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農村產業發展規劃書【通用多篇】

農村產業發展規劃書【通用多篇】

農村產業發展規劃書【通用多篇】

農村產業發展規劃書 篇一

發展“一村一品”支柱產業,是促進農業經濟結構調整,加快發展區域特色產業的平台,是促進農業增效的重要途徑,是實現農民增收,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載體。為了認真貫徹落實黨和政府用心發展現代農業,促進農民增收的有關會議要求,結合我村實際,科學規劃建設,特制訂“一村一品”產業發展計劃。

一、峪口村基本狀況

我村位於嶺前鎮鎮南1公里處,地勢平坦,交通便利,轄4個村民小組,312户,1105人。耕地面積2600畝,其中蘋果種植1800畝,人均1.3畝,蘋果平均每畝收入5100元,當地蘋果已成為廣大農民增收的支柱產業。利用水資源充足,加快發展養殖業,目前各類養殖户200户,豬羊存欄1800多頭、養雞3500只,規模養殖户5個,利用豐富有機肥源,建成沼氣池300口,初步構成“果、畜、沼”良好生態園生產模式。現有果業專業合作社1個,果農協會1個,從事果業技術推廣的持證農民技術員25名,果品銷售經紀人26人,年銷果品2000噸以上。廣大果農學科技,用科技的熱情很高,果園管理技術規範,村兩委會一班人用心探索,思路明確,為“一村一品”蘋果產業發展帶給了堅實有力的組織保證。

二、主導產業發展現狀

近年來,我村依託蘋果優生區的自然資源優勢,堅持以蘋果產業作為優化農村經濟結構、增加農民收入的一項優勢產業來抓;以推廣四項關鍵技術為重點,強化果園管理,狠抓結構調整,建全服務體系,果業產業化發展步伐明顯加快;以“因地制宜、發揮優勢、突出特色、壯大產業”為指導,按照“增優生、穩適生、減次生”的原則,堅持“超多發展早熟,適度發展中、晚熟,增加晚熟”的思路,努力加快蘋果產業的開發步伐,使我村果業區域佈局得到了優化,品種結構得到了調整,初步建成現代農業示範園500畝。2010年人均純收入5500元,僅果業一項收入5000元,佔全村人均純收入90%。

我村圍繞蘋果產業發展,按照“民辦、民營、民受益”的原則,註冊成立了嶺前鎮種家福蘋果種植專業合作社,完善了內部分配、民主管理等制度,建立了“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利益聯結機制,果農專業合作社在苗木帶給、病蟲防治、果品銷售、信息服務等方面為果農帶給產前、產中和產後全程服務,深受果農歡迎。目前,電腦購置及互聯網寬帶接入工作正在用心的籌備和協調之中,即將實現及時發佈果業產銷信息,在生產、銷售關鍵時期,及時帶給技術諮詢和供求信息服務,為果品生產帶給強有力的保障。充分發揮果農協會作用,擴展帶動全鎮果業發展,同時用心加快中早熟新品種更新換代,盡超多地增加果農收入,使我村蘋果產業走上可持續發展之路。

但蘋果產業的發展還存在以下問題:

(一)扶持力度不夠,投入嚴重不足;

(二)組織化程度差,市場不規範;

(三)品種結構單一;

(四)產業佈局不合理,產業層次低。

三、主導產業發展規劃

1、改善配套建設,加快產業發展

發揮兩委會和果農協會作用,以發展“一村一品”為契機,進村入户做工作,透過算帳、比較,果農現場説教等辦法,讓果農打消思想顧慮,繼續擴大種植面積,改良新品種。以品種結構調整為抓手,準備從2011年起,分批對全村老果園進行示範改造,改良品種,提高授粉率。三年內發展早熟品種示範園150畝,中熟品種粉紅女士100畝;改良樹種450畝,新增種植面積110畝。

改善基礎設施和水利設施,增強抵禦自然災難的潛力。完善渠井雙灌,計劃新鋪設主管道1.1km,完善二支渠二級抽水設施、配套渠系2600m,完成800畝節水灌溉,硬化果區田間道路1900m,配套綠化。建設450畝防雹網示範試驗區,防禦自然災害,減少產業損失,總結完善防雹試驗區生產技術,進一步推廣。提高無公害,打造綠色無公害蘋果。力爭三年蘋果套袋優袋率到達90%以上,果品商品率從80%提高到90%以上,優果率從70%提高到85%,五年全部實現綠色果品生產。

