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發改委55號令政策解讀多篇

發改委55號令政策解讀多篇

發改委55號令政策解讀多篇

發改委解讀西部十二五規劃 篇一

國務院最近批覆同意了《西部大開發“十二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這是國務院批覆的第三個西部大開發五年規劃。在新的形勢下,《規劃》有什麼亮點?提出了哪些新舉措?記者就此採訪了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有關負責人。

《規劃》明確基本思路

這位負責人説,西部大開發已進入第十二個年頭。《規劃》在認真總結經驗的基礎上,圍繞主題主線,進一步明確了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部署的基本思路。一是在開發理念上,更加註重發展的質量和效益。明確要以科學發展為主題,將加快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擺在突出位置,堅持在高起點上加快發展,把後發趕超與加快轉型有機結合起來,既要保持一定的發展速度,又要在“好”上做文章,走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西部特點的新路子。

二是在開發方式上,更加註重充分發揮區域比較優勢。明確提出要深入實施以市場為導向的優勢資源轉化戰略,堅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大力提升產業層次和核心競爭力,建設國家能源、資源深加工、裝備製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同時,適應國內外產業轉移趨勢,把有序承接產業轉移單列一節,明確提出了要求。

三是在開發佈局上,更加註重因地制宜、分類指導。按照“抓兩頭、帶中間”的工作思路,一手抓重點經濟區培育壯大,着力培育新的經濟增長極,一手抓老少邊窮地區脱貧致富,推動貧困地區加快發展、民族地區跨越發展。

四是在開發重點上,更加註重集中力量解決全局性、戰略性和關鍵性問題。如基礎設施建設着力破解交通和水利兩個瓶頸制約。生態建設更加註重建立長效機制,提出要加快建立和完善生態補償機制;更加註重突出重點、綜合施策,提出要加強5大重點生態區綜合治理。“三農”建設在強化發展現代特色農業的同時,針對西部牧區、林區分佈廣、面積較大的特點,把振興牧業經濟和提高林業發展水平單列兩節,有針對性地分別提出了建設任務。改革開放指向更加明確,進一步突出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進一步突出內陸和沿邊地區開發開放。五是在開發機制上,更加註重堅持政府引導、市場運作。《規劃》提出,地方各級政府要強化指導服務,大力改善投資發展環境,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吸引各類要素有序向西部地區流動,進一步凝聚社會各方面力量,共同參與和支持西部大開發。六是在開發政策上,更加註重差別化支持措施。《規劃》要求,要以更大的決心、更強的力度、更有效的舉措,落實好中央對西部地區在財政、税收、投資、金融、產業、土地等方面的差別化政策,進一步加大資金投入和項目傾斜力度。

繼續加大對西部基礎設施支持力度

這位負責人説,“十二五”時期,國家在基礎設施建設領域將繼續突出強調交通和水利兩個關鍵環節。交通重點解決通道建設和路網完善問題。鐵路要加快西部地區與東中部地區聯繫的區際通道、與周邊互聯互通的國際通道建設;公路要進一步強化路網銜接,打通省際“斷

頭路”,建設連接東中部地區的公路幹線和國際運輸通道;民航要加強樞紐機場和幹線機場建設,新建一批具有重要作用的支線機場。

水利重點解決西南地區工程性缺水和西北地區資源性缺水問題。加強水資源配置工程建設,加快推進西南地區水源工程建設;在充分節水的前提下,合理建設跨流域、跨區域調水工程,解決西北地區資源性缺水問題。同時,國家將積極推進能源通道建設,完善國內外原油、成品油、天然氣等能源輸送管網;推進“三網融合”,提高西部地區信息化水平。西部生態建設重點明確

這位負責人説,西部地區是我國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十二五”時期,一是要按照誰開發誰保護、誰受益誰補償的原則,加快建立生態補償機制,研究制定《生態補償條例》,努力實現生態補償的制度化和法制化。

二是要鞏固和發展退耕還林、退牧還草成果,加快編制退化草地治理等重點草原生態保護工程規劃,繼續推進天然林保護、京津風沙源治理、石漠化綜合治理和防護林體系建設,穩步推進生態移民,深入開展生態文明示範工程試點。

三是要繼續推進重點流域和區域水污染防治,嚴格飲用水水源地保護,提高飲用水水質達標率,確保飲用水安全,建立健全工業污染防控體系,推進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及污染防治,大力推進農村環境綜合治理,加強農業面源污染治理。

四是要切實加強資源節約和管理,合理控制能源消費總量,嚴格實行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實施節能減排重點工程,大力發展循環經濟。

五是要堅持防治結合、以防為主的方針,全面提高綜合防災減災能力和災害風險管理水平。

五大舉措改善西部農民生活

這位負責人説,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政府的重要職責,是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根本目的。《規劃》在優先發展教育、千方百計擴大就業、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增強醫療衞生服務能力、繁榮文化事業等方面,提出了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事業建設的重點任務。在改善西部地區農民生產生活條件方面,主要有五大舉措。

一是加快發展現代特色農業。加強農田水利建設和中低產田改造;積極推進農業機械化,調整農業結構;大力發展設施農業,推進農業標準化生產和產業化經營;加強農技推廣、動植物疫病防控和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

二是振興牧業經濟。加大牧區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全面實施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機制,改善牧民生產生活條件,加快轉變牧業發展方式。

三是提高林業發展水平。加大造林綠化力度,增加森林資源總量,加快構建現代林業產業體系,繼續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

