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實用文 >素材及寫作指導 >

寫作能力怎麼培養多篇

寫作能力怎麼培養多篇

寫作能力怎麼培養多篇

提高寫作能力方法 篇一

學生不願寫作文很大程度是由於學生對於作文有一種畏懼、厭煩的心理,認為作文是一項高難度的思維創造,認為沒有什麼可以寫的,不知該怎樣寫。教師在指導學生作文時,要從各方面入手,消除學生對作文的畏懼感,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一、擴大閲讀,豐富知識,為學生作文創作奠定基礎。

作文是各種知識的綜合運用,沒有豐厚的知識,很難寫出思想深刻、內容豐富、新穎別緻的好作文來,所以教師要教育學生,要多讀課外書籍,特別是那些名著,甚至自然科學知識,也要了解一些。正如培根所説“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巧意,數學使人精微,博物使人深沉,倫理使人莊重,邏輯與修辭使人善辯”。為了更好地引導學生閲讀和作文,教師可組織一些讀書班會或專題沙龍,讓學生交流讀書心得體會,或以講故事、開辯論會等形式來鍛鍊口才。再通過辦手抄報、校園黑板報等形式提高學生的書面作文水平。學生在廣泛閲讀中,從古今中外名著和大量詩文中汲取了健康的思想和藝術精髓,同時也積累了大量詞彙和第二手作文材料。通過閲讀,學生視野開闊了,知識豐富了,思維活躍了,再不會為“無米之炊”而苦惱。

二、感悟自然,認真觀察,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作文教學要激發學生的情感,啟迪學生的悟性。在感悟中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社會生活中的平凡小事,都可引發我們的思考。可是,面對美麗的大自然孩子們卻無動於衷,或雖感到美,卻又寫不出來。生活中每天發生的事情非常多,孩子們往往求大,忽略了身邊值得關注的小事,所以,也造成了無話可説,無事可寫的情況。對農村學生來説,農村的風景優美,鄉土氣息濃厚,美麗的大自然又孕育了千姿百態的動植物。這既是作文教學的直觀教具,又為作文教學提供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寫作素材。教師利用這種優勢,引導學生仔細觀察,使他們“見景生情”。把這種情景教育引進國小作文教學中,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寫一寫家中養的雞,教師可引導學生觀察雞吃食、雞打架、雞下蛋等等,幫他們列出觀察項目,學生就會有目的的觀察,寫作時就不會無話可説了。讓學生每天回憶發生的事,説一説、議一議,久而久之,學生就知道了什麼事是有價值的了。事不在大小,在事情的內容。指導學生寫自己熟悉而又真實的生活,而不是寫那些“虛構生活”,讓學生知道,説真話、寫事實、敍真情就是作文。

三、激活思維,標新立異,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

作文教學的每一個環節都離不開想象力。用想象力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根據兒童少年的生理心理的特點,他們想象逐步從無意想象發展到有意想象,想象的興趣濃厚。現在的世界是多彩的世界,國小生在做作文時應該多發揮想象力,來描繪未來的世界和多彩的生活。讓學生張開想象的翅膀,任思維馳騁,想象力應該貫穿整個作文教學之中,沒有想象力,學生作文思路就會閉塞,內容空洞,立意不新。所以學生的寫作慾望靠想象來燃燒,觀察力靠想象來培養,立意新穎靠想象去創造,思路靠想象去拓展,人物形象靠想象去塑造,語言的色調靠想象去渲染。

總而言之,作文教學要努力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貼近現實生活,以人為本,趣字當頭,重視寫作靈性的啟發和培植,在實踐中求發展求提高。羅伯特·艾文斯認為,只要學生把作文看成是一種“自我放縱”,不受條條框框的限制,看到什麼、聽到什麼、想到什麼就如實地寫什麼。熟練地掌握寫作技巧就不是什麼難事了。

