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大學聯考理綜答題時間分配技巧新版多篇

大學聯考理綜答題時間分配技巧新版多篇

大學聯考理綜答題時間分配技巧新版多篇

拓展閲讀 篇一

大學聯考理綜複習方法

生物 篇二

重點是記憶生物的專有名詞

大學聯考理綜答題技巧 篇三

審題中用好“三步法”

審題是解題的關鍵,審題失誤,全盤皆輸。一般來説,對於較簡單或一般難度的試題應閲讀兩遍;對於題幹較長、信息量較大的綜合試題,審題應分三步:一,先粗讀,大腦對題中所述內容有一個大體輪廓;二細讀,弄清題中的已知、未知、設問等,大腦建立一幅較為清晰的物理情景;三選讀,排除題目中的干擾條件,挖掘出隱含條件,找出各量之間的內在聯繫。

遇到似曾相識的“熟題”先不要急於下筆,這類題往往有陷阱,比如題設條件發生變化等,再看一遍,確認後再下筆。閲讀時最好用鋼筆點着逐字讀,這樣不會遺漏有用信息。

注重做題順序

理綜三科知識體系、思維方法、答題思路都不同。按科目答題,可以讓自己的思路有連續性,提高準確性。三科中,可根據自己平時哪個學科學得更紮實、實力更強或試題中哪個學科的題目更容易來下手,本着“先易後難”原則確定學科的答題順序。

先做自己強勢學科,再做弱勢學科,儘量減少答題中間的學科轉換次數。值得注意的是,由於學生情況不同,選擇哪種做題順序要因人而異,因此在平時訓練中要穩定一種方法。

Ⅰ卷做答時速度不宜過快

客觀選擇題都是單選題(除物理外),難度不大分值又高,所以如果選擇題能夠得到高分,即使後面有一些失誤,成績也不會太低。對於沒有把握的題,隨時標記。

審題要細。一般來説,簡單題要閲讀兩遍;仔細審題時,要通過觀察、對比、分析、推理、綜合,弄清試題的考查意圖。對於選項是對還是錯,要有根據,此類題採用的方法也較多,技巧性很強。如:守恆法、始終態法、關係式法、作圖法等等。

充分利用單選的特點,對生物、化學題採用排除法和推理法。物理題在沒有把握的情況下,確定一個答案後,就不要再猜其他答案,否則一個正確,一個錯誤,結果還是零分。選擇題做完後,對部分試題要進行復查。由於開考時心理因素的影響,前三題往往錯誤率較高,必須複查;其他加標記的題更要複查。

選擇題從試題題幹上分析有兩類:一是完整敍述題,只要讀完題幹,即可分析出答案,解答這類題可以快一點;二是不完整敍述題,解答這類題要把題乾和選項仔細分析比較,利用排除法和推理法得到正確選項。考生在檢查答案時,如果沒有更充分的理由,不要輕易改動第一次的答案。

Ⅱ卷做答時要做到規範

考生解題不規範是參與大學聯考理綜評卷老師時常議論的話題。這種失分不是“不會做”,而是“做不好”:文字表達不嚴謹,化學、生物專業術語不規範,解題步驟不完整,邏輯推理不嚴密,計算結果不準確,書寫太草,塗抹太多,卷面太髒等。

如化學方面的化學鍵連接的位置不準確,如:次氯酸的結構式為:“H—O— Cl”寫成“H—Cl—O”;專用名詞出現錯別字,如“苯”寫成“笨”,

“坩堝”寫成“鉗鍋”;方程式不配平、或者配平但沒有化成最簡比、或沒有註明反應條件等;語言描述不準確等等問題。

輪複習: 篇四

生物分為細胞與代謝,遺傳變異,生殖繁育,新生物技術這四大版塊。複習時爭取做到知識主幹清晰,枝葉明瞭,重點難點心中有數。此外,適當回顧國中的相關內容。針對自己平時容易混淆的概念,做題時易產生畏懼心理的知識進行比較和分析,爭取在第二輪複習前不再有知識上的盲點和大的障礙。

優化技巧:重點記憶生物專有名詞,實驗中的物理特性(顏色、對比實驗等)。

大學聯考理綜答題時間分配技巧 篇五

1、先做選擇題

先做選擇題,答題順序先易後難,時間一般控制在45分鐘內(含塗卡時間)。選擇題難度不大,一般應按題目的先後順序,將答案先標在試卷上,做完後規範地轉塗到答題卡上。大學聯考理綜三科共20個選擇題共107分,儘量保證大學聯考理綜選擇題的準確率。

2、做選做題

大學聯考做選做題(每科選作1題,共36分),時間應控制在20分鐘內。研究前幾年的試題發現選做題的文字閲讀量很小,直接發問較多,少有高難度題目,按照先易後難的原則應當在第二時間段解答選做題。3個選做題(化學、生物、物理各1個) 的解答可按先後順序,也可按由易到難的順序,也可按自己有優勢的學科順序。

3、10個大題

第三時間段決戰10個大題(157分)。大學聯考有適當難度和較好區分度的題就在10個必做題(物理3個、生物4個、化學3個)中,本着考取總分最高分的原則,該時間段內答題的原則只有也只能是先易後難。從自己的優勢學科開始答題,把會做題目的分數牢牢抓在手裏;如遇到難度較大的題目,要果敢地轉到另一學科。

4、注意事項:

(1)認真審題,要把整個題目摸清來龍去脈後再動筆答題,欲速則不達。

(2)合理分配調控時間。

(3)在規範答題等細節上下足功夫做到分分必爭,問什麼答什麼,防止答非所問。

(4)題目難度總體很大時要敢於放棄,善於從難題中儘量多得分。

理科綜合,150分鐘完成300分的題,時間比較緊張,複查的可能性不大。所以解題時要力爭一次到位,要穩紮穩打。同時要相信自己,在沒有特別把握的情況下,最好還是不要隨便改動第一次的答案;大學聯考馬上臨近了,小編建議考生在考前最後的複習中要理清知識點和知識框架,在考試中合理分配各科時間。

