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古代英雄人物的故事(新版多篇)

古代英雄人物的故事(新版多篇)

古代英雄人物的故事(新版多篇)

中國英雄故事 篇一

聞雞起舞的祖逖

“聞雞起舞”“中流擊楫”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典故,故事裏無處不透露出主人公奮發圖強、自強不息的精神,也正是這種精神感動、激勵了無數人。

故事的主人公名叫祖逖。他出身於武將世家,少年時父親去世,由兄長撫養長大。他性格豁達,為人慷慨,仗義疏財,但從小不喜歡讀書。長大後,他胸懷遠大抱負,立志報效國家。這才發現,要想治國安邦,空有拳拳報國之心是不夠的,必須具備淵博的才學。

於是,年輕的祖逖開始發奮讀書,他深知,自己需要付出比別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來彌補以往虛度的光陰。

當時,他和好友劉琨一起擔任司州主簿,兩人感情深厚,志同道合,意氣相投,經常在一起讀書練劍。

為了能抓緊時間學習,他和劉琨約定每天要早早起牀看書、練劍。可是,那個時候沒有鬧鐘,怎麼辦呢?有一天半夜,祖逖聽見雞叫,他翻身坐了起來,叫醒劉琨,説:“你聽見雞叫了嗎?”劉琨説:“怎麼了,天天都有雞叫聲呀?”祖逖説:“不如我們以後聽到雞叫就起牀看書、練劍,如何?”劉琨欣然贊同。從此以後,兩人一聽到雞叫便起牀讀書練劍。無論酷暑嚴寒,颳風下雨,兩人從來都沒有間斷過。

功夫不負有心人。幾年之後,兩人不僅學問大有長進,既能出口成章、妙筆生花,又練就了一身高強的武藝,成了文武全才。祖逖幾次遊歷京都洛陽,接觸過他的人都説,祖逖是個經天緯地、輔國佐君的棟樑之材。

當時,北方匈奴經常南下攻晉,而晉朝統治階級內部卻爭鬥不斷,百姓已置身於水深火熱之中。

祖逖看到國土淪喪,百姓遭殃,非常痛心,於是上書晉元帝司馬睿,請求舉兵北伐中原,收復失地,重振國威。當時的司馬睿正在平定江南地區,還 顧不上北伐,於是任命祖逖為豫州刺史,提供一千人的糧草和三千布匹,作為北伐中原的給養支持。沒有士兵,祖逖自己招募;沒有盔甲武器,祖逖自己籌集。

一切準備停當,祖逖帶領着從中原一起流亡來的部屬和幾百户鄉親,渡江北上。

戰船一路向北,來到江心水深流急的地方,激起的浪花拍打着船頭。祖逖神情莊重,站在戰船的甲板上,看着滾滾東去的滔滔江水,面對着與自己生死與共、同甘共苦的勇士,他知道,現在的自己就是勇士們心中的中流砥柱。他手敲船槳,大聲説道:“勇士們,祖逖若不能橫掃敵寇、復興中原,就絕不再渡此江,就如這滔滔江水,一去不返!”船上的勇士深受感染,他們舉起刀槍,齊聲高呼:“願與將軍共存亡!”呼聲如滾滾雷聲震動天地,就連咆哮的江水也被這震天的呼聲掩蓋了。

祖逖率軍渡江後屯兵江陰,招兵買馬,打造兵器,很快就招募了兩千士兵,組成了一支強大的北伐軍隊。

祖逖禮賢下士,善於招納人才,而且作戰勇猛,身先士卒,因此將士同心,所向披靡,收復了黃河以南的大部分土地。不僅如此,祖逖軍紀嚴明,勤儉節約,鼓勵農業生產,被中原百姓當作父母一樣尊敬和愛戴。每次祖逖凱旋,百姓們都不約而同地送來豬、羊和美酒,犒賞三軍。

但是正當祖逖厲兵秣馬、積蓄力量,準備完成復興中原的大業時,東晉統治集團內亂,導致北伐失敗,收復的失地又被攻佔。祖逖憂憤而終。

中原人民聽聞祖逖去世,十分悲痛,他們紛紛為祖逖修建祠堂,以表懷念。雖然北伐的事業未竟,但祖狄發奮圖強、報效祖國的精神,千百年來受到人們的景仰和稱讚。

古代英雄人物的故事200字 篇二

蒲松齡,清代文學家,年青時醉心於科舉考試,屢次參考都以失敗告終。生活也是貧困潦倒,直到老年還是窮秀才一個,靠教書勉強維持生活。

正是科舉考場的失意,促使他覺醒,認識到封建科舉考試的腐朽和社會的黑暗。蒲松齡轉而著書立説,鍼砭時弊。據説他在鄉里的時候,經常在大路旁鋪上葦蓆,準備着煙和茶,讓過路的人給他講故事,別人講累了,口渴了,他奉上煙和茶,一定要別人講完才肯罷休。回家立刻記錄。如此數十年,終於寫成了,矛盾讚譽到“寫鬼寫妖高人一等,刺貪刺虐入骨三分”。老舍也贊曰“鬼狐有性格,笑罵成文章”。