如何提高寫作能力 篇二

一、豐富生活內容,挖掘寫作的源頭

我們現在的學生知識面狹窄、視野不開拓、積累的素材也少。而要提高作文水平就必須豐富他們的生活,學生只有平時通過見聞實踐,獲取大量的信息,積蓄眾多的素材,作文時才會感到有素材可選,有話可説。我們通過組織學生參觀訪問,作社會調查,讓學生感知事物,瞭解家鄉,廣泛接觸大自然。在此過程中讓他們把自己所看到的、想到的東西記下來,以增加知識積累。比如,我問一個學生,為什麼寫不好或怕寫作文。他説總是沒什麼好寫的。我就引導他,你平時到了公園裏必須把自己見到的、聽到的一切都記下來。你寫出來的東西就是作文,而且是一篇很好的作文。因為你所見到的、聽到的就是很好的寫作素材、就是寫作內容。經過幾次試驗,他的寫作水平提高了不少,就連他爸爸看了他的作文之後都不感相信這是他兒子寫的作文。若是平時有意佈置一篇作文讓他寫,就感覺很難,寫好的東西也是見頭不見尾,輕輕飄飄、空空洞洞,哪有充實的內容。作文內容不僅包括校外的自然景色,還有學校內的學習生活。因此我們還經常開展活動,組織各類競賽,建立興趣小組,幫助學生提高認識,增強自主意識。這些活動,不僅為學生提供了寫作素材,而且有助於塑造學生的美好心靈,增強各方面的能力。從而豐富了學生的作文內容。

二、圍繞寫作過程,加強誘導點撥

平時我們在作文指導過程中,加強誘導點撥,巧妙地創設一個又一個的誘因,既使學生的創造才能得到充分的顯露,又能全面地培養和發展學生的寫作能力。積累了大量的素材,學生提筆寫作時,就會感到內容很多,這樣學生容易掌握寫作方法、抓住寫作重點,使自己學會寫作作文、修改作文,提高寫作能力。在這個環節中教師要起主導作用,一要不斷鼓勵學生努力去寫,及時加以表揚,讓學生充滿信心。二要指導好學生,指導學生讀好範文,從中有所領悟。三要及時反饋,讓他們在老師的評語中自我欣賞。總而言之,如果説教作文好比教傢俱製作的話,那麼,多數人是先讓學生設計好傢俱,再製作成功,但孰不知學生連最起碼的木工活都不會,即使畫好了圖(即中心思想、段落大意、佈局謀篇等),也不可能打出一件像樣的傢俱,學生自然對打傢俱(寫作文)有畏懼情緒。於是乎,學生感歎:作文難,作文難,寫作文真難。而我的方法則是,讓學生潛移默化中時刻苦練木工手藝。讓他們知道,會寫作文沒什麼了不起,而我們這些人也不過是一個寫作的“匠”而已。是“匠”,當然應該具備劈、鋸、刨、鑿等技藝。我們學寫作文同樣如此,首先應該喜歡寫,比怕寫。學會寫,才能談得上把作文寫好,揠苗助長或本末倒置都難以達到理想的效果。

三、重視讀寫結合,加強課內外閲讀指導

文章是作者對客觀事物認識的反映。要學會寫作文,首先要學好範文,在這方面我們首先要做到上好語文課,引導學生從課文的字詞句段的聯繫中去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比如上《我的老師》這一課,我們要幫助學生理清貫串全文的感情線索,以及五件小事的選擇和安排順序,還有描寫人物所採取的方法語言運用等。當然這些不可能讓學生在一次作文中都體現出來,一次學會一樣也就夠了,長期堅持下去就能學會很多。古人云:“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我們還經常組織學生讀課外書籍,這些書籍既可以是朱自清的、魯迅《朝花夕拾》裏的優美散文,也可以是《莊子》《墨子》《論語》等富有哲理的古典文學作品。學生涉及到了“大語文”類的內容並不會感覺到深奧,相反,通過一個個通俗易懂的小故事,同學們初步領略了我國古代道學和儒學兩大哲學的精髓,汲取到文學的營養和歷代聖賢們的思想陽光雨露的滋潤。並讓學生體會作者寫了哪些內容,是運用什麼方法來寫的,你讀了以後有哪些收穫,你覺得哪些地方最值得你學習。學生所體會的這些內容我會要求他們相互之間進行講解,另外我還要求學生寫讀書筆記,這樣不僅提高了學生的閲讀能力,而且提高了學生的表達能力。

