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國小美術説課稿精品多篇

國小美術説課稿精品多篇

國小美術説課稿精品多篇

國小美術説課稿 篇一

一。 教材分析

首先我根據《美術課程標準》所確立的階段目標,確定《生活中冷色》一課屬於“造型·表現”學習領域,即通過看看、想想、畫畫等方法表現所見所聞、所感所想的事物,激發學生豐富的想象力與創造願望。

本節課要面對的教學對象是國小四年級的學生,這一學齡兒童是想象力與創造力非常豐富和活躍的時期,結合國小兒童的學齡特點,本着使學生提高對美的感受能力和藝術創造能力,我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通過教學活動,讓學生知道生活中冷色的色彩特點和所表達的感受。認識色彩冷暖的相對性。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對生活情感的表達能力,發展創新思維和審美能力。明確了教學目標,本課的重難點就顯而易見了:

教學重點是:正確運用冷色調畫一幅畫,初步瞭解冷色調的特點。

教學難點是:知道冷色調所表達的感受,提高色彩審美感受能力。

二。 教法學法

在教學中,為了更好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體現課程設計注重人文關懷,側重學生的體驗過程,針對國小四年級兒童的心理特點和認知規律,我遵循“教為主導,學為主體”的教學思想,通過情景創設,引導學生主動探究,體驗學習的過程,培養自主學習主動探究的意識;通過評價激勵,引導學生積極互動,體會創作的快樂,發展學生的想象力、提高學生的創造力。

三。教學過程

為了使學生都能在視、聽、説、畫、思等行為環節中經歷美術的過程、體驗審美的快樂,順利達成教學目標,我設計的教學流程如下:

1、激趣導入

首先我讓學生欣賞一段音樂,因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所以我在教學一開始,播放了《春江花月夜》把學生帶入音樂的世界中,讓學生體會音樂帶來的色彩感覺,為後面設計冷色做好鋪墊,引出本課課題—生活中的冷色。

2、引導啟發

瞭解生活中的冷色,其次由於每個學生的成長經歷、知識層面、生活環境的不同,觀察力與認識層面自然不同,因此,我設計了“引導啟發瞭解生活中的冷色”一環節。讓學生自己先感受什麼是冷色,然後尋找生活中有哪些冷色。通過語言表述與語文課相結合,培養學生口頭表達能力。教學活動中,以此調動學生勇於表現、釋放個性的積極性,讓學生真切體會到學習的成功與快樂。

然後我設計了一個小測試,讓學生自己區分冷暖色,以此來引出色彩的相對性。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並試着解決問題。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解決問題的能力。課上到這裏學生都會有一點疲勞的感覺,注意力開始分散,所有我隨之設計了一個小遊戲,讓學生自己判斷畫面的冷暖,也以此來檢測學生的學生情況。在這些畫中我有意選擇了幾幅冷暖色兼具的畫,引導學生探討冷色調畫中有暖色出現,有什麼作用?然後就是畫法的不同表現,嘗試不同的畫法,體會不同造型特點的樂趣。

3、大膽創作

設計一個情境,為了給學生一個自由發揮、創造的空間,鼓勵學生對自己感興趣的事物進行創作,在創作過程中,我強調學生注意色彩的搭配協調,符合本課的要求。在整堂課中,播放音樂,營造輕鬆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優美的旋律中展開思路、大膽創造,體驗造型活動所帶來的樂趣。在學生創作作品時,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我引導學生相互討論,大膽發表自己的看法,學會解決問題。

4、展示 交流 評價

我接着設計了展示交流評價環節,這樣就做到了問題由學生提,方法由學生想,思路由學生講,從而真正發揮學生主體作用。在學生創作基本完成時,我讓學生採用自評為主,互評與教師簡評為輔的方法進行評價,從而學生參與到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信心,體驗成功的喜悦。

5、課堂小結 擴展延伸

我給學生留了一個拓展延伸的作業:回家告訴爸爸媽媽自己家中哪些物品是冷色,哪些又是暖色的?把自己的成果與家人共同分享。

總之本節課通過精心設問、合作探討、動手探究,引導學生進行創造,強調把學生當成發現者、鼓勵學生積極思考,自行探究,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和互助、參與合作意識,實現了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創新能力的培養,真正實現了知識與能力的同步提高,教學效果很好,一句話:只要教師轉變觀念,大膽的放手把課堂還給學生,滿足他們好奇、好動、好説的特點,教學效果一定會事半功倍。

