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實用文精選 >

陳情表説課稿(精品多篇)

陳情表説課稿(精品多篇)

陳情表説課稿(精品多篇)

《陳情表》 篇一

教學要點:

研習課文第二至第四段,積累相關文言詞彙;熟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教師背誦第一段前兩句,引導學生齊誦全段。

二、導入新課:

悲苦的家庭境遇最容易引起別人的同情。李密在第一段裏訴説了自己的“四大不幸”,足可以引起晉武帝的同情了。但問題在於晉武帝建立新晉,招攬人才,收買人心,“我徵召你一個李密,你就照顧祖母,辭不應徵,你不是存心不給我個面子嗎?”我們首先看新晉對李密的態度。

三、分析課文第2段:

1、學生齊讀第二段。

2、研讀:

(1)本段分幾個層次?各自的重點是什麼?

提示:二層。第一層敍朝廷徵召之殷;第二層寫自己進退兩難的境地。

(2)前一層按什麼順序來寫的?

提示:按時間順序。

(3)表時間和表徵召的詞有哪些?由這些詞可見什麼?為何官職遞增卻“辭不赴命”(就職)?(採追加問的方式)

提示:表時間:逮、前、後、尋(解釋“逮”和“尋”,積累相關詞語)。

表徵召:察、舉、拜、除、當;孝廉、秀才、郎中、洗馬(解釋、積累有關文化常識。“孝廉”“秀才”是薦舉人才的科目,所以用“辭不赴命”;“郎中”“洗馬”是官職,所以用“辭不就職”)。

作用:先郡,次州,後朝廷,可見徵召級別越來越高,表達作者的感恩戴德之情。

推辭理由:供養無主,劉病日篤(承上文“夙嬰疾病”;張下文“日薄西山”)。

(4)。第二層如何見事態的嚴重、緊迫和作者處境的狼狽?目的何在?“奉聖朝”“沐浴清化”等句想表明什麼?

提示:

事態嚴重:詔、責、逼、催等,含蓄地表明瞭強己所難之窘迫。

處境狼狽:“非臣隕首所能上報”,可是“供養無主”,“欲奉詔奔馳”,“劉病日篤”;“欲苟順私情,則告訴不許”。

品析:訴説自己辭職不就職的矛盾心理(狼狽處境),“臣之進退,實為狼狽”,情辭悲切,動人心肺。“奉”“沐浴”,稱頌朝廷,並表感恩之情,可見語言的得體和機智。

(5)從本段中我們看到的是李密的態度堅決呢,還是他的哀婉陳情?

提示:詞意悽惻婉轉,恭謹虔誠,外表象是俯首乞憐,令人同情。實質是態度堅決,還是不去應徵。

3、小結:第二段敍述朝廷多次徵召和自己的進退兩難。首先以“逮奉聖朝,沐浴清化”表達自己對朝廷的忠,再敍述多次徵召的經過,段尾以“供養無主”、“劉病日篤”來説明自己欲仕不能,忠孝難全,進退兩難的境地。

四、研習第3、4段:

1、默讀並口頭通譯第三段;

2、李密最擔心晉武帝懷疑他哪一點?他是怎麼為自己辯解的?

提示:矜守名節。古代崇尚一種觀念“一臣不事二主”,魏晉文人名士最重氣節。晉武帝同樣怕李密也是矜守名節。本圖宦達→至微至陋→過蒙拔擢→豈敢盤桓

3、本段文勢有三轉,表示轉換的字眼是什麼?(伏惟、且、但)文意的重點落在哪裏?(區區不能廢遠)

4、“是以區區不能廢遠”中“是”指代上文的什麼內容?(指代“但以劉日薄西山……更相為命”)

5、本段討歡心、訴悲苦、求諒解、表心志,極盡陳情之能事,請結合本段文字具體分析。

6、通譯並熟讀第4段。

7、小結:

第三段--述祖孫更相為命的關係,説明自己並非欲全名節而辭不赴命。本段一開始就擺出聖朝的施政綱領:“以孝治天下”,那麼自己有祖母需要照顧,理應留在祖母身邊,以盡孝道。又貶抑自己“本圖宦達,不矜名節”,最後申述不能奉詔就職的原由。祖母病情嚴重,生命垂危,“母孫二人,更相為命”。這些都是實情,顯得真切感人。

第四段--懇請晉武帝批准終養祖母的要求。本段換一個角度陳述理由:“盡節於陛下之日長,報劉之日短。”一“短”一“長”的對比,説明奉養祖母不會有礙於報效朝廷。接着明確提出自己的請求,最後以“生當隕首,死當結草”的誓言作結。

五、師生討論總結四段文字的主要內容:

第一段:自訴家境困頓多舛,祖孫更相為命之狀;

第二段:明寫感激朝廷之情,實訴屢不奉詔苦衷;

第三段:喻之以孝道之大義,明降臣之不矜名節;

第四段;解決忠孝兩全矛盾,提出願乞終養請求。

板書:

身世孤苦悲涼祖母情深似海孝情

揭示矛盾

沐清化蒙國恩聖朝恩重如山忠心

祖母病篤(情)盡孝日短

分析矛盾

孝治天下(理)盡忠日長

先盡孝後盡忠解決矛盾

第三課時

教學要點:

歸納古漢語語詞知識;賞析李密委婉的言辭技巧;鑑賞融情於事的表達和形象精粹的語言。

教學過程:

一、總結本課古漢語語詞、文化知識:

1、注音解釋

臣以險釁夙遭閔凶門衰祚薄日薄西山煢煢孑立牀蓐猥以賤微生當隕首責臣逋慢猶蒙矜育過蒙撥擢寵命優渥期功強近終鮮兄弟除臣洗馬劉病日篤更相為命

2、古今異義

①九歲不行不行:不會行走。今常用義為:不可以,不中用,不好等)

②零丁孤苦至於成立成立:成人自立;今常用義為(組織、機構等)籌備成功,開始存在;或(理論、意見)有根據,站得住。

③晚有兒息息:子女,這裏指子。今無此義。

④而劉夙嬰疾病嬰:被

《陳情表》 篇二

複習目標:

1,複習背誦課文,梳理文言知識

2.回味親情經典佳作,提高寫作水平

(課前放歌曲磁帶)

你靜靜地離去 一步一步孤獨的背影 多想伴着你 告訴你我心裏多麼地愛你 花靜靜地綻放 在我忽想你的夜裏 多想告訴你 其實你一直都是我的奇蹟 一年一年風霜遮蓋了笑顏 你寂寞的心有誰還能夠體會 是不是春花秋月無情 春去秋來你的愛已無聲 把愛全給了我把世界給了我 從此不知你心中苦與樂 多想靠近你 依偎在你温暖寂寞的懷裏 告訴你我其實一直都懂你 (music) 多想告訴你 你的寂寞我的心痛在一起

“春去秋來你的愛已無聲 把愛全給了我把世界給了我 ,從此不知你心中苦與樂”一首《懂你》道盡了天下父母無私的奉獻;“多想靠近你 依偎在你温暖寂寞的懷裏 告訴你我其實一直都懂你”言盡了天下孝子永恆的企盼。懂你,難道我們都真的能讀懂這分永恆的親情嗎?

《一碗餛飩》

那天,她跟媽媽又吵架了,一氣之下,她轉身向外跑去。

她走了很長時間,看到前面有個麪攤,這才感覺到肚子餓了。可是,她摸遍了身上的口袋,連一個硬幣也沒有。

麪攤的主人是一個看上去很和藹的老婆婆,看到她站在那裏,就問:“孩子,你是不是要吃麪?”“可是,可是我忘了帶錢。”她有些不好意思地回答。“沒關係,我請你吃。” 老婆婆端來一碗餛飩和一碟小菜。她滿懷感激,剛吃了幾口,眼淚就掉了下來,紛紛落在碗裏。“你怎麼了?”老婆婆關切地問。“我沒事,我只是很感激!”她忙擦眼淚,對面攤主人説,“我們不認識,而你卻對我這麼好,願意煮餛飩給我吃。可是我媽媽,我跟她吵架,她竟然把我趕出來,還叫我不要再回去!” 老婆婆聽了,平靜地説道:“孩子,你怎麼會這樣想呢?你想想看,我只不過煮了一碗餛飩給你吃,你就這麼感激我,那你媽媽煮了十多年的飯給你吃,你怎麼去不感激她呢?你怎麼還要跟她吵架?” 女孩楞住了。

女孩匆匆吃完了餛飩,開始往家走去。當她走到家附近時,一眼就看到疲憊不堪的母親正在路口四處張望……母親看到她,臉上立即露出了喜色:“趕快過來吧,飯早就做好了,你再不回來吃,菜都要涼了!” 這時,女孩的眼淚又開始掉了下來!

有時候,我們會對別人給予的小恩小惠“感激不盡”,卻對親人一輩子的恩情“視而不見”。

親情是陽光,讓心靈即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感到温暖如春;親情是一清泉,讓情感即使蒙上歲月的風塵仍然清澈澄淨。請以“親情”為話題寫三個句子,要求用比喻,三個句子構成排比。

今天我們複習“體味至愛親情”的第一篇《陳情表》

人言“讀《出師表》不哭者不忠,讀《陳情表》不哭者不孝”。千百年來,人們常以“忠則《出師》,孝則《陳情》”相提並論,可見李密的《陳情表》具有相當強烈的感人力量。

“表”是一種文體,是古代奏章的一種,一般以向皇帝陳情為內容。《出師表》就是諸葛亮向蜀漢後主劉禪陳情的奏章。

一,檢查背誦:背誦第一段:陳述家庭不幸和祖孫相依為命的情形

文章一開始,作以“臣以險釁,夙遭閔凶。”總攝全段,它總提了:

第一:半歲喪父,四歲母嫁,祖母撫養;

第二:年幼多病,九歲不行,伶仃孤苦;

第三:兩輩單傳,內外無親,形影相弔;

第四:祖母年邁,夙嬰疾病,卧牀不起

背誦第二段:寫朝庭對自己的優禮有加,而自己卻由於祖母供養無主,不能奉詔的兩難處境(先以“逮奉聖朝,沐浴清化”表達自己對晉武帝的感激之情,再敍州、郡、、朝庭優禮的事實。然後,明確提出奉詔奔馳和孝養祖母的矛盾,給下文留下懸念。)

