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80後創業經歷故事(多篇)

80後創業經歷故事(多篇)

80後創業經歷故事(多篇)

後自述淘寶創業經歷 篇一

我2009年畢業於華中師範大學,畢業後進入了武漢當地的一家電子商務公司,淘寶在當時算得上是比較新興的行業。在接觸了一段時間後發現這個行業對他充滿了太多的吸引,回家和男友商議一通宵後,冒然決定,進軍淘寶!開始我們想了很多,男裝、女裝、鞋子、小商品等…經過我們一通宵的商議,我們最後決定還是開一家以女裝為主的店鋪,畢竟淘寶大部分都是賣女裝,應該有市場的。

我還記得我們是2010年2月2號申請店鋪,在制定好了店鋪的風格後,我們緊接着的一週就着手於貨源。一開始想做分銷,自以為這樣可以節省成本開支,不用面臨庫存的壓力,但最終出於對分銷模式中各個環節(比如:上新時間,發貨時間,售後處理時間)都無法自主掌控,最後還是放棄了這種模式,決定自己拿貨。考慮到自己所在城市周邊有許多外貿工廠,我們就想利用一下這個資源,做外貿單。“這些工廠大多都是做日本外貿單的工廠,他們的價格給得很合理,拿貨又方便,非常符合我們新店的運作。”解決了貨源問題後,緊接着要裝修店鋪。店鋪的裝修質量可能會在短時間內就讓買家決定要不要下單,至關重要。

還記得第一次賣的是一件日系的短裙!買家上門後,那是個激動啊!原價150的商品,到最後110元成交給買家了!買家收到貨後,一直説衣服質量很好,老闆服務態度很好,自己也高興了幾天,也有了堅持開店的信心。起初由於二人都沒有學習過關於平面設計和拍攝得相關知識,這個做起來確實比較費時費力。在這期間,我們一直不停的去學習這方面的知識。“現在回頭看看,即使自己不能做到專業的程度,但所有和店鋪有關的知識都要了解一些,還是比較受益的。”“關於商品圖片,開始時是讓廠家提供的,後來決定自己進行拍攝。就像裝修一樣,只有自己才知道最終想要什麼效果,這部分的投資不能少。”我們當時選購了一款5600元佳能相機,開始了自己的拍攝之旅,家裏的採光不好,一狠心又花了幾百大洋買了柔光燈,快門按了一下又一下,也請教了很多做得不錯的店鋪掌櫃甚至當地的一些工作室關於拍攝方面的技巧。現在關於圖片製作方面,我們已經日漸成熟起來,我建議新入行賣家在有條件自行拍攝的情況下,還是要自己嘗試一下。這樣不至於處處受限制,也方便了自己的銷售,即使是同樣的款式,因為你的圖和別人不一樣,你就有與別人不一樣的地方,也可以增加顧客對店鋪的信任度。

【沒有直通車 照樣有訂單】淘寶上新店的劣勢有很多:沒有人氣積累,沒有固定的客户羣體,沒有相對成熟的運營經驗,也沒有過多的資金去做直通車,去做各種的收費廣告。在上述種種不利因素中,我們看出了自己店鋪唯一的優勢就是成本較低。 沒有過多的人員開支,貨物少又不用租庫房存貨,對於我們來説,相比大店來説省錢的地方真的不少。我們將這些成本的降低轉嫁到商品上,這樣他就可以做價格低、性價比高的商品來吸引買家,去爭奪市場。當然,商品標註的價格不高,利潤也比較低,再加上商品的數量不多,店鋪的信譽度過低,整體的實力真的不太適合去開直通車,勉強花錢去做推廣也很可能白白浪費錢。 同時在店鋪的收藏上,我們的收藏很少,就代表着每天要比別人少好多的自然流量。唯有質量好價格又低廉的衣服,才能讓其佔有一席之地。“首先價格低可以提高商品本身的搜索率,對於增加人氣方面很有幫助,”我們覺得通過自然搜索進來的流量屬於高質高量點擊,一般購買率會高,這樣也可以使店鋪信譽提升得快一些。至於利潤,店鋪的定位就是低價高量,如果能把量做得足夠大,那樣就既可彌補利潤的缺失,又可賺取更多的信譽,也會積累更廣的客源。

博客營銷也是個好方法。建立自己的博客,發一些原創的帖子,與買家進行互動,也增強買家的信任感。我們在新浪開設的官方博客,瀏覽人數已經突破1,100萬次。 在一些相關的論壇上(當然包括淘寶社區),積極參與活動,成為“知名人士”,同時也就宣傳了自己的淘寶網店鋪。 我們現在比較有效的方法是,重點培養“人氣商品”,就是在淘寶網店鋪裏面,選擇最有可能熱賣的商品(這個就需要眼光了奧),把商品説明做的非常完美(拍攝精美的實物圖,詳細的文案説明等),然後大量進貨,把售價調到儘可能的低(往往是進價),這種商品,在淘寶展示的機會也多,買家看到後,往往不一定買這款商品,但是通過這一款商品,增加了對淘寶網店鋪的信任度和好感,對增加淘寶網店鋪的銷量,效果非常明顯。

