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課文《日月潭》教學反思精品多篇

課文《日月潭》教學反思精品多篇

課文《日月潭》教學反思精品多篇

日月潭教學反思 篇一

在整堂課的學習中,我反覆讓學生進行朗讀,每一遍都有不同的要求,真正做到了在讀中理解課文,在讀中感悟課文。

讀書前,學生已經針對課題進行了質疑,所以他們迫切地想通過學習來領略日月潭的秀美風光。一開始,我讓學生自己來提出學習要求,在第一次讀書中解決了生字新詞和讀通課文。第二次讀書時,我讓學生帶着自己提出的問題,通過閲讀來理解課文內容,初步理清了課文脈絡。第三次,我讓學生帶着一定的感情,配上音樂來讀書,學生進一步感悟了課文。

這樣一次一次的閲讀理解,全體學生都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來,彷彿真正地置身於文中所描繪的情境中。《新課標》中明確指出: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在教學過程中要加強學生自主的語文實踐活動,引導他們在實踐中獲取知識,形成能力。學生自主讀書,讀出自己的多元感悟和理解,既避免了教師的煩瑣講解,又培養了他們獨自發現並解決問題的能力,使閲讀教學活動真正建立在學生的讀書活動、自主探索的基礎上。

同時,通過反覆的閲讀,學生逐步加深了對課文語言的感悟和內化,促進了語感的積澱,並將感悟品位的文字通過激情朗讀表達出來。在分層次的朗讀中教師都為孩子提出讀通讀順,感悟內化,背誦積累等不同的要求。讓每一次讀書活動都有明確的目標,從而避免了學生空讀書,傻讀書的不合理現象。

日月潭教學反思簡短 篇二

日月潭令人神往,是因為它在祖國的寶島台灣,是因為它“那裏羣山環繞,樹木茂盛,周圍有許多名勝古蹟”,然而更吸引人的還是那被光華島分成兩半的日潭月潭的碧水。在整個教學活動中,我尊重學生的讀書體驗,注重情感的生成。力求把教師的引導,學生的讀書與形象的圖片有機結合起來,從而讓學生去想象日月潭的美,並在感受美的過程中積累詞語,運用詞語。引導學生在合作中學習,在學習中交流,在交流中體現學習的主體性。在教學中,我注重了以下幾個方面:

一、課件媒體創設情境

1、複習生字,四字詞語的鞏固,指導書寫。

2、導入:帶領學生欣賞《日月潭》這篇課文的同步視頻,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在導入和複習的環節上,我做了比較周全的準備,上的時候也比較輕鬆自如,孩子們當時的積極性被調動了起來。

二、運用抓重點詞品讀課文,感受日月潭的美進行課文講解:

1、結合地圖,瞭解日月潭的位置。

2、結合視頻和教師表演,理解日月潭名字的由來。

3、我抓住課文中重點語句讓學生品讀,體會日月潭不同時間的美。同時運用多媒體課件將文本語言還原為生動可感的意想,讓學生陶醉在令人神往的境界中,對日月潭的風光有了更多的表象儲備,有效渲染了氣氛。

三、教學中的不足和問題:

1、在課堂評價的實施和運用中,我不能適時地為學生作出最適當的評價,評價語言不夠豐富、較為單一,評價缺乏實效;

2、在學生的朗讀能力、説話能力和積累能力方面,做得不夠,應當要讓孩子多讀多説,在各個方面去引導孩子的表達能力、讀文捕捉信息的能力,體現出“讀、説、背”的培養;

總之,教學技能非一日之功,得靠平時的修煉,一如既往的去做,才會日漸提升。因此在以後教學中,我應多學習相關教育教學的文章,虛心求教,多聽聽別人怎麼上課,多反思自己的每一次教學行為。

《日月潭》教學反思 篇三

《日月潭》是一篇文質兼美的描寫景物的文章。作者以清晨、中午和雨中這三個特寫鏡頭,展示了日月潭的秀麗風光,表達了作者對寶島台灣和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文章結構清晰,景美情濃,如詩如畫的自然景觀使人有身臨其境之感。教學中,我利用多媒體課件創設情境,引導學生朗讀課文,使他們不僅感受到日月潭的美麗,還大大激發了他們熱愛祖國寶島台灣的情感。 教學中,我力求做到三維目標的整合,設計了以下幾個教學環節。

