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文言文:蘇洵《六國論》原文譯文賞析新版多篇

文言文:蘇洵《六國論》原文譯文賞析新版多篇

文言文:蘇洵《六國論》原文譯文賞析新版多篇

國論 篇一

蘇轍

愚讀六國世家,竊怪天下之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眾,發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於滅亡,常為之深思遠慮,以為必有可以自安之計。蓋未嘗不咎其當時之士,慮患之疏,而見利之淺,且不知天下之勢也。

夫秦之所與諸侯爭天下者,不在齊、楚、燕、趙也,而在韓、魏之郊;諸侯之所與秦爭天下者,不在齊、楚、燕、趙也,而在韓、魏之野。秦之有韓、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韓、魏塞秦之衝,而蔽山東之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韓、魏也。昔者范雎用於秦而收韓,商鞅用於秦而收魏,昭王未得韓、魏之心,而出兵以攻齊之剛、壽,而范雎以為憂。然則秦之所忌者,可以見矣。

秦之用兵於燕、趙,秦之危事也。越韓過魏而攻人之國都,燕、趙拒之於前,而韓、魏乘之於後,此危道也。而秦之攻燕、趙,未嘗有韓、魏之憂,則韓、魏之附秦故也。夫韓、魏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於其間,此豈知天下之勢邪?委區區之韓、魏,以當虎狼之強秦,彼安得不折而入於秦哉?韓、魏折而入於秦,然後秦人得通其兵於東諸侯,而使天下遍受其禍。

夫韓、魏不能獨當秦,而天下之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韓親魏以擯秦。秦人不敢逾韓、魏以窺齊、楚、燕、趙之國,而齊、楚、燕、趙之國,因得以自安於其間矣。以四無事之國,佐當寇之韓、魏,使韓、魏無東顧之憂,而為天下出身以當秦兵。以二國委秦,而四國休息於內,以陰助其急,若此可以應夫無窮。彼秦者將何為哉?不知出此,而乃貪疆場尺寸之利,背盟敗約,以自相屠滅,秦兵未出,而天下諸侯已自困矣。至使秦人得間其隙,以取其國,可不悲哉!

31.解釋下列各句中加點詞的含義(4分)

(1)韓、魏塞秦之衝()

(2)而為天下出身以當秦兵()

(3)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韓、魏也。()

(4)故莫如厚韓親魏以擯秦。()

32.對下面語句的翻譯,正確的一項是()

以二國委秦,而四國休息於內,以陰助其急。

A.把韓、魏兩國拋棄給秦國,而四國在後方休養生息,並暗中幫助解決韓、魏的急難。

B.讓韓、魏兩國對付秦國,而四國在後方休養生息,並暗中協助解決韓、魏的急難。

C.用韓、魏兩國對付秦國,而四國在國內休養生息,再讓韓、魏用陰謀手段協助解決四國的急難。

D.把韓、魏兩國拋棄給秦國,而四國在國內休養生息,四國有了急難,就讓韓、魏背地裏幫助解決。

33.文中舉范雎收韓、商鞅收魏的例子用意是什麼?選出分析正確的一項()

A.為説明昭王出兵攻齊的做法不妥。

B.為證明範雎、商鞅有遠見卓識。

C.為説明韓、魏戰略地位重要,為天下所重。

D.為證明秦之所忌非韓即魏。

34.對本文和蘇洵的《六國論》的內容和寫法所作的比較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都把六國分為兩類國家,並稱贊其中的一類,抨擊其中的另一類。

B.都分析了六國滅亡的原因,但一文認為弊在賂秦,一文認為未厚韓親魏以擯秦。

C.都從六國滅亡立論,都採用了對比論證的方法。

D.都是在宋王朝面臨北方和西夏威脅的形勢下發表議論的,都要求積極抗敵。

35.翻譯下列語句(2分

然則秦之所忌者可以見矣。

參考答案 篇二

1.B

2.C

3.A(其原因是不知“厚韓親魏以擯秦”,而“貧疆場尺寸之利,背盟販約,以自相屠滅”。

4.(1)(秦人)越過韓國魏國進攻別國的團都,燕固、趙固往前面抵抗,韓國、魏國在後面追擊,這是危險的方法。

(2)韓、魏是其它諸侯國的屏障,使得秦國能夠在它們中間進出,這哪裏楚懂得天下的形勢呢?