國小美術説課稿 篇二

各位老師大家好,我説課的內容是國小美術新課標實驗教材五年級下冊第十五課《花頭飾》。我準備從教材分析、教法學法、教學流程、設計理念四個方面加以説明。

一、説教材

(一)教材解讀

我國各少數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頭飾,它們千姿百態,風格迥異。不同的少數民族頭飾,反映出不同民族、不同時代的裝飾習俗和審美情趣,表現出不同的民族性格、民族思想和自我追求。

本課屬於“設計應用”學習領域。旨在通過美術知識的綜合運用,讓學生欣賞各民族頭飾,瞭解各種材料的特性,感受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深厚底藴。樹立“物以致用”的設計思想,養成良好的事前計劃的學習習慣。掌握一定的設計、創作方法,形成初步的設計意識。

(二)教學目標

根據課標的要求和對教材的理解,並結合學生的實際,我確定了本課要達到的教學目標:

認知領域:引導學生欣賞各民族頭飾,瞭解各種材料的特性。

操作領域:將簡單的美術知識綜合運用,設計製作花頭飾。

情感領域:認識美術與生活的密切聯繫,培養學生熱愛我國少數民族優秀文化,尊重各民族風俗習慣的思想意識。

(三)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欣賞各民族頭飾,設計製作花頭飾。

教學難點:巧妙利用材料及創新方法表現花頭飾。

二、説教法、學法

依據本課的性質和學生的年齡特點,我主要採取“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法。鼓勵學生進行綜合性與探究性學習,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通過欣賞、感受、體驗、表現等方式,引導學生觀察、思考。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他們的審美情趣。在愉快的氣氛中,使每一個學生既掌握一定的設計、創作方法,又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深厚底藴。運用多媒體現場展示,優化課堂教學,激發學生興趣,提高課堂效率。

三、説教學流程

為了更好地讓學生在探究和交流中獲得知識和體驗,我擬定了以下教學框架:

(一)情境導入,創設文化氛圍。

首先,把歌曲融入美術課,讓學生欣賞少數民族兒歌,感受民族文化的氣息;然後讓學生展示課前蒐集的資料,説説對少數民族的民俗風情有哪些瞭解?體驗不同民族的文化特色;進而引導學生説出少數民族頭飾是千姿百態、各式各樣的,勾起學生主動探究的學習慾望。這一環節通過“聽音樂”和“對話”的活動,拉近了師生間的距離,創設了文化的氛圍,為整堂課鋪設了良好的基調。

(二)觀察發現,瞭解民族特色。

用多媒體展示少數民族頭飾的圖片並提問 “你最感興趣的是哪個民族的頭飾?這些頭飾有什麼特點?”讓學生在欣賞的過程中帶着問題去觀察、去發現、去思考,充分調動了學生探究學習的主動性。同時,引導學生去感受不同民族的的文化特色和民族發展的軌跡,進一步拓寬學生的思維領域 。通過大量圖片的欣賞、比較,學生驚喜地從顏色豐富、造型多樣、紋樣美觀等方面瞭解了民族頭飾的特點;從裝飾習俗、審美追求、文化內涵等方面感受了民族頭飾的文化特色和少數民族人民對生活的熱愛與追求。接着讓學生交流自己的感想,將課堂氣氛引入高潮。適時揭示課題《花頭飾》。

(三)歸納製作方法,感受探究的快樂。

通過實物比較和圖片欣賞的方法,放手讓學生觀察討論:怎樣才能製作一件好的花頭飾?引導學生知道製作花頭飾要選材多樣、設計新穎、製作精美。然後讓學生總結其中一件頭飾的製作步驟。多媒體演示製作步驟,生動直觀。

(四)製作花頭飾,體驗創作的樂趣。

製作採用小組合作的形式完成。在製作之前先讓學生感受各種材料的特性,討論一下:選擇什麼材料,設計怎樣的形狀 ,怎樣做才更美觀、更獨特。使學生養成良好的事前計劃的學習習慣。鼓勵學生製作出獨具特色的花頭飾,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五)展示花頭飾,分享成功的喜悦。