以上就是我平時教學作文的幾點體會,雖實踐時間不長,但收穫很大。

如何提高寫作能力 篇三

《語文課程標準》提出:“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認識世界、認識自我、進行創造性表達的過程。寫作能力是語文素養的綜合體現。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於動筆,樂於表達,應引導學生關注現實,熱愛生活,表達真心實感。”那麼,如何做才能讓學生易於動筆,樂於表達,從而提高其寫作能力呢?筆者結合教學實踐談四點。

一、積累名句,厚積薄發

部分學生一看到作文題目就傻眼,腦子一片空白,無話可説。其實是心中沒有寫作素材,“巧妙難為無米之炊”,自然寫不出。這就要求學生學會積累寫作素材。積累名句就是個好方法。“積學以儲寶”,積累名句就是一個採集零瓊碎玉使之日積月累,變成自己的聚寶盆的過程。積累名句對於寫作有極其重要的作用,要持之以恆,切忌間斷和疏忽。否則,就有可能讓有價值的材料白白遺漏。

積累名句可從兩方面入手。一是從課本中積累名句,可採用卡片法。卡片法就是將閲讀時讀到的格言、警句、諺語等自己認為有價值而實用的東西記在卡片上。課本中收入的文章都是名篇佳作,特別是古詩詞曲和文言文,其中的名句俯拾即是,思想精博,材料豐富,可以供作文時使用。

二是從課外閲讀中積累名句,可採用摘錄法。摘錄法就是指我們在閲讀時,把具有參考價值、可資引用、借鑑的精彩句子等抄錄下來。做摘錄要按原文實錄,不得增添、刪減、更改原字句和標點符號。課外書浩如煙海,閲讀時應有所側重。《語文課程標準》“關於課外讀物的建議”中推薦的名著應作為主要閲讀篇目,要求學生儘可能都找來閲讀。

不管是採用卡片法還是摘錄法,最後都要註明出處,如書名、頁碼、出版社、版面、出版時期及作家姓名,便於日後查實。通過課內外閲讀,積累大量名人名篇中的名句,學生在寫作時就能旁徵博引,厚積薄發。

二、擴寫仿寫,樂於表達

《語文課程新探》關於寫作教學的策略提出“愛護他們想説想寫,敢説敢寫的熱情、衝動和願望,保持這種熱情、這種興趣、這種自信。”要做到這一點,最好的方法就是進行擴寫和仿寫。擴寫可從短語擴展入手。短語是由詞組合而成的。最基本的組合是兩個詞,但短語的組合又不限於兩個詞,有時是三個或多個詞,如“中學語文教材”“認真學習語法”是三個詞,而“中學語文教材教法”“我們認真學習語法”是四個詞。這些多個詞的組合實際上是由兩個詞組合擴展而來的,這就是短語擴展。在擴展練習中,老師要愛護學生想説想寫的熱情,挑選一些簡單易擴展的詞語讓學生自由擴展,或是讓學生隨意寫出自己認為容易擴展的詞語進行擴展,鼓勵他們敢説敢寫,讓他們樂於表達。例:老師讓學生對“美麗廣闊”進行擴展,學生馬上擴展出“美麗廣闊富饒”,“ 美麗廣闊富饒偉大”;接着讓學生自己擴展,有個學生提出“提高水平”,其他同學相繼擴展出“努力提高水平”,“努力提高生活水平”,“最大努力提高普通百姓的生活水平”,“盡最大努力提高普通百姓的生活水平”。“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寫作熱情很快調動了起來,開始主動對短語進行擴展。老師要保持學生的這種寫作熱情和興趣,讓他們繼續對短語進行擴展。當然短語擴展不是堆砌詞語,而是表達的需要,是為了使語意的表達更加豐富,這點要給學生講清楚。