一、整體感知,發現美

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閲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為。遵照課標的精神,在整體感知環節,我讓學生默讀全文,找出自己感受到美的語句,和小夥伴讀一讀並且互相交流。每個學生對文本的理解和感知是不同的,尋找到他們心中認為美的地方也是不同的。我從尊重學生的個性體驗角度考慮,採取上述做法,既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培養他們獨立思考的能力,又能使學生在交流中相互學習,初進一步感知日月潭的美景。

二、層層深入,感悟美

《日月潭》是一篇寫景的文章,景色的秀麗和作者的讚美都藴含於文章之中,隱藏於文字之下。為讓學生欣賞到這裏的秀麗風光,感悟到作者的讚美之情,我採用了“品讀”的方法,並引導學生在品讀中層層深入。如品讀“清晨的日月潭”這一部分時,學生起初只能通過“薄薄的”“隱隱約約”等詞語的表面感覺美,這也正是由於他們年齡較小,以形象思維為主。我想到只有直觀形象的情境教學才能使學生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障礙,獲得感性知識,激發學習興趣,所以我藉助課件通過讓學生看圖感受霧之薄,像隔着一層紗。之後我還設計了這樣一段導語“假使我們乘着小舟在這輕紗薄霧籠罩下的湖面上飄來蕩去,你們是什麼心情呀?”通過移情讓孩子獲得心理愉悦進而體會日月潭這種朦朧的美。學生在這優美的意境當中、欣賞着美麗的畫面領略了大自然的美景,學習興趣提高了。這時再指導朗讀就使“品”得以深化。另外在品讀“中午的日月潭”這一部分時,抓住 “建築”一詞,我採用圖片教學法,不僅讓孩子瞭解到那裏藴藏着豐厚的文化底藴,還進一步感悟到日月潭的風光秀麗,同時體現了課內外學習的結合。

三、拓展延伸,歌頌美

在朗讀、理解之後,我讓學生説説你還了解台灣的什麼,知道的小朋友可以來説説,這時我也補充了台灣特有的阿里山、蝴蝶、水果等圖片資料,使學生對台灣產生了美好的嚮往。這時,老師導語“在台灣也住着和你們一樣的小朋友呢!讓我們隔海相望,和他們説説心裏話吧!”孩子們敞開心扉、暢所欲言,他們的情感再次得以釋放,那麼我們一起來欣賞台灣歌曲《阿里山的姑娘》。

可是,上完了這節課,我深深地感受到自己的課中還存在許多不足。 比如説在課堂評價的實施和運用中,我不能適時地為學生作出最適當的評價。當我讓學生用自己的話説説為什麼叫日月潭時,有一個學生站起來説出了日月潭的形成,由於不是我想要的答案,我就沒有及時鼓勵他,而是又去叫其他學生了。通過課後反思,我認識到應該尊重到每一個學生,從鼓勵的角度出發,表揚他在課前查找了大量關於日月潭的資料。這樣不僅可以保護這個學生的表現慾望,而且會使其他學生的信心倍增,積極性提高,從而使課堂的熱情一浪高過一浪。 再有,作為一名語文教師,在當今大力提倡感性語文教學的同時,就更應該具有豐厚的文化底藴和語文素養。反思自己,由於我的語言比較枯燥,沒有把孩子們帶入到這如詩如畫的美景當中,孩子們沒有充分地感受到日月潭秀麗的風光,更何談讀出美呢?

日月潭教學反思簡短 篇四

日月潭是我國台灣省的代表性風景名勝,每當我們看到“日月潭”這三個字,心中總會蕩起一圈圈漣漪,因為那裏山清水秀,有我們日夜思念的台灣同胞。

本課用了兩課時完成,第一課時,運用我校的五字教學法,“導品感悟延”。完成了檢查預習,指導朗讀,課文理解分析,主題語文閲讀,拓展昇華以及穿插學習生字的學習目標。第二課時重點指導生字的學習,達到了會讀,會寫,會擴詞,會運用的知識目標。

