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關於陶侃文言文原文及翻譯新版多篇

關於陶侃文言文原文及翻譯新版多篇

關於陶侃文言文原文及翻譯新版多篇

關於陶侃文言文原文及翻譯:陶侃留客 篇一

原文

陶公少有大志,家酷貧,與母湛氏同居。同郡範逵素知名,舉孝廉,投侃宿。於時冰雪積日,侃室如懸磬,而逵馬僕甚多。侃母湛氏語侃曰:“汝但出外留客,吾自為計。”湛頭髮委地,下為二髲,賣得數斛米,斫諸屋柱,悉割半為薪,銼諸薦以為馬草。日夕,遂設精食,從者皆無所乏。逵既歎其才辯,又深愧其厚意。明旦去,侃追送不已,且百里許。逵曰:“路已遠,君宜還。”侃猶不返。逵曰:“卿可去矣。至洛陽,當相為美談。”侃乃返。逵及洛,遂稱之於羊晫、顧榮諸人,大獲美譽。

翻譯

陶侃年少時就有大志,家境卻非常貧寒,和母親湛氏住在一起。同郡人範逵一向很有名望,被舉薦為孝廉,有一次到陶侃家作客。當時,冰雪滿地已經多日了,陶侃家一無所有。可是範逵車馬僕從很多。陶侃的母親湛氏對陶侃説:“你只管到外面留下客人,我自己來想辦法。”湛氏頭髮很長,拖到地上,她剪下來做成兩條假髮,換到幾擔米。又把每根柱子都削下一半來做柴燒,把草墊子都剁了做草料餵馬。到傍晚,便擺上了精美的飲食,隨從的人也都不欠缺。範逵既讚賞陶侃的才智和口才,又對他的盛情款待深感愧謝。第二天早晨,範逵告辭,陶侃送了一程又一程,快要送到百里左右。範逵説:“路已經走得很遠了,您該回去了。”陶侃還是不肯回去。範逵説:“你該回去了。我到了京都洛陽,一定給你美言一番。”陶侃這才回去。範逵到了洛陽,就在羊晫、顧榮等人面前稱讚陶侃,使他廣泛地得到了好名聲。

關於陶侃文言文原文及翻譯:陶侃惜谷 篇二

宋代:司馬光

陶侃嚐出遊,見人持一把未熟稻,侃問:“用此何為?”人云:“行道所見,聊取之耳。”侃大怒詰曰:“汝既不田,而戲賊人稻!”執而鞭之。是以百姓勤於農植,家給人足。

翻譯

陶侃曾經外出遊玩,看到一個人拿着一把還未成熟的稻穗,陶侃問:“你為什麼用這個呢?”那人説:“我走在路上看見的,姑且取來玩玩罷了。”陶侃非常生氣地説:“你既然不種田,還隨意戲弄別人的莊稼!”於是把那人抓住用鞭子抽打。因此老百姓都勤懇地耕地,家家生活寬裕,人人豐衣足食。

哲理

這個故事體現了陶侃愛民如子,珍惜糧食,珍惜勞動成果,正直、重視農耕,愛護農業生產,保護農民利益的品質。

節儉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珍惜勞動果實,則是農民辛勤勞動的尊重。陶侃用他的實際行動傳承了這一美德,並因此換來了一方百姓的豐衣足食。作為青少年,我們更應該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更應該珍惜糧食。

作者對陶侃態度是讚揚,表現了陶侃愛民如子,珍惜糧食,珍惜勞動成果,正直的特點。

關於陶侃文言文原文及翻譯:陶侃逸事 篇三

原文

侃在廣州無事,輒朝運百甓於齋外,暮運於齋內。人問其故,答曰:“吾方致力中原,過爾優逸,恐不堪事,故自勞爾。”

侃性聰敏恭勤,終日斂膝危坐,軍府眾事,檢攝無遺,未嘗少閒。常語人曰:“大禹聖人,乃惜寸陰;至於眾人,當惜分陰,豈可但逸遊荒醉!生無益於時,死無聞於後,是自棄也!”嚐出遊,見人持一把未熟稻,侃問:“用此何為?”人云:“行道所見,聊取之耳。”侃大怒曰:“汝既不佃,而戲賊人稻!”執而鞭之。是以百姓勤於農作,家給人足。嘗造船,其木屑竹頭,侃皆令籍而掌之,人鹹不解所以。後正會,積雪始晴,聽事前餘雪猶濕,乃以木屑布地。及桓温伐蜀,又以侃所貯竹頭作丁裝船。其綜理微密,皆此類。

