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富春山居圖賞析新版多篇

富春山居圖賞析新版多篇

富春山居圖賞析新版多篇

富春山居圖創作背景 篇一

《富春山居圖》,始畫於至正七年(1347),於至正十年完成。

雖黃公望晚年定居今富陽市境內,但畫卷內容對比寬敞平坦的“富陽江”和山峯峻奇峽谷雄偉的“桐廬江”,就可得知,富春山居圖所畫內容約80%在桐廬境內富春江的景色,20%為富陽的景色。

《富春山居圖》是黃公望82歲時為無用師所繪,用三、四年時間才畫成,畫面表現出秀潤淡雅的風貌,氣度不凡,以浙江富春江為背景,是黃公望的代表作。

明朝末年富春山居圖傳到收藏家吳洪裕手中,吳洪裕極為喜愛此畫,每天不思茶飯的觀賞臨摹。甚至在臨死前下令將此畫焚燒殉葬,幸被吳洪裕的侄子及時從火中搶救出,但此時畫已被燒成一大一小兩段,前段較小,稱“剩山圖”;後段畫幅較長,稱“無用師卷”。乾隆年間,一幅富春山居黃公望《富春山居圖·剩山圖》

圖被徵入宮,乾隆皇帝愛不釋手,但在隔年又一幅富春山居圖進入清宮。前者稱“子明卷”是後人偽造;後者是“無用師卷”,這才是黃公望的真跡。但乾隆皇帝認定“子明卷”為真,並在假畫上加蓋玉璽,並和大臣在留白處賦詩題詞,將真跡當贋品處理。直到近代學者翻案,認為是乾隆皇帝搞錯了。從而保住了一個完整的無用師卷。

《富春山居圖》始畫於至正七年(1347),於至正十年完成。是元代著名書畫家黃公望的一幅名作,世傳乃黃公望畫作之冠。為紙本水墨畫,寬33釐米,長636.9釐米,是黃公望晚年的力作。黃公望,字子久,號一峯,工書法、通音律、善詩詞,少有大志,青年有為,中年受人牽連入獄,飽嘗磨難,年過五旬隱居富春江畔,師法董源、巨然,潛心學習山水畫,出名時,已經是年過八旬的老翁了。黃公望把“畢生的積蓄”都融入到繪畫創作中,嘔心瀝血,歷時數載,終於在年過八旬時,完成了這幅堪稱山水畫最高境界的長卷——《富春山居圖》。它以長卷的形式,描繪了富春江兩岸初秋的秀麗景色,峯巒疊翠,松石挺秀,雲山煙樹,沙汀村舍,佈局疏密有致,變幻無窮,以清潤的筆墨、簡遠的意境,把浩渺連綿的江南山水錶現得淋漓盡致,達到了“山川渾厚,草木華滋”的境界。

此畫卷為六接的紙本,即是由六張紙連成的畫卷。黃公望(字子久)為元代最負盛名的畫師,在畫史上的影響頗大。他在《山水訣》中,明確提到模寫。他説:“皮袋中置描筆在內,或於好景處,見樹有怪異,便當模寫之。”子久作品存世不多,其中最佳者當屬《富春山居圖》。為了創作《富春山居圖》,他在“領略江山釣灘之勝”時,“袖攜紙筆,凡遇景物,輟即模記”。此畫始畫於至正七年(1347年),此時子久年近八旬,畫中所題文字表明,他為完成此畫而潛心觀察、揣摩費時三四年。張庚在《圖畫精意識》中記載了董其昌對此畫的讚譽,“子久畫冠元四家……如富春山卷,其神韻超逸,體備眾法,脱化渾融,不落畦徑。”