對於這節課,我想主要説一説第一課時的教學反思,這節課總體來説是順着五字教學法下來的:先是“導”,用我國優美景色引導孩子跟我一起去台灣“旅遊”,欣賞日月潭的美景,我自認為導的比較靈活,自然。接着是彙報預習,孩子們帶着拼音字讀,去掉小帽子再讀,對於這一環節,我覺得缺少讓孩子讀熟並能理解其意思這方面指導,在以後教學裏要注意。再者是學生課文朗讀,先生讀生評,後師讀生評,然後學生自己模仿讀並回答教師提出問題,由於問題比較簡單,在此環節沒有進行小組間的合作討論,生自讀後,我們一起邊講解課文邊指導朗讀,並形象的告訴孩子們,日月潭就想魔術師在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地點給孩子們變換出不同的景色,再次開始了小組合作:讓孩子們自選喜歡的獎項讀給小組內孩子聽,看誰讀的好,此環節結束後,引出去年識字三“我神州……”,背過了祖國的壯美,給孩子展示台灣另一處美景圖片蝴蝶谷,接着讀了語文主題讀本上的《蝴蝶谷》讀完後有欣賞了阿里山的圖片,更加增深了孩子們對台灣的嚮往,從而昇華主題,期盼台灣迴歸,祖國的統一。我覺得不足就是,可以把識字三放到主題閲讀後,會更好的昇華主題。後來,又覺得增加台灣的美后昇華主題,能夠激起孩子們的想象力,對美麗的台灣島充滿憧憬也不錯吧。

日月潭教學反思 篇五

《日月潭》是人教版國小語文二年級下冊第三單元中的一篇精讀課文。它是一篇寫景的美文,文中首先介紹來日月潭的地理位置,接着介紹了它名字的由來,最後介紹了日月潭清晨、中午、雨天的不同風光。日月潭很美,描寫日月潭的詞句也很美。這些優美的詞句值得品讀和積累。在教學第一課時的時候,我主要是運用多種識字方法引導學生識記生字,並寫會生字;根據插圖和練習上下文的方法來理解四字詞語的含義;優美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讀。

《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能夠在一定的語言環境中識字。本課要求會認的生字有9個。教學時,我採用由句到詞再到字的順序呈現生字,變換語境再現生字是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識記生字。二年級學生已經掌握了一些識字的方法。課堂上老師幫助學生梳理和歸納了多種識字方法。例如:學生用編字謎的方法記住了生字“朧”、形近字比較法記住了“繞”、換偏旁記住了“環”等。

讀文時引導學生結合圖片,聯繫上下文,甚至是結合學生的生活體驗來理解詞語的意思。例如理解詞語“羣山環繞、樹木茂盛、名勝古蹟”這些詞語。

課前的預設是好的,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總有這樣或是那樣的問題出現,總有許多的遺憾:

1、識字寫字是第一學段的教學重點。教學時,不僅引導學生識記生字,更重要的是學會積累並運用。這一點我做得還不夠。其實,課堂上,學生在識記生字了教師可以順勢讓學生口頭組詞或是用詞説一句話。這樣生字的鞏固識記效果會好一些。

2、指導寫字可以引導學生先按結構歸類,再重點指導容易寫錯的生字。寫字的時間可以再充足一些,就可以在書寫完畢之後進行展示評價,使學生書寫更加美觀。

3、課堂上的評價還是應該以激勵性語言為主,鼓勵學生大膽發表自己的見解。

《日月潭》教學反思 篇六

1、合作學習法:

教師組織學生在課堂上討論,有利於師生、生生間情感溝通和信息交流,能促進學生思維的撞擊和智慧火花的迸發,調動學生學習熱情,主動地獲取新知。如學習課文第三、四自然段時,各學習小組學生結合課文內容分組討論。通過合作學習,變傳授為自學、變講為導,調動了學生課堂主體參與率,形成民主、和諧的探究氛圍。但是如果我能請孩子們從學習小組中選出一名彙報員彙報學習成果,其他同學加以補充,我只作適當的點撥啟導,課堂氣氛會更加好,教學重點就有了層次,也不會在彙報上浪費太多時間。

2、學會交流表達: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教學應讓學生樹立表達的自信心,引導他們積極參加討論,勇於發表自己的意見,逐步培養學生口頭表達能力。”如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進行拓展延伸,我多媒體出示日月潭在“霧中、雨中、早晨、中午、傍晚”等不同情況下迷人景色,讓學生欣賞後問:“你喜歡什麼時候的日月潭?為什麼?”各學習小組熱烈討論後,各抒己見、暢所欲言,有的説:“太陽高照的時候景色很美麗,因為這樣爸爸媽媽就可以帶我們出去玩。”有的説:“下雨的時候,日月潭周圍一片朦朧,像仙境,很美。”在學生髮表自己見解的同時,也提高了口頭表達能力。