翻譯

陶侃在廣州,沒有事的時候總是早朝把白磚運到書房的外邊,傍晚又把它們運回書房裏。別人問他這樣做的緣故,他回答説:“我正在致力於收復中原失地,過分的悠閒安逸,唯恐不能承擔大事,所以才使自己辛勞罷了。”

陶侃生性聰慧敏捷,恭敬有禮,為官勤懇,整天嚴肅端坐。軍中府中眾多的事情,自上而下去檢查管理,沒有遺漏,不曾有片刻清閒。招待或送行有序,門前沒有停留或等待之人。他常對人説:“大禹是聖人,還十分珍惜時間;至於普通人則更應該珍惜分分秒秒的時間,怎麼能夠遊樂縱酒?活着的時候對人沒有益處,死了也不被後人記起,這是自己毀滅自己啊!”有一次,陶侃外出,看見一個人手拿一把未熟稻穀,陶侃問:“你拿它做什麼?”那人回答:“在路上看見的,就隨意拿來罷了。”陶侃大怒説:“你既不種田,又拿別人的稻子戲耍!”陶侃抓住他鞭打他,因此百姓勤於農事,家中充足。造船的時候,陶侃命人把木屑和竹頭都登記後收藏起來,人們都不明白這樣做的原因。後來大年七年級聚會時,地面積雪,太陽剛放晴,廳堂前積雪,地面還潮濕,陶侃於是用木屑鋪散地面。等到桓温伐蜀時,又用陶侃保存的竹頭作釘裝船。陶侃綜合料理事物極其細密,都是這樣。

關於陶侃文言文原文及翻譯:晉書·陶侃傳 篇四

原文

陶侃,字士行,本鄱陽人也。吳平,徙家廬江之尋陽。侃早孤貧,為縣吏。鄱陽孝廉範逵嘗過侃,時倉卒無以待賓,其母乃截髮得雙髲,以易酒餚,樂飲極歡,雖僕從亦過所望。及逵去,侃追送百餘里。逵曰:“卿欲仕郡乎?”侃曰:“欲之,困於無津耳。”逵過廬江太守張夔,稱美之。夔召為督郵,領樅陽令。夔妻有疾,將迎醫於數百里。時正寒雪,諸綱紀皆難之,侃獨曰:“資於事父以事君。小君,猶母也,安有父母之疾而不盡心乎!”乃請行。眾鹹服其義。

遷龍驤將軍、武昌太守。時天下饑荒,山夷多斷江劫掠。侃令諸將詐作商船以誘之。劫果至,生獲數人,是西陽王羕之左右。侃即遣兵逼羕,令出向賊,侃整陣於釣台為後繼。羕縛送帳下二十人,侃斬之。自是水陸肅清,流亡者歸之盈路,侃竭資振給焉。又立夷市於郡東,大收其利。時周顗(yǐ)為荊州刺史,先鎮潯水城,賊掠其良口。侃使部將朱伺救之,賊退保泠口。侃謂諸將曰:“此賊必更步向武昌,吾宜還城,晝夜三日行可至。卿等誰能忍飢鬥邪?”部將吳寄曰:“要欲十日忍飢,晝當擊賊,夜分捕魚,足以相濟。”侃曰:“卿健將也。”賊果增兵來攻,侃使朱伺等逆擊,大破之,獲其輜重,殺傷甚眾。

