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李商隱《為有》原文及賞析【精品多篇】

李商隱《為有》原文及賞析【精品多篇】

李商隱《為有》原文及賞析【精品多篇】

詩人簡介 篇一

李商隱:(約813 - 約858),字義山,號玉溪生,又號樊南生,原籍懷州河內(今河南沁陽),祖遷居滎陽(今屬河南)。少習駢文,遊於幕府,又學道於濟源玉陽山。開成年間進士及第,曾任祕書省校書郎,調弘農尉。宣宗朝先後入桂州、徐州、梓州幕府。復任鹽鐵推官。一生在牛李黨爭的夾縫中求生存,備受排擠,潦倒終身。晚年閒居鄭州,病逝。其詩多抨擊時政,不滿藩鎮割據宦官擅權。以律絕見長,意境深邃,富於文采,獨具特色。為晚唐傑出詩人。

為有 篇二

李商隱

為有云屏無限嬌,鳳城寒盡怕春宵。

無端嫁得金龜婿,辜負香衾事早朝。

wéiyǒuyúnpínɡwúxiànjiāo,fènɡchénɡhánjìnpàchūnxiāo.

為 有 雲 屏 無限 嬌 ,鳳 城 寒 盡 怕春 宵 。

wúduānjiàdéjīnɡuīxù,ɡūfùxiānɡqīnshìzǎocháo.

無端 嫁 得金 龜 婿,辜負香 衾 事 早 朝 。

李商隱的文學成就 篇三

李商隱的詩歌流傳下來的約600首,其中以直接方式觸及時政題材的佔了相當比重。李商隱的詠史詩有很高的成就。它們絕不是“發思古之幽情”的無病呻吟,也不同於前人那些託古以述懷的詩篇,而是着眼於借鑑歷史的經驗教訓來指陳政事、譏評時世加以補充發揮,使詠史成為政治詩的一種特殊形式。無題詩是李商隱獨具一格的創造。它們大多以男女愛情相思為題材,意境要眇,情思宛轉,辭藻精麗,聲調和美且能疏密相間,讀來令人迴腸蕩氣。幼年的環境和所受的教育使李商隱的世界觀基本上屬於儒家體系,其人生態度是積極入世、渴望有所作為的。同時,他頗能獨立思考,很早便對“學道必求古,為文必有師法”的説教不以為然,甚至萌生出“孔氏於道德仁義外有何物”這樣大膽的想法。在詩歌創作上,他起初醉心於李賀奇崛幽峭的風格和南朝輕倩流麗的詩體,曾仿照它們寫了許多歌唱愛情的詩篇,如《燕台》、《河陽》、《河內》等。待屢次下第和被人譖毀的遭際向他顯示了人生道路的崎嶇不平,他的詩便開始表現出憤懣不平之氣和對社會的某些批判。大和末,甘露之變以血淋淋的現實打開他的眼界,使他在思想上和創作上都大進一步。這時他寫的《有感二首》、《重有感》等詩,批判腐朽政治已相當深刻有力。

《為有》詩詞鑑賞 篇四

《為有》

作者:李商隱

為有云屏無限嬌,鳳城寒盡怕春宵。

無端嫁得金龜婿,辜負香衾事早朝。

《為有》評析 篇五

這首詩大約寫作於公元846年(會昌六年)至851年(大中五年)之間,即李德裕罷相以後,詩人妻王氏去世之前。這段時間李商隱個人和家庭的處境都十分艱難。

詩歌一、二句“為有云屏無限嬌,鳳城寒盡怕春宵。”描述一對宦家夫婦的怨情。開頭用“為有”二字把怨苦的緣由提示出來。“雲屏”,雲母屏風,指閨房陳設富麗,“無限嬌”稱代嬌媚無比的少婦。金屋藏嬌,兩情繾綣,當春風送暖,京城寒盡之時,便雙雙地怕起春宵來了。丈夫既富且貴,妻子年輕貌美,兩人處在雲屏環列的閨房之中,更兼暖香暗送,氣候宜人,理應有春宵苦短之感,應該不會產生“怕”的心情。首句的“因”和次句的“果”有牴牾之處,這就造成一種懸念引人追詢答案。