背誦第三段:提出了“以孝治天下的治國綱領”,陳述了自己的從政經歷和人生態度,並強調了自己的特別處境,進一步打消了晉武帝的疑慮,求得體恤。(針對上文,孝祖母和報國之間的兩難選擇,首句即言以“以孝治天下”是治國的綱領。言外之意是孝祖母雖然是私情,卻也合情合理,也合法。併為下文“乞終養”提出了理論依據。然後説自己出仕蜀政權是“本圖宏達,不矜名節”,打消了晉武帝的疑慮;再以祖母病篤,説明自己確實難以遠離出仕)

背誦第四段:明確提出陳情的目的是“願乞終養”,先盡孝,後盡忠。(作者先比較自己和祖母的年歲,説明盡孝之日短,盡忠之日長;然後,提出“終養”的要求。再極其誠懇地説明自己的情況,是天人共鑑的。表達自己對朝庭“生當隕首,死當結草”的忠心。)

全文融情於事,感情真摯,且細緻慎密,讀來確實悲惻動人。不愧為寫親情之至文。

二、梳理文言知識:(分組讓學生到黑板梳理)

(一)通假字

1、閔:夙遭閔凶(通“憫”,可憂患的事)

2、零丁:零丁苦辛(通“伶仃”,孤獨的樣子)

3、有:常在牀蓐祖母今年九十有六(通“又”,表示整數後有零數)

4、蓐:常在牀蓐(通“褥”,草蓆子)

(二)一詞多義

1、行:①行年四歲(動詞,經歷)

②九歲不行(動詞,走路)

2、矜:①猶蒙矜育(動詞,憐惜)

②不矜名節(動詞,自誇)

③願陛下矜憫愚誠(動詞,憐憫)

3、至:①至微至陋(副詞,極其)

②無以至今日(動詞,到達)

4、以:①臣以險釁(連詞,因為)

②臣以供養無主(連詞,因為)

③謹拜表以聞(連詞,相當於“而”)

④猥以微*(介詞,憑身份)

⑤伏惟聖朝以孝治天下(介詞,用)

⑥臣具以表聞(介詞,用)

5、見:①慈父見背(代詞,我,自己)

②二州牧所見明知(動詞,看見)

6、親:①躬親撫養(代詞,親自)

②外無期功強近之親(名詞,親戚)

7、日:①日薄西山(名詞,太陽)

②報養劉之日短(名詞,日子)

8、當:①當侍東宮(動詞,任,充當)

②死當結草(副詞,應當)

9、薄:①日薄西山(動詞,迫近)

②門衰祚薄(形容詞,微薄,少)

10、拜:①拜臣郎中(動詞,授官)

②謹拜表以聞(動詞,奉上)

11、於:①州司臨門,急於星火(介詞,比)

②是臣盡節於陛下之日長(介詞,給)

12、夙:①夙遭閔凶(名詞,很早,幼年)

②夙夜憂歎(名詞,早晨)

(三)詞類活用

1、躬親:躬親撫養(名作狀,親自)

2、日:則病日篤(名作狀,一天天地)

3、閔凶:夙遭閔凶(形作名,憂患兇喪這事)

4、微賤:猥以微賤(形作名,卑微低*的身份)

5、誠:願陛下矜憫愚誠(形作名,誠心)

6、終:無以終餘年(動詞使動,使……結束)

7、卒:保卒餘年(動詞使動,使……終了)

8、遠,是以區區不能廢遠(形作名,遠的地方)

9、進退:臣之進退,實為狼狽(動作名,是否出來做官之事)

10、聞:謹拜表以聞(動詞使動,使……知道)

(四)古今異義的詞

1、至於:至於成立(①古義:到。②今義:程度副詞)

2、成立:至於成立(①古義:成人自立。②今義:創立)

3、不行:九歲不行(①古義:不能走路。②今義:不可以)

4、秀才:後刺史榮舉臣秀才(①古義:優秀人才。②今義:科舉考試中最低一級考中者)

5、告訴:則告訴不許(①古義:申訴。②今義:讓別人知道)

6、辛苦:臣之辛苦(①古義:辛酸苦楚。②今義:身心勞苦)

(五)特殊句式

(六)常用成語:

本文語言精美,形象生動,自然精粹,膾炙人口,許多詞語固定成了人們常用的成語:煢煢孑立、形影相弔、日薄西山、氣息奄奄、皇天后土、天地共鑑、生當隕首,死當結草

(七)句子的默寫和理解

三、集體背誦

結束語:《陳情表》的動人之處就在於它陳孝情情真意切。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十七八歲的年紀始終關注的永遠是友情,深深憧憬的往往是愛情,最易忽略的卻常常是親情、孝情。希望李密對祖母的烏鳥深情能讓我們有所感悟,有所行動。在我們複習偷懶的時候,想想父母在背後默默的付出,不要忘了他們在我們身上寄予的殷切希望。

四、作業:

