生如何學,在這節課中將關注學生的學法,用學生的“學”決定教師的“教”。從而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在學生自主閲讀的基礎上受到薰陶感染,再把學生的感悟與老師、同學交流。

遊山西村教學設計 篇五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學會本課4個生字,瞭解“山西村、臘酒、豚、疑”等詞語的意思,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過程與方法】通過反覆誦讀、聯想、想象,感受村民的淳樸以及藴含的哲理。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感受鄉親們的淳樸熱情以及詩人對農村生活的真摯感情。體會“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哲理思想。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品讀重點詞語,感受鄉親們的淳樸熱情以及詩人對農村生活的真摯感情。

【難點】理解“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思,並嘗試加以運用。

三、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蘇軾在遊歷西林山寺有感而發,題詩寫詞,而流傳至今,而在宋朝同樣也有這麼一位詩人,在遊歷一座村落時,也寫下了千古絕唱!這位詩人他是誰呢?又留下了怎樣“絕唱”?今天就一起來學習下《遊山西村》。

(二)初讀感知

1、讀過標題你是否有疑問?

預設:山西村在什麼地方?

過渡:山西村只是一個小山村,作者去這個山西村遊玩會有什麼收穫呢?

2、老師範讀課文,要求學生聽準讀音和停頓。

3、學生自由朗讀,解決生字詞。

指導:學習生字“豚”,注意:不要在“豚”的上面加點,寫法上左窄右寬。

4、學生齊讀,思考概括詩歌大意。

(三)深入研讀

1、試着用自己的話説一説四句詩都是什麼意思?

2、作者這次出遊到底收穫了哪些呢?(小組合作)

收穫一:村民的熱情

(1)從哪裏看出來村民熱情好客?

明確: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不要笑話農民朋友家的臘酒渾濁,豐年待客的雞肉豬肉十分充足。山民招待客人時的情景,他們會盡其所有、想盡辦法的去招待客人,唯恐自己不夠客氣。你能把山民的這份淳樸、好客情感通過讀表達出來嗎?此刻詩人已被山民這份淳樸,這份熱情深深的打動了,從“莫笑”一詞可以看出,詩人叫大家不要笑。這裏的酒菜雖然簡單、淳樸,但包含了村民對詩人的深厚情誼。)

(2)再次齊聲朗讀,讀出情感。

收穫二:人生哲理

(1)從哪句詩獲得哲理?

明確: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山重水複真好像已無路可走,柳暗花明處又冒出一個村莊。)

(2)在山重水複,作者以為無路可走的時候,突然他眼前一亮,看到了什麼?這裏景色怎麼樣?

(3)這句詩看出了怎樣的哲理?

明確:對自己眼下困頓遭遇表示樂觀豁達。提出了不論前路多麼難行難辨,只要堅定信念,勇於開拓,人生就能“絕處逢生”的人生哲理。

(4)詩人此時的心情肯定是非常欣喜,你能把它讀出來嗎?(指導朗讀)

(四)鞏固提高

詩人出遊獲得了很多收穫,那麼經過今天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穫呢?

(五)小結作業

小結:回顧本課所揭示的哲理,有感情的朗讀詩歌,結束課堂。

作業:

1、將這首詩背給你的家長聽,並和他們談談你對這首詩的理解。

2、製作“陸游小檔案”。教師鼓勵學生自己設計,不要拘泥課本中的形式,可配畫,編目錄,題寫前言、後記,包括作者的生活年代、代表作品等,也可做成本周的綜合學習資料。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jiaoxueziyuan/jiaoxuesheji/wk3joq.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