各小組展示作品,並説説自己的設計意圖和製作特點。全體學生參與點評。最後在輕鬆愉快的少數民族音樂中,學生盡情展示自己的作品,充分體驗成功的喜悦,感受民族頭飾的魅力。把本節課推向最高潮。整堂課前後呼應,民族文化氛圍貫穿始終。

板書設計從少數民族頭飾的“特點”和製作“要求”入手,簡潔直觀地反映了教材內容的重點和難點,讓人一目瞭然,清晰易懂。

四、説設計理念

整堂課的學習以學生的探究交流為主,教師的組織引導為輔,讓學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過程中深化認識、培養技能、激發情感。充分體現了新課標“綜合性、探索性,發揮個性、發展思維、培養能力、注重創新”的教學理念。

國小美術萬能説課稿 篇三

一、教學設計

本課的教學設計強調激發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熱情,營造寬鬆自由,熱烈緊湊的教學氛圍,讓學生在豐富多彩的學習活動中去感受、去體驗。引導學生在掌握螞蟻的造型表現方法的基礎上,鼓勵他們大膽想象,誇張地表現螞蟻搬家的情景。本課從課題到教學活動的組織形式以及學習活動的方式等都考慮德育的暗示作用,使學生在獲取知識的同時,樹立集體意識,培養團結、友愛、協作的精神。

全課通過觀察比較——討論指導——遊戲表現——賞評啟示四大教學環節實施教學。

教學的第一環節,首先用親切、簡短的師生交談,激發學生對動物世界的探究興趣。接着看螞蟻的錄像,使學生對螞蟻的形體特徵有所瞭解,在觀察的過程中讓學生説一説,然後畫一畫,描述、記錄螞蟻的長相。學生通過這些活動積累了對螞蟻的一點感性認識,進而利用形象直觀的CAI課件,與自己感受的"活螞蟻"進行對比,理性、科學地認識螞蟻的外形與結構,糾正一些錯誤的認識。

以小組的形式展開學習討論,增強生生之間的互動與交流,通過師生有聲有色的範畫,指導學生學習螞蟻動態的表現。

組織孩子們開展集體遊戲和表演活動,行為模擬螞蟻搬家的情景,同時引導他們大膽地想象與表現螞蟻搬家的情景,讓學生的體驗有情趣,美術課堂生機勃勃。用集體合作的方式開展美術創作活動,培養學生團結合作的精神,感受相互合作的愉悦。

賞評啟示環節由教師引導學生主要從合作是否融洽,想象、表現是否大膽等方面進行自評和互評,並通過集體欣賞的方式自由交流,引發思考,從螞蟻搬家的故事裏得到啟示與教育。

二、説課稿

一、教材研究

(一)課題傳遞的信息

1、螞蟻搬家是孩子們喜歡的一個生動有趣的故事,因此我認為,教學的過程就應該是師生一起愉快地、娓娓地述説她的過程。

2、這個故事體現了螞蟻團結、協作的精神,寓意深刻。因此教學環節的設置應充分考慮德育的暗示作用,教學活動的組織形式、學習活動的方式採用小組或集體合作為宜。

(二)教材引發的思考

1、本課是一節表現性繪畫課,應鼓勵學生大膽想象,誇張地表現。

2、學習螞蟻的造型表現方法是本課的一個知識點,其中包括螞蟻的外形、結構特徵及動態的表現。

3、創設好情境,能讓學生張開想象的翅膀,描繪出生動、有趣的螞蟻搬家的情景。

4、教學評價側重於對學生美術活動表現的評價,如學生的參與意識、合作精神、認知水平、交流表達能力等。

(三)教材的把握與處理

1、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認識、瞭解螞蟻的外形特徵,運用繪畫形式進行創造表現。

情意目標:樹立集體意識,培養學生相互友愛、團結協作的精神;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的情感。

