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中國各代飲食文化介紹多篇

中國各代飲食文化介紹多篇

中國各代飲食文化介紹多篇

中國飲食文化 篇一

中國飲食文化禮儀1、餐桌禮儀

圓形餐桌一直是中國人用餐時的首選。因為可以坐更多人,而且大家可以面對面坐,一家之主的身份並不像西方長形餐桌上很清楚地通過他的座位而辨認。客人應該等候主人邀請才可坐下。主人需要注意不可讓客人坐在靠近上菜的座位。此為一大忌。

要等到所有人到齊後方可開始進餐--即使有人遲到也是需要等的。一旦大家就位,主人家便可以做開場白了。進餐期間,主人必須承擔一個主動積極的角色--敦促客人盡情吃喝是完全合理的。

一張典型中式餐桌看上去相當空。每張座位前可見放在盤上的一隻碗,右面是一組筷子與湯匙,分別放在各自的座上。在正式場合上,會出現餐巾,主要放在膝上。

在正式宴席上,菜式的吃法很像放映的幻燈片,每一次一道菜。米飯一般不會與菜式同上,不過可以選擇同吃。由於菜式各有特色,應該個別品嚐,而且一次只從碗中吃一種,不是混合品嚐。不可用盤子吃,只能用碗。骨頭和殼類放在骨盤中。堆放的盤子如果骨頭過多,必須及時用乾淨的盤子替換。

除了湯之外,席上一切食物都用筷子。也有可能會提供刀叉,但身為中國人,最好用筷子。筷子是進餐的工具,因此千萬不可玩弄筷子--把它們當鼓槌是非常失禮的做法,更不可以用筷子向人指指點點或打手勢示意。當然,絕對不可吸吮筷子或把筷子插在米飯中,這是大忌--這正好像葬禮上的香燭,被認為是不吉利的。再有,不可用筷子在一碟菜裏不停翻動,應該先用眼睛看準你想取的食物。當你用筷子去取一塊食物時,儘量避免碰到其他食物。可能的話,用旁邊的公筷和湯匙。吃完飯或取完食物後,將筷子放回筷子座上。

一席中式餐飲如果沒有茶便稱不上正式了。為此,有關茶的問題,應該注意幾件關鍵的事,先由最長者至最年青者,最後為自己斟。當人家為你斟茶時,禮節上應該用手指輕敲桌子,這樣做是對斟茶者表示感謝和敬意。斟茶的順序很講究,先長後幼,先女後男。

中國人向來“以食為先”,飲食除了是滿足人的基本需求,亦是秉承傳統習俗,聚首飯桌前大快朵頤。設宴的原因可以是慶賀,也可以是哀痛。每逢農曆新年、結婚、中國節日如中秋節等,中國人便會一家老少聚首飯桌前共賀佳節;但另方面,若有人離世,喪家會在葬禮完成後設“解慰酒”,宴請出席葬禮的親戚朋友,向他們表示謝意,可見中國人十分重視聚首飯桌前分享喜樂與悲哀。

中國飲食文化禮儀2、宴飲之禮

有主有賓的宴飲,是一種社會活動。為使這種社會活動有秩序有條理的進行,達到預定的目的,必須有一定的禮儀規範來指導和約束。每個民族在長期的實踐中都有自己的一套規範化的飲食禮儀,作為每個社會成員的行為準則。

維吾爾族待客,請客人坐在上席,擺上饢、糕點、冰糖,夏日還要加上水果,給客人先斟上茶水或奶茶。吃抓飯前,要提一壺水為客人淨手。共盤抓飯,不能將已抓起的飯粒再放回盤中。飯畢,待主人收拾好食具後,客人才可離席。蒙古族認為馬奶酒是聖潔的飲料,用它款待貴客。宴客時很講究儀節,吃手抓羊肉,要將羊琵琶骨帶肉配四條長肋獻給客人。招待客人最隆重的是全羊宴,將全羊各部位一起入鍋煮熟,開宴時將羊肉塊盛入大盤,尾巴朝外。主人請客人切羊薦骨,或由長者動刀,賓主同餐。

作為漢族傳統的古代宴飲禮儀,一般的程序是,主人折柬相邀,到期迎客於門外;客至,至致問候,延入客廳小坐,敬以茶點;導客入席,以左為上,是為首席。席中座次,以左為首座,相對者為二座,首座之下為三座,二座之下為四座。客人坐定,由主人敬酒讓菜,客人以禮相謝。宴畢,導客入客廳小坐,上茶,直至辭別。席間斟酒上菜,也有一定的規程。現代的標準規程是:斟酒由賓客右側進行,先主賓,後主人;先女賓,後男賓。酒斟八分,不得過滿。上菜先冷後熱,熱菜應從主賓對面席位的左側上;上單份菜或配菜席點和小吃先賓後主;上全雞、金鴨、全魚等整形菜,不能把頭尾朝向正主位。

在古代正式的延宴中,座次的排定及宴飲儀禮是非常認真的,有時顯得相當嚴肅,有的朝代皇帝還曾下詔整肅,不容許隨便行事。宋真宗曾下詔批評朝中筵宴儀容下端的現象,事見《宋史·禮志十六》的記述:

