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大學原文及譯文精品多篇

大學原文及譯文精品多篇

大學原文及譯文精品多篇

《大學》原文及譯文(中 篇一

5、述格物致知(分別敍述明明德八條目。格物先格情之不正面而歸於正,良知即現。)

(十三)原文:所謂致知在格物者:人知其所親愛而僻焉,之其所賤惡而僻焉,之其所畏敬而僻焉,之其所哀矜而僻焉,之其所傲惰而僻焉。故好而知其惡,惡而知其美者,天下鮮矣。故諺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惡,莫其苗之碩。]

譯文:所謂致知,就是使良知發揮它應有的作用,明物性,正物性,盡物性。不為物所蔽,亦不為物所役。人對於自己親愛的人,容易陷入溺愛而不自覺,要在情感發動時,同時啟動良知的監察,導正愛的偏差,達到[親愛而不溺],太愛自己也會有偏差。人對於自己賤惡的人,容易掉入輕賤厭惡遺棄而不自覺,要在情感發動時,同時啟動良知的監察,導正惡的偏差,達到(賤惡而不棄)。人對於自己畏敬的人,容易掉入畏敬疏遠而不自覺,要在情感發動時,同時啟動良知的監察,導正敬的偏差,達到(畏敬而不疏)。人對於自己哀矜的人,容易因可憐同情他,於是生暗喜心而不自覺,要在情感發動時,同時啟動良知的監察,導正哀矜的偏差,達到(哀矜而不喜)。人對於自己傲惰的人,容易掉入傲視怠慢而不自覺,在要情感發動時,同時啟動良知的監察,導正傲惰的偏差,達到(傲惰而不慢)。在感情上喜歡一個人,同時在理性上能清楚他的盲點和缺點,不因喜好情緒造成褒揚姑息的偏差。在感情厭惡一個人,同時在理性上能清楚他的優點和長處,不因嫌惡情緒造成廢人廢言的偏差。性情涵養要從感性而理性而空性,修成性情中人。父母看不見孩子的缺點,因為溺愛太過;農夫看不見稻苗肥大,因為貪心不足。

(十四)原文:子曰:[聽訟,吾猶人也;必也使無訟乎!]無物不得盡其情也。此謂物格,此謂知本,此謂知之至也。

譯文:孔子説:聽斷訟案,我也和別人一樣,目的在於使訴訟不再發生。沒有一個人不能悟到本來的真實,也就是讓人人儘性盡情,得見本真而沒有爭訟。這就是心物已證已明,明物則物不害性;明物就是明道,明道就是明命,明命就是明性。這就是知道萬物同出一個根源。這就是真格物,慧聰而德明,氣真而道立;意念誠,葆真以無妄,全性而明天。

6、述誠意(誠是慎獨戒欺,意念真實無妄為誠意。)

(十五)原文: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惡惡嗅,如好好色;故君子必慎其獨也。

譯文:所謂誠實自己所發的意念,就是不要挾物慾來欺騙自己的良心正氣。厭惡不好的氣味,喜愛美好的事物。所以君子必須謹慎自己隱微的心念,不愧屋漏,無慚衾影。

(十六)原文:小人閒居為不善,無所不至;見君子而後厭然,掩其不善,而着其善;人之視之,如見其肺肝然,則何益矣?此之謂自慊,故君子必懼其獨也。

譯文:品德低下的人在尋常起居之間,天理不能戰勝私慾,心心念念,都是聲色貨利,沒一件好事。看見那些品性端正的君子,就會自慚形穢,愧怍不安,從而隱藏他們錯失不善的一面,露出偽善的一面;在明人眼看來,從外到裏,就像看透心肺肝臟那麼清楚。這有什麼好處呢?這就叫內行有愧而正氣不足。所以君子必須謹慎自己隱微的心念。