2、教學重點

本課的重點是指導學生開展"螞蟻搬家"的集體美術創作活動。教學通過組織環環相扣、層層深入的有關螞蟻搬家的活動來突出重點。

3、教學難點

本課的難點是啟發學生把想象的"螞蟻搬家"情景用繪畫語言大膽地表現出來。教學通過創設情境,組織遊戲表演進行螞蟻搬家的行為模擬,同時展開學習討論來實現難點的突破。

4、教學環節

(1)觀察比較:瞭解螞蟻的外形與結構。

(2)討論指導:學習螞蟻動態的表現。

(3)遊戲表現:展開螞蟻搬家情節的大膽想象與表現。

(4)賞評啟示:注重對學生美術活動表現的評價。

二、教法與學法

(一)本課較多地通過教師的演示(比如錄像、動畫、音樂等),引導學生以感受、觀察、比較等學習方法,進行自主學習。

(二)談話與討論法結合。教師提出富於思考的問題,由學生展開討論,得出結論。

(三)通過一些實踐、表演活動,如扮角色活動,讓學生以體驗、表現的學習方法進行合作交流。

三、主要的教學理念

(一)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

以生動有趣的教學手段,如錄像、電影、動畫、遊戲、表演、音樂等方式,引導學生增強對螞蟻形象的感受能力、想象能力以及表現能力,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二)在文化情境中學習美術。

通過動畫、音樂、表演等設置螞蟻搬家的情境,整個教學就象在講述一個動聽的童話故事,學生在一種愉悦的文化情境中學習美術。

國小美術説課稿 篇四

下面我從教學理念與思路,教學過程,教法學法等三方面來説一説《有趣的拓印》這一課:

一、教學理念與思路。

本課屬於造型·表現課型,本課例結合學生的學習興趣,力求學生學會認識,欣賞各種紋理有趣的形象,提高造型表現能力,在我看來,紋理的美感是我們生活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深受孩子們喜愛,教材中雖只選了不多的幾種圖片,卻可以讓孩子們感受到凹凸不平的美,這讓我瞭解到緊扣學生生活興趣的教學活動,才能讓孩子們易於掌握,只有根植於生活,併為生活服務的課堂,才是有強烈生命的課堂。本課我讓學生從中學會運用藝術語言表現生活中的色彩,放大生活中的趣味,品嚐生活中的快樂,創造生活中的美麗。

在上述教學理念與思路的指引下,本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為以下三點:

1、知識目標:尋找、發現、認識生活中美麗有趣的各種紋理。

2、能力目標:能運用正確的方法拓印花紋。

3、情感目標:養成認真、細心的學習習慣。

因此,教學重點:在於初步認識生活中的各種紋理。

教學難點:能夠用正確的方法清晰的拓印出花紋。

二、説教學過程:

為了更好的實現上述教學目標,在教學活動中,我依託學生生活環境,藉助學生生活經驗,將美術學習與學生的生活實踐緊緊相連,在課前佈置學生走入生活,在身邊尋找很多表面凹凸不平、紋理有趣的實物,並選擇有代表性、易攜帶的物品(鑰匙,書夾,樹葉等)走入課堂。讓孩子們通過觸摸、感受它們的不同之處,教學中,教師應用多種方法和形式,讓學生熟悉並掌握紋理拓印的過程、步驟和方法,培養兒童的學習興趣,啟發他們的創造思維,同一實物也可以採用多種顏色拓印,也可以同一實物重複拓印或重疊拓印,紋理的排列可以是隨意或有規律地進行組合。

在教學實踐中,師生互動,共同參與,有效地突破了教學難點,基本達到了本課的知識目標,併為能力目標的實現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在巡視指導時,老師進行個別輔導,個別問題個別解決。

評價小結時:

今天,大家都親手拓印了這麼多精彩的美麗形象,把原本不起眼的生活物品變得如此美麗,你們都有一雙巧巧手,以後,你們會學到更多的美術知識,一定能創造出屬於自己的美麗明天!

國小美術教案 篇五

一、教學目標:

1、瞭解生活中的民族紋樣,認識民族紋樣的內容美,感受民族紋樣的樣式美

2、畫畫自己喜歡的民族紋樣,能在平面圖形設計中選擇喜歡的民族紋樣來裝飾

3、尊重民族文化,感受民族紋樣的藝術魅力,發現並創造生活美

二、教學重難點:

1、重點:感受民族紋樣的造型美和形式美,把自己喜歡的民族紋樣裝飾在平面圖形中

2、難點:能把喜歡的民族紋樣運用於平面設計,體現出較好的色彩搭配和構成

三、教學課時:1課時

四、課前準備:(學生)課前蒐集具有民族紋樣的物品,彩筆、畫紙 (教師)有民族紋樣的相關物品,多媒體課件

五、教學設計:

1、新課導入

教師:出示普通花布和有民族紋樣的花布(最好是實物)。

比一比,兩塊花布的紋樣有什麼不同?