景德二年(1020xx年)九月,詔曰:朝會陳儀,衣冠就列,將以訓上下、彰文物,宜慎等威,用符紀律。況屢頒於條令,宜自顧於典刑。稍歷歲時,漸成懈慢。特申明制,以儆具僚。自今宴會,宜令御史台預定位次,各令端肅,不得喧譁。違者,殿上委大夫、中丞,朵殿委知雜御史、侍御史,廊下委左右巡使,察視彈奏;同職殿直以上赴起居、入殿庭行私禮者,委閤門彈奏;其軍員,令殿前侍衞司各差都校一人提轄,但虧失禮容,即送所屬勘斷訖奏。……

朝中筵宴,預宴者動輒成百上千,免不了會生出一些混亂,所以組織和管理顯得非常重要。史籍上有關這方面的記載並不太多,我們可以由《明會典》上讀到相關的文字,可以想象古代的一般情形。“諸宴通例”説:

(筵宴)先期,禮部行各衙門,開與宴官員職名,畫位次進呈,仍懸長安門示眾。宴之日,糾儀御史四人,二人立於殿東西,二人立於丹墀左右。錦衣衞、鴻臚寺、禮科亦各委官糾舉。

凡午門外飲賜筵宴,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題準光祿寺,將與宴官員各照衙門官品,開寫職銜姓名,貼注席上。務於候朝外所整齊班行,俟叩頭畢,候大臣就坐,方許以次照名就席,不得預先入坐及越次失儀。……又題準光祿寺掌貼注與宴職名,鴻臚寺專掌序列貼注班次。每遇筵宴,先期三日,光祿寺行鴻臚寺,查取與宴官班次貼注。若貼注不明,品物不備,責在光祿寺;若班次或混,禮度有乖,責在鴻臚寺。

中國飲食文化禮儀3、待客之禮

如何以酒食招待客人,《周禮》、《儀禮》與《禮記》中已有明細的禮儀條文,現在就讓我們來看看這些禮儀的具體內容。

首先,安排筵席時,餚饌的擺放位置要按規定進行,要遵循一些固定的法則。帶骨肉要放在淨肉左邊,飯食放在用餐者左方,肉羹則放在右方;膾炙等肉食放在稍外處,醯醬調味品則放在靠近面前的位置;酒漿也要放在近旁,葱末之類可放遠一點;如有肉鋪之類,還要注意擺放的方向,左右不能顛倒。這些規定都是從用餐實際出發的,並不是虛禮,主要還是為了取食方便。

其次,食器飲器的擺放,僕從端菜的姿式,重點菜餚的位置,也都有陳文規定。僕從擺放酒壺酒樽,要將壺嘴面向貴客;端菜上席時,不能面向客人和菜餚大口喘氣,如果此時客人正巧有問話,必須將臉側向一邊,避免呼氣和唾沫濺到盤中或客人臉上。上整尾魚餚時,一定要使魚尾指向客人,因為鮮魚肉由尾部易與骨刺剝離;上乾魚則正好相反,要將魚頭對着客人,乾魚由頭端更易於剝離;冬天的魚腹部肥美,擺放時魚腹向右,便於取食;夏天則背鰭部較肥,所以將魚背朝右。主人的情意,就是要由這細微之處體現出來,僕人若是不知事理,免不了會鬧出不愉快來。

再次,待客宴飲,並不是等僕從將酒餚擺滿就完事了,主人還有一個很重要的事情要做,要作引導,要作陪伴,主客必須共餐。尤其是老幼尊卑共席,那麻煩就多了。陪伴長者飲酒時,酌酒時須起立,離開座席面向長者拜而受之。長者表示不必如此,少者才返還入座而飲。如果長者舉杯一飲未盡,少者不得先幹。長者如有酒食賜與少者和僮僕等低賤者,他們不必辭謝,地位差別太大,連道謝的資格都不給。

侍食年長位尊的人,少者還得記住要先吃幾口飯,謂之“嘗飯”。雖先嚐食,卻又不得自己先吃飽完事,必得等尊長者吃飽後才能放下碗筷。少者吃飯時還得小口小口地吃,而且要快些嚥下去,隨時要準備回覆長者的問話,謹防發生噴飯的事。

凡是熟食製品,侍食者都得先嚐一嘗。如果是水果之類,則必讓尊者先食,少者不可搶先。古時重生食,尊者若賜你水果,如桃、棗、李子等,吃完這果子,剩下的果核不能扔下,須懷而歸之,否則便是極不尊重的了。如果尊者將沒吃完的食物賜給你,若盛器不易洗滌乾淨,就得先都倒在自己所用的餐具中才可享用,否則於飲食衞生有礙。

尊卑之禮,歷來是食禮的一個重要內容,子女於父母,下屬對上司,少小對尊長,要表現出尊重和恭敬。對此,不僅經典立為文,朝庭著為令,家庭亦以為訓。《明史·禮志十》有“庶人相見禮”,提到明太祖朱元璋時曾兩度下令,都為的是申明餐桌上的尊卑座次的排列禮儀。

洪武五年(1372年),凡鄉黨序齒,民間士農工商人等平居相見及歲時宴會謁拜之禮,幼老先施。坐次之列,長者居上。十二年(1379年)令,內外官致仕居鄉,惟於宗族及外祖妻家序尊卑,如家人禮。若筵宴,則設別席,不許坐於無官者之下。與同致仕官會,則序爵,爵同序齒。

古代的許多家庭,少不了以食禮作為家訓的訓條,教導子孫謹守。清人張伯行《養正類編》卷三引《屠羲英童子禮》,就提到這樣的訓條:

凡進饌於長,先將几案拂試,然後雙手捧食器,置於其上,器具必幹潔,餚蔬必序列。視尊長所嗜好而頻食者,移近其前,尊長命之息,則退立於傍。食畢,則進而撤之。如命之侍食,則揖而就席,食必視尊長所向。未食,不敢先食;將畢,則先畢之,俟其置食器於案,亦隨置之。

中國飲食文化 篇二

01川菜

四川是天府之國,物產豐饒。川菜遠遠流長曆史悠久。其烹調技法博大精深,調味品紛繁而富有特色,故菜餚的口味豐富而獨特!