四是拓寬農民增收渠道。拓展農業廣度和深度,充分挖掘農業內部增收潛力;努力提高農民家庭經營收入;加強農民培訓,推進農民創業,提高農民非農就業收入;落實各項強農惠農政策,大力增加農民轉移性收入和財產性收入。

五是建設幸福新家園,實施“六到農家”工程。全面解決農村安全飲水問題,加快建設通鄉通村道路,加快推進新一輪農村電網改造,因地制宜實施農村沼氣建設,推動農村危房改造,改善村容村貌,建設農村新型社區。

西部地區進一步提升開放水平

這位負責人説,西部地區陸地邊境線長達1.8萬公里,與周邊14個國家和地區接壤,是我國通往中亞、南亞、東南亞以及俄羅斯、蒙古的重要通道,地緣優勢突出。西部地區的開放水平,決定着我國對外開放的廣度和深度。

今後一段時期,擴大西部地區對外開放,是我國對外開放戰略的重點。西部地區要實施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戰略,加大向西開放力度,不斷拓展新的開放領域和空間。國務院有關部門要抓緊研究推進沿邊地區開發開放的政策措施,加快推進重點邊境城鎮、重點口岸、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建設,打造沿邊對外開放橋頭堡和經濟增長極。加快發展內陸開放型經濟,建設重慶、成都、西安、昆明、南寧、貴陽等內陸開放型經濟戰略高地,積極推動寧夏形成我國面向阿拉伯、穆斯林國家開放的重要窗口。

西部大開發戰略(新聞背景)

西部大開發的範圍包括陝西省、甘肅省、青海省、寧夏回族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四川省、重慶市、雲南省、貴州省、西藏自治區、內蒙古自治區、廣西壯族自治區12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以及3個少數民族自治州,面積為685萬平方公里,佔全國的71.4%。1999年11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對西部進行大開發的戰略決策。2000年3月中旬國務院西部地區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正式成立並開始工作。2000年10月,中共十五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個五年計劃的建議》,把實施西部大開發、促進地區協調發展作為一項戰略任務,強調:“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加快中西部地區發展,關係經濟發展、民族團結、社會穩定,關係地區協調發展和最終實現共同富裕,是實現第三步戰略目標的重大舉措。”2001年3月,九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個五年計劃綱要》對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再次進行了具體部署。2006年12月8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並原則通過《西部大開發“十一五”規劃》。明確奮鬥目標 實現共同富裕

本報評論員

經國務院批覆同意的《西部大開發“十二五”規劃》公佈了,它是指導西部大開發五年工作的綱領性文件,也是貫徹落實中央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部署和國家“十二五”規劃綱要的重大舉措。

“十一五”時期,在黨中央、國務院的堅強領導和全國人民的大力支持下,在西部地區各族幹部羣眾艱苦奮鬥、不懈努力下,西部大開發取得了巨大成就。這五年是改革開放以來西部地區經濟發展速度首次超過東部地區的五年,也是西部地區經濟社會發展速度最快、質量最好、人民羣眾得實惠最多、對國家貢獻最突出的五年。西部地區已經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但是,我們也要看到,西部地區依然是我國區域發展的“短板”,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難點和重點。“十二五”時期要堅持把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放在區域發展戰略優先位置,進一步增強機遇意識、憂患意識,努力保持經濟社會長期持續平穩較快發展,實現地區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收入增速均超過全國平均水平,努力開創西部大開發新局面。

開創西部大開發新局面,要更加註重發展的質量和效益。要始終牢固樹立科學發展的理念,堅持把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主攻方向,不斷增強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既要保持一定的發展速度,又要在“好”上做文章,切實做到在發展中促轉變,在轉變中謀發展,努力走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西部特點的科學發展新道路。

開創西部大開發新局面,要更加註重充分發揮區域比較優勢。要深入實施以市場為導向的優勢資源轉化戰略,堅持走新型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道路,大力提升產業層次和核心競爭力,建設國家重要的能源基地、資源深加工基地、裝備製造業基地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為全國發展開闢更為廣闊的空間。

開創西部大開發新局面,要更加註重集中力量解決全局性、戰略性和關鍵性問題。要繼續把基礎設施建設放在優先位置,着力破解交通、水利瓶頸制約難題,加快構建適度超前、功能配套、安全高效的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加大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力度,從源頭上扭轉生態惡化趨勢,築牢我國生態安全屏障。要加快推進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使西部地區各族羣眾共享發展成果。

開創西部大開發新局面,要更加註重貫徹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的區域開發方針。深入實施區域發展總體戰略和主體功能區戰略,堅持一手抓好重點經濟區的培育壯大,形成帶動和輻射周邊發展的經濟高地;一手抓民族地區和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脱貧致富,落實好中央對民族地區的特殊扶持政策,推動貧困地區和民族地區實現跨越式發展。

開創西部大開發新局面,要更加註重凝聚各方力量。要堅持政府引導與發揮市場機制、中央支持與西部地區自力更生、西部地區與東中部地區共同發展相結合,進一步深化體制機制創新,大力實施內陸開放、沿邊開放戰略,引導各類要素向西部地區有序聚集,形成共同參與和支援西部大開發的良好局面。

發改委55號令政策解讀 篇二

工程管控注意事項

依據《國家電子政務工程建設項目管理暫行辦法》2007年(發展改革委第55號令相關規定:

1、適用範圍:適用於使用中央財政性資金的國家電子政務工程建設項目。

2、審批環節:第七條:電子政務項目原則上包括以下審批環節:項目建議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初步設計方案和投資概算。對總投資在3000萬元以下及特殊情況的,可簡化為審批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代項目建議書)、初步設計方案和投資概算。