三、四句“無端嫁得金龜婿,辜負香衾事早朝。”通過少婦的口説出“怕春宵”的原因。冬寒已盡,衾枕香暖,兩口子情意款洽,本應日晏方起,可是偏偏嫁了你這個身佩金龜的作官夫婿,天不亮就要起身去早朝,害得我一個人孤零零地守在閨房裏,實在不是滋味。這些似是枕畔之言,當丈夫正欲起身離去時,妻子對他説了這番話,又好象是埋怨自己,流露出類似“悔教夫婿覓封侯”那樣一種痴情;或是責怪丈夫,向他傾訴“孤鶴從來不得眠”的苦衷。“無端”二字活畫出這位少婦嬌嗔的口吻,表達了她對丈夫、對春宵愛戀的深情。其實,妻子的苦惱也是丈夫的苦惱。

前面的“為有”和“鳳城”二句就正面描述了丈夫的怨情。應當説他“怕春宵”比妻子有過之而無不及。除了留戀香衾,不願過早地離去,撇下嬌媚多情的妻子,讓她忍受春宵獨卧的痛苦;還怕聽妻子嗔怪的話,她那充滿柔情而又浸透淚水的怨言,聽了叫人不禁為之心碎。不願早起離去,又不得不早起離去。對於嬌妻,有內疚之意;對於早朝,有怨恨之情;對於愛情生活的受到損害,則有惋惜之感。“辜負”云云,出自妻子之口,同時也表達了丈夫的心意,顯得含蓄深婉,耐人尋味。

這首詩的中心字眼是第二句裏的“怕”,關於怕什麼的問題,三、四兩句的解答是“無端嫁得金龜婿,辜負香衾事早朝”。僅僅因為丈夫要早起上朝,就產生這麼大的怨氣,似乎有點不近情理。總之讀完全詩,讀者由“怕”字造成的懸念並未完全消除,詩有言外之還意,弦外之音。

屈復的《玉溪生詩意》分析説:“玉溪以絕世香豔之才,終老幕職,晨入暮出,簿書無暇,與嫁貴婿、負香衾何異?其怨也宜。”李商隱一生長期沉淪幕府,落魄江湖,不是他沒有才能,或有才能得不到賞識,而是不幸捲入牛李黨爭的漩渦之中,成了朋黨之爭的受害者。當他認識到這一點時,已為時太晚,不可自拔。“無端嫁得金龜婿”所表達的正是這樣一種悔恨莫及的痛苦心情。 這首絕句含蓄深沉而又富於變幻。前兩句一起一承,一因一果,好象比較平直。但着一“怕”字,**頓起,情趣橫生。後面兩句圍繞着“怕”字作進一步的解説,使意境更加開拓明朗。這樣寫,前後連貫,渾然一體。其中“為有”、“無端”等語委婉盡情,極富感染力。

為有 篇六

作者:李商隱

為有云屏無限嬌,鳳城寒盡怕春宵。

無端嫁得金龜婿,辜負香衾事早朝。

為有 篇七

為有云屏無限嬌,鳳城寒盡怕春宵。

無端嫁得金龜婿,辜負香衾事早朝。

賞析:

這首七言絕句用開頭兩個字作為題目,題目與詩的內容無關,這樣的詩其實也是一種無題詩。李商隱一生創作了許多這樣的詩歌,比如《錦瑟》,開頭一句“錦瑟無端五十弦”,七律《一片》開頭一句“一片非煙隔九枝”,七絕《日日》開頭一句是“日日春光鬥日光”,七絕《瑤池》開頭一句是“瑤池阿母倚窗開”,再如《昨日》一詩開頭一句是“昨日紫姑神去也”,《二月》一詩開頭是“二月二日江上行”,如此等等,不勝枚舉,這些都是古典文學中常見的。