(十七)原文:曾子曰:[十目所視,十手所指,其嚴乎!]富潤屋,德潤身,心廣體胖,此謂誠於中,形於外,故君子必誠其意。

譯文:曾子説:眾多的眼睛都在看着,眾多的手都在指着,難道還不夠畏懼嗎?富貴的人將房屋內外裝潢舒適以安身;有德君子常德不離以道為家而光澤生命(自性圓明叫富,屋好比身體,性光圓明,流溢內外,哪有不潤澤身體的?)。內心坦蕩自在,身體自然安和舒泰。內在生命真誠,外在行為態度也就真誠;這就叫以生命對生命,以真誠對真誠。所以君子一定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誠。

7、述正心修身(修養之首,在端正身心四不正)

(十八)原文:所謂修身在正其心者:心有所憤懥,則不得其正;有所恐懼,則不得其正;有所好樂,則不得其正;有所憂患,則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視而不聽,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此謂修身在正其心。

譯文:所謂修身,就在於要使自己的心念端正,心能正,則身正(思無邪),故正心為修身之本。一個人掉入忿怒不平,火氣就上來,是心倒了身也跟着倒了,這時情緒慾望反過來主宰天性,主人變成奴隸了。一個人因為恐懼而喪失信心,就妄想妄見,必招魔災。一個人好樂心生,貪生貪得,不死不休,心也不得端正。一個人憂患生痴迷,執着不放,就會沒完沒了,心也不得端正。一個人亡失了心,身體就失去了主人,雖有耳目口舌,都起了不作用。那他看到的,都是非心之正(邪見),非不見也;聽到的也非心之正(邪聞),非不聽也;食到的也非心之正(邪僻之味),非不食也。所以修身養性就是要端正自己的心念。

8、修身其家(修身以誠而人服,反身無過而人從。)

(十九)原文:所謂齊其家在修其身者:堯舜率天下以仁,而民從之;桀紂率天下以暴,而民從之。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從。是故,君子有諸己,而後求諸人;無諸己,而後非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諸人者,未之有也。此謂身不修,不可以齊其家。

譯文:所謂其家之道的根本在於修養自身。堯舜之道,不悖於仁,統領天下,而天下之人從之;桀紂之君反其所行,暴虐於民,而天下亦從之,皆自身作則之效也。身仁而人從仁,身暴而人從暴。自己所發出的政令和自己所行、所好相反,老百姓不能服從。也就是給出無效的指令,白費力氣。所以,自己本身能做到,然後才要求別人去做,自己本身沒有此缺點,然後才能去責備別人的缺點。潛伏於自身內心的存心,如果不能推己及人,設身處地地為別人着想,要想以此去開導別人,使人明理,是不可能的。這就叫自身不修,就不能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

9、齊家治國(誠身而後其家,忠恕之道備。人效法其家而可以為國表率。)

(二十)原文:所謂治國必先齊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無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於國。孝者,所以事君也;悌者,所以事長也;慈者,所以使眾也。康誥曰:[如保赤子。]心誠求之,雖不中,不遠矣。未有學養子而後嫁人也。

譯文:所以治國必先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不能教化家人,竟能教化國人,是從來沒有的事。君子把一身看作是國,治身中的國,存天理遏人慾,用天性攝政權,主宰心身共同做事,於是安身立命。而後推於家庭,就是齊家。君子齊家的效果,可以為國人效法,就能治國了。能對父母盡孝,沒有不盡忠國君的;能對兄長盡悌道服事,沒有不恭敬長上的;能本着慈幼之道來愛人,沒有不得眾人心的。《康誥》上説:人人具有赤子一樣的本性,君王愛護百姓,如同父母照顧嬰兒一樣,真誠無私地保民愛民,離仁民新民,安和利樂的目標就不遠了。君王不顧天性,只靠制度文物來管教,是本末顛倒,就好比是先學養育孩子而後再嫁人。

(二十一)原文:一家仁,一國興仁;一家讓,一國興讓;一人貪利,一國作亂;其機如此。此謂一言僨事,一人定國。

譯文:做國君的一家人能行仁義之道,以身作則上行下效,這個國家的仁義風氣,就可普遍地興盛起來;領導者一家人能行禮讓之道,以身作則上行下效,這個國家的禮讓風氣,就可普通地推行開來。領導者貪求聲色貨利,全國就會陷入寡廉鮮恥的混亂。其相應就是如此,這就叫一句話能夠壞事,一個人能夠定國。