在引導學生擴寫的基礎上,再讓他們進行仿寫。仿寫就是仿寫句式,是根據特定的語言情景,按指定的參照對象進行仿造。仿寫要做到緊扣話題,語體和諧,結構一致,辭格相同。最關鍵的是把握語境,理解模仿對象的結構和含義,做到“形神皆像”。仿寫句式思維開闊,又有參照對象,學生有表達的自信和興趣,當然就樂於表達。

三、不限文體,易於動筆

《語文課程新探》中寫作教學的策略提出“一開始寫作不要過多的條條框框,讓他們放開手腳去寫,消除寫作的畏難情緒。讓他們易於動筆,能説出來就能寫出來。”這實際上就是鼓勵學生自由表達,想寫什麼就寫什麼,想怎樣寫就怎樣寫,不受文體束縛。學生普遍怕作文,為了打消怕的心理,老師在進行寫作教學時要貼近學生實際,引導學生關注現實生活,給他們充分發揮的空間,寫他們自己最拿手的文體:日記、書信、童話、寓言、散文、小説、應用文等都可以。只要是學生的真話、實話、心裏話,老師都應該肯定和鼓勵,哪怕在老師看來是幼稚可笑的,也是珍貴的。因為不受文體限制,學生就有話可寫,易於動筆,從而消除了寫作的畏難情緒。

提高寫作能力方法 篇四

一、訓練“説”的能力

寫作文,就是把自己心裏所想、口中要説的話,有中心、有條理地寫下來。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能有針對性地訓練國小生的口頭作文能力,即“説”的能力,有助於提高他們的寫作水平。

1、誦讀佳作,培養語感。我經常讓學生熟讀那些寫得較好的文章,背誦文中的精彩片段,要求他們把規範的語言植入記憶倉庫,並融會貫通,優化組合,形成新的信息鏈,內化為自己的語言。但是,熟讀成誦並不是死記硬背,而是要指導學生講究方法,提高誦讀的效果。

2、複述課文。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讓學生複述課文,既能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又能將所感知的內容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同時訓練了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

3、練習對話。經常進行對話訓練,不僅能提高學生寫人物語言的能力,還能訓練他們理解運用語言的能力。如兩人對話,講什麼內容,另一方必須仔細思量如何回答,做到對答如流,詞能達意。訓練形式可採用教師和學生對話,也可以讓學生與學生之間對話。

4、即興演講。平時,我特別注意結合作文教學創設情境,提出命題讓學生思考,然後讓學生上台即興演講,講述自己在生活中的見聞,抒發自己的情感,發表自己的見解。對同一個題材,可以讓多名同學輪流上台演講,在交流中取長補短,然後再給予點撥、評議、總結。這樣不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提高了,而且寫作水平也得到了提高。

二、積極發掘寫作題材

1、從豐富的農村生活中尋找題材。農村的孩子在課餘常常開展一些具有鄉村特點的遊戲活動。如捉迷藏、捉知了、捉魚等。也常常參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農務勞動,比如放牛、種菜、砍柴等,這些就是作文的好題材。

2、從自然現象中發現題材。農村國小生的日常生活與大自然密切相關。大自然中的花草樹木、家畜、日出日落、山川河流等,會因時因地發生變化,如果國小生都做生活的有心人,能留心觀察生活、體驗生活、善於積累,這些也是作文的好題材。