3、工程建設依據和調整範圍:第十三條:項目審批部門對電子政務項目的項目建議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初步設計方案和投資概算的批覆文件是項目建設的主要依據。批覆中核定的建設內容、規模、標準、總投資概算和其他控制指標原則上應嚴格遵守。

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的編制內容與項目建議書批覆內容有重大變更的,應重新報批項目建議書。項目初步設計方案和投資概算報告的編制內容與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批覆內容有重大變更或變更投資超出已批覆總投資額度百分之十的,應重新報批可行性研究報告。項目初步設計方案和投資概算報告的編制內容與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批覆內容有少量調整且其調整內容未超出已批覆總投資額度百分之十的,需在提交項目初步設計方案和投資概算報告時以獨立章節對調整部分進行定量補充説明。

4、採購依據:第十六條:電子政務項目採購貨物、工程和服務應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採購法》的有關規定執行,並遵從優先採購本國貨物、工程和服務的原則。

5、建設內容調整:第二十條:項目建設單位必須嚴格按照項目審批部門批覆的初步設計方案和投資概算實施項目建設。如有特殊情況,主要建設內容或投資概算確需調整的,必須事先向項目審批部門提交調整報告,履行報批手續。對未經批准擅自進行重大設計變更而導致超概算的,項目審批部門不再受理事後調概申請。

6、前期經費來源:第二十二條:項目建設單位在可行性研究報告批覆後,可申請項目前期工作經費。項目前期工作經費主要用於開展應用需求分析、項目建議書、可行性研究、初步設計方案和投資概算的編制、專家諮詢評審等工作。項目審批部門根據項目實際情況批准下達前期工作經費,前期工作經費計入項目總投資。

7、建設資金申請:第二十三條:項目建設單位應在初步設計方案和投資概算獲得批覆及具備開工建設條件後,根據項目實施進度向項目審批部門提出年度資金使用計劃申請,項目審批部門將其作為下達年度中央投資計劃的依據。初步設計方案和投資概算未獲批覆前,原則上不予下達項目建設資金。對確需提前安排資金的電子政務項目(如用於購地、購房、拆遷等),項目建設單位可在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批覆後,向項目審批部門提出資金使用申請,説明要提前安排資金的原因及理由,經項目審批部門批准後,下達項目建設資金。

8、工程驗收:第三十條:電子政務項目應遵循《國家電子政務工程建設項目驗

收工作大綱》(附件四,以下簡稱《驗收工作大綱》)的相關規定開展驗收 工作。項目驗收包括初步驗收和竣工驗收兩個階段。初步驗收由項目建設單位按照《驗收工作大綱》要求自行組織;竣工驗收由項目審批部門或其組織成立的電子政務項目竣工驗收委員會組織;對建設規模較小或建設內容較簡單的電子政務項目,項目審批部門可委託項目建設單位組織驗收。

9、第三十一條:項目建設單位應在完成項目建設任務後的半年內,組織完成建設項目的信息安全風險評估和初步驗收工作。初步驗收合格後,項目建設單位應向項目審批部門提交竣工驗收申請報告,並將項目建設總結、初步驗收報告、財務報告、審計報告和信息安全風險評估報告等文件作為附件一併上報。項目審批部門應適時組織竣工驗收。項目建設單位未按期提出竣工驗收申請的,應向項目審批部門提出延期驗收申請。、電子政務項目後評價制度:第三十二條:項目審批部門根據電子政務項目驗收後的運行情況,可適時組織專家或委託相關機構對建設項目的系統運行效率、使用效果等情況進行後評價。後評價認為建設項目未實現批覆的建設目標或未達到預期效果的,項目建設單位要限期整改;對拒不整改或整改後仍不符合要求的,項目審批部門可 對其進行通報批評。、後期運行維護:第三十三條:電子政務項目建成後的運行管理實行項目建設單位負責制。項目建設單位應確立項目運行機構,制定和完善相應的管理制度,加強日常運行和維護管理,落實運行維護費用。鼓勵專業服務機構參與電子政務項目的運行和維護。

政策解讀 篇三

劍閣縣易地扶貧搬遷政策問答

1、問:國家為什麼要實施新一輪易地扶貧搬遷? 答:易地扶貧搬遷是“五個一批”精準扶貧的重要內容,通過實施易地扶貧搬遷,可以使居住在“一方水土養不活一方人”的廣大貧困羣眾儘快改變生產生活條件,早日脱貧奔康。同時,有利於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推進主體功能區建設。

2、問:易地扶貧搬遷的基本原則?

答:科學規劃,分步實施;尊重自願,積極引導;多樣選擇,擱實“靠牢”;政府組織,民主管理;居(住)產(業)結合,增收為要;嚴控面積,超標“無效”(不補);美觀適用,要素配套。

3、問:易地扶貧搬遷的對象有哪些?

答: 易地扶貧搬遷的對象主要是居住在不具備基本發展條件的邊遠高寒山區、洪水淹沒區、地災多發區以及生態脆弱、資源匱乏、扶貧成本過高、就地脱貧無望、限制或禁止開發地區的農村建檔立卡貧困户(簡稱易地扶貧搬遷户),以及需要同步搬遷的其他農户(簡稱同步搬遷户)。

4、問:易地扶貧搬遷的對象如何確定?