一、最近找時間給自己的父母打一次電話,向他們問候一下,告訴他們最近你為自己理想又作了做些努力以慰藉他們的付出。

二、背誦全文、整理文言知識。

三、讀自己原先寫的親情的文章或別人寫的優秀親情文章,細細品味,重新寫一篇關於“親情”的短文。(隨着年齡的增長我們對事物的認識和感悟也在加深,相信大家現在寫要比以前有更大的進步。)

陳情表説課稿 篇三

“各位評委、老師大家好:我是26號,今天我説課的題目是《陳情表》。我説課的內容分為五部分:

一、説教材

《陳情表》是人教版高中語文第五冊第二單元的自讀課文。本單元的四篇課文都屬於中國古代散文。單元教學目標是通過誦讀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鑑賞文章的語言特色。

二、説教學目標及教學重難點

新教材在文言教學編排上有明顯的“兩重”,“兩重”是指重視誦讀,重視積累; 根據教學大綱,分析本文特點,結合學生實際,特確定如下教學目標:

1、熟讀並背誦課文,積累整理重要的文言知識。

2、品味作者在敍述中藴涵的真切情感,理解“忠”“孝”的含義。

3、鑑賞本文直抒真情,不加雕事,用詞得體的寫作技法。

教學的重點仍然是實詞虛詞

教學難點是體味真情,體會作者怎樣逐層深入地敍事陳情

三、説教法

主要指導學生用“四讀法”(速讀、誦讀、品讀、研讀)並結合適度的課堂討論,讓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過程中完成對課文的理解。

四、説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

蘇軾曾經説過:讀《出師表》不下淚者,其人必不忠,讀《陳情表》不下淚者,其人必不孝,讀《祭十二郎文》不下淚者,其人必不友。今天我們共同體會《陳情表》中的“孝”

陳情表 (板書)

2、解釋題目所涉及內容並引出作者和寫作背景

陳:陳述。

“表”是一種文體,是古代奏章的一種,一般以向皇帝陳情為內容

3、結合“表”的文體特徵,提問:

(1)是誰陳情?

李密( 224 - 287 ),西晉武陽人,又名虔,字令伯。少時師事著名學者譙周,以學問文章著名於世。曾出仕蜀漢擔任尚書郎,屢次出使東吳,很有才辯。晉武帝徵為太子洗馬,李密以祖母年老多病,辭不應徵。

(2)向誰陳情?

晉武帝。晉武帝司馬炎靠野蠻殺戮廢魏稱帝,為人陰險多疑。建國初年,為籠絡人心,對蜀漢士族採取懷柔政策,徵召蜀漢舊臣到洛陽任職。

(3)陳什麼情?

李密向君王上書陳述祖母劉氏年老多病,無人侍奉,暫不能應徵,請求辭官終養祖母的衷情。

(4)如何陳情?

此處可結合學生具體情況而定,主要目的引導學生從課文每一段得出李密陳什麼情、如何陳情。引入課文內容

4、範讀正音

在範讀正音之前給學生輕聲讀課文,勾畫註釋的時間。如果直接範讀,會有相當多的學生會忙着聽音注音,而忽視節奏和感情,所以,一般情況我會給學生幾分鐘讓學生把註釋的音移到課文中,這樣範讀時才能提出聽讀要求:聽準字音,聽清節奏,聽出感情。

5、朗讀指導

本來在正音之後,安排有個別學生分別朗讀,然後就學生朗讀中存在的字音、節奏、感情處理問題進行討論、評價、指導。

6、學習過程

這一部分我主要想安排3個任務,重點是和學生討論字詞(強調字音),梳理結構簡單賞析(板書內容)。二是在此基礎上指導背誦,並進行分組朗誦比賽。三是鞏固詞句、通假字、文言實詞。

7、課堂小結:

《陳情表》這篇文章,它的動人之處也就在於李密將孝道表達地情真意切。從小撫養自己的祖母已到風燭殘年,“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人命危淺,朝不慮夕”,正需要自己養老送終;李密再三強調:“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餘年。”恰如其分地提出了“先盡孝、後盡忠”忠孝兩全的解決辦法,還作了“生當隕首,死當給草”的保證,晉武帝終於被李密的苦情、親情、孝情、忠情深深打動了。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希望我們同學能將這一美德發揚光大,希望李密對祖母的烏鳥深情能讓我們有所感悟,有所行動,為親人捧上自己哪怕微薄但卻真誠的回報。

8、作業佈置:

鞏固本文所學內容。

以“親情”為話題寫一篇作文。

五、説板書設計

晉武帝(司馬炎)

陳情表↑

李密

一、“陳侍湯藥,未曾廢離” 難離之情

二、“臣之進退,實為狼狽” 為難之情

三、“更相為命,不敢廢遠” 相依之情

四、“生當隕首,死當結草” 忠愛之情

平時我的板書主要分三塊,一是講課當中舉例提到的名言警句或關鍵詞,比如説今天提到的“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我會板寫在右邊。重點字詞我板寫在左邊,中間主板就是行文思路。

每節課上完我都會認真反思,是設計上的不足,還是教學中的失誤。一個人要善於反思和正視自己的不足,才會不斷進步,希望各位領導各位老師多提意見,給我成長的機會。

謝謝大家!