國論原文、註釋及賞析 篇三

六國論

作者:蘇洵

六國破滅,非兵不利 ,戰不善,弊在賂秦。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或曰:六國互喪,率①賂秦耶?曰:不賂者以賂者喪,蓋失強援,不能獨完。故曰:弊在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則獲邑,大則得城。較秦之所得,與戰勝而得者,其實百倍;諸侯之所亡,與戰敗而亡者,其實亦百倍。則秦之所大欲,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戰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斬荊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孫視之不甚惜,舉以予人,如棄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後得一夕安寢。起視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則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慾無厭,奉之彌繁,侵之愈急。故不戰而強弱勝負已判②矣。至於顛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③”此言得之。

齊人未嘗賂秦,終④繼五國遷(31)滅,何哉?與⑤嬴而不助五國也。五國既⑥喪,齊亦不免⑦矣。燕趙之君,始有遠略,能守其土,義⑧不賂秦。是故(32)燕雖小國而後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荊卿為計,始(33)速⑨禍焉。趙嘗五戰於秦,二敗而三勝。後秦擊趙者再⑩,李牧連卻之⑾。洎⑿牧以讒⒀誅,邯鄲為郡,惜其用武而不終也。且燕趙處秦革滅殆⒁盡之際,可謂智力⒂孤危,戰敗而亡,誠不得已。向使⒃三國各愛其地,齊人勿附於秦,刺客不行,良將猶在,則勝負之數,存亡之理⒄,當(tǎng)(34)與秦相較,或未易量。

嗚呼!以⒅賂秦之地封天下之謀臣,以事⒆秦之心禮⒇天下之奇才,併力西向,則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嚥(21)也。悲夫!有如此之勢(22),而(23)為秦人積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趨於亡(24)。為(25)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26)哉!

夫六國與秦皆諸侯,其勢弱於(27)秦,而猶有可以(28)不賂而勝之之勢。苟以(29)天下之大,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30),是又在六國下矣。

註釋

1、率:一律,一概。

2、判:確定,斷定。

3、“以地事秦……火不滅”:語見《史記 魏世家》和《戰國策 魏策》。

4、終:最後。

5、與:親附、親近。

6、既:已經。

7、免:倖免。

8、義:形容詞作名詞,堅持正義。

9、速:招致。

10、再:兩次。

11、連卻之:動詞的使動用法。

12、洎:及,等到。

13、讒:小人的壞話。

14、殆:快要。

15、智力:智謀和力量。

16、使:假如。

17、勝負之數,存亡之理:勝負存亡的命運。數,天數。理,命運。

18、以賂秦之地封天下之謀臣:以,用。

19、事:侍奉。

20、禮:禮待。名為動。

21、則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嚥也 下:吞下。名為動。咽:咽喉。

22、勢:形勢。

23、而為秦人積威之所劫:而,卻。

24、日削月割,以趨於亡:日,每天,名為狀。 月,每月,名為狀。以,而。

25、為:治理

26、劫:脅迫,挾制。

27、勢弱於秦。 於:比。

28、而猶有可以不賂而勝之之勢。 可以:可以憑藉。

29、苟以天下之大 苟:如果 以:憑着。

30、故事:舊例。

31、遷:改變

32、是故:因此

33、始:才

34、當:如果

譯文

六國的滅亡,不是(因為他們的)武器不鋒利,仗打得不好,弊端在於用土地來賄賂秦國。拿土地賄賂秦國虧損了自己的力量,(這就)是滅亡的原因。有人問:“六國一個接一個的滅亡,難道全部是因為賄賂秦國嗎?”(回答)説:“不賄賂秦國的國家因為有賄賂秦國的國家而滅亡。原因是不賄賂秦國的國家失掉了強有力的外援,不能獨自保全。所以説:弊病在於賄賂秦國。”

