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傅雷家書》摘抄及感悟

《傅雷家書》摘抄及感悟

《傅雷家書》摘抄及感悟

《傅雷家書》摘抄及感悟範文1

第一次翻閲這本書是在八年級暑假,那時的我只是為完成作業而看,直到上了九年級,再次細讀,《傅雷家書》幫我找到了我人生的目標。

這本書一共有186封信,最長的一篇達到七千多字,字裏行間表達出父親對兒子的關切,炙熱而又深沉的愛。這種愛,被傅雷寫成文字,雖是文字,卻很形象,從中能真切感受到父親傅雷對兒子傅聰的關懷備至,感人至深,純良質樸,令人動容。即使這樣,傅雷依然把道德和藝術放在第一位,把舐犢之情放在第二位。

從信中可以看出,傅雷並不是那種温情脈脈的人,他不會把愛彰顯出來,而是隱藏在字裏行間,在背後默默地給予兒子關心、支持與幫助。而且,他把兒子當作討論音樂、討論藝術的對手,有時他是父親角色,有時又是朋友身份,血緣親情,共同話題,構建了融洽密切的父子關係。傅雷對兒子的期望極高,希望他能做一個“德藝具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這樣嚴格的要求,那些無微不至的叮囑,不都是如山父愛的證明嗎?這些書信,不僅昇華了傅雷和傅聰的感情,也牢固了傅聰對祖國的熱愛之心,像紐帶一般,緊緊相連。

讀完這本書,我為自己而羞愧。

我總是因一些小事生氣,因一些困難手忙腳亂,總是抱怨生活的不幸。如今,我學着用書中的文字寬慰自己,也教育自己,我雖不能胸懷大志,心懷天下,可至少我要決心做好自己,從身邊力所能及的小事開始。學着長大,學着懂事。不再抱怨學習的辛苦,不再咋咋呼呼地做事,不再因為一點小事而哭泣,要勇敢堅強,要微笑生活。更重要的是,我要學會尊重。尊重父母,尊重他人,乃重整個世界。我不再頂撞父母了,因為我知曉了他們的良苦用心,他們每一句嘮叨的背後都是對我滿滿的愛呀。

距離、時間都不是阻擋傅雷愛子的絆腳石,縱使相距再遠,愛也不變,心也不移。這就是父母的愛子之情,即使為你上刀山下火海,也心甘情願。

《傅雷家書》摘抄及感悟範文2

《傅雷家書》是一部充滿着父愛的苦心孤詣,嘔心瀝血的教子篇。它不僅僅是家書,更是博雷先生對遠在外邊的兒子,博聰的教育的文字篇本寫出了自己的真實情感。

傅雷先生對當今中外的文學、音樂、繪畫、涉獵廣泛,研究精深,個人的文化修養極高。而他培養的對象又是從小接受良好的教育,最終成國際大師的兒子博聰。他深刻懂得,藝術即便是鋼琴演奏也需要嚴格的技術因素。但絕不是手藝,而是全身全人的體格。

他教育兒子常常説道:“我始終認為弄學問也好,弄藝術也好,頂要的是一個人的良心是否要好,還有要把一個人儘管發展,沒成為藝術之前,先要學做人,否則,那種某某家無論如何高明也不會對人類有什麼巨大的貢獻,一個純粹藝術的人他除了對藝術和對個人的人格已別無所求。″

言而總之《傅雷家書》裏面有許多做人的大道理,是一部值得我們學習的書。

其中我最喜歡的句子是:取人之長,補己知短。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人非聖賢,熟能無過。

這就是我喜歡這本書的原因,希望大家有時間也讀一讀這本書,獲得更多的收穫。

《傅雷家書》摘抄及感悟範文3

這個暑假,在老師的推薦書單中,我挑選了《傅雷家書》進行研讀。我為傅雷父子二人精妙的文筆所吸引,更為父親對兒子的摯愛深情而感動!

一九七九年四月,當傅聰先生回國參加父母的平反昭雪的骨灰安葬儀式時,他的心中一定五味雜陳,感慨萬千。他再也見不到生命中最親愛的雙親,迎接他的已不是父母驚喜歡樂的笑顏,而是兩撮蕭然的寒灰。

可時光悠悠,情不斷,大海茫茫,心相連,在曾經的歲月裏,遙遙數萬裏的兩地之間,把父子的心緊緊連在一起的,不就是這一封封家書嗎?在這些書信中,我們不是清楚地看見傅雷先生為兒子嘔心瀝血所留下的斑斑血跡嗎?人之愛子,天性使然。人的生命總是有限的,但人的事業卻永無止境,教育兒女,在某種意義上就是延續自己的生命,延續為社會、為祖國所能盡的力量。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親傅雷的愛,是那樣的深刻與深遠。儘管飽受摧殘,但他不改其志,始終如一地熱愛祖國,以高度負責的心力為社會、為祖國竭盡所能,用書信、用教誨使身在異鄉的傅聰與遠離的祖國牢牢建立心的結合。傅雷先生是剛毅堅強的,他用一生告訴我們:一個純潔正直、真誠高尚的靈魂,儘管有時會遭到意想不到的磨難與迫害,陷入暗無天日的絕境,但真實的光亮不會就此湮滅,微弱的光茫終將照徹人間,得到尊敬與愛。

傅雷先生可以如此頑強地直麪人生的風雨,那我們呢?八年級已成歷史,殘酷的九年級已然來臨,我們準備好了嗎?“陸止於此,海始於斯。”里斯本海岸上羅卡角鐫刻着葡萄牙詩人卡蒙斯的這一名句,確實給人以雄壯之感。暴風雨不是我們人生的盡頭,一切波折與晦暗都會過去,而且總是很快、很快。人的光榮,不在於永不失敗,而在於能夠屢敗屢起。相信,經受暴風雨洗禮後的我們,等來的都是驚喜。