侃在州無事,輒朝運百甓於齋外,暮運於齋內。人問其故,答曰:“吾方致力中原,過爾優逸,恐不堪事。”其勵志勤力,皆此類也。

侃性聰敏,勤於吏職,恭而近禮,愛好人倫。終日斂膝危坐,閫外多事,千緒萬端,罔有遺漏。遠近書疏,莫不手答,筆翰如流,未嘗壅滯。引接疏遠,門無停客。常語人曰:“大禹聖者,乃惜寸陰,至於眾人,當惜分陰,豈可逸遊荒醉?生無益於時,死無聞於後,是自棄也。”諸參佐或以談戲廢事者,乃命取其酒器、蒱博之具,悉投之於江,吏將則加鞭撲,曰:“樗蒱者,牧豬奴戲耳!《老》《莊》浮華,非先王之法言,不可行也。君子當正其衣冠,攝其威儀,何有亂頭養望自謂宏達邪!”有奉饋者,皆問其所由。若力作所致,雖微必喜,慰賜參倍;若非理得之,則切厲訶辱,還其所饋。嚐出遊,見人持一把未熟稻,侃問:“用此何為?”人云:“行道所見,聊取之耳。”侃大怒曰:“汝既不田,而戲賊人稻!”執而鞭之。是以百姓勤於農殖,家給人足。時造船,木屑及竹頭悉令舉掌之,鹹不解所以。後正會,積雪始晴,聽事前餘雪猶濕,於是以屑布地。及桓温伐蜀,又以侃所貯竹頭作丁裝船。其綜理微密,皆此類也。

翻譯

陶侃,字士行,原是鄱陽郡人。吳國被西晉平定後,陶侃家遷居廬江郡尋陽縣。陶侃很小的時候父親就去世了,家境也比較貧寒,年輕時當過尋陽縣的官員。一次鄱陽郡孝廉範逵探訪陶侃,倉促間沒有東西待客,陶侃的母親竟截斷頭髮做成兩個假髮卷,陶侃用母親的頭髮換得酒餚,飲酒飲得極盡興致,就連範逵的僕人也覺得超過期望。等到範逵上路,陶侃又追送百餘里。範逵問道:“你想在郡裏面做官嗎?”陶侃説:“想啊,只是被沒有門路困擾罷啦。”範逵拜訪廬江太守張夔,在太守面前誇讚陶侃,張夔就召陶侃做了督郵,兼任樅陽縣令。一次張夔的妻子有病,需要到幾百裏外的地方接醫生。當時正值寒冬大雪,眾屬官對這事都感到為難,只有陶侃説道:“我們應把侍奉郡守當成侍奉父親。郡守的妻子如同是母親,哪有父母有病而子女不盡心的呢!”於是自己請求前去。眾人都佩服他的義氣。

升職做龍驤將軍、武昌太守。當時天下鬧饑荒,山夷縣發生許多行船被強盜攔江打劫的事。陶侃命令眾將領假稱商船來引誘強盜。強盜果然上當前來,被活捉幾個人,(經過審問)這些人都是西陽王司馬羕的隨從。陶侃就調遣軍隊進逼司馬羕,命令其交出以往打劫的那些人,陶侃在釣台整頓軍隊作為後繼支援。司馬羕將屬下二十人捆起來送交陶侃,陶侃斬殺了他們。從此以後,水路陸路打劫的全被清除,流亡在外的人紛紛返回家鄉,把道路都塞滿了,陶侃盡力組織財物賑濟他們。他又在郡東部設立山夷縣的集市,縣上也藉此收穫許多好處。當時,周顗擔任荊州刺史,起初鎮守潯水城,強盜掠走他許多百姓。陶侃使部將朱伺救援他,強盜退到保泠口。陶侃對眾將領説:“這些強盜一定會改道奔向武昌,我們應該回武昌城,晝夜兼程三天可以到達。你們誰能忍受飢餓進行戰鬥?”部將吳寄應道:“我打算忍受十日飢餓,白天殺敵,夜間捕魚,完全能夠救濟自己。”陶侃説:“你是一位健將啊。”敵人果然增兵來攻打,陶侃派朱伺等迎頭反擊,把敵人打得大敗,繳獲了他們的武器裝備,殺傷了很多敵人。

陶侃在州府無政事時,總是早上將百塊磚搬到書房外,晚上再運到書房內。別人問他原因,他回答説:“我正在致力收復中原,過分的優遊安逸,恐怕不能承受大事。”他磨礪志向勤勉努力,都像這樣。

