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範網 >

述職報告 >教師述職報告 >

班主任經驗交流發言

班主任經驗交流發言

尊敬的各位領導,親愛的同事們:

班主任經驗交流發言

下午好!

首先非常感謝校領導對我的信任,讓我擔任班主任工作,並且給予我這樣一個機會,讓我能靜下心來,細細反思品味這八年半的班主任工作。這期間,我和其他班主任一樣做着瑣碎而平凡的工作。而這裏,更多的是教訓,算不上什麼經驗。接下來,我就談一談自己工作中的點滴感受和做法,不當之處敬請大家批評指正。 

一、以要求別人的標準要求自己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曾説:“以身作則,遠勝於一切説教。

教師個人的範例,對於學生的心靈是任何東西都不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陽光。”在班級管理中,班主任的示範作用是無法言喻的。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如:要求學生們早晨七點到校,首先自己做到能按時到校。近兩屆帶班,我每天都提前多半個小時來到學校,這樣學生就會看在眼裏,感受在心裏。這時再對學生提出要求,相信學生也會做到。在學校組織的一些勞動中,如掃雪、拔草,我也會和學生們一起勞動。在起到示範作用的同時,也指導孩子們勞動的技巧和方法,拉近了和學生們的距離。

二、班級管理中,“嚴”“寬”相濟“嚴”不是冷麪鐵心,“寬”也不是遷就縱容。

我認為既要當好“嚴父”,也要做好“慈母”,才能達到預期的教育效果。“教不嚴,師之惰”道出了“嚴”的重要性。“嚴”要解決的問題是班級中最基本最主要的問題,帶有不可避免的強制性。如學校紀律中所不能觸碰的高壓線和一些原則性問題。這種嚴要求以能鼓舞人激勵人進取為目的,要嚴中有信,嚴中有愛。還記得2005年剛參加工作我就擔任高一﹒二班的班主任。那時,班級中年齡最大的學生和我僅相差五歲。身材矮小的我擔心自己沒有震懾力,於是身穿成熟的衣服,腳踩高跟鞋,整天吹鬍子瞪眼睛,在班級管理中一味要求嚴格。至今我還清楚地記得我抓遲到的第一個典型——李碩,那是一個內向不善言辭的女孩,為了顯示我的威嚴,我幾乎沒有給她申辯的機會,嚴厲地批評了她,還找了她的家長。事後我得知她家裏距離學校較遠,而且她的家裏貧困,每天需要騎自行車到校,那天不過是因為自行車在路上壞掉了。現在想起當時的情景,都不禁慚愧。慢慢地,我認識到,在教育過程中,“嚴”不是嚴酷,而是“嚴中有寬”。要寬容地對待學生,尤其是犯非原則性錯誤的學生。已經犯了錯誤的學生,其實他的內心充滿了恐懼感,如果此時再對他進行嚴厲的批評,反而會使他不接受老師的教育,甚至出現逆反心理。反之,對待違紀學生,不衝動,不偏執,幫助他們分析違紀原因,鼓勵他們重新開始卻會收到不錯的效果。這是我在和前兩屆學生的“鬥爭”中得到的經驗和教訓。在這裏,我要感謝在班級管理過程中給予我幫助的各位領導、班主任和我的科任們。

三、學會傾聽,走進學生內心世界;真心溝通,拉近師生距離

傾聽是實施有效教育的基礎和前提。一些學生的不佳表現是習慣問題還是心理問題,對這個問題有比較清醒的認識,才可以對症下藥,有的放矢。習慣問題相對較好解決,可心理問題卻需要更加漫長的時間。學會傾聽,才能夠深入瞭解學生的內心世界。學生願意把自己的想法、困惑告訴老師,求得老師的關懷和理解,幫助和解釋,老師才能進一步地實施教育。就拿我現在所帶班級入學前三名的一個孩子為例來説吧。他是一個較內向,性格稍有古怪,在理科學習上極有天賦的孩子,高一上學期他的各方面表現尚佳,可那之後,所見到的就是除了數學他最熱愛的這科外的其他科,他幾乎都是無精打采甚至倒頭大睡的狀態。根據前半年我對他的瞭解,他是一個吃軟不吃硬的人,我幾次找他談話,他都不説什麼,狀態也沒有改善。直至下學期期初考試成績下來後,我發現他最拿手的數學竟未及格,這回,他在我面前留下了悔恨的淚水,並在當天給我寫了一封長信,表達了他的歉意和對我的謝意,不善言辭的他,竟洋洋灑灑地寫了上千字。本以為接下來他會有好的表現,可是沒幾天就又打回了原形。直到有一天,他主動找到我要和我聊一聊,那天,他對我説了好多話。這之前我知道他一直跟着父親一起生活,可沒想到,他的生身母親在他很小的時候就離開了他,原因是什麼,他至今不知,為此他很困惑等等。我就那麼看着他,認真地聽他説着,適時地迴應他。這樣的場景從那以後到本學期共出現三次,每一次都是不同的話題。就在上週五下午他還找過我,説他人多的時候就會莫名的緊張,只喜歡一個人獨處的感覺。我所能做的就是聽他説着,慢慢地引導着,當時都有一種馬上去考個心理諮詢師的衝動了。而半年多的時間下來,現在的他從以前只認真學數學、物理,變成了一個連上英語、語文都認真地記着筆記、知識點的人了。我知道,他還會反覆,但當聽到他跟我説“老師,和你聊天之後感覺就像打了雞血”,我知道,我的工作沒有白做。同時,針對霍桑效應所揭示的事實:“當我被關注時,我的表現將會更加優異。”這幾年我比較喜歡和學生進行聊天式的漫談。走廊裏,操場上,都有我們的身影。它是我們改善師生關係、增進師生感情、對學生進行心理疏導的最佳方式,也是瞭解學生動態的最直接方式。當學生希望被關注、被重視的心理需求得到滿足之後,他們會很好地釋放出學習的積極性。和學生談心,哪怕只是拉拉家常,都是很好的心理疏導行為。現在,我的這屆孩子們經常出現的場景是:來到我的辦公桌前,講台前,開場白是:老師,我想和你聊聊。