富春山居圖賞析 篇二

元代山水畫家黃公望(1269—1354),本姓陸,名堅,常熟(今屬江蘇)人。父母早亡,被永嘉(今浙江温州)黃氏收養,故改姓黃,名公望,字子久,號一峯,大痴道人等。黃公望生平事蹟,資料很少,只知道他中年在官衙當過小吏,後因平章張?的案件牽連,坐了幾年牢。出獄後,他看破紅塵,加入道教全真教,並以賣卜為生,大約活動於江浙一帶,常常遊歷深山大川,以詩酒書畫自娛。據他在一則題跋中自述:少年時代就開始學畫,並受到畫家趙孟頫的教導(跋趙書《千字文》)。後來主要學**五代畫家董源的畫法,並且他在雲遊四方時隨身攜帶“皮袋中置描筆在內,或遇好景處,見樹有怪異,便當模寫記之”(黃公望《寫山水訣》)。由於勤學苦練,終於在七十歲以後自成一家,可謂大器晚成。

黃公望的山水畫主要描繪江南秀麗的山川景色,作畫是“得之於心,而形於畫”,落筆喜歡用草籀的書寫方法,筆意非常蒼簡、雄逸。作品有水墨和淺絳(在水墨山水的基礎上,再局部敷染淡淡的赭石)兩種不同風貌。據説淺絳山水是他的創造。他的畫在當時就受到很高的評價,而他本人在明代被評為“元四家”之冠,而且越來越受到人們的尊崇。他的畫風影響明、清二代畫家,特別是清代山水有人認為是“家家一峯、人**痴”。如果從畫家師承上看,確實也是如此。

《富春山居圖》是畫家黃公望的代表作,是畫家晚年居住在浙西富春江,為友人謝無用道士(畫上題字稱“無用禪師”)而作。這幅畫大約在元至正七年(1347),畫家七十九歲高齡開始創作,他在題記中説“三、四載未得完備”,究竟何時完成,已不可考。這幅《富春山居圖》在明清時代受到畫家極高的讚譽,許多畫家(如沈周、王翠等)都有臨仿之作。明代後期鑑賞家、畫家董其昌對它更是佩服得五體投地,在跋文中連稱“吾師乎,吾師乎!”可惜,這幅畫流傳到清初,為宜興吳洪裕(冏卿)收藏。在順治七年(1650)吳臨終之時,竟要家人將他的心愛之物——《富春山居圖》和《智永千字文真跡》“焚以為殉”。先焚《智永千字文》,再燒《富春山居圖》時,幸而剛把畫投入火中,吳就斷氣,他的侄兒吳靜庵(子文)迅速從火中把畫取出。卷首部分已經燒壞,從此這幅名畫被裁割裝裱成兩卷:卷首殘存一小段(縱31.8釐米,橫51.4釐米),後人稱為《剩山圖》;後段是一長卷,仍稱《富春山居圖》。

前段(《剩山圖》)至今仍保存在黃公望的家鄉浙江省博物館,後段長卷(《富春山居圖》)在國民黨敗退時被運往台灣,現藏台北故宮博物院,一幅名畫,一分為二,分居兩地,真是令人感歎!

《富春山居圖》作者以清秀淡雅的筆墨,描繪初秋時節浙江富春江一帶的山川景色,同時抒發出畫家寧靜淡泊的情懷。過去,人們評介這幅畫往往強調它是一幅“從實景而來的'傑作”,甚至説:“現在我們倘若過錢塘江乘汽車到金華去,憑窗而望,西岸的山水就極似他的筆墨”(傅抱石《中國的人物畫和山水畫》)。這種説法未免失當,因為人們到富春江遊覽,是無處尋覓到與畫上山川極似的實景,也不可能在“西岸”找出“極似他的筆墨”的例證。因為畫家黃公望作畫是“得之於心,而形於畫”。而且他的創作思想已超越北宋山水畫家對“真趣”的追求,主張“作畫只是個理字最要緊”(見《寫山水訣》)。所以《富春山居圖》是否是富春山水的實景描繪已不重要,重要的是作者心中對山水之理的把握。因此,這幅畫雖然作者以其熟悉的富春江景色為母題,但採用一種即興、自由的方式流露出感情,顯然畫上山水不是實景的再現,而是畫家心靈和自然合一的形態,意在表達出一種超然脱俗的精神。