2、加強培訓,提高種植水平

以專業合作社、協會為依託,邀請縣果業局科技人員,省果樹所的專家舉辦專題講課和果園示範,購買光盤進行集中播放,到達每個生產季節和重點管理季節培訓一次,以實現適時指導,提高果農種植水平。進一步協商簽訂與陝西省西北農業科技大學聯合建設蘋果產業化科技示範與科技入户工程,藉助西農蘋果試驗站的技術力量,依託鎮蘋果服務站,建立統防統治專業隊。每年安排兩次外出學習時間,學習技術,學習經驗。

3、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經濟效益

今後爭取在推廣防雹網、誘蟲燈、反光膜等新技術的同時,90%的果園實施果園種草,新增家畜400頭,建設沼氣池80口,在現有“果、畜、沼”模式下用心推廣“果、草、畜、沼、肥”五配套模式,生態果園果樹下種草,草養豬,豬圈旁建沼氣池,沼氣照明做飯,沼氣渣作為無機肥可上果樹,沼液也可作為葉面肥直接噴施果樹,既節省肥料支出,又能確保果品綠色安全,大大提高優果率。

在所有果園中,大力推廣“四大關鍵技術”個性是對老園,以徹底解決通風透光問題,並對品質不優的果園進行置換,對於果園超多盲目的施肥,進行全面指導,科學、合理施肥,增加有機農家肥的使用,在病蟲防治中,用心推廣果袋套袋,針對蟲病的生活習性,加強生物防治,防止病蟲害大面積發生。

4、服務體系及產業化建設

充分利用互聯網的宣傳作用,註冊網站,完善產銷信息傳輸系統。全方位宣傳我村蘋果優質各項指標和四季無公害管理,建立峪口村有機蘋果生產基地,在原有供銷市場上用心開拓省市各級市場,用心參加全國各地蘋果展銷會,利用專業合作社優勢與全國大型連鎖超市對接,逐步探索“果農—專業合作社—超市”的供銷模式,這樣大大提高果農收入。申請註冊蘋果商標,進行初級包裝,完善果品貯藏設施,提高果品貯藏科技含量,力爭2013年建成儲量2000噸冷庫一個,新建兩座標準化蘋果展銷廳,推動產業鏈條的緊密和拉長。根據全鎮乃至全縣果樹發展現狀,當務之急成立加工原料基地,逐步引導加工企業進行發展精深,加大提高生產效益,提升產業層次。舉辦蘋果文化相關活動,催生旅遊產業,開辦農家樂,到十二五末全村建立觀光示範園100畝。

5、多方籌措資金,切實加強投入

我村在資金籌措方面,將採取爭取上級財政支持,業務部門扶持,發揮龍頭企業合作,信用社貸款支持,羣眾自籌等多方渠道加大對“一村一品”蘋果產業的投入。

四、發展目標:

在今後的發展中不斷提高我村的蘋果產業化水平,加快構成蘋果良種化、規模化、標準化和產銷一體化的格局,實現我村蘋果生產由數量型向質量效益型的轉變,到2014年,經過三年努力,力增新品種、新技術於一體的現代果業示範園到達1000畝;果業產業覆蓋率到達全村的90%,優果率到達90%以上,畝均產值到達8000元;建立中早熟蘋果基地,註冊蘋果商標,修建2000噸冷藏庫1個,300㎡果品展銷廳2個,使人均收入每年增加1000元,力爭使峪口村蘋果生產水平到2014年基本實現全市果業科技展示第一村。到十二五末引進蘋果深加工企業1個,初步構成產業鏈,人均純收入到達10000元,真正使我村成為高標準“一村一品”蘋果產業名牌村。

農村產業發展規劃書 篇二

黨中央、國務院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大歷史任務,其具體目標是“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禮貌,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簡短的二十個字,高度概括了新形勢下農村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發展的具體要求,其中“生產發展,生活寬裕”是新農村建設的首要任務,核心目標是發展農村生產力,挖掘農業內部增收潛力,廣闢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就業途徑,構成農民增收的長效機制。我村作為新農村建設示範村,根據我村自然條件、現有狀況及發展潛力,提出以三大主導產業帶動特色休閒觀光農業發展的思路,制定產業發展規劃。