3、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教師在教學中應激發學生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着重培養學生語文實踐能力,發展學生思維。教學時,我只是注重自己對本課重點詞語和句子的感悟,沒有關注學生在學習方法的提高,大膽“放手”,而是把自己的感悟強加給學生,沒有引導學生對這些詞語進行理解後而獲得自己獨特的感悟和見解。這樣一來,學生的自主參與意識不強,學習能力沒有提高,只是“學會”而沒有“會學”。

日月潭教學反思 篇七

人教版第四冊中的一篇課文《日月潭》。這是一篇優美的寫景散文。課文通過對日月潭的名字的由來和日月潭清晨、中午時景色的描寫,讚美了日月潭的美麗神奇,抒發了作者熱愛自然風光的思想感情。今天上的是課文的第二課時,這堂課的教學目標是這樣預設的:

1、學習課文二、三、四、自然段,瞭解日月潭的特點。

2、緊扣日月潭的特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並背誦課文第四自然段。

3、感受日月潭的美麗神奇,激發熱愛祖國自然風光的思想感情。

本課語言優美、意境清新,我主要利用圖像資源和優揚的音樂甚至是教師的語言來創設情境,引導學生入境入情,欣賞美景,品讀課文,以達到體會畫中之情,文中之意的目的,從而完成教學目標。在教學中我力求體現的教學理念是:

一、創設情境、賞析課文

《日月潭》景色的秀麗和作者的讚美都藴含於文章之中,隱藏於文字之下。第二段中對日月潭名稱的來歷的理解,我用課件展示空拍日月潭圖片,讓學生一邊感受日月潭的形態美,一邊體會作者比喻的精妙。

在學習第三自然段“日月潭清晨的景色”時,我覺得若單憑教師講或學生讀,學生只能淺顯地感覺到這句話美,可是究竟是哪裏美?卻説不出所以然。這時,我讓學生讀了以後到句子中去找自己感觸深的、感到很美的詞語,再來細細地讀,慢慢地品。漸漸地,那“薄薄的霧、點點的燈光、隱隱約約的感覺”就出來了。在這基礎上再出示照片,讓學生從多媒體的畫面,得到感性的體會。從而激發學生的情感,把自己融如到課文描寫的景色中去。

此外,教師的語言在情境創設中也起了不少的作用。比如就在第二自然段在學生對圖片進行欣賞之後,我的一段話“在一個寧靜的清晨,我們來到日月潭,這裏羣山環繞、樹木茂盛;山上的泉水悠悠地流淌,小動物們準備起牀了。”把孩子帶到了薄霧濛濛的日月潭邊,並拓展説話“我還隱隱約約地看到()倒映在水中;我隱隱約約地聽到()的聲音。”這既是低年級學生用規範的句子拓展想象的説話練習,又使學生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對清晨日月潭的體會更加深刻,更加立體。在這樣的情境中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變得自然而然,有感而發。

二、以讀為本,層層推進

這節課上,我引領學生充分的與文本對話,讀書的方式多種多樣,讀書的時間比較充分。如在教學第四自然段的時候,我抓住了太陽高照,日月潭清晰的美和細雨濛濛中日月潭朦朧的美這兩個特點,展開學生多種方式的品讀。先是自由地讀,讀通課文,進而感知內容;然後指名讀,教師適當點撥,激發學生的情感,朗讀就進了一步;再出示感性的畫面,進一步理解課文,使朗讀再上一個台階;最後在感情朗讀的基礎上指導背誦,使朗讀得到了昇華。這樣層層遞進,學生的情感也呈現出由淺入深的變化,讀出自己內心的感受。

以上兩點是我力求在課堂教學中整體把握的。但在課堂上也表現出許多不足之處,比如學習濛濛細雨中的景色時,學生指名讀的時候輕輕的、柔柔的感受已經出來了,但是另外的孩子讀的機會太少,以至於到後面兩個景色對比讀和整篇課文朗讀的時候有模糊了。今天就權當一次拋磚引玉的機會,誠懇各位批評指正。我相信自己與在座的同行一樣,在課堂教學中會不斷去探索、不斷去創新,以我們的勤奮、創新為孩子們創造一個語文學習的樂園。

