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教師如何進行情緒管理【精品多篇】

教師如何進行情緒管理【精品多篇】

教師如何進行情緒管理【精品多篇】

情緒帶來的影響 篇一

一、教師壓力與情緒失控成因分析

近年來,隨着新課改的不斷深入,社會、家長和學校對教師的要求越來越高:加之教師有時也會出現諸如個人婚姻危機、子女教育危機、父母健康不佳,甚至會遇到失去親人等重大事件,而社會、學校對教師又不能提供及時的心理疏導,這些都使教師的壓力越來越大。

由於教師的身心長期以來處於高負荷的運轉狀態,難免有時會情緒失控,出現一些不良行為,這種負面情緒無形中會彌散到教學之中,給學生的身心發展帶來不良的影響。心理學研究揭示。愉悦的心境會使人感到快樂。看到周圍的事物都帶上“愉快”的色彩,思維和行動也會變得敏捷。不愉快的心境具有彌散性,使人覺得沉重,感到意氣消沉。對什麼事情都不感興趣。當教師帶着這種情緒授課時,自然會把這種負面的情緒傳遞給學生,使學生在一種不愉快的心境之中被動地與老師互動,這樣以來,其學習效果就可想而知了。積極樂觀的心境會提高人的活動效率,增強人克服困難的信心,有益於健康:消極、悲觀的心境會降低人活動的頻率,使人消沉,如果長此下去會有損身心健康。因此,教師首先得學會科學管理自己的情緒,給學生創設一個温馨、輕鬆、愉快的學習環境。也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提高教育教學效率。

二、情緒對學生的影響

不好的情緒會影響人的身心健康、行為和人際關係及日常生活。情緒是能夠互相感染和影響的。不同的情緒,會產生不同的效果,因此教師的情緒也會直接影響學生個體的情緒。加裏寧有個形象的比喻——教師每天彷彿生活在一面鏡子裏,外面有幾十雙敏感的、善於觀察教師情緒的孩子的眼睛。他們在不斷地關注着教師的一言一行,從而不斷地感染着自己、影響着自己。馬季説,演員一旦走進劇場,就屬於觀眾,屬於藝術。教師從成為教師的那一刻起,就屬於學生,就應該考慮自己的情緒會不會給學生帶來不良影響。可見,教師情緒的好壞直接影響着學生的學習與生活。情緒的調節是門藝術,當不好的情緒出現時,教師要用合理的方式來處理它。

三、教師情緒管理

情緒管理不是簡單的壓抑、控制自己的情緒,而是要在正確理解情緒、體察接納自身真實情緒的基礎上,掌握調適不良情緒的有效方法與技巧,讓自己成為情緒的主人,讓“平和、仁愛、喜悦”等主導情緒成為日常工作、生活的基調。作為教師,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要積極發展主導情緒,調適不良情緒,做好情緒管理。

如何進行情緒管理 篇二

一是認識、接納、體察自己的情緒

當我們在生氣的時候,未必會感到自己在生氣:當我們的情緒發生變化的時候,如果一味地把注意力放在引起情緒反應的事情上,就會陷入情緒當中。因此建議各位教師,當我們有情緒反應的時候不要執著於當前的情緒事件。一定要從情緒中跳出來看看自己的內心,問問自己“我這是怎麼啦”、“我為什麼會這樣”。只要你試着經常這樣做。你就會知道“體察自己的情緒”的重要性。

二是改變自己不當的想法

當我們知道有些時候。面對某些人、某些事,容易生氣時,就可以提前用自我教導法,幫自己打預防針,到時候就不會被“感染”。這樣做的主要目的在於轉變我們的思考方式,只要我們知道了自己的想法不合理,就會用積極的心態去面對那些人和事。這樣一來,不良情緒就不會產生了。

三是從旁觀者的角度思考

當不良情緒來襲時,我們要儘快離開刺激源,也就是導致不良情緒的情景。離開不是逃避,而是轉移注意力,給自己留下理智思考的時間。當人處於強烈的情緒體驗時,很難做到理智思考。離開刺激情境會讓我們儘快從事件中恢復平靜,開始能夠處在旁觀者的角度,理智思考發生的事件。因此,在強烈的。情緒衝動時學會迅速離開也是一種智慧。