陳情表説課稿 篇四

一、説教材

《陳情表》是李密向晉武帝司馬炎請求批准他不去做官的表章。本單元四篇文章都是情酣意濃的千古抒情妙文,魯迅先生説過:“能憎能愛才能文。”文章不是無情物,劉勰也説:“情為文之經。”只有注入感情,文章才能得以流傳。同樣,讀至情之文也需要感情的投入,用心與作者交流,才能有更大的收穫,才能感受到優秀作品帶給人們的震魂攝魄的力量,引發人們跨越時空去思考人生與社會。《陳情表》亦如此。

二、説學情

文言文的教學常常被師生們視為畏途,主要是教學效果很難呈現出來。其實,縱觀學生的情況,可以看出學生心理上主要存在四道障礙:1.字面上,文言字詞的理解是一道障礙;2.誦讀上,章法與句法是一道障礙,這其中也包含了對文言特殊句式的理解方面的障礙;3.內容上,古今文化的一些差異也帶來了一定的理解障礙,比如對文中一些歷史典故的理解等;4.鑑賞方面,對於文言課文中傳遞出來的思想性無法把握,不能對文章做更深廣義上的解讀。不過,前三道障礙通常可以在原有的知識基礎上相對容易解決,最後一道障礙則需要老師適當的引導,師生配合解決。

鑑於以上對教材及學情的分析,結合《語文新課程標準》要求中學生能閲讀淺易文言文這一原則,我確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指導學生掌握文中出現的重要的文言實詞與文言虛詞及常見的古漢語句式。

採用多種方法反覆誦讀,通過發揮學生自主性作用,幫助學生體悟主旨,掌握課文結構及文章章法句法。

引導學生體會當時李密地處境和李密祖孫間真摯深厚的感情,正確認識“孝”,繼承孝敬父母長輩的中華傳統美德。

三、説教學方法

主要指導學生用“四讀法”(速讀、誦讀、品讀、研讀)並結合適度的課堂討論,讓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過程中完成對課文的理解。

四、説教學過程

(一)導入

1.用幻燈片打出以下內容:①“至性之言,自爾悲惻動人。”

②“俱從天真寫出,無一字虛言駕飾”。

問學生中有沒有人知道這是評價哪一篇文章的,最後明確是《陳情表》,接着介紹蘇軾所言:讀《出師表》不墮淚者必不忠,讀《陳情表》不墮淚者必不孝。之後,出示課題。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以此內容導入,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與好奇心,好奇心也會成為學習知識的一種內在動力。)

2.解題

結合課文註釋,認識“表”這種文體。

(二)介紹作者及寫作背景

(閲讀古代散文,要“知人論世”,聯繫作者的相關情況和時代背景,只有瞭解作者的生活經歷和當時的處境,才能感受他們偉岸的人格,才能理解他們複雜的思想感情。)

(三)速讀課文

速讀要求:1.用筆標記出讀不準的字音。

2.儘可能地理出文章的結構思路,大致弄清文章所寫的內容。

(這一過程看似粗略,其實正是從古人所言“讀書不求甚解”這一方法出發,主要目的是要學生整體感知文意,避免學生一接觸文本就着眼於局部,“肢解”了文章。)

(四)誦讀課文

為喚起晉武帝的憐憫之心,作者圍繞“情”“孝”二字,悽切婉轉的表明心意,反覆陳述自己家庭不幸,和祖母相依為命的苦況親情,表達對新朝寵遇的感激涕零以及孝順祖母的衷情,情真意切,感人肺腑。誦讀時,要求:

注意文章層次,做到情發於心地誦讀。

本文以四字句為主的同時,又雜以三、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字的句式,構成了駢散結合的句式特點,誦讀時要讀出節奏感。

播放課文朗讀錄音,讓學生正音,並比較此前自己的閲讀處理與錄音有何異同。

(誦讀,是文言文教學的必經之路,“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反覆誦讀,逐漸培養語感,加深對文章的理解。領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古代散文的語言風格多樣,有沉鬱頓挫,有高亢鏗鏘,有緩慢迂迴,有急促奔放……只有在反覆誦讀中才能更好地領會這些特點。)

(五)品讀課文

藉助註釋,積累詞義,疏通課文。

從文中找出後世常引用的文句,加以體味,並嘗試寫一段話,陳述自己的某種無奈之情。(課後練習三)

輕聲朗讀課文,把自己認為好的語句勾畫出來,並説説它們有什麼特點。

(葉聖陶先生在《文藝作品的鑑賞》中談到閲讀教學時説:“文字是一道橋樑,這邊的橋堍站着讀者,那邊的橋堍站着作者。通過這道橋樑,讀者才會和作者會面,不但會面,並且瞭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相切合”。可見,好的構思,還要用恰當的語言來表達,才能發揮文章感人的力量。鑑於此,對於文章語言的賞析應該是非常必要的。)

(六)研讀課文

讓學生思考:中國古代統治者注重以孝治國,忠孝兩全往往被看作一種傳統美德,談談你對這個問題的看法。(此題沒有標準答案,意在讓學生討論一下對“孝”的看法,只要學生適當聯繫實際,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即可。)