《日月潭》教學反思 篇八

在識字環節中我運用了多種形式的識字方法幫助學生識字,而且難度遞進,環環相扣,讓學生慢慢的由認讀加拼音的字到去掉拼音後的認字,學生在不知不覺的遊戲中就把文中的字認識了。

在課文教學中,我藉助多媒體課件,將文本語言還原為生動可感的圖片,讓學生陶醉在令人神往的境界中,對日月潭的風光有了更多的表象儲備,有效渲染了氣氛。然後以讀代講,在多種形式的朗讀中感悟、理解,讓學生感受日月潭的旖旎風光。

在教學日月潭名字的由來時,我運用了日月潭的平面圖讓學生更象形的知道了為什麼這個湖會叫日月潭,並讓學生運用關聯詞“因為……所以……”説一説日月潭名字的由來,這樣較好的鍛鍊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其中第三、四自然段是朗讀的重點,通過朗讀,表達出不同時間,不同天氣景色的變化。為此,我設計了指名讀,自由放聲讀,男女生賽讀、找夥伴讀,同桌互讀,小組合作讀等多種朗讀方式,讓學生通過多種形式的讀,並在老師適時的點撥下,體會和感悟了日月潭的秀麗風光。整堂課的教學重點我放在了第三段,指導學生在讀熟、讀美的基礎上,練習了背誦。

最後,帶領學生欣賞了我製作的日月潭風光,在學生觀察圖片及教師的敍述中,讓學生感受到了日月潭的美,激發了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而且我把蘇軾讚美西湖的《飲湖上初晴後雨》作為了拓展,幫助學生更多的積累古詩。

可是,上完了這堂課,我深深地感受到自己的課中還存在許多不足,首先是在課堂的駕馭能力還不強,沒能很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熱情;其次是在課堂評價的實施和運用中,我不能適時地為學生作出最適當的評價,評價語言不夠豐富、較為單一,評價缺乏實效。在本堂課中,我重複性的語言較多,今後我要多注意自己在課堂的語言表達,做到語言精練,讓學生易懂。這些也是我今後努力的方向。

《日月潭》教學反思 篇九

日月潭令人神往,因為它在祖國的寶島台灣,因為它“羣山環繞、樹木茂盛”,更因為它有着別具一格的“日潭”和“月潭”。教學兩課時的分割中,我是這樣考慮的:第一課時在通讀課文的同時,重點學習了課文的第1、2自然段,主要了解一些關於日月潭的信息,比如“是我國台灣省的一個湖”“在台中附近的高山上”“湖中央的美麗小島——光華島,‘日潭’、‘月潭’名字的由來”等。第二課時圍繞課文第3、4自然段感悟日月潭的美。通過“畫一畫、讀一讀、品一品、説一説”來感受日月潭在不同時間、不同天氣下呈現出來的不同的`美。

【“碧綠”的感悟】:

在學習第2自然段時,學生對“碧綠”一詞發生了興趣,理解也層層深入:(1)從“碧綠”讀出了日月潭的水非常清澈。(2)因為第1自然段中説“那裏羣山環繞,樹木茂盛”,而大樹是綠色的,它的樹影倒映在湖水中,所以湖水變得碧綠碧綠的。(3)它説“日月潭很深”,所以水就特別綠。【這個地方學生的發現非常好,但可惜的是我在課堂上沒有在學生髮言的基礎上加以提升,就這麼過了。現在想想,我應該再啟發孩子往深處想想:水深跟“碧綠”又有什麼關係呢?】

【美的解讀】

1、“仙境”:讓孩子們充分自讀,畫一畫美的句子後交流,第一個孩子(金典)找到了描寫“濛濛細雨”的那句話,並對“仙境”作了解釋,認為仙境就是腳踩白雲,很美很美的。於是引導孩子比較細雨中的日月潭是如何像仙境的,孩子們也能從“濛濛細雨”中體會到“仙境”的感覺。但在讓孩子們美美地讀這句話時,我非常隨意地問了一句:你還讀出了什麼呢?

2、“輕紗”:聽完曉琪的一番話,我的腦海中馬上閃現出這麼一句話:孩子的能力真的是不可限量的。讓我們一起來聽聽孩子是如何體會的:

我覺得“輕紗”這裏也寫得非常美,就像我們在《找春天》一課中講到的:春天像個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而日月潭被濛濛細雨披上了一層輕紗,就變得像春天的小姑娘一樣,好像在跟我們捉迷藏似的,非常神祕。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mvvlr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