由於四川氣候潮濕,重慶市有名的“霧都”,因此四川人吃辣是除名的,吃辣椒能祛寒除濕。在所有川菜中,無論是炒菜涼菜,都要放辣椒。著名的重慶火鍋其最大的特點就是味濃香辣。其中給人回味至深的代表菜有 麻婆豆腐。魚香肉絲、水煮肉邊、花肚火鍋等等等等。由此可見,川菜具有典型的大眾性,是中國民間文化的基礎,深受廣大民眾的喜歡。

02粵菜

廣東人以吃聞名,是中國食文化的開拓者和實踐者。廣東地處亞熱帶,地形多變,物產豐饒,同時,廣東又處在中外交流的樞紐,天南海北的遊客、商人云集,使廣東的食文化豐富多彩。

粵菜包括廣州、潮州、東江等地菜。粵菜風味獨特,用料廣泛。各種奇珍異食無所不吃。“野味香”之名,膾炙人口,令人回味。其原料有來自深山密林中的猴子、果子狸等走獸,也有鷓鴣、山雞、禾花雀等飛禽。

豐富多彩,營養上乘的廣東菜、廣東小吃和廣東食品儘管使廣東人大飽口福,但廣東人對“吃”的要求越來越高,廣東人的食文化吃出了情調,吃出了享受。

03魯菜

魯菜最早可追溯到商朝末年,《姜太公傳略》有相關記載,由太公望(又名:姜太公)所創制的代表菜:太公望紅燜雞

到了元朝,魯菜的風格更加鮮明,製作更加精湛,在華北 東北等地廣為流傳,此時山東菜還傳進宮廷,成為御膳的主菜。

傳統魯菜擅長烹調海鮮與禽獸,講究清鮮。自魯菜進入京城後,久為官場享用,所以選料十分精細,多選用當地特色的原料和新鮮的海產品,採用多種烹調方法,精心製作。其特點是清香、鮮嫩、味純,既講究真材實料,又講究豐滿實惠。魯菜至今仍有大魚大肉、大盤大碗的特點,請客宴會以豐滿實惠著稱。魯菜的代表菜如葱燒參、太公望紅燜雞、滷煮雞雜、雞絲湯、糖醋鯉魚、德州扒雞、清湯燕菜等皆給人留下了清香鮮美、酥脆質嫩的美好回味。

04 蘇菜

江蘇菜歷史悠久,品種繁多。據《史記》、〈吳越春秋〉等書記載,早在2400年前已有炙魚、蒸魚、魚片等不同的烹調方法。用鴨子做菜,起源也較早,在1400年前鴨子已是金陵民間喜愛的食品。

蘇菜的主要特點是選料以鮮活、鮮嫩為佳,製作精細,注重刀工火候,四季有別。如“淮揚獅子頭”這一名菜隨季節變化用不同原料烹製,春秋宜清燉,冬季宜燴燜,春季做河鮮芽筍獅子頭,秋季做蟹粉獅子頭,冬季做芽菜鳳雞獅子頭等因時而異。蘇菜在調味上講究清淡入味,追求清香四溢淡香撲鼻,注重色澤鮮豔清爽悦目。

蘇菜是我國主要的傳統菜系之一,在國外享有較高盛譽。

05 徽菜

徽菜是徽州菜的簡稱,不是安徽菜,是中國的八大菜系之一。

徽州風味主要特點是:擅長燒、燉,講究火功,並習以火腿佐味,冰糖是鮮,善於保持原汁原味。不少菜餚都是用木炭火單燉、單火靠,原鍋上桌,不僅體現了徽州古樸典雅的風格,而且香氣四溢,誘人食慾。其代表菜有:"清燉馬蹄"、"黃山燉鴿"、"醃鮮鱖魚"、"紅燒果子狸"、"徽州毛豆腐"、"徽州桃脂燒肉"等。

06 浙菜

浙江氣候温和,土地肥沃,境內有平原、山丘、丘陵綿延,自然條件非常優越。浙江人心靈手巧,善於動腦,加上浙江文化發達,歷史悠久,因此這才有其獨到之處。

07 閩菜

閩菜起源歷史早,由福州、泉州、廈門等地方菜組成,擅長烹調海鮮及當地土特產。其特點是色彩絢麗、味鮮而清淡、鹹中略帶酸甜。馳名的閩菜有佛跳牆、白雪雞、八寶鱘飯、太極明蝦等。

08 湘菜

湘菜由湘江流域、洞庭湖區和湘西地方風味構成,其特點是製作精細,用料廣泛,講究原料的入味。口味偏重鹹、辣、酸、香,以辣為特色。湘人食辣為癮,無論男女老幼皆嘻辣成癖,一頓沒有辣椒便會飯菜不香,正所謂“無辣不成味”。