在那大海的航程上,不只有生存的奮鬥,那裏還有愛、有夢想,更有永不停息的追求!去奔跑吧,心裏蕩滿波浪,將苟且甩在身後。去擁抱詩意與遠方,去實現那藍色的夢想,就像傅雷先生那樣,將光和熱永遠留在心中,凝結在行動上。

《傅雷家書》摘抄及感悟範文4

第一封家書寫作的時間是當兒子精神消沉的時候,第二封家書寫作的時間是當兒子欣喜成功的時候。這兩封家書從兩個方面表達了父親對兒子的那一份動人的舐犢之情。傅雷和傅聰兩父子不僅是生活中的朋友,而且是藝術上的知音。傅雷以自己深厚的學養、真摯的父愛,傾聽着萬里之外兒子的每一次心跳,預想着兒子前進道路上可能出現的各種困難,傳頌着自己的惦念和祖國的聲音。《博雷家書》是一部充滿着父愛的苦心孤詣、嘔心瀝血的教子篇;也是現代中國影響的家訓。傅雷以一個過來人的身份,把自己人生的智慧,生活的經驗,藝術的感悟,毫無保留地貢獻出來。

“我們並沒為你前信感到什麼煩惱或是不安。我在第八封信中還對你預告,這種精神消沉的情形,以後還是會有的。”這真是知子莫如父,傅雷似乎早就預料到兒子的這種情緒了。緊接着又説“我是過來人,決不至於大驚小怪。你也不必為此擔心,更不必硬壓在肚裏不告訴我們。心中的苦悶不在家信中發泄,又哪裏去發泄呢?孩子不向父母訴苦向誰訴呢?我們不來安慰你,又該誰來安慰你呢?”安慰兒子,向父母訴苦是人之常情,遭遇挫折是人生的必修課,誰也難免的。作為父親不能教條主義地説,這不能,那不能,連用了幾個形象的比喻,告誡兒子,不要過分悲傷、消沉。如“人一輩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惟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極高的修養,方能廓然無累,真正的解脱。只要高潮不過分使你緊張,低潮不過分使你頹廢,就好了。太陽太強烈,會把五穀曬焦;雨水太猛,也會淹死莊稼。”這就是朋友式的父親,對兒子的愛,比山還高大,比海還寬闊。還用了克利斯朵夫的經歷鼓勵兒子正視現實和挫折,勇敢地戰勝它。從而教育兒子要學會堅強,這才是生活的強者。

《傅雷家書》摘抄及感悟範文5

當兒子在事業上取得成績時,作為父親的傅雷當然是高興的,但並沒有沉浸在那份成就裏,而是希望兒子在取得巨大成功、被鮮花與掌聲簇擁的時候,仍然保持謙卑、不懼孤獨,勇於攀登藝術的至境。“我更高興的更安慰的是:多少過分的諛詞與誇獎,都沒有使你喪失自知之明,眾人的掌聲、擁抱,名流的讚美,都沒有減少你對藝術的謙卑!總算我的教育沒有白費,你二十年的折磨沒有白受!你能堅強(不為勝利衝昏了頭腦是堅強的的證據),只要你能堅強,我就一輩子放了心!成就的大小、高低,是不在我們掌握之內的,一半靠人力,一半靠天賦,但只要堅強,就不怕失敗,不怕挫折,不怕打擊——不管是人事上的,生活上的,技術上的,學習上的——打擊;從此以後你可以孤軍奮鬥了。何況事實上有多少良師益友在周圍幫助你,扶掖你。還加上古今的名著,時時刻刻給你精神上的養料!孩子,從今以後,你永遠不會孤獨的了,即使孤獨也不怕的了!”

傅雷説:“赤子便是不知道孤獨的。赤子孤獨了,會創造一個世界,創造許多心靈的朋友,當代哲學家周國平則説過,孤獨、寂莫和無聊是三種不同的境界,分別屬於精神、感情和事務的層面;只有內心世界豐富的人,對精神與靈魂有着執着追求的人,對人間充滿摯愛的人,才可能體驗真正的孤獨;孤獨產生於愛……傅雷相信:“藝術表現的動人,一定是從心靈的純潔來的!不是純潔到像明鏡一般,怎能體會到前人的心靈?怎能打動聽眾的心靈?”正因為赤子之心是最純潔的,它不含私心雜念,沒有慾望紛爭,只容納人間最美好、最真摯的感情,所以“永遠能夠與普天下的赤子之心相接相契相抱!”赤子的現實生活也許境遇不佳、缺少知音,甚至會遭到誤解和排斥,身邊的世界讓他孤獨;但人類最純潔最美好的感情與思想,是相通而永存的,普天下的赤子都將成為他的知音和朋友。

赤子之心無比純潔,剔除了紛紜雜念,才可能“體會到前人的心靈”並以之“打動聽眾的心靈”。藝術的境界,人生的境界,便都在這裏企及了。貫串在這兩則信中的父愛,其實就是堅強。第一封信中“一個人惟有敢於正視現實,正視錯誤,用理智分析,徹底感悟,才不至於被回憶侵蝕。我相信你逐漸會學會這一套,越來越堅強的。”第二封信中“你能堅強(不為勝利衝昏了頭腦是堅強的的證據),只要你能堅強,我就一輩子放了心!”堅強説到底就是擁有一顆赤子之心。而“赤子之心”,是藝術創造的峯。這種心靈的純潔是人類共同的美好願望。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9yzm76.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