這首七絕《為有》的頭兩句,寫一位閨中少婦害怕春宵來臨的現象。在“為有云屏無限嬌,鳳城寒盡怕春宵”中,“為”,因為的意思。“雲屏”,指用雲母石做的屏風,是一種華貴的裝飾品,這裏指閨房陳設的富麗。“無限嬌”指屏風後面的佳人,也就是那位嬌美無比的少婦。“鳳城”,即丹鳳城,借指京師。這裏有一個典故,傳説秦穆公的女兒弄玉有一次在城中吹簫,引來一隻鳳凰落在城牆上,從此以後,言京師常以鳳城相稱。“怕春宵”是指害怕春宵夜短。“為有云屏無限嬌,鳳城寒盡怕春宵”這兩句大意是説:在華貴的雲母屏風的障掩映襯之下,那位少婦顯得格外姣美。京城的寒冬已經過盡,但她卻害怕起短促的春宵來了。本來人們經受了一冬嚴寒的侵襲,好不容易熬到冬去春來、風暖花開,高興還來不及,而這位少婦,為什麼倒害怕起春宵來了呢?“鳳城寒盡怕春宵”, 作者在這裏着一“怕”字,讓讀者感到蹊蹺。是啊,對一個閨中少婦來説,當春風送暖、氣候宜人之時,正好是她同丈夫兩情繾綣纏綿之際,然而她竟憑空產生了一種怕的心理,怎麼不使人疑竇頓生呢?從而造成一種懸念,促使讀者急切閲讀下文,以便儘快弄個明白。

詩的三、四兩句,作者直接説出了少婦“怕春宵”的原因:“無端嫁得金龜婿,辜負香衾事早朝。” “無端”就是不料、沒想到。“金龜”,指朝服上用金線所繡的龜形圖案。據《舊唐書·輿服志》記載:“天授元年,改內外所佩魚,並作龜,三品以上龜袋用金飾。”“金龜婿”就是説丈夫是三品大官,古代婦女也稱丈夫為婿。“香衾”,就是香暖的被子。原來,這位少婦是嫁了一個身穿金龜服飾的三品大官,每天天剛亮,丈夫就要辜負温暖的被窩而去早朝,只留下她一個冷冷清清的獨守空閨,這滋味太令她難受了,難怪她要“怕春宵”了。

這首詩以一“因”一“果”把四句詩緊緊地粘連在一起,而先説“結果”後説“原因”的倒敍手法,又增加了詩意的表達效果。

七絕《為有》這首詩雖然很短,但寫得一波三折,撲朔迷離,曲盡其妙,意境幽深。詩的首句“為有云屏無限嬌”所展示在讀者面前的是華麗的精美的房屋和豔麗迷人的佳人,按照一般的常理,我們可以想象到這位佳人一定會在春光明媚、春景宜人、春風和煦的季節裏,好好地享受大自然所賜予人們的一切恩惠。她也許會走出閨門去遊玩,也許會去賞花、盪鞦韆,也許會去放風箏……總之,她是應該像常人一樣感謝春天才符合情理。然而,詩在這裏卻來了個大轉彎,“鳳城寒盡怕春宵”,對於嚴寒冬天的過去,温暖春天的到來,她卻害怕起來了。接下來的'第三句,詩人再來一次大的轉折,“無端嫁得金龜婿”一句,咋看起來,又讓人一時想不通和無法接受。作為妻子,誰不願意自己的丈夫有顯赫的地位呢?在封建社會裏,祈盼丈夫高官厚祿是大多數婦女夢寐以求的夙願,詩中的女主人公自然也不例外。她的這位“金龜婿”,也許不僅是一個三品以上的大官,有着顯赫的地位,甚至是風華正茂、年輕有為的才子也説不定。他們一個佳人,一個才子,不是一對非常難得的伉儷嗎?然而,這“無端”二字,又令我們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詩人在這裏又給我們設置了一道霧障。詩寫到這裏,給人彷彿有一種“山重水複疑無路”的感覺,直到我們接着讀了下面的“辜負香衾事早朝”這最後一句,才感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籠罩在腦海裏的層層迷霧才煙消雲散。