答:易地扶貧搬遷對象必須是經過精準識別進入國家扶貧開發信息系統,且在系統中已標註為“移民搬遷安置一批”的建檔立卡貧困户。已經脱貧或者未納入“移民搬遷安置一批”但又有

— 1 — 搬遷意願的貧困户,鄉鎮可以採取紙質備案方式完善資料,待扶貧系統中期調整時再按增一減一原則調整錄入。

5、問:易地扶貧搬遷對象建房審批程序有哪些? 答:按照户主申請、村委初審、鄉鎮審核、縣級審批、簽訂搬遷協議的程序進行。

6、問:如何核定易地扶貧搬遷家庭的補助人口? 答:2015年12月31日前在同一户口簿上的、具有劍閣户籍的農村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為補助依據,申報補助時以第一次打款時家庭實際自然人口為準,第一次打款後家庭實際增加的人員不列入搬遷補助對象,減少人員也不減少補助資金。

7、問:易地扶貧搬遷安置方式有哪些?由誰來確定? 答:主要分集中安置和分散安置兩種。集中安置主要指到統一規劃的集中安置點建房;分散安置主要包括插花新建安置、村內自主搬遷安置、購買合法商品房、投親靠友、購買農村空置房安置等。按照“宜聚則聚,宜散則散”的原則,由搬遷户自主選擇安置方式。

8、問: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如何規劃選址? 答:安置點選址由鄉鎮組織,在充分徵求搬遷農户意願的基礎上,初步確定安置地點和規模,經國土局、規劃局審核後,規劃部門牽頭編制規劃後實施。推行“三靠三進”搬遷安置。即:靠近縣城、靠近集鎮、靠近產業園區(產業帶)規劃建設安置區;允許搬遷户進縣城、進集鎮、進聚居點。

— — 9.問:易地扶貧搬遷住房建設標準是怎樣的?

答:按照“保障基本”的原則,堅持不超標、不攀比、不豪華、不空置,扶貧搬遷户人均住房建築面積不超過25㎡。國家規定扶貧搬遷户人均住房建設面積不超25㎡,一是考慮不加重扶貧搬遷户負擔,保障其基本住居需求;二是引導扶貧搬遷户轉變住居觀念,不貪大求洋,將更多的資金用於發展生產。

10、問:易地扶貧搬遷住房建設面積有沒有最高限額規定? 答:根據相關政策規定和我縣農村實際,1人户面積控制在50平方米以內(含附屬用房);2人及以上的户人均建築面積不超過25平方米,每户可建建築面積不超過30平方米的附屬用房,宅基地面積不得突破《四川省〈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辦法》的規定。

購買合法商品房單户面積最低不低於50平方米、最高不超過100平方米;鄉(鎮)集鎮、農村建房單户面積不超過150平方米(不含附屬用房)。

11、問:只有1人或2人的貧困户家庭如何建房? 答:對1-2人的建卡貧困户,由鄉鎮、村委會購買安全閒置房免費讓其居住,集中統建安置住房或者統建不超過50平方米的聯合式單元房。購買的閒置房、統建安置房、統建的聯合式單元房產權歸鄉鎮或村委會所有(對購買閒置房、統建的住房,資金仍然打到農户卡上,卡由村廉勤委統一保管,統一支付購房及建房材料等費用)。

— 3 — 12.問:易地扶貧搬遷對象能否擴建住房?

答:在佔地面積不再擴大的基礎上,搬遷對象在穩定脱貧後可以根據自身經濟條件改善狀況和實際能力,經書面申請,村鄉(鎮)審核同意後,5年後可以加層擴建。

13、問:非建檔立卡人口同步搬遷有哪些條件?

答:主要條件是與易地扶貧搬遷貧困户生活在同一遷出地,自然環境和發展條件具有同性質,可實施同步搬遷到統一規劃的集中安置點進行安置。

14、問:易地扶貧搬遷建(購)房補助標準是多少? 答:根據我縣農村實際情況,實行差異化補助。採取人、户、面積三者相結合的方式,1-2人户按2人户計算,以1-2人户5萬元/户補助為基數,分類別進行補助:一是到縣城購買合法商品房每增加1人按每人4.5萬元補助;二是到普安、城北城市規劃區購買合法商品房每增加1人按每人4萬元補助;三是到鄉(鎮)集鎮集中建、購買合法商品房每增加1人按每人3萬元補助;四是到鄉(鎮)統一規劃的村組集中安置點建房每增加1人按每人2萬元補助;五是農村分散安置(含插花安置、購買農村閒置空房、投親靠友)每增加1人按每人1.8萬元補助。以上五類補助標準中含附屬設施用房、水、電、沼氣及建新拆舊和舊宅基地復墾補助資金。

15.問:未納入搬遷的貧困户是否給予易地扶貧搬遷補助? 答:不可以,如果中期調整又納入了的建檔立卡“移民搬 4 — — 遷一批”的貧困户,可以給予補助。

16、問:同步搬遷户可以享受哪些建房補助政策? 答:同步搬遷户可以免費享受集中安置點形成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其住房建設補助標準為每户2萬元。住房建設面積參照易地扶貧搬遷貧困户建房標準執行,建新必須拆除舊房,拆舊必須復墾或退耕還林方能享受補助。

17、問:易地扶貧搬遷資金從哪裏來?

答:易地扶貧搬遷資金由五部分構成,主要包括中央財政預算內補助資金、省級財政籌集的地方政府債務資金、專項建設基金、地方政府承接的長期貼息貸款和農户自籌資金;同步搬遷補助資金由縣財政籌集資金解決。

18、問:易地扶貧搬遷資金是否可以納入鄉鎮統籌調劑? 答:不可以,只能用於易地扶貧搬遷對象的住房建設、公共配套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

19、問:易地扶貧搬遷資金如何管理?