(這是一個探究性的題目,在越來越重視對學生能力培養的今天,我在教學中設計這一環節,也是本着新大綱中要求的“要致力於學生語文素養和整體能力的提高,重視積累,感悟和薰陶,重視語文應用能力和語感的培養”來設計的。探究的終極指向也是要學生聯繫當前社會實際,注重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實際體驗。當然,思維起於文本也要歸於文本,所以這樣的拓展延伸也是必須緊密聯繫文本的。)

(七)總結

正如亞里士多德所説:“只有在適當的時候,對適當的事情,對適當的人,在適當的時機下,以適當的方式發生的感情,才是適度的最好的感情。”李密正是抓住了幾個“適當”,既表達了對晉武帝的感激之情,又申述了終養祖母以盡孝道的決心,最終才深深地打動了晉武帝。

(八)佈置作業

鞏固本文所學內容。

以“親情”為話題寫一篇作文。

教學過程: 篇五

一、背誦第一段(抽背)。

作業: 篇六

1、完成《創新方案》練習

2、背誦第一段

3、預習第二、三段課文

《陳情表》 篇七

【教學目標】

1、誦讀課文,明確文章大意,掌握文中出現的重要詞語,充實文言倉庫,提高文言文閲讀能力。

2、通過反覆誦讀,體會作者在敍事中表達的至真至誠的苦情、親情、忠情。

3、激發學生孝親意識,繼承古人孝敬長輩的傳統美德。

【教學重難點】體會作者於層層敍事中表達的衷情,繼承古人孝敬長輩的傳統美德。

【教學方法】:

誦讀法、點撥啟發法、合作探究法

【預習檢測】

1、給下列加點詞語注音:

臣以險釁( ) 憫( )臣孤弱 夙遭閔( )兇

終鮮( )兄弟 常在牀蓐( ) 猥( )以微賤

責臣逋( )慢 猶蒙衿( )育 寵命優渥( )

豈敢盤桓( ) 有所希冀( ) 日薄( )西山

除臣洗( )馬 逮( )奉聖朝 過蒙拔擢( )

門衰祚( )薄 更( )相為命

2、找出句中的通假字並解釋

臣以險釁,夙遭閔凶( ) 常在牀蓐( )

零丁孤苦( ) 四十有四( )

【教學過程】

(一)故事激趣,導入新課

有一位蜀漢舊臣,幼年父親早死,母親改嫁,和祖母相依為命。蜀國滅亡後,新帝晉武帝多次徵召他為官,可這時祖母已是96歲高齡,疾病纏身,生活不能自理,如果赴朝為官他就沒有辦法孝敬祖母,同學們你們説他該怎麼辦?他寫了一篇表文婉言辭謝,據説晉武帝看了他的奏表後很受感動,特賞賜給他奴婢兩人,並命郡縣按時給其祖母供養。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篇表文 。

(二)預習檢查,解讀文題

1、檢查預習

小組自查,抽查部分學生,讓他們介紹作者、寫作背景以及文章體例,解釋“夙、兇、薄、息、尋、除、拔”等字的意義。

2、提問解題:本文是誰在陳情?向誰陳情?為何陳情?

小組搶答陳述

李密( 224 - 287),西晉犍為武陽人,又名虔,字令伯。少時師事著名學者譙周,以學問文章著名於世。曾出仕蜀漢擔任尚書郎,屢次出使東吳,很有才辯。晉武帝徵為太子洗馬,李密以祖母年老多病,辭不應徵。

晉武帝。晉武帝司馬炎靠野蠻殺戮廢魏稱帝,為人陰險多疑。建國初年,為籠絡人心,對蜀漢士族採取懷柔政策,徵召蜀漢舊臣到洛陽任職。

向君王上書陳述祖母劉氏年老多病,無人侍奉,暫不能應徵,請求辭官終養祖母的衷情。

(三)初讀感知,明確內容

1、自讀課文,説説四段文字分別寫了什麼內容。

教師總結:第一段 孤苦無依母孫相扶(身世悽苦,祖母撫養恩深似海;人丁衰微,作者盡孝責無旁貸。)

第二段 朝廷恩遇進退兩難(進,無以報答祖母養育之恩;退,不能回報朝廷知遇之情。)

第三段感激君恩 感念母恩(感激朝廷知遇之恩,感激祖母撫養之情。)

第四段先孝後忠忠孝兩全(願乞終養,報答祖母養育之情;保卒餘年,盡節陛下知遇之恩。)

(四)誦讀文本,體會情感

1、教師範讀。

學生談感受,把握文章的情感基調——婉轉悽切、真摯動人。

幻燈展示誦讀提示:悲的感情“氣沉聲緩”

急的感情“氣短聲促”

重點指導以下句子:臣以險釁,夙遭閔凶。生孩六月,慈父見背;行年四歲,舅奪母志。

詔書切峻,責臣逋慢。郡縣逼迫,催臣上道;州司臨門,急於星火。

2、小組朗讀

以小組為單位互讀互評,揣摩情感,感受節奏、重讀、語氣的運用,最後推選一名同學進行誦讀PK

3、誦讀PK

每組派一名同學選讀文本,評選最佳誦讀選手。

4、反覆誦讀,體會作者在文章中陳了什麼情?

