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兒童經典歷史故事【精品多篇】

兒童經典歷史故事【精品多篇】

兒童經典歷史故事【精品多篇】

兒童經典歷史故事 篇一

漢武帝劉徹(公元前156~前87年)是漢景帝的兒子,按次序排列,他是西漢第四代、第五個皇帝。漢武帝是我國曆史上一位有雄才大略的皇帝,是繼秦始皇之後一位傑出的有作為的政治家。

漢武帝親政以後,首先面臨的是如何進一步加強中央集權,鞏固封建國家的統治問題。西漢建國70多年來雖經高祖、呂后及文、景兩帝對異姓王和同姓王的不斷打擊和削弱,但郡國王侯仍有不小的勢力。例如漢武帝的叔叔樑王劉武,出行時千乘方騎,完全和天子一樣威風;他還“招延四方豪傑,自山東遊士莫不至”;他自作弩弓數千萬,府庫金銀“且有鉅萬”,“珠玉寶器,多於京師”。這些諸侯王有的在地方上為非作歹,橫行霸道。例如武帝的異母弟弟江都王劉非,私造宮館,招四方豪傑,生活驕奢腐化。他的兒子劉建為了邯鄲樑蚡的女兒與劉非爭風吃醋,結果劉建霸佔了樑女,還派人殺了樑蚡。漢王朝管司法的廷尉不敢審理這一案件。很明顯,這些獨霸一方的諸侯王仍是西漢中央政權不小的威脅。同時,他們的橫行不法,也給各地百姓帶來巨大災難。因此,要鞏固西漢政權,緩和階級矛盾,繼續對諸侯王進行打擊和削弱,仍為漢武帝政治上的一項重要任務。

武帝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漢武帝採納了主父偃的意見,用頒佈“推恩令”的巧妙辦法,進一步削弱諸侯王的勢力。推恩令規定:諸侯王除嫡系長子繼承王位外,還可以推恩將自己的封地再分封給其他子弟,由皇帝制定封號。結果,許多大諸侯王國,都被分割成一個一個由郡來管轄的小侯國。這些小侯國不再享有政治上的權威,只能收租税。這樣,便很自然地使許多諸侯王國的勢力大大削弱。例如樑國被一分為五,長沙王分為十六等等。這一法令遭到了大諸侯國強有力的反抗,以淮南王劉安和衡山王劉賜為首的一些諸侯王勾結起來,準備聯合向京城進攻,陰謀篡奪漢武帝的帝位。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他們的陰謀敗露,漢武帝經過大臣和諸侯王聯席會議討論,決定逮捕劉安,劉安聞風自殺。淮南國和衡山國被廢除,改為直接由中央直轄的郡。此後,漢武帝又制定了“附益法”和“阿黨法”,專門打擊那些對朝廷不忠而又一味和諸侯王結成逆黨的分子。從此以後,諸侯王的勢力一落千丈,中央政權的威脅根本解除了。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漢武帝又一次藉故諸侯獻給皇帝的'貢金成色和分量不足,奪爵106人。以後諸侯也就越來越少了。

在削弱諸侯王的同時,漢武帝還對不法的地方豪強進行了打擊。他派出許多嚴於執法的官吏,鋤誅不法豪強。還派出一批刺吏,專門檢察各地方豪強的情況,限制豪強的不法行動。經過這些措施,地方豪強勢力受到遏制,社會比以前安定了。此外,漢武帝還在兵制和中央行政制度各方面加強了中央集權,削弱地方割據勢力,使國家進一步鞏固和強盛起來。

兒童經典歷史故事 篇二

漢高祖劉邦(公元前256年或前257年~前195年),字季,沛縣豐鄉(今江蘇省豐縣)人,曾做過亭長。亭是縣下面最小的行政單位,十里一亭。

有一次,劉邦押着一批民夫到驪山去,一路上民夫不斷開小差,劉邦估計到達驪山時,這批民夫會逃跑完的。一天夜裏,他叫民夫們都吃飽飯,喝足酒,然後對大家説:“你們乾脆都逃走吧,我也準備逃亡了!”説罷,把民夫全部放了。有十幾個壯丁看到劉邦如此仗義,不願離開他,表示要跟他一塊去逃亡。