陶侃生性聰慧敏捷,為官勤懇,恭敬有禮,敬老愛幼。他整天嚴肅端坐,軍中府中眾多的事情,千頭萬緒,沒有一點疏漏。遠近的人來信,他都親自答覆,文筆流暢,不曾有一點晦澀。招待或送行及時有序,門前沒有停留或等待的人。他常對人説:“大禹是聖人,還十分珍惜時間,至於普通人,則更應該珍惜分分秒秒的時間,怎麼能夠遊樂縱酒?活着的時候對人沒有益處,死了也不被後人記起,這是自己毀滅自己啊!”部下有時聊天遊戲荒廢公事,他就讓人拿走酒器和賭博的器具,全都投到江裏;對小吏、軍將就懲罰鞭打,他説:“賭博只是放豬人戲玩罷了!《老》《莊》浮華不切實際,反對先王符合禮法的議論,是行不通的。君子應當端正衣冠,保持自己莊嚴的容貌舉止,怎麼能有披頭散髮故意做作以博取聲名而自認為廣博通達的做法呢!”有人送來禮品,他全部詢問物品來處。如果是自己出力勞作而得到的,即使微小也一定很高興,安慰賞賜多倍;如果不是合理得到的,就非常嚴厲地呵斥羞辱,退還他的禮品。他曾出遊,見到一個人拿着一把沒有成熟的稻穀,陶侃問:“你用這個做什麼?”那人説:“我走路見到稻穀,隨便拔了一把。”陶侃大怒説:“你既不種田,卻又毀害別人的稻穀來戲玩!”讓人捉住他打了鞭子。因此百姓勤於農耕養殖,達到家給人足。當時造船,木屑和竹頭他全讓人收起來管好,人們都不理解這原因。後來元旦皇帝朝會羣臣,長久下雪剛晴,大廳前雪化了還很濕,於是用木屑灑在地上。等到桓温攻伐蜀時,又用陶侃貯存的竹頭做竹釘組裝船。他總攬事務細微縝密,都是這樣。

原文 篇五

陶侃母湛氏,豫章新淦人。初侃父丹聘為妾,生侃。而陶氏貧賤,湛每紡績貲給之,使交結勝己。侃少為潯陽縣吏,嘗監魚梁,以一封鮓遺母,湛還鮓,以書責侃曰:“爾為吏,以官物遺我,非唯不能益我,乃以增吾憂矣。”鄱陽範逵素知名,舉孝廉,投侃宿。時冰雪積日,侃室如懸磬,而逵僕馬甚多,湛語侃曰:“汝但出外留客,吾自為計。”湛頭髮委地,下為二髲,賣得數斛米。斫諸屋柱,悉割半為薪,剉卧薦④以為馬草,遂具精饌,從者俱給,逵聞歎曰:“非此母不生此子。”至洛陽,大為延譽,侃遂通顯。

譯文】

陶侃的母親湛氏是豫章新淦人,早年被陶侃的父親納為妾,生下陶侃。陶家窮困,湛氏每天辛勤地紡織供給陶侃日常所需,讓他結交才識高的朋友。陶侃年輕的時候當過潯陽縣衙的小吏,曾經掌管魚市的交易。有一次他派人送給母親一條醃魚,湛氏將醃魚退回,並且寫信責備陶侃説:“你身為官吏,假公濟私把魚拿來送給我,這不但不能讓我高興,反而會增加我的憂愁。”鄱陽的範逵以孝聞名,被舉為孝廉。一次他投宿在陶侃家,正好遇到連日冰雪,陶侃家中空無一物,而範逵隨行僕從和馬匹很多,湛氏對陶侃説:“你只管到外面請客人留下來,我自有打算。”湛氏剪下自己的長髮,做成兩套假髮,賣出去後買回來幾鬥米,再將細屋柱砍下作為柴薪,然後將睡覺用的草墊一割為二,作為馬匹的。糧草,就這樣準備了豐盛的饌食,周全地招待了範逵主僕。範逵後來知道了這件事,感慨地説:“沒有湛氏這樣的母親,是生不出陶侃這樣的兒子的。”到了洛陽之後,他對陶侃大加讚賞,極力推薦陶侃,後來陶侃終於出人頭地。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mj899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