教師補充:李密原是蜀漢的舊臣,故國滅亡才三四年,難免有傷感之情,又因為司馬氏陰險多疑,前朝的臣子改事新朝難免有戒心,所以李密均以侍奉祖母為由,均辭命不從。在封建社會裏,違抗君命是大逆不道的行為,更何況是一個“至微至陋”的蜀漢降臣。

學生的回答可以不拘泥於孝情和忠情,可談孤苦之情、感恩之情、兩難之情、恐懼之情,對舊朝的忠心,對司馬氏政權的戒心,等等。

5、集體有感情地誦讀全文,結束文本學習。

(五)拓展延伸,抒寫孝情

過渡:李密至孝,與祖母相依為命。文中所寫皆是真情實意。為了喚取晉武帝的同情心,作者不是直陳其事,而是悽切婉轉地表明心意,層層陳情,同學們認為哪種情感最為重要。圍繞着“忠”“孝”二字反覆陳述自己家庭不幸,與祖母相依為命的苦況親情,表達對新朝寵遇的感激涕零,以及孝順祖母的哀哀衷情。

播放組圖,配音解説。

2、請以“爸爸,媽媽,我想對你説”為題寫一段話。

(六)作業

1、整理課文中的成語。

2、反覆誦讀,揣摩文章的語言藝術。

【小結】

《陳情表》的動人之處就在於它陳孝情情真意切。十七八歲的年紀始終關注的永遠是友情,深深憧憬的往往是愛情,最易忽略的卻常常是親情、孝情。希望李密對祖母的烏鳥深情能讓我們有所感悟,有所行動,為親人捧上自己哪怕微薄但卻真誠的回報。

【板書設計】

《陳情表》教案《陳情表》教案忠 陳情 孝

(先盡忠,後盡孝)

李密陳情表教案 篇八

一、課文補註

李密上《陳情表》後的經歷及後人:

後劉終,服闋,復以洗馬徵至洛。司空張華問之曰:“安樂公何如?”密曰:“可次齊桓。”華問其故,對曰:“齊桓得管仲而霸,用豎刁而蟲流。安樂公得諸葛亮而抗魏,任黃皓而喪國,是知成敗一也。”次問:“孔明言教何碎?”密曰:“昔舜、禹、臬陶相與語,故得簡雅;大誥與凡人言,宜碎。孔明與言者無己敵,言教是以碎耳。”華善之。

出為温令,而憎疾從事,嘗與人書曰:“慶父不死,魯難未已。”從事白其書司隸,司隸以密在縣清慎,弗之劾也。密有才能,常望內轉,而朝廷無援,乃遷漢中太守,自以失分懷怨。及賜錢東堂,詔密令賦詩,末章曰:“人亦有言,有因有緣。官無中人,不如歸田。明明在上,斯語豈然!”武帝忿之,於是都官從事奏免密官。後卒於家。二子:賜、興。

賜字宗石,少能屬文,嘗為玄鳥賦,詞甚美。州闢別駕,舉秀才,未行而終。興字雋石,亦有文才,刺史羅尚闢別駕。尚為李雄所攻,使興詣鎮南將軍劉弘求救,興因願留,為弘參軍而不還。尚白弘,弘即奪其手版而遣之。興之在弘府,弘立諸葛孔明、羊叔子碣,使興俱為之文,甚有辭理。

(節選自《晉書李密傳》中華書局出版)

二、課文賞析

感天動地赤子情

——《陳情表》分析

魏家俊

《陳情表》這篇文章一點都不講究構思,作者把自己的困苦處境不厭其煩地從幼年的生活經歷説起,而把要説的真正的意思,也就是“願陛下矜憫愚誠,聽臣微志”這句請求的話,放到文章的最後,完全是平鋪直敍。但是,這裏卻表現出作者寫作時頗費思忖。他需要在這篇上奏給新王朝的皇帝的表文中,委婉地推辭皇帝的徵聘,這就需要解決兩個問題:一是忠和孝的關係;二是情和理的關係,這樣才能使自己的請求站得住腳。

首先看忠和孝的關係。中國有句古語,叫“忠孝不能兩全”,對李密來説,這句話還包含着另外一層意思,那就是他要用對祖母的孝,來掩飾對已經被晉王朝滅亡了的蜀國的“忠”和不能去為這個被視為篡奪了正統王位的晉王朝盡“忠”,所以,作者就要把自己需要盡孝的理由説得非常充分,不能引起新王朝的皇帝的反感。因此,貫穿全文的就是一個理由:祖母年老多病,無人照料,自己盡孝就是無可置疑的了。這樣,從第一段的“劉夙嬰疾病,常在牀蓐”,到第二段裏的“劉病日篤”,再到第三段的“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人命危淺,朝不慮夕”,和第四段的“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盡節於陛下之日長,報養劉之日短也”,主線分明,一氣貫穿,而且經過這樣的反覆強調,也讓人覺得情真意切,容易贏得皇帝的同情。