秦國除了用戰爭奪取土地以外,(還受到諸侯的賄賂),小的就獲得邑鎮,大的就獲得城池。比較秦國賂所得到的土地與戰勝別國所得到的土地,(前者)實際多百倍。六國諸侯(賄賂秦國)所喪失的土地與戰敗所喪失的土地相比,實際也要多百倍。那麼秦國最想要的,與六國諸侯最擔心的,本來就不在於戰爭。想到他們的祖輩和父輩,冒着寒霜雨露,披荊斬棘,才有了很少的一點土地。子孫對那些土地卻不很愛惜,全都拿來送給別人,就像扔掉小草一樣不珍惜。今天割掉五座城,明天割掉十座城,這才能睡一夜安穩覺。明天起牀一看四周邊境,秦國的軍隊又來了。既然這樣,那麼諸侯的土地有限,的秦國的慾望永遠不會滿足,(諸侯)送給他的越多,他侵犯得就越急迫。所以用不着戰爭,誰強誰弱,誰勝誰負就已經決定了。到了覆滅的地步,道理本來就是這樣子的。古人説:“用土地侍奉秦國,就好像抱柴救火,柴不燒完,火就不會滅。”這話説的很正確。

齊國不曾賄賂秦國,(可是)最終也隨着五國滅亡了,為什麼呢?(是因為齊國)跟秦國交好而不幫助其他五國。五國已經滅亡了,齊國也就沒法倖免了。燕國和趙國的國君,起初有長遠的謀略,能夠守住他們的國土,堅持正義,不賄賂秦國。因此燕雖然是個小國,卻後來才滅亡,這就是用兵抗秦的效果。等到後來燕太子丹用派遣荊軻刺殺秦王作對付秦國的計策,這才招致了(滅亡的)禍患。趙國曾經與秦國交戰五次,打了兩次敗仗,三次勝仗。後來秦國兩次攻打趙國。(趙國大將)李牧接連打退秦國的進攻。等到李牧因受誣陷而被殺死,(趙國都城)邯鄲變成(秦國的一個)郡,可惜趙國用武力抗秦而沒能堅持到底。而且燕趙兩國正處在秦國把其他國家快要消滅乾淨的時候,可以説是智謀窮竭,國勢孤立危急,戰敗了而亡國,確實是不得已的事。假使韓、魏、楚三國都愛惜他們的國土,齊國不依附秦國。(燕國的)刺客不去(刺秦王)(趙國的)良將李牧還活着,那麼勝敗的命運,存亡的理數,倘若與秦國相比較,也許還不容易衡量(出高低來)呢。

唉!(如果六國諸侯)用賄賂秦國的土地來封給天下的謀臣,用侍奉秦國的心來禮遇天下的奇才,齊心合力地向西(對付秦國),那麼,我恐怕秦國人飯也不能嚥下去。真可悲啊!有這樣的有利形勢,卻被秦國積久的威勢所脅迫,天天割地,月月割地,以至於走向滅亡。治理國家的人不要被積久的威勢所脅迫啊!

六國和秦國都是諸侯之國,他們的勢力比秦國弱,卻還有可以不賄賂秦國而戰勝它的優勢。如果憑藉偌大國家,卻追隨六國滅亡的前例,這就比不上六國了。

高一語文文言文《六國論》背景 篇四

蘇洵(1009—1066),字明允,自號老泉,眉州眉山人,北宋著名散文家。據説27歲才發憤讀書,經過十多年的閉門苦讀,學業大進。宋仁宗嘉祐元年(1056)帶領兒子蘇軾、蘇轍到汴京,以所著文章22篇謁見翰林學士歐陽修。歐陽修很賞識這些文章,認為可以與賈誼、劉向相媲美,於是向朝廷推薦。一時公卿士大夫爭相傳誦,文名因而大振。嘉祐三年,仁宗召他到舍人院參加考試,他推託有病,不肯應詔。嘉祐五年,授職祕書省校書郎,後為霸州文安縣主簿。參與修纂禮書《太常因革禮》一百卷,書成不久即去世,追贈光祿寺丞。