著名的湘菜有:麻辣子雞、紅煨魚翅、火方銀魚、油辣冬筍尖等。

中國飲食文化 篇三

1 傳統膳食結構可傳承性

《素問·臟器法時論》: “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和而服之,以補精益氣”,這是最早關於膳食結構的記載,也是幾千年來的擇食原則。傳統的膳食結構以穀物為主食,肉類、水果和蔬菜為輔食,堅持低脂、高蛋白、高纖維素飲食。“故谷不入,半日則氣衰,一日則氣少矣”告訴我們穀類乃人類維持機體運動的基礎物質。幾千年來,中國人民始終堅持平衡膳食觀,合理搭配飲食。近年來,國內外越來越多的研究證實了中國傳統膳食結構才是最科學的膳食結構,《中國健康調查報告》報告了美國康乃爾大學、英國牛津大學和中國預防醫學科學院6年的合作研究結果:20世紀80年代,我國人民各種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發病率遠低於西方發達國家,這與中國傳統膳食結構密切相關,可見傳統膳食結構的可傳承性。傳統膳食結構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我們需矢志不移地堅持弘揚其優越性。

2 獨特的烹調技藝 注重色香味

我國的烹調技藝歷史悠久、經驗豐富,素以選料講究、製作精湛、品種多樣著稱於世,是我國寶貴的文化遺產之一。[2]烹調技藝的精湛在於即使是同一種原材料,通過不同的烹調方法,也可以做成色香味截然不同的美食。我國傳統的烹飪、調味技法堪稱一絕,“烹”是指烹飪原料熟製成菜餚的操作過程,方式多種多樣,其製作過程重在掌握火候,如清蒸魚,火候不到則生,過火則老。而“調”則指原輔料的搭配和調味料的使用。通過調製,使菜餚美味可口、色澤誘人,《呂氏春秋·本味篇》雲:“調和之事,必以酸、苦、甘、辛、鹹。其先後多少,其奇甚微,皆有自起。”調味料所需數量和加入的先後順序都有講究 。可見,中國傳統烹飪技藝之細膩無與倫比。

中國飲食文化 篇四

相傳,馬可波羅在中國當官的那段時期,對中國的飲食文化十分感興趣,他在回國時把中國隨處可見的大餅和麪食帶回了意大利,這兩種食品經過改良後,就成為了我們熟知的意大利麪和披薩。而其中我最喜愛的就是披薩。

如今的披薩真可謂是風靡全球,據統計,全球有超過200萬家披薩店,意大利家庭每週也會吃一次披薩。難怪,披薩正以餡料的多樣性和濃濃的中國味,吸引着無數消費者的目光。

披薩的表面是芝士餡料和各種配料,有香腸、雞肉、牛肉等肉類,也有黑橄欖、番茄、菠蘿等豐富的蔬菜和水果。這些配料在芝士拉絲上宛如一個個小精靈在舞蹈,無論是素食比薩還是肉食披薩,它的獨特風味都會讓你着迷。

麪餅和普通大餅一樣,但是無論你怎樣吃,都會發現芝士的餘香留在了舌尖。各種地區的麪餅風味,意大利原味的麪餅柔軟,帶着一種芝士的香味;美式鐵盤的麪餅香脆可口,更適合喜歡快餐的人們;還有一種芝士卷邊披薩,讓麪餅的邊緣的奶香更加濃郁……

這麼“中國”的西餐,還真在中國“創”出了一片“天地”。現在披薩也成為了“快餐”,所以無論大街小巷,都有喜歡吃披薩的人,可是作為快餐的它,卻也成為了高雅的代名詞。你看,這“西式大餅”是不是很有魔力?

中西合璧的披薩深受人們的喜愛,它既保留了中國的傳統風味,又讓西方文化完美地展現與此。難怪披薩是我最喜歡的美食。

中國飲食文化 篇五

一、中華飲食文化與翻譯

飲食是一種文化現象,它具有文化的共性。語言是文化的載體,翻譯是文化的傳通。對於翻譯,傳統觀念認為,就是兩種語言間的轉換,而忽視了翻譯的文化問題。事實上,在跨文化交際中,交際者遇到的最大困難不是語言,而恰恰是文化。翻譯本身就是不同文化間交流的產物,是跨文化傳通。20世紀下半葉,翻譯的研究出現文化轉向,目前,在翻譯研究界,人們把對翻譯的意義和作用推向了另一個新的研究方向——文化交流與傳播。人們把目光投向了翻譯承載的使命,把翻譯置於各民族文化交流的大背景中進行考察。因此,飲食文化的翻譯研究也應置於中國與世界接軌的大背景下進行。

經歷了五千多年曆史的中華飲食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國人民的光榮與自豪。目前,文化與翻譯的研究大多着眼於宏觀,而專門討論文化某一領域翻譯比較少。據悉,北京為了迎接2008奧運,針對菜單翻譯問題,向社會各界徵集對《中文菜單英文譯法》的意見,,收錄了2700多條菜單及酒水的英文,另外,還專門組織了專家研究討論有關菜名的翻譯,旨在讓國外旅客更方便地瞭解中國飲食文化。菜名實際上是一國文化的體現,老外對中華飲食文化的瞭解很大一部份就是從中國菜中體現出來的,如果外國人能明白我們的一些菜名的寓意,或是把這些菜名弄明白,實在是在學習一門藝術,他們定會因此而更瞭解和喜歡中國。