四、讓書籍浸潤學生的心靈

作為一名班主任,尤其是語文班主任,我會下意識地多閲讀,並多向學生傳達對他們起到激勵作用的話語和故事。而近一年,一個偶然的機會,我卻發現一個更好的鼓勵和引導學生向上的方法——推薦一本好書。那天,我見班級一個成績前五名的學生晚自習學習效率不高,就隨手把案頭的一本《將來的你,一定會感謝現在拼搏的自己》放到他面前。沒想到,這個平時除了教科書基本沒有任何閲讀量的學生,竟然利用課餘時間不到三天就把這本書讀完了,並連連讚歎書裏寫了好多他以前不懂得和不知道的道理和故事。我很驚喜,我突然意識到,也許這種方式比我長篇大論的説教更能觸動學生的心靈。因為這是他自己主動地去探索和了解這個社會,感觸會更大。就這樣,從不經意的一個舉動到有意識地推薦,我先後把《高中決定你的一生》、《你一定要努力,但千萬彆着急》、《我為自己代言》、劉墉系列叢書帶到了學生面前。看着孩子們如飢似渴地閲讀和逐漸長大的樣子,我很欣慰。

五、家訪——促進家校溝通的橋樑

多年的班主任工作讓我認識到,教育引導學生一定要與家長聯繫,雙方只有同心協力,才能事半功倍,達到教育目的。而家訪工作是班主任協調家庭教育的重要方式之一。通過家訪,可以瞭解學生的家庭環境、成長史,家長的素質和教育觀等。它對教育教學工作有着提高性的幫助。它可以促使學生髮揮最大的主觀能動性,更積極地參與學校及班級組織的各種活動和學習;還可以彌合親子間的代溝,增強了家長的責任心並幫助他們科學地教育孩子;更讓我瞭解了一些學生家庭的困境,增強了我的責任感,讓我更加熱愛學生,熱愛工作。2016年我剛送走的那屆學生中,有一個我曾經走訪的班級入學36號的女孩,在大學聯考中走進了本科院校。她父親在她上國小時車禍去世,母親改嫁,而她就和60多歲的爺爺相依為命。高一下學期暑假我去家訪,看到了她艱苦的生活環境,內心很不是滋味,而我能做的,就是多多關懷他,愛護她。雖然當時沒有想收穫什麼,但是當她拿着高校錄取通知書來看我時,內心充滿了難以抑制的喜悦之情。這幾年,我的家訪工作一直在進行。去年寒假我有針對性地走訪了四個家庭,其中一個是孤兒,另外三個是學習動力不足或是偏科的班級優秀生。今年暑假走訪的五家既有努力學習,但成績不顯著的;也有成績較優異,但是態度不端正、貪玩的。通過家長、學生、教師三方面對面的直接交流,我發現這些孩子們在班級形成了一種正能量,它慢慢地向四處擴散,感染着更多的人。羅丹説:“生活中不是沒有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12年的從業經歷告訴我:“真正走進每個人的心裏,你就會發現一片綠洲。”班主任的工作是辛苦的,但看着學生健康地成長,是快樂的。在以後的工作中,我會繼續學習,不斷改進。

以上是我在班級管理中的一些不成熟的想法和做法,希望大家多提寶貴意見。最後祝在座的領導和同事們身體健康!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fanwang.com/shuzhibaogao/jiaoshishuzhi/z17ljn.html
專題