【皇冠店鋪,開啟淘寶事業之旅】在茫茫大淘寶裏,“時光宅”可能算不得出類拔萃的店,但是發展至今,很多曾經來店消費過的買家都與我們成為了很好的朋友,很多顧客會在深夜提醒我們注意休息,也會樂意將自己開心的故事説來與我們分享。

【80後淘寶創業經歷感悟】一路走來,顧客們的關心和支持給予了我們無窮的動力,讓我們更加用心努力地去經營自己的小店,在遇到再多艱難困阻的時候,仍不放棄。對於新手賣家,我的建議是,一定要選擇自己最擅長,最熟悉,最喜歡的領域創業。創業初期,先不要定什麼遠大理想,一切以“活下來”為第一目標,更不能急功近利,踏踏實實,從1件商品開始做起。要有長期堅持的心理準備。很多事情,都是“熬”出來的,在創業過程中,犯錯誤是必然的,很多成功人士最後成功的方法,往往不是他創業時候想到的那個方法。

後創業經歷 篇二

第一次創業失敗

到華東理工大學讀書之前,小孫的志向是畢業後進政府機關工作。孫紹瑞的老家在黑龍江,“在家鄉,能成為政府官員是全家人的榮耀。”小孫説。然而進大學沒多久,幾個學長的話改變了他的命運。

那時同在商學院就讀的幾個學長來找他入股開公司,他們看重的就是孫紹瑞的才氣。小孫出身知識分子家庭,家境不算富裕,要“入股”其實需要很大勇氣。但是,也就在那時,他想到了來上海讀大學的初衷。

“我的高中同學幾乎都考北京高校,而我選擇了上海。”在孫紹瑞看來,上海充滿機遇,是個能讓他充分施展才能的舞台。“而機會一旦到來,就要努力抓住。”

他在第一時間得到了父母的支持,向家裏要了3萬元。很快,他和學長合開的上海永磐貿易有限公司成立了,專門經營學生消費打折卡。學生花20元買一張卡,可以在上海10所高校附近的600多家加盟店裏享受折扣優惠。當時,説服企業門店加盟打折卡聯盟是一道“關卡”。

小孫記得,有一家川菜館他接連跑了五次。在第四次回訪時,還被心煩的老闆娘和暴躁的廚師架了出來。但是,他的好強性格也在這時發揮得淋漓盡致,他第五次的登門拜訪終於感動了老闆娘。

小孫説,後來學長們大四畢業時,對是否繼續創業心存疑慮,公司開始“軍心渙散”。他第一次創業的財產最終只剩下一張桌子。第一次創業失敗,孫紹瑞曾遭到旁人的嘲笑,然而,在他的心裏卻種下了一個信念,那就是要把創業堅持到底。 從辦勵志講座起步

大二那年,孫紹瑞辦起了上海梵謀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剛開始,舉辦了一系列“名家進校園”的勵志講座,由企業贊助獲得收益。讓孫紹瑞難忘的是,第一期活動嘉賓給出的演講題目是“創業與守業”,但是很顯然這種主題並不吸引人眼球。於是,梵謀文化把題目進行廣告“包裝”,變成“從燙衣工人到坐擁百億身家”,通過兩者巨大的反差,引起學生好奇。果不其然,當天演講現場1200個座位座無虛席,還有300多學生站着聽講,氣氛可謂火爆。 面對勝利,孫紹瑞並不滿足。他意識到,梵謀文化需要一個高度創意的“核心內容”,並且貼近大學生生活,兼具推廣的可操作性。

一天吃飯時,餐廳空蕩蕩的牆壁觸動了他的“靈感”:何不把這塊廣告陣地買下來? 不料,他跑了幾家高校食堂,都吃了“閉門羹”。

他找到上海高校後勤服務股份有限公司。公司有關方面負責人卻答覆他:“高校餐廳的廣告位可以讓企業經營,但一年的買斷費起碼百萬元。”小孫嚇了一跳,因為他的公司只有15萬元流動資金。

小孫又給遠在黑龍江的父親打電話借錢。家裏並不富裕,但從小一直有“經商夢”的父親為了支持兒子,破釜沉舟,四處借錢。2006年8月,小孫與高校後勤公司簽了協議,5年共500萬元,首付90萬元買斷上海22所本科院校餐廳的廣告位。 隱瞞年齡當“老闆”

在孫紹瑞看來,大學生羣體具有巨大的消費潛能,而高校與社會之間的商業對接還未充分開發,這裏面的市場很大。新事業的“第一桶金”也隨着這個極佳的商機“找上門”來了。一家乳品公司看中高校市場,與孫紹瑞簽約,用260萬元買下了食堂打飯窗口上的燈箱廣告位。還有不少服飾、運動品牌公司也主動聯繫他,要打入高校市場。 在一次次策劃的校園活動中,孫紹瑞也捕捉到社會文化與大學文化碰撞帶來的火花以及兩者相結合過程中產生的商業價值。梵謀文化的各種項目也總能吸引客户“掏腰包”贊助獲利。“今年6月開始的?CBA紅色創業風暴?就很成功。學生不僅體驗了一把創業見習,CBA官方運動產品也?火?了一把。”孫紹瑞説。