小結:民族紋樣的花布更別緻,這些民族紋樣在生活中也是隨處可見。今天我們學習《生活中的民族紋樣》

2、瞭解民族紋樣的運用

(1)出示:民族風的服飾、鞋、包。

體會:民族紋樣使服飾、鞋、包更漂亮

(2)出示:民族風的家居布藝

體會:民族紋樣使布藝更美麗、環境更舒適

4、認識民族紋樣

(1) 美在變化與統一

① 出示:白族刺繡小圍兜

猜一猜:這個小圍兜為誰設計?美在哪裏?

口水兜上有什麼紋樣?

紋樣是怎麼構成的?

小結:圖案中有動物紋樣和植物紋樣,對稱的構成方式,色彩豐富 ② 出示:彝族刺繡肚兜

看一看:肚兜上的圖案美在哪兒?

肚兜上有什麼紋樣?

花紋是怎樣構成的?

選用哪些顏色搭配的?有什麼寓意?

小結:直立對稱的構成方式。中間是人物紋樣和花草紋樣;周圍是連續花草紋。 它主要有三種顏色:紅色表達熱情、豪放;黑色表達嚴肅、尊貴;黃色表達和平、親切。

(2) 美在對稱與平衡

出示:白族扎染方巾

想一想:在抽象的圖案中你看出了哪些紋樣?

這個圖案花紋是怎樣構成的?

用什麼顏色搭配的?

國小美術萬能説課稿 篇六

一、説教材:

這是國小美術第一冊的內容,本學期教學內容主要圍繞畫圖展開,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及審美能力。本課是教材關於畫圖的初步教學,為後面畫圖教學奠定基礎,課文內容精簡,在畫圖的過程中,可給予學生極大的發揮空間。學生剛接觸色彩畫圖工具,興趣很高,在教師語言的嘗試鼓勵下,他們對這個知識點就會主動要學,而非被動地學習,因此在課堂只需堅持精講多練的原則,重難點知識讓學生通過學習交流大家一起討論解決或教師作適當個別指導幫助解決。

二、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學習表現圓形物體,進一步瞭解大小物體的對比表現方法。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自我探索、自主學習的能力和自我創新、團體協作的能力。

情感目標:讓學生在不斷探索中激發求知慾,激發興趣,並變興趣為動力,在不斷的實踐中體驗成功。

三、重點難點:

重點:學習用圓形觀察、表現圓形物體。

難點:畫出大氣球的"大"和"飛得高"的感覺。

四、説教法:

教必有法,而教無定法,只要方法恰當,才會有效。我採用"創設情境法"、" 啟發引導法"、" 創作表現法"等教學方法。

利用"創設情境法" 引出"創作表現法",讓學生帶着一個個任務通過課堂討論、相互合作、實際操作等方式,自我探索,自主學習,使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實現知識的傳遞、遷移和融合。學生多種感官的參與和生動豐富的教學方式(看、聽、做、説),調動國小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從情感上樂於參與,產生樂學、愛學、主動去學的願望,使單調的學習內容變得豐富生動。接下來賞識學生的作品,肯定學生的作品,讓學生體驗成功的樂趣。最後把所學內容系統性地構建起來。

我在教學方法中滲透了"以學生髮展為本"的教育理念,使課堂教學成為實施素質教育的主渠道,達到課堂教學素質化。

五、説學法:

我這節課教給學生的學法是"接受任務——思考討論——合作操練"。

授人魚,不如授人以魚,最有價值的知識就是關於方法和能力的知識。首先,我創造一種美好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生動、直觀的環境中學習新知識,在學會掌握知識的基礎上,學會運用實踐操作,從而達到發展思維能力,培養自學和動手能力的目的。積極營造信息技術課堂"無為而治"的教學境界。

六、教學過程:

這節課我根據教學內容以及國小美術學科特點,結合學生的實際認知水平,設計了以下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境

二、啟發引導

三、作品欣賞

四、創作表現

五、賞識總結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1、展示熱氣球比賽場景的圖片,引導學生觀察感受。