二、飲食翻譯中的文化身份問題

基於文化研究的廣闊視野來探討華夏飲食文化的翻譯,就不能不涉及到其文化身份問題。文化身份通常被看作是某一特定文化的特有,同時也是某一具體的民族與生俱來的一系列特徵。無論對於一般意義上的文化還是某一特殊領域裏的文化,在翻譯中識別文化身份可以強化本民族的文化特點和文化特性。不同的國家和民族的飲食文化存在着明顯的差異,這種差異就是文化個性或民族特性,構成着獨特的民族特色文化,形成了世界文化的多元性。中華飲食文化形成其固有的文化身份,是文化中最珍貴的部分,是譯者在翻譯過程中應予以最大限度的保留並有效傳播的部分。

具有五千多年悠久歷史的中華飲食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國特有的文化,是中華民族的寶貴財富。在文化飲食翻譯中,要求譯者必須對中西文化都有充分把握,用西方人最喜歡的方式去翻譯中國的文化內容。筆者認為,漢英翻譯的目的之一在於讓世界瞭解中國,促進中華走向世界。但不斷交流與融合的世界文化使人類共性的認識逐漸擴大,隨着經濟政治的全球化,各民族間的差異不斷在縮少,而中華自身的文化身份卻變得模糊。正如A.L克魯伯所説“每一種文化都會接納新的東西,不論是外來的,還是產自本土的,都要依照自己的文化模式,將這些新的東西加以重新塑造。”當我們自豪地看到偉大的中華文化被廣泛傳到世界各地時,我們要注意中國也在不斷受到外來文化的衝出和影響。筆者認為,在世界全球化和文化的趨同過程中保持中華飲食文化固有的個性和特徵,保證中華飲食文化身份的清晰度,顯得尤為迫切與重要。

要保持中華文化身份,使之有效地得以傳播,首要的是保護文化的核心價值不受到損壞。不同文化的相互瞭解,互為尊重,互為補充,以達到人類心靈的溝通,應該是多元文化語境下的一種理想追求。美國著名漢學家約翰。J.迪尼教授指出:“每一種語言都從文化中獲得生命和營養,所以我們不能只注意如何將一種語言的內容譯成另一種語言,還必須力求表達兩種文化在思維方式與表達情感方面的習慣。”那麼,翻譯作為跨文化傳通,如何才能發揮其本質價值,讓世界人民都認識中華飲食文化,是值得探討的一個重要問題。

三、中華飲食文化翻譯中的“痛處”——可譯性與不譯性

在翻譯研究中出現了可譯與不可譯的爭論。我國著名翻譯家楊憲益先生提出了“文化意味”不可譯這一問題,是指文化中的意義,即這種文化意義對本文化羣體而言是不言而喻的,然而對不同文化羣體的成員來説,則是陌生的。我們知道,由於世界各國人民所生長環境的地理、氣候及風俗習慣等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差異,相互而言有許多新鮮事物。如中國有許多像“狗不理”“麻花”“糯米雞”“雙皮奶”等這些有名的民間食品,要把它們翻譯出來介紹給外國朋友認識確實不容易。因為這些傳統的食品是中華民族特有的,不能從英語語言的文化中找到相應的詞來表示,而且它們當中還隱含了不少歷史典故,並非能用三言兩語道清楚。

我國的外交政策提出要做到“求同存異”。在翻譯研究中,有學者也提到,翻譯是個求同存異的行為過程。由於文化翻譯具有跨文化性,翻譯必須做到尊重原文化與目的語文化,通過各種各樣的方法手段,努力使譯文保持原文化的意義與內涵,達到宣傳和發揚原文化的目的。

中國飲食文化 篇六

在中國這片富饒的土地上,中國人運用獨特的地理環境,演繹出風味的美食,為中國增添了幾分神祕色彩,他們去發現,去創造,去品味,這就是神奇的中國味。

中國南高北低,而在中國的西南地區有着麻辣的美味。火鍋是一種麻和辣的兼和品,驅寒除濕也讓它成為漁夫們的“補品”,如果要説起火鍋的起源,那我們要追溯到富饒的四川去,那裏世世代代的生長着一種叫花椒的佐料,花椒——學名:百里香,色豔肉厚,油重質佳,麻香味濃是它的主要特點。味蕾和花椒的碰撞產生的麻辣味道,給人帶來衝向味覺巔峯的奇幻效果,它與辣椒在高温下釋放芳香素,產生撲鼻的香,這就是底料。在火鍋中加入山珍海味,這才是直正的美味。

在距離四川約二千公里的地方——北京,一個古老的城市,是明清兩朝的首都,這裏有悠久的文化氣息,而最讓人嚮往的是北京的烤鴨,烤鴨——外香內嫩,首先用鮮鴨抹上祕製香料,放入烤爐中,烤熟透,沾上醬汁,就可以供人們享用了,北京雖説不是什麼美食之城,但也有它獨特風味。

對於北京人來説美食就是甜,對於四川人來説美食就是辣,兩者雖説不同,但對美食而言,酸甜苦辣則是一種追求美好的方式,不管東西南北不同的地理,不同的家,不同的味,不同的思想,不同的經歷,但我們都是中國人,傳奇的中國美味。

中國飲食文化 篇七

韓國春節過年飲食文化與中國有什麼不同

韓國稱春節為舊正,與稱新年為新正相對應,就是舊曆年的意思。國家規定春節放假三天,是一年中假期最長的。

韓國春節又稱舊正,是韓國的傳統佳節。傳統上又稱“元旦”、“元日”、“歲首”。由於韓國是漢字文化圈國家,過春節習俗與中國有很多相似之處。不少韓國人特別是年長者都知道自己的屬相,天干地支在韓國也很流行,比如20xx年“雞”年,韓國人稱之為“乙酉年”,20xx年“狗”年,韓國人稱之為“丙戌年”,20xx年稱農曆癸巳年。