大學聯考理綜答題技巧 篇六

好心態細審題明思路重表達

理綜試卷滿分300分,對整個大學聯考成績的影響作用很大。教育部考試中心有關試題評價報告明確指出考生丟分的六個問題:審題不夠仔細、實驗不夠重視、基礎不夠紮實、思維不夠仔細、表達不夠清楚、書寫不夠規範。因此,注意表達書寫,養成良好的書寫答卷習慣,是理綜應試的重要環節之一。

平時當大學聯考草稿同考卷

任何時候都要有一個良好的心態,大學聯考答卷(含模擬卷)也是如此。

題難不氣餒20xx年理綜試題是20xx-2006年間最難的一年,第一次Ⅱ卷由物理試題開頭,與頭年試題及樣題順序不同普遍不能適應;而且幾道物理試題計算題偏大,耗時過多;隨之的生物試題情景新穎,多數感覺找不着北;Ⅱ卷5道化學試題除33題均含有較多的推斷成分,而化學推斷題通常是試題的瓶頸。這種情況下,不少同學心理狀態失衡,當年統計Ⅱ卷每道題目的空答率都比較高。實際上,Ⅱ卷很多題目只要寫有自己的觀點,都有得分的可能。

題易不放鬆對於容易題,一旦找到解題突破口,應該堅持到底,且要力求完勝。20xx年試題整體容易,不但入手容易,而且一道題目的幾個設問梯度也小,最後一問出口也不難。應該説中等水平的同學都能將Ⅱ卷的每一道題答完,甚至獲得滿分。然而統計數據顯示,每道題的零分率大大下降,但滿分率竟然比難度大的20xx年還低。這就反映了考生在題目較易時,缺少堅持到底的決心和毅力,每道題目在得到了部分分數後就心滿意足。對於考試心態,平時就應該注意培養和訓練,一是要把平常的測試當做大學聯考;二是草稿紙和試卷同樣整齊按順序書寫。

專業詞語入題慎思考

專業詞語入題慎思考是指在閲題找出關鍵字詞、專業詞語、數據單位後,將三者與題目設問以及所學過的基礎知識掛鈎聯繫,進行思考分析,找出它們之間的內在聯繫,下手解題。

聯繫基礎知識在審題之後要抓住專業詞語,以此聯繫學科的`基礎知識,進而破解題目。

題目頭尾看完一道試題無論題幹有幾個條件,或者是該題有幾個設問,都必須把這道題從頭到尾看完,體現出一道試題思維的整體性。

轉換思維解題對試題若直面求解有困難時,可將待求假設為已知,逆向推理作答。在遇到難以下手的問題時,可以重新審視題目的所有可能結論。不是直接去推求,而是從結論來逆推已知的若干種可能,從中做出正確的選擇。

全面完整考慮解題必須全面思考,不可偏頗,不可遺漏。對於已有的信息,已求得結論,不能只考慮局部,而應統籌兼顧,通盤考慮。

善於抓住本質現行大學聯考立足基礎考查能力,一些試題採用新情景,出現新名詞,這對考生是一個新課題。但由於運用的知識一定是所學過的,所以只要透過現象,抓住本質,新情景題目定會迎刃而解。

生活常識推理法大學聯考不單是對高中學習和能力的考查,還是對12年乃至18歲的人生感悟的考查。所以生活中通行的法則,也有可能用於大學聯考解題,也符合素質教育和能力培養的要求。典型的例子是20xx年春季理綜25題:(1)取新鮮的馬鈴薯塊莖,去皮後切取兩個相同大小的立方塊,一塊放在濃鹽水中,另一塊放在清水中。請判斷一段時間後它們的變化,並解釋其原因。濃鹽水馬鈴薯塊(收縮,不變,膨脹)。解釋原因;清水中馬鈴薯塊(收縮,不變,膨脹)。解釋原因。

此題可以依濃的要變稀,稀的要變濃的原則去判斷。濃鹽水相對較濃,這樣濃鹽水中土豆塊的水分要滲出,從而使濃鹽水變稀,濃鹽水土豆塊失水收縮;清水中土豆塊內肯定有溶液,而清水相對於土豆塊內的溶液肯定稀,這樣清水中土豆塊吸收清水使塊內溶液變稀,因此清水中的土豆塊變大。

表述科學答題規範

表達即書寫答卷,是完成試卷的終結。由於近兩年試題難度呈下降趨勢,因此表達在應對理綜考試中佔有越來越大的分量。卷面表達應注意四個方面,即邏輯合理、意思完整、符合專業、數值單位合乎要求。最典型的例子是20xx年全國理綜31題:(1)寫出短週期IA和IIA族元素形成的所有碳酸鹽名稱。即碳酸鈉、碳酸鎂、碳酸鋰、碳酸鈹。該小問難度係數值僅為0.21,錯誤的主要原因是將名稱寫成了化學式,儘管正確但還是不能得分。當年山西抽樣11本(330份)平均每本有6-8份寫成化學式。

邏輯關係合理20xx年全國卷理綜25題(10分):血液中的鈣離子在血液凝固過程中起重要作用,缺乏則血液不能凝固,草酸鉀溶液能與血液中的鈣離子發生反應,形成草酸鈣沉澱,起抗凝作用,請根據提供的實驗材料和用具,簡要寫出第二步及以後的實驗步驟和實驗結果,驗證鈣離子在血液凝固中的作用,並回答問題。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9dzyl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