一、鑫源村概況及產業現狀

1、基本村情

鑫源村位於佛坪縣西北角,距縣城72公里,鑫源鄉政府建於其中,金水河縱貫南北。全村有6個村民小組,134户,498人,平均海拔1100米,屬暖温帶大陸性氣候,年平均氣温11.5℃,無霜期210余天。全村有勞力252人,農村經濟主要以種植業和傳統的養殖業及勞務輸出為主,2009年底全村人均純收入3214元。

2、農業產業發展狀況

鑫源村海拔高,氣候温潤,適宜中藥材的栽植,近年來,鑫源村大力發展三大主導產業,以山茱萸,生豬,為主導產業,止2010年底全村累積發展1860畝,墾撫管理1800畝。鑫源村又處於自然保護區的核心區和緩衝區,加之鑫源村是金水河的發源地,境內山清水秀,生態環境保護良好,大熊貓、羚牛等國家一類保護動物經常出沒,有着得天獨厚的旅遊資源,是全縣確定的以縣城——涼風埡—黑龍潭—鑫源的以秦嶺山水峽谷風情觀光的大眾性旅遊線路的出口,開發當地的旅遊資源又將成為鑫源村新的產業發展方向。

目前鑫源村共有耕地478畝,其中水田257畝,旱地221畝,人均耕地到達0.95畝,人均佔有水田到達0.51畝,共有堰渠5條10000米,保灌水田250畝,境內年降雨量938毫米,由於降雨時空分佈不均,冬春少雨,夏旱秋淋,農業生產受到必須制約;全村共有經濟園林3000畝,其中山茱萸1860畝,板栗200畝,厚朴、杜仲、木瓜等經濟園林800畝,新建梨園55畝,有可利用荒坡、荒山860畝;

二、鑫源村產業經濟發展的指導思想、原則和目標

(一)指導思想:

圍繞“生產發展、生活寬裕”的目標,以市場為導向,以科技為支撐,以規劃為龍頭,以農業結構調整和產業化經營為主體,推進現代農業建設,以自然、生態資源為依託,大力發展旅遊業,廣闢農村富餘勞動力就業途徑,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壯大羣眾經濟實力,把鑫源村建設為經濟繁榮村民富裕、社會和諧、環境優美的社會主義新農村。

(二)基本原則:

1、堅持實事求是,量力而行的原則。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以求真務實的態度和真抓實幹的工作作風推進農村經濟建設,力戒形式主義和盲目攀比。

2、堅持穩步推進,務求實效的原則。要根據客觀狀況,因勢利導,抓好示範帶動,做到以點帶面,點面結合,紮實推進,務求實效。

3、堅持突出產業,全面發展的原則,堅持以發展農村經濟為中心,將生產發展放到新農村建設的首要位置,做大做強主導產業,優化和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帶給產業支撐。

4、堅持尊重民意,發揮村民主體作用的原則。充分尊重農民的意願,以政策和市場為導向用心引導農民優化調整產業結構,發揮農民主體作用,透過城鄉互助資金協會的推動作用,帶動優勢產業開發,帶動農業結構調整,帶動農民增收。

(三)產業經濟建設目標

近期目標:透過組建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帶動更多的農户參與,提高農民的組織化程度,到2010年農民人均純收入到達5000元以上,遞增15%。

長期目標:用5年時間,把鑫源村真正建成以生態旅遊和特色農業為主導產業的新農村,村民人均收入到達8000元以上,年遞增8%,實現小康,農民安居樂業,生活富足,社會和諧。

三、重點項目建設

(一)農業基礎設施建設

1、農村水利設施建設

(1)農田灌溉工程。

(2)農村飲用水安全工程。

2、耕地質量建設:加強中低產田改造,實施測土配方施肥,提高地力;加強基本農田保護,推廣良種良法和農業機械化,全面提升農業生產效率,至2010年良種覆蓋率90%,農業機械化水平有較大提高。

(二)產業經濟建設

按照“抓大户、抓示範、抓亮點”的思路,堅定不移地抓好山茱萸、板栗、生豬農業三大主導產業,擴大規模、規範管理、提高效益,進一步夯實農民增收中的產業支撐項目。新發展山茱萸200畝,墾撫管理800畝;嫁接改造野生板栗200畝,墾撫管理600畝;生豬飼養量到達800頭,出欄550頭。按照“一村一品”模式,以培育示範大户為重點,繼續抓好天麻、豬苓、核桃、食用菌、魔芋、土雞、中蜂、特種養殖等區域優勢產業。發展天麻3000平方米,豬苓1700平方米,核桃100畝,中蜂750箱,土雞飼養量1500只以上,特色養殖實現突破。