在這首《為有》詩裏,詩人採用欲抑先揚的手法,先極力渲染和描繪閨房的富麗堂皇和女主人的嬌媚美豔,然而,筆鋒一轉,巧妙地設置出一個個不符合人情事理的、使人難以置信的疑團,彷彿帶領讀者走進了濃霧瀰漫的深山幽谷之中。就在讀者感到迷茫和不解的時候,作者才讓讀者走出迷陣。這樣寫來,整首詩便顯得峯迴路轉,跌宕起伏,從而達到了“文如看山不喜平”的藝術效果。

李商隱的這首七絕《為有》,看起來是詠閨房怨情的作品,與盛唐詩人王昌齡的“悔教夫婿覓封侯”用意相近。然而,如果我們細細品味起來,又覺得不像,他在表面寫閨怨的幌子下,似乎另有所指。李商隱的詩歌,一向是含蓄朦朧、穠麗細密、意藴深邃,讓人費解的,真可謂達到了“晦澀和濃得化不開”的程度。尤其是他的無題詩,更令人見仁見智、莫衷一是。這首絕句《為有》也是這樣,它所具有的悠遠而深刻的意藴,也很值得我們反覆咀嚼和細細品味。若僅僅理解為少婦貪歡而捨不得丈夫離開被窩,因此而怨恨早朝,並由怨恨早朝而怨恨丈夫官位之高和爵位之顯,就未免失之於表象和膚淺,也辜負了詩人的良苦用心。因為如果那樣理解,那無限嬌美的佳人也就顯得表裏不一了,必然破壞了她的那種美麗形象,因為她總還不至於糊塗到連兒女私情和社稷大事孰輕孰重都分不清的程度吧?所以“辜負香衾事早朝”一定還另有緣由,也就是説這首《為有》詩一定還另有弦外之音、言外之意。

根據詩的形象和意境,我們不妨設想,這首《為有》的弦外之音、言外之意也許是詩人對無聊早朝的怨恨。因為“李商隱所處的時代是宦官擅權,黨人傾軋,藩鎮割據的時代,也就是李唐王朝統治階級內部矛盾同它和人民的矛盾都日益尖鋭,民生日益凋敝,農民起義即將到來的前夕”。試想,在這樣一個“危急存亡之秋”,那些大臣們卻無所察覺,或明哲保身,他們上朝時歌功頌德,稱讚昇平,出貪圖享樂之策,以討君王歡心;或者黨人之間爾虞我詐,相互攻擊排擠,爭權奪利,讒害忠良,全不顧國家社稷之安危,全不顧處在水深火熱之中的黎民百姓……文武百官天天為這些事而去早朝,又有什麼意思呢?難怪詩人對這樣的早朝產生了一種怨恨之情。這種怨恨之情,李商隱已經藉助於他所創作的一些詠史詩透露出來了。例如“九重誰省諫書函”“不問蒼生問鬼神”“地下若逢陳後主,豈宜重問後庭花”等。不過,在這首《為有》詩裏,他是假託少婦後悔無端嫁與金龜婿,辜負香衾春宵情這件事含蓄委婉地道出了這種怨恨,藏而不露,引而不發,意味藴藉,顯得很有分寸。這也許正是清朝評論家馮浩在解釋李商隱詩時所説的“言外有刺”(見《玉溪生詩箋註》)吧。

韻譯: 篇八

雲母屏風後,鎖着無限嬌媚的人兒;

京城寒冬已盡,我還害怕春宵難捱。

呵,為什麼我嫁個佩戴金龜的夫婿?

辜負了錦衾香帳,為早朝將儂撇開。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k3npw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