韓國人過春節一般在家裏團聚,商店也都紛紛關門休業,街上十分冷清。中國人很喜歡熱鬧,春節期間街上到處是人,十分熱鬧。兩國人過春節的時候都會給晚輩壓歲錢,所不同的是,中國人用紅色的信封包成“紅包”,而韓國人則習慣用白色的信封裝壓歲錢。

韓國據説從新羅時代韓國就開始過春節了,然而在日本對朝鮮半島實行殖民統治時期,過春節被嚴格禁止。當時如果某個孩子的飯盒裏被發現祭祀用食品,這個孩子就會受到處罰。春節作為一個傳統的節日,在韓國經歷了一段“等待”的歷程,直到1985年它才以“民俗日”的名稱再次出現。

1999年,韓國正式恢復了春節這個節日。

除夕

韓國人講究年三十之前必須回家探親。每年除夕之前,就會出現一幅數千萬大軍流動的回鄉場面。昔日車水馬龍的首爾突然清靜下來;平時高朋滿座的飯店也掛上“連休停業”的牌子,也有的貼上“初×營業”的告示。

韓國飯店“三十不開門”的風俗由來已久。韓國人十分講究年夜飯自家動手,並在家裏就餐。他們認為春節是祭奠祖先、傳承孝道的大事。除夕吃團圓飯不僅難得,而且象徵了家族興旺。連飯店老闆都説,既然家家户户都回家過年,廚師和服務員也不能例外。回家祭祖與開業賺錢相比,還是前者更重要。

韓國的年夜飯講究很多,最大的特點是飯菜一律為傳統飲食,而且全部出自媳婦之手。全家要吃“五穀飯”,即雲豆、大豆、小豆、黑豆和大米混合做成的米飯。另外還要做“打糕”,包韓式“饅頭”。主菜除烤肉外,還要擺上十幾種山野菜或泡菜。近些年韓國漸漸簡化了年夜飯的“程序”,更多的注重“團聚”的意義。

傳統韓國飲食的種類

1、米飯和粥

飯是韓國飲食的知主食,大部分人吃白菜飯。為增加營養也有時添加豆類,栗子,高梁,紅豆,大麥,穀物。粥是營養價值高的飲食。種類很多,有添加米,紅豆,南瓜,鮑魚,人蔘,蔬菜,雞肉,蘑菇,黃豆牙等做成的。

2、湯

湯是上飯時必提供的飲食。湯的種類根據蔬菜,肉類,貝類,海草,牛肉骨等而不同。

3、砂鍋

砂鍋跟湯相似但比湯更濃。最有各的砂鍋最大醬砂鍋。砂鍋的味道較辣,在砂鍋裏煮好後趁熱端上來。

4、薰和燉食品

薰和燉食品是類似蔬菜里加入醬油調味製作的食品。薰和燉食品用微火製作。

5、拌菜

拌菜是加入鹽,醬油,椒鹽,芝麻油,蒜,洋葱後稍微焯一下或炒一下作成。

6、醃海物(用鹽醃好的海產品)

醃海物是特別鹹的食品,用魚,海蠣子,蝦,魚子,魚內臟等發酵製作。醃海物可以做為一道菜。還可以在醃鹹菜時當調料使用。

7、烤食品

烤食品是把事先放好作料的肉在炭火上烤制而成。烤食品的代表食物是烤肉和排骨,也可以用這種方法烤魚。

8、煎餅

煎餅是把蘑菇,角瓜,乾魚,海蠣子,青椒,加鹽和胡椒粉的肉等。放入麪粉和雞蛋裏攪拌後,煎製成的類似煎糕的食品。

9、餃子

餃子是把肉,蘑菇,角瓜,綠豆芽,豬肉等絞成陷後,用麪皮餃好的食品。

中國飲食文化 篇八

從菜系來看,南方菜系優勢明顯、有廣東的粵菜、四川的川菜、湖南的湘菜、江浙的杭幫菜等。而北方卻幾乎沒有獨立的菜系,當然東北的菜還是頗有特色。總體特點是南方飲食講究的是精細,而北方體現的是粗獷。

從菜量來看,南方多數是小而精。北方是多而粗,南方一年四季蔬菜豐富,北方到了冬季就數大白菜最多,要不就是大棚的蔬菜,但是品種相對還是少了些。尤其在農村可能差別更大。

從喝湯來看南北迥異:南方人喝湯是作為一個菜上桌的,更多的是在夏季天氣炎熱喝湯,廣州、福建一帶在飯前、飲酒前喝湯,尤其廣州人堡湯是出了名的。而北方人一年四季都喝湯,但是湯是在飯後喝,一般不是作為一道菜上桌,而且主要在冬季喝湯,覺得熱乎、暖和。

從喝酒來看,北方人豪爽,平均酒量大於南方人,特別是山東、東北和內蒙人酒量驚人。南方生產白酒,有名的貴州茅台、四川五糧液。夏天可能南北都已啤酒為主,但是冬天北方人更喜飲白酒,但是冬天南方的江浙一帶喜喝黃酒,比如紹興女兒紅、上海的和酒、石庫門等。北方人大碗喝酒,大口吃菜,大聲説話。南方人相對精細。

我國飲食的總體特徵:

我國飲食文化的歷史起步較早,發展也很快。

早在十萬年前,我們的祖先已懂得烤吃食物。陶器、陶罐等較為先進的儲器或飲器問世後,人們能較為方便地煮、調拌和收藏食物,飲食習慣便進人了烹調階段。距今七八千年的裴李崗文化時期,夏商時代已經有王者十二鼎食之説。漢代時已經發展形成並充分掌握了燉、炒、煎、煮、醬、臘、炙等烹調方法,並外傳到中亞、西亞和東南亞。封建時期每個朝代的宮廷御膳,都代表了當時的飲食最高水平。可見我國的飲食文化源遠流長,內容又相當豐富。

我國的飲食結構複雜多樣,以五穀為主食者為最多。

因為我國廣大地區自然條件優越,尤其是東部廣大平原地區適宜種植小麥、水稻等農作物,廣大勞動人民在長期生產和生活中逐漸形成了自己的飲食習慣,大多地區習慣於早、中、晚一日三餐

我國的飲食調製方式各式各樣

烹、妙、煮、炸、煎、涮、燉等,加之豐富的佐料大葱、香菜、蒜、醋等,使我國的飲食和菜餚花樣繁多,色香味俱全。這是西方型飲食所不能比的。

東西南北飲食文化地域差異原因分析:

地理位置的影響:不同的緯度位置和海陸位置,造就了各地區不同的氣候條件,北方的氣温比南方低,尤其冬季十分寒冷,因此北方人的飲食中脂肪、蛋白質等食物所佔比重大,尤其在牧區,牧民的飲食以奶製品、肉類等為主。南方人飲食以植物類為主,居民有喝菜湯吃稀飯的習慣,比如我們海南,“飯前喝湯”,海南人吃飯一般要在飯前喝湯,無論飯菜是否已經擺上,先要吃的東西一定是湯,喝過湯之後才吃飯吃菜,酒足飯飽以後,還要再喝碗湯,才算是吃完了一頓飯。而在高寒的青藏高原上,青裸是藏民主要種植的作物和主食,同時為了適應和抵禦高寒的高原氣候,具有增熱活血功效的酥油和青裸酒成為藏族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主要食用油和飲料。

中國飲食文化 篇九

學習目的:

通過本章的學習,使學生對中國飲食文化的特點、中國飲食文化的發展有一個總體瞭解,掌握各地方風味的形成、特點、分支、名菜,掌握中國著名麪點及風味小吃。

重點:

中國飲食文化的特點

中國飲食文化的發展

難點:記憶各地方風味的形成、特點、分支、名菜

記憶掌握中國著名麪點及風味小吃

第一節 概述

一、中國飲食文化發展

1.最早的是有巢氏(舊石器時代):貢獻:A造巢 B積鳥獸之肉聚草木之實,但當時人們不懂人工取火和熟食。飲食狀況是茹毛飲血,不屬於飲食文化。

2.燧人氏:鑽木取火,從此熟食,進入石烹時代,脱離了動物,主要烹調方法:①炮,即鑽火使果肉而燔之 ②煲:用泥裹後燒 ③用石臼盛水、食,用燒紅的石子燙熟食物 ④焙炒:把石片燒熱,再把植物種子放在上面炒。

3.伏羲氏[]:在飲食上,結網罟以教佃漁,養犧牲以充庖廚。

4.神農氏:"耕而陶",是中國農業的開創者,嘗白草,開創古醫藥學,發明耒耜,教民稼穡,是最早的農具,陶具使人們第一次擁有了炊具和容器,為製作發酵性食品提供了可能,如酒、醢、醯(醋)、酪、酢、醴等。鼎是最早的炊具之一,有爪兒因為當時沒灶,還有鬲,其爪是空心的,鬹用來煮酒的。

5.黃帝:中華民族的飲食狀況又有了改善,皇帝作灶,始為灶神,集中火力節省燃料,使食物速熟,而廣泛使用在秦漢時期,當時是釜,高腳灶具逐步退出歷史舞台,"蒸谷為飲,烹谷為粥"首次因烹調方法區別食品,蒸鍋發明了,叫甑,蒸鹽業是黃帝臣子宿沙氏發明,從此不僅懂得了烹還懂得調,有益人的健康。

6.周秦時期,是中國飲食文化的成形時期,以穀物蔬菜為主食,春秋戰國時期,自產的穀物菜疏基本都有了,但結構與現在不同。

7.漢 中國飲食文化的豐富時期,歸功於漢代中西(西域)飲食文化的交流,還傳入一些烹調方法。

8.唐宋:飲食文化的高峯,過分講究。如素蒸聲音部、罔川圖小樣,最代表唐代的是燒尾宴。

9.明清:飲食文化的又一高峯,是唐宋食俗的繼續,同時又混入滿蒙的特點,飲食結構有了很大變化,滿漢全席最能代表清代飲食高峯。

二、吃的十種境界

1、境界一“果腹”

吃的第一大境界當然是“果腹”,俗話説就是填飽肚子,就是一個“吃”字。形式比較原始,只解決人的最基本的生理需要。

2、境界二“饕餮”

吃的第二大境界應該是“饕餮”。吃的是一個“爽”字。呼三五好友去一家稍大眾的館子,稀里嘩啦點上滿滿的一大桌菜,價錢卻不貴,胡吃海塞一通,興致所致,還能吆喝兩聲,劃幾下拳,甚至還可以赤膊上陣。適合這種吃法的有涮肉、大眾菜等。但免不了一個“俗”字,有不雅之嫌疑,同時也有浪費之嫌疑。