2、讓學生説説自己最大的感受是什麼。

3、設問:想一想,這麼大的氣球是怎樣飛上天空的?你還知道大氣球的哪些知識?瞭解學生課前查閲資料研究學習的情況,讓同學交流課前研究學習成果。

設計意圖:利用觀看五顏六色的氣球,通過鮮豔色彩氣球比賽情景使學生對氣球有更大的吸引,調動他們積極參加學習的主動性,對接下去的課有激性作用。

二、假設情境,啟發想象。

1、設問:你想不想乘坐大氣球飛上藍天?如果你坐着大氣球飛上天空,會做些什麼事情?

2、獨立想象思考後,同桌或學習小組內相互交流、啟發。

3、請幾位同學介紹自己的想法,同學間進一步相互啟發

設計意圖:利用氣球的大小對比和學生對美好事物的嚮往,讓學生自主探索,自主學習。在學生思考的過程中,給予學生針對性的提示,讓學生的學習興趣倍增,讓學生在實際操作過程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三、作欣賞,探究表現。

1、展示範作,瞭解、感受不同的表現方法和大氣球的花樣設計。

2、展示兩幅有對比的學生作品,以學習小組的形式開展學習探究:怎樣畫出大氣球的"大"和"飛得高"?

3、學習小組彙報、交流小組探究成果。

4、教師小結,補充講解、板演。(提示:滲透圓形物的畫法。)

設計意圖:利用範作欣賞,提高學生的想像力,並通過欣賞學生的作品來探究如何表現氣球的"大"和"飛得高",這為下面的創作提供了很好鋪墊。

四、學生練習,表現體驗。

1、明確練習主題:畫一張乘坐大氣球飛上天空的想象畫。

2、提示:大膽想象、設計大氣球的花樣,儘可能把大氣球的"大"和"飛 得高"的感覺表現出來,畫出自己坐上大氣球高興的樣子。

3、學生練習,教師巡視指導。

設計意圖:佈置學生練習任務,提高學生綜合運用的能力,鞏固以上所學。也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能力和創新能力。

五、作品展示,交流評價。

1、將學生作品展示在電視屏幕上,在學生展示時,我給學生揚長性地表揚,肯定學生的學習成果。學生之間互相交流,互相評價。(評價提示:大氣球的花紋和色彩表現是否大膽、漂亮;是否畫出了大氣球的"大"和"飛得高"的感覺。)

2、教師小結,進行課外延伸。引導學生課外進一步瞭解與表現大氣球,並畫一畫其他的圓形物。

設計意圖:肯定學生的學習成果,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樂趣和喜悦。幫助學生梳理思路,歸納總結,系統性地把本課知識構建起來。

七、設計理念

在設計這節課的時候,我注重體現以下幾個思想:

1、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愉快的學習,並且通過多種學習方式(如自主學習、協作學習、自我創新、等),獲取信息,掌握操作。

2、學科整合的問題。本課在注意信息技術教育知識的學習外,同時注重語文素養、美術素養的培養,從而形成語文、美術等學科的整合,如觀察、傾聽、述説、演示等。

3、情景與任務驅動的融合。在每一個任務拋出的時候,都創設了許多適當的情景,以此讓學生不知不覺在情景中積極主動地接受任務。

4、美術學科特點:"立足基本創作操作,滲透基礎知識"。

國小美術説課稿 篇七

一、説教材

1、教材分析

《喜怒哀樂》一課是國小美術第十冊第六課,是一節造型表現課,本科主要教學內容是通過欣賞、觀察、體驗等環節來學習表現人物喜怒哀樂不同表情,它側重於培養學生敏鋭的觀察力,體驗表情的作用及樂趣,並試着拿起筆用富有感情的線條來表現喜怒哀樂。

線條是一種神奇的符號,它隨着兒童塗鴉開始,便陪伴着他們成長,成了許多孩子表達內心的手段,五年級的學生屬國小高年級,心裏上已漸漸成熟,他們的語言能力較強,對生活細節感受較深刻,對繪畫則更顯謹慎,常常感想而不敢畫,而一課恰好接近他們的生活與他們的情感,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與誇張的用線。