他們一行人乘着黑夜往前逃去。走着,走着,前方探路的人突然跑了回來。向劉邦報告説:“不好了,前面……路上……有……有一條大蛇!”劉邦此時已經醉醺醺的,他乘着酒性説:“壯士走路,怕什麼蛇!”他拔出寶劍,壯着膽子,衝上去一劍把蛇砍成兩段。壯士們看到他如此勇敢,更加佩服他了。後來,有人把劉邦斬蛇的事,加油添醋地編成一段迷信故事:劉邦斬蛇走了之後, baihuawen.c n有個老婆婆在死蛇旁邊放聲痛哭。有人問她為什麼哭。她説:“我的兒子被人殺了。”又問:“你的兒子被誰殺了?”她説:“我的兒子是白帝的兒子,他變成一條蛇,躺在路當中,結果被赤帝的兒子殺了。我怎能不哭呢!”説完,老婆婆就不見了。編造這個故事的目的是為了表示劉邦是“真龍天子”,以增加他的號召力,使人們更加擁護他。

陳勝、吳廣在大澤鄉起義的時候,許多郡縣的老百姓紛紛響應。劉邦的老朋友、在沛縣當文書的蕭何和當監獄官的曹參,打發劉邦的連襟樊噲把逃亡在外的劉邦找了回來。他們經過一番商量,殺了沛縣縣令,推舉劉邦為沛公,在沛縣起兵反秦。劉邦根據“白帝、赤帝”的故事,以赤帝的兒子自居,他樹起書有“劉”字的赤色旗幟,在沛縣一帶招兵買馬,很快就擁有二三千人。但是劉邦覺得自己力量不足,就帶領人馬投奔了項梁,開始和項梁並肩作戰。

項梁在定陶犧牲後,楚懷王命令項羽北上救趙,派劉邦帶兵西進,攻打咸陽,並約定:誰先打進咸陽,平定關中,就封他在關中做王。劉邦帶兵一路西進,在高陽採納酈食其的意見,攻下陳留,解決了軍糧不足的問題,又誘使南陽郡守投降,並封其為殷侯,這樣,軍隊前進的阻力減少了。從此,劉邦軍隊所到之處,秦軍紛紛投降,劉邦順利向咸陽推進。

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7年)八月,劉邦進了武關。十月,打到灞上,秦王子嬰見大勢已去,就乘了素車白馬,帶着玉璽,向劉邦投降。

過了幾天,劉邦召集各縣有威望的父老豪傑到灞上,對大家説:“你們已經吃盡了秦朝的苦頭,什麼誹謗一下朝政就滿門抄斬啦,私下議論一下時勢就要殺頭啦,這樣太殘暴了。現在,我只和大家約法三章:第一,殺人要償命;第二,打傷人要制罪;第三,偷盜的要判罪。除了這三條,其餘秦朝的法律一概廢除。我是替父老們除害來的,決不坑害大家,希望大家不要害怕,並把我的話轉告百姓們。”

老百姓聽説劉邦對他們如此寬大仁慈,爭先恐後地拿着牛羊肉、酒和糧食來慰勞士兵。劉邦再三推辭説:“倉庫裏有的是糧食,鄉親們何必破費呢?”老百姓看到劉邦如此愛護他們,都希望他能夠永遠在關中做王,代替秦朝的統治。

兒童經典歷史故事 篇三

耶律父子建遼後,又經過了遼世宗、遼穆宗兩朝。到遼景宗耶律賢即位時,中原已進入北宋時期。北宋初年,日漸強盛的遼國一直是宋朝的勁敵。為了爭奪黃河以北的土地,兩國之間進行了四十多年的戰爭。在遼國的統治階層中,有一位在政治上有遠見卓識的女政治家和軍事家蕭太后,為遼的強大作出了重要貢獻。

蕭太后名綽,字燕燕,契丹人。生於公元953年,是遼國北府丞相蕭思温最喜歡的女兒。蕭太后自小聰明智慧,有一次,蕭思温讓幾個女兒一道掃地,觀察下來,只有燕燕掃得最乾淨。他心裏在説:“這個姑娘以後最有出息。”

後來,蕭燕燕被招入宮封為貴妃。遼景宗耶律賢即位後三個月,她就被立為皇后,那一年她才十六歲。契丹族的女性對射箭、打獵等十分擅長,燕燕在這方面同樣拿手。

景宗即位時,面對的是一片亂糟糟的局面,他想大幹一番,蕭皇后給他出了不少好主意。景宗常對大臣説:“你們凡是寫到皇后的講話,也要用‘朕’字,這可要作為一條法令定下來!”可見,蕭皇后那時就已初步顯露了政治才幹。

景宗三十五歲時患病去世,兒子耶律隆緒繼承了皇位,他就是遼聖宗。景宗在遺囑中強調:今後國家大事都要聽皇后的指揮。聖宗當時只有十二歲,蕭皇后就以皇太后的身份攝政,開始掌管遼國政權。那一年她才剛剛三十歲。

一個寡母,一個幼子,面對的是部族許多人不服的眼光,外邊又傳來不少打仗的消息,蕭太后感到十分擔憂。她哭着向丈夫的舊臣流露了內心的憂慮。這時,耶律斜軫(zhěn)、韓德讓等説:“我們都是先皇的老臣,只要你信得過我們,有什麼可怕的!”