3、從典型事件中抓住題材。學生可以從學校、社會上每天都發生着許多有典型、有教育意義的事件。教師要善於指導學生從正反兩方面挖掘主題。

三、用心體驗生活

好的習作題材來自生活的孕育和對生活的熱愛。可是很多學生苦於不知寫什麼才好,認為作文很難,原因是他們的觀察和分析能力較差,不善於通過認識和捕捉生活中最本質的事例,不懂得怎樣去表達,對身邊的許多事物視而不見,充耳不聞。所以,我們應該在教學中要積極指導學生認真觀察身邊事、身邊人、身邊物、心中情,使學生明白,生活中處處皆文章,只要留心生活、細心觀察、勤做記錄、善於積累,就會擁有永遠寫不完的素材,説不定信手拈來的就是一篇原汁原味的好文章。

綜上所述,只是我從事作文教學幾年來的幾點看法,我深深認識到:不管是應試教育的昨天,還是推行素質教育的今天,學習語文,重點就是培養學生的閲讀和寫作能力,要想提高學生作文水平,都要把作文教學滲透到整個語文教學中,才能切實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專注某個領域,持續輸出 篇五

成功的關鍵在於專注和穩定,不同的寫作題材的`寫作風格是不同的,比如議論文,小説,散文三者的方式就有很大的不同,不同的人擅長不同的題材。

同時,不同領域的寫作風格也是不同的,所以,需要我們專注與某個領域,才有可能不斷提升我們的寫作水平。

寫作能力的提升是一個厚積薄發的過程,平時要注意積累素材,做好主題學習,這樣可以讓自己在寫的時候言之有物,有東西可寫

提高寫作能力的方法 篇六

魯迅先生早在20年代就指出:“我以為根本問題是在作者可是一個’革命人’,倘是的,則無論寫的是什麼事件,用的是什麼材料,即都是’革命文學’。從噴泉裏出來的都是水,從血管裏流出的都是血。”這就是説,作者的理想、情操和審美眼光,對文章的特色和價值是起決定作用的。對我們初學者來説,首先應該認真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樹立科學的世界觀和崇高的人生理想,積極自覺地參加各種有益於國家、集體或他人的實踐活動,在廣闊的社會生活中鍛鍊思想,陶冶感情,更好地增強自己的寫作激情以及發現新事物、看出新問題的能力。

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幾種方法 篇七

河北省廊坊市第十國小 陳 靜

國小作文是國小語文教學中的重難點。是國小語文教師感到十分棘手頭痛的課題。也是國小生最不願意完成的功課。傳統的語文教學往往是從國小中年級開始進入作文教學。其實國小一年級語文教學就開始重視作文教學了。從學説完整通順的一句話到書寫句式的造句都是作文入門的開端。然而國小生的語文功底差。觀察能力低。更沒有組織和駕馭語言能力,作文時經常是下筆無話可寫。或者是茶壺煮餃子——有話吐不出。即使是東湊西拼勉強完成一篇習作。也是內容空洞。條理分不清,或者是詞不表意。馬頭牛嘴對不上。讓教師無法修改,苦不堪言。那麼,如何進行國小語文作文的教學?

一、作文與生活相結合

“真正的學校應當是一個積極思考的王國”(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語),這就告訴我們在指導學生進行寫作時,“思維”十分重要,大量地背範文、套模式,期望通過模仿提高寫作水平,是不能真正提高作文水平的,這是因為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忽略了思維訓練,沒有開拓思路。只有在“思維”中獲取靈感,才能做到思如泉湧、下筆有神、筆奕生輝。例如,教師要帶領我們的國小生走入廣闊的生活,以拓展思維領域法國雕塑家羅丹語曾説:“美是到處都有的。對於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一些學生的作文,往往千人一面,百景一樣,寫不出新意來,就是因為缺少細緻的觀察、發現,觀察本身就是一種“沉默”的思維。由於生活面比較窄,圈子又小,出了家門就進校門,缺少社會實踐,視野不開闊,活動領域不寬廣,導致對周圍生活了解非常少。根據目前學生的實際情況,適當地帶領學生走入生活,不僅是讓學生參加一些社會實踐活動,廣泛接觸社會,更重要的是引導他們學會觀察社會、觀察生活、認識事物的方法。事實證明,往往是參加了社會生活實踐活動後,寫出的作文要好多了,具有文采,也顯生動、有形。以就是説,教師要讓學生在生活中找到思維的起點。