四是婉轉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情緒

有許多人認為人不該有情緒,所以不肯承認自己有負面情緒,要知道人一定會有情緒的,壓抑自己的情緒反而會產生不好的結果。因此,適當地表達自己的情緒是十分必要的。我們紓解情緒的方法有很多,如痛哭、傾訴、聽音樂等。紓解情緒的目的在於給自己一個理清思想的機會,讓自己的情緒得到緩解,也讓自己有更多的力量去面對未來。如果紓解情緒的方式只是暫時地逃避痛苦,而後便會承受更多的痛苦,那就是不合宜的紓解方式。我們要勇敢面對自己的情緒,仔細想想為什麼會這樣難過,怎樣才不會重蹈覆轍,避免更多的傷害,從這樣的角度出發去尋找正確的紓解方式。只有這樣,我們才能駕馭情緒,不被情緒所左右。如何適當表達情緒是一門藝術,需要我們用心去體會、揣摩和不斷地學習。

五是以適宜的方式緩解情緒

當強烈的情緒包圍着我們時,也要尋找合理的宣泄方式。如果我們將自己強烈的情緒體驗寫下來,你會發現,在寫的過程中自己會慢慢地恢復平靜:同時,進行體育運動和向親人、朋友傾訴也是宣泄不良情緒的有效途徑。

六是提升識別他人情緒的技巧

我們生活在社會的大家庭中,必然相互影響,而情緒同樣也會“傳染”。我們要善於瞭解和控制自己的情緒,同時也要學會預期別人的情緒反應。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地控制氛圍,制止不良情緒的發生。要了解他人的情緒就要有同理心,也就是我們要站在對方的立場上去理解和感受事物,做到換位思考,去了解和分享別人的看法和感受,接納別人的情緒。這也是與他人相處和溝通的基礎,只有在充分交流和溝通的基礎上。人際關係的調節才能取得最佳效果。

七是多收集信息

很多時候我們的“憤怒”是因為無法瞭解自己看待事物的角度,如果我們多聽聽他人的意見,多瞭解一些他人的想法,這樣我們的心就會平靜下來,才能全心全意地專注在此時此刻的事情上。如上課鐘聲響了,學生們仍在吵鬧不休,相信許多教師面對這樣的情況都會不由得怒火中燒。然而,教師此時應該做的不是大發雷霆。而是要使自己冷靜下來,並告訴學生自己現在的情緒反應,以及會採取的行動。

八是與對方分享

當我們不生氣時,應和經常互相生氣的人談談,聽聽彼此那些最能引起怒氣的事情或是話語。這會在我們遇到不順心的事情時。就會知道如何去與他人溝通,或採取什麼樣的方式避免事態的繼續惡化,

教師並非聖賢,和常人一般具有七情六慾,他們也會受外界事物的影響而引發各種情緒。所以,情緒的自我調節和控制是教師的基本素養。在教育教學中。教師要通過智慧來調控情緒,放大情緒的積極作用,轉化情緒的負面作用,做情緒的主人。

九心理暗示法

從心理學角度講,就是個人通過語言、形象、想象等方式,對自身施加影響的心理過程。這個概念最初由法國醫師庫埃於1920年提出,他的名言是“我每天在各方面都變得越來越好”。自我暗示分消極自我暗示與積極自我暗示。積極自我暗示,在不知不覺之中對自己的意志、心理以至生理狀態產生影響,積極的自我暗示令我們保持好的心情、樂觀的情緒、自信心,從而調動人的內在因素,發揮主觀能動性。心理學上所講的“皮格馬利翁效應”也稱期望效應,就是講的積極的自我暗示。而消極的自我暗示會強化我們個性中的弱點,喚醒我們潛藏在心靈深處的自卑、怯懦、嫉妒等,從而影響情緒。