(三)努力拓寬增收渠道,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

1、調整農業產業結構,促進農民增收。一是透過主導產業帶動更多的農户參與,透過組建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提高組織化程度,從生產、加工、流通、銷售等方面全程服務,確保農民產生效益;二是發展板栗、生豬、山茱萸產業,增加農民收入。

2、大力發展二、三產業,尤其是大力發展以旅遊業為主的餐飲娛樂服務業,以飽滿的熱情,特色的徽菜,特有的民俗風情,優質的服務吸引遊客,從而使農民增收。

3、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增收。大力實施農村勞動力轉移“陽光工程”,做好農村勞動力的技能培訓,提高勞動者素質,擴大就業空間,壯大勞務經濟增加農民收入,至2010年各種技能培訓農民達1000人,外出務工農民120人,人均創收2萬元。

4、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針,確保各種惠農政策資金落實到位,充分調動農民參與新農村建設的用心性,增強農民增收活力。

(四)壯大村羣眾經濟實力

在不違背國家法律法規政策的前提下,從村羣眾自身條件出發,盤活村羣眾現有資產存量,最大限度地發揮效益。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切實加強對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組織領導,成立村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領導小組,負責制定本村的建設規劃,具體措施和分年度具體實施目標,負責宣傳及協調等日常工作。

(二)調動全村力量,發揮“五個優勢”,大力營造全民用心參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良好氛圍。要透過廣泛深

入宣傳、層層組織發動,使建設新農村的目的、好處、資料、目標以及具體措施家喻户曉,深入人心。要發揮村兩委的組織帶頭作用,用心發揮本村旅外人士、村內德高望重的老同志和共青團民兵組織的優勢,引導和動員廣大羣眾自覺的投身到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偉大使命中來。

(三)加大科技投入,培養新型農民。在新農村建設過程中,農民不僅僅是獲益者,更是參與者和推動者,因此要充分認識和發揮農民在新農村建設中的主體作用,用心培養現代新型農民。

一是要用現代理念教育農民提高農民的科技文化素質,適應現代農業發展的需要;

二是要培養具有新理念、掌握新技術的新型農民,為農村二、三產業發展帶給人力和智力支持;

三是加強輸出勞務的培訓管理,做好農民工外出前的技能培訓和輸出後的管理、服務工作,使勞務輸出成為農民收入的一個重要渠道。

(四)加強村務公開制度建設。村務公開作為基層民主政治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把涉及羣眾切身利益或普遍關注的村務,透過必須的形式告知羣眾,使羣眾在瞭解真實狀況的基礎上,參與決策與管理,實施有效監督,對推動新農村的民主管理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新農村建設過程中要以村務公開推進農村民主管理,健全村黨組織領導的充滿活力的村民自治機制,進一步完善“一事一議”制度,搞好村務公開、政務公開和財務公開。

農村產業發展規劃書 篇三

【規劃期限】

三年

【起止時間】

20xx年9月1日至20xx年7月

【年齡跨度】

22歲至25歲

【階段目標】

順利畢業,考取研究生;成為一個具有創新精神,具備紮實的生物科學基礎知識,熟練掌握植物生產,植物育種和植物保護的知識技能,具備一定的管理才能的應用型複合型高級專業人才

【總體目標】

成立一家專門提供農業科學技術服務和種子的專業性公司。

【個人分析】

有理想、自信聰明、擅長思考,有邏輯性,善於處理概念性的問題,具有很強的創造性思維,挫折承受能力很強,我十分樂於接受挑戰、承擔風險,在困難和挫折面前不輕易後退,意志堅強。刻苦,有上進心,學習能力強。可能存在的盲點:過於注重邏輯,過於理智,忽略別人的情感。目前的校園內人際關係一般,成績一般,有時候過於自信,給別人壓迫感,做事情容易冒進。

【社會環境分析】

歷史的車輪載着由中央執政的社會主義制度中國進入了二十一世紀。經過三十年的改革開放,中國與世界的聯繫日益緊密,經濟也取得了巨大成就。中國現在是一個政治穩定,經濟、文化持續發展的國家,並且這種狀況還將持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這種情況為每一個人都提供了一個好的發展機遇。隨着市場經濟的發展,農業在經濟活動中的作用將越來越大,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環境中的角色將越來越重要。