二、閲讀訓練與作文教學相結合

閲讀能力的培養和訓練是作文成功的最近通道。閲讀能力是指學生積極涉獵書海,不斷接受文化薰陶,主動培養審美情趣,為作文大量儲備知識的能力。一個學生缺乏閲讀能力或者説這種能力低下,知識心理就發育不全,很難激發作文興趣。大文學家杜甫曾深有體會地説:“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一個人如果生活經驗欠缺,書本知識貧乏,寫作時必然腹空筆澀。茅盾先生曾説:“一個作家閲讀古今中外的名着而能深刻領會其構思、剪裁、塑造形象的好處,並且每讀一遍會有新的`心得,這就意味着他的欣賞力在一步步提高;而欣賞力的步步提高反過來會提高表現能力。”(《漫談文藝創作》)。實踐告訴我們,大量閲讀古今中外文學名着,閲讀其他相關書籍。既可以繼續擴大學生的生活視野,擴寬知識面,又可以引發學生的寫作慾望,提高鑑賞能力,還可以逐步豐富他們的語言、詞彙、寫作素材,領會和掌握一些基本的寫作規律。“積學以儲寶,酌理以富才。”國小生閲讀能力的培養與提高,是一項時間長,見效相對緩慢的工作,需要師生雙方的長期共同合作,積極參與。教師要有耐心和毅力來培養我們的學生。在作文教學中,我們還應認真運用好每篇課文的寫作方法,指導學生學會仿寫,從而幫助學生打開寫作思路。當然,在對學生進行範文指導的過程中,我們應教育學生避免機械地照搬照抄。仿寫是指仿其文(仿範文部分精言、警句),仿其格(仿範文佈局、格式、結構、寫作思路),仿其法(仿範文觀察方法、思路方法)。學生經過反覆多次的仿寫練習,掌握了一定的基本方法後,就要鼓勵他們採取不同的表現手法反映同一中心的題材,發展求異思維。如從不同的角度去選材表現同一中心的題材內容安排可“先分後總”或“先總後分”,還可按“順序”、“插敍”、“倒敍”去進行一題多練。先扶後放,從仿到創,是一個行之有效的提高學生作文能力的方法。

三、注重平時積累

作文也像語文基礎知識、閲讀一樣需要積累,比如好詞、句、精彩片段等。1.根據課文內容來積累,重視文本”也是新課標的要求,而且很多課文的思考練習中都出現“背誦自己喜歡的自然段,摘抄好詞、佳句”這樣的練習,讓學生在背誦時感受語言文字的優美,摘抄中積累材料。如果學生能掌握一些好詞佳句就為寫作做好了鋪墊,能夠讓他們有詞可用、有話可説。比如:在教完《頤和園》這課後,就讓學生以後寫熟悉的景物作鋪墊。2.通過寫日記來積累,堅持寫日記是積累材料的是最好方式,也是練筆的最佳途徑。由於日記的內容很廣,可寫昕到的、可寫看到的、也可寫想到的。總之,自己的喜怒哀樂都可無拘無柬地表達出來。這樣就讓學生有一個自由表達的空間,也能夠寫真實的事情。比如:每組織學生看完一場電影,搞完一次大掃除,都可讓學生把當時的情景和感受用日記的形式寫出來。