北宋建國以來,宋軍和遼軍大小六十餘戰,敗多勝少。軍事上的無作為,帶來政治、外交上的軟弱,只能靠割地賠款以求和平。這樣賄賂的結果,助長了契丹、西夏的氣焰,加重了人民的負擔,極大地損傷了國力,帶來了無窮的禍患。蘇洵正是針對這樣的現實撰寫此文的。

高一語文文言文《六國論》譯文 篇五

六國的滅亡,並不是(因為他們的)武器不鋒利,仗打不好,弊病在於拿土地賄賂秦國。拿土地賄賂秦國虧損了自己的力量,(這就)是滅亡的原因。有人會問:“六國接連滅亡,都是因為有賄賂秦國的嗎?”(回答)説:“不賄賂秦國的國家因為有賄賂秦國的國家而滅亡。原因是不賄賂秦國失掉了強有力的外援,不能單獨地保全。所以説:‘弊病在於賄賂秦國’。”

秦國在用戰爭奪取土地以外(還受到諸侯的賄賂),小的就獲得邑鎮,大的就獲得城市。比較秦國受賄賂所得到的土地,實際多到百倍。六國諸侯(賄賂秦國)所喪失的土地,比戰敗所喪失的土地,實際也要多到百倍,那麼秦國最大的慾望,六國諸侯最大的禍患,當然不在於戰爭。他們的祖輩父輩,冒着寒霜雨露,披荊斬棘,才有了很少的一點土地。子孫對那些土地卻不很愛惜,全把他送給別人,好象拋棄(不值錢的)小草一樣。今天割去五座城,明天割去十座城,這才能睡一夜安穩覺。(可是第二天)起牀向四境一看,秦國的軍隊又來了。既然這樣,那麼諸侯的土地有限,強暴的秦國的貪心永遠沒有滿足。(諸侯)送給秦國的土地越多,秦國對諸侯的侵略也越急。所以用不着戰爭,誰強誰弱,誰勝誰負就已經分得清清楚楚了。終於落到全部覆亡,是理所當然的事。古人説:“用土地侍奉秦國,就好像抱柴救火,柴不燒完,火就不會滅。”這話説對了。

齊國並沒有賄賂秦國,(可是)終於也隨着五國滅亡了,為什麼呢?(是因為齊國)跟秦國交好而不幫助其他五國。五國已經滅亡了,齊國也就沒法避免了。燕國和趙國的國君,起初有長遠的打算,能夠守住他的國土,堅持正義,不賄賂秦國。所以燕雖然是個小國,卻最後滅亡,這就是用兵抗秦的效果。等到後來燕太子丹用派遣荊軻刺殺秦王作對付秦國的計策,這才招致了(滅亡的)禍患。趙國曾經對秦國五次作戰。打了兩次敗仗,三次勝仗。後來秦國兩次攻打趙國。(趙國大將)李牧接連打退秦國的進攻。等到李牧因受誣陷而被殺死,(趙國都城)邯鄲變成(秦國的一個)郡,可惜趙國用武力抗秦而沒能堅持到底。而且燕趙兩國正處在秦國把其他國家快要消滅乾淨的時候,可以説(他們的)智謀和力量都很單薄,戰敗了而亡國,確實是不得已的事。假使韓、魏、楚三國都愛護他們的國土,齊國不依附秦國。(燕國的)刺客不去(刺秦王)(趙國的)良將李牧還活着,那麼勝敗的命運,存亡的道理,假若與秦國相比較,也許還不容易判斷(出高低來)呢。

唉!(如果六國諸侯)用賄賂秦國的土地分封給天下的謀臣,用侍奉秦國的心思禮遇天下的奇才,齊心合力地向西(對付秦國),那麼,我恐怕秦國人吃飯都不能吞下嚥喉啊。真可悲啊!有這樣的有利形勢,卻被秦國積久的威勢所脅迫,天天割地,月月割地,以至於走向滅亡。治理國家的人不要被積威脅迫啊!

六國和秦國都是諸侯之國。六國的勢力雖然比秦國弱,可是還有可以用不賄賂國秦的手段戰勝秦國的形勢。假如我們憑仗着這樣大的國家,卻重蹈六國滅亡的老路,這就是又在六國之下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dpodyw.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