答:縣平台公司(劍雄農業公司)設立易地扶貧搬遷資金專户,承擔易地扶貧搬遷項目轉貸資金的核算,嚴格項目資金使用管理。中央預算內補助資金按下達渠道的規定執行,國農公司轉貸資金按有關政策執行,兩類資金嚴格執行縣級報賬制度,實行專賬核算、專款專用、專户管理、封閉運行,按資金使用性質分類管理。

20、問:如何撥付購房户易地扶貧搬遷資金?

— 5 — 答:對購買商品房、閒置空房、投親靠友安置的搬遷貧困户需將規定的資料、證明、證件具備齊全,且面積符合規定,並拆除舊房、宅基地復墾或退耕還林後,一次性撥付建房補助資金。

21、問:如何撥付自建房户易地扶貧搬遷資金?答:搬遷對象建房補助資金實行一卡通打卡直髮,分四次進行撥付,即按“30%、30%、20%、20%”撥付。第一次撥付:農户建房全面啟動後,經村、鄉(鎮)審查認定面積等符合規定,需提供現場啟動圖片資料撥付補助資金總額的30%;第二次撥付:農户建房主體工程完工撥付30%;第三次撥付:經鄉(鎮)、縣兩級驗收合格,併入住新房後撥付20%;第四次撥付:拆除舊房和復墾後再兑現20%的建房補助資金。

22問:易地扶貧搬遷建房補助的用途是什麼?

答: 易地扶貧搬遷建房補助僅限用於建檔立卡貧困搬遷户安置住房建設。

23問:配套基礎設施建設投資規模是多少?按怎樣的程序操作?

答:投資規模按搬遷人數每人3.2萬元規劃建設,根據安置區的實際,本着實事求是、缺啥建啥的原則包乾使用,需嚴格按照招投標相關程序組織建設。

24問:配套基礎設施建設資金怎樣撥付?

答:根據《劍閣縣易地扶貧搬遷工程實施細則》的規定,如 6 — — 果村民自建,項目啟動時撥付項目資金的30%,工程量完成100%時撥付項目資金的60%,竣工驗收後撥付項目資金的10%;如果發包,項目啟動時撥付項目資金的30%,工程量完成100%時撥付項目資金的50%,竣工驗收審計後撥付項目資金的10%,剩餘10%作為工程質量保證金,項目交付使用一年後,由項目鄉(鎮)組織項目村進行復驗,複驗合格後,撥付工程質量保證金。

25問:配套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報賬資料有哪些? 答:施工單位在申請撥款時必須提供:資金撥付審批表、税務發票、施工隊伍確定相關資料、中標通知書、施工合同、工程量清單、工程預決算書、審計報告、階段性和隱蔽性工程驗收記錄原始憑證、工程建設對比圖片、有關會議紀要文字、影像等證明材料。

26.問:進城進鎮購房搬遷安置的貧困户申請補助需要提供哪些資料?

答:選擇進城鎮購房安置的,須提供在房管局備案的房屋購置合同原件(二手房需提供過户後的房屋產權證)、付款依據原件、納税票據、户籍遷移等證明材料,並完成拆除舊房和土地復墾或退耕還林。

27.問: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建設用地如何調劑? 答:由鄉鎮會同集體經濟組織,結合實際情況,發揮村民協商作用,採取“互換土地、自佔自調、統一調配、經濟補充”,根據地塊位置和地力產值等因素,自主協商換地補償價格,落

— 7 — 實建房用地。

28.問:安置點配套基礎和公共服務設施是否計入安置房建設成本?

答:安置點內道路、污水處理等必要的公共服務設施實行統一建設,扶貧搬遷户和隨遷户均不承擔費用。凡入户的管、網、線、表等由安置搬遷户自行負責。

29、問:易地扶貧搬遷對象進城進鎮購房後其户口是否需要轉為城鎮户口?

答:“十三五”前國家優惠政策重點向農村傾斜,隨着城鎮化進程加快推進,“十三五”後國家優惠政策將重點向城鎮傾斜。鼓勵搬遷對象將户口轉為城鎮户口,不強迫搬遷户轉户口。

30.問:遷入城鎮的貧困户,可享受哪些社會保障? 答:對遷入城鎮並落户的貧困人口,符合政策規定的,可納入城鎮最低生活保障、社會保險保障和技能培訓。

31、問:扶貧搬遷户可否重複享受易地扶貧搬遷、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鈎、農村危舊房改造、地質災害避險搬遷農户補助資金?

答:不能。納入易地扶貧搬遷建檔立卡貧困户只能享受易地扶貧搬遷政策補助。

32.問:進城進鎮可否再規劃安置區?新建安置區建設用地使用什麼性質土地?

答:(1)進城進鎮,若有足夠存量合法商品房,鼓勵搬遷户購買合法商品房(產權房),原則上不再規劃集鎮安置區。

— —(2)新建安置區進行安置的原則使用鄉鎮集體土地進行建設。33.問:安置區是否建設畜禽圈舍? 答:按安置區規劃確定。

34、問:聚居點建設規模如何確定?