然而,一家學生開的公司,能經營得好嗎? 創業之初,上海梵謀文化傳媒公司招的就都是全職員工,年齡都比他大很多。小孫心想:怎樣才能讓他們服氣呢?説自己是大學生,他們會不會覺得我太“嫩”?他思來想去,為了“穩定軍心”,決定謊稱自己是社會人士,而不是初出茅廬的大學生老闆。“不止一次,我跟員工説?去見客户?,其實是回學校上課。”

小孫還説,當初,他找華東理工後勤集團負責人“談判”時,對方絲毫沒發現他就是學校裏的學生,客氣地稱呼他“孫總”。從這點來看,他覺得自己很“成熟”。而他的__也的確到位,除了幾個“鐵哥們”,周圍大部分同學都不知道孫紹瑞創辦了公司。直到他的大名反覆見諸於報端,不少人才驚訝:“小孫”怎麼變成了“孫總”? 做清醒的“掌舵人”

如今,年輕的孫紹瑞總結出了自己的“生意經”。和客户洽談投放廣告時,他注重“實地考察”,主動帶領客户深入高校,讓他們感受到切實的商機。他認為,讓事實説話,就能避免自己資歷不夠帶來的弱勢。

經過一段時間實踐,梵謀文化的項目“骨架”也基本定型:從“勵志”“文藝”和“體育”入手策劃各種項目。在孫紹瑞看來,任何公司要發展,“領頭羊”決不能商人味太濃。要帶好一家公司,不能見風使舵,哪裏有錢就往哪裏跑。孫紹瑞覺得,他勝過一些競爭對手的原因,也就在於用貼近大學生生活的項目,甚至是公益項目來充實品牌內涵。這樣的公司才能有長足生命力。

梵謀文化發展到現在,孫紹瑞坦言,最缺的還是資金。在該付的錢都付掉之後,公司經常要把“左手”賺的錢馬上用於“右手”投資新項目。而當部分項目贏利時,到底是分紅還是繼續投資,直到現在還讓他頭疼。

不過,有人向他提出併購時,小孫還是一口回絕。“我要打造專業的高校傳媒公司。”這是他一直堅守的夢想,而為了這個夢想他時刻不忘嚴格要求自己。

不久前,小孫考取了中國人民大學傳播專業研究生。身在上海的他,卻選擇了在北京讀研。孫紹瑞説,去北京讀研,是考慮到將來可能在北京開分公司。

“我們是一家年輕的公司,需要有經驗的專業人才。”談到今後發展,孫紹瑞告訴記者,梵謀文化要壯大,人才結構也要合理。他目前正在物色專業人才加盟。而對於短期目標,他充滿信心地一字一頓説:“明年力爭銷售額突破3000萬元!” 大學生創業有哪些難處 創業市場充滿商機,但對資金、能力、經驗有限的大學生創業者來説,並非“遍地黃金”。 大學生創業優勢較多:文化水平高,領悟力強,接受新鮮事物快;思維活躍,自信心足,有激情。

但大學生創業也存在先天不足:缺乏社會經驗和職業經歷,尤其缺少人際關係和商業網絡;部分大學生眼高手低,好高騖遠,市場預測過於樂觀;心理承受能力較差,遇到挫折就放棄。

莫受“創業明星”誤導

“我最怕?創業明星?的經歷會誤導很多大學生。”谷歌前任全球副總裁李開復今年辭職創業,投身“創新工場”。他最擔心一種創業者―――開公司似乎只是為了脱手、上市、發財。他們相當自負,不可一世,如此胸襟不可能成為未來的領導者。

李開復提醒大學生:每個人的能力不一樣,創業動力和商機也不同,不能盲目崇拜那些創業成功者。大學生創業,並非只要努力就會成功。

“其實,大學畢業後進企業學習幾年,積累經驗,可能更有利於創業。”李開復認為,即使創業願望強烈,也應先冷靜下來,請教專家,仔細分析創業計劃,不要盲動。 創業應該是自主選擇

職業規劃與諮詢專家徐小平認為,創業不是一種退而求其次的選擇,而是自主選擇,必須有極高的熱情。

曾有一名大三學生問徐小平,自己正和同學合作“明日之星創業聯盟”,應該如何獲得更多關注和投資。徐小平立刻反問:“你開過公司嗎?跑過工商局、税務局嗎?你在小店打過工嗎?”

“還沒畢業就搞聯盟,這是大學生的通病。”徐小平建議,不妨改“聯盟”為“興趣小組”,找創過業的前輩談談,先模擬、再實踐。

“總要有年輕人往前衝。”在徐小平看來,大學生創業從整體上有利於國家發展,但創業不是個人慾望膨脹的需要,而應該踏踏實實、百折不撓。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pmkmgm.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