與此同時,我們可以利用語言的指導和暗示作用,來調適和放鬆心理的緊張狀態,使不良情緒得到緩解的方法。心理學的實驗表明,當個人靜坐時,默默地説“勃然大怒”、“暴跳如雷”、“氣死我了”等語句時心跳會加劇,呼吸也會加快,彷彿真的發起怒來。相反,如果默唸“喜笑顏開”、“興高采烈”、“把人樂壞了”之類的語句,那麼他的心裏面也會產生一種樂滋滋的體驗。由此可見,言語活動既能喚起人們愉快的體驗,也能喚起不愉快的體驗;既能引起某種情緒反應,也能抑制某種情緒反應。因此,當我們在生活中遇到情緒問題時,我們應當充分利用語言的作用,用內部語言或書面語言對自身進行暗示,緩解不良情緒,保持心理平衡。比如默想或用筆在紙上寫出下列詞語:“冷靜”、“三思而後行”、“制怒”、“鎮定”等等。實踐證明,這種暗示對人的不良情緒和行為有奇妙的影響和調控作用,既可以鬆弛過分緊張的情緒,又可用來激勵自己。

十注意力轉移法

注意力轉移法,就是把注意力從引起不良情緒反應的刺激情境,轉移到其它事物上去或從事其他活動的自我調節方法。當出現情緒不佳的情況時,要把注意力轉移到使自己感興趣的事上去,如:外出散步,看看電影、電視、讀讀書、打打球、下盤棋,找朋友聊天,換換環境等,有助於使情緒平靜下來,在活動中尋找到新的快樂。這種方法,一方面中止了不良刺激源的作用,防止不良情緒的泛化、蔓延;另一方面,通過參與新的活動特別是自己感興趣的活動而達到增進積極的情緒體驗的目的。

十一適度宣泄法

過分壓抑只會使情緒困擾加重,而適度宣泄則可以把不良情緒釋放出來,從而使緊張情緒得以緩解、輕鬆。因此,遇有不良情緒時,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宣泄”;宣泄一般是在背地裏,在知心朋友中進行的。採取的形式或是用過激的言辭抨擊、謾罵、抱怨惱怒的對象;或是盡情地向至親好友傾訴自己認為的不平和委屈等,一旦發泄完畢,心情也就隨之平靜下來;或是通過體育運動、勞動等方式來盡情發泄;或是到空曠的山林原野,擬定一個假目標大聲叫罵,發泄胸中怨氣。必須指出,在採取宣泄法來調節自己的不良情緒時,必須增強自制力,不要隨便發泄不滿或者不愉快的情緒,要採取正確的方式,選擇適當的場合和對象,以免引起意想不到的不良後果。

十二自我安慰法

當一個人遇有不幸或挫折時,為了避免精神上的痛苦或不安,可以找出一種合乎內心需要的理由來説明或辯解。如為失敗找一個冠冕堂皇的理由,用以安慰自己,或尋找的理由強調自己所有的東西都是好的,以此沖淡內心的不安與痛苦。這種方法,對於幫助人們在大的挫折面前接受現實,保護自己,避免精神崩潰是很有益處的。因此,當人們遇到情緒問題時,經常用“勝敗乃兵家常事”、“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壞事變好事”等詞語來進行自我安慰,可以擺脱煩惱,緩解矛盾衝突、消除焦慮、抑鬱和失望,達到自我激勵,總結經驗、吸取教訓之目的,有助於保持情緒的安寧和穩定。

十三交往調節法

某些不良情緒常常是由人際關係矛盾和人際交往障礙引起的。因此,當我們遇到不順心、不如意的事,有了煩惱時,能主動地找親朋好友交往、談心,比一個人獨處胡思亂想、自怨自艾要好得多。因此,在情緒不穩定的時候,找合適的人談一談,具有緩和、撫慰、穩定情緒的作用。另一方面,人際交往還有助於交流思想、溝通情感,增強自己戰勝不良情緒的信心和勇氣,能更理智地去對待不良情緒。

十四情緒昇華法

昇華是改變不為社會所接受的動機和慾望,而使之符合社會規範和時代要求,是對消極情緒的一種高水平的宣泄,是將消極情感引導到對人、對己、對社會都有利的方向去。如一同學因失戀而痛苦萬分,但他沒有因此而消沉,而是把注意力轉移到學習中,立志做生活的強者,證明自己的能力。

在上述方法都失效的情況下,仍不要灰心,在有條件的情況下,去找心理醫生進行諮詢、傾訴,在心理醫生的指導、幫助下,克服不良情緒。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jy7oqg.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