答:根據搬遷羣眾意願,提倡小規模、組團式、微田園聚居,適度集中,每個集中安置點宜控制在5-20户,每個村可以建設多個集中安置點,要按照“科學佈局、功能完善、特色鮮明”的要求,建設前庭後院、錯落有致、安全適用的住房,嚴禁出現新的“軍營式”與“夾皮溝”佈局。

35.問:易地扶貧搬遷後,原有房屋是否可以保留? 答:不可以。安置後,收回搬遷户原有宅基地使用權,註銷搬遷户原有住房產權並拆除復墾,復墾後交回原集體經濟組織。

36、問:貧困户不願搬遷、不願意拆除舊房怎麼辦? 答:貧困户不願搬遷的、不願意拆除舊房的不納入易地扶貧搬遷計劃,根據其住房現狀,可申請調整納入農村危舊房改造等項目保障其安居。

37.問:易地扶貧搬遷户搬遷後,是否保留原土地承包經營權和林權?

答:保留。鼓勵流轉給專業合作組織或經營大户。38.問:搬遷户有什麼後續發展政策?

答:根據安置地產業發展、搬遷對象的技能水平,有針對性地組織其參加技能培訓和創業培訓。扶持有生產經營能力的

— 9 — 搬遷農户流轉農民的土地,從事規模經營。鼓勵搬遷農户成立或加入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村合作經濟組織,享受當地農民同等的產業政策待遇。

支持鄉鎮和村社加大土地流轉力度,用好用活退耕還林等政策,採取“搬遷+園區、搬遷+旅遊、搬遷+物業、搬遷+專合、搬遷+流轉、搬遷+勞務”等途徑解決搬遷羣眾後續產業發展和持續增收等問題,確保搬遷户“搬得出、穩得住、有事做、能致富”。

39、問:易地扶貧搬遷項目檔案管理如何規範? 答:易地扶貧搬遷必須規範全過程檔案管理,包括搬遷對象台賬、“一户一檔”(申請書、户主身份證和户口簿複印件、新舊房屋對比照片、原宅基地面積)、工程建設、規劃、施工圖設計、清單預算、工程監管、竣工驗收、審計決算等資料)、資金管理(含撥付使用情況及支付台賬等)、拆除復墾(含實施方案、完成情況、圖片等)、搬遷對象銷號、社會保障、扶持措施等文字、圖片和影像資料。縣以工代賑辦、縣平台公司和項目鄉鎮要確定專人負責檔案收集管理,易地扶貧搬遷安置結束後,所形成全部檔案移交縣檔案局管理。

40、問:對政策不清楚,向誰諮詢?

答:可向當地村兩委、駐村幹部、第一書記、鄉鎮人民政府諮詢,也可以直接向縣以工代賑辦諮詢。

— —

政策解讀 篇四

【政策解讀】關於對《銅川市人民政府關於進一步做好新形勢

下就業創業工作的實施意見》相關政策解讀

本次市政府出台的《實施意見》,相比較之前的就業創業政策有很大的創新突破。政策體系以穩就業、兜底線、擴平台、促創業、惠民生、助發展為主線,着力培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新引擎。主要體現在突出就業重點羣體、擴大政策覆蓋範圍、降低政策受惠門檻、優化就業創業環境、激發創新創業活力,實現創新支持創業、創業帶動就業的良性互動發展。現將相關政策解讀如下,請認真研讀,深刻理解掌握政策的實質內涵,融會貫通到實際工作中,更好地服務於羣眾。

關鍵詞:創業孵化補貼

第四、十二、十四條:將園區、景區全部確定為創業孵化基地,入駐企業可享受創業孵化補貼政策;鼓勵支持有條件的民營企業投資建設創業孵化基地,對利用國有集體閒置廠房創辦的企業列入孵化補貼範圍;將全市建成的“美麗鄉村”示範村確定為創業孵化基地。

解 讀:即由市、區縣兩級建設的園區、景區,民營資本利用國有集體閒置廠房創辦的企業以及美麗鄉村示範村不再認定即可列為創業孵化基地,享受各項孵化補貼政策。同時,市級將全市創業孵化補貼資金按照市、區縣兩級孵化基地實際建設情況統一分配,市、區縣兩級人社、財政部門根據政策規定對孵化基地予以補貼。今後,全市創業孵化基地建設採取分級負責方式。即市級、區縣級創業孵化基地分別由市、區縣就業部門負責政策指導、幫扶、申報備案等工作。

關鍵詞:一次性崗位開發補貼

第六條:企業接收高校畢業生見習且留用的,按留用人數對企業給予每人2000元的一次性崗位開發補貼。

解 讀:即高校畢業生在企業見習期滿後,與見習企業簽訂一年以上勞動合同並由企業繳納社會保險費後,企業即可享受該政策。

關鍵詞:一次性吸納就業補貼 第六條:中小微企業新招用畢業2年內高校畢業生,與其簽訂1年以上期限勞動合同並按規定繳納社會保險費的,按每招用1人1000元的標準給予一次性吸納就業補貼。

解 讀:即中小微企業吸納高校畢業生就業並符合規定的給予企業一次性補貼。

關鍵詞:求職創業補貼

第六條:將一次性求職補貼調整為求職創業補貼,對象範圍擴展到享受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已獲得國家助學貸款及本人系烈士子女的畢業高校畢業生,標準提高至每人2000元。技師學院高級工班、預備技師班和特殊教育院校職業教育類畢業生可參照高校畢業生享受就業見習和創業補貼。

解 讀:即銅川職業技術學院、銅川技師學院符合條件的畢業生可享受求職創業補貼。同時,我市生源在市內外技師學院和特殊教育院校接受職業教育的並符合規定的可享受與高校畢業生同等的就業見習和創業補貼。