韓德讓出於對朝廷的忠誠,對蕭太后忠心耿耿。無論是外出作戰,還是對內管理國家,他都竭盡全力,使蕭太后與遼聖宗逐步鞏固了統治地位。後來他被遼聖宗賜名為耶律隆運。

公元983年六月,遼聖宗尊自己的母親為“承天皇太后”,這就是歷的“承天后攝政時期”。在軍事上,她全力信賴和依靠耶律斜軫和耶律休哥。耶律休哥被蕭太后任命為南方軍事總負責,鎮守燕(今北京);而耶律斜軫因為有治國的才幹,蕭太后早就將讓他娶了自己的侄女,並委任他為北方的機要大官。

過了三年,宋朝將領曹彬、米信等人向遼國發起進攻。耶律休哥率軍斷了宋軍的糧道,以一支輕騎兵對宋軍脱離大部隊的零星官兵進行打擊。蕭太后也親自率軍追擊。宋朝官兵在逃跑中驚惶失措,互相踩踏,死的死,傷的傷,損失過半。還有不少宋兵跌入河裏,結果造成河水阻塞。由於戰功顯赫,耶律休哥被蕭太后封為“宋國王”。

與此同時,耶律斜軫率領軍隊與宋朝名將楊業在山西展開激戰,並將楊業俘虜。耶律斜軫立了大功,被蕭太后加封“太保”的名號。後來他隨太后南下,途中不幸逝世,蕭太后還親自賜予棺材,參加了他的葬禮。

蕭太后在掌管遼國期間,虛心依靠將領,任用漢人不加懷疑。她制訂了重視耕種、減輕農民賦税的政策,教育兒子學習中原文化。在她的教誨下,遼聖宗通曉中原文化,能寫出“樂天(唐代詩人白居易)詩集是吾師”的詩句,還能用契丹文翻譯白居易文集與臣下共同欣賞。遼聖宗還喜歡讀《貞觀政要》這部書,從中吸取治國的經驗。

當蕭太后把政權交還給遼聖宗時,遼國的國力已經相當強大了。

兒童經典歷史故事 篇四

傳説古時候有個名叫朱耀宗的書生,天生聰慧,滿腹經綸,進京趕考高中狀元。皇上殿試見他不僅才華橫溢,而且長得一表人才,便將他招為駙馬。“春風得意馬蹄疾”,循慣例朱耀宗一身錦繡新貴還鄉。臨行前,朱耀宗奏明皇上,提起他的母親如何含辛茹苦,如何從小將他培養成人,母子倆如何相依為命,請求皇上為多年守寡一直不嫁的母親樹立貞節牌坊。皇上聞言甚喜,準允所奏。

當朱耀宗向娘述説了樹立貞節牌坊一事後,原本歡天喜地的朱母露出了不安的神色,於是説出了想要嫁給朱耀宗的恩師張文舉的想法。毫無思想準備的朱耀宗頓時被擊倒了,“撲通”一下跪在孃的面前:“娘,這千萬使不得。您改嫁叫兒的臉往哪擱?再説,欺君之罪難免殺身之禍啊。”

正值左右為難、無可奈何之際,朱母不由長歎一聲:“聽天由命吧。”她隨手脱下身上一件羅裙,告訴朱耀宗説:“明天你替我把裙子洗乾淨,一天一夜曬乾。如果裙子曬乾,我答應不改嫁;如果裙子不幹,天意如此,你也不用再阻攔了。”這一天,晴空朗日,誰知當夜陰雲密佈,天明下起暴雨,裙子始終是濕漉漉的。朱耀宗心中叫苦不迭,知是天意。朱母則認認真真地對兒子説:“孩子,天要下雨,娘要嫁人,天意不可違!”事已至此多説無益,朱耀宗只得將母親和恩師的婚事報告皇上,請皇上治罪。皇上連連稱奇,降道御旨:“不知者不怪罪,天作之合,由他去吧。”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l5ly66.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