古代英雄人物的故事300字 篇三

西漢時候,有個農民的孩子,叫匡衡。他小時候很想讀書,可是因為家裏窮,沒錢上學。後來他跟一個親戚學認字,才有了看書的能力。

匡衡買不起書,只好借書來讀,那個時候書是非常貴重的,有書的人不肯輕易借給別人。匡衡就在農忙的時節,給有錢的人家打短工,不要工錢,只求人家借書給他看。過了幾年,匡衡長大了,成了家裏的主要勞動力。他一天到晚在地裏幹活,只有中午歇晌的時候才有功夫看一點書,所以一卷書常常要十天半月才能夠讀完。匡衡很着急,想利用晚上的時間來看書。可是匡衡家裏很窮,買不起點燈的油,怎麼辦呢?

有一天晚上,匡衡躺在牀上背白天讀過的書。忽然看到東邊的牆壁上透過來一絲亮光,他霍地站起來,走到牆邊一看,啊!原來是從壁縫裏透過來的是鄰居的燈光。於是匡衡想了一辦法:他拿了一把小刀,把牆縫挖大了一點,這樣他就能勉強讀書了。

古代英雄人物的`故事300字 篇四

漢朝有個人名叫孫敬,自小就喜歡讀書,勤奮好學。孫敬每天晚上都學得很晚,為了避免發睏,影響讀書,他想了個辦法:用繩子的一頭拴住頭髮,一頭拴在房樑上,一打盹,頭一低,繩子就會把頭皮揪疼,精神又重新振作起來,這樣就又可以全副精力投入到學習中去。

孫敬勤奮學習,收穫很大,後來成為了一個有學問的大家。

戰國的時候,有個人名叫蘇秦,他總想幹一番大事業,然而由於學識不夠,總也早不到合適的事情。他心裏想,一個人難道能這麼沒有志氣嗎?從此,他下定決心發奮讀書,讀到深夜,要打盹了,就用錐子往大腿上刺一下,鮮血直流,睡意全無,於是他又振奮起精神,堅持學下去。

蘇秦就是這樣勤奮讀書,持之以恆,最終成為戰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

古代英雄人物的故事200字 篇五

范仲淹,北宋人。兩歲的時候,父親就病逝了,母親貧困無依只好抱着襁褓中的仲淹,改嫁一户姓朱的人家,范仲淹在朱家長大成人。

范仲淹從小讀書就非常刻苦,朱家是個富户,但他為了勵志,常去附近附近山上的寺廟裏寄宿讀書,那是他的生活極其艱苦,每天只煮一鍋稠粥,涼了化成四塊,早晚各取兩塊,拌幾根鹹菜,吃完繼續讀書。有時候夜裏讀書感到疲倦,就用涼水洗臉驅散睡意。他刻苦讀書的精神給僧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范仲淹為官後鍼砭時弊,慷慨激昂,常不顧自身安危。他刻苦自勉,食不重肉,妻子兒女吃穿僅夠自足而已。經常自誦:“士當,後天下之樂而樂也。”

古代英雄人物的故事400字 篇六

李時珍,明朝人,是一位偉大的醫學家和藥物學家。李時珍家世代行醫,他的父親醫術很高,給病人看病常常不收診費,就是不願意讓自己的兒子再當醫生:因為那時候行醫是讓人看不起的職業。李時珍可不這樣想,他暗自下定決心,要向父親那樣為病人治病。

李時珍22歲開始給人看病,一面行醫,一面研究藥物。他發現很多舊的藥物書有不少缺點,於是下定決心重新編寫一部完善的藥物書。為了寫這部藥物書,李時珍不但在治病的時候注意積累經驗,還親自到各地去採藥。他不怕山高路遠,不怕嚴寒酷暑,走遍了盛產藥材的名山。他有時好幾天不下山,餓了吃些乾糧,天黑了就在山上過夜。他走了上萬里路,拜訪了千百個醫生、老農、漁民和獵人,向他們學到了許多書本上沒有的知識。他還親口品嚐了許多藥材,判斷藥性和藥效。

他回到老家,花了整整27年的時間,終於編寫成了一部新的藥物書,就是著名的,這部書有一百多萬字,記載了一千八百多種藥物,每一種都有圖,是中藥書籍中一部偉大的著作,已經被譯成幾國文字,在全世界流傳。

古代英雄人物的故事200字 篇七

我國偉大的史學家,文學家司馬遷,青年時期曾經遊歷全國各地,接觸社會、體驗民情、考察史蹟。後來他繼承父職做了太史令,閲讀了國家國家珍藏的許多文獻。在此基礎上,他開始秉承父親的遺志撰寫。

正當司馬遷專心著書的時候,發生了李陵事件,司馬遷秉公直言,觸怒了漢武帝,被處以宮刑(閹了割)。宮刑是腐刑,污及先人,見笑親友。讓一個男人不是男人。司馬遷為了完成的創作,強忍屈辱,在痛苦中發憤著書,用畢生精力完成了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魯迅讚譽其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g4kom3.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