其次,是情和理的關係。在這篇文章裏,説理不是主要的內容,因為只有把感情表達得充分了,才能讓皇帝由情的感動而產生對理的接受。而文章裏要説的“理”,無非就是那句“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盡節於陛下之日長,報養劉之日短也”,由於有了前面對祖母年老體弱的描述,使人已經對作者的困境有了充分的同情和理解,這裏的“理”也就很自然地可以接受了。所以,我們可以説,這篇文章為以情説理、融理於情、情動理明的寫作方法提供了十分成功的樣本。

三、詩文薦讀

修不幸,生四歲而孤,太夫人守節自誓,居窮,自力於衣食,以長以教,俾至於成人。太夫人告之曰:“汝父為吏廉,而好施與,喜賓客,其俸祿雖薄,常不使有餘,曰:‘毋以是為我累。’故其亡也,無一瓦之覆,一壟之植以庇而為生。吾何待而能自守耶?吾於汝父,如其一二,以有待於汝也。自吾為汝家婦,不及事吾姑,然知汝父之能養也。汝幼而孤,吾不能知汝之必有立,然知汝父之必將有後也。吾之始歸也,汝父免於母喪方逾年;歲時祭祀,則必涕泣曰:‘祭而豐,不如養之薄也,間御酒食,’則又涕泣曰:‘昔常不足,而今有餘,其何及也!’吾始一二見之,以為新免於喪適然耳。既而其後常然,至其終身未嘗不然。吾雖不及事姑,而以此知汝父之能養也。”

(選自歐陽修《瀧岡阡表》)

閲讀提示:本文作者生動地寫出了自己幼年喪父、家境貧寒,依靠母親辛勤撫育,以及父親為官處世,正直忠厚、表裏如一的態度,並真切地表達了作者為官做宰能堅持操守,不苟合於世,完全有賴於父親的遺訓和母親的教誨。文章不事藻飾,感情真摯纏綿、催人淚下。

四、鑑賞方略

戲劇的閲讀與鑑賞之九:話劇與戲曲

話劇在歐美各國統稱為戲劇,傳入我國後,為了同我國傳統的表演藝術——戲曲進行區別,特稱之為話劇,話劇是説話的藝術,以説話和動作為主要表演手段,和我國傳統戲曲有異也有同。

首先,從它們的發展來看,兩者既相似,又有着不同,西方戲劇的淵源可追溯到公元前六世紀左右,偉大的希臘人民創造了人類最早的戲劇藝術,並且產生了一大批著名的戲劇詩人和戲劇理論家,它同樣也來源於民間,來源於勞動,和古老的宗教活動有着極為密切的關係。雖然它的發端要比中國戲曲晚一些,但它的發展是極為迅速的,古希臘戲劇的形成和成熟卻要比中國古老的戲曲早約16XX年。但在發展的過程中,同樣也是一步步在綜合其他藝術的特點上逐步提高和完善的,它的成熟同樣也離不開統治者的提倡、文學作家的參與、人民羣眾的大力支持。但西方戲劇誕生的同時,也出現了較為完善的戲劇理論,這為它的繁榮和發展起了相當重要的作用。

在結構上,西方戲劇和中國傳統戲曲大同小異,西方戲劇一般分幕,幕中有場,中國戲曲則分為“折”和“出”。話劇有過場,戲曲有楔子,基本過程都是由開端、發展、高潮、結局組成,不過,西方戲劇較中國戲曲簡潔明瞭,一般沒有前面的敷演劇情,而是直接入戲。

話劇藝術的表演重在説話和動作,以寫實為表現生活的基本手法。佈景的使用力求逼真,道具也必須是最大限度地接近真實生活,演員在表演時,特別注意講究説話的藝術,無論是刻畫人物,展示劇情,還是表達主題,都要靠劇中人説話來完成。所以,話劇的語言更接近於生活,而中國戲曲對於佈景的設置則不作更具體的要求,常常是一桌一椅,至於各種效果的演示,則全靠演員的虛擬動作來進行。程硯秋先生曾在悶熱的夏日演出《六月雪》,朔風起時,則全身顫抖,而臉上卻不見一粒汗珠。至於人物性格的完成,主題的表達主要是通過唱詞加動作,包括虛擬、誇張的臉譜、服裝來體現。例如屋子的設置,話劇則要在舞台上用佈景做成屋子的形狀,擺上牀、桌、椅等實景,而中國戲曲舞台上則空無一物,開門、關門、躺、卧、吃、睡等都是用虛擬動作來體現。但是,話劇傳入中國後,和中國戲曲共同發展,自然也互相融合,互相促進,話劇也汲取了中國傳統戲曲中的一些虛擬動作,來增強對人物的刻畫,中國戲曲也吸收其佈景的藝術,增強了直觀性。話劇也引入了唱詞,用歌唱的形式來展示人物的內心世界。如《關漢卿》中的“雙飛蝶”。戲曲藝術也吸收其説話藝術,對道白進行了藝術加工,使其更接近於生活,尤其是現代戲,則不再使標誌性的化粧和臉譜、固定的服裝來誇張人物的性格,更進一步地貼近生活。

總之,隨着中外文化的進一步交流,兩者將會取長補短、互相吸收、加強融合,為戲劇藝術的進一步發展、繁榮進行共同的努力。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hiyongjingxuan/wk3g4q.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