關鍵詞:税費減免

第七、九、十八條:將就業困難農民工納入企業社保補貼、企業定向税費減免範圍;將企業吸納就業税收優惠的人員範圍由失業1年以上人員調整為失業半年以上人員;高校畢業生、登記失業人員、農村轉移勞動力等重點羣體創辦個體工商户、個人獨資企業的,可依法享受税收減免政策。

解 讀:即由企業提出申請,將吸納失業人員報人社部門備案後,税務部門按照政策核減税費。

關鍵詞:退役士兵培訓補貼

第八條:我市自主就業退役士兵凡參加各類就業創業培訓的,回銅後可持培訓結業證書向户籍地就業部門申請,按1200元的標準給予個人補貼。解 讀:即我市户籍的自主就業退役士兵持2015年以來的職業培訓合格證書在户籍地就業部門申請補貼。

關鍵詞:電子商務一次性創業補貼

第十一條:對通過網上交易平台實名註冊認證且從事電商經營的創業者,給予2000元的一次性創業補貼,並可申辦創業擔保貸款。解 讀:即在我市從事電子商務經營活動並在網上註冊6個月以上的創業者可在居住地就業部門申請辦理一次性創業補貼和創業擔保貸款。

關鍵詞:創業見習基地補貼

第十三條:對選派到創業見習基地參加創業見習的,按照實際參訓人員每人每月1000元的標準給予創業見習基地補貼,補貼期限最長不超過6個月。

解 讀:即凡我市現有的各類孵化基地和創業大賽取得前三名的企業均可列入創業見習基地,對有創業願望的人員簽訂創業見習協議並在創業見習期間,創業見習基地可享受該項補貼。

關鍵詞:援企穩崗補貼

第十九條:將失業保險基金支持企業穩崗政策實施範圍擴大到所有依法參保繳費、不裁員或少裁員企業,給予不超過企業及其職工上實際繳納失業保險費總額50%的穩崗補貼,所需資金從失業保險基金中列支。

解 讀:即同時具備依法參加失業保險並繳納失業保險費以及上未裁員或裁員率低於統籌地區城鎮登記失業率的企業均可申請穩崗補貼。

關鍵詞:農民工自願參加失業保險

第十九條:推行農民工自願選擇參加城鎮職工失業保險制度,按城鎮職工同比例繳費並享受同等失業保險待遇。

解 讀:即農民工在自願的前提下可選擇參加城鎮職工失業保險,按城鎮職工同比例繳費,失業後與城鎮失業人員享受同等失業保險待遇。

關鍵詞:放寬失業人員職業培訓機構條件

第十九條:允許具有各類資質的培訓機構參與對失業人員培訓。

解 讀:即允許各類具有職業教育、技能培訓資質的機構及技工院校開展失業人員職業培訓。

關鍵詞:提高失業人員培訓補貼標準

第十九條:失業人員參加職業培訓,補貼標準由當地2個月失業保險金標準提高到3個月失業保險金標準。

解 讀:即失業人員在待遇享受期內按照《陝西省失業保險職業培訓和職業介紹補貼申領和支付辦法》規定參加職業培訓,其培訓補貼由培訓機構按標準享受。關鍵詞:促進失業人員就業創業

第十九條:對領取失業保險金期間從事個體經營、合夥經營的失業人員,一次性發放應領取的失業保險金。對失業人員自主創業辦理工商營業執照並正常經營的,一次性發放應領取的失業保險金,並從失業保險基金中給予每人2000元創業補貼。

解 讀:對自主創業、合夥經營且正常經營的失業人員,可申請一次性領取已經核定而尚未領取期限的失業保險金,並從失業保險基金中一次性給予每人2000元的創業補貼。

關鍵詞:鼓勵用人單位吸納失業人員

第十九條:對主動吸納失業人員,並與之簽訂1年以上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按每安置1名失業人員給予1000元的標準發放安置補貼。

解 讀:即吸納正在領取失業保險待遇或領取失業保險金期滿尚未就業的失業人員,並與之簽訂一年以上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從失業保險基金中按每安置一名失業人員給予1000元標準對用人單位發放安置補貼。

關鍵詞:符合條件的低保家庭可延長原政策享受時限

第十九條:對實現就業或自主創業收入尚不穩定,且已不符合最低生活保障條件的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城市的可按原政策給予6個月的最低生活保障,農村的可按原政策給予12個月的最低生活保障

解 讀:即對實現就業或自主創業但收入仍不穩定的低保家庭,城鎮和農村家庭可分別繼續享受6個月、12個月的低保補貼政策。

關鍵詞:技能崗位補貼

第二十條:對在生產一線崗位工作並當年取得高級技師資格證書的,給予一次性5000元的技能崗位補貼。

解 讀:即在我市生產一線崗位當年取得高級技師資格證書的,由市級就業部門給予個人技能崗位補貼。

銅川公共就業服務網:7031/tcjyweb/ind 銅川市就業管理局諮詢電話:0919-3198425

政策解讀 篇五

《關於縣以下機關建立公務員職務與職級

並行制度的意見》政策解讀

2014年12月2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七次會議審定通過了《關於縣以下機關建立公務員職務與職級並行制度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並於2015年1月15日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文件予以印發。

一、《意見》出台的背景和意義

1、背景:2006年我國公務員法頒佈實施以來,相關配套法規制度不斷完善,公務員的素質、能力和作風建設全面加強,公務員隊伍建設取得明顯成效。但基層公務員,特別是在縣以下機關公務員,因受機構規格等因素限制,職務晉升空間小、待遇得不到提高的矛盾仍然突出,急需加以解決。從目前情況看,公務員提高待遇主要靠晉升職務,級別的激勵作用沒有得到充分發揮。中組部、人社部根據黨的十八大關於深化幹部人事制度改革的精神和十八屆三中全會關於推行公務員職務與職級並行、職級與待遇掛鈎制度要求,經反覆調研,起草了《縣以下機關實施公務員職務與職級並行制度的意見》,經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七次會議通過,由中辦、國辦印發到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中央和國家機關各部委(人民團體)貫徹執行。

