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兩會期間輿情風險研判與建議

兩會期間輿情風險研判與建議

兩會期間輿情風險研判與建議

2024年3月,全國“兩會”即將召開,為了防範兩會期間各種突發性事件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優訊平台對相關輿情風險進行了梳理,列示如下,以供各單位和部門參考:

一、警惕兩會期間對代表提案建議的過度解讀和不當言論

可能出現的問題:

每逢全國兩會期間,代表、委員都會針對社會熱點及民生領域的重大問題提出建議,一些建議和提案具有建設性、可實施,而一些建議可能存在侷限性,爭議性較大。需要警惕的是一些別有用心的自媒體或境外分子利用自身掌握的網絡影響力,對具有爭議性的相關政策進行彎曲和片面解讀,拋棄政策初衷,把政策解讀為對公眾不利,如表示政策是在“忽悠”公眾、繼續對公眾壓榨、割韭菜,代表委員是資本的代言人等等。

導致虛假、鼓動性、帶節奏、仇視性的信息在網上大面積傳播,引發公眾羣體性對抗情緒,如公眾可能會認為“怎麼會有這樣的提案”、“政府中怎麼會有這樣的代表和委員”、“這些代表和委員是如何選出來的等等”。如此質疑聲音如果不加遏制,將會對黨和各級政府的形象和公信力造成嚴重損害。

需要採取的措施:

(一)通過提前開會、敲警鐘的方式為可能發生的輿情打預防針,由於公務人員代表政府形象,其言論最易引發關注,因此需重點針對政府、企事業單位的人員做好警示工作,提醒該類人員兩會期間注意在網絡媒體及公眾場合的言辭,切忌被煽動性網絡留言及意見所蠱惑而發表激進言論或吐槽自身單位情況,導致發生輿情風險;

(二)加強本區域內的涉政言論監測,對於出現的不當網絡留言、討論話題等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處置,將輿情風險消滅在初始階段;

(三)利用各地區、各部門的官方政務類網站、公眾號、平台賬號等適時、動態連續對兩會期間的民生政策進行權威性報道和解讀,宣導正面信息,佔據輿論高地,掌握輿論主動,不斷粉碎虛假負面輿情的傳播態勢,為主流聲音的傳播營造充足空間;

(四)做好輿情處置,當出現公務人員等涉政不當言論引發較大爭議的,應立即對涉事人員進行嚴厲處分,並做出適當迴應,消除外界的質疑,維護政府部門的公信力。

二、加強對歷史博物館、宗教場所的排查杜絕搞怪、不尊重歷史的行為

可能出現的問題:

兩會召開期間正值3月份,春暖花開,公眾外出遊玩等活動可能會有所增加。各種歷史博物館、紅色教育聖地、寺廟宗教場所等人流將不斷變多。一些公眾在遊玩過程中可能會出現在歷史人物像、紀念碑前搞怪、擺拍的行為,亦或在烈士墓前擺拍,並將所拍圖片、視頻發佈至網上,引發輿論對其不尊重歷史、不尊重烈士等行為的批判,掀起輿論熱潮,給博物館及各地管理部門帶來輿情壓力;此外,寺廟等宗教場所可能會被別有用心的人放置日本戰犯供奉牌位,引發國民憤慨,如“南京玄奘寺供奉日本戰犯牌位事件”影響極為惡劣,直接觸碰了國民的底線。

應採取的措施:

(一)在兩會期間,加強對於各種博物館、紅色教育基地、紅色旅遊聖地等場所和地區的巡邏,貼出警示標語,提醒遊客文明拍照、尊重歷史,或通過廣播播送拍照注意事項,警示不法行為;

(二)安排專人輪流值守易發生輿情的地點,如發現有搞怪拍照行為的,立即進行制止並移送相關部門進行處分;

(三)時刻關注網上相關爆點輿情,一旦有涉及本地區的敏感事項,立即啟動輿情應急處置預案,最大程度降低事件對於監管部門的負面影響;

(四)兩會前夕組織對宗教場所如寺廟、道觀、教堂等場所的排查,如發現有不法供奉行為的,立即進行處理,排除相關輿情隱患。

此外,還應關注學校學生有關醜化歷史人物的繪畫和活動表演,如發現,及時進行警示教育,防止事件演化發酵。

三、做好安全生產工作保障羣眾生命財產安全

保障人民羣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始終是各級政府部門的重要責任,兩會期間,各地安全問題不容忽視。相關問題可能存在於如下幾個方面:

1、森林防火,每年初春,氣温急劇升高,植物尚未披上綠裝,乾燥的環境極易引發山火。近期貴州畢節山火已經持續數天尚未撲滅,而貴陽一地又因一村民焚燒雜草引發山火。山火無情,無論發生於何地,均會給羣眾及環境帶來不可估量的損害,因此春季預防火災尤其重要,此外,火災還可能發生於居民樓、學校等地,均需引發關注;

2、企業的安全生產,這包含企業因不當操作所釀成的安全事故,如鍋爐爆炸、化學品泄露等,也包含企業違法排污或排放有害氣體,致使當地羣眾生命健康受到威脅;

3、學校及餐館的食品衞生安全,尤其是3月各大中國小校基本都已開學,學生的食品安全問題會再度受到輿論關注;

4、重特大交通事故如酒駕,酒駕入刑雖已多年,但仍然可能會有一部分人鋌而走險,酒後駕車而造成重特大交通事故;

5、網絡安全方面,隨着國際局勢不斷變化,大國競爭加劇,政府及金融等重要部門的網絡系統可能會遭到境外諜報組織、黑客等的攻擊,造成網絡中斷或癱瘓。

以上諸多問題,如果政府部門不能及時處置而導致輿情蔓延,就極有可能上升為公共事件,給政府部門形象造成不良影響。

應採取的措施:

(一)針對初春火災易發的情況,提前安排好森林、山林巡護工作,建立常態化的防火巡護工作機制,壓實責任到人,強化防火巡護業務培訓,為春季山林防火提供完整的安全保障;

(二)加強防火安全宣傳,對山林附近的村民加強防火護林安全宣傳,提升其護林安全意識,自覺抵制不良用火行為;

(三)安排專人對春季農田焚燒雜草秸稈的行為進行不間斷的巡查,發現不當行為的立即制止,防止火勢失控造成安全隱患;

(四)兩會前期重點對排污企業、化學品生產企業、化肥生產企業等易發生安全生產事故的企業進行安全大檢查,提醒企業時刻緊繃安全生產的弦,嚴格按流程操作、按標準排污,杜絕人為操作隱患;

(五)關注學生食品安全問題,強化對學校食堂、送餐企業的食品衞生檢驗檢查,實行嚴格的准入和退出機制,對於屢次出現食品安全問題的送餐企業強制退出,保障學生用餐安全;

(六)加強對政府、金融、公安等部門的網絡系統維護,升級技術水平,完善網絡安全隊伍建設,防範網絡攻擊行為的發生。

四、重視信訪舉報問題預防羣體性事件發生

信訪舉報是底層民眾解決自身所遇到的問題的重要途徑,但是在兩會期間,各種信訪舉報類輿情可能和平時有所不同,這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部分老上訪户,長期未解決的陳年舊案、歷史糾紛等問題可能會重新浮出水面,上訪或舉報人可能會利用兩會的熱度再度上訪或舉報,如利用自媒體微博、抖音、小紅書等對事件再次控訴,或結合網上熱點話題留言進行投訴,亦或到兩會現場外圍鬧事等,擾亂兩會秩序,以上種種行為如果被媒體關注則容易引發輿情;

2、保險產品、理財產品出現虧損,與銀行或理財公司的最初承諾不一致,涉及大量客户,客户可能會集體上訪,從而釀成聚集性事件;

3、部分未解決的房貸問題,如樓盤未按時完工、工程停擺無人施工,房貸用户的預售資金被挪用等,房貸牽扯到大量貸款買房者的切身利益,如果工程爛尾,其將損失巨大,因此該類羣體可能會在兩會期間上訪或繼續維權從而引發輿情。

應該採取的措施:

(一)對一些長期未解決的陳年舊案、歷史債務糾紛等進行重點摸排,調動多方力量查清問題根源,如能解決則應及時予以解決,消除輿情隱患;

(二)對於未能在短時間內徹底解決的問題,應首先安撫上訪人,解決其面臨的部分訴求,讓上訪人看到事情有進展、有盼頭,從而減緩其繼續上訪的衝動;

(三)根據銀行、理財公司、房產開發商的反饋,瞭解重大理財糾紛、房貸事件,督促銀行等做好兩會期間的糾紛解決,矛盾化解工作,防止出現集體性維權事件。

五、嚴厲打擊電信網絡詐騙關注虛假求職陷阱

可能出現的問題:

近些年來,各級政府部門在打擊電信網絡詐騙等問題上不遺餘力,這有效遏制了詐騙勢頭的發展。但是,由於電信詐騙隱蔽性極強、新的詐騙手段不斷出現等,犯罪行為可能會繼續發生。加之3月學生求職迎來高峯期,犯罪分子可能會利用學生社會經驗缺乏、防範意識薄弱的特點,發佈虛假招聘信息或釣魚網站,設置求職陷阱,誘騙學生前往面試,從而達到誘騙錢財、控制人身進行詐騙傳銷的目的,因此,政府部門應引起高度重視。

應採取的措施:

(一)繼續聯合公安、電信、銀行等部門加強對電信網絡詐騙的打擊力度,保持打擊的高壓態勢,對犯罪分子形成震懾作用;

(二)開展學生求職期間防騙宣傳教育,通過網絡、手機端、電視等各類載體,向學生及其他求職者傳達防騙常識,提升學生等求職者的自我防護意識,自覺繞開詐騙陷阱;

(三)對於已經發生的重大詐騙、傳銷案件進行嚴厲打擊、果斷處置,嚴懲犯罪分子,儘快消除其給本區域所帶來的負面影響,穩定求職者的心態。

六、315消費者維權

兩會期間,適逢國際315消費者權益保護日,各電台、媒體可能會圍繞消費者權益保護的各種問題進行報道,如食品安全、產品質量問題、理財產品糾紛、買賣假藥、工程造假等等。

政府部門應關注本區域內有關消費維權事件。針對羣眾舉報的產品質量、工程造假、售假賣假等問題線索做好收集整理,責成質檢、公安等部門對相關問題進行及時處置,保障羣眾的合法權益,避免拖延或掩蓋矛盾被當事人訴諸媒體,引發輿論關注,帶來不良影響。

七、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

兩會期間還應關注社會治安問題。如打架鬥毆可能引發的人身傷亡事件,搶劫銀行、黑惡勢力無端挑釁、陌生人抱小孩等。如果相關事態發展嚴重,很可能在社會上引發恐慌,進而導致謠言滿天飛。因此,兩會期間,政府部門應安排充足的警力保持對城市各主要經營場所、街道的巡邏,保障兩會期間社會秩序安全,防止各種突發、暴恐等惡性事件的發生。

八、警惕境外媒體的抹黑、彎曲報道

隨着中國國力的不斷上升和國際影響力的日益擴大,每年全國兩會召開,均會吸引世界各國媒體的目光。這些境外媒體對兩會的報道,有些是正面積極的,但也不乏彎曲和抹黑的。相關彎曲和抹黑的負面報道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利用質疑性的標題、語氣發表文章,如海外雜誌《思想中國》(ThinkChina)在2022年兩會期間發表評論文章,題為“為什麼今年中國的兩會有些沉悶?”等,利用片面的觀點和言論誤導國外觀眾對中國兩會的正確理解。

二是在報道當中故意將圖片、視頻模糊化或者進行灰暗處理,給國外網友造成不良觀感,直接影響其對中國的印象。

三是將兩會涉藏、涉疆議題與人權、民族宗教等問題聯繫在一起,彎曲、抹黑中國政府對西藏、新疆的治理成就,質疑中國的民族宗教政策,醜化中國在國際上的良好形象。

四是國際熱點問題如俄烏衝突、紅海航運危機、巴以衝突、朝鮮核試驗、中國菲律賓南海爭端等也可能伴隨兩會的召開而再度被媒體關注。境外敵對勢力可能趁中國召開兩會的間隙而在中國周邊製造事端,挑唆我國和周邊國家的關係,危害中國國家安全;同時,通過其掌握的媒體炒作中國威脅論,話題可能涉及朝鮮半島安全、南海爭端、俄烏戰爭等。

應採取的措施:

(一)通過我國官方權威媒體如人民日報海外網、國際頻道、國際廣播電台等多個渠道對彎曲報道進行正本清源,還原真實報道內容,揭露記者的片面剪輯、片面報道行為。

(二)對於外媒質疑我國在新疆、西藏的治理問題,可通過紀錄片、採訪、直播等方式報道新疆、西藏的現實生活,戳破西方的謊言;繼續邀請國際代表團、國際組織等到新疆、西藏等地走訪,實地瞭解我國的民族宗教政策實施情況,爭取國際支持力量。

(三)兩會期間應加強在沿海尤其是南海的區域巡邏,或與鄰國開展聯合巡航,時刻應對菲律賓等國家的挑釁。通過召開記者會的方式,迴應外媒在朝鮮核試驗、俄烏衝突等問題上的質疑,有力回擊不實言論,維護國家榮譽和安全。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j473kg.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