【職業分析】

隨着農業技術含量的不斷提高和新技術的快速發展,對新型技術人才的需求量也不斷加大,從目前看,解決新型農業技術人才問題還比較嚴重。農業技術人才隊伍結構的不合理主要表現在專業知識結構和產業結構調整不相適應、年齡結構、學歷結構和職稱結構不夠合理等方面。農業技術人員的繼續教育目標是:堅持“實際、實用、實效”的原則,以崗位培訓為重點,加強農業綜合技術運用和更新知識能力的提高,學習先進的管理經驗和技術。農業科技人才隊伍的發展,不但要保證一定數量的隊伍建設,更要保證其質量和使用效益,發揮其效能。植物科學與技術專業作為培養農業生產和研究方面的高級人才學科,也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現代農業的概念早已超出了人們傳統觀念中的模樣,而成為涵蓋了生態、營養、檢疫、農產品貿易、農村社會的發展規劃等現代產業。農業人才也開始從田間走向產業前沿。隨着國內對綠色生態的逐漸重視和深度開發,農業類人才在城市建設中的需求量也不斷增加。

(1)目標分解:目標可分解為兩個大的目標——一個是順利畢業,考取研究生;一個是成為一個應用型複合型的專業人才。

對於第一個目標,有可分為把專業課、選修課學好,以便修完足夠的學分,順利畢業。把考研科目學好、掌握好,並掌握一定的面試技巧。接下來,還可以細分:如何學好每一門課程,在選修課程中,需要選修那些課程,如何學好。在考研階段,如何分配時間,如何高效高質量的備考。

對於第二個目標,又分解為初步接觸實踐、瞭解實踐,獨立完成實踐。接下來,還可以細分。在初步接觸實踐的過程中,要知道運用什麼知識,採取什麼技巧;接階段,要知道如何積累經驗;獨立實踐階段,要能夠獨立發現,獨立解決問題。

(2)目標組合:順利畢業,考取研究生的前提是學好專業課程,而專業課程的學習則對職業目標的實現有促進作用。

【具體實施方案】

一個成功人士,必須具備下列條件:

①擁有更詳細、更具有實效性的全面的專業知識。

②對重要事件的細節保持敏鋭度。

③對問題有刨根問底的精神,全面分析、判斷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④抓住機會,勇於行動。

⑤保持對新事物的敏感、創新和創意力。

⑥不斷改進、追求完美。

⑧均衡的學習技巧與習慣。

要一個是成為一個應用型複合型的高級專業人才,需要縮小自己和應用型複合型高級專業人才的差距。這些差距包括:

(1)書本上專業知識的欠缺只是一個方面,更重要的是實踐能力的欠缺,為了縮小這方面的差距,需要為自己補充所需的知識和技能。包括參與社會團體活動、廣泛閲讀相關書籍、選修、旁聽相關課程、報考技能資格證書等。在校期間多和老師、同學討論交流,畢業後選擇和其中某些人經常進行交流。

(2)在實踐工作中積極與老師溝通、加深瞭解;積極向老師請教不懂的問題,利用校友眾多的優勢,參加校友聯誼活動,經常和他們接觸、交流。關注社會各種新聞、消息,全面掌握社會動態,培養自己的敏鋭的洞察能力,創新能力。

(3)農業科技人才還需要百折不撓的。精神,需要有耐心,有韌勁,細心。而對於一個現代大學生來説,我們所缺少的恰恰是這一點,我們往往遇到一點點挫折就打退堂鼓;心浮氣燥,粗枝大葉。這種差距,需要在實踐中慢慢鍛鍊自己,逐漸改正。

【檢查和反饋】

在實踐認知和學習的過程中,發現自己需要學習的書本知識遠遠不夠,特別是專業知識和實踐能力的缺乏,還有英語知識的薄弱,都急需提高,否則就無法適符合現代社會對人才的要求。所以,我決定在加強專業知識的學習過程中,儘可能多的參加社會實踐活動,每天進行定量的英語學習,切實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在實踐過程中我還發現,農業人才不僅需要專業知識,還需要很好的口語表達能力,而這正是我所欠缺的。我會在以後,多關注、學習一些關於演講與口才方面的知識,抓住每一次在公眾面前演講的機會,增加經驗,提高口語能力。

作為一個現代大學生,創新能力是不可或缺的,所以我要關注國內及世界上的最新科技新聞、各種專業知識,努力培養自己的創新能力與敏鋭的洞察力。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w8yrv8.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