3、境界三“聚會”

吃的第三大境界應該是“聚會”。此境界重在這個“聚”字。家人、朋友、加班聚餐等都屬於這一類。這種吃不需要太多的講究,“吃”是個形式,關鍵在“聚”背後的引申含義。逢年過節、生日聚會、升遷發獎,友人來訪,隨便找個理由都可以去趟館子,這是一種禮節上的習慣。這種吃講究個熱鬧。不需要太豪華和奢侈。

4、境界四“宴請”

吃的第四大境界應該是“宴請”。多以招待為主。商場招待、官場招待、公務招待、上下級招待、危機處理招待、重大事情招待等都屬於這一範疇。這種吃不以“吃”的本質為主旨,關鍵在於這個招待背後的目的。所以,這種吃重在講究一個排場,價錢昂貴,因此也多以公款招待為主。這種吃都有一個共同點,大多都是在“包間”進行,所以,對館子的要求要嚴格一點。但這個境界的吃難免給人一種有暴殄天物之歎,吃後回來,卻又發現沒有吃飽。

5、境界五“養生”

吃的第五大境界應該是“養生”。它比較講究“食補”, 是大吃大喝在認識觀念上的一種理性昇華。

6、境界六“解饞”

吃的第六大境界應該是“解饞”,吃的東西一定要“鮮”。這個境界有兩個層次:一是吃“物”,如那些只常聽説卻鮮見的鮮物鮑魚、龍蝦、法式大餐之類;二是吃“名”、吃“文化”:如大董和全聚德的烤鴨,順峯、黎昌的海鮮以及淮揚菜、杭州菜、本幫菜、譚魚頭火鍋、皇城老媽、孔乙己酒店等。

7、境界七“覓食”

吃的第七大境界應該是“覓食”,那就得四處去“找”。在尋找中獲得“吃”的樂趣,是本境界的一大妙處。這個“找”又分為兩個層次,一個是有目的地去找口頭盛傳的流行館子;一個是漫無目的地找尋意中的吃處。這個“找”字重在一個偶然發現,豁然開朗,一下子就對上了當時的心情和感覺。

8、境界八“獵豔”

吃的第八大境界應該是“獵豔”,所以館子要“奇”。這樣的館子都是比較稀罕的特色店,如:非洲來的、越南來的等都在這一範疇。“新”、“奇”、“特”是主要特徵。適合這類館子的人羣一般是時尚人士、有品位的少夫少妻、白領人羣等。價錢中檔,不用擔心被宰。

9、境界九“約會”

10、境界十“獨酌”

吃的最後一個境界應該是“獨酌”,在於一個“品”字,吃什麼不太重要,關鍵是一個寥落的心情,要麼傷感、要麼閒適。這種館子一定要是隱匿在很深的巷子裏,店面古樸,又十分寧靜。這個時候還應該有一瓶古典的酒,最好屋外再飄着零星的雨絲或雪花。一個人淺斟低酌,物我兩忘。惟一的遺憾是,這種店已經很少有,恐怕只有在夢裏才可以見得着。

中國飲食文化 篇十

所謂吃貨者,並不以愛吃能吃吃得多吃的快,而以能讀,能品食物之內在者,是以為吃貨。我正在努力的成為一名吃貨,而中國,是吃貨們不可多得的天堂。

譬如中國最有名的餐具,筷子這種以竹製成的用具,使用需要十分特殊的技巧。西方的叉子,餐刀,都要破壞食物後方能入口,但筷子則不同,它講究的是一個巧字,在不挑破的情況下得到食物為最佳。筷子,很好地詮釋了中國文明,以和為貴的特點。

在中國,茶有堪比英國的地位。從一個人的品茶習慣,便可以讀出此人的心境。淡茗,清香靜心怡神;花茗,雅香安神曠心;濃茗,茶可醉人,回味良久。.。.。.連茶具都有許多講究:色清,紫砂為宜;色重,白瓷為宜。一般來説內壁須用白色,才能清楚地反映茶湯的色澤與明亮度。品一杯香茗,從裊裊升起的芬芳水汽中,讀出寧靜與東方特有的精緻。

比較有意思的是,在中國,如果一種食物沒有傳説和含義,總會感覺少了點什麼。就來説説知名度極高,在各地都有“死忠粉”的人氣美食---油條吧。油條,又名“油炸檜”,是為了“紀念”宋朝奸相秦檜而誕生的。秦檜搬弄是非,活活害死了忠義名將岳飛滿門,百姓恨他恨得牙癢癢,便有手巧的小吃攤主,捏出兩個背對背跪着的小麪人,一個代表秦檜,一個代表與他狼狽為奸的老婆,丟進沸騰的油鍋裏,炸他個外酥裏嫩。不曾想,成品色澤金黃,賣相極佳,入口酥香四溢,令人無法釋懷。於是這種體現了勞動人民嫉惡如仇精神的小吃,便隨着那一聲聲“吃油炸檜!”“吃油炸檜!”的叫賣聲,走遍了大江南北。

中國有句人人都知曉的老話:民以食為天。華夏作為一個歷史悠久的古老民族,已經用它永不枯竭的活力與創造力,將食物昇華出了一個又一個新的高度。我國地大物博,這種不斷開發創新的精神,甚至已經超過了食材本身的魅力,這是一種多麼美妙的境界啊!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qvq9yd.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