2、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瞭解心情與表情的關係,以及喜怒哀樂不同表情的特徵和表現手法。 技能目標:掌握基本任務頭像造型手法與用線方法。

情感目標:培養學生對生活的熱愛,提高觀察力、表現力、創造力。 3、教學重點:學會描繪喜怒哀樂的表情特徵

4、教學難點:運用已學知識結合表情特真,大膽誇張,創作出獨具個性的肖像畫。

二、説教法

依據本科的性質及學生的特點,根據以上教材分析,為了更好的達到教學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準備採用下列教學方法:

1、情景教學法

教學是科學,更是藝術,羅丹説過“藝術就是感情”,創設情景有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所以在新課開始我便出示自己的頭像表情,讓學生猜可能發生了什麼,即讓學生猜“情景”,這能讓學生充滿興趣的動腦並主動地學。

2、示範指導法

兒童的心理特徵之一就是擅於模仿,因此教師不但要在語言、品行上成為學生的楷模,而且在傳授知識過程中也應予以示範,在畫表情時,提醒學生構圖及用線的相關知識。

3、引導欣賞法

美術史上很多大師作品值得借鑑,也值得學生去欣賞,我例舉了《蒙娜麗莎》、《伏爾加河上的縴夫》兩幅典型的名畫,對人物表情分析,感受名畫背後

的故事,讓學生形成審美意識。

三、説學法

1、問題討論法

所謂“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 讓學生帶着難題相互討論,不但意義深刻,也頗有成效,我組織學生討論多種表情的特點,為他們畫表情奠定基礎。

2、自主學習法

本校現提倡“先學後教”,讓學生先學,產生疑問,如書中的技法點擊部分,我會先讓學生先看書自學,然後再帶着疑問看教師示範,這樣才能逐個解除學生心中的疑惑。

四、説教學過程

1、親近學生,激趣導入

首先我將出示明星不同表情的照片,以頭像為主,提問學生,“猜猜?”這樣學生便能快速投入到課堂教學中來。讓學生理解不同表情來自於不同情境,不同心情,從而導入本課課題《喜怒哀樂》

2、欣賞名作,技法指導

在這一環節中我會利用課件展示引導欣賞《蒙娜麗莎》、《伏爾加河上的縴夫》的頭像表情,並請學生猜猜人物可能身處的背景,在學生回答完成後,出現完整圖,幫助學生進一步感受理解人物表情與作品的關係。然後我將組織學生分組討論,除了範例中的幾種人物表情外,還有哪些人物表情,請學生作出不同的表情,並描述每種表情的五官變化。然後我再和學生一起看書中知識窗的內容進行小結,組織學生讀一讀,如:“畫人笑,眉開眼彎嘴上翹”,學生邊讀,教師邊出示相關表情圖片讓學生進行對照。

3、步驟示範,技法點擊

這一環節中,我首先通過課件展示,欣賞人物的臉型、髮式、眼、眉、鼻、嘴、耳的各種不同表現方法,這一環節能為能力弱及無從下手的學生提供幫助。然後我再引導學生學習書中的“技法點擊”,掌握作畫步驟,我將以一位學生為例,邊引導學生觀察人物,邊按作畫步驟示範,尤其在畫五官時,提醒學生運用知識窗內的古代畫訣,同時鼓勵創新,適當誇張,以及用線的粗細、疏密、深淺和虛實。

4、鼓勵創作,品評欣賞

這一環節我首先會對學生提出作畫要求:運用線描的手法表現同學的人物頭像,注意構圖與表情的刻畫,可適當誇張。在學生作畫的時候,我安排學生分組作畫,細心觀察學生的寫生表現程度,適時指導,對於一些能力較弱的學生給予幫助與鼓勵,讓他們建立起美術學習的信心和興趣。對作品的評價這一環節我尤為重視,我設置了兩個環節:1、學生自評,給自己作業寫上評語或評分。2、將作品展示在黑板上,引導學生欣賞、比較、瞭解五官的微妙變化能產生不同的表情。在整個評價過程中,既要關注學生掌握美術知識,技能的情況,更要重視對學生美術能力、學習態度、情感與價值觀等方面的評價。

最後,我將本課的教學過程看作是師生共同體驗表情的樂趣,共同學習畫表情的活動,技法學生學習美術的激情,讓他們在玩中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e3q77v.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