(二十二)原文:詩云:[桃之夭夭,其葉蓁蓁,之子于歸,宜其家人。]宜其家人,而後可以教國人。詩云:[宜兄宜弟。]宜兄宜弟,而後可以教國人。詩云:[其儀不忒,正是四國。]其為父子兄弟足法,而後民法之也。此謂治國在齊其家,

譯文:《詩經。周南。桃夭篇》説:桃花嬌嫩,桃葉美盛,一個賢淑貞靜的女子嫁到婆家,必能使家人和順。既然已經能齊家了,自然可以教化國人。《詩經。小雅。蓼蕭篇》説:兄弟之間和睦相處,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是齊家之至,足以教化一國之人。《詩經。曹風。鳲鳩篇》説:自己的行為不出差錯,德性可以端正四方的國家。只有當一個人無論作為父親、兒子,還是兄長、弟弟都值得人效法時,然後老百姓才會去效法他。這就是要管理好國家必先管理家庭和家族的道理。

譯文: 篇二

大學的宗旨在於弘揚光明正大的品德,在於使人棄舊圖新,在 於使人達到最完善的境界。 知道應達到的境界才能夠志向堅定;志向堅定才能夠鎮靜不躁;鎮靜不躁才能夠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夠思慮周祥;思慮 周祥才能夠有所收穫。 每樣東西都有根本有枝未,每件事情都有開始有終結。明白了這本末始終的道理,就接近事物發展的規律了。

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揚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國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國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 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養自身的品性;要想修養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 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誠;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誠,先要使自己獲得知識;獲得知識的途徑在於認識、研究萬事萬物。 通過對萬事萬物的認識、研究後才能獲得知識;獲得知識後意念才能真誠;意念真誠後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後才能修養 品性;品性修養後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後才能治理好國家;治理好國家後天下才能太平。 上自國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養品性為根本。若這個根本被擾亂了,家庭、家族、國家、天下要治理好是不可 能的。不分輕重緩急,本末倒置卻想做好事情,這也同樣是不可 能的!

讀解: 篇三

這裏所展示的,是儒學三綱八目的追求。 所謂三綱,是指明德、新民、止子至善。它既是《大學》的綱領旨趣,也是儒學“垂世立教”的目標所在。所謂八目,是指 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它既是為達到“三綱”而設計的條目工夫,也是儒學為我們所展示的人 生進修階梯。 縱覽四書五經,我們發現,儒家的全部學説實際上都是循着這三綱八目而展開的。所以,抓住這三綱八目你就等於抓住了 一把打開儒學大門的鑰匙。循着這進修階梯一步一個腳印,你就會登堂入室,領略懦學經典的奧義。

就這裏的階梯本身而言,實際上包括“內修”和“外治”兩大方面:前面四級“格物、致知,誠意、正心”是“內修”;後面 三綱“齊家、治國、平天下”是“外治”。而其中間的“修身”一環,則是連結“年修”和“外治”兩方面的樞紐,它與前面的 “內修”項目連在一起,是“獨善其身”;它與後面的“外治”項目連在一起,是“兼善天下”。兩千多年來,一代又一代中國知識 分子“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孟子·盡心下》),把生命的歷程鋪設在這一階梯之上。

所以,它實質上已不僅僅是一系 列學説怯質的進修步驟,而是具有濃厚實踐色彩的人生追求階梯了。它鑄造了一代又一代中國知識分子的人格心理,時至今日,仍 然在我們身上發揮着潛移默化的作用。不管你是否意識明確,不管你積極還是消極,“格、致、誠、正,修、齊、治、平”的觀念 總是或隱或顯地在影響看你的思想,左右着你的行動,使你最終發現,自己的人生歷程也不過是在這儒學的進修階梯上或近或遠 地展開。事實上,作為中國知識分子,又有幾人是真正出道入佛的野鶴閒雲、隱逸高士呢?説到底,依然是十人九儒,如此而已。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n5p5w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