現存《富春山居圖》開卷表現江邊景色,接着描繪起伏連綿的山巒,然後是廣闊的江水,最後高峯突起,在江水茫茫中結束全圖。整個畫面景物安排得非常和諧自然,而且富有一定的節奏。在構圖上畫家吸取南、北宋山水畫的構圖經驗,重視大片空白,同時注意近、中、遠景的處理(如開頭一段樹木、坡石、遠山,遠近疏?密安排得錯落有致),但構圖比南宋山水樸實自然,不像南宋山水畫家那樣突出近最,捨去中景,直接畫出遠景的結構靈巧,然而比北宋畫家那種莊重嚴謹的全景式構圖,顯得輕鬆隨意。畫上表現最精彩的是中段起伏的連山:首先是一座高山,好像近在眼前,連山間的村舍都歷歷在目;接着一座座山巒漸漸向遠處推去,最後看到坡腳一層層地向上、向左方延伸,構成了孤線的律動彷彿眾山由近至遠在轉動,而茫茫的江水始終是那麼平靜。山水相連,巧妙結合,顯示出大自然的節奏與和諧。

《富春山居圖》贏得歷代畫家的讚賞的另一個重要方面是筆墨技巧。元代畫家趙孟頫以幹筆替代宋人的濕筆皴法,但從他現存的作品看,描繪山峯技法還不太生動。如果説《鵲華秋色圖》中的山峯還受到實景的限制,那麼從他的《水村圖》等畫來看筆法雖然簡潔概括,但不如《富春山居圖》抒寫自由,筆墨精妙。《富春山居圖》以單純樸素的筆墨,表現出豐富的藝術內涵。正如清代畫家惲南田所説:“凡數十峯,一峯一狀、數百樹,一樹一態,雄秀蒼茫,變化極矣”(《甌香館畫跋》)。從畫法上具體説,這幅畫山石用幹筆披麻皴,並在山的脈絡上加上墨點,描繪出山巒的層次和質感。近樹用幹筆勾皴點畫,姿態極其優美,尤其松樹,松針不用傳統的放射形細線表示,而以幹筆濃墨點繪,既概括又生動。遠樹叢林多用橫筆“大混點”為之。在濃重的樹葉、苔點和淡墨遠山的對比之下,山巒顯得非常明潔,給人以秋高氣爽之感。畫家用筆如寫行草,中鋒、側鋒、尖筆、禿筆夾雜混用,筆法輕鬆灑脱,洋溢着一種豪邁飄逸的氣質,筆墨線條呈現出濃厚的抒情意趣,因此《富春山居圖》成為元代寫意畫風的典範之作。

富春山居圖作者簡介 篇三

《富春山居圖》作者:黃公望

元代畫家黃公望(1269--1354),字子久,號一峯,大痴道人,常熟(今屬江蘇)人。擅長畫山水,多描寫江南自然景物,以水墨,淺絳風格為主,與吳鎮,王蒙,倪瓚並稱元四家。原系浙西廉訪司一名書吏,因上司貪污案受牽連,被誣入獄。出獄後改號“大痴”,從此信奉道教,雲遊四方,以詩畫自娛,並曾賣卜為生。他學畫生涯起步較晚。然由於生活坎坷,寒暖自知,所繪山水,必親臨體察,畫上千丘萬壑,奇譎深妙。其筆法初學五代宋初董源、巨然一派,後受趙孟頫薰陶,善用濕筆披麻皴,為明清畫人大力推崇,成為“元四家”(王蒙、倪瓚、吳鎮)中最負眾望的大畫家。此外,畫作之餘,留有著述,如《寫山水訣》、《論畫山水》等,皆為後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9dyp8z.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