2、意義:建立公務員職務與職級並行制度,對於加強基層公務員隊伍建設、穩定基層公務員隊伍意義重大。

—1—

首先,這一制度的建立,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打破基層公務員晉升的“天花板”,拓寬基層公務員上升空間。2014年國中央下發加強鄉鎮公務員隊伍建設意見規定,鄉鎮可以設科級非領導職務,此前是不允許的。如今又出台新的制度,共同為基層公務員,特別是鄉鎮公務員的晉升搭建了“立交橋”,或將改變基層公務員職務晉升“千軍萬馬擠獨木橋”的現狀。

其次,這一制度的建立,將改善長期紮根基層的公務員的待遇。由於我國公務員薪酬待遇主要與職務和職級捆綁,一個公務員職務職級的高低,與其收入關係密切。此前,一個在鄉鎮工作20年的科員的工資,甚至可能比不上一個工作剛剛滿5年但任副科級領導職務的本科畢業生,職務職級並行制度的建立,則可以有效地解決這一問題。

再者,建立了合理的職級上升通道,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減少“跑官要官”等不正之風,從源頭上減少腐敗現象。

3、什麼叫職務與職級並行:根據《公務員法》和2006年國家工資改革相關政策,國家公務員職務分為領導職務和非領導職務,領導職務共10個層級(國家級正職、國家級副職、省部級正職、省部級副職、廳局級正職、廳局級副職、縣處級正職、縣處級副職、鄉科級正職、鄉科級副職),非領導職務有8個層級(巡視員、副巡視員、調研員、副調研員、主任科員、副主任科員、科員、辦事員);而公務員級別共有27個職級(即1-27級)。職務與職級是相互聯繫、相對獨立、相對分離的。職務反映職級,—2—

職級對應一定的職務,職務職級都與工資掛鈎。從功能上來看,二者的區別在於,職務的設置給公務員帶來權力以及責任義務的承擔,職級的設置給公務員帶來物質利益以及職業尊嚴的滿足。推行職務與職級的並行,實質是使職級真正成為公務員的一條獨立的職業發展階梯。那些不能晉升職務的公務員,也可以通過晉升職級獲得合理的待遇和尊嚴。

二、《意見》基本精神

(一)總體要求和基本原則。詳見《意見》。

(二)制度的主要內容

1、職級的設置。(在已有職務的同時),對縣以下機關公務員設置了5個職級,由低到高依次為科員級、副科級、正科級、副處級和正處級。

2、職級晉升條件。公務員晉升職級,主要依據任職年限和級別。一是晉升科員級須任辦事員滿8年,級別達到二十五級。二是晉升副科級須任科員或科員滿12年,級別達到二十三級。三是晉升正科級須任副科級或鄉科副職、副主任科員滿15年,級別達到二十級。四是晉升副處級須任正科級或鄉科正職、主任科員滿15年,級別達到十九級。五是晉升正處級須任副處級或縣處級副職滿15年,級別達到十七級。任職年限,從晉升職級或正式任命職務之月起按週年計算,滿12個月為1週年。任現職級或職務期間每有1個考核為優秀等次,任職年限條件縮短半年;每有1個考核為基本稱職等次,任職年限條件延長

—3—

1年。

3、職級晉升辦法。對達到規定任職年限和級別條件的公務員,依據德才表現和工作實績,在本單位或規定的範圍內進行民主測評,經考核合格的晉升職級。公務員晉升職級,應包括初核、民主測評和考核、公示、報批等環節,按所任職務的管理權限進行審批。

4、職級晉升後的待遇。公務員晉升職級後,享受相應職務層次非領導職務的工資待遇。

5、職級晉升後的管理。公務員晉升職級後,工作崗位不變,仍從事原崗位工作。晉升領導職務或非領導職務,按現行規定執行。

(三)實施範圍

實施範圍包括縣(區)和鄉(鎮)列入公務員法實施範圍的機關和經批准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機關(單位)中,已進行公務員登記備案或參照公務員法管理機關(單位)工作人員登記備案的在編人員。機構規格高於正處級的縣(區),其所屬黨委、政府工作部門等不列入實施範圍。

中央和省駐列入實施範圍的縣(區)正科級及以下單位中,已進行公務員登記備案或參照公務員法管理機關(單位)工作人員登記備案的在編人員,參照執行。

(四)其他有關問題

一是專業技術類、行政執法類等類別公務員建立職務與職級

—4—

並行制度的辦法另行制定。相關辦法出台前,暫按此執行。

二是公務員晉升職級後兑現待遇所需資金,按行政隸屬關係和現行經費保障渠道解決。

三、關於我區貫徹《意見》的幾點建議

(一)廣泛學習宣傳。利用綜合性大型會議,組織廣大幹部和普通公務員學習知曉政策,讓廣大公務員及時領受中央政策的温暖。

(二)認真開展調查摸底,做好實施前期準備工作。深入傳達文件精神,要求各相關單位先行做好人員摸排工作。

(三)主動與主管部門聯繫彙報,爭取政策早日落實兑現。做好溝通銜接,及時關注《意見》的具體貫徹要求,切實把好事辦好辦實。

—5—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repn58.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