四、走進生活,觀察實踐

過去,一上作文課,有的學生就發愁沒的可寫,這是學生不善於觀察周圍的事物,沒有積累寫作素材造成的。生活是創作的源泉,教師要引導學生走進生活,留心觀察,親身實踐,才能為寫作積累豐富的素材,寫出的文章才有真情實感。如引導學生觀察自然界的風霜雨雪,生活中的偶發事件,重大節日的慶祝活動,生活環境的改善等;讓學生動手進行小實驗、小製作、家務勞動等;讓學生深入實際調查,如環保調查,節日禮品的調查,零花錢的使用調查,餐桌食品的調查等,這些都是學 生絕好的寫作素材。教師的引導使學生豁然開朗,深深感到是生活賦予他們創作的激情和靈感,生活是永遠寫不完的詩,作不完的畫。這時學生的作品便會豐富多采,各具特色。例如,我讓學生進行環保調查,全班學生選材達幾十種之多,如亂砍亂伐、水資源浪費、大氣污染、亂貼小廣告、生活垃圾、動物保護等,而且寫得 內容詳實,既分析了現狀,又提出了很好的建議。這就是教師引導學生走進生活、觀察實踐的結果。

綜上所述,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要不斷交換地綜合使用,可以取得最佳的教學效果。

提高寫作能力方法 篇八

一、模仿

找一些優秀的作品,找一些爆款熱文,找一些感興趣的文章,思考別人是怎麼寫的,怎麼佈局謀篇的,為什麼這篇文章寫的好。

如果換成你來寫,你會怎麼寫。

然後通過有意識的仿寫練習,這樣提升個人的寫作水平是很快的。

二、積累寫作資料庫

為了讓自己的不斷的有東西可以寫,為了讓文章寫的時候能夠飽滿,我們需要不斷蒐集和積累寫作素材。

1、把金句,佳句,一些熱門的網絡流行語,加入到自己的知識庫當中去。

2、積累一些優秀的文章,經典的文章,一些爆文,通過研究,分析和模仿,來不斷提升自己的水平。

3、寫日記,記錄下生活中的故事,自己的故事,別人的故事,人們都喜歡聽故事。

這些故事都是以後寫作的很好的素材。

三、掌握寫作的技巧

1、善用比喻

很多東西,你用一個讀者都能聽懂的比喻,比你乾巴巴的講述要好上很多,某些時候還能起到讓讀者會心一笑的效果。

2、設置懸念

文章的標題,和開頭設置好懸念可以讓讀者不斷地,迫不急待的往下看。

3、利用反差

有些時候,從逆向思維去敍述觀點,提出一些違反大家普遍認知的一些觀點,可以吸引讀者不斷點擊你的文章往下看。

然後你再拋出自己的觀點,當然也要言之有物。

不能為了吸引讀者,製造反差而譁眾取寵。

四、專注某個領域,持續輸出

成功的關鍵在於專注和穩定,不同的寫作題材的寫作風格是不同的,比如議論文,小説,散文三者的方式就有很大的不同,不同的人擅長不同的題材。

同時,不同領域的寫作風格也是不同的,所以,需要我們專注與某個領域,才有可能不斷提升我們的寫作水平。

寫作能力的提升是一個厚積薄發的過程,平時要注意積累素材,做好主題學習,這樣可以讓自己在寫的時候言之有物,有東西可寫。

提高寫作能力方法 篇九

文章是客觀事物的反映,但要根據客觀事物製作成文章,還需要有多方面的智能。比如在認識和攝取客觀事物時,作者需要有觀察能力,發現能力,採集能力;在構思過程中,需要有綜合、分析能力,篩選加工能力,想象能力和創造能力;在表達時,需要有結構能力,語言運用能力和修改能力。寫作還需要有一定的技巧,技巧也是能力的體現。整個寫作,要靠諸種智能和技巧的綜合運用。在運用各種智能和技能的過程中,思維貫串於始終。寫作正是以思維為核心組織各種能力和技巧的一種綜合性智力活動。沒有積極而富有創造性的思維,諸種智能和技巧難以發揮,寫作對象也主很難如意地轉化成理想的文章形式。為此,培養和發展思維品質,提高思維能力,正是發展智能、開拓思路、寫好文章的重要一環,也是作者全面修養的一個重要組成